在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上的讲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第3个年头。我们每年都在这个时候召开一次工作现场会,请各市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到工程进度快、工作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和经验交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昨天,与会同志考察了嘉兴市的一些整治建设工程,上午,国富同志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了系统的总结和具体部署,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明确要求,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深化认识、深入实施这项工程,再强调两个问题。

一、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认识

从这两年的实践来看,各地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热情不断激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部门协同配合更加密切,农民群众满意度也越来越高,确实体现了我去年在湖州会议上讲的,这项工程是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优美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这表明省委、省政府的这项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得民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项工程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各地工程进展不很平衡,工作和投入的力度也不太一样,这种差距虽然

有客观因素,但说到底是领导重视程度和思想认识高度的差异。我们一定要从当前所处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高度,按照“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要求,结合实施《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进一步深化对实施这项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实施这项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带动了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工程建设,体现了“两个趋向”转换规律的要求。这项工程是在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人均GDP 超过2000美元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而实施的。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这项工程的实施,在各地掀起了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热潮,农村康庄、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水、生态富民家园、万里绿色长廊、万村文化阵地、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等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程建设都配套推进,营造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对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对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我们感到,这一工程的实施,对促进从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向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第一趋向”向“第二趋向”转变的关键时期,但这一转换不是自动实现的,需要执政党和政府主动地去推动和促成。韩国上世纪70年代的新村运动,就是政府主动地去推动这种转变,实现从城乡差别发展到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成功范例。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经济增长也很快,但由于没有主动地去推动这“两个趋向”的转换,从而出现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过度扩大,社会动荡不稳的问题,掉进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目前,我省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突破,推动“第一趋向”向“第二趋向”转换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尽快改变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两个趋向”的转换。

(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顺应了农民迫切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从各地的实际来看,村庄整治搞得好的地方,都有

3 / 16

效推动了农村全方位的建设,不仅村庄环境得到了整治,而且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通过改水、改路、改房、改厕、改厨,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许多农民过上了像城市居民一样的文明生活,确实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到了“基础工程”的作用。“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从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的监测评估报告来看,我省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度为%,位居全国省区第一,但与上海、北京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主要的弱项在于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农民文化素质、资源约束、生态环境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恰恰是当前农民群众最期盼的愿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形成人改造环境与环境影响人、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与人的素质提高良性互动的机制。显然,只有把大部分村庄整治改造成全面小康的农村新社区,全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才会有扎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实施这项工程的力度。

(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得好的地方,不仅

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融合和城乡关系的和谐,也优化了生态环境,净化了水资源,节约了土地资源,促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项工程建设还同农村文明村、文化村、卫生村、民主法制村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改善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邻里关系,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不能就村庄整治论村庄整治,而是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深对实施这项工程的理解。

(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体现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对城乡关系、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政府的职能行为都有多方面的影响。这项工程建设有利于打破农村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突破城乡分割的发展状况,推动农民的分工分业,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有利于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土地制度和乡村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城乡配套改革;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过去政府只抓城市规划建设、不管农村规划建设,只修“官道”、不修“村道”,只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进步的观念和做法。从实际来看,这一变化是可喜的,但只是初步的。有些地方领导至今还认为,城市建设是政府应该管的,村庄整治建设主要应该由农民自己搞,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归咎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原因,这实际上是把

5 /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