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中国
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起源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它以机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化劳动取代了个体工场的手工劳动,史无前例地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人们摆脱了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劳作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关系。
凭借这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些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材料市场,倾销其工业品,走上资本主义强国的道路。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发达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所谓的再工业化不断占领制造产业发展制高点,主导世界产业发展大势。
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了起来,因为工业革命需要的资源和劳动力是可流动的,所以促使一些外国人在中国这个资源丰富、劳动力不缺的国家开设工厂,发展产业,这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还给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形成巨大压力,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中国要成为产业革命的赢家,要成为先进发达的世界强国、世界大国,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应对德国工业4.0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浪潮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路线图,是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推出中国创造、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这也是一个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
1.拥有核心技术和质量体系。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质量体系。
专题5三次工业革命(老师版)
专题五三次科技革命【考点透析】(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60 年代1、主要成就:(1)纺织: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2)动力:蒸汽机(3)交通:蒸汽汽船、蒸汽机车2、特点:(1)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首先发生于英国,其它国家进程缓慢;(3)发明者多数为劳动者,发明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的总结;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4)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中后期1、主要成就:(1)电力: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2)动力:电动机、内燃机(3)交通: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4)能源: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5)通讯:电话、无线电报(6)化学工业:火药、塑料、人造纤维2、特点:(1)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规模更广泛,发展更迅速;(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4)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5)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电力、化学、电讯、汽车、石油等工业;(三)第三次工业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1、主要成就:(1)原子能技术:1945 年,美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2)航天技术:1957 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 年,美国“阿波罗11 号”登月;1981 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3)电子计算机:1946 年诞生于美国;2、特点:(1)涌现出大量的科技成果,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超过前二次科技革命;(2)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3)科学技术各领域间互相渗透;(4)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难点透析】1、比较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①第一次: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第二次: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其核心是推动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及其带来的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带来了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和外国侵略的方式传入中国。
虽然当时的中国社会封闭,未能主动参与到这场工业革命中去,但工业革命带来的商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随着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资本的渗透,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引进西方的技术和机器生产方式。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吸收并不全面,影响有限。
但这次的冲击,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意识到落后就会遭受外来势力的侵袭,意识到工业革命对发展的重要性。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深远而重大,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初次接触工业革命时未能抓住机遇,但也意识到了自身的落后和变革的必要性。
这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必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推动自身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1.1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这一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末的英国。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各种能够提供更有效、更强大动力的机械装置。
在这一背景下,詹姆斯瓦特,一位苏格兰发明家,受到了前人的启发,开始致力于蒸汽机的改进工作。
瓦特的蒸汽机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加热的水产生的蒸汽引入到一个密闭的容器中,使容器内的活塞做往复运动。
这一创新使得蒸汽机不再仅仅依赖于风力和水力,而是可以通过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来驱动。
这使得蒸汽机的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中国
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中国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即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至关重要。
这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让中国一度陷入了危机和挑战,也起到了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作用。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750-1900)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
英国的纺织业和煤炭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其影响迅速传播到欧洲大陆和全球。
这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上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先进技术,如蒸汽机、纺织机、铁路、电报、化学工业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变,人们开始利用机器取代人力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这对中国的农民经济有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化学化进程逐渐加快,许多传统农业工艺也逐渐消失,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2.对经济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贸易、制造业、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等方面。
经济依赖于纺织、茶叶、丝绸等传统手工业的中国,受到了英国商品制造和贸易的挑战。
西方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造成了中国的贸易逆差。
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业逐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商品质量低下,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了经济落后,失去了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对社会的影响经济变化导致了社会的变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因此开始。
由于农民的财富被剥夺,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使得城市生活环境和卫生形势急剧恶化,社会压力增加,也引发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890-1939)主要以电力、石油化学工业和制造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为代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中国的改变也十分显著。
1.技术上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骨干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如钢铁、汽车、飞机、轮船、无线电和电视广播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变革。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中部地区,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随后的百年时间内,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
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
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
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
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
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客观上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前提。
此外,工厂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
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为了满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庞大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
4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4次工业革命的内容4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四个时期内发生的一系列工业和技术变革。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引领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并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每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的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4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英国,并随后蔓延至欧洲和美洲。
它的核心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由于蒸汽动力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革命的推动,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得以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著名的发明包括:蒸汽机、纺织机械、钢铁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煤炭和铁矿石的开采和运输,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引发了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191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电力技术实现了电灯和电力传输,内燃机技术推动了汽车、飞机和船舶的发展。
此外,钢铁生产和化学工业的进步也对工业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时期,大规模的生产和组织变得更加普遍,垂直和水平整合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和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
该时期还见证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和全球市场的形成。
第三次工业革命(1960年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从而改变了工业生产、交通、通信和娱乐等方方面面。
这一时期,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数据的快速处理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
互联网的兴起也使得全球市场进一步整合,并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
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正在进行中):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基因工程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生产、交通、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能够学习和推理,进而参与到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过程中。
物联网的连接能力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城市、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新兴领域的概念和实践。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国家迅速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启示。
本文将从经济、科技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一、经济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械化生产为核心,推动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这使得西方国家逐渐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
对于中国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表明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通过发展现代工业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启示中国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工业化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推动了机器制造和能源革命的发展。
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发明的出现,使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大幅提升。
这给中国带来了科技创新的启示。
中国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动科技与工业的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启示中国要注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使劳动力从农村大量涌入城市,形成了工人阶级。
这给中国带来了社会转型的启示。
中国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启示中国要注重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推动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经济方面,中国要注重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方面,中国要注重科技创新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科技与工业的融合。
社会方面,中国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只有不断吸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验和启示,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和全面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是以大规模的工厂化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
封建帝制的固执坚持,在机器的碾压下渐渐松动。
更多的有世界战略目光的实业家,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征途开始艰难的起步。
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国政治跌宕起伏,人民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首先是在政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中国屈辱的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此时中国正处于清朝中后期,受到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国未在工业革命开始时受到很大的变化。
列强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逐渐加深。
鸦片战争带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造成了中国长期落后的局面。
但也包含了创新的内容,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内务衙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战争的开始,列强打开海外市场销售产品和掠夺原材料,因此中国的国门就这样被撬开,列强发动对中国的战争,签订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和掠夺金银,中国的经济遭到列强的强烈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这场工业革命使中国原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与迂腐的统治者不同的是,实干者在当时活跃在大江南北,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现代化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科技力量。
同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全国大小城市和市镇中,则普遍开设大小手工业作坊,所制作的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较前代更为丰富,这一切促使各地商业日臻繁荣,致使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首都北京也将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1,政治保障-资本 政治保障- 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确立; 生产技术- 2,生产技术-自然 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资金- 3,资金-资本的积 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市场- 4,市场-德,意, 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 内市场; 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 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 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 对商品的需求. 对商品的需求.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 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 及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 及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 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 通讯手段的发明及化学工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 业的建立 "电气时代" ①几乎同 电气时代" 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 主义国家; 主义国家; ②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 密结合; 密结合; ③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 命同时交叉进行; 命同时交叉进行; 重工业发展较快. ④重工业发展较快. "信息时代" ①科学技术转 信息时代" 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②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 互促进; 互促进; ③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 相互渗透; 相互渗透; 军事技术率先突破, ④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 带动民用技术. 带动民用技术.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世纪60 世纪70 起始年代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机器的发明使用
主要标志
"蒸汽时代" ①首先 蒸汽时代" 发生在英国, 发生在英国,由一国向 多国扩展; 多国扩展; ②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 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③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 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 师;科学和技术尚未真 正结合 开始于轻工业( ④开始于轻工业(棉纺 部门; 织)部门;
三次工业革命
4.特点: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2种趋势:①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②学科间的联系日益加深,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在综合性方向发展。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 次 工 业 革 命 比 较
第一次
开始时间 核心成就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电动机、 内燃机
蒸汽机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 律
电气时代
爱迪生 法拉第电磁感应 现象 电车、汽车、飞 机 电力、石油
交通工具
新能源
轮船、火车、
3、大机器生产代替 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 叉进行。 工场手工业
夯实基础:两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第次
项目
第二次 工业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 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1、生产力迅猛发展 力, 2、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 化。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 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 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 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 加紧瓜分世界。 的统治地位,东方从属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 于西方
二、迁移和运用: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比 较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棉纺织:1哈格里夫斯-珍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 妮纺纱机(1765年);2克 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 隆普顿-骡机(1779年); 动机; 2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1785年) 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 (1785的) 飞机; 交通运输:1、富尔顿-轮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 船(美、1807年);2、史 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 蒂芬孙-蒸汽机车(1814年)报
区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人、技工劳动经验 总结,发明工具 源于英国,各国多引 进英国设备 以轻工业为主棉纺织 等
重 两次工业革命有何联系与区别? 点 联系:前一次为后一次的发展创造了条 !
中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成就
中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成就
中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取得了一些成就,尽管相对于欧洲国家而言相对较少。
以下是一些主要成就:
1. 纺织业的崛起:中国的纺织业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始采用纺织机械,提高纺织生产效率。
2. 煤矿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矿业在19世纪中叶开始迅速发展。
中国境内大量的煤矿资源为工业化提供了能源支持。
3. 铁路建设: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开始建设铁路。
这些铁路的建设推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缩短了地理距离,促进了经济一体化。
4. 印刷业的现代化:中国的印刷业在19世纪开始现代化,引
进了印刷机械和印刷技术。
这使得书籍和报刊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推动了文化传媒的发展。
尽管中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政治动荡、外部入侵等),中国相对于欧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明显滞后。
这也成为后来中国工业化的动力之一。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在近现代人类历史上,由农业转入工业社会,共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
分别是: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76年英国著名发明家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来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这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第一工业革命标记:主要改变传统的手工制作,改用蒸汽机机器替代。
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和改革,拉开了欧美实惠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当时中国还处于清朝乾隆年间,也是中国封建集权发展的最顶峰,当时中国国力还非常强大,即便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仍然视中国为天朝上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开始于英国。
标记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受益:欧美。
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清,末期,开始没落。
第一次鸦片后,列国侵略。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
美国开始,受益全球。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中国建国初期。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及发展情况是什么?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4.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5.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历史趣谈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导语: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提升。
在政治方面,也加快了殖民地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第一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提升。
在政治方面,也加快了殖民地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过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影响呢?在清朝末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与外交流。
就是因为这种消极的政策,致使中国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国家。
落后就要挨打,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就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在这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开始丧失主权,背负大量的外债。
签订条约中规定的赔款使得人们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难道仅仅都是负面的影响吗?显然不是的。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中国遭受侵略。
同时也打开了中国与外交流的大门。
统治者开始认识到自己实力的不足,为了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开始做出改善。
这个改善行为就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统治者为了保全地位迫不得已做出的决定。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设备,建造了许多重工业制造厂。
同时建立了四支海军队伍。
在教育方面也派出大量的留学儿童外出学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给中国的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
看待事物要注意它的双面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使得产品生产工业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能源是什么生活常识分享。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次工此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使西方列强开始了瓜分世界的进程,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工业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各国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而使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这期间中国的近代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也相当迅速,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重化工业为主。
1900年之后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创办工厂近万家、工厂和煤矿约有一万家。
到20世纪初,英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工业国。
这三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并使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一个独立的现代国家。
三次工业革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进步,但也带来了新矛盾、新问题:一是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导致人口大量増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二是由于资源和能源曰益匮乏而引发新矛盾;三是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引发新矛盾;四是由于国际竞争曰益激烈、国际环境。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答: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动力普遍应用,发明了汽船,火车机车等新交通工具,促进了生产力飞跃发展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入到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启迪:1、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3、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从4个方面来说:首先,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如电力,煤炭等,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其次,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动力不足的问题。
内燃机的发明又促进了发动机的出现,发动机的发明又解决了交通工具的问题,推动了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的足迹遍布了全世界,也让各个地区的文化,贸易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讯工具的发明。
自从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在局限与面对面的谈话。
最后,化工业的迅猛发展。
炸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军工业的进步,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从煤炭中提取各种化合物,塑料,人造纤维先后被投入实际生活。
上述的四种发明,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开始通过科学研究来获得纯粹的知识,然后又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应用......参考资料:/zt/gygm/gs/200703/14/t20070314_10688104.shtml16回答者:寂寞最佳答案对中国的影响: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
影响: 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 极大发展; 极大发展;推动自由 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 主义过渡; 主义过渡;资本主义 经济、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 衡性增强; 衡性增强;更加密切 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第一次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自然科学成 果的应用
垄断资本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主义形成 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 衡性增强
5、下列各项能够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是 、 ( C ) ①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②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 ④国际经济格局出现新的调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结合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结合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谈 一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一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 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冠亚军。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冠亚军。二战后日本 德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浪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今, 浪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 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 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 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 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 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 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 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 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 这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 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
1)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
各国的客统治观基上础。传播了先进
23))的引促生起进社近产会代技结城构 市术重 的大 兴和变 起革 。生。产方式,
4)猛产密阶烈切级了冲对世世击界界各的着地统的治旧联。系思,想最终和确立旧了资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 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 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 是建设性的使命。”
所谓“破坏性使命”是指资本主 义的侵略掠夺破坏了殖民地和半殖 民地的原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即消灭了旧的社会。
请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
“破坏性使命”表现在哪些方 面?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请回答:
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的 主要标志是什么?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2 . 这次科技革命中产生了哪些新兴的 产业部门?
请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
“建设性使命”表现在哪些方 面?
政治上
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 务衙门,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 设的外交机构,加强了同外国的 联系,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 民地化的标志。
经济上
近代工业产生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思想上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林则徐 魏源 洪秀全
政治上:
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 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期
2011.05.19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方作家根据中英军事差距的表象,对清朝君臣乃至整个皇权制度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自大、贪污、腐化……虽说无人能替这些恶名辩解,但事后看来,在“工业革命”的历史大背景下,国际力量对比不可避免地变得不利于旧有的一流强国(中国),而有利于那些善于组织利用新技术的国家(英国)。
这场以农业国对抗工业国的不对称战争中,任何人、任何制度处在当时当地,都不见得能扭转乾坤。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象征——瓦特蒸汽机
决定性的竞赛
尽管大多数经济史学者都竭力强调,“工业革命”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它是一个缓慢进行的过程;它只影响某些制造业和某些生产资料;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地发生,而不席卷全世界。
可是,这一切都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人类一个极为重要的转变在1780年前后开始出现。
有权威人士认为,其重要性不亚于旧石器时代猎人向农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