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错过工业革命共56页文档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0a63806a1eb91a37f1115c2d.png)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姓名:丁胜学号:1003607008目录:一、工业革命前,中国和西欧经济的对比二、“韦伯疑问”和“李约瑟之谜”的辨析三、林毅夫教授观点的思考与感悟四、文化、政治制度因素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内容摘要:17世纪的中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甚至略强于西方,但工业革命却发生在了西欧,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将从韦伯疑问和李约瑟之谜出发,结合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将历史对比,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论证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的必然性。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同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
此后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
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前,中国和西欧经济的对比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这使英国长时间以现代工业的鼻祖自居,从而令许多世界大国汗颜,其中就包括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
在赞叹英国人的开创精神的同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呢?先来分析一下工业革命产生时中国与西欧的不同在15、6世纪欧洲形成了以一批科学家为主导的科学热潮,到16、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
![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9c9bc9ac69dc5022aaea0078.png)
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原因:(1)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
(2)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3)思想:统治阶级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4)文化:文化专制统治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5)外交: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影响:(1)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主权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创办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促使中国人关注现实、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原因:(1)内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主权不断沦丧;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机器,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外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影响:(1)帝国主义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原因:(1)中国处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建国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先进科技的环境。
(2)建国后不久,“左”的思想日渐严重,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教育没有高度重视,失去了发展机会。
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下的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
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但同时又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工业革命的动力来源 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动力来源 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286cdd77f46527d3240ce086.png)
原发内生型与后发外生型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工业革命?一现代工业文明究竟先进在哪里?中国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是许多人追问的一个问题。
但是,在问这个问题之前,或许需要先问另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应该”有资本主义萌芽?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问:现代工业文明究竟先进在哪里?读了杜车别大侠的几篇雄文之后,我明显意识到:这几篇文章实际上论证了现代工业文明并不是处处都比传统社会先进,甚至在许多方面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并无先进】可言!以英国,自诺曼征服到光荣革命之间的历史为鉴!在政治上,英国资本主义确立之后的那些制度与之前的制度相比,并无本质上的变化。
都是完善、细化,或者是对旧制度的现代【诠释】。
例如:现代宪政主义者们津津乐道的宪政制度是当年的大宪章的细化和完善,以及用现代民本思想重新诠释的结果。
而大宪章与刘邦入关中时的约法三章并无二致。
与宋太祖的遗训、明太祖的大诰也有异曲同工之意。
只不过,中国的这些“宪章”既没有传入现代,也没有机会被给与现代诠释。
英国的上下二院民主制度,也不过是对诺曼征服之前的英吉利传统部族会议制度的继承、发展和现代诠释!那么,资本主义的英国究竟先进在哪里呢?以中国人非常熟悉的鸦片战争为例:当年的大清帝国以GNP占全球40%的国力,却战败于一个远方岛国的长途跋涉的舰队。
正是这场战争推动了中国【最后】走向衰落,并在中国衰落之后开启了第一次全球化。
传统中国是落后于经济吗?且不说当年的GNP。
单说,中国常年的贸易顺差,迫使英国人从事【毒品】贸易来改变逆差。
这就足以证明当时中国经济的强大。
传统中国是落后于制度吗?当时的中英两国同为君主制度!中国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能够迅速组织起几十万的湘军、淮军来维护其统治。
且不论其功过是非,社会动员能力依然是强大的。
而英国长期倚仗的是其强大的海军,最终却失去了美国。
中国落后于的是这支胜利海军背后的东西;落后于能够支撑其这样一支得以战胜古代帝国的军队的东西。
再来看看英国的历史,在诺曼征服与光荣革命之间有什么改变历史和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工业革命!正是工业革命使得英国:不仅仅是西方海上的霸主,而且获得了足以击败东方古代帝国,从而将全球拖入资本主义时代的能力。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为什么工业革命不发生在中国素材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为什么工业革命不发生在中国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a34288c10b4c2e3f56276351.png)
为什么工业革命不发生在中国?如果说从西汉直到清朝中期的漫长的近20个世纪里,由于中国实行的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中国的人口、经济和技术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中国的资产阶级规模十分庞大,而且拥有巨额资本,那么,人们理所当然地会问,为什么工业革命不发生在中国?为什么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推开工业革命?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市场经济自动地能够促进技术进步。
确实,这一逻辑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古代技术的长期领先。
但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是从技术落后的英国,而不是技术先进的中国产生呢?马克思曾经说,社会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技术的进步。
但是,在1780年前后,中国有3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的需求,而英格兰只有约800万人的市场需求。
为什么工业革命产生在需求微弱的英国,而不是需求强大的中国?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西方人长于科学思维,而中国人长于道德思维,因此工业革命产生在西方。
但是,?几何原本?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毕达哥拉斯生活于公元前6世纪,为什么此后漫长的20多个世纪里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没有转为化工业技术,却是长于道德思维的中国人在技术上长期领先?西方近代的科学革命,即牛顿力学和牛顿-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理论,发生于17世纪下半叶,距工业革命足足还有2个世纪之遥。
事实上,牛顿研究科学的动力更多地是与上帝对话,发现上帝创造世界的奥秘,他并不愿意将自己的科学与实用的技术联系起来。
还有的解释认为,中国人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但是,工业革命的核心人物詹姆斯·瓦特是一位工匠,实际上是靠着技术而不是科学对原始蒸汽机作出了重大改进。
工业革命发生后大约有90年时间,即从1780年到1870年间,科学继续与技术别离。
火车、轮船、钢铁、武器、煤炭等十九世纪的核心产业的技术进步,都是能工巧匠们在推动,直到化学介入石油提炼业,电磁感应导致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出现,科学才开始与技术结合。
即便如此,十九世纪下半叶新出现的工业,如汽车、、照相机、灯泡等,仍然是爱迪生、福特等技术创造家的创造。
为什么中国没有工业革命
![为什么中国没有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6af6a39783e0912a2162ae6.png)
为什么中国没有工业革命一、中国没有工业革命的原因1、政治环境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在中国的皇权专制体系下,大量白银涌入无法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财富都集中在皇室贵族手里,社会等级固化,没有新贵阶级对社会等级的冲击,不会在内部产生制度创新,没有工业革命的基础。
2、金融市场明朝对海外白银资本过度依赖,同时又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和金融体系,导致白银的输入一旦被切断,国内经济马上陷入混乱,加速了明朝覆灭。
而英国在大量白银涌入之后,迅速建立起了金融市场和信用体系,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健康发展,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从而通过全球贸易网络获取巨额财富,不再依赖美洲白银进口来支持经济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
3、科技:发明机制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工业革命之所以没有发生在中国是因为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科学革命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在当时而言中西双方在发明机制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中国的发明主要是依靠“试错和改错”的方式,科学革命之前,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其实验和经验较为丰富,所以其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欧洲各国。
而在14—17世纪欧洲各国已经形成了现代科学下的实验的发明创造,这是一种质的转变。
在科举制度的激励机制下,大部分人仅限于对《四书五经》等传统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人对自然、科学技术等发现仅出于好奇心,并无深究。
4、竞争环境明朝长期沉浸在中央大一统帝国的环境中,周边没有能与之竞争的国家,缺乏外部竞争的压力,导致制度改革和创新缓慢。
英国是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几个率先崛起的欧洲大国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外部竞争的巨大压力迫使英国进行改革和创新。
1588年英西大海战和后面的一系列变革,让英国慢慢甩开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的霸主。
为了取得进步,你必须有一个竞争性的体系,而非由单一力量统治。
欧洲创造出了一个鼓励知识创新的竞争环境。
中国为什么没发生工业革命
![中国为什么没发生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3272b818227916888486d7a8.png)
中国在古代经济、科技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原因很多。
在制度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方早1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科学发展、人文都优于奴隶制度);在社会方面,.中国处在一个比较稳定,且统一的区域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只有相对短暂的分列状态);在文化方面,百家争鸣、儒家学说促使了当时中国的封建管理、文化高速的发展找就了文化的稳定性和统一性,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外交方面,.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外主动交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吸收了外来的财富发展中国;在农业方面,中国的铁器得到有利的利用,大力发展农业,从而使得在用稳定的生产中发展进步;在管理方面,.中国的国家中央集权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强化。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控制和管理。
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生产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科技发展连续性与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能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己.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古代科学家的探索和创造. ⑥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论中国近代衰败的根由众所周知,清朝是因为闭关锁国而导致落后于世界,然而,闭关政策实际上是从明朝中后期就开始了.而且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却极其缓慢,其原因有很多,比如:明朝政府的压制和束缚,还有封建时代轻视商业的农本思想等等,这些都是遏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封建制度发展到明朝已经在没落,但明朝又束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明朝政权是腐败不堪,这就给关外的满人创造了条件.对满族来说,他们是以落后的文明征服了一个先进的民族,所以,对他们来说,封建制度是相对先进的制度,他们在入主中原后自然也会采取封建制对烩种相对他们而言较为先进的制度,并且为了巩固统治也会沿用前朝的一些政策,比如闭关政策.这对清朝的统治者满人来说已经是一种进步,再加上他们为了统治汉人,继续采取儒家学说加以束缚学者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其缓慢,而闭关又导致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当西方已经开始工业革命时,中国却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那么,中国的衰落也就成为了必然.如果明朝时期,没有实行闭关锁国,科举制度没有成为束缚学者思想的制度,明朝也没有妨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朝政府也没有腐败到让农民起义推翻,进而让一个相对落后的民族统治中国,也许中国的命运会不一样,也许资本主义会发展壮大,而资产阶级会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中国早在14世纪就几乎全部具备了。
为什么中国没发生工业革命
![为什么中国没发生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1b52b29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5.png)
80 《中国外资》 2021 年 5 月(上)第 9 期
FOREIGN lNVESTMENT IN CHINA
May 5 2021 中国外资
1.工业化导向和技术进步是工业革
然而,用结果去解释原因是不正确 存在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体现在生
ESEARCH 研 究
为什么中国没发生工业革命?
■ 文 / 张梓彬
工业革命未发生在中国,并不是因为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落后,而 是因为在皇权体制下,农业才是古代中国发展的重心,而工业革命一定要在资本增 密和工业化进程中才能引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 扶持,采取了资本密集型生产,促进了
英国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发展 战的爆发就是源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可以简称为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
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因为英国在纺织 内在矛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和产业升级。FIC
技术上拥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在农业上
纵观历史,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在校博
拥有比较优势。
资本主义生了政治话语权,资本主义生产方 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不可逆性。 产方式的消极一面占据上风时,“资本
式也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这就形 意思就是,一旦采取这种生产方式,就 家”会因为利润率的下降而降薪裁员,
成了以工商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式,最终 无法倒退回原来的生产方式。这也就意 将风险转嫁给工人,社会内卷化现象开
一些文献探究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原 生产方式,不断追求剩余价值,虽然经 荡。因此,要想在下一次工业革命中脱
因之一是由于英国人的工资和物价更 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引发了经济 颖而出,就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导向,
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
![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e6cba67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0.png)
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一、中国没有工业革命的原因1、政治环境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在中国的皇权专制体系下,大量白银涌入无法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财富都集中在皇室贵族手里,社会等级固化,没有新贵阶级对社会等级的冲击,不会在内部产生制度创新,没有工业革命的基础。
2、金融市场明朝对海外白银资本过度依赖,同时又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和金融体系,导致白银的输入一旦被切断,国内经济马上陷入混乱,加速了明朝覆灭。
而英国在大量白银涌入之后,迅速建立起了金融市场和信用体系,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健康发展,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从而通过全球贸易网络获取巨额财富,不再依赖美洲白银进口来支持经济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
3、科技:发明机制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工业革命之所以没有发生在中国是因为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科学革命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在当时而言中西双方在发明机制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中国的发明主要是依靠“试错和改错”的方式,科学革命之前,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其实验和经验较为丰富,所以其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欧洲各国。
而在14—17世纪欧洲各国已经形成了现代科学下的实验的发明创造,这是一种质的转变。
在科举制度的激励机制下,大部分人仅限于对《四书五经》等传统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人对自然、科学技术等发现仅出于好奇心,并无深究。
4、竞争环境明朝长期沉浸在中央大一统帝国的环境中,周边没有能与之竞争的国家,缺乏外部竞争的压力,导致制度改革和创新缓慢。
英国是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几个率先崛起的欧洲大国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外部竞争的巨大压力迫使英国进行改革和创新。
1588年英西大海战和后面的一系列变革,让英国慢慢甩开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的霸主。
为了取得进步,你必须有一个竞争性的体系,而非由单一力量统治。
欧洲创造出了一个鼓励知识创新的竞争环境。
清朝建立是一场大悲剧,中国错失工业革命,落后了300年
![清朝建立是一场大悲剧,中国错失工业革命,落后了300年](https://img.taocdn.com/s3/m/cc73dc1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0.png)
清朝建立是一场大悲剧,中国错失工业革命,落后了300年2019-09-10 00:50明朝末年,如果没有建州女真建立的满清政权,在边疆地区起兵割据,持续侵扰,进而夺取中国政权,明朝是完全有推进近代化和工业革命的转型契机。
近四千年来的人类历史,真正最有意义的事情只有一件: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gdp一直在低水平循环。
而工业革命恰恰是统治技术薄弱的社会才会出现的小概率事件。
欧洲的领主自治传统,是建立在罗马帝国突然崩溃,入侵的蛮族根本没有统治能力的情况下。
这正是地理决定制度的小概率事件。
因为强有利的统治者天生有掌控一切的欲望,而市场经济恰恰是超出人力所能掌控的存在。
一个如满清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那般,崇尚集权的封建君主,绝不会欢迎市场经济,而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社会分工的细化,就根本不会自发性产生工业革命。
实际上,满清一朝在工商业的倒退,除了满清统治集团本身的愚昧之外,便是因为明末之际人口大为减少,造成市场需求等级降低,使得开始工场利润远远低于投资土地,也失去了劳动力支持。
英国所在的不列颠岛,是因为人口资源相对不足,才需要“羊吃人”人为制造劳动力。
而以天朝子民的繁殖能力,根本不必“羊吃人”,只要人口突破耕地极限,自然需要工业来解决就业。
或者说,明朝和英国推进工业革命最大的区别在于,英国人的纺织机,是为了满足出口欧陆各国的需要;而明朝只需扩大内需,就可完成。
近代化的内在需求,在于内需增加刺激科技进步。
因为长期安定,造就奢侈品消费增加,而被迫产生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从来不依赖于政府引导,必然是民间自发产生的。
因此,如果明朝没有灭亡,如果没有那场几千万人口损失的改朝换代,以明朝资源之丰富,实在有太多产业可以产生近代化需求了,包括酿酒、制茶、陶瓷加工、矿业和制造业等等。
其中最可能产生的蒸汽动力,必定是榨油机。
只要机械化油坊的利润和可持续性超过土地本身,就会带来观念上的革命。
这种技术革新并不会对帝国带来威胁,只会造就新的税收和副业机会。
工业革命不首先发生在中国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工业革命不首先发生在中国的原因分析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98db9370722192e4536f6ae.png)
工业革命不首先发生在中国的原因分析及启示作者:刘玉霞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年第01期摘要根据中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的分析,产生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在14世纪的中国几乎都已经存在了。
但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在中国发生呢?认真探究和分析其中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业革命原因启示根据中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的分析,产生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在14世纪的中国几乎都已经存在了。
但是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首先在中国发生呢?一、工业革命不首先发生在中国的原因分析工业革命不首先发生在中国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
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中央集权式的封建专制统治。
(一)几千年封建专制下的中央集权统治,是工业革命不能在中国首先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政治的角度看,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下的中央集权统治,难以提供工业革命所必需的政治环境。
产生工业革命的社会,必须具有创新、创造、敢冒风险的精神。
但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一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产生工业革命时,中国最高统治者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保证江山社稷的稳固,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内统治上,一切可能影响到政权稳定的活动都在限制之列,要求老百姓当“顺民”。
为了统治者的最大利益,老百姓的思想被禁锢、行动被限制。
在对外政策方面,我国则长期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虽然中国明朝首先进行了大航海,但随之而来的是海禁政策的出台。
由于乾隆的妄自尊大和对参与世界贸易毫无兴趣,中国与最早的一次现代化机遇擦肩而过。
(二)中国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正处于封建社会,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从经济的角度看,我国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正处于封建社会,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原料来源、商品市场以及产业工人等诸多经济条件难以具备。
为何中国没产生工业革命
![为何中国没产生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01b0adad5bbfd0a795673f2.png)
为何中国没产生工业革命由于近几十年来北方城镇普遍在冬季集中供暖,北方的冬天并不难捱,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如今南方人才抗冻”。
邓云乡曾谈到,从小在北京习惯了冬天屋子里有煤火,第一次在苏州过冬时感到简直是冷得在天地间无处遁逃。
当然,在缺乏取暖设施的地方,北方的冬天更难熬。
那么,在没有现代取暖设备的时代,人们又是如何取暖的呢?灶与炕:伟大的发明无论东西方,人类最早的避寒方式都是穴居。
《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钱穆认为这种穴居是在山地开凿洞穴,而非在平地,不过现在考古所见也能证明上古的穴居旧俗普遍存在地下室,这不仅能让人免于冻伤,还能在睡眠状态下获得安全。
窑洞便是由这种居住形态发展而来。
依靠冷空气无法穿透的厚墙,穴居能有效阻挡寒冷。
在严寒的东北地区,东汉时的挹娄人(满族的祖先)甚至挖出深达九层阶梯的地下室居住,并披兽皮、涂抹猪油来御寒(《后汉书》卷八五《东夷列传》)。
其后裔靺鞨人也“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隋书·靺鞨传》)。
此类半穴居的房屋,直至民国时代上海的“滚地龙”窝棚,犹大抵如此。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逐渐建造更舒适的房屋。
无论在穴居还是房屋居住形态中,火塘都是空间里的核心结点,英语中的“焦点”(focus)一词,便源于拉丁语的“炉台”(hearth)、“火塘”(fireplace),它在拉丁语中还包含“家”、“家庭”之意。
“分灶而食”、“析爨”、“另起炉灶”在汉语里也一向是各立门户的意思。
随着烧砖技术的发展,到汉朝时,原本的土灶(“灶”字从火从土)逐渐开始用砖砌,这极大地加强了灶膛的隔热性能,使热量能更集中于厨具上,不过烧灶时产生的巨大热量仍不免有浪费,人们因此会尽量设法利用这些余热。
例如在崇明乡下,在两眼灶之间便还会砌筑两个汤罐,这样在煮饭烧菜的同时也烧热了水。
所谓“一把火两头烧”,在煮饭烧水的同时又能除湿取暖,一举两得。
现有一种看法认为,早在三千年之前,中国已出现了利用灶产生的余热来取暖的技术,这或许如此,但毫无疑问,砖灶的出现更大大推动了取暖技术的发展,因为从灶引出的暖气必须通过密封的烟道才能取暖,而没有砖砌,夯土是做不成的。
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
![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94a1429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2.png)
中国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
李约瑟是英国生物化学家,他专门研究过中国古代科技史,编著了15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非常推崇,但他也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工业革命却没有在中国出现?
原因之一:太平天国
江南的原始工业化大约持续了300年的时间。
从轻重工业的发展来看,江南和英国各擅胜场。
江南是一种“超轻工业化”的产业结构,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最快,尤其是棉纺织业。
从生产的绝对规模来看,江南的棉纺织业远远大于英国的毛纺织业。
为什么后来没有持续下去呢?殖民者入侵当然有很大的影响,但对江南原始工业化冲击最大的其实是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一场残酷的内战,打了十多年仗,江南人口几乎损失一半,原始工业化也就从此折戟沉沙了。
原因之二:没有煤,没有铁
中国江南的轻工业跟英国打了个平手,但重工业远不及英国。
英国的铁器制造业在16—17世纪就有了长足的发展,能够生产上千种铁器。
据估计,当时英国人均使用铁的数量,是中国人的10倍。
在1862年,中国的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在安庆成功地研制出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只是由于江南缺少煤、铁,蒸汽机就没有办法在中国广泛流传。
中国缺少煤、铁等自然资源到了什么程度呢?中国在唐宋时代就会制作明轮船,但由于金属匮乏,中国明轮船的关键设置,比如转轴和传动齿轮一直是木质的。
原因之三:SOHO生产方式
在江南盛行的是独立经营的中小企业。
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SOHO,这不仅是因为江南缺乏机械和机器,而且也是因为江南难以建造大厂房。
营建厂房的成本高昂,只能让普通人家望洋兴叹。
中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
![中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https://img.taocdn.com/s3/m/6c8cc964a45177232f60a2b0.png)
中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或错失机遇)的原因?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是我们错失了机遇。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仍处于清朝封建统治之下,没能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西方
列强入侵,再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3.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科技的和平环境。
新
中国成立后,也曾注重发展科技,对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再加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科技没能快速发展,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主动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管理,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中国没工业革命的原因
![中国没工业革命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da1d3c94028915f804dc2a2.png)
1.政治上:清政府盲目自大,不断加强封建专制
皇权(设立军机处),钳制思想(文字
狱),在当时,专达到顶峰实行闭关锁国的
政策。
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严
重阻碍
2.经济上:经济发展落后,虽然中国一些地区的
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手工业繁荣,商业发
达,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自给自足
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男
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
产、生活方式
3.综合国力: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国力日趋
衰落
4.国际方面: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
国力强盛。
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而是希望
中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从经济侵略、掠夺延
伸至政治侵略
5.由于当时政府的腐败,为政人“重农轻工”的
思想抑制了工业发展,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
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的落
后,使得经济、思想落后
综上所述,使中国远离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潮
流。
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中国逐渐落伍了,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为何错过工业革命
![中国为何错过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d1b611a4431b90d6c85c708.png)
• 政府垄断了一切,包括政治,军事,企业,大型工商业, 技术发明,盐,铁,火柴等
开平矿务局办公大楼
洋务企业的特点
• 技术依赖洋人,设备、原料多依靠进口。
– 江南制造局洋技师对无烟火药配方制作严格保 密。
• 生产目的逐步变化,部分开始走向市场
– 如开平煤矿,“一切仍照买卖常规”,讲求利 润和效益。
• 曾国藩:“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 第一要务”,“将来师夷智以造船炮,尤 可期永远之利”。 • 李鸿章:“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 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左宗棠:“中国自强之策……,必应仿造 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
洋务运动
• 在内忧外患背景下,洋务派企图借法自强——依靠清政府 支持的洋务运动兴起 • 军工:
• 清末原始资本主义为何夭折?
– 萌芽太弱小! – 政府太强大!
原始资本主义夭折:萌芽太弱小!
清末资本主义萌芽非常稚嫩,主要形式为: • 农产品加工:作坊主
– 前店后厂,或附设作坊。主要出现在农产品加工业中。 如制茶、榨油、印染、中成药、木材加工等。
• 包买商:商人支配生产,不改变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
• 劳动力供大于求,阻碍机器使用和技术改革
人口陷阱假设
人口陷阱理论对吗?取决于假设是否正确! 1)所有技术进步都是资本密集型的(no)
– 日本二十世纪是节约土地型技术进步
2)中国也经历过人口大规模减少,为何没有 发生工业革命?
– 1851年,中国人口达到4.3亿高峰,但此后近 30年间人口损失据估计达1.4亿
对洋务运动的负面评价
• 清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
– 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
中国为什么没有利用工业革命实现经济增长: 外生技术冲击与
![中国为什么没有利用工业革命实现经济增长: 外生技术冲击与](https://img.taocdn.com/s3/m/0875540479563c1ec5da71d8.png)
中国为什么没有利用工业革命实现经济增长:外生技术冲击与利益集团1代谦1,别朝霞2(1.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要:为什么在19世纪后半叶蒸汽机没有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在20世纪最后的二十年,中国却从西方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革命中获益多多?为什么中国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能够利用西方的工业革命技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本文在一个标准的GPTs(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一般用途技术)框架内分析了这一问题。
首先,在全面转向西方工业革命技术之前,中国需要为工业革命作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在中国这样封建经济非常成功的国家显得尤为漫长;其次,新技术的引入意味着对上一代垄断利润的破坏,上一代垄断厂商构成的利益集团对新技术引入的阻碍也是中国迟迟不能够转向西方工业革命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GPTs;工业革命;利益集团中图分类号: F120.2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来自西方列强(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按照新增长理论的观点,技术进步是长期增长的动力,那么落后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应该能够实现经济增长(Segerstrom、Anant和Dinopoulos,1990;Grossman 和Helpman,1992;Brezis、Krugman and Tisddon,1993)。
但是事情远非这样简单。
通过引进、模仿外生的先进技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国家仍然是少数;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的“蛙跳”仍然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而中国经济的起飞也是最近30年的事情。
为什么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作为落后国家的中国并没有能够通过引进先进的工业革命技术获得经济长期增长?为什么在19世纪后半叶蒸汽机没有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在20世纪最后的二十年,中国却从西方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革命中获益多多?对这一问题的考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外生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助于我们重新考察中国近30年来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