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著作读后感《读李镇西

合集下载

教育的初心李镇西读书笔记(3篇)

教育的初心李镇西读书笔记(3篇)

第1篇近日,我有幸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初心》一书。

这是一本充满教育情怀、富有哲理的著作,它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教育初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阅读此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初心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提到:“教育的初心,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担当的人。

”这句话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教育的初心不是追求分数、排名,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慧能力和担当精神。

二、教育的使命教育的使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指出,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他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教育的实践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分享了他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

他强调,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他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

以下是我对书中提到的几个教育实践方面的总结: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李镇西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他提倡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他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培养他们善良、诚实、勇敢、负责任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李镇西老师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李镇西老师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他提倡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四、教育的反思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反思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应试教育、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他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关注这些问题,积极改革,让教育回归初心。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精选10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精选10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精选10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感慨颇深。

这本书是李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写成的,里面包含了他漫长25年的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于怀的痛苦经历,但更多的则是他与学生之间那种纯粹的友谊之情。

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非常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则来源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

他说:“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来,要做最好的老师,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

”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

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

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会无悔的付出。

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

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

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

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

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

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

李镇西爱的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爱的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爱的教育读后感《李镇西<爱的教育>读后感》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的教育》,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平凡而细腻的教育故事,但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点滴,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讲述的一个个教育案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爱。

这种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中,每一次耐心的倾听里,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间。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位老师,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爱的教育。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姓王的女老师。

王老师身材娇小,但却有着无比强大的气场。

她总是面带微笑,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记得有一次,我在数学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我觉得自己特别笨,怎么努力都学不好。

那天放学后,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对着试卷发呆。

就在这时,王老师走了进来。

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坐在我旁边,拿起我的试卷,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道题其实你思路是对的,就是计算的时候粗心了一点。

”王老师指着试卷上的一道题对我说。

我低着头,小声说:“老师,我是不是太笨了,怎么都考不好。

”王老师笑了笑,说:“傻孩子,怎么能这么说自己呢?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并不能代表什么。

你看,你这几道题不是做得挺好的嘛。

”她一边说,一边在试卷上圈出我做对的题目。

接着,王老师又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我做错的题目,她的讲解特别细致,每一个步骤都讲得清清楚楚。

在她的讲解下,我突然发现这些题目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老师相信你,只要你认真一些,下次一定能考好。

”王老师看着我的眼睛,坚定地说。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

我抬起头,看着王老师,用力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我学习更加努力了。

王老师也经常在课后帮我辅导功课,还会给我一些额外的练习题。

每次我有一点点进步,她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这让我信心大增。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

我特别想参加,但是又很害怕自己表现不好。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七篇写范文网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七篇写范文网

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七篇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篇1)很喜欢听李镇西老师讲的课,也听说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感人所以便买来阅读。

读上这本书,我就有一种被磁石吸引的感觉,书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震撼着我。

“爱心”充满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让我明白了当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孩子的心,也让我明白了应怎样去爱这些孩子。

“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镇西老师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班里的每个孩子都会引起他的兴趣,如孩子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孩子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们的快乐和痛苦有哪些,他都了如指掌,如: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善良节俭,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高考落榜宁玮情绪波动很大。

他总是能及时地发现孩子们哪里需要他的帮助和指点,他把学生当成朋友,学生也把它当成朋友。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我认为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

当然,“不是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的心和教师贴得更紧。

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

”他坚持每天利用午休,给学生读《红岩》《爱的教育》《凤凰琴》……,学生笔记本上写上小诗,李老师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童心,使他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拨动着他的心弦。

他常说:“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的爱更能体现他爱孩子的心。

他说:“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

”万同,一个典型的“后进学生”。

李镇西读后感

李镇西读后感

李镇西读后感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心里像是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李镇西老师的文字,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亲切的老友,坐在你身边,和你唠着家常,分享着他的教育故事和心得。

他笔下的学生,一个个都是那么鲜活,仿佛能从书里蹦出来站在我面前。

那些课堂上的小插曲、学生们的调皮捣蛋,还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

其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李镇西老师提到了一个叫小明的学生,这孩子呀,聪明是真聪明,但就是调皮得让人头疼。

有一次上课,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小明却在下面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

李镇西老师发现了,没有当场发火,而是不动声色地走到小明身边,轻轻敲了敲他的桌子。

小明吓了一跳,赶紧坐正了身子,但是眼神里还透着一丝不服气。

下课后,李镇西老师把小明叫到了办公室。

本以为会是一场严厉的批评,没想到老师却先笑着问小明:“今天课上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比老师讲的还吸引你呀?”小明低着头,嘟囔着说:“我就是觉得无聊。

”李镇西老师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和小明聊了起来。

原来小明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他都会了,所以才忍不住开小差。

李镇西老师听了,想了想说道:“那这样好不好,以后老师讲的内容如果你都会了,你可以自己看一些拓展的书籍,但是得保证不影响其他同学。

”小明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连忙点头答应。

从那以后,小明上课再也不捣乱了,还经常和李镇西老师交流他看的那些拓展书籍的心得。

李镇西老师通过这样一次耐心的沟通,不仅解决了小明上课捣乱的问题,还激发了他学习的积极性。

想想我们平时遇到学生调皮捣蛋,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指责,可李镇西老师却用理解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且主动改正。

这让我明白了,教育真的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心与心的交流和理解。

还有一个例子也让我感触颇深。

有一次班级组织活动,要分组完成一个任务。

有个小组因为分工不明确,闹得不可开交。

李镇西老师没有直接插手帮他们分配任务,而是在旁边观察,等他们吵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问:“你们觉得这样吵能解决问题吗?”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读李镇西书心得

读李镇西书心得

读李镇西书心得李镇西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学者,他的书籍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文学、历史和哲学等。

在我阅读了李镇西的一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并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李镇西的书籍以其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书中展示了对各种主题的深入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无论是文学作品的分析还是历史事件的解读,李镇西都能够提供令人信服的论据和详尽的事实支持。

他的书籍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知识的源泉。

其次,李镇西的书籍表达了他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关切。

他通过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的剖析,深入探讨了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观。

他的书籍引发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激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兴趣。

通过阅读他的书籍,我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动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李镇西的书籍风格流畅,语言优美。

他的文字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吸收他的观点。

他的书籍往往以故事的形式展开,这使得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他的语言运用和叙事方式都展示了他作为作家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

最后,通过阅读李镇西的书籍,我不仅仅获得了知识和思考的启示,还收获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他的书籍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他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使我感到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并追求更高的目标。

总之,李镇西的书籍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和启示。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还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他的书籍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材料,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我相信,继续阅读李镇西的作品将会给我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成长。

精选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精选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五篇

精选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五篇《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一)1、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2、用心灵赢得心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

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

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

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1本学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

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

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相关推荐情感融为一体。

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

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在序言中,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

”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

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

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

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

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

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

读李镇西书心得

读李镇西书心得

读李镇西书心得李镇西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以深入人心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闻名。

在阅读他的书籍后,我深受启发,并对他的观点和思想产生了许多感悟。

下面是我对李镇西书籍的心得体会。

首先,李镇西的书籍通常以散文的形式呈现,他善于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

他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感染力,读起来非常舒畅。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其次,李镇西的书籍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人生哲学、教育、文化等。

他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思考和探索,呈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他的思想深入浅出,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他的作品不仅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镇西的书籍中,我最喜欢的是他关于教育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灌输和机械记忆。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人。

他的观点让我深思,也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思考。

此外,李镇西的书籍中还包含了许多有关人生哲学的内容。

他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分享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他强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他的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并给予了我积极向上的力量。

总的来说,李镇西的书籍是我非常喜欢和推崇的。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深度,而且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通过阅读他的书籍,我不仅受到了启发,也学到了许多有关生活、教育和人生的重要道理。

我相信,他的作品会继续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

以上是我对李镇西书籍的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智慧,也受到了启发和鼓舞。

我会继续关注并阅读他的新作品,相信他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五篇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五篇

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五篇李镇西著作《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1在暑假闲暇之余,我有幸读了《爱心与教育》。

这是一本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之间一则则深动感人的故事。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教育手记,让我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李老师就是带着这样的一个基本条件去做好老师的。

他说:“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身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每个孩子都会引起他的兴趣,如孩子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孩子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们的快乐和痛苦有哪些,这使李老师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连他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为了他的朋友,可想而知李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多么富有影响力的一位老师啊!在书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深深吸引了我。

有一个学生是一个典型的双差生。

它父母离异,家庭复杂,先后和父母的新家庭居住过,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过,也和社会上的一些混混有过一段流浪的生活。

李镇西从激励其自信心入手,让自身和班集体共同关心他,用爱感化他,使其脱离过去那种不良的生活,从最初的勉强接受,到后来自觉的去除身上的不良习惯,行为反复,以致后来坚决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断绝往来。

然后再想方设法从万同的学习基础出发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为其留特殊的作业,进行特殊的考试,让一个在绝望、孤独中长大的孩子看到了希望,成为一个因为自身活着而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人。

实际上,李老师的做法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师爱,也可以说是他对学生所做的越过我们一般教师能做到的。

尤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功利的社会里,作为教师还是应有最为纯洁的思想,用一颗纯净的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为学生的生活注入一股清泉。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通用1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通用1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通用15篇)《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匆匆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虽然是粗浅阅读,但从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书中有许多发生在李老师身上的教育案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实实在在,每一章节都让我感动。

其中有三章给我的印象最深,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

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但这种感情,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很多老师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为什么有些孩子的不喜欢你呢?我觉得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首先就应该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只有童心才能滋润童心。

当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时,我们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幼儿,当我们有了童心和爱心之后,自然我们就会很容易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块来分享快乐与烦恼,他们就会视你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你的爱自然也就会流露出来,因为孩子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他们也是最容易感动的。

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和一个微笑都能给幼儿莫大的动力,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的,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温暖,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他们,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是优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

李老师说得对,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孩子们心贴心;因为有爱,才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

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有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

要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要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这就是民主的教育,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学生。

第四章《走出教育的误区》,李老师在书中写道: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没有失误,而是在失误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所谓反思就是当你做完一件事情以后进行总结归纳,想一想你哪一些地方是做的好的,而哪一些做的是不好的,然后把它记下来,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你就有经验了。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精选8篇)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精选8篇)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精选8篇)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精选8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1做班主任的,总感觉自己有很多的欠缺,却不知道如何去弥补。

我读了《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解决了我很多的困惑。

有一位诗人曾经这么说过: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经过多年的磨砺,学生们确实也一次次感动着我,让我真切领悟到“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学心相印”,才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美丽。

“让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倾注在我们所热爱的教育事业的热土上吧!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我们也许不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我们也许无法纵横天下,轰轰烈烈;我们也许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但我们可以立足平凡的岗位,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延边的光辉的未来涂抹上最亮丽的色彩!书中第一章就写到:“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寻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登过三尺讲台的人都知道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啊!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后,体重减轻了,脸蛋变黄了,皱纹变多了,脾气变差了,种种迹象表明:班主任不是那么好当的!李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答案: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很难,而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更难。

我们班主任早来晚归,可以说事无巨细,但有时,还出现难以预料的难题。

所以,我们常常会埋怨班级工作的烦琐和复杂,感慨工作的忙碌和不值,确实是有多少老师愿意做班主任?书中李教授写到:“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他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并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过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成长的奥秘所在。

学习李镇西心得体会8篇

学习李镇西心得体会8篇

学习李镇西心得体会李镇西,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副校长并从事语文教学,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

1982年2月,他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于;2003年6月,他又获得了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

他是一个很忙碌的教师,每天要看万字的书籍,写上千字的教育日记,还要编写几本著作,时不时的还要外出讲学,并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曾获得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十杰教师等荣誉称号。

从李镇西的事迹,再次验证了那么老话:勤奋是成功最根本的基础。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1、教师的最高境界。

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做最好的自己。

成为最好的我。

2、做到三心、三家。

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

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

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

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

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

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

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

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3、做反思型的教师。

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4、教师要有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

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第一,有爱就有教育。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

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

李镇西教育心得

李镇西教育心得

李镇西教育心得读李镇西教育思想著作有感庙沟门中学王建平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平民化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是李镇西教授的教育理念。

教育者的反思,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自己教育的反思,还应该扩展为对自己所见教育现象的反思。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同时胸襟开阔的教育者,他会关注与自己相关或不直接相关的其他教育现象,并同样以科学的态度尤其是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和追问。

在解剖自己的同时,解剖整个教育,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育反思境界。

对教育理论的反思。

我们尊重理论,但不迷信理论。

我们在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理应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或教育命题,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新的实践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没有千千万万普通教育者富有个性的反思和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就不可能推进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

对教育失误的反思。

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

意识到儿童不理解你,就会使你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就往往无法摆脱。

亲爱的同行,相信我,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肌体,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

”可见幽默感在处理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

富有幽默感已成为教师不可缺少的必备素质之一。

幽默不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而且是教师教育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而且,它也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在我们的教育道路上,这样的师生沟通,相处融洽的例子也不少,我们遇到这样的学生也很多,他们也走出了他们不凡的人生之路。

教育要有童心,这是李镇西教授给我们有一个感受。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开朗的孩子们,我们和学生交往学习中都要保持一份童真,做一位有童心的教育者。

读李镇西书心得

读李镇西书心得

读李镇西书心得《读李镇西书心得》李镇西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考而备受赞誉。

在阅读李镇西的作品后,我深受启发,对他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李镇西书籍的心得体会。

首先,李镇西的作品总是让人感到深思。

他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呈现出了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哲学和社会学的思考,使读者不仅仅是享受故事本身,更是引发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他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所震撼,不禁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李镇西的文风独特而深入人心。

他的文字简练而有力,通过精确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所描绘的世界。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一些隐喻和象征,通过这些细节的运用,他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读者。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他的文字所打动,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他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此外,李镇西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

他关注社会底层的人们,通过对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出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所感动,也让我对社会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最后,李镇西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一些文学技巧和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他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以一种美的形式展现出来。

他的作品常常被认为是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他的艺术表达所折服,也让我对文学的力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而言之,阅读李镇西的作品是一次深入思考的旅程。

他的作品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呈现出了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他的文风独特而深入人心,通过精确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他所描绘的世界。

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底层的人们,展现出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李镇西著作《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心得体会6篇

李镇西著作《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心得体会6篇

李镇西著作《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心得体会6篇李镇西著作《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1) 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呈现在我面前。

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地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现出人们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

此书并不刻意讲究修辞与结构,语言也异常朴实、流畅,但它饱含了对社会中下层艰辛度日人民的关爱,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忱赞颂,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此书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我阅毕全书,激荡于胸怀的感情与波澜久久难以平静。

不妨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扉。

我读完全书,觉得《感恩》这篇文章最感人;读完全文,我学到了许多。

全文语言巧妙,值得我去体会学习;更为我的语言积累下了丰富的底蕴——为我今后的语言道路铺了一块台阶。

本文教会了我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老师其实是恨铁不成钢。

老师是神圣的,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孩子,他是启发你的心灵,培养你的智慧的人,他在你的一生中差不多和你的父母一样重要。

老师是亿万儿童心灵的智慧之父,他们得到极其微薄的报酬,却在培养未来一代的优秀国民而辛勤劳动着。

永远要爱自己的老师,永远要以尊敬的口吻来称呼“老师”这两个字,因为世界上除了父母亲之外,“老师”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全文阅毕,我像刚吃饱饭一样;此文沐浴了我的心灵,进化了我的灵魂。

爱是阳光和雨露使我的人格更完整。

读完全书,我获得了精神食粮的满足。

我体会到了人生哲学,收获了感恩的心,关爱他人,无私为他人奉献……《爱的教育》交给了我做人的基本人伦常识与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爱的教育》整个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流光溢彩,意蕴深远,使此书超越了时空,获得了普遍的、永恒的价值。

李镇西著作《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2) 爱,是春天放飞的风筝,带给我无限的欢乐;爱,是夏日的雪糕,带给我无限的凉爽;爱,是秋天里的果实,带给我丰收的喜悦;爱是冬天里的棉袄,带给我无限的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李镇西《教育的智慧》有感
《教育的智慧》是李镇西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示了他在语文素质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曾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其中既有深入独到的理性思考,又有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分析,还穿插着作者对自己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辉的教育情怀的诗意表达,是一本含金量极高的教师职业素养读本。

这本书分四编,每一编都包括多篇文章,每一篇都如朵朵激荡的浪花冲刷着我浮躁、浅薄的内心,为我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做人的道理。

现在撷取几朵最美的浪花与大家共享:
一、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我记得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后来霍懋征等名师也说过类似的话。

说实在的,提到这句话,不少老师定是一肚子苦水,一阵子牢骚,我也不例外。

想想自己教学二十余年来,所教学生可谓不少,但不是每位学生都像刚才那句话所说的那样令人满意,每一级都有自认为朽木难雕的孩子。

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李镇西认为”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

“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时;第二,好的标准不是一个广义上的标准,而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学生,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里的进步可能是综合性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

李镇西老师的解释让我们茅塞顿开,让我们对于学生的优秀与进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我们从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论成败,转变为以学生
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做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出发点来看待、教育每一位学生,让我们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是快乐的,才是平和的。

二、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走进任何一位百年名校,我们都会看到一尊尊名人名家塑像,校长都会非常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学校教育出的一位位名人。

但李镇西认为,学校创办百年,显然绝不只是培养了校长所提到的十几位学生,更多的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学生。

他们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同样为国家贡献着自己微博的力量,同样是学校的教育成果,同样是学校教育成功的标志。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不管他是杰出者,还是普通人,只要善良正直勤劳,都是我们的骄傲。

这一观点颠覆了我们许多教育者固有的观念,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做真人。

三、让孩子们走向大自然。

教育随着科学发展而进步的同时,却远离了大自然,而远离了大自然的教育无意识不完整、不健全的教育。

教育的这种畸形发展,早就引起了教育家们的忧虑。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大声疾呼:”学生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是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双眼,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加工,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现在,我们的孩子远远没有享受六大解放,反而他们正遭受着”六大束缚“。

我们的教育什么
时候能够让孩子用身心去直接阅读大自然这本博大精深的书呢?李镇西老师由衷地感叹到:让我们的课堂吹进大自然的和煦清风,让孩子们走向大自然,在青山绿水之间强健体魄,放飞心灵,解放个性。

我想,家长会上,我会将这几句话与家长共勉。

四、胸襟再开阔一些。

李镇西老师谈到自己年轻时的挫折,谈到朱永新老师年轻时受到的打击,他最大的感受是:很多现在令自己咬牙切齿,令自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的人和事,再过五十年,当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再看,真的是微不足道,如烟如风而已。

我越来越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说到最后就是人格之间的距离,其中胸襟更是决定了我们人格境界的高下。

斤斤计较于一些不平事,耿耿于怀于一些跟自己过不去的人,在事业上无论如何是走不远的。

教育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教育者需要一种宽阔的胸襟。

我想: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在事业上也无法李镇西和朱永新教授相提并论,在事业上也不会风起云涌,但即使自己在事业上走不远,也应该学习他们大海一样的胸襟。

这样,当我回首往事时,回想起在教学生涯中的宽容大度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与幸福呢?与想尽千方百计争名逐利之人相比,又何尝不是一种境界的高尚,一种人生的释怀?我拥有的一切,是幸运,我没有的一切,也是应该,我与身边绝大多数老师一样,没有特别之处,大家都在努力,都在奋斗,为什么应该只有你获得?苏东坡的《定风波》一词,李镇西老师喜欢,我也推崇。

词中写到:“竹杖芒鞋轻胜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种豪迈和恬淡,应该成为我们教
师的常态。

我将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劝慰自己凡事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求默默耕耘,兢兢业业,问心无愧而已。

“心底无私天地宽”,李镇西教授的《教育的智慧》将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在教育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