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成1999教师发问技巧

合集下载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手段。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发问技巧,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

一、明确提问目的在提问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

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还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或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明确提问目的后,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从而更好地达到提问效果。

二、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1、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这类问题通常没有固定答案,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回答。

2、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则通常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答案往往是唯一的。

教师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和具体性。

三、合理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回答效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过于简单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而过于复杂的问题则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

四、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提高发问技巧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明确提问目的、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合理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等方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如何提高公文的写作技巧?公文是一种正式的、规范的书面文体,常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正式场合。

公文写作不仅要求写作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写作技巧,还需掌握各类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范。

本文将从确定主题、整理思路、选好立意、举例论证、注重细节和适应场合等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公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与设计实例定稿版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与设计实例定稿版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与设计实例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与设计实例张世忠中原大学教育学程中心壹、前言前教育部长曾志朗一再强调九年一贯课程的改革,主要还不在课程如何改变或修改,最重要核心精神是教师的「创新教学」,藉着教师的创新教学才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生活基本能力。

但是,要培养有创意的学生,必须先要有创意的老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意,不仅要避免扼杀学生的创意,懂得以欣赏的角度来激励、鼓舞学生,还要提供有创意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导引学生思考。

因此,一个好老师最大的威胁就是满於现状,没有产生任何创意或改变。

优秀教师要不断的问:「怎样才能改进或创新我的教学」教师是教材的诠释者、学习者与研究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自我启发、相互学习,激励自己不断教学成长。

在多元开放和专业的社会中,教师无法一成不变,以过去的知识,在现在的环境下,教育要面对未来的学生。

所以教师必须是不停止学习和成长的人,才能展现专业的才能。

为了引导未来社会的演进,因应学校教育改革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教学型代的调整,乃是最佳核心的议题。

新世纪教师要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如何「追求卓越,提升品质」成为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努力方向。

现代的教师自许为专业人员,专业的角色需要社会的认同,就要展现专业责任。

终身学习,不断地学习技能,拓展教学方法,加深知识与技术,才能做更有智慧的判断。

若教师无法自我成长,如何协助学生成长若不能自我学习,获取知识,如何与时俱进,精益求精若不能实施研究,解决问题,如何改进课程与教学若不能自省批判,如何革新教育,改革社会所以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成长才能达到专业的目标。

九年一贯课程的教学发展趋向多元化及科技化,故而在教材上的组织和编排,教学技术的灵活运用,教学情境的妥善布置等都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和策略,脱离传统老套方式,教学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打到底之方式。

简单分析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能力的途径

简单分析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能力的途径

简单分析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能力的途径摘要:口语交际能力反映了一个人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水平和程度。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代对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是我们作为汉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概述了目前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口语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民族学生口语能力提高途径语言本来就是交流工具,而口语交流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因此汉语口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双语教学中,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如何提高呢?经验告诉笔者,语言学习主要靠口语练习。

那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一点看法和认识:一、解决心理问题是学生开口表达的前提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与学生的母语教学有较大的差异,从三年级接触汉语只限于在课本上,接触面很窄,尤其在以前缺乏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只能依赖课堂教学。

而课堂教学的现状是,老师提问后,课堂上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在四十分钟的一堂课中,常常是老师在不停地说,这是我以前从事双语教学的感触。

我校在2014年合校(民汉)以来,大力推行双语教学,这对学生学习汉语有了很大的帮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针对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创建一个宽松、友好的氛围,使学生有一种安全感,降低他们在讲话中的过度焦虑。

如每次讲课前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发言,说话说完整。

二、解决方法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途径1.从语言与语言环境方面的差别出发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能力。

(1)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差异而造成汉语口语水平低下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①注重词汇教学,词汇教学是构成语言大厦的砖石,不同风格的语言大厦必定是由不同特点的砖石砌成。

因此,我们首先要注重词汇的教学。

词汇教学时要注重讲授蕴涵特殊民族文化传统的信息的词汇,要讲授那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以及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褒贬不同和存在观念差异的词语。

有效提问——教学的生命线

有效提问——教学的生命线
旗稻
蔫 虢l
课 堂 教 学
栅 耥 躐躐 箍 嚣蓬 蕊罐 鳜 潮 %
有效提 问——教 学 的生命 线
张 勉 ( 南京 市凤凰 街 小学 , 江苏 南京 2 02 ) 10 9
学 生 的 思 维 发展 需 要 教 师 的 精 心 引 导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进 散 性 思 维 . 可以锻 炼 他 们 的 口头 表 达 能 力 。 义 三 、 换提 问 角 度 变 存 学 生 学 习 遇 到 【 时 . 师 可 变 换 提 问 角 度 , 发 学 生 木 ]难 教 启 在 解 答 过 程 中 去主 动 获 取 知 识 , 展语 文 能 力 。 在 以 往 的 语 文 发
善 于构 建有 效 的 师生 情 感 . 么 就 能 充 分 发 挥 这 一 教 学 策 略 的 那
有 效 作 用 , , 于 我 们 取 得 更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而 实 现 预 期 的 有 f - i J 从
教 学 目标 。
XUEZH0UKAN
需 求 , 进 每 个 学 生 身 心 的 健 康 发展 , 才 是 教 育 的 真正 目的 : 促 这
-一 个 可 爱 机 灵的 小 燕 子 的 模 样 ,
这 样 的提 问 方 式 与 平 时 的 提 问 角 度 不 删 . 是从 学 生 习惯 它 性 的 思 维 方 式 入 手 . 比较 两 种 写 法 的不 同 . 而 引 导 学 生体 来 从
会 课 文语 言 的 精 妙 四 及 时恰 当地 追 问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师 提 问 . 生 回 答 . 就 有 一 个 怎 样 处 理 教 学 这
者 就 结合 苏 教 版教 材 来 淡谈 己平 时 教学 实 践 中 的点 滴 休 会

发问、追问和点拔——教师有效教学的三重功

发问、追问和点拔——教师有效教学的三重功
师 生相 互交 流 、 互 撞 击 的 重 要 双 边 教 学 形 式 , 师 要 在 学 相 教 生 自主 的基 础 上 , 学 生 思 维 行 为 作 即 时 的 疏 导 , 时 追 对 适
问、 点拨 , 心 组 织 开 展 丰 富 有 效 的 教 学 活 动 , 构 “自主 ” 精 建
二 、 问 — — 于 无 为 处 而 无 不 为 追
学 生 , 以 后 还 会 出现 类 似 错 误 的 学 生 帮 助 很 大 , 会 教 会 或 它
学 生 审 视 和 评 价 自己 的思 维 .
“ 行是 知之路 , 非 问不 明. 适时 的 、 创意 的追 问 是 教师 学 ” 有
课堂 机智 的充 分表 现. 于追 问 的老 师 源 于对 教材 的深 度解 读 善
学 生 在 问题 深 处 畅游 .

象 看 本 质 , 强 应 变 能 力 和 综 合 能 力 , 到 举 一 反 三 、 类 增 达 触
旁 通 的 目的 .
三 、 拨 —— 画龙 点 睛 。 造 “ 点 创 自主 ” “ 拨 ” 共 振 与 点 的 点拨 , 思是“ 点、 发” 教师用不着痕迹 的点拨 , 意 指 启 . 引
3 .解 释 你 的 理 由 —— 试 误 点 拨
在 学 习 活 动 中 , 常 会 出现 学 生 的 思 维 是 错 误 的 , 时 经 此
教 师切 不 可 直 接 点 出 学 生 的 错 误 , 学 生沿 着 自 己 的 思 路 让
向 下走 , 师 可 推 波 助 澜 , 学 生 的 错 误 很 清 晰 地 暴 露 出 教 让
教 师 要 有 针 对 性 地 抓 住 学 生 的 典 型 错 误 , 意 识 地 设 有
此 时 课 堂 上 会 很 活 跃 , 生 希 望 老 师 做 出 正 确 的 答 案. 学 这 时 , 师 要 实 施 反 问 点 拨 , 多 给 学 生 一 个 选 择 , 过 一 个 教 先 通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金传宝- 外国教育研究, 1998 - [摘要]: 本文从明确发问的目的, 掌握发问技术, 选择发问策略, 了解问题的认知水平,改进发问的行为的具体步骤和技巧等五个方面全面, 系统地论述了“发问” 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加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活动方面的作用, 并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学者对“发问” 研究的最新成果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理念, 方法顾小清-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 教师职业的专业内涵是什么? 这是业内仍在探讨的问题. 一种观点是, 教师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关注这样两个方面: 专业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从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角度出发,或许不需要作这样的区分, 而把这两个方面看作是两个阶段: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本文作为教师 ...被引用次数:46相关文章所有 4 个版本引用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之一管培俊,吕杰,徐金明 - 中国高等教育, 2001 - [摘要]: 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是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管培俊等同志的文章在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 分析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 ...被引用次数:41相关文章所有 2 个版本引用更多高校教师发展简论潘懋元- 2007 - 良好的高校教师发展制度是保障教师质量, 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不同, 它强调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 其内涵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 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以及师德修养的提高. 当前在中国, 建立高校教师发展制度, 既要 ...被引用次数:81相关文章所有12 个版本引用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 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袁贵仁 - 人民教育, 2001 - [正文快照]: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 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 新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 ...被引用次数:44相关文章所有 3 个版本引用更多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许凤琴-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 使教师职业像医生, 律师一样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应该成为" 十五"教师教育的热点与主旋律. 这就要求教师的培训机构, 教师管理保障制度, 教师教育培训制度, 都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 这是师范教育及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被引用次数:39相关文章所有 5 个版本引用[PDF]“教师专业发展” 观批判朱新卓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 摘要: 教师专业化运动已经从工会主义转向了专业主义范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但教师专业发展也并没有使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明显的提高. 现代主义的时代范式和教师职业的本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化范式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 ...相关文章所有 5 个版本引用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师的培养马佳宏-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 信息社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需要新型的教师.为培养新型的教师, 应采取以下对策: 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培养师范生作为未来新型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质; 加强对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 使他们 ...被引用次数:44相关文章所有 3 个版本引用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周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本课题研究组在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的基础上, 对我国四种主要教师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型与评价式研究, 发现多种教师发展模式正在发挥各自作用, 但教师多年来对专业发展的强烈渴望并未得到缓解, 这是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 而目前的教师 ...被引用次数:38相关文章所有 4 个版本引用被引用次数:41相关文章所有 2 个版本引用论教师知识结构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衷克定,申继亮,辛涛- 中国教育学刊, 1998 - 现代教育的观点认为: 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应当成为科研型或专家塑教师. 对专家和新手的对照研究表明: 专家的职业知识结构与新手的职业知识结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不同. 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对加速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重要 ...被引用次数:40相关文章所有 3 个版本引用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宁虹- 教育研究, 2005 - 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以实践为取向, 以意义为单元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尝试. 意义总是在人与事物或他人的联系中显现的. 使人与事物或他人相联系的, 正是人的能动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所实现的正是对意义的理解, 追求和创造. 实现教育的意义是教师的使命. 以提示 ...被引用次数:44相关文章所有 3 个版本引用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诠释王卓,杨建云- 教育科学, 2004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是关系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国内对此并没有达成共识, 本文在国内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内涵尝试进行新的诠释,指出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系统的教师教育和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获得并逐渐发展而成的,在 ...被引用次数:44相关文章所有 5 个版本引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顾小清,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本文试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进行回顾与展望: 首先对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教师的专业化很大程度上是凭借" 实践性知识" 来加以保障的, 为此,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愿景正在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正在经历着转型, 以实践为出发点, 结合反思, 研究的教师 ...被引用次数:41相关文章所有 4 个版本引用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周燕-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 2010 - 从事教师教育研究十年来, 笔者对我国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师及其发展环境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考察, 大量研究成果显示我国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教师的教育意识,敬业精神和语言能力是决定我国外语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 本文以“北外外语教育传统研究”...被引用次数:48相关文章所有 2 个版本引用从21 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看未来教师角色特征的变化胡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21 世纪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 教育也将发生巨大变革. 过去的教育, 包括教育目的,内容, 方法, 手段, 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 将会逐渐演变为更加适应21 世纪社会要求的新教育. 因此, 在教育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师, 也必将随之进行角色的转变. 未来教师角色的变化 ...被引用次数:40相关文章所有 5 个版本引用[PDF]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卢乃桂,钟亚妮 -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 [摘要] 教师专业发展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介绍西方国家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最新进展, 探讨教育政策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文章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目的, 功能,影响因素及其评价, 指出教师学习和学习社群在西方学术讨论中已经成为探讨焦点. 国家和 ...相关文章所有 6 个版本引用论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更新王小棉- 教育研究, 2003 - 在教育改革实践中, 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存在一些困难, 其原因之一是具有基础地位与强势作用的教师隐性教育观念造成的认知与行为监控的盲点. 更新教师隐性教育观念,需要教师把自己的言行作为研究对象, 提高自我觉察的敏感性, 并用语言表达使内隐的教育 ...被引用次数:44相关文章所有 4 个版本引用“教师成为研究者” 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宁虹- 比较教育研究, 2002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本文阐述作者对" 教师成为研究者" 这一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观念的理解,概要介绍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兴起和发展, 依据有关国际资料和作者的尝试,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行途径. 其中, 对弗兰德互动分析的改进努力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的 ...被引用次数:41相关文章所有 4 个版本引用教师教育观念: 内涵, 结构与特征的思考易凌云,庞丽娟- 教师教育研究, 2004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使得对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成为当今教师研究的重点. 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 它的结构从单个观念来看包括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从观念系统来讲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其具有个体性, ...被引用次数:39相关文章所有 4 个版本引用覃兵- 教师教育研究, 2005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教师生命意义的关注应该是教师职业专门化探讨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忽视教师主体的生命意义及其人文关怀, 教师职业的发展很难实现. 立足于此, 本文分析了现实中教师生命意义消解的诸多现象, 并尝试从社会环境, 制度文化, 教师自身职业活动等方面提出重构教师主体生命意义 ...被引用次数:37相关文章所有 5 个版本引用从入职培训看美国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许明,黄雪娜- 教育科学, 2002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摘要: 针对新教师在头几年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对如何帮助新教师顺利有效地完成这段时期的教学, 从而为其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进行研究, 并找到了一条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教师入职培训(NEW TEACHER INDUCTION). 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 ...被引用次数:38相关文章所有 3 个版本引用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对教师隐喻的分析陈向明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 - [摘要]: 正最近, 我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邀请, 对四所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主题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于自己在前一段有很多使用参与式方法培训教师的经历(如在甘肃省组织工作小组进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设计培训课程, 编写教材等) ...被引用次数:37相关文章所有 5 个版本引用更多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李红,郝春东-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 -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引善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引善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引善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发布时间:2021-06-22T10:17:10.1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作者:张保国[导读] 问题是数学课堂的核心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张保国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马集高小 441119摘要:问题是数学课堂的核心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

大部分小学老师认为提问很好,不需要提前准备。

结果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去回答或也没能力去回答。

学生们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究,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改善这种状况,教师需要重视提问,运用一定的提问技巧。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习;课堂提问;有效提问引言小学生在学习抽象理论知识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熟练运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根据所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深化思维,引导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中自主成长,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核心能力。

1.进行探询性提问什么是探询性提问呢?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去探究,要让学生去询问。

这样的提问具有试探、寻求的语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教师一般可以将其运用于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但是不能说出其的原因的时候。

例如在教学“10的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桌子上一共有10个苹果,被一人吃掉3个,接下来怎么列算式才能将其表示出来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算式10-3=7列出。

虽然学生这时回答出来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学生不一定真正的理解了这一算式的含义,只是单纯地按照教师的引导将其列了出来。

所以,教师要提出具有探询性特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

如:这个算式代表的是什么?在听到这样的问题后,学生会进行深入地思考,并结合前面的题目这样进行回答:10代表的是苹果总数量,3代表的是吃掉的苹果的个数,得出来的7是指剩下的苹果的数量。

问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问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问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问是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和深化理解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有效提问的方法和技巧:1. 明确你的目标:在提问之前,先明确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或信息。

这有助于你构思更具针对性的问题。

2. 做好准备工作:在提问之前,尽量自己搜索答案,这样可以让你的问题更加具体,同时表明你已经尝试过自己解决问题。

3. 简洁明了:尽量用简单直接的语言提问,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这有助于对方更快地理解你的问题。

4. 具体化问题:尽量提出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模糊或过于宽泛的问题。

具体的问题更容易得到准确和有用的答案。

5. 开放式问题: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一个话题,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通常以“怎样”、“为什么”、“在哪里”等开头,鼓励对方提供更多信息。

6. 封闭式问题:当你需要特定信息或者确认某件事时,封闭式问题(通常可以用“是”或“否”来回答)会更加有效。

7. 尊重对方:提问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即使你对某个问题感到沮丧或者迫切需要答案。

8. 倾听:提问后要给对方足够的时间回答,不要打断他们。

认真倾听对方的回答,并对其进行思考。

9. 跟进问题:根据对方的回答,你可以提出进一步的问题,以便深入讨论或澄清不明确的点。

10. 使用例子:如果可能,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你的问题,这可以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你的情况。

11. 避免引导性问题:尽量不要提出那些预设答案的引导性问题,除非你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某个特定的观点。

12. 注意非语言线索:在面对面提问时,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这些非语言线索可能会提供额外的信息。

13. 感谢回答者:无论答案是否满足你的需求,都应该感谢回答者的时间和支持。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提问的效果,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和答案。

教师答题话术技巧

教师答题话术技巧

教师答题话术技巧一、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如何巧妙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不仅能够解决学生的疑惑,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师答题的话术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二、理解问题在回答学生的问题之前,教师首先需要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以通过追问、澄清问题、询问背景知识等方式,确保自己准确理解学生的问题。

只有在理解了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才能给出恰当的答案。

三、简洁明了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教师应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不过多绕弯。

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晰的内容,避免出现冗长晦涩的回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四、耐心倾听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展现出耐心倾听的态度,表现出对学生问题的重视和关心。

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姿势和表情,给学生传达出积极的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

五、鼓励学生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励学生继续追问和思考。

通过积极的反馈,可以使学生更加勇于提问,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六、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理解如何运用话术技巧回答学生的问题,以下列举一个案例:学生问题:老师,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呢?回答技巧:首先对问题进行澄清,确定学生问的是为什么地球呈现出圆形。

然后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如引力作用、地球自转等原理。

最后,鼓励学生继续提问,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七、结语教师答题话术技巧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运用恰当的话术技巧,教师可以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教师答题技巧能够给教师在课堂上解答学生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文献综述《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文献综述郭见明麻涌镇大步小学[摘要] 近年间,全国各地都在研究高效课堂,在众多的研究中,集中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提问与理答的研究之上。

提问与理答是在对话教学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的研究分析后分现:在提问方面,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证进行研究。

教师提问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功能与作用、艺术与技术两大方面;教师提问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数量、分类。

在理答方面,目前对于理答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打开知网查找“课堂理答”的相关研究,显示的篇目也只有十来篇。

他们的研究聚集于理答的方式、策略与其现状,也有关于原则的渗透。

为此,笔者对课堂提问与理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 课堂提问理答文献综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不仅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还更注重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与对话。

在这一课改背景下,近几年来,整个广东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小学语文界都在大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话题。

究竟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一书中指出:“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在一书中这样阐述:“课堂理答在教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理答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王崧舟认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理答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行为的评价,实际还是对全班学生的一种引导。

这也是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是对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以及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聚焦于课堂提问与理答。

提问,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问题。

理答,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与江苏教育学者柳夕浪的观点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明确有效的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探究发布时间:2021-10-08T02:48:24.41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第15期作者:段莹莹[导读] 不管是对于哪个阶段的教学而言,政治课都处于基础性地位。

高中学生正是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当做好政治教学,提升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段莹莹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一中学 679100摘要:不管是对于哪个阶段的教学而言,政治课都处于基础性地位。

高中学生正是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当做好政治教学,提升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面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应当从创新教学方法、多开展实践活动多方面努力进行改革与完善。

基于此,以下对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提问技巧;探究引言学而行于思,没有思考,人类就不会学习。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内容偏理论、实践性较强的政治学科更为重要。

如何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激发出来,是提高目前教学课堂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提问就成为了课堂的点睛之笔。

一、学生在信念和态度上做好准备要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参与度高的课堂,形成一个共同的信念很重要。

这个信念是由教师、学生、父母和其他人共同分享的理念。

只有大家都有这样的信念和态度,一个好的课堂才算开始。

首先,坚信优质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学习。

只有当大家都认为好的问题能够对学生学习有帮助作用,那么,教师就会努力构思优质问题,所有的学生都会对问题负起责任,同时得到社会性支持。

其次,坚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对所有的问题作出回答。

教师的理念决定了教师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决定了学生是否会继续坚持下去。

特别是对那些自信不足和能力缺乏的人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愿意参与问题的回答中来。

最后,相信所有的答案都是值得尊重的。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期望的特定答案,去听听学生的所思所想,对学生的答案产生真正的兴趣。

有效提问,助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效提问,助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August20212021年8月第18卷第08期Vol.18No.08读与写杂志有效提问,助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刁成莉(新疆伊宁市第二十三小学新疆伊宁835000)摘要: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一种互动模式,有效的提问能够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知识形成创造性的理解和探析。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整个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和逻辑性,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文章基于此点,对有效提问助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数学;思维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8-0100-01提问一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让学生从正面出发思考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全面、客观掌握。

以此,才能够以问题为驱动,促使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实现他们逻辑思维的有效发展。

1善用追问法,提高学生思维深入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种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善于使用追问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

这样就能够让教师在感知学生回答问题效能的基础上,适时地改变提问内容和提问方式,有助于迎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有效提问,这是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

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时,这一节主要内容是要理解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以及旋转角,能够识别出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对应的点、对应的线段以及对应的角。

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出几组旋转图形,让学生找到分别对应的点。

在学生能够完整、正确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追问环节。

让学生通过刚刚的探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寻找相对应的点、线段或者角有没有规律和方法呢?促使他们能够在仔细观察和认真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最后发现这其实是需要展开空间想象的,要对应它所要求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展开空间想象或者实践探索,这样才能够找到对应的点。

师生对话的话题展开策略

师生对话的话题展开策略

新校园XinXiaoYuan师生对话话题的展开是关系师生对话效率的主要环节,利用联系可以建立起话题内部的桥梁,利用冲突则可以设置话题内部的障碍,桥梁和障碍在师生对话中同等重要。

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对话侧重点,因而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而文学作品存在的有意或无意的空白则为提高师生对话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搭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首先,要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点,以故知新。

建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以“同化”或“顺应”的模式完成的。

“同化”是个体把外界刺激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过程,学生通过“同化”或“顺应”来获得知识。

师生对话的展开,需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通过联系点,由点到面构建学生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促进学生在温故知新中主动积极地阅读。

因此,在师生对话中要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展开话题。

除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外,还应适当地建立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如果师生对话的话题是学生所了解、与学生的生活情感经历有关的,所学知识可以指导实践,学生就会感兴趣,参与的热情就会高。

如果学生不能把生活阅历转化成知识,并且把早已获得的知识用作发现新知识的过程,他们就根本不可能积极地参与到作为学习和认识过程的对话之中。

所以,利用阅读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主动探索阅读文本中的生活内涵,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二、在理解冲突中深入探究没有冲突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美丽的浪花。

适当的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对话产生更强的吸引力,激发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

学生在多方对话中产生冲突,又在冲突中通过与自身、同学、教师的对话,证明并反思自己的理解,倾听并思考他人的理解,通过不断地扬弃、调整,以全新的方式和思维更加深入地探索,可以养成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加深对阅读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教书育人中发问的技巧

教书育人中发问的技巧

教书育人中发问的技巧
郑代明
【期刊名称】《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发问”即口头提出问题,白居易的《三教论衡》就有“儒书奥义,既已讨论;释典微言,亦宜发问。

”可见“发问”在古人传教中就有了很深的认识。

发问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提出的问题恰当与否,质疑的现象是否到位,都会影响到学生思想的强烈起伏。

有效的发问技巧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成功教书育人的一种良好手段。

【总页数】1页(P46)
【作者】郑代明
【作者单位】福州阳光国际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创造思考发问技巧"六W"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孟母三迁》为例
2.试谈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学习的发问技巧
3.优化提问内容、完善发问技巧r——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4.试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发问技巧
5.浅谈兽药营销中的发问技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演讲核心问题借听众的嘴问出来

演讲核心问题借听众的嘴问出来

演讲核心问题借听众的嘴问出来在演讲中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的呢?是直接说出的呢还是用的别的方法呢?演讲与口才培训老师讲解到:演讲核心问题借由听众的嘴问出来效果更好。

为什么要这样呢?演讲与口才培训老师讲解到:借由听众的嘴巴提出这个演讲的核心问题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把现场的听众给卷到演讲的核心问题当中来。

因为在一开始跟他们做现场互动的时候,现场的听众都是在看,都是在听的,互动的过程往往要比演讲者一个人在那里讲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与此同时,大家在互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结论,他们的内心感受地自然也会更真切。

一旦他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给他们提的.这些方案,他们听起来肯定就会更认真啊。

【拓展】演讲中要多用“问”一、“问”开场,让听众心动演讲必须要有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听众,这是听众的心理要求。

演讲者把精心设计的问题亮出来,以“问”开场,不但能给听众以干净利索、爽快直率的好感,而且可以起到激发听众兴趣的作用,使其心动,从而对你的演讲洗耳恭听。

二、以“问”过渡,让听众回味演讲时,演讲者不可能就一点内容不停地讲下去,内容需要围绕主题进行转换和变化,这就需要进行过渡。

用“问”来过渡,既可以造成语势的波澜起伏、情感的回旋激荡,使演讲文气贯通,气势加强;又可以使演讲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巧妙得体,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演讲与口才培训-即兴演讲-演讲技巧三、以“问”构筑高潮,让听众激动一次成功的演讲,演讲者要有思想深刻、感情激昂的时刻,听众也需要情绪最激动、精神振奋的瞬间。

我们称之为演讲高潮。

利用惊涛拍岸般的提问,也能将演讲推向高潮,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演讲者一连串的问题如惊涛拍岸,吸引了听众,伴着演讲者激情满怀的声音,他们也激情洋溢起来,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将演讲推向了高潮。

演讲者的问话如空谷回音,在听众耳畔缭绕不绝。

这使得演讲更加轩昂激越,文气也随之大振,充分显示了“问”所特有的鼓动力量。

培训首页

培训首页

培训首页 | 成长博客 | 教育论坛 | 资源互动平台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作者:花玉侠(高中物理河北唐山物理三班) 评论数/浏览数: 0 / 1277 发表日期:2009-07-24 14:36:59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教师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讨论话题的兴趣,澄清观念,强调重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高认知水平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确定学生的认知水平,改进以后的教学,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

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1. 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气氛。

教师愉快的面部表情、点头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口头认可等都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教师提问时不应具有威胁性,在听学生的回答时,教师应持赞扬的态度。

如果教师使用严厉的语气打断学生的反应,这会给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和其他学生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同时使用预先准备和临时出现的问题。

预先准备的问题是那些在备课过程中已经准备好的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讨论,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确认学生的知识水平。

新出现的问题源于讨论本身和前面问题给出的具体答案。

3. 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智力和能力水平,预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论题和教学任务。

按照预先计划的次序提问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训练。

4. 教师要简要、清晰和认真的陈述问题。

教师提问时应做到简要、清晰和认真,避免问题的模糊性。

提专一的问题,避免无休止的提问,不然会使学生受到挫折或迷惑。

事实证明,表述清楚的提问能提高正确回答的可能性。

相反,教师措辞不当或对同一主题提出多个问题,教师可能无意间会给学生一些提示,导致教师不能准确的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

5. 教师要针对所有学生提问,而不是针对其中某个学生。

教师留给学生的考虑时间应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而定。

教师提问应该采取随机的方式,不应按着某种顺序,这样所有的学生都会认真的思考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教师会让谁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快快聽,慢慢說
7.鼓勵作答,接受嘗試,妥善處理答錯時之窘境 8.發展探究技巧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9.歸納答案 16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17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評鑑性 分析性 綜合性 演繹性 推論性 (USA)
張玉成(1999) 。《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 11
簡化問題的種類:
記憶性問題 聚斂性問題 擴散性問題
問題的性能類別: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聚焦性問題 啓發性問題 提示性問題
12
教學反思 - 觀課後研討問題
整個活動將會貫串著三個問題:
•記憶的 • 認知性 解釋的
•應用 •分析 •綜合 •評鑑•認知記憶性Fra bibliotek•低聚斂性
•高聚斂性 •高聚斂性 •低擴散性 •高擴散性
•記憶性 •認知記憶性 •聚斂性 •聚斂性 • 聚斂性 • 聚斂性 •擴散性 •擴散性 •評鑑性 •評鑑性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10 •常規管理性 •高擴散性
思維 提問
記憶性 想像性 歸類性 概化性 比較性
教學反思 - 觀課後研討問題
在小班裡,何謂好的提問及課堂動態?
優質的提問: 1. 能刺激學生的思維 2. 聚焦於清晰具體的學習目標/教學重點之上 (即課程) 。 3. 能兼顧各類問題:記憶性、啓發性、提示性、聚焦性 4. 層次分明,由淺入深:能引導孩子掌握新知識,連繫舊 知,澄清謬誤。 5. 語言品質優良:語音、速度、所用字詞具體、明確、易 懂;問題單一
「提問與課堂動態」交流會 05.12.05
讓我們一起探索備課時 各位關顧的問題?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6
教授/學習新知識
教學策略 聚焦 教學重點 教師提問 教室動態 學生回應、提出疑問 學習活動
刺激思維
發展思維
運用共通能力 學習掌握新知識
認知 技能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7 情意
由生活經驗出發
陳龍安(1998)提出腦力開發的五大支柱:
1.在小班裡,何謂好的提問及課堂動態? 2. 需要甚麼的技巧及態度? 3. 學校及老師怎樣才可掌握這些技巧及態度?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13
教學反思 - 觀課後研討問題
在小班裡,何謂好的提問及課堂動態? 1. 兼顧各類問題 2. 層次分明,由淺入深 3. 注意語言品質 4. 師生互動,營造動態課堂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14
6. 能營造動態課堂:提供師生互動的空間
7. 能引發學生提出疑問、意見,強化課堂動態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15
教學反思 - 觀課後研討問題
要發出好的提問及營造動態課堂,教師需要甚麼的技 巧及態度? 1.知行並重 — 掌握學科知識,實踐提問技巧
2.具耐性地提供適當的候答時間 3.發揮「一問多答」技巧:高原式、尖峰式 4.協助學生澄清謬誤,提高答案的質素 5.洞悉孩子的學習困難
Schwann cell Node of Ranvier
Synaptic terminals
/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4
「提問與課堂動態」交流會
neuron Dendrites Synapses
連 繫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5
Synaptic terminals
陳葉雅薇女士
amyamyip@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1
能 體 會 不 同 的 構 想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跟 別 人 看 同 樣 的 東 西
2
研習
提問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3
「提問與課堂動態」交流會
CELL BODY Dendrites Nucleus
Synapses
neuron
Myelin sheath AXON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觀察、記憶 (視覺、聽覺、意象、系統化) 、 思考、想像、語言
8
常見的提問技巧:
理解式 猜問式
直問曲答式
陳葉雅薇:請勿覆製
9
「提問與課堂動態」交流會
問題類別分析 (張玉成,1999) : 布隆姆 桑達士 •轉譯的 基爾褔 葛、亞二氏 Wilen
•知識
•理解 •應用 •分析 •綜合 •評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