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社团】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社团活动课程构建的思考
【关键字】社团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社团活动课程构建的思考[摘要]:学生社团是学生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团活动为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之一。
本文试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团活动课课程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讨论思考。
[关键词]:社团活动新课程校园文化在新课程背景下,社团活动已嬗变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与教育教学生态,社员自主开展的活动已生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社团活动的理念、理论、操作等已演变为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形与隐形的动态资源,已成为现代教育背景下一个学校办学活力的睛雨表。
一、社团活动为教育创新寻找到了落脚点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
教育要创新就要关注个性、关注世界、关注每个学生,要确立充满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因为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生命自身的超越,提升的生命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中学阶段各学科课堂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简单划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创造生活方式的智慧与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社团是中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组织。
新课程导引下的课堂教学是课内与课外相沟通的立体教学,中学生社团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以其年级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交流的民主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充分调动了青少年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青少年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民主意识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舞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特殊的活动环境,让更多不同兴趣或特长的学生都找到展示自己和释放个性的空间。
关于新课改下的中学社团建设的思考
北京市共青团中学系统评优表彰申报项目申报材料申报奖项:北京市共青团学校系统工作论文题目:关于新课改下的中学社团建设的思考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中学作者:郝晓丽2008年12月关于新课改下的中学社团建设的思考红螺寺中学郝晓丽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强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任务再一次提到重要的位置,共青团作为引导青年积极发展的组织,团工作必须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中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迫切需要增加人际间的交往,提高自身多方面的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达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在校园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同学自愿组成一个个的群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社团文化这一新趋势,这也是中学共青团发展的新契机。
学生社团作为活跃在校园里的一种组织形式,越来越被广大同学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渐融入校园文化中,成为学生们校园课余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面临着新形式的发展与要求,共青团组织必须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促进社团文化的健康发展。
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我们认为社团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
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信息时效性大大增强,这就使得他们的兴趣爱好十分丰富,由此以理想兴趣为动机纽带的学生社团表现出繁多的种类。
如:文学艺术类社团、实践感悟类社团、劳作竞技类社团等等。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素质在各自的社团内得到多样性的发展。
2.时代性。
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永远是潮流的追随者,时尚的拥护者。
他们追逐梦想、向往创造,这反映在学生社团的组合、构建和运作上带有时代的特征。
3.自主性。
自主地决定学生社团的活动和发展是学生社团生存的标志性要素。
高中学校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中学校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发布时间:2023-02-28T07:48:11.923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0月第19期作者:郭志刚张静张丽娟赵玉阁陈昌盛韩自荣[导读] 社团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郭志刚张静张丽娟赵玉阁陈昌盛韩自荣濮阳县第一中学河南省濮阳市 457100摘要:社团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中学校应该顺应高中教育改革的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南,在各社团内促成共同的价值观与理想信念,使每一位社团成员都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社团品牌活动,提升社团的质量,构建积极、向上、和谐的社团文化。
关键词:高中;社团建设;策略引言在素质教育理念愈加完善的今天,高中学校要重视扩充学生的知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丰富的校园课余生活为切入点,组织一些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在群众性多样化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发展。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不仅要提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提高应试能力和技巧,更要注重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健康心理,为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做好铺垫。
学生社团建设不仅是保障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丰富校园文化的新阵地,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方式。
高中特色化课程具有内容体系的多元化特点,以此为支点推动学校社团建设,既能打造“文理兼修、艺体见长”的校风,体现学校对学生禀赋与潜能的培育,又能使社团建设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多样化。
一、高中学校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为国育人”的功能,推动学生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于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关于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第一篇:关于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关于我院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
我院自2009年9月团委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学生社团8个,社团发展层次较大,部分社团先已能按其章程和宗旨开展各种活动,有些社团还处在筹备建设中。
整体看来,社团成长还处于刚刚起步的萌芽状态。
抓好学生社团工作,促进学生社团工作的有序开展,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社团工作有着准确的定位并对其重要性有着全面、深刻的认识。
浙江大学团委书记吴巨慧在《大学生社团特点及工作艺术思考》中提出:一是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学生社团是自主性很强的组织,它覆盖了文化艺术、实践创业、体育等各个方面,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是学生社团是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营造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得到积极地发挥,有效促进了校园其他各项建设的有序开展。
三是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
通过社团这个大舞台,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信念,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思想理论水平、学术科研水平、文化素养水平、工作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学生社团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干部的一个重要平台。
四是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动员方式。
新形势下,学生社团成为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在以班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重要补充。
学生社团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
也正是的因为它的重要性,高校在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上必须要把学生社团工作放到重要的位臵上,作为重要的思考对象。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内部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内部建设的思考高校学生社团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一些社团面临着内部建设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社团的发展和活动效果。
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内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思路。
一、明确社团的定位和宗旨高校学生社团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和宗旨,使其在学校内的定位清晰,并能够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社团成员应该明确社团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同时,社团的宗旨也要有一定的实践性,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做出一定的贡献,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架构要能够适应社团的规模和特点。
可以根据社团的工作内容、人员构成等因素,合理设定部门和职责,确保社团内各方面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社团成员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社团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社团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社团活动是社团内部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注重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首先,要根据社团成员的兴趣与特长,确定适合的活动类型和主题。
其次,在活动策划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持续周期。
最后,在活动组织中要注重细节,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培养社团成员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发展个人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因此,社团应该注重培养社团成员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培训或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提升社团成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团队活动,培养社团成员的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社团与学校的联系与支持高校学生社团应该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争取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情况,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争取在场地、经费和资源等方面得到支持。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措施,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为社团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社团内部建设至关重要。
对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思考
对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思考
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潜能, 培养兴趣爱好, 扩大求知 领域, 锻炼自我, 张扬个性, 促进对未来的设计和规划 �
�安 媛
动 课程 更 加 注 重对 学 生 的 社 会适 应 能 力� 社会参与意 识� 社会实践能 力以及社 一 �新课程背 景下学生 社团活 动开 展 的意义 学 生社团是学 生根据共 同的兴 趣爱 好, 为增长 知识 � 锻炼 能力 � 发挥 特长 而 自 愿组织起来 的群众性 团体,是校 园文 化 建设的重要 载体,是学 校课程的 一种 特 殊形式, 是学校 办学特色的 重要体现 � 近 年来各个学 校学生社 团的发 展均 呈 上升态势, 这与 社会的需求 � 新 课改的 要 求� 当 代学生的 发展特点密 不可分� 1. 经 济社会 迅速发 展的需 要� 知识 经 济 时 代 要求 学 生 不 仅具 有 完 备 的 知 识� 健 全的人格, 更要 具有良好的 人际交 往� 组织 协调� 合作创新 等多种能力 �具 备 多种能力和 发展潜能 以及和谐发 展的 个 性和创造性 的复合型 人才是未来 社会 发 展的需要� 而学生社团 的组建恰 恰符 合 这一社会要 求, 学生们通过 社团活动, 能 够锻炼计划 组织� 协调指挥 � 团 结协作 和 领导的能力 ;可以走出 校园,接 触社 会, 提高 实践能力 与社会适应 能力� 2. 新 一轮课 程改革 的需 要�综 合实 践 活动课程作 为基础教 育新课程改 革的 生 长点,以其 全新的课程 理念和实 施方 式, 极大 地冲击着 传统的教学 观念, 给新 课 程改革带来 了新鲜气 息�综合实 践活 会责任感 的培养;使 学生学会现 代社会 人际交往 的本领, 提高人 际沟通能力 � 适 应社会的 生活能力; 培养学生的 公民意 识� 参与 意识 � 责任 意识 和主 人翁 精神 ; 培养学生 学以致用� 服务 社会的自觉 性� 而这些培养 目标可以通 过各类社 团活动 得以实现 �新课程背 景下的学生 社团能 够使学生 有更加开阔 的视野,更 多自我 展示� 自我发展 的空间, 在体验 成功的同 时, 培养综合素 质和自我 管理能力, 树立 服务社会 � 奉献 他人的良 好道德情操 � 另 外,社团所 创设的宽 松和谐的氛 围以及 有着共同 兴趣爱好的 朋友交流, 帮助学 生扩大了 交际圈, 锻炼了 组织协调能 力, 有助于形 成良好的人 际关系,有 助于身 心的健康 成长�将社 团活动纳入 综合实 践活动课 程体系, 使其课 程化, 能够有效 地 弥补 传 统 课 程无 学 校 特 色 设置 的 不 足, 充分发展 学生的爱好 和特长, 充分发 挥学生的 主体性� 3. 中学生 自身发 展特点 的需 要�当 代学生有 较强的自主 性, 希望成为自 主� 自立 � 自 强的 人; 有 发展 的独 特要 求, 希 望成为爱 好广泛� 学有特 长的人; 有潜在 的创造性 ,希望成为 有创新精神 和创造 能力的人 �开展学生 社团活动能 够满足 学生自 身发展的 需要,充分 发挥学生 的 自主 性, 为 学生 建立 自信 � 展示 自我 � 发 展自我 搭建广阔 的舞台� 二�新 课程背景下 学生社 团活动 的 功能 以社团 为载体,发 挥其特 有的促 进 学生自 我教育� 自我组 织� 自我发展的 功 能与作 用,是新课 程赋予学 生社团活 动 的新创 意� 新使命�基 于这一理念 , 学生 社团活 动应在突 出自我教育 � 自 我组织� 自我发 展的功能 上大做文章 ,进一步 培 养学生 自主发展 � 展示 个性特点 � 锻炼 各 种能 力� 树 立自 信心 � 陶冶 道德 情操 , 为 不同层 次� 不同兴趣� 拥有 各类特长的 学 生, 提供广 阔的个性发 展舞台� 学生社 团 活动从 过去单纯 的以丰富学 生课余生活 为主 逐渐 走向 多元 化� 个 性化 � 科学 化� 课程化 � 新课程 背景下学生 社团活 动应对 学 生的发 展具有以 下功能� 1. 弘扬 兴趣爱 好, 彰显个 性特长 , 促 进自我 发展, 形成自我 规划� 以兴趣 爱好为基础 �打破 班级的 界 限� 学生自 行组织开展 的各类社团 活动, 深受广 大学生的 欢迎和认可 �由学生 自 己组织 的社团,从 内容到形 式都是丰 富 多彩 的, 为 思维 活跃 � 精力 充沛 � 兴趣 爱 好 广 泛的 广 大 学 生提 供 了 展 示 个 性 风
对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拓宽人才视野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几点思考:
1. 提供更多发展机会:高校应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为学生社团举办各类活动、培
训和比赛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才能。
2. 强化导师指导:学生社团需要有专业导师或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策划活动、解决问题、提高组织能力。
导师可以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社团的创新发展。
3. 加强交流合作:高校学生社团应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社团、企业
或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创建良好的组织环境:为了让学生社团能顺利发展,高校应提供合适的场地和设备,并建立良好的组织环境。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社团管理制度,加强社团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社团的组织效能。
5. 加强宣传推广: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学生对社团的认知度
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校内媒体、校园广播、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宣传社团的活动和
成果,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
总之,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需要学校、学生和社团自身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发展
机会、强化指导、加强交流合作、创造良好环境和加强宣传推广等措施,可以促进学
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一、社团活动课程化概念的提出随着高中新课程学分制及“多位一体”教学模块的实施,高中课程体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有课程基础上突出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学生社团将逐渐成为高中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以下简称沛鸿民族中学)把“创新社团组织形式,拓宽社团功能范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打造‘特色校园发展’品牌”作为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倡导“校园社团活动课程化”,实现学生社团与课程教学的嫁接。
通过制定社团活动课程大纲,建立明确的学生社团活动目标体系和系统的活动规划,使学生社团活动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实行学分制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把“自生自灭”“进出不设卡”的松散型学生社团活动,变成既有组织纪律性又有开放灵活性的课程活动。
二、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导向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是以课程为载体,通过课程可以实现教育目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学校设置的课程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各方面素质的要求,通过对基础教育课程中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改革,使得课程内容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些都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今年我区将实行高中课程改革,然而,许多学校早已先行一步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改革。
作为一所全国性的民族示范性高中,近年来,学校积极研究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大胆改革创新。
从2009年开始,学校高中教学改革和特色兴校的做法之一是:创新性地在中学生中开展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
(三)师生对新型历史教学模式的呼唤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
近年来,沛鸿民族中学高中部(江南校区)师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现有的6位高中历史老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就有4位,这些教师把研究的精神和理念带到了学校。
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摘要:学生社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校有学生社团近二十个,它们组织了一定量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加,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下面,我将从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我校社团取得的成绩、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思考和建议等角度出发,浅谈学生社团的建设。
关键词:学生社团建设;重要性;问题;建议学生社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支持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同时加强指导、管理和研究,真正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和学校管理中的思想引导及学生素质提高的功能。
一、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相对于普通学校而言,综合高中(含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基础较弱、综合素质较差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艰巨性。
普通高中(含中职)的生源质量众所周知,这些学生往往是中考失利的学困生或者是对学习失去兴趣的问题学生,其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要相应地弱于普通学校的同龄人。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疏导途径,这些学生的言行很容易出现偏颇。
通过各种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社团,将学生进行专业以外的重新组合,将他们的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对他们进行某种技能或爱好的正确引导、培训,既可以把学生无所事事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又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更为有意义的事情上来,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学生惹是生非的现象。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极为关键的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处于摇摆动荡之中,这一时期的他们很难听得进成人的各种道德灌输,一味的说教只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而多姿多彩的社团生活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探索新奇的特点,在丰富学生单调的学习生活之外,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心理氛围。
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大多是到敬老院、福利院这些地方去做义工献爱心,或者是在校内外宣传文明、卫生等知识,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内心对良善的趋近及认同,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认识,这种活动的德育效果比起各种讲座、训话要来得更为稳固和深刻。
探索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道路
探索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道路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团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正被日益重视,但中学生社团活动表层化、效果短期化、文化浅层次等弊端也逐渐显露。
克服这些弊端,探索形成中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社团;弊端;机制;持续发展在新课程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背景下,中学生社团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中学所认识并日益受到重视。
一、中学生社团活动的价值信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即“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形成和自主发展;要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中学生社团活动正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自主精神、参与精神、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学生自主建构、多元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他组织”与“自组织”的相统一。
组织开展实施中学生社团活动完全吻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要义。
二、中学生社团活动存在的弊端正如一些高校学生社团所存在的社团重复建设、组织同质化、缺少鲜明的定位和特色活动等弊端一样,中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实施也显现出了类似的问题。
中学社团活动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三个方面:1.活动的表层化由于文化水平和认知程度的局限,中学生社团活动往往停留于表层。
中学生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
更由于一些中学对中学生社团活动的认识仅仅是追求新课程的热闹、增添新课程的形式等,更加重了学生社团活动的表层化。
2.效果短期化在一些中学,学生社团完全处在“自组织”状态,缺乏有效地指导和监管,缺乏发展规划和前景展望;加上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比较大,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受影响性,也使得中学生社团活动效果呈现出短期化。
一部分学生社团“昙花一现”,因萎缩或消亡而退出校园舞台。
对高中校园社团建设的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
对高中校园社团建设的思考校园社团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和途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园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把学生凝聚在一个个集体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暗示和向心力,是学校课堂文化的有力补充。
抓好校园社团建设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对学生健全的心智、完整的人格、高雅的情操、正确的价值观等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
这个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代,它是一个人充满生机、蒸蒸日上的兴旺时期,但又处于尚未成熟、尚未定型的时期,尤其是我们当今90后高中学生具有思维灵活、观念前卫、崇尚独立的个性等特点。
因此加强高中校园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迫在眉睫。
笔者所在学校较重视校园社团建设,笔者从高一至今一直在学校的2个社团担任干事和负责人,想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下如何加强高中校园社团建设。
笔者认为高中校园社团建设应注重一下四个突出:一、突出社团的多元性学校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基础、能力,结合学校软硬件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组织社团,尽可能突出多元性和多样性如可建立文学社、合唱队、动漫社、摄影社、校园棋社、英语俱乐部、舞蹈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等;还可以根据情况成立各种志愿者服务队,如洞庭湖湿地保护志愿社团等,将社团由校内导向校外。
但社团建设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应注重社团建设的专业性和娱乐性。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高中学生己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社团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突出社团的自主性(一)让学生成为社团的主人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因此,学生应成为社团建设的主体。
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的思考
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的思考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体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体育课获得一定的运动锻炼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建设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成为当前高中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课程化建设目标、内容与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1. 课程化建设目标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技水平。
通过课程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和管理体育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2. 课程化建设内容与方法2.1 内容设定在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如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不同项目的社团,以及健身、瑜伽、舞蹈等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
通过广泛的社团项目选择,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毅力,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
2.2 方法探索在课程化建设中,可以尝试借鉴课堂教学的方法,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导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采用分级教学和个别指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培养。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比赛、表演和交流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通过与其他学校或社团的交流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的交流与学习。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1 缺乏专业化指导目前,在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学校面临着缺乏专业化指导的问题。
由于教师的水平和经验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和培训。
因此,需要引入专业教练或外聘专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效果。
3.2 社团活动与学业压力的平衡由于高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可能无法充分参与社团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校园文学社团建设的思考作者:钟伟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1年第01期[摘要]校园文学社团在学生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校园文学社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现。
但是在高中校园里,因高考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文学社团活动只是在模糊的概念中形而上地存在。
本文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综合素养、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重新认识校园文学社团教育功能,,并从有序性、开放性、主体性、人文性等角度分析高中文学社团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以期探讨如何让中学生文学社团这一富有生命活力的组织焕发出应有的蓬勃生机。
[关键词]新课程;文学社团;教育功能;活动原则正在实施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而校园文学社团在学生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校园文学社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现。
但是在高中校园里,因高考的巨大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文学社团活动只是在模糊的概念中形而上地存在。
有的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管理,其活动大多处于零碎、随意等无序的状态之中。
因此,如何才能让中学生文学社团这一富有生命活力的组织焕发出应有的蓬勃生机,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社团指导师必须认真面对、严肃思考的问题。
本文拟就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文学社团建设谈几点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校园文学社团教育功能的重新认识一般认为,校园文学社团的目标是提高写作兴趣、培养未来作家。
这其实是对校园文学社团教育功能的狭隘认识。
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学社团和学校、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使社员完成社会化、实现社会价值等方面有独特功效。
事实证明,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通过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主创新,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文学社团自然也不例外。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2中学生社 团可持 续性 发展 的若 干思考 并且能在学生会 干部更迭的传帮带 中,每届每个 .
学生社团都要总结社 团管理的经验 ,为下一届社 21确 立 良好 的社 团 导 向 。帮 助 学 生 树 立 正 团部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 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每个社团社长在安排本 确 的人 生观 由于中学生社团是学生 自 发组织 ,自 愿参与 , 社的各种活动和进行社员 管理 ,但学校强调社团 因此开展的活动往往仅限于娱乐 目的,而对于担 的整体感 ,要求在社团内部没有高低大小 ,只有 负着教育使命 的学校而言 ,这些由学生 自发组织 平等 的社员关系 ,有的社 团设有一名社长或若干
・
教 育论 坛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1 21 年第 2 7 3 期 02 期 总第 12 8 页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 中学生社 团建设
可持续发展 的若 干思考
黄 达平
摘 要:中学生社 团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 中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载体。但 目前的中学生社 团
缺乏正确的导向和规范的管理制度 ,活动缺乏可持 续性。为此,中学生社 团要可持续发展 , 必须确立良好的社团导向,建立规 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采取科学而有效的社团活动形式。 关键词 :中学生 社 团建设 可持续性
础的关键时期 。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 、探究的 学习方式 ,实施发展性评价,强调不能仅仅关注 学 生 的成绩 ,而且要 注意发现 和发展学 生 的潜 能 ,
1中学生社 团面临的问题 .
11中学生社 团缺 乏正确 的导 向 . 帮助学生认识 自 我和建立 自信 。中学生社团不仅 社 团是社会团体 的简称 ,指的是 由群众 自发 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要求 9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 组织 的非 正 式组 织 。由于 中学 生社 团是 由学 生 根
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的思考
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的思考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和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广泛、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和竞技交流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
但是,目前许多高中体育社团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组织活动和比赛上,鲜有体现课程化、科学化的管理和建设。
因此,有必要对高中体育社团的课程化建设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高中体育社团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其实现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体育锻炼机会,更在于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够从中受益,并在不同方面取得进步。
课程化的社团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社团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扩大社团的影响和覆盖面,提高社团的开展品质和效果。
其次,高中体育社团的课程化建设也有助于提高社团成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课程化建设要求社团组织者设计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并按照一定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指导和促进社团成员的体育锻炼。
这样,才能使社团成员在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强化思想、品德、社交等多方面的能力。
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生活、学习都是有益的。
最后,课程化建设有利于体现高中体育社团教育的本质和特点。
高中体育社团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能和知识,更在于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通过课程化建设,可以更加全面、科学、系统地推进这种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实现。
二、如何进行课程化建设1.明确目标和任务课程化建设的第一步是明确社团的目标和任务。
社团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实际可行的,并能够满足参与者的需求和期望。
任务则是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的各项具体行动和措施,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制定课程计划和目标。
2.设计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是课程化建设的关键之一。
课程体系应该考虑到社团参与者的身体、年龄、性别、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按照不同的课程模块,分别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目标和任务,以有计划、有系统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辅导。
关于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他No.1 202191摘要: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学生社团则是发展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前,高中学生社团管理的无序、滞后严重制约了高中素质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时代要求,尽快完善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建立适应学校的管理体制,做到有人管理、有章可循,使社团活动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对高中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社团建设 社团管理 素质教育 理论思考关于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楚得群(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 274100)随着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改的实施,社团活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成为中学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中学生社团是发展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遵循新课改理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原则。
当前,高中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活动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还存在不少的漏洞和缺陷。
因此,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推动学生社团良性发展,对于进一步促进高中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社团在高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学生为拓展实践知识、锻炼组织能力、发挥个性特长、丰富校园文化、活跃课余生活而自愿组织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团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许多有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社团就是很好的例证。
比如,山鹰社的成功众所周知。
此外,如文学社、象棋协会等也是社团价值体现的代表。
其次,社团可以不断优化、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加入相应的社团,与社团成员沟通交流共同的话题,在陶冶自己身心的同时,更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从中受益。
最后,社团可以为拓展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能力提供广阔空间。
社团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众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越频繁,成员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不同的创意就能更加充分地相互碰撞,成员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就能被进一步发掘出来。
对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对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认识与思考【摘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
她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期间将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从我院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社团现状及对加强社团建设的几个方面对我院学生社团建设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社团建设社团活动素质能力青年学生校园文化重要性学生社团是我院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院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
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党团组织育人的有效途径,它既受到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学生的欢迎,又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实际上已日益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的工作领域。
随着我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我院学生社团共有16个,学术性社团4个;实践性社团4个,艺术性社团5个,体育类协会3个,共有会员1000余人,我院学生社团在院党委、院团委的正确引导下,根据社团《章程》的规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服务青年,服务社会,扩大了社团影响,壮大了社团实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借此机会谈谈对社团工作的几点浅见。
一、加强我院学生社团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紧迫性(一)加强我院学生社团建设的必要性1.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强调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
学生社团作为我院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灵活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舞台。
2024对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4对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本文将从社团建设的意义、问题、措施和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展开思考。
一、社团建设的意义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享受快乐,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高校学生社团是一个团队组织,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社团建设的问题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以下问题:缺乏规范管理。
一些学生社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活动开展混乱,人员管理松散,影响了社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活动质量不高。
部分学生社团的活动缺乏创意和深度,内容单一、形式呆板,难以吸引学生的参与和关注,也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缺乏资金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有限,往往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导致社团活动的规模和质量受到限制。
指导教师缺位。
一些学生社团缺乏专业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导致社团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活动策划不周密,影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社团宣传力度不够或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符等原因,导致学生参与度低,社团成员流失严重。
三、加强社团建设的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学生社团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和管理科学有效。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浅探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浅探陆石(贵卅省三都高级中学,贵州558000)【关键词1高中;社团建设;重要性引言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组织,将一群志趣相同的同学聚集在一起。
通过社团建设,可以让学生实现自我塑造、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社团建设,才能更好地培养全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一、学生社团的功能与重要性(-)高中社团的功能社团是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的,旨在丰富课后生活,增加知识,培养情感。
他们是学生的第二个课堂,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特殊技能,在课堂教学之外有兴趣地探索和学习,它们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
同时,社团的每个成员都是学校的优秀学生。
他们总是要求自己有最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和标准,从而起到模范作用。
(二)高中社团的重要性首先,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高考接力棒的作用,制约了中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而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其次,学生会为学校非本地学生创造了第二个”家”o许多学校有很多非本地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学生社团对学生心理稳定和情感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二、目前高中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高中学生社团还存在着一些现象。
第花架风格。
有的学生社团地图是以外在形式呈现的,强调表面的活泼,但没有实质性的活动。
它们只是形式上的社团,又大又空。
第二,虎头蛇尾病。
许多学生社团已经起步良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社团就坚持不下去了,中途解散。
第三,“冷热”综合征。
一些学生会不坚持发展,而是对做一些事情感兴趣,不耐烦地抛在一边。
经过几天的艰苦工作,就渐渐的冷下来了。
第四,管理异常,一些社团总想壮大自己,努力工作,盲目发展会员,他们喜欢与大量的人在一起。
而有些社会是封闭的,不吸收新鲜血液。
”十几个人带着七、八支枪来到这里,组成了封闭的小团体。
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一、引言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筹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二、筹备阶段1. 确定社团活动主题和目标社团活动主题应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同时结合社团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在确定主题后,需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
2. 选取活动策划人和组织者活动策划人和组织者应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
同时,应明确不同人员的职责,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明确活动时间和地点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在选择时间时,需考虑学生的课业安排和社团成员的空闲时间;在选择地点时,需结合活动规模、预算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三、实施阶段1. 宣传活动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充分的宣传。
宣传形式可以包括海报、微信群、公众号等,宣传内容应包括活动主题、目的、时间、地点等。
2. 招募志愿者在宣传活动的同时,需要招募志愿者来帮助活动的顺利进行。
招募时要明确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并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
3. 开展活动并记录成果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组织者密切关注活动的进展,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方案。
同时,需要安排专人负责记录活动的成果,为总结阶段提供依据。
四、总结阶段1. 总结活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在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可以包括宣传效果、参与人数、活动效果等方面;不足之处可以包括策划不够周全、活动环节不够紧凑、参与度不高等方面。
2. 整理活动成果并展示为了对社团成员和其他关注者展示活动的成果,需要对活动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示。
可以通过编写活动总结报告、制作活动照片墙等方式进行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2012-05-27 16:40:35| 分类:教育教学|举报|字号订阅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繁荣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杨胜利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通常由校园精神、校园环境和校园活动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的营造,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逐渐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与既定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理、性格的塑造。
学生社团是以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成立的志愿型群体,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从而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学生社团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一、学生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高中社团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活动自主、行为自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力强等特点,它是当代中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之一。
它既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和施展个性的场所,更为学生提供交往、合作、学习、提高的机会。
学生社团建设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办学特色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社团活动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方式。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处于一种轻松、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并拥有自由选择权时,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学生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即受到良好的教育,个性得到发展。
(三)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社团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为最高目标,社团活动是校园第二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延伸学习领域,是社团活动的主要优势。
一方面,学生可在社团活动中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展现才能;另一方面,社团的成员来自不同班级,不同的家庭背景,在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不同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的交叉促使学生相互影响,相互受益。
(四)社团活动为学生参与实践搭建了重要平台。
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新课改的推进,学分制的施行,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出现许多新变化,学生社团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
通过参加社团开展的社会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接触社
会,发挥个性,培养能力,为将来进入高校或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学校通过组织社团活动,还锻炼了学生在组织管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方式,是学校第二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
二、当前高中学生社团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各地的高中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呈蓬勃发展的势头,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高中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校对社团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性的,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很多学校着重强调社团的调控功能、导向功能等,把学生社团活动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之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尚未真正把学生社团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战略层面来操作实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社团建设得不到学校深层次的关注。
(二)社团组织结构尚不健全,缺乏规范管理。
许多社团没有规范的章程和管理制度,表现在组织结构不合理、内部分工不明确、社团负责人责任心不强、社团内部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这直接导致社团管理松散,凝聚力不强。
各种社团发展不均衡,良莠不齐,有的学生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较完善,但有些社团带有一定随意性和盲目性,成立之初轰轰烈烈,活动搞完后便处于停滞状态,逐渐失去吸引力和号召力。
(三)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指导,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高中体育娱乐型社团较多,实践型、理论研讨型及学术科研型协会较少;开展的活动大多都集中在文艺、体育等方面,较少结合学业进行研究和探讨活动。
这种缺少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活动形式过于简单,缺乏特色。
社团活动缺乏整体策划和专业教师指导,往往在低水平上重复,久而久之,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也制约了校园文化的深层发展和长远发展。
(四)社团活动经费不足,缺乏应有的保障。
大多数高中没有为社团活动设立专项经费预算,社团作为学生群众性的组织,收取会员费的额度和筹措社会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社团自身发展的需求。
一些高中过分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社团活动时间、活动经费、活动场所、办公条件均难以保障。
这些不足,影响了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活动质量的提高,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社团的深度发展。
三、关于学生社团建设的若干思考
对当前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强制度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突出活动指导,加强对外交流,进而推动学生社团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团有序发展。
学校要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学生社团
管理制度,对高中生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避免因感情和经验、兴趣等因素带来社团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建立科学的社团负责人选拔任用制度,把高中生社团负责人和骨干人员纳入到团干部培训体系,在推优评先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从事社团工作的实践经历及其业绩,通过制度建设来提高社团骨干和成员的素质,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二)突出活动指导,提升社团文化品位。
社团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发组织起来的,成员的水平和能力良莠不齐,社团负责人也难以起到核心作用。
如果社团整体活动水平低,内容缺乏新意,久而久之,社员就会失去兴趣。
因此,选派有一定特长和学术水平且在学生中有较高威望的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是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的关键。
学校要鼓励社团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提升社团活动层次,满足学生需求,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三)实行品牌战略,打造精品特色社团。
品牌经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已勿庸置疑,在学生社团管理中引入品牌意识,正是结合学校的发展、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的体现,也是社团管理的一大特色。
当阳一中“太阳风”文学社从最初几十人参加到今天成为省内知名的文学社团,就是在品牌意识的引领下实现的。
学校重点扶持那些日常管理规范、活动成绩突出、学生参与度高的社团,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精品社团,引领校园文化发展,不但能扩大社团的积极影响,树立学校良好的自身形象,而且能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对外交流,推动社团繁荣发展。
当前大多数学生社团活动场地有限,活动经费紧张。
从社团运作的实际情况看,这些极有限的条件是难以维持社团长远发展的;就学校而言,能直接为社团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加强对外交流才能进一步推动社团的繁荣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校际联合,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共享资源,可以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加强校企合作,出让校内社团活动或大型比赛的冠名权,得到商家赞助等,一方面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多方面加强中学生社团建设,才能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