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大气环境(教案)
保护环境班会教案设计(7篇)
![保护环境班会教案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3bd42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a.png)
保护环境班会教案设计(7篇)保护环境班会教案设计篇1课时:一课时活动目的:一、使学生了解环境的复杂结构。
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三、使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活动方式:分小组进行比赛。
活动流程:环节一、引入⑴主持人:各位同学,大家都知道环境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环境教育主要是三园环境教育,三园包括校园、庭园、田园三部分,校园是我们长期生活的地方,因此,校园必须受同学们的爱护,我们要绿化校园。
⑵主持人宣布“环境教育”主题班会现在正式开始。
环节二⑴先让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知识竞猜活动。
问:环境教育基本原则有哪五条?(①渗透性原则;②综合性原则;③实践性原则;④开放性原则;⑤服务性原则)问:影响校园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哪两大类?(①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②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问:校园内的活动主要有哪些?(校园设计、校园的绿化、饮食供应、学校课程、纷张使用、购物方式,公共场所的维持、废弃物管理)。
问:庭园有哪些部分构成,影响家庭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三大类?(构成:过道、庭园、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书房、屋顶、阳台、车库。
因素:食品污染、电磁波污染、居室其它污染。
问:田园环境的构成有哪些?(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气物)。
问: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包括哪些?(学校主体建筑、体育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实验园地、绿化地)问:语文学科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什么?(语文学科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就决定了必须以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向外部环境开放,而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多样化活动的特征的,故环境教育可谓语文教育的延伸和扩展)。
⑵让同学们了解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三园环境是在环境中的环境教育,它是要以人与环境不可分离为出发点,在传统环境教育中引进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开展人在环境中的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环境文化、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念,明确人类经济增长只有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空气环保教案
![初中空气环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3184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3.png)
初中空气环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调查、讨论、实验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
2. 利用资料,分析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空气的意识。
2.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参与到空气环保活动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空气污染的图片,如雾霾、工业排放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污染等。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气候变化等。
4. 实验环节: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用气球模拟空气污染,观察气球的颜色变化,从而理解空气污染的程度。
5. 资料分析:让学生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分析其来源和危害。
6. 防治措施: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如减少汽车使用、加强工业排放管理等。
7.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空气环保的作文,或进行一次家庭空气污染调查。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通过图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8e63f9acaaedd3382c4d35c.png)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一、大气的组成1。
大气与空气大气(atmosphere):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The entire mass of air which surrounds the Earth)环境空气(ambient air):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Outdoor air to which people,plants,animals and structures are exposed)。
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但在环境科学中,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有时两个名词分别使用,一般对于室内和特指某个地方(车间,厂区等),供给植物生存的气体,习惯上称为空气,对这类场所的空气污染用空气污染一词,并规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
而对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常用大气以词,同时对区域性的空气污染称为大气污染,并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基本上都是环境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而且更侧重于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近地层空气。
据研究,成年人平均每天需1公斤粮食和2公斤水,而对空气的需求则大的多,每天约13。
6公斤(合10m3),不仅如此,如果三者同时断绝供给,则引起死亡的首先是空气。
2。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混合组成、按其成分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干燥清洁的空气,水蒸汽和各种杂质。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
996%(体积);氖、氦、氪、甲烷等次要成分只占0.004%左右,如表1-1所示(2)。
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以及分子扩散,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大气得以交换和混合。
因而大气的组成比例直到90一100km的高度还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人类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任何地方干洁空气的物理性质是基本相同的.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平均不到0。
5%,而且随着时间、地点、气象条件等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其变化范围可达0.01%~4%。
大气环境整治方案
![大气环境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d53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0.png)
(三)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1.优化综合交通布局,发展多式联运,降低运输能耗。
2.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加速淘汰高排放老旧车辆。
3.强化交通污染源监管,减少尾气排放。
(四)扬尘污染治理
1.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严格落实防尘措施。
2.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裸露土地。
2.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减少源头排放。
3.完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网络,提高监管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大气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建立健全大气环境管理体系。
(三)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大气环境整治。
三、重点任务
(一)产业结构调整
1.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新建、扩建。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3.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能源结构调整
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2.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3.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三)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2.中期目标:到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以上,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
3.长期目标:到2030年,全市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人民群众空气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结构调整,源头治理。
3.政府主导,社会共治。
4.科学决策,精准施策。
保护环境主题班会教案保护环境主题班会(多篇)
![保护环境主题班会教案保护环境主题班会(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3fcb1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c.png)
保护环境主题班会教案保护环境主题班会(多篇)保护环境主题班会(三篇)保护环境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六·五”到来之际,结合“爱国土、爱资源”教育,通过主题活动等一系列活泼生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在这个博大无比的家里拥有丰富的资源:森林。
水、空气和动物,从而激发学生要保护这些资源,并让学生懂得怎样去保护地球,共建美好的家园。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资料。
例如:世界人口增长、大气污染、地球升温等等。
(2)排编表演节目、制做表演道具。
(3)准备地球仪、录放机和需用的录像带。
(4)选定男女主持人各1名,熟悉活动程序。
(5)布置会场。
【活动过程】(在《无地之间》的歌声中,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甲:(推出大型地球仪)同学们,我出个题目考考大家,好不好?请看,这是什么?(齐:地球仪。
)对了,这是地球仪模型,谁能在上面找出我们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呢?(一名学生找。
),谁还能找出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位置?(另一学生找。
)主持人乙:世界上像这样的国家有200多个,全都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整个人类的家。
主持人甲:这个家是一个美丽的家,是一个广阔的家,是我们人类祖祖辈辈居住的家。
(随着甲、乙主持人的介绍,播放世界各地优美风景的录像片。
)主持人乙:也许有的同学要问:为什么只有地球才是我们的家呢?我们为什么不到月球上去住?到火星上去住?到其他星球上去住呢?动脑筋爷爷:(一同学扮演,边走边说)我来说,我来说。
这个问题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全体向学鼓掌欢迎。
)动脑筋爷爷:在茫茫宇宙中有无数星球,地球只是其中一颗,在这些星球中,除了地球,人们还没有发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呢。
(出示美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图片,放映录像。
)讲解:1969年7月21日,美国两个宇航员第一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他们在月球上走路像在空中漂浮一样,飘飘摇摇。
月球上没有水和空气,白天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又低到-183℃,这样的环境,当然不会有生命存在了。
大气环境监测的对象与大气环境保护方案设计
![大气环境监测的对象与大气环境保护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4ee1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9.png)
大气环境监测的对象与大气环境保护方案设计一、大气环境监测的对象大气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大气中的气体、颗粒物、气溶胶、气象要素等。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中的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臭氧(O3)、氨(NH3)等。
这些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需要定期进行监测。
2. 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对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程度。
3. 大气中的气溶胶: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包括硫酸盐和有机物等。
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和大气光学有很大影响,需要进行监测以了解其组成和分布。
4. 大气中的气象要素: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
这些要素对大气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对气候、天气预报和环境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在大气环境保护方案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治理和监测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方案:1. 污染物减排方案:包括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加强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推动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
还可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比如采用脱硫、脱氮等技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 大气污染治理方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治理、尾气治理、扬尘治理等。
源头治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比如燃煤厂、汽车尾气等。
尾气治理主要针对交通运输尾气进行治理,比如推广低排放车辆和清洁能源车辆。
扬尘治理主要是控制道路、工地和露天堆场等扬尘污染源的扬尘排放。
3. 大气环境监测方案: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包括监测站点、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等。
与此还需要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及时发布监测数据,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 大气环境管理方案: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大气环境保护的效果。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7f63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d.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第一章:认识环境1.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分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环境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生活的关系。
2) 讲解环境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种环境的含义。
3) 分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环境保护实例,让学生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作业与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列举环境保护的实例。
2) 评价方式:口头提问、课后作业。
第二章:生态环境的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2) 讲解生态环境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 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低碳生活实践,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
5. 作业与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制定一个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2) 评价方式:口头提问、课后作业、实践表现。
第三章:水资源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分布,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方法。
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含义、分布;水资源保护的方法(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水资源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
2) 讲解水资源的分布,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 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式。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实践,如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保护大气圈导学案》
![《保护大气圈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7d24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b.png)
《保护大气圈》导学案《珍爱大气圈》导学案一、导入大气圈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包含了我们呼吸的氧气,维持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稳定。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大气层受到破坏,致使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严重。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如何珍爱大气圈,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气圈的构成和功能。
2. 掌握大气污染的种类和风险。
3. 探讨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
4. 进修珍爱大气圈的方法和措施。
三、进修内容1. 大气圈的构成和功能- 大气圈由多种气体组成,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 大气圈能够吸收太阳辐射、调节地球温度,维持生物生存。
2. 大气污染的种类和风险- 大气污染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等。
- 大气污染会导致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影响人类健康。
3. 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和发射地表辐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 温室效应会引发极端天气、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生物多样性。
4. 珍爱大气圈的方法和措施- 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提倡清洁能源发展。
- 鼓励公共交通,减少机动车应用。
- 种植绿色植物,增加氧气产生。
- 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四、进修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观察实验:老师指挥学生进行大气污染实验,观察废气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3.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政府官员、环保志愿者等,讨论如何推动大气环境珍爱工作。
4. 制作海报: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海报,展示在校园内。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大气圈的重要性,认识到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威胁。
珍爱大气圈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同砚们能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故里。
保护空气教案
![保护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161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8.png)
保护空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 引导学生提出保护空气的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及作用。
2. 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3. 保护空气的措施。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为空气污染而引发的灾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空气的组成、作用及空气污染的概念,让学生对空气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 原因及危害分析: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及危害(如影响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等),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4. 保护空气措施介绍:介绍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如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减少空气污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6.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行动力。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空气——教案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37f85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f.png)
空气污染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对于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而作为每个人,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好我们的空气。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介绍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空气。
一、减少碳排放碳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代替驾车、尽量少用电器等。
二、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也是空气污染的一种源头。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种植。
三、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代替传统的燃煤、燃油等能源,减少空气污染。
我们可以鼓励政府大力投资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把可回收的垃圾分类收集并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堆放,避免产生更多的垃圾燃烧等对空气的污染。
五、参与环保活动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社区或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例如植树造林,清理河道等,宣传环保知识,争取更多媒体和公众关注环保问题。
六、使用环保家具和装饰家庭装修中,我们可以选用环保的装修材料,例如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等环保产品,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七、购买环保产品我们可以选择购买环保产品,例如使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使用环保杯等。
通过自己的行动,拥护环保理念。
八、爱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我们的日常浪费,例如合理使用水电等。
同时,遵守交通规则,在路上也要尽量保持环境的整洁。
九、支持环保运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支持环保运动,把热点话题传播出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十、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例如使用公共交通等,减少汽车的使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从自己所做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论:空气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同时也损害着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好我们的空气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仅凭政府和环保组织的力量已经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通过以上十个方面的努力,共同捍卫我们的环境质量,共同构建绿色家园。
《空气污染和保护》教案
![《空气污染和保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88a7f12f60ddccdb38a0a9.png)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措施。
2、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3、看懂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教学重点:空气污染的危害性;空气污染的防治教学难点:空气质量报告的分析一、引入展示中国全景的卫星图,问:你们知道图中的绿色部分表示什么?中国和日本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答……老师补充: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而中国只有17%。
提问: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看资料一:,日本政府看重森林,问:森林有什么重要作用?学生答……教师总结:森林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吸尘的主要作用)出示吸尘的树叶展示尘埃的来源、特点和危害,颗粒物越小对人的伤害就越大。
引出PM2.5,指出应提高检测标准。
并引出可吸入颗粒物为大气污染物之一。
提问:除了吸附灰尘外,森林里的有些植物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如:樟树,榆树、丁香、枫树等。
教师解说二氧化硫等的来源和危害,再引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
教师:酸雨对自然界中物质有什么危害?,我们来做一个模拟酸雨的实验。
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或现象,联系实际主要是破坏什么呢?(讲论)(对树叶的危害由于实验效果不明显,通过图片展示逐渐危害的效果。
教师总结:酸雨的危害同学们不要小看植物,他们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还能杀菌消毒呢?比如松树等综述——森林的净化作用。
并引出森林是地球之肺,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所以我们把他们作为判断空气质量的标准之一。
那么我们国家的空气质量如何呢?以北京为例我们来看看吧!展示:杭州空气质量日报结合课本72页,完成题目:(叫一位学生回答)我国目前的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看资料二:两会期间,环境保护就是热点问题。
举国上下都在重视环境保护,作为学生我们更要为保护大气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师问:作为学生,你们会从哪些方面来保护我们的大气呢?如果你长大、成才了,比如作为厂长、市长……你又会怎么办呢?教师总结:1、☆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讲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444787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2.png)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讲义一、大气污染的定义与现状(一)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大气中某些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于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这些有害的物质可以是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等。
它们的来源广泛,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农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
(二)大气污染的现状如今,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许多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指数时常超标。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以我国为例,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曾经长期受到雾霾的困扰。
在冬季采暖期,北方地区的空气质量往往较差。
而在一些工业集中的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对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而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但仍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如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等。
二、大气污染的来源(一)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其中包含各种污染物。
例如,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
此外,一些小型工厂和作坊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设施,其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
(二)交通运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交通拥堵导致汽车长时间怠速运行,尾气排放量大幅增加,加重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三)能源消耗能源的消耗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高中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b148fc18c5da50e2524d7f20.png)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
教学重点: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漫画导入:图中有哪些污染?大气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虽然大气也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但若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超过大气环境容量(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大气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提问:自然原因有哪些?案6例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通过案例能够掌握:1.本案例讲述的是大气污染中的急性中毒事件。
(说明:大气污染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污染和影响的时空尺度不同:有急性中毒事件;有困扰某个局部地区的地方性大气污染问题;有的则是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关注。
)2.事件的污染源:联合碳化物工厂事件的污染物:45吨剧毒性甲基异氰酸盐气体事件造成的危害:1 750人当即丧生,2万人终生残废,受毒气影响的人数达50万,还有无数十、羊、家禽死去。
多年以来一直危害着博帕尔市民的健康,继续吞噬着人们的生命。
2.大气污染物(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TMl0)①“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的统称。
②可吸入颗粒物:指总悬浮颗粒物中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环境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法案例
![(环境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cd7f225af1ffc4fff47ac3b.png)
大气污染防治法案例案例1 锅炉排放烟尘污染案某市市级幼儿园建于2000年3月,其内部建造的食堂和锅炉房均采用燃烧生煤的方式做饭和烧热水,两根烟囱每天排出滚滚浓烟。
2000年9月,市轮船总公司在紧邻幼儿园食堂和锅炉房的旁边动工修建了一座水上娱乐城。
由于该市河流较少,该水上娱乐城立即成为本市居民夏天消暑的好去处,生意十分兴隆。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幼儿园不断向外排放浓烟,导致水上娱乐城的水面上总是有一层黑色漂浮物。
游客们认为太不卫生,不再光顾娱乐城,娱乐城的生意渐渐清淡。
2000年10月3 日,经市卫生防疫站检测,水上娱乐城的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被责令限期整改。
娱乐城认为其生意不好及被卫生防疫站责令限期整改的主要责任在于幼儿园排放浓烟污染了娱乐城的水质,于是要求市环保局进行处理。
市环保局受理后,进行了现场检测。
鉴定幼儿园两烟囱的排放严重超标,是娱乐城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
经研究决定,责令幼儿园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并罚款15 000元。
同时,娱乐城也将幼儿园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16 280元。
在庭审中,幼儿园辩称:(1)幼儿园建在先,娱乐城建在后。
市轮船总公司在明知幼儿园烟囱排放可能污染其水质的情况下仍然建造娱乐城,引起的一切后果应由娱乐城自己承担。
(2)幼儿园已接受了环保局15 000元的罚款,不应再给娱乐城赔偿。
【问题】1.幼儿园的理由是否成立?2.环保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3.法院应如何处理?【分析】1.幼儿园的理由不成立。
(1)幼儿园以其建在先作为免除其法律责任的理由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我国《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只有下面三种情况可以作为法定的免责条件:1)不可抗力;2)第三人的过错;3)受害人自身的过错。
因此,幼儿园建在先不能作为免除其法律责任的条件。
(2)认为自己已承担了行政处罚的行政责任就不应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不对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责任。
环境管理中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环境管理中大气污染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3a70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2.png)
环境管理中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发布时间:2023-02-16T03:01:46.944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9期10月作者:张成砚[导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张成砚深圳市光明区辰智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大气污染已成为众多环境问题中的主要问题。
空气质量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旦空气受到污染,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为此,文章从政府政策、能源结构、环境自身循环等方面探讨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管理;大气污染;治理措施1、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城市化、工业化等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空气污染,对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比如,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垃圾焚烧、汽车尾气污染、建筑施工沙尘等;在工业化进程中,尤其是钢铁、化工、制药等行业,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工业粉尘将对大气造成严重的影响。
空气污染最突出的就是空气中的雾霾,比如2016年下半年,我国就发生了一场大面积的雾霾,这场雾霾不仅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影响面积更是达到了十七个省,雾霾覆盖面积达到了142万多平方公里。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视,国家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空气质量指数也在逐年下降。
2、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2.1缺乏法律法规约束,忽视质量管理在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有关部门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控制污染物的总量上,而忽略了治理的质量,从而使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由于缺乏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经费,使得环保监管部门难以正常开展常规的污染监测;环保部门虽然有监督的权力,但没有执法的权力,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罚款来解决污染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
2.2能源结构不合理,固体颗粒物排放过多通过对中国矿物燃料燃烧的分析,得出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不合理,在能源结构上,煤炭、天然气占据了很大比例。
(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专项方案
![(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046b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b.png)
(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专项方案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大气污染防治1.加强工业排放管理,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控制,推行清洁生产。
2.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3.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控制车辆尾气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
4.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减少露天焚烧。
二、水污染防治1.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管理,确保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3.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4.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
三、土壤污染防治1.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
2.加强工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土壤污染。
3.加强农业土壤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4.加强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保障土壤生态环境。
四、生态保护与恢复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2.加强天然林保护,禁止乱砍滥伐,发展可持续林业。
3.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4.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五、环境监测与评估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2.加强环境风险评估,预防突发环境事件。
3.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提高环境透明度。
4.加强环境法规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1.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2.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活动,争取国际环保资金支持。
3.加强环保人才培养,引进国际先进环保技术。
4.倡导环保理念,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工业排放、能源结构、交通管理和农村环境治理是四个关键领域。
这些领域的污染问题相互交织,解决起来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污染》大班教案大气污染大班教案
![《污染》大班教案大气污染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fd5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0.png)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 与。
教学手段
本课程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还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气污染的现 状和防治情况。
02 大气污染现状及 成因
全球大气污染现状
课程总结回顾
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成因
01
回顾大气污染的定义,以及主要污染物和来源,如工业排放、
交通尾气、农业活动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
02
讨论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03
总结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和策略,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
洁能源、提高环境意识等。
拓展延伸:关注身边环境问题
PM10
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主 要来源于道路扬尘、农业活动、生物 质燃烧等。
二氧化硫(SO2)
01
02
03
来源
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 烧,如煤炭、石油等。
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 要成分之一,可形成酸雨 ,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造 成破坏。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硫会刺激呼吸道, 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肺部 疾病。
。
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和家庭环保措施,如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选择环保家居用品等。
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如义务植树、清理公共区域等,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 感和公民意识。
联合社区开展“环保家庭”评选活动,表彰在环保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家庭和个人,树立榜 样力量。
【保护臭氧层教案】幼儿园保护臭氧层教案_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教案
![【保护臭氧层教案】幼儿园保护臭氧层教案_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f0a7d99b6648d7c1c746db.png)
【保护臭氧层教案】幼儿园保护臭氧层教案_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教案1保护臭氧层教案:教材简析《保护臭氧层》位于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中杀手》的第四课。
主要通过生活在线、追根求源、环保在行动、绿色延长线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联系了解臭氧层的作用,引导学生拯救蓝天,保护臭氧层。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个学期的环境教育教学,学生们基本把握了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爱好不浓,极少开展综合环保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要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方面着重加以指导。
活动目标1、联系实际,调查当地大气污染状况,主要属哪种类型,并提出防治措施。
2、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环保意识的观念,并规范学生的行为。
2保护臭氧层教案: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教学难点: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秸秆燃烧的录像。
3保护臭氧层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由于我们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部分内容。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
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
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
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属于大气在地理环境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材把理论系统提升到了现实设计层面,以人类在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所感所悟来应验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拟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依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以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高一学生已初具地理思维能力,在教师指导下,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用学生所掌握的初中地理知识及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迁移到本节内容,进行探究学习。
(二)对教材的分析
1、本节内容抽象、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中要明
确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①北半球冬、夏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与成因
②季风环流成因与特点
③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①大气活动中心怎样影响天气和气候
②影响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大气活动中心
2、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前后呼应
本节教材前应大气热力和动力两个因素,后呼天气和气候,步步深入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2、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实际分布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并叠加海陆位置和下
垫面等因素的结果.
3、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4、了解海陆分布和气压带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因素
5、了解季风环流的概念与地区分布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大气活动中心南北移动原理,分析南北纬30º—40º大陆东西两岸
气候的不同
2、分析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说明季风环流在亚洲的分布
3、学会分析东亚与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身边气候的变化。
应用知识分析气候的多
样性、复杂性,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思想
2、通过学习,认识祖国、家乡的一些气象知识;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四)过程与方法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景,发现问题——探究式的解决问题——拓展问题。
三、组织课堂教学
(一)导入——发现问题
1、从身边的感受导入:夏季游泳时感觉水体比较凉爽,而冬季在水里则感
觉比大陆温暖。
为什么?
2、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导入:
①气压带风带北移时,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陆轮廓图上如何分不?气
压带风带南移时,副极地低压带南移到什么地区?
②我国广大地区为什么夏季风来自海洋,冬季风则来自西北内陆?(二)新课——探究式解决问题
1、解决寻找本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核心问题: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和季风环流(确定核心问题的方法:学生
速读——发表个人意见——师生互动达成基本共识)
教学过程:从不同季节和地区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及东亚、南亚大气运
动状况。
教学方法:播放<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指导学生看书、读图,提出问题切入角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问题一:北半球1月和7月欧亚大陆及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如何分布?
(在学生看书归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从亚洲及北太平洋看:
从南半球看:气压基本呈带状分布
问题二:季风是什么?全球季风最典型地区在哪?
教学方法:切入问题,指导学生看书。
反之亦可,发挥学生自主
性。
问题三:东亚、南亚不同季节风向如何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
探究后发表各自的看法。
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夏季:东南风
东亚冬季风势力强
冬季:西北风
夏季:西南风
南亚夏季风势力强
冬季:东北风
2、解决本节核心问题形成的原因问题——为什么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图文进行观察、思辨。
问题一:北半球冬夏季节海陆大气活动中心为什么不同?
教学方法:播放投影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学
生分组讨论发表看法。
(1)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大陆气温高,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
从而在
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在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南
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
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大陆降温快,气温低,亚洲大陆形成冷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
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
申低压,南半球气压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问题二:东亚、南亚不同季节风向为什么不同?这与大气活动中心分布不同有哪些联系?
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图文进行观察、思辨、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原因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3、解决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和季风环流形成后的影响——怎么样
教学方法: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规律及课堂提供的资料大胆设想,——看书验证,举例说明对本课所阐述原理内容的理解
——用科学的理论对人类在生产生活环境中所感所悟进行正确
的解释。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据此设计以下拓展问题研究:问题一:北纬30º—40º地区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同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但该地区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则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如此?
(此题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前因后果,
为今后气候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以下两则补充材料:(投影播放)
材料一:《副热带高压带与我国的洚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带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
它经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
产生巨大的影响。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
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
西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
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
及水旱灾害的发生。
夏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
强,夏季风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
形成的降水带也随之北上。
就平均状况而言,春末副高位置大
约在北纬15º—20º,雨带常位于华南。
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
北纬20º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
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
7—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
纬25º—30º,雨带随之被推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
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当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
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
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
相反,当副高季节性北
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
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
材料二:
………今年入春以来,内蒙古地区又一次气温普降,茫茫草原变为一片“银色草原”。
据农业部统计,全区可利用草场90%
以上受灾,有3100万公顷草场未能按时返青,3200万头牧畜
面临“缺衣少食而死亡危险。
问题二:我国是一个多水旱灾害的国家,常出现北涝南旱、南涝北旱,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在亚洲范围内还能找出一个水旱灾害
频繁的国家吗?为什么?
问题三: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我国天气的大气活动中心有哪些?它们对我国农业生产会造成哪些具体影响?应如何防
御?谈谈你的设想。
<以上两题设计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并用于实
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三)课堂反馈<设计一些选择题、材料题或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