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第八讲心境障碍
变态心理学第八节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课程(基础知识)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主讲教师史杰变态心理学概述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常见精神障碍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章节内容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一、压力的定义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
压力反应包括主体察觉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
二、压力源的种类•按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分为: 1. 生物性压力源2.精神性压力源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直接影响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直接影响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等。
一组直接影响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 (1)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 (2)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性、社会交往不良)等二、压力源的种类•纯粹的单一性的压力源,在现实生活中极少,多数压力源都涵盖着两种以上因素,特别是精神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有时是浑然一体的状态。
•由于三种压力源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在实践领域中,特别是在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源时,必须把三种压力源作为有机整体加以考虑。
•举例三、压力源的测评(一)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该量表是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
设计者是霍尔姆斯。
使用该量表测量后得分较高的人,比较容易患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白血病以及感冒。
《心境障碍》PPT课件
.
27
4、躯体症状
①精神萎靡、疲劳、乏力。 ②食欲减退、便秘、体重下降。 ③睡眠障碍,早醒。 ④全身不适,慢性疼痛。 ⑤性欲减退、闭经、阳痿
.
28
5、无自知力。
.
29
6、病程特点
①30岁以后发病。 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③好发于秋冬季。 ④平均病程6-8个月。 ⑤反复发作,间歇期正常。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下列几个内分泌轴功 能紊乱。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
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
4、心理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构成抑郁的致 病因素。
5、神经影象及电生理:无特异性改变。
.
7
三、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三)混合发作
.
8
(一)躁狂发作
.
3
心境
是指一种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
4
心境障碍的分类
心境障碍包括:抑郁症、躁狂症 和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具有躁狂和抑郁交替发 作的临床特点。
.
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 遗传因素:血缘关系: 双生子研究: 寄养子研究:
2、神经生化: 5-HT、NE、DA、GABA。
.
6
病因和发病机制
3、第二信使系统功能失调:
②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躯体症状如疼痛、植物 神经症状。
③有活着无意义的想法但无自杀的行为; ④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噩梦、睡眠浅。 2、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 3、自知力存在,自感痛苦,求治心切。 4、症状持续2年以上。
.
3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
34
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第八讲-心境障碍
✓ Ⅰ 型双相障碍、Ⅱ型双相障碍
第八讲: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与环性心境 心境障碍的病因 心境障碍的治疗 自杀
恶劣心境障碍
• 或称心境恶劣,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 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 睡眠障碍,患者有求治要求,但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 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
父母患病率为31%,而其养父母中只有12%,进一步说明心 境障碍发病中遗传因素的影响远甚于环境因素 – 分子遗传学研究:染色体的基因定位
• 神经生化改变 • 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 脑电生理变化
抑郁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 心理动力学观点 •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观点 • 行为主义观点 • 认知理论的观点 • 社会因素
• 病程特点大多都具有发作性病程、而在发作间歇期精神状 态可恢复病前水平。
• 家族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族史
第八讲: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与环性心境 心境障碍的病因 心境障碍的治疗 自杀
心境障碍的病因学
• 遗传因素
– 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中,有家族史者为30%-41.8% – 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患有心境障碍的寄养子,其亲生
会主动治疗
有主动治疗要求,自知力存在,社会功 能受损不明显,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
环形心境障碍
• 环性心境障碍是双相障碍的一种缓和形式,特点是情 绪从轻、中度抑郁到轻度躁狂反复波动。患者可以在 数年之内一直处于轻躁狂或抑郁状态中,症状和恶劣 心境一样较轻微,以至其成为了一种生存方式。
– 环性心境障碍的确诊中,必须有轻度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交 替出现,且至少持续两年。环性心境障碍发展成双相障碍的 风险是33%,这比正常人群的患病率高33倍。
变态心理学(精辟)
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一、认知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指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增强,感觉阈值降低。
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感觉减退:指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
多见于抑郁、木僵和意识障碍患者。
——感觉倒错:指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性质的异常感觉。
——内感性不适: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
如感到体内有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觉。
2、知觉障碍——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正常人在特殊情境下也可以产生错觉,但正常人的错觉是偶然出现的,一般通过验证,能很快被纠正和消除(后者也被称为“生理性错觉’’)。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
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
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或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或分为功能性幻觉、思维鸣觉和心因性幻觉。
3、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能正确认识,但是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例如形象、大小、颜色、位置、距离等)或某些部分产生错误的认识。
二、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患者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诉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思维敏捷,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涌现出来。
说话增多,语速加快,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
多见于躁狂症。
——思维迟缓: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
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
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
心境障碍名词解释
心境障碍名词解释
心境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也被称为情感障碍或情感障碍性障碍。
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异常波动,包括抑郁、焦虑、躁狂等。
这些异常情绪可能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
心境障碍分为抑郁障碍和躁狂障碍两类。
抑郁障碍是一种情绪低落的心境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沮丧、无助、自责,并且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他们可能会出现睡眠问题、食欲改变、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自杀念头。
抑郁症可以是单次发作,也可以是反复发作的。
躁狂障碍是一种情绪高涨的心境障碍,患者常常感到异常兴奋、多动、不寻常的乐观,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和能量感到异常自信。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冲动行为、快速的思维和语言、失眠以及夸张的行为。
躁狂症也可以是单次发作,也可以是反复出现。
心境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如脑化学物质的不平衡)、个体经历(如创伤、损失等)、人格特征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对心境障碍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心境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评估和心理测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治疗心境障碍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
是使用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抗焦虑药等来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应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并且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心境障碍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及时的治疗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心境障碍的症状,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第八章心境障碍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 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 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 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 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大文豪
海明威
天才科学家 达尔文
大画家
梵高
伟大领袖 丘吉尔
影视巨星 玛丽莲梦露
身边的案例
压力太大 中国富豪选择自杀
据《中国企业家》记者调查并报道,2005年1月 1日,山西鑫龙稀土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赵 恩龙从四层楼跳下死亡,年仅52岁;时隔两天, 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金花股份副董事长徐凯在 西安某酒店上吊自杀,终年56岁。 就在相关调查结束之际,又传出黑龙江辰能哈工 大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赵庆斌于1月13日 跳楼自杀。因为消息封锁甚严,所以未能及时见 报。
• 事实之四:大部分自杀发生在抑郁症状开始改善的 三个月之内,此时个体仍然是抑郁的。与在医院或 者在抑郁的最低谷时相比,个体在这个时候更容易 接近武器以及有更多的能量去实施他们的自杀计划。
• 寓言之五:自杀更多发生在有钱人当中
• 事实之五:对于社会中的不同阶层,自杀率是 一样的
• 寓言之六:自杀是病人的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节 主要类型
一、抑郁症
“因为我是知识分子, 所以我有一定的医学常 识,我也不忌讳,我在 这儿应该告诉大家,我 得的是抑郁症,而且是 很严重的抑郁症,重度。 每天睡不着觉。我每天 到了早上八点,看到太 阳冉冉升起,别人都开 始上班,自己却躺在床 上无法入睡,非常煎熬”
小崔,听说你抑郁了?
北大精品课件变态心理学-心境障碍与自杀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资料
原因
1、生物学的解释 2、心理分析的解释 3 、行为学派的解释 4 、社会与文化的解释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资料
预防与干预
1、预防-生命线及危机干预
对于自杀危险的评估 4P模式(4P model)
治疗
医学的治疗 心理学的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认知治疗
自杀(suicide)
概述 自杀的心理表现 原因 预防与治疗
概述
国外自杀率: 10-25/10万
我国自杀率:
男14.7/10万, 女19.6/10万, 平均17.07/10万(1989)
自杀为全人口死因第五位,15-34岁第一位 (费立鹏,2003)
重度:3+5 中度:2+3或4 轻度:2+2
重度抑郁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重度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障碍的特殊类型
季节性抑郁障碍 产后抑郁症 更年期抑郁症
抑郁的不同类型
精神病性 vs. 神经症性抑郁 内源性抑郁 vs. 反应性抑郁
其他心境障碍
(1)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a)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资料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资料
自杀的心理表现
非冲动性自杀的发展阶段
1、当事人遇到问题,把自杀当成是解决 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方法 2、准备自杀者发出“求助的呼唤”,内 心的矛盾冲突激烈 3、自杀者作出坚决的自杀决定,外表平 静
(Poeldinger, 1983)
非冲动性自杀与冲动性自杀
抑郁发作
典型症状
心境低落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变态心理心境障碍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述 ?第二节 心境障碍的类型 ?第三节 心境障碍的病因 ?第四节 心境障碍的治疗 ?第五节 自杀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述
? 两天之内,XX遭遇了双重打击:她在变态心理学的期中考试中得了C;她 发现她高中时的男朋友和别人订了婚。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是令人厌恶的。 开始的几天,她很难从床上爬起来到教室去正常的上课;晚上吃饭的时 候,她会突然大哭起来,而后便离开饭桌。错过一顿饭并没有什么,她 并不感到饥饿。她的将来看起来是如此的凄凉,因为她认为她不会被任 何的临床心理学机构接收,并且,她也不会再找到一个令她如此深爱的 人了。她把这两项失败归为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失败。一两个星期后,事 情开始好转起来。导师说因为所有人的期中成绩都太低,每个人都可以 选择重写一篇论文来取代期中考试的成绩。并且, XX发现她正期待着一 个由室友安排的周末约会。她迅速恢复起来,生活的热情又回到了她的 身上,食欲也回来了。她想:“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是我基本上已 经没事了,并且,我想我可以找到自己的爱情和事业。
第二节 心境障碍的类型
12Biblioteka ? 一、抑郁发作 ? 二、躁狂发作 ? 三、双相障碍 ?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一、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 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 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 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 动性激越很显著。
? 精神运动性迟滞: 病人在心理上表现为思维发动的迟滞和思流的缓慢,病人将 之表述为“脑子象是没有上润滑油”。同时会伴有注意力和 记忆力的下降;在行为上表现为运动迟缓,工作效率下降; 严重者可以达到木僵的程度。 精神运动性激越: 病人的表现则与之相反,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 ,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但由于无法集 中注意来思考一个中心议题,因此思维效率下降,无法进行 创造性思考。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激越,有时 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但又不知道自己因何烦躁。
心理学课件-心境障碍及治疗方案介绍PPT
4 锻炼身体
通过运动,促进身心协调平衡、缓解压力。
传统治疗方法介绍
瑜伽冥想
运用呼吸与冥想的技巧,舒缓情 绪、消除焦虑、减轻抑郁。
写作疗法
通过记录生活经历和思考,调整 心态,开解自己。
音乐疗法
利用音乐调整情绪,舒缓压力。
药物治疗方案
抗抑郁药
• 常见药物包括SSRI、 SNRI等。
• 副作用较小,可能需要 长期服用。
导致情绪波动。
3
遗传因素
部分研究表明,心境障碍可能与基因和 家族遗传有关。
疾病因素
某些生理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失 眠等也会影响情绪状态。
心境障碍的预防和干预
1 心理平衡
保持身心平衡,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
2 接受挑战
积极面对挑战并解决问题,提升自信心。
3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睡眠充足,有助于维持情 绪稳定。
治疗师协助患者的直系亲属了解病人病 情,并在家庭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理解。
物理治疗方案
电抽搐疗法
通过电刺激控制神经元反应来改善情绪波 动情况。
其他物理治疗
按摩、针灸、瑜伽等。
光疗
通过模拟阳光来调整脑内物质的平衡,缓 解症状。
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个体咨询
团体治疗
自助支持
患者与治疗师一对一开展心理咨 询,适用于需要深度沟通的病人。
心境障碍患者应该注意的事项与建议
1 避免过度压力
找到合适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并避免过度操 劳。
2 控制生活质量
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良好的休息习惯 等。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有助于管理情绪,减轻症 状。
4 寻求治疗
在情境症状上受到严重影响时,应用于治疗双相情 感障碍。
精神病学3.第八章心境障碍
02
03
04
抗抑郁药
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改善抑郁 症状,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
抗躁狂药
用于控制躁狂症状,如锂盐、 丙戊酸盐等。
抗焦虑药
用于缓解焦虑症状,如苯二氮 䓬类药物。
新型药物
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二环 抗抑郁药等新型药物,针对不 同病因和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 。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重新 建立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
案例二:抑郁症的心理疗法应用
总结词
抑郁症的心理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和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认知行为疗法是抑郁症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心理动力疗 法则关注患者的内心体验和情感,通过深入探索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和需求来达到治疗目的。这些心理治疗方法可 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心境障碍
目
CONTENCT
录
• 心境障碍概述 • 心境障碍的病因与机制 • 心境障碍的治疗 • 心境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 心境障碍的案例分析
01
心境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境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情感低落或高涨为主要表现,并伴 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生理学变化。
分类
心境障碍可分为单相障碍(仅有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和双相障 碍(交替出现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
案例三:焦虑症的综合治疗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焦虑症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等 多种方法,以达到全面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医学专题精神病学第七版第八章心境障碍
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一页。
• 一些抑郁发作患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羟 吲哚乙酸5-HIAA)含量降低,浓度越低,抑郁程 度越重,伴自杀行为(xíngwéi)者比无自杀企图者更低; 抑郁发作患者和自杀患者的尸脑研究也发现5-HT 或5-HIAA的含量降低。
• 常见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 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 突然病故,均可导致抑郁发作。另外经济状况 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本病。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一页。
三、临床表现
➢ 心境障碍典型(diǎnxíng)临床表现可有 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一页。
(一)抑郁(yìyù)发作
抑郁发作(depressive)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 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泣低”症状,但这些 (zhèxiē)重度抑郁发作时典型症状不一定出现在 所有的抑郁障碍患者中。
目前认为,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 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 并且不同程度地损害社会功能。或给本人造成 痛苦或不良后果。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一页。
2.抑郁(yìyù)性认知
常有“三无”症状,即无望、无助和无用。 无望(hopelessness):想到将来,感到前途渺茫,
悲观失望,预见自己的将来要出现不幸,包括工作、 财政、家庭、健康等,认为自己无出路。
无助(helplessness):在悲观失望的基础上,常 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 信心扣决心,认为治疗是无用的。
第八版——心境障碍(中文)课件
03
心境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抑郁症,通过 调节神经递质来改善抑
郁症状。
抗躁狂药
心境稳定剂
辅助药物
用于治疗躁狂症,通过 抑制神经递质的活动来
控制躁狂症状。
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有助于稳定情绪,减少 发作频率。
如抗焦虑药、镇静药等, 用于缓解伴随的焦虑、 失眠等症状。
心理治 疗
认知行为疗法
设计康复计划
根据康复目标,设计具体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调整康复计划
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康复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康复计 划,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康复训练
心理训练
01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训练等心理训练方法,帮助患者
掌握情绪调节技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建立支持系 统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对患者给予关爱和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的帮助。
社会支持
建立心境障碍患者的互助组织,提供信息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增强患者的社会 归属感和支持感。
05
心境障碍的康复
康复计划
制定康复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包括改善心境、 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等。
人际关系问题
如家庭矛盾、社交孤立等人际关系问 题可能引发心境障碍。
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中 一方患有心境障碍,另一方患病
的概率高于异卵双生子。
家族研究
家族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的亲 属中患病风险较高。
基因研究
基因研究已发现多个与心境障碍发 病相关的基因位点,这些基因可能 涉及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等系统 的功能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6 1
课堂回顾
心境障碍的定义 心境障碍的分类 正常的抑郁 VS 抑郁症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躁狂症 VS 轻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的症状与分类
✓ 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征的一组心境障碍
✓ 持续时间、产生原因、严重程度 ✓ 心境低落、丧失兴趣、无价值感和内疚感、食欲紊乱、
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求治要求,但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 响。
如何区分抑郁症和恶劣心境障碍?
抑郁症VS恶劣心境
病因不同 病程差异
抑郁症 以内因为主,家庭遗传史较明显 多为自限性病程,有明显的间歇期
恶劣心境
发病以心因为主,存在性格基础,往往有精 神因素诱发,家庭遗传史不明显
认知理论的观点
• 个体的想法和信念是引发和影响情绪状态的关键因素 • Beck的理论
认知理论的观点
• 习得性无助理论 – 个体的消极状态和无法有所行动、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的感觉来自于个体的不成功的控制浓度 的经历和心理创伤
各类心境障碍的诊断要点
• 临床诊断特征 – 躁狂症和抑郁症分别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躁狂发作时,在情感高涨 的背景上,伴有思维奔逸及意志活动的增多; 抑郁发作时,在情感低落的背景上,伴有思维 迟缓和意志活动减少。 – 可伴有躯体不适症状。躁狂发作时,常伴有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抑郁发作时 ,躯体症状更为多见,若出现早醒、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有助于诊断 。
抑郁和焦虑是否确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症状标准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 睡眠紊乱 警觉性提高 预感到有某种坏事情发生 无价值感
脑子空白 疲劳 无望感 自卑 无力
病程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烦躁不安至少1个月 存在显著的社交、职业或其他功能性损害
排除标准
症状直接由物质依赖或觉见的内科疾病引起 具有抑郁症、惊恐障碍、心境恶劣、广泛性焦虑等轴Ⅰ诊断史 处于部分缓解期的某种焦虑或抑郁障碍
行为主义观点
• 解释主要强调外界的强化,关注人际关系的过程。
• 消退 – 抑郁者正是缺乏获得强化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 回避型社会行为 – 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对他们接触的人作出负性的反应 – 人际关系较差是抑郁症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 强化 – 强化物的减少会明显增加抑郁行为 – 低估强化物的数量,也会增加抑郁行为
睡眠紊乱、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自杀的 想法 ✓ 以持续的(至少一周)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 症状,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
✓ Ⅰ 型双相障碍、Ⅱ型双相障碍
第八讲: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与环性心境 心境障碍的病因 心境障碍的治疗 自杀
恶劣心境障碍 • 或称心境恶劣,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伴有焦虑、躯体
• 神经生化改变 • 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 脑电生理变化
抑郁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 心理动力学观点 •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观点 • 行为主义观点 • 认知理论的观点 • 社会因素
心理动力学观点
• 对丧失的反应:自我惩罚 – 抑郁是对丧失(显义的和象征的)的反应 – 抑郁则是对自我的一种惩罚形式
• 当一个人具有矛盾(正性的和负性的)感情对象时,抑郁便产生了 • 对丧失的补偿
精神运动性抑制不明显,上述表现均不明显
病前有抑郁性格,多愁善感,郁郁寡欢,较 内向
抑郁症的自知力受损严重,病人往往社会 有主动治疗要求,自知力存在,社会功能受
功能受损明显,往往不会主动治疗
损不明显,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
环形心境障碍
• 环性心境障碍是双相障碍的一种缓和形式,特点是情绪从轻、中度抑郁到轻度躁狂反复波动。患者 可以在数年之内一直处于轻躁狂或抑郁状态中,症状和恶劣心境一样较轻微,以至其成为了一种生 存方式。 – 环性心境障碍的确诊中,必须有轻度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交替出现,且至少持续两年。环性心 境障碍发展成双相障碍的风险是33%,这比正常人群的患病率高33倍。
• 恶劣心境与环性心境障碍都会在青少年期逐渐发生并可能持续终生。 • 大约有10%恶劣心境病人会发展为重度抑郁症 • 15%-50%的环性心境障碍病人会发展成双相心境障碍
焦虑与抑郁
• 焦虑与抑郁的共病 – 临床调查表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共病率近50% – 在抑郁症所伴发的焦虑障碍中,以社交恐怖和单纯恐怖为最多 – 约有42%的广泛性焦虑的病人至少有一次抑郁发作 – 有35%-70%的社交恐怖症病人伴有抑郁障碍 – 31.7%的强迫症病人同时伴有抑郁症状 – 66%的焦虑障碍病人在一生中有过一次抑郁发作
• 病程特点大多都具有发作性病程、而在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 • 家族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族史
第八讲: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与环性心境 心境障碍的病因 心境障碍的治疗 自杀
心境障碍的病因学
• 遗传因素 – 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中,有家族史者为30%-41.8% – 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患有心境障碍的寄养子,其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而其养父母中 只有12%,进一步说明心境障碍发病中遗传因素的影响远甚于环境因素 – 分子遗传学研究:染色体的基因定位
病期冗长,至少持续2年,以往没有发作间歇, 即使有间歇期,往往亦较短
精神病性症状 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生物性症状
病前性格不同 社会功能差异
临床上精神运动性迟缓症状明显,有明显 的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食欲减退、体重 下降、性欲降低、早醒及晨重夜轻的生物 节律改变
病前可为循环格或不一定,
– 通过提示目前抑郁的童年期根源来提示对先前和目前失去的东西的矛盾心理 – 针对4个核心的问题进行治疗:悲伤、人际关系的纠纷、角色转换(如退休)和缺乏社交技能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观点
• 抑郁是源于未能完整和真实地生活而产生的一种非存在感 • 抑郁者常常是高度的情感依赖者,可能对孤独非常恐惧 • 自杀是非真实感达到极致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