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
《小学语文科学命题--作业和命题的研究与实践》作业
小学语文《科学命题——作业和命题的研究与实践》作业1、新课程倡导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1)坚持多元性,不要“一把标尺”。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知道学生的智能类型不一样,表现在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上是不一样的。
对于同样的知识,学生即使掌握了,表达的方式也会因智能表达不一样而得分不一。
因而,应为学生营造适合他的检测方式。
(2)坚持全面性,不要“只是分数”。
对于小学阶段语文学业的检测,应该是缤纷多彩的呈现,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理应体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3)坚持过程性,不要“只看结果”。
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次考试结果能体现出来的。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习惯、态度,与人的交往,对事物的认识,等等,都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性因素,语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生命灵动是学生获得成长的“感性表现”,是无法用分数来量化和考核的,是需要观察并体验的。
(4)坚持民主性,不要“教师独裁”。
民主性的坚持需要以“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起来”作为前提。
在学业评价改革中,必须将学生的自主评价放在评价的重要位臵。
整个评价包括教师参与、学生参与、家长参与,适当的时候应该还有社会参与。
我认为很多人习惯把传统教育定性为应试教育,其实这样的定位不完全正确。
即便是在素质教育下,应试也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传统教育在抓学生的应试能力上以牺牲学生的其他能力为代价,而且还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代价,所以把传统教育定性为应试教育是不科学的。
对传统学业评价制度变革定位的认识。
如果把传统教育简单定性为应试教育,就会把学业评价制度的改革错误地定位为淡化考试和分数意识传统的小学教育是一种重视少数尖子生的片面能力培养的教育。
传统学业评价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在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时候,怎样同时让学生正常地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劣势显得更为瞩目。
(5)坚持语文性,不要“淡化实践”。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业评价,如何让用这个支点来调整教师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生动活泼地学习、公平地发展呢?一、恰当选择评价的方法评价方法的恰当选择,是有效地进行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重要条件。
聚焦作业设计与命题,促进书面表达能力健康发展
教学改进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教研工作的基本内容,但实际情况是,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研员,对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及其研究都很有限,导致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的质量普遍不高,极大地消解了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割裂了“教、学、考”之间的互动联系,无法促成“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无法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规定,“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不断提高教师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的能力。
同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并将其列为教研的“关键环节”。
这一系列文件让改进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再度回归我们的视野。
考虑到在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中,“写话/习作”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既是重点,又是“痛点”,因此,本文聚焦“写话/习作”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结合实例示范修改,尝试探讨促进书面表达能力健康发展的路径。
案例一:某校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作业的“写话”题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一位家人吧!可以写一写他(她)是谁,他(她)长什么样子,他(她)有什么爱好,你们常常在一起做的事情……注意要写出他(她)与众不同的地方,语句要通顺,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写话可不简单。
从内容上看,需要写明人物的“样子”“爱好”,需要写“一起做的事情”,等等,已经不简单了,还要写出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更是加大难度。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要求和教材编排来看,写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即“独特之处”,是第三学段甚至是第四学段的习作要求,比如,统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就提出“注意不要泛泛地叙述和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的要求,二年级的学生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自然是比较难的。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已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合理的作业,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此,本研究针对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展开研究,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我国某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及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
2. 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手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1. 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适度性原则: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避免过易导致学生产生懈怠心理,也要防止过难使学生丧失信心。
(3)梯度性原则:作业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逐步提高能力。
2. 分层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1)明确作业目标: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明确作业目标,确保作业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2)合理划分作业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分为基础性、提高性和拓展性三个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丰富作业形式: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4)及时反馈与评价: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应以因材施教、适度性和梯度性为原则,注重作业目标的明确、作业层次的合理划分、作业形式的丰富以及作业反馈与评价的及时。
2. 建议: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分层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英语命题与作业设计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英语命题与作业设计教研活动方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Primary English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Research Activity PlanIntroduc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effective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 This research activity plan aims to explore innovative methods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assess their learning progress.Objectives:1. To analyze the current English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practices in primary schools2. To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in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3. To develop new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4.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strategies in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Activities:1. Literature Review: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English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Identify key trends, challenges, and best practices in this area.2. Surveys and Interviews: Administer surveys and conduct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gather insights on current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practices. Analyze data to identify common issue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3. Workshop: Organize a workshop with English teachers to discuss the findings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surveys, and interviews. Collaboratively develop new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needs and challenges.4.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 the new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 in a selected group of primary schools. Monitor and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strategies on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learning outcomes.5. Assessment: Administer pre- and post-test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Analyze test results to measure improvements in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6. Feedback and Reflection: Gather feedback from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on their experiences with the new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 Reflect on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trategie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improvements.Conclusion:By 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activity plan, we aim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nd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in primary English education.篇2Title: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Research PlanIntroduc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English cours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t is essential to design effective test and homework tasks that can accurately assess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promot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This research plan aims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assignment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provide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teachers to implement in their classrooms.Objective: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plan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in elementary schools, identify key issues and challenges, and propose effective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sts and homework tasks.Methods:1. Literature Review: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xisting research studies and resources on English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2. Survey and Interviews: Collect data through surveys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on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3. Classroom Observation: Observe English class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o assess the types of test and homework tasks commonly used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in promoting students' learning.4. Expert Consultation: Consult with language teaching experts and professionals to gather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best practices for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in elementary schools.Key Areas of Focus:1. Test Design: Explore different types of test tasks (e.g., multiple-choice, short-answer, speaking, writing) and their suitability for assessing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2. Homework Assignment: Investigate effective homework tasks that can consolidate classroom learn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3.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timely and constructive feedback on tests and homework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4. Differentiation: Discuss approaches to designing tests and homework that cater to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and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5.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Explore the use of digital tools and platforms to creat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test and homework tasks for students.Expected Outcomes:1.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tasks that align with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promote students' language development.2. Recommendations for providing effective feedback and assessment strategies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better learning outcomes.3.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to enhanc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4. Best practices for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st and homework tasks.Conclusion:This research plan aims to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tasks that are effective, engaging, and aligned with the learning need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y implementing thestrategies and guidelines outlined in this plan, teachers can enhanc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and promot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classroom.篇3Primary English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Research Proposal1. IntroductionIn the context of primary educatio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helping young learners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t is essential to design appropriate test and homework materials that align with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a focus on enhancing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and engagement in the classroom.2. Objectives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proposal are as follows:- To investigate the key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engaging and effective test and homework material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well-designed tests and homework o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3. MethodologyThis research proposal will employ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data will b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English teacher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experts to gather insights on best practices for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Quantitative data will be gathered through survey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4. Research ActivitiesThe research activities included in this proposal are as follows:- Conduct a literature review on current approaches to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view English teacher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experts to gather insights on effective test and homework design practices- Develop a set of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reate sample test and homework materials based on the proposed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Implement the test and homework materials in a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and collect feedback from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alyze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surveys,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test and homework materials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5. Expected OutcomesThe expected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proposal include:- A set of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ample test and homework materials that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design strategies- Insights on the impact of well-designed tests and homework o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ers and educators on how to design effective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posal aims to explore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designing English tests and homework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a focus on enhancing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and engagement in the classroom. By developing effective test and homework materials that align with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teachers can create a mor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教师如何设计作业和命题
演示文稿2.ppt
演示文稿
3.ppt
二、及时性复习作业的设计方法
1、选题典型化,突出针对性。 2、数量科学化,追求有效性。 3、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4、过程活动化,突出实践性。 5、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6、内容弹性化,迭现差异性。
第五章
教师如何命题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打破应试教育的窠臼,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推进素质教育。 3、有利于改革课堂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 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作业染.ppt
(二)作业设计的要求
1、目标性和针对性 2、整体性和层次性 3、及时性和适量行 4、趣味性和启发性 5、诊断性和补救性
第二章
预习作业的设计
一、预习作业的设计 1、预习作业定义(课前预习作业) 为了使学生在课前做好学习的准 备而设计的作业就是预习作业。
2、、预习作业的意义
A、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B、可以提高听讲目的性和积极性。 C、可以克服作听课笔记的盲目性。 D、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命题的内容
1、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考试的范 围。 2、试卷中试题的分布 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占 60%,综合运用方面的题目占30%, 难度较大的占10% 3、试题中要注意基本技能的考核。
三、测评(考试)的类型 1、诊断性测评 2、形成性测评 3、终结性测评 三、测评(考试)的方式 1、笔试 2、口试 3、操作测试 4、计算机辅助测试
教师如何设计作业与命题
第一章
作业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作业 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 掌握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 有计划地编制并指导学生完成的 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语文教研组在落实新课标评价要求,进行作业与命题设计时遇到的问题、难点与对策
语文教研组在落实新课标评价要求,进行作业与命题设计时遇到的问题、难点与对策语文教研组在落实新课标评价要求,进行作业与命题设计时遇到的问题、难点与对策一、问题1.作业与命题设计与新课标评价要求的匹配度不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业与命题设计的思路和形式往往与新课标评价要求存在差异,这使得教师在落实新课标评价要求时面临挑战。
2.学生对于新的作业和命题形式的接受度和适应性有限。
新课标评价要求下的作业和命题形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很大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的形式感到陌生和不适应,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评价的准确性。
3.教师在进行作业与命题设计时可能存在技术和资源上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评价要求,教师可能需要借助一些新的技术和工具来进行作业与命题设计。
然而,一些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技能和资源,这使得他们在设计时面临困难。
二、难点1.如何将新课标评价要求融入到日常的作业与命题设计中,使之成为常态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和方法。
2.如何有效地评估新的作业和命题形式的效果,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新课标评价要求下的作业和命题形式需要教师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评估,并根据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3.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新课标评价要求下的作业与命题设计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对策1.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对新课标评价要求的认知和理解。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深入了解新课标评价要求,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增加资源和技术的投入,为教师进行作业与命题设计提供支持和保障。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的支持,如引进新的教学平台和工具、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实施。
3.建立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课标评价要求下的作业与命题设计效果。
第一讲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
学习指导专题二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第一讲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作业设计与命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好的作业设计与命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有欠缺的作业设计与命题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教师了解如何具体实施作业设计与命题对于教与学都有好处。
本话题旨在具体介绍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的准备、过程以及如何分析作业批改和考试结果,希望能为教师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本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考试命题的基本程序,如确定测验的目的与性质,制定检测内容细目及命题蓝图;二是考试中试题的命制,如编制试题(测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试题类型、特征与测量功能,选择题的命制要求,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测量功能等方面的比较;三是作业的设计原则,如作业应具有人文关怀,应联系生活实际,应注重个体差异,应发扬合作精神;四是作业的设计形式,如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及时作业和延时作业,个体型作业和合作型作业,基础性作业和开放性作业。
本讲的重点是“试题编制的方法”,难点是“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这讲对应的必读资源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作业设计与试题编制的准备;第二部分,作业设计与试题的编制过程;第三部分,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的分析。
本讲是对上述部分内容的部分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了解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必读资源。
视频导读专题二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第一讲作业设计与试题命制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方法一、命题的基本程序一般来说,试题命制有一个基本程序。
以“北京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命题的实践来看,命题的基本程序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确定测验的性质,是常模参照测验,还是标准参照测验;然后要制定学业测试方案,确定命题的蓝图,也就是制订测验双向细目表;再后就是命制试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并进行审题。
作业设计与命题
作业设计与命题一、引言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其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与命题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命题在作业设计中的作用、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命题的技巧与方法、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命题的评估与反馈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其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如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此外,作业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命题在作业设计中的作用命题是作业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命题可以明确作业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作业的目的和要求。
其次,命题可以控制作业的难度和量度,避免过难或过量的作业对学生的影响。
此外,命题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1.目标明确:作业的目标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技能和能力。
2.内容适量:作业的内容应该适量,避免过难或过量的作业对学生的影响。
3.形式多样: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阅读理解题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难度适中:作业的难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五、命题的技巧与方法1.直接命题法:直接命题法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直接给出题目和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2.情境命题法:情境命题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场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设计阅读后的经验文章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设计阅读后的经验文章
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我并不具备亲身的经验和体验,但我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为您提供一些关于核心素养导向作业和命题设计的思考和见解。
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知识、技能、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整体素养,是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所在。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和命题设计,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在作业设计方面,核心素养导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设计:作业设计需要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实践,例如对学生思辨、创新、合作等核心素养的训练和挖掘。
2.形式多样:作业形式需要多样化,灵活性强,不仅能够让学
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需要能够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
3.个性化:作业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发展,根据学
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方面制定具体的任务。
命题设计方面,核心素养导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性:命题需要具备多样化,难度和内容都要有所考虑。
此外,命题的内容需要切合实际,体现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2.能力培养:命题需要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对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比如对学生思考、探究和实践的培养和训练。
3.实验性:命题设计需要体现实验性,这样能让学生从中学习通过“试错”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总之,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和命题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点梳理和内容整合,更应该关注学生成长的全面性和个性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
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
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提高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的建议:
1. 明确教学目标:在设计和命题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作业和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和目标相符。
2. 多样性和趣味性:为了让作业和考试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应设计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的题目,避免单一和枯燥的题目。
3. 控制难度和时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合理控制作业和考试的难度和时间,避免过难或时间过长的题目。
4. 评估和反馈:在批改作业和考试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评估和反馈,指出问题并提供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5. 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命题能力。
总之,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多样性和趣味性、控制难度和时间、评估和反馈以及不断学习和研究等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命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命题研究结题报告韩欣悦;王虹婷【期刊名称】《传奇故事》【年(卷),期】2022()43【摘要】一、课题的提出: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如何合理设计作业与命题,成为所有数学教师都关注的话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获取数学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运用知识去解决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句话明确指出了作业设计的目的,也强调了作业应当遵循生活性、实效性原则。
除此之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就说明作业设计还应当坚持多样性的原则,丰富作业形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则是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重视作业对学生的作用。
处于素质教育理念下,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主体诉求,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限制,数学作业与命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开展了本次课题研究。
【总页数】2页(P29-30)【作者】韩欣悦;王虹婷【作者单位】长春力旺实验小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高效课堂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2.《小学语文有效课外作业设计研究》结题报告3.《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4.关于优化小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5.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初中教师作业设计 考试命题技术能力提升 化学
初中教师作业设计考试命题技术能力提升化学一、总体目标(一)检测课程教学效果作业是课内知识课后巩固的主要途径,也是诊断、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该关注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布置和批改,从而充分发挥初中化学作业的效用,最大限度地辅助化学教学。
(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化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布置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初中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化学作业设计应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应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具体要求(一)控制作业总量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初中化学严格遵守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总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规定,要尽量控制书面作业的文字阅读量若有口头作业或实践性作业,要适当控制书面作业时间。
(二)精选作业内容教师应精选作业内容,要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作业内容应关注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科思维方法,比如物质分类的原则、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用语等第二,典型性,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以突出核心知识、原理和方法,比如在学习酸碱盐的知识时,应围绕典型的酸碱盐的代表物质设计作业内容,充分体现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和命题设计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和命题设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
核心素养指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使其具备全面发展的潜能。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和命题设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和命题设计,旨在指导教师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设计作业和命题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创新性的探索。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在设计作业和命题时,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的重要素养之一。
教师在设计作业和命题时,可以设置一些合作性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必备的能力之一。
教师在设计作业和命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集与整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1. 引导性作业引导性作业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探究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是指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项目,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并进行研究和实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真实生活或社会问题的议题,要求学生围绕该议题进行资料搜集、调查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创新性作业创新性作业是指设计一些有关创新性思维和实践的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课程简介】作业和命题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业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学任务,它除具有学习功能外,还具有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功能。
作业设计是过程性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命题是考试的基础,命题考试往往用于对学生学业的终结性评价,它具有检验学习成果、反馈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作业设计和试题编制的能力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
作业和命题也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最深的两个领域。
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业评价改革,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势必涉及到作业与命题的改革。
当下,过于关注作业的学习功能,忽视作业的评价功能的倾向还十分严重;过于强调命题考试的甄别功能,轻视命题考试的激励功能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为使中小学教师转变作业和命题的功能观,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和试题编制能力,提高作业和考试的质量和效益,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我们经过精心准备和有效组织,聘请多位专家共同开发了本课程。
本课程采取分科学习的制度。
课程内容大体分成四个模块:一是学生学业评价与师德;二是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三是作业设计与命题的问题与诊断;四是学生解题(作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在学业评价方面,学科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上述模块落实到具体学科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本着新课程强调综合的理念,我们用较多时间讲述学科间的“通识”部分,使教师对学业评价有个整体的了解,也引导教师关注其他学科的评价,当然,也设置了必要的体现学科特点的“分科”部分。
本课程的实施采取视频学习与“必读资源”相结合的方式。
视频讲座是“必读资源”的指导、补充和拓展。
视频讲座的内容补充和拓展的程度,也因学科不同而有所不同,请学员关注每讲的“学习指导”和“必读资源”。
本课程的通识部分由国内知名专家讲解,学科部分则聘请既熟悉一线教学又谙知评价改革的优秀教研员任教。
学习指导专题一学生学业评价与师德第一讲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历程本讲的学习目标是简要了解我国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历程,明确新时期学业评价改革的方向。
作业与命题设计读后感
作业与命题设计读后感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生只有通过认真完成作业才能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训练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如何确保其有效性呢?现结合一个月来培训研修的实践与探究,谈些自己的体会,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化学作业的设计要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体现新课标下化学作业的新特色:(1)以人为本。
作业应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完成老师给的任务。
作业内容的设计应该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自我控制和安排,体现人文色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从生活实际出发。
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去经历和实践,在经历生活实际中开发智慧,增长见识。
可开发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牛多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化学走进生活,从生活走进化学课堂,体验化学与生活间的联系与衔接。
(3)因人而异。
学生具有多元化,能力层次不齐,对作业内容的设计就要有所不同。
故作业内容的设计应以自主为原则,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合作探讨。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合作与探究。
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
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化学作业的形式为了更好的体现化学作业的时效性和主体性,在化学作业设计形式上要注重灵活性。
除了常规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书面作业外,还要布置一定量的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多样化的作业。
(1)阅读作业。
新教材中提供了较多的“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这些内容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增长见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有的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绿色化学”、“水资源紧缺指标”、“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等等。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究
教研论坛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究◎刘 莉(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第二小学)部分语文教师总认为布置大量的语文作业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如机械的抄写性作业、写命题作文或日记、做配套的练习册、购买同步试卷,等等。
在这一股脑儿的作业背后,学生叫苦不迭,敷衍了事;家长抱怨自家孩子不听话,埋怨作业量过多;教师办公桌上的学生作业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边批改边抱怨孩子作业马虎,抱怨家长不负责任。
所以作业就成了压在教师、学生和家长头上的一座大山,也成了诱发学生厌学、逃课的重要因素。
当前,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小学高段语文创新作业的设计,要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学科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一、控制作业数量,设计精细化作业大部分教师都明白,学生的成绩并不因为作业量越多就越好。
然而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又会担心作业量太少,学生会无法消化好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成绩就会比别班的孩子差。
小学高段的学生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任务重,每天至少会有语、数、英三门科目的作业。
笔者认为,小学高段的语文家庭作业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教师应针对教学目标设计高效的作业。
例如,在学完古诗《泊船瓜洲》后,传统的作业一般是布置学生回家抄写古诗和诗意,完成相配套的练习册,然后将古诗背给家长听,并默写古诗。
这种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很多学生肯定会不耐烦地完成,作业效果较差。
教师可设计以下作业:请学生用蛋糕餐盘,或是一把小圆扇,或其他道具,完成《泊船瓜洲》的诗配画。
经过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很乐意并会主动去完成,不仅会将这首诗工工整整地写下,还会主动去理解诗意并配图画,作品完成后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二、把握作业难度,设计分层式作业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提出,每个人的智能组合都是不相同的。
我们的学生都是独立个体的人,他们智力、兴趣、性格、思维能力的层次都是不一样的。
小学语文作业与命题设计研修阶段小结
小学语文作业与命题设计研修阶段小结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割裂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割裂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的现象,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阻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是传统教学的弊端。
目前小学教学第一线还没有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深入研究,也少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的现状,提出此课题,主要原因有三:1、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大力突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同时专列“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且对不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进行了专项说明。
这一切都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重要地位,在学生发展中的特有功能。
2、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对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发展的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3、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它正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同时,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有区别,它应该具备语文学科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概念的界定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双减下教师作业设计,命题设计,教学评一体化
双减下教师作业设计,命题设计,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快速成长,就要成为一个优质的充电宝,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反思,我们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关于作业设计,首先一起学习双减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的第二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直接关系到咱们教师的教学工作。
4.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不再布置打卡的作业5.分类明确作业总量。
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7.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
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8.科学利用课余时间。
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
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
文件中说的作业是走读学生的家庭作业,我理解的作业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作业,二是课堂上的练习题--当堂训练。
结合咱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周一至周五学生的时间都被排成了课,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咱们把重点放在课堂上的作业设计,例如预习作业、随堂练习。
语文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
语文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话题一:语文作业设计与命题概述1、语文作业的概念:语文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编制并指导学生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语文作业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
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是学生再次言语训练的过程。
语文作业的设计,指导和评改,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2、新的作业观:作业的功能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发展性;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研究性;作业的形式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内外语文作业,应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每一次的作业中去,自觉改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布置得好的作业?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考查:(1)作业的内容值得做吗?教师对这项作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背景有较充分的了解吗?(2)对学生来说,它值得做吗?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学生了解做这个作业的真正原因和意义吗?(3)作业要求清晰吗?(4)作业任务具体吗?(5)作业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6)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7)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吗?课堂教给的方法和材料能被有效的利用吗?(8)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对于上面的几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布置的作业就可以算是好作业。
3、语文作业的功能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还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注意哪些教学能力呢?(1)巩固发展“学而时习之”(2)发展功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3)沟通、反馈功能倾听心声、沟通思想、探讨生活(4)整合功能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4.语文作业的分类:按语文课程标准划分的五大领域来确定(1)识字与写字类作业(2)阅读与理解类作业(3)写作与表达类作业(4)口语交际类作业(5)综合实践类作业(案例我和汉字交朋友有趣的识字作业广告、招牌、商标等以学生为主体,从完成语文作业的方式上,把语文作业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自主选择型作业(2)自主创编型作业(3)协助合作型作业5.语文试题及其功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应是课程标准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是语文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改进学习、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它对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话题一语文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问题1 正确对待分数现代汉语词典对分数的解释为: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的分的数字。
显然,分数就是用直观明确的数字来表明考试结果,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家长、教师清楚地知道孩子、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
分数会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成为学习的动力或压力,成为学生扬其所长或避其所短的主要参考系数之一。
对待分数的态度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发展也不一样。
【案例解析】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的分数评价,已成为教育评价的一种习惯模式。
当论证一个学生的优劣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考多少分,排多少名,大家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错误地将分数这个评价的手段异化成目的,将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判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由于学生和家长都愿意片面夸大考试分数的作用,让很大一部分教师,也有意或无意地加入分数为上这一行列。
这样的对学习分数的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某些行为,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会由于存在不科学的因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发展。
上述案例中,王老师行为的背后,是分数的束缚,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像王老师这样的教师应该不在少数,我们在看到一线教师无奈的同时,深切地感受到只关注分数给素质教育带来的严重后果。
【对策建议】1.要认识到过于看重分数带来的严重后果首先,过于看重分数,会令学生惧怕考试。
家长和教师的期望过高与单一,无论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会造成精神负担,诱发其心理障碍。
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
越害怕越容易出错,也就越考不好。
其次,过于看重分数,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
即使一些平时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考高分;即使是平常学得很好的科目,如果发挥不佳或者因为其他因素,也可能会考得一塌糊涂。
如果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
长此以往,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导致厌学。
第三,过于看重分数,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的对立。
很多教师过分看重分数,往往是因为自己的面子。
自己班级学生成绩好,自己脸上有光,相反,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以一个尺度来衡量。
而且,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往往会以成绩差的学生身上的不足与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的优点作比较。
这样比较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学生失去自信,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自己的心态如果不平衡,态度就会变得粗暴,教育方法就会不当,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对立。
2.分数只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考试内容要有针对性考试是对学习的一种检测,通过考试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或学生自己了解)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内的学习情况。
当然,像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不光是对学生较长时间段内学习情况的检测,同时还具有甄别优秀学生的功能。
有考试自然就应该有一个分数,教师或家长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得失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
而教师根据学生丢分的情况,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补救,无疑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显然,这个分数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它能看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个平时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很难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为此,考试的试题内容在布局和安排上应该对某一学习段内的知识点、重点问题都有比较突出和较强的针对性,这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地掌握已学的知识以及形成好的思维习惯都有很大帮助。
3.要让分数对学生产生激励、鞭策和期待的心理效应分数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有的学生家长忽略了分数评价的功能导致的。
看到孩子考了好的分数就百般夸奖,对孩子百依百顺,物质和精神奖励一起来,弄得孩子洋洋得意,骄傲自满。
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就严厉批评,大动肝火,弄得孩子不知所措,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
而我们有的教师呢?也总是让分数遮住自己的眼睛。
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卸去过重的分数包袱,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分数,并从自己每次获得的分数中去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时,相信他一定会努力超越自我的。
果真这样,学生考试分数高低又有何担忧呢?每一次检测过后,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低,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得失原因。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丢分的情况,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补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让分数对学生产生激励、鞭策和期待的心理效应。
4.倡导分数评价和无分数评价相结合分数评价虽然容易量化,从表面看来比较公正,但在以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下,学生总是按照成绩被分成三六九等,只能一心一意地为高分和名次而学,这种用学习能力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忽视学生在学习中进步的评价,其结果是无情地抹杀了学生为进步而付出的努力,使多数学生永远笼罩在失败的阴霾里,对学习缺乏兴趣,对生活缺少自信,这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不能仅仅看考试分数,因为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成绩通知单上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满足所带来心灵的欢愉,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独立、自信、快乐和幸福。
无分数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看到学生不足时,更多地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付出,这样,会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并从过重的分数压力下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从中学做人、学做事、学习与人共处,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同时,分数让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对所有的学生都只关注成绩和名次,不去考虑他所处的环境、受教育的基础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去关注成绩背后的努力以及不同学生对人生的追求。
事实上,对一个学生来讲,也许“100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6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更何况,你能说“100分”获得者的其他方面都比“60分”获得者强吗?为此,我们在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同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日常表现、整体发展水平纳入评价视野,建立起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从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关注分数转变为关注人,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相信一定能还学生一段充满阳光的学习时光,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问题2 做好综合素质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里的“全面”指的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性。
即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因此,这里的“全面提高”表明了应在深度和广度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深度上体现的就是“扎实”二字;广度上讲的就是“全面性”。
为此,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案例解析】新课程要求语文作业及考试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试题的命制,让作业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
案例中的试题必将产生这样的导向作用:它要求学生从只是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从单纯地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学生模仿和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到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反思和运用能力;从仅仅追求教学的“知识目标”,转向重视含知识在内的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从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为落脚点。
让考试这根“指挥棒”服务于课程标准的实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试卷上得以展示!【对策建议】教师应该怎样通过作业与考试命题的设计,达到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呢?(一)拓展综合性作业或试题的设计路径语文是一门交际性的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业和考试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延伸。
因此,教师要拓宽作业与试题设计的路径。
1.紧扣教科书内容设计作业或试题(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拓展作业。
如低段的学生喜欢寓言、童话,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在学生对寓言、童话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后,可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应用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设想人物的不同做法,设想不同的故事结尾,或提出改进方案。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时,由于低段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特殊的亲近感,于是,有教师抓住了这个契机,请学生想象一下,青蛙跳出了井口之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
结果,有的学生用绘画的形式,画出了青蛙看到的美好世界;有的学生写下了小日记,把故事重新续编;有的学生自由组合,表演了课本剧……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体现,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寓意学生也水到渠成地领悟了,远远胜过了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和记忆。
(2)在课文空白处设计练习。
有的课文在思维上具有跳跃性,形成了课文的空白点。
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情节,设计拓展性的作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如在学习《窗前的气球》这篇课文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想象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去探望他?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类似很感人的事,和老师、同学说一说吧!2.联系生活内容设计作业或试题语文开放性的学习打破了传统封闭型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了其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校外。
如在教《赵州桥》时,有这样的一道课后练习:我们的家乡也有古建筑,我们要去了解它的历史,并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
总之,在作业和试题的设计与运用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