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大学660历史综合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313历史学考研2024大纲

313历史学考研2024大纲根据202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西方史、中国史、世界史和历史理论。
本文将分别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
首先,西方史是历史学考研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西方史主要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三个部分。
古代史的考察范围从古代文明的兴起到罗马帝国的衰落,涵盖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各个文明。
中世纪史主要研究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封建制度、教会、十字军东征等内容。
近代史则主要关注欧洲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涵盖了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和思潮。
其次,中国史是历史学考研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史主要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三个部分。
古代史从远古时代的华夏文明开始,涵盖了黄河流域的古代王朝(如夏、商、周等)和秦汉时代的统一王朝。
中世纪史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演变,包括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科技发展等内容。
近代史则重点关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土地改革等。
第三,世界史是历史学考研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世界史主要以地域为考察单位,研究世界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与交流。
世界史的内容涉及到各个大洲的历史,比如亚洲的印度、日本,非洲的埃及、非洲国家,美洲的美国、墨西哥等。
同时,世界史还着重研究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比如世界贸易、殖民地体系等。
最后,历史理论是历史学考研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历史理论主要研究历史学的方法论和理论框架,包括历史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同时,历史理论也关注历史思想的变迁和历史观念的形成,比如唯物史观、历史唯心主义等。
综上所述,2024年历史学考研大纲主要包括西方史、中国史、世界史和历史理论等内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每个方面的内容,理清重点与难点,注重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潮的关联和演变。
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备战考研,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2020年历史学考研统考院校介绍

一、统考院校名单东北地区: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连大学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宁夏: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杨凌)、西藏民族大学(咸阳)青海:青海师范大学(西宁)新疆: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山东:山东大学(985、211)、中国海洋大学(985、211)、山东师范大学(济南)、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河南:郑州大学(211 中国史)、河南大学(开封)安徽:安徽大学(211)、安徽财经大学(蚌埠)上海:上海交通大学(985、211)、华东师范大学(985、211)、东华大学(211)、上海财经大学(211/985创新)、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浙江:浙江大学(985、211)、浙江师范大学(金华)、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湖北:武汉大学(985、211)、湖北社科院,湖北大学(中国史、武汉)长江大学,它既可以选择自主命题的试卷又可以选择统考试卷。
四川:四川社科院重庆:西南大学(211/985创新)贵州:贵州大学(211)、贵州师范大学(贵阳)云南:云南师范大学(昆明)、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福建:华侨大学(泉州、厦门)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广州、211),暨南大学(广州、珠海、深圳、211)、广东社科院广西: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广西民族大学(南宁)海南:海南师范大学(海口)西北大学,它的历史学院和一些研究所是自主命题的,但是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中国史科目和部分研究所实行统考。
二、什么是历史学统考?历史学统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广泛的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解决之前历史专业考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增强历史学科各专业的通融性,以为今后历史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历史研究生选拔提供更为公平、有效的测试方式。
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山东大学考古661考古综合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年硕士生招生书目山东大学2012年起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请参照2011年。
661考古综合:《考古学通论》,蔡凤书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栾丰实、方辉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同等学力加试: 1.中国历史文选 2.中国考古学在职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加试任选一门661-考古综合《考古综合》是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考古综合》考试大纲根据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了解考生对于考古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本考试科目由考古学理论方法、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和汉唐考古四部分内容组成,各部分分值约占25%,满分为300分。
一、考古学理论方法1.考古学史1)中外考古学史上的名家及其主要贡献(蒙特柳斯、柴尔德、梁思永、李济、吴金鼎、夏鼐、苏秉琦、安特生等);2)金石学及新考古学的内容与特点;3)考古学分支学科的内容(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社会考古、聚落考古、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田野考古、公众考古等)2.考古学理论1)考古学文化及区系类型学说的内容及意义;2)考古地层学及类型学的内容及作用;3)酋邦理论的内容及特点;4)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概念。
3.考古学方法1)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内容及意义;2)区域系统调查方法的内容及意义;3)碳十四测年法及树木年轮法的内容及意义。
二、史前考古考试1.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的重要发现(元谋人、北京人、金牛山人、丁村人、下川文化、许家窑人、山顶洞人等)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砸击法、碰砧法、压剥法、细石器等)3.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的主要发现(仙人洞、玉蟾岩、小黄山、上山、南庄头、于家沟、东胡林、泥河湾等)4.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龙山文化、陶寺文化、客省庄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5.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6.长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宝墩文化等)7.长江下游及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跨湖桥文化、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龙虬庄文化等)8.燕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等)9.其它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昙石山文化、昌都文化、小珠山文化、台湾地区文化等)10.中国史前城址的主要考古发现(城头山、良渚、西山、王城岗、陶寺、城子崖、两城镇等)三、夏商周考古考试范围1.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年代、意义及重要遗址(二里头、大师姑等)2.夏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四坝文化、老虎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岳石文化、马桥文化等)3.商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意义(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等)4.商代中原地区重要城址的考古发现(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洹北商城、殷墟等)5.商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吴城文化、三星堆文化、珍珠门文化等)6.西周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意义(丰镐、周原等)7.西周有铭铜器的主要发现(史墙盘、虢季子白盘、大盂鼎、利簋等)8.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的主要考古发现(洛阳王城、新田晋国遗址、郑韩故城、邯郸赵故城、临淄齐故城、曲阜鲁故城、燕下都等)9.东周金属货币的主要考古发现10.周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辛店文化、寺洼文化、西团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四、汉唐考古考试范围1.秦汉都城遗址的主要考古发现(咸阳、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及洛阳伽蓝记、明堂辟雍、瓦当等)2.秦汉帝陵的主要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西汉帝陵等)3.秦汉诸侯王陵的主要考古发现(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双乳山汉墓等)4.秦汉墓葬及其设施、随葬品之特点(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壁画墓、刑徒墓地、武氏祠、孝堂山墓祠、黄肠题凑、玉衣、镇墓兽、谷仓罐、买地券、帛画等)5.汉代手工业遗存的主要考古发现(铜镜、货币、冶炼遗址及工艺等)6.秦汉简帛及石刻的主要考古发现(云梦秦简、汉简、熹平石经等)7.隋唐都城的主要考古发现及意义(长安城、洛阳城等)8.魏晋隋唐时期重要陵墓的考古发现(南朝陵墓、唐代帝陵、永泰公主墓等)9.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及西域遗存的主要考古发现(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高昌古城等)10.魏晋隋唐时期手工业遗存的主要考古发现(铜镜、货币、金银器、瓷器、釉陶、唐三彩、釦器、金银平脱等)。
青岛大学2020年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中国史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一、考试要求
掌握本专业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门知识;拥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具备独立进行历史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二、考试内容
中国史基本知识
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
1.本科目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材料分析题
(4)论述题
四、参考书目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中国近代史》,张海鹏主编,高教出版社,2012年版。
加试书目:《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周予同,第一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一、概述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化学和统计热力学等六个部分。
其中前四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及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1)热力学基础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掌握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
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
理解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掌握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溶液与相平衡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
掌握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
理解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
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
会从相平衡条件推导 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并能应用这些方程进行有关计算。
2020年山东大学650医学综合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山东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考试大纲
650-医学综合
一、考试目的
《医学综合》是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全面、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临床医学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着重考查医学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潜质。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由内科学和病理学两部分组成。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内科学150分,病理学150分。
4.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

2020高考历史考纲:主要变化主要变化有:历史科目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2020高考历史考纲:解读选考板块的变动,从具体内容上“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没有变化。
变化最大的是“改革”,原先的九次改革,现在只保留了六个,阿里改革、宗教改革以及梭伦改革被删掉。
建议把宗教改革和梭伦改革放到选修里讲为宜。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强知识考察的力度。
2020高考历史考纲:备考范围第一维度必备知识,这是备考的基石,但这并非最核心考察要求。
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纯知识性考察,可以说逐年递减。
考生仅需要对核心主干史实有准确把握,对关键历史概念有明确解读,对重大历史现象有合理认识即可应对考试要求。
大规模的死记硬背并不能有效提高考试分数。
这次修订中删除了三个无关痛痒的选考版块目的也在于希望考生集中精力强化核心知识的习。
对策:建立合理知识框架体系,强化主干知识点理解。
第二维度——关键能力,这是备考的趁手工具。
高考历史对考生注重四个基本能力的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简单说要读的快,评的准。
近年考题多注重特点归纳、现象说明和素材评价,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取正确的信息进行符合学科特征的评价。
首先就要求考生能快速阅读,然后能结合核心知识进行合理评价,这就涉及第三层级的话题,学科素养。
对策:强化阅读能力培养,坚持一定量的刷题训练(练习建议:每分钟一道选择为标准时间,每天12题;每分钟300字为标准,每周两个以上大题)。
第三维度——学科素养,这是备考的框架。
很多时候考生写而不得分,答而不踩点。
山东大学考研研究生参考书目

山东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山东大学2013年起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请参照2011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年硕士生招生书目661考古综合:《考古学通论》,蔡凤书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栾丰实、方辉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历史学基础:不指定参考书目348文博综合:以该专业学位教指委拟定的考试大纲(参见我校招生网页)为准。
840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管理学》(第一版),徐向艺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39文书学:《现代文书学》,韩英主编,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874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年硕士招生参考书目领先考研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621实践英语:《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17专业英语:《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新版),戴炜栋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英国文学选读》(1-2册),杨岂深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美国文学名著精选》,钱青主编,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22实践俄语:《大学俄语》(高级部分),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实用俄汉汉俄翻译》,张永全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教程》(词法、句法),钱晓蕙、袁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周祖礼、陈洁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16年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考研真题
2012年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真题及详解
2006年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
2005年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2年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
2001年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
1998年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
1997年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
2016年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考研真题(回
忆版)
一、名词解释
1.苏秉琦
2.遗迹
3.大盂鼎
4.隋唐扬州城
5.丰镐遗址
6.孝堂山祠堂
7.后李文化
8.细石器
二、简答
1.田野考古的程序及方法。
2.东周都城遗址的共同特点。
3.汉长安城的建设顺序及布局特点。
4.仰韶文化的分期及文化特征。
三、论述
1.聚落考古的内涵及意义。
2.殷墟的布局特点及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3.长江下游地区距今5400到4000年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在早期文明起源研究中的作用。
4.六朝帝陵的地望及墓葬形制特点。
山东大学考研研究生参考书目完整版

山东大学考研研究生参考书目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山东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山东大学2013年起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请参照2011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年硕士生招生书目661考古综合:《考古学通论》,蔡凤书编,出版社1983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栾丰实、方辉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历史学基础:不指定参考书目348文博综合:以该专业学位教指委拟定的考试(参见我校招生网页)为准。
840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出版社;《管理学》(第一版),徐向艺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39文书学:《现代文书学》,韩英主编,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874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等主编,出版社1997年版;《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年硕士招生参考书目领先考研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621实践:《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出版社1995年版;《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17专业英语:《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新版),戴炜栋等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出版社2000年版;《英国文学选读》(1-2册),杨岂深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着,出版社1999年版;《美国文学名着精选》,钱青主编,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22实践俄语:《大学俄语》(高级部分),俄语学院编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实用俄汉汉俄翻译》,张永全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教程》(词法、句法),钱晓蕙、袁妮主编,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周祖礼、陈洁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东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考试大纲
660-历史综合大纲
历史综合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考查目标包括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掌握基本理论,能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辨析和解读;分析解答问题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考查内容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范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范围中。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古史传说
2.夏商西周
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商朝及其考古发现、西周的盛衰、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西周的经济与文化
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动、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
4.秦汉
秦朝统一及其历史影响、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东汉的政治、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秦汉的民族关系,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5.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的政治、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