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
耕整机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研究
![耕整机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a629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7.png)
耕整机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研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耕整机作为农机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关键作用。
耕整机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研究,对于推动农机装备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耕整机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一、耕整机的自主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 提高耕地利用率:耕整机的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和节约能源三个方面。
通过机械化作业,耕整机能够快速、均匀地翻耕、整地和压实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2.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耕整机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提高作业精度和稳定性。
新一代耕整机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精准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深度控制和操作过程的自动化,大幅度减少误差和失误。
通过确保作业精准性,耕整机能够保障农作物栽培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耕整机的自主创新还包括推进农机装备绿色化、智能化和节能化。
绿色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耗损。
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土壤质量、作物生长情况等实时调整工作参数,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节能技术的采用能够减少燃油的消耗,降低农机作业的能源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耕整机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研究方向1. 轻量化设计与材料创新: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降低耕整机的自重,提高机械的操控性和适应性。
轻量化设计还能减少农机在作业时对土壤的损伤,减少能源消耗。
2. 智能化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和集成电路等技术手段,实现耕整机作业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确调节。
智能化控制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3. 新型能源与动力系统:通过引入新型能源和动力系统,如太阳能、电动等,实现农机作业的低碳、清洁和高效。
新能源和动力系统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有望为耕整机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供重要支持。
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
![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69206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9.png)
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第二章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概述 (3)2.1 智能农机装备的定义与分类 (3)2.2 智能农机装备的关键技术 (3)第三章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策略 (4)3.1 研发目标与任务 (4)3.1.1 研发目标 (4)3.1.2 研发任务 (4)3.2 研发流程与方法 (5)3.2.1 研发流程 (5)3.2.2 研发方法 (5)第四章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 (5)4.1 感知技术与传感器选择 (5)4.2 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 (6)第五章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 (7)5.1 决策算法与应用 (7)5.1.1 算法选择 (7)5.1.2 算法应用 (7)5.2 控制策略与系统设计 (7)5.2.1 控制策略 (7)5.2.2 系统设计 (7)第六章智能农机装备系统集成与验证 (8)6.1 系统集成方案 (8)6.2 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8)第七章推广策略与模式 (9)7.1 推广策略制定 (9)7.1.1 政策引导与扶持 (9)7.1.2 技术培训与宣传 (9)7.1.3 示范推广与应用 (10)7.2 推广模式选择与实施 (10)7.2.1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模式 (10)7.2.2 产业链协同推进模式 (10)7.2.3 企业主导模式 (10)7.2.4 农户参与模式 (10)第八章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案例分析 (10)8.1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10)8.1.1 案例一:智能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0)8.1.2 案例二:智能收割机在小麦收割中的应用 (11)8.1.3 案例三:智能灌溉系统在棉花种植中的应用 (11)8.2 农业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案例 (11)8.2.1 案例一: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8.2.2 案例二:智能农业大数据平台在农业决策中的应用 (11)8.2.3 案例三:智能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1)第九章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政策与建议 (11)9.1 政策法规分析 (12)9.1.1 现行政策法规概述 (12)9.1.2 政策法规对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影响 (12)9.2 产业发展建议 (12)9.2.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2)9.2.2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2)9.2.3 提高企业竞争力 (13)9.2.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3)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3)10.1 研究结论 (13)10.2 研究展望 (13)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领域的融合日益深入。
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45ea5513b3567ec102d8a24.png)
新技术在农 业机械 中的应用
赵 文慧
(白城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吉林 白城 1 3 7 0 0 0) 摘 要 :农业机械化 生产是一种 通过 运用机械化操作手段获得农 业生产效率最大化 的生产模 式 ,其不单单是一种或几种农业机械的使
用,而是整个农业 生产过程 的链 条式的机械化 运用。 由于机械 工业和 电子信 息技 术的飞速发展 ,一系列新技术正在被 不断地运用到 农 业机械 的研发 、生产和使 用中来,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 术 ( C A D) 、人机接 口 技 术等。本 文将从新技术在农业机械 中的应用入手 , 论述农业机械新技 术对于农 业生产的 巨大推动作用。
表 1 其他 新 技 术在 农 业机 械 中 的运 用
新技术
液压 技术
在农业、 可靠 性 、 可操 作 性和 交互 性等 用 于水利 机 井 的建 造
单 次 行 程 完 成 土壤 深 耕 、 翻 耕 、碎 土 、平 整和 镇压 等 两种 以上耕 整地 作 业 辅助 农 业机械 的研 发设 计
中起到举足 轻重 的作用 。农业机械 的运用 ,不但 能够改善农业 生产条件 ,还 能够减轻农 民的劳动强度 。随着机 械工业和电子 信息技术等新技术 的高速发展 ,农业机械 的现代化水 平不 断提 升 ,并 向着 “ 大 型化 ”、 “ 智能化 ”和 “ 精确 化”的方 向发展 。 1农 业机械的发展方向 在农业 生产 中,应该改变原有 的粗放式 经营模 式 ,向着精 细化和可持续型农业 方向发展 。 农 业机械 的发展方 向也正 在朝 着精细化 、可持续性 、节能性 和生态性等方 向发展 ,如节 水灌 溉机械 ,精确化播种 、 施 肥 、施药器具和有机肥加工 机械等的 推广应用 。高新技术应用 到农 业机械领域 已经成 为一 种潮 流 , 这在美 国等发达农业 国家已经相当普遍 ,如智能技术 、 自动化 技 术和微 电子传感技术等对 于提升农业机械 的科技含量起 到关 键 性的作用 。同时 ,随着机 械工业 和电子信息技术 的发展 ,农 业 机械也正 向着高质量 、高智 能化 、高安全性和高舒适度 的方 向整合 。 2农业机械 中的新 技术应 用 2 . 1电子信息技术在农 业机械 中的运用 电子信息技术赋予 了农业 机械新的特点 ,即智能化 。基 于 农业机 械单 元模块的数字通信 , 通过操 作者的操作指令和作业 计算机 的运算 ,实现农业生产 的智 能化和精细化 。电子信息技 术在农业 机械上的运用将会带来 的好处 有以下几点 :农业机械 的技术性 能得到提升 ;能够有效提 升对 成本的控制能力 ;农业 作业实 现友 好化 ;作业过程 的操作更加 精确 ;提升劳动者 的操 作舒适度等 。 在欧洲 , 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正在实施 现代化 改造 , 通过设计安 装通用微型作业计算机 ,实现控制的局域 网化 。总 线通信技术 在实现农 业机械 的局域 网化 的过 程中有着决定性的 意义 ,局域 网化 的实现有赖于接 口的通用化 和标 准的规范化 , 如C A N总 线技术 。人机接 口技术是 指劳 动者通过人 机交 互界 面实现对机械 的操作 ,人机界面 的智能化和人性 化能够提高劳 动者 的劳动效率 。 2 . 2 C A D 在农业机械设计 中的运 用 C A D是 指通 过计算 机对 产 品和工 程进行 设计 、修改 、显 示和输 出,从而 实现产品和工程 的最优化 。农业 机械的研 发困 难重重 ,这是 由农业 机械的特点 、工作对象 的复杂多变和操作 者的局 限性所决定 的。农 业机械的设计需要 大量 的数 据 、运算 和模拟 ,在人工条件需要 耗费大量 的人力 、物力 和财 力 ,并且 往往无法保证其精确性 。 而C A D 技术则 能有效解决上 述问题 , 并且有利于设计者加入更 多的新技 术 ,提升农业机械 的技术含 量 。农业 机械研 发人员 常将 C A D技 术应用 于 以下几 个方 面 : 农机结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农机具 空间多作 用力的分析. 农业 物料 的线 、面和空 间运 动分 析等。具 体 的实例 ,如 C A D 在犁体设计 、 旋耕机参数设计 、 联 合收获机设计等方面的运用。
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
![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95cb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8.png)
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运用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来替代传统的人工劳动,在农业生产中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先,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分为耕作、种植、施肥、喷药、收割等多个环节。
例如,耕作时可以使用拖拉机、耕地机等机械设备,取代传统的牛耕犁地;种植时可以使用种植机具自动播种,提高种植效率;施肥时可以使用精细施肥器具,根据作物需要进行精准施肥;喷药时可以使用喷雾器具,减少草害和病虫害的发生;收割时可以使用收割机具,提高收割速度。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更加规范、高效,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粮食生产的问题。
其次,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生产有着明显的影响。
首先,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传统的人工劳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农民们需要长时间地劳作才能完成一项任务,而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变得快速和轻松,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其次,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传统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而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劳动力成本,还减少了因为疲劳劳动和人为错误造成的损失,使得农业生产成本下降。
再次,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传统的人工劳动受到时间和人力的限制,不仅无法保证农作物的质量,而且产量较低。
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农业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产量农产品的需求。
最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转移。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农业生产的人力需求,使得部分农民可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参与非农就业,提高自身收入和生活水平。
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到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和农业服务等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探究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探究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cae5725acfa1c7aa00cc97.png)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与进步 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 不 断提 高 , 促 使 我 国农 业 机械 化程 度不 断 提升 。现代科 技在农业机械生产 中的应用 , 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 还 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 获得了更大 的经济效益 , 从根本 上改变 了我国农村经济水平 ,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 著提升 , 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因此 , 加 大新 技 术在 农业 机 械 中的应 用 ,将 带 来 极其 重 要 的
条件 。要推 动 智 能化 、 自动 化 生产 在农 业 机 械 中 的应 用 ,就 必须 引 进 和学 习 国外 先进 技 术 和经 验 , 自主创
作的容错性 , 最大程度降低危 险性 。在农机操作 中, 失 误是 难 免 的 , 安 全设 计 中要避 免 小 失误 造 成 大灾 难 , 通 过周全的设计和合理的防护 , 提高产品本身的安全性 , 通过增设阻挡式或障碍式装置, 减少事故的发生 。 4 结 束语 农机 产 品 的安 全 事故 问题 较 为 突 出 ,为确 保农 机 产品在使用 过程 中的安全性 , 在产品设计 中 , 要 以“ 人 性化” 为主 , 考虑到操作者 的安全 、 综合人体工程学原 理等问题 , 通过增加安全装置 , 提高机械操作 的可操作
f 3 1 屠立, 裘 乐淼 . 农机 产品仿 生配置设计 的关键技 术研 究进
展. 安徽农业科 学, 2 0 1 2 ( 1 3 ) . ( 作 者简介 : 李淑芬, 女, 专业 : 农机设计 。 )
2 0 1 3年第 6期
氖帕 4 3
浅谈农用机械废气污染 的原 因、 危 害及对策
现 实意 义 。 1农 业机 械新 技 术的应 用
旋 耕 机 是 与 拖 拉 机 配套 完 成耕 作 的农 业 机 械 , 其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dd1e5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7.png)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这项技术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节约成本、环保可持续,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认可。
一、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例如,自动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精准地指导农机作业轨迹,避免重复作业和浪费资源。
此外,还有相机与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制定农业生产计划。
这些智能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国内外许多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比如乐心科技研发的“智慧农业”系统,通过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传统的农业模式升级为智能化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二、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各个环节都有涉及,例如:1、精准制定计划。
通过利用农业传感技术、成像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的数据分析,精准测量土地表面,制定科学生产计划,避免不必要的农作物损失及资源浪费。
2、高效率作业。
传统的农业作业模式需要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成本,而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则可以减少这些成本。
例如,通过使用自动化作业控制系统,提高机器作业效率,实现更大范围、更高产量的农业生产。
3、智能化养殖。
采用智能化技术对动物进行饲养管理,可以准确地控制灯光、水温、湿度、饲料量等,保证动物的生产量和健康状况。
4、秸秆、烤烟循环利用。
农机智能化技术可将秸秆和烤烟残渣储存和利用,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压缩垃圾堆肥、消毒等方面。
三、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同样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如:1、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农业当中。
虽然人工智能在城市领域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仍然面临许多技术和操作上的困难。
2、如何解决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问题。
农业机械设备往往体积庞大、功率强大,其智能化改造的困难系数较高。
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思考与研究
![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思考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fce026cfc789eb162dc80c.png)
关于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的思考与研究摘要: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机械的普及,农业机械一体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推广农业知识、开展农业机械一体化等项目,其本质就是更快的推广先进的农机设备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
本文主要探讨了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概念,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应用趋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促进农业生产,以先进的组织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农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生产者的科技素质,改变过去因为传统农业生产手段而导致的农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将我国农业逐渐发展成为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化农业,从而更好的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过渡。
而农业机械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让很多现代化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从而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力,从根本上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1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概念及作用农业机械一体化指的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以此来达到农业现代化生产的目的。
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应用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产品商品率,同时还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管是从其实际作用来看还是从解放农业生产力而言,促进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全面应用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当前,我国推进农业机械一体化进程有以下作用:一是能够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有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能够有效防止农业灾害,避免其造成重大损失;三是有助于跨区域农业生产,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四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帮助农民增收。
2 国内外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分析2.1 国外农业机械一体化应用现状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就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整个流程的机械化一体化。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制,已经逐渐运用各种卫星摇杆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把这些现代化技术充分应用到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实现,从而让农业生产活动实现自动控制的无人操作模式,大大的减少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力资源,同时更好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f7f0c37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3.png)
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一、引言农业机械装备是现代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满足人类对粮食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展开探讨。
二、机械化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机械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当时农业机械化技术主要是指马车和农药喷雾器等简单仪器的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机械化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曾经的“四马一犁”到如今的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种植机等。
三、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装备中,比如智能化拖拉机、智能化播种机等。
这些智能化装备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智能控制农机的行走和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农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2.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环保性能在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中,除了注重其工作效率和功能性外,还需要注重其环保性能。
比如,减少施肥量、喷洒农药时的精准度等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3.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普及推广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不仅要注重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还需要注重其推广和普及。
提高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率,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现状与展望目前,我国在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新型农业机械装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未来,我国在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方面还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大对新型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2.注重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环保性能研究,开发更加环保的农业机械装备;3.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提高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普及度;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了解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与应用研究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b0f506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f.png)
农 机 管 理2021年第7期新农民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与应用研究徐 陈(泰兴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泰兴 225400)摘要: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农业朝着现代化、机械化的方向前进,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率,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职称。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农业的发展也起着关键性影响,让农业效率、农民收入成倍增长。
深入探索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和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农业;推广;策略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机械化进程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农业生产结构,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仅仅依靠简单的工具,不但降低了时间效率,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而现今农村年轻劳动力不但下降,由于生产技能的差异,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率也就更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都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运用我国农业机械化是在相关设施的支撑下进行的改革实践。
常见的农业机械有自动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其功能包括作物收割、脱粒等,有效保障了生产效率与质量。
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充分展示了生产作业中高效、安全、便捷等优势。
1.1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速,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各国科研领域中都得到了重视。
此项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涵盖了作物质量评价、种植资源管控、生产资料分析等方面。
当前,机械化农业对此技术的需求较为强烈,也在大力投入资金设立相关科研项目,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然而,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地区尚缺乏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因此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较为缓慢。
1.2 机械设备自动化的控制通过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生产优势,大大提升生产性能和工作效率。
例如,部分规模化玉米种植地采用的玉米收割机,就可以借助自动化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动处理,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准确设定玉米的收割速度,把控好玉米产量,实现效益的提升。
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52de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6.png)
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研究一、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创新现代化农业是指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农业形态。
现在,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农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农业技术创新是现代化农业的关键。
以下是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创新。
1. 特种农作物特种农作物指能够适应特定环境的作物,例如盐碱地,高海拔地区等。
这些特种农作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效益。
同时,这些特种农作物又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
2. 环保型农业环保型农业是指采用环保技术和方法来保护土壤、水源和空气,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零排放农业等。
采用环保型农业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品质,并减少土地、水资源的损失,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3. 智能化农业智能化农业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采用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的设备和技术来增加农业生产效率。
智能化农业的出现有利于缓解人口流动和劳工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助力于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二、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应用研究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应用研究是研究如何将现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模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以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1. 智能化农业应用研究智能化农业应用研究是指研究如何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例如生物传感器、自动化控制技术、机器学习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减少劳动力成本。
2. 特种农作物应用研究特种农作物应用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及其优良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土地和生产方式来进行栽培。
此外,还要研究如何应对特殊灾害和病虫害,以保证生产量和品质。
3. 环保型农业应用研究环保型农业应用研究主要是研究如何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零排放农业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方式,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还要探索与环保型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市场营销。
智能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智能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f64a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f.png)
智能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农业技术正在成为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
这种技术结合了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智能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已成为当今农业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将对智能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智能农业技术的创新1.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农业智能农业技术的创新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各种传感器、设备和农田实现连接,实时获取大量的农业信息。
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含量以及气候变化等信息。
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远程控制和操作,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准确性。
2.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农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有关农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预测和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对历史和实时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准确预测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以及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农民可以根据这些结果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方案和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也是智能农业技术的创新之一。
无人机可以进行航拍和遥感监测,获取大面积的农田信息。
通过无人机的航拍,农民可以及时查看农田水分分布、作物成长情况以及病虫害等信息,从而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无人驾驶技术则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农业机械操作,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研究1. 智能农业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
例如,借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含量,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智能农业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控和调控,提供生长环境的优化方案,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和适应能力。
新式农机具推广使用研究
![新式农机具推广使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06dd33580216fc700afd94.png)
4 结束语
随 着农 村土 地流 转步 伐 的加 快 , 农业 结构 调整 更 趋 于科 学和合 理 , 土地 规模 化经 营不 断扩 村和 农 业 农 农
改 革 的征途 中不 断壮 大和 发展 。 城镇 化 建设和 工业化 的进 程 , 为农 机化 事业 的发 展提 供 了广 阔的空 问和 展 示 的舞 台 。农机 装备 水平 的提 升和 发展 , 又为 农业现 代 化 的早 曰到来 提供 了强 有力 的物 质支撑 , 机人 任 农 重 而道 远 , 必将 迎来 农机 事业 灿烂 的 明天 。 但
() 机 资 源 的合 理 配置 是 提 高新 机 具利 用 率 的 3农 前 提 。 村土 地流 转 步伐 的加 快 , 地 向种 田大 户 、 农 土 专 业 户 集 中是农 村 土地 使用 的又 一次 革命 。 作 土地面 耕 积 的扩 大 , 农业 机械 大展 宏 图拓展 了空 间。上 杭 县 为
识。
配 合 , 清 农作 物种 植 面 积 、 培 时 间 、 摸 栽 生产 周 期 , 同
时考虑 农 机 具 的使 用 效率 、 天气 变 化 、 地 结构 等 因 土 素来 筹 划该 地 区新农 机具 的数量 , 以保证 农户 不误 农
3 新式农机具推广使 用的几点启示
() 式 农 机 具 的先 进 性 、 应 性 和 经 济 效益 是 1新 适
增 , 县 的农业 机 械装 备水 平驶 入 了快 车道 。新 式农 使 机 具 的推 广使 用 , 农 民从 不 了解 到 了解 , 感 性 到 是 从 理性 的认 知过 程 。 政府 的补 贴 为农 民提 供 了购机 减 少 风 险和 资金 损 失 的保 障 , 农 民一 个 定 心 丸 , 很 大 给 在 程 度 上 为 前期 推 广 使 用 新机 具 营 造 了一个 良好 的氛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应用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8183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b.png)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在科技发展带动下,农业机械化在技术和设备方面不断创新,应用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对地区农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该文介绍了通榆县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情况,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推广应用的现实意义,并就推广措施的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
从当前农业发展实际来看,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生产水平,实现高产高质,还可以大大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
在具体的推广和应用中,需要地区结合实际,全面把握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要点,确保推广应用效果达到预期。
1通榆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地区,隶属白城市管辖,地域面积为8476 km2。
全县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形以平原、沙丘等为主,地形平坦且开阔;土壤类型以黑钙土、风沙土为主,土层疏松,种植肥力高;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四季特征鲜明,雨热同季,干旱少雨,年均气温5.4℃左右,年均降雨量为348 mm左右;境内河流水系主要有霍林河、额木太河、文牛格尺河。
截止2018年,全县可耕地面积有386667 hm2,农作物种植面积为301334 hm2,主要农作物类型有小麦、玉米、杂粮杂豆、蓖麻等,2021年,通榆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量达34665 hm2,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达到100%,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30万kW,拖拉机保有量在5.1万台左右,配套机具13.1万台,新采购联合收割机25台,大型拖拉机32台。
综合机械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基本上实现了生产种植的全过程机械操作,农业种植产量逐年增加。
2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意义2.1 促进农业生产力提升在科学技术带动下,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机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机器人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机器人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852c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b.png)
机器人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寻求创新和变革,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融入农业领域,为智能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器人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现状1、种植环节在播种阶段,机器人能够实现精准播种,根据预设的种植密度和间距,将种子准确地播撒到土地中,提高种子的利用率和出苗率。
同时,一些种植机器人还具备土壤检测和分析功能,能够根据土壤的肥力、酸碱度等指标,为不同区域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方案。
在移栽环节,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幼苗的移栽工作,不仅提高了移栽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对幼苗的损伤。
2、田间管理除草机器人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机械手臂,能够精准识别并去除杂草,避免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
灌溉机器人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实时监测土壤湿度,自动进行精准灌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施肥机器人能够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求,精确控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3、采摘环节水果采摘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识别成熟的果实,并利用机械手臂进行采摘,不仅提高了采摘效率,还能减少果实的损伤。
蔬菜采摘机器人则能够根据蔬菜的形状、大小和成熟度进行选择性采摘,保证了采摘的质量和一致性。
4、畜牧养殖在畜牧养殖中,机器人可以完成饲料投喂、粪便清理、疾病监测等工作。
例如,自动投喂机器人能够根据牲畜的生长阶段和数量,精确投放饲料,保证牲畜的营养需求。
智能挤奶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奶牛的乳头位置,进行无痛挤奶,同时还能监测牛奶的质量和奶牛的健康状况。
二、机器人在智能农业中应用的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能够不间断地工作,不受时间和天气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例如,采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采摘的数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采摘任务。
2、降低劳动强度农业生产中的许多工作,如播种、施肥、采摘等,劳动强度较大。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https://img.taocdn.com/s3/m/d100793110661ed9ad51f333.png)
二0一一年十一月
前
言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应用先进农 艺的桥梁和纽带,在降低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劳动力转移,改善农民生 活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起着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
甘州区是个农业大 区,自2004年11月1日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 来,甘州区农业机械化 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耕田不用牛,收割不 用镰”农民们千百年来 的梦想已成为现实。农 业机械的发展促进了粮 食增产,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促进了农业现 代化的发展,促进了甘 州区“都市农业”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谢 谢 大 家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2004年到2010年,甘州区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年增加 1.5万千瓦以上,是甘州区农机化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止2010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60.7万千瓦,其中,拖拉 机2738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684台,小型拖拉机23702 台),农机具55472台,联合收割机18台,
农机从业人员达到 38798人,全年完成 机耕面积67万亩,机 播面积57万亩,机收 面积23万亩,农机作 业总面积6110万标亩, 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综 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72.8%;全区农机总 收入达到3.45亿元, 农机纯收入达到1.59 亿元,农机化发展进 入中级阶段。
农业机械化的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
![农业机械化的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7b0d7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a.png)
农业机械化的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第1章引言 (4)1.1 研发背景与意义 (4)1.1.1 国际发展趋势 (4)1.1.2 国内现状与问题 (4)1.1.3 研发意义 (4)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5)1.2.1 系统梳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1.2.2 研究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的关键技术,包括感知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等; (5)1.2.3 设计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提高装备功能与稳定性; (5)1.2.4 构建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的推广与应用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5)第2章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5)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1 国内发展现状 (5)2.1.2 国外发展现状 (5)2.2 技术发展趋势 (5)2.2.1 人工智能技术 (5)2.2.2 无人机技术 (6)2.2.3 传感器技术 (6)2.2.4 网络通信技术 (6)2.2.5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6)2.2.6 能源环保技术 (6)2.2.7 一体化解决方案 (6)第3章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需求分析 (6)3.1 农业生产需求 (6)3.1.1 提高生产效率 (6)3.1.2 降低劳动强度 (6)3.1.3 提升农产品质量 (7)3.1.4 节能环保 (7)3.2 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功能需求 (7)3.2.1 自动化作业 (7)3.2.2 精准作业 (7)3.2.3 信息化管理 (7)3.2.4 智能调控 (7)3.2.5 节能降耗 (7)3.2.6 安全可靠 (7)3.2.7 易于操作和维护 (7)3.2.8 适应性强 (8)4.1 总体设计理念 (8)4.1.1 创新性:在装备设计及功能上实现创新,突破传统农业机械的限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8)4.1.2 系统性:构建完整的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体系,实现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提高生产效率。
关于小麦种植的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研究
![关于小麦种植的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fb02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6.png)
关于小麦种植的机械化问题与新技术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小麦种植中,机械化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控制病虫害等问题。
因此,发展小麦种植机械化和研究新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一、小麦机械化种植的必要性1.提高生产效率小麦机械化种植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除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
机械化种植的效率比人工种植高出很多,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2.减少人力成本人工种植小麦成本高、效率低,使用农业机械可以大量节约人工,减少用工成本。
在农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现在,机械化种植显得更为经济合算。
3.降低劳动强度传统的人工种植方法需要大量劳动力,比如手动播种和锄草等,劳动强度大。
通过机械化种植,可以减少人工劳动,从而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劳动生产效率提高。
4.保护生态环境农业机械化种植比人工种植更加科学,通过精细化控制,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灌溉水的使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使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
1.智能播种机智能播种机相对传统的播种机,具有定位、自动驾驶、智能播种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种植中误差,提高种子的播种概率和存活率。
2.无人机无人机可以对农田进行高效、快速的测量和巡视,实现大规模种植、采集数据、监测地块状况、制定量化的管理方案等。
同时,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人工的检测、观察行为,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3.精细管理系统精细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因素,智能控制土壤湿度、施肥量等关键指标,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精细的农田管理方案。
4.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约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水和肥料的流失,达到生态保护的效果。
总之,小麦种植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应用,种植效率和产量将会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提高。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报告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edf9b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4.png)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分析。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一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外的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一)农业机械化现状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大力推广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现在,中国农业机械化面积已经达到了60%左右,机械化率已经远远高于几十年前的水平。
同时,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除了简单的耕作机械和拖拉机之外,还形成了包括灌溉机械、收割机械、种植机械、田间作业机械、家禽畜牧机械和地下水探测机械等在内的多个子系统。
(二)农业机械化效果农业机械化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收入和农产品质量等方面,从而优化了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机械化技术,可以实现化肥喷洒、种植、施肥、灌溉、除草等农业生产步骤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农业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智能化技术相比于机械化技术更加高级,它已经成为了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有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无人机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家禽养殖、农产品追溯、气象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智能化技术优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环境污染,在提高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从而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劳动力的健康。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4b6c6df33d4b14e8524684e.png)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者:徐凤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正逐步形成,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在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途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
本文重点阐述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就进一步推进农机化进程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机化;农业现代化;农民;保护性耕种;联合收割机中图分类号:F291 文章编码一、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意义(一)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是科技的载体,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
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机械化的先导,它能使农机化技术成果迅速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以实现农业要素的有效配置。
(二)促进农机化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机化推广就是将先进的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通过试验、示范、操训、指导等多种想式,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活动,是将农机化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机械技术和农业技术相结合的过程。
农业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科技。
一方面靠科技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靠科研的发展。
我国每年有数百项农业科研成果。
但转化率只有15%一20%,绝大多数科研成果滞留在实验室和样机,没有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减缓了农业的发展步伐。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的过程,是连接科研、生产、应用三者的桥梁和纽带,农艺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也得借助于农机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才能大规模、高效率、规范化的实施。
(三)武装农民头脑,培养乡土能人,促进农民增收农机技术推广不仅引进机具,而且培训技术,武装了农民头脑,能培养一大批乡土能人,他们用所学的知识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机械化农业发展已成必然,这是农
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业是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生产机具组织农业生产,通过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的过程。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
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已经不仅限于田间生产,还向着生产前与生
产后相关生产的领域延伸,从而推进农业产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为农业现代化
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机具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以农业为生的人口数量非常大,农业生产在我国的社会经济
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而我国的土地使用量却在逐渐缩小,给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这就要求要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要对品种进
行细致的选择,而且要对技术和机具进行创新和完善,依靠新技术和新机具来大
幅度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量。
1.农作物生产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
应用在农作物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新机具,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播种和育苗方面,但这些技术和机具的普及与应用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当前,我国的农机购
买政策和施工作业补贴政策都比较完善,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农机具购买压力。
目
前我国生产的一些新兴农机具的售价较高,但是由于国家的支持,这些机具的补
贴金额也较高,因而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购买这种新型的农机具,从而推动了我
国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普及与应用。
另外,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让人们了
解适合当地使用的农作物种植新技术和新机具,在当地设置了示范区,通过直观
的演示,让人们对这些新技术和新机具有了更深的了解,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广作用。
这种方法让农民看到了整个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收获过程,清楚地展现出了
新型机具和传统机具的差别,让更多的农民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具进行农作物
的生产。
2.水果蔬菜生产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
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能够使水果蔬菜的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和高效,而且可以实现水果蔬菜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对于提高我国水果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机械化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加大对优良品种的使用率,不
仅提高了水果蔬菜的种植效率,而且提升了经济价值。
水果蔬菜的机械化生产新
技术,主要体现为对种植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无土栽培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
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并免除病虫害的威胁。
因此,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在水果蔬菜
种植中的广泛应用,满足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水果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在不断提高,新机具
的使用不仅体现在水果蔬菜的收获方面,更是延伸到了茶叶的采集方面。
虽然应
用在水果蔬菜生产方面的机具只有一部分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和支持,但是,
由于这些机械的应用给种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国家和政府对于这些机具的宣传
力度较大,使生产者对相关的机械操作和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
这些机具应用到水果蔬菜生产中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强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
时间,因此这些机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3.畜牧业生产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
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高效、高产、可持续发展的
要求。
畜牧业机械化新技术将从草场建设、草原改良、秸秆回收利用等促进草原
可持续发展。
牛奶的采集机械化设备,可以更好的控制牛奶的安全和卫生标准;畜禽养殖环境机械化控制技术,可以为畜牧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畜牧业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为畜牧业大规模、可持续生产提供保障,同时可以
产出更优质、产品卫生更有保障的畜牧业产品,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劳动强度的增加,人们必须重视畜牧业生产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
具的应用。
以往的传统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畜牧业生产和发展
的要求,所以,实现机械化生产势在必行。
畜牧业中的机械化新技术应用体现在
草场建设、秸秆回收等方面,有利于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轻秸秆焚烧对
环境造成的污染。
另外,畜牧业中新机具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牛奶的收集方面,新
机具能够实现牛奶的消毒和良好存储,保证了牛奶的饮用安全,也使牛奶收集能
够达到国家的卫生标准。
另外,环境保护技术还可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良好的
保障,创造更加安全的生产环境。
畜牧业生产中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有利于扩大畜牧业的生产规模,在满
足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卫生、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对我国的
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通常这些新技术和新机具主要应用于内蒙古或者新疆,这些
地区的土地和畜牧业规模较大,这些新技术和新机具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比如,牧草收集机器、玉米收获机器等,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的应用速度较快,
也能够展现出这些机具的特点,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
4.农业环境保护中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
环境保护性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与应用。
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
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力度加大,以
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换取的经济效益将寸步难行,现代化耕种技术需要的是能为人
类提供更环保的生存环境的技术。
保护性农业机械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主要包
括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现代植保无人机设备、
化肥深施技术等。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农业机械的绿色化运行,不仅能够使农业机械取得
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对环境进行保护。
自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来,人们
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其中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受到了高度重视。
随着
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亟待淘汰,
现代化耕种需要的是能为人类提供更环保的生存环境的技术。
目前,我国的环保
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已经在我国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
环
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环保耕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及化肥深施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节省灌溉
和施肥的成本,是我国农业生产未来的主要发展模式。
但是,这些技术的普及需
要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和支持。
例如,当前对于环保型耕种技术和灌溉技术
等的应用,国家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贴,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对于农业机械环保工
作的支持和重视。
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
方式逐步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方式,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不仅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现代化农业都是以先进的管理方法
为依据,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生产机具进行生产的。
通过对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并加速我国的农业发展。
因此,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的农业生产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2]陈廉.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
[3]卢秉福.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
[4]谭湘晖.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