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范本

合集下载

微机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微机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MOV AH,3H[SI];检测时位
CMP AH,23;满24清零,重新计数
JZ S6
INC AH
MOV 3H[SI],AH
S6:CALLCHU
MOV CX,3
S5:CALL DIS
LOOPS5
CALL DELAY1S
INC BYTE PTR[SI]
RET
JISHU ENDP
CHU PROC;数处理子程序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电子秒表
2.3系统功能框图……………………………………………………6
2.4程序流程图………………………………………………………7
第4章实施结果……………………………………………………14
第5章课程设计体会………………………………………………15
第6章参考文献……………………………………………………16
A2 EQU 0200H;8253通道0地址
CTR2 EQU 0206H;8253控制口地址
A3 EQU 0100H
DATA SEGMENT
TAB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77H,7CH,39H,5EH,79H,71H
BUF DB 0,0,0,0;毫秒——秒——分——时
2.1电路原理图
2.2硬件连接示意图
1、8086部分
2、8253部分
3、8255部分
2.3系统功能框图
2.4程序流程图
第3章 汇编源程序代码
源程序如下:
A1 EQU 0000H;8255A口地址
B1 EQU 0002H;8255B口地址
C1 EQU 0004H;8255C口地址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子秒表课程:《EDA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班级:电信07级2 班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0-6-15机电工程学院目录摘要 (3)1概述 (3)1.1课程设计目的 (3)1.2课程设计内容 (3)1.3课程设计原理 (3)2设计过程 (4)2.1模块1 (4)2.2模块2 (4)2.3模块3 (5)2.4顶层设计模块 (5)3系统仿真 (5)3.1 时序仿真 (5)3.2 电路功能验证 (6)3.3 问题分析 (7)4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8)附录1:源程序清单 (8)摘要数字秒表是生活中大家都很熟悉的事物,在EDA设计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题。

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秒表的整体构成,主要由分频器与计数器组成。

通过计数器进位端相联系。

设计好顶层原理图后,需要用VHDL语言对各个模块进行行为描述,完成对各模块的设计。

这应该属于自定向下,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1概述1.1课程设计目的了解各种PLD器件的基本结构,掌握QUARTUSII的使用方法,用图形输入法和VHDL完成规定的基本练习题,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个数字系统设计题的设计、仿真、下载(FPGA实现)。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一种EDA软件(QUARTUSII)的使用方法,能熟练进行设计输入、编译、管脚分配、下载等过程。

使学生能利用EDA软件(QUARTUSII)进行至少一个电子技术综合问题的设计(内容可由老师指定或自由选择),设计输入可采用图形输入法或VHDL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法。

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寻找和排除电子电路中常见故障的能力。

1.2课程设计内容使用VHDL语言描述一个秒表电路,利用QuantusII软件进行源程序设计,编译,仿真,最后形成下载文件下载至装有FPGA芯片的实验箱,进行硬件测试,要求实现秒表功能。

1.3课程设计原理秒表的逻辑结构较简单,它主要由、显示译码器、分频器、十进制计数器和计时脉6进制计数器组成。

在整个秒表中最关键的是如何获得一个精确的100HZ冲,除此之外,整个秒表还需有一个启动信号和一个归零信号,以便秒表能随意停止及启动。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西安郵電學院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系部名称:信息与控制系学生姓名:XXX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测控XXXX2010年9月13日至时间:2010 年9月26日电子秒表的设计一、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电子秒表,与通用秒表功能类似,有启动,暂停、复位等键。

计时长长度为300秒,需显示百分秒。

二、 设计方案分析1.方案设计数字电子秒表具有显示直观、读取方便、精度高等优点,在计时中广泛使用。

本设计用单片机组成数字电子秒表,力求结构简单、精度高为目标。

本系统采用C51系列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硬件电路如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以及一些按键电路等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中软件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 强大的功能来实现,简单切易于观察,在仿真中就可以观察到实际的工作状态。

本设计利用STC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使其能精确计时。

利用中断系统使其能实现开始暂停的功能。

根据要求知道秒表设计主要实现的功能是计时和显示。

因此设置了两个按键和LCD 显示时间,两个按键分别是开始、停止和复位按键。

利用这两个建来实现秒表的全部功能,而LCD 则能显示最多4.59.99秒的计时。

电路原理图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性,其次是布局合理,最后在正确性和布局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美观。

硬件电路图按照图1.1进行设计。

图1.1 数字秒表硬件电路基本原理图本设计中,数码管显示的数据存放在内存单元31H -33H 中。

其中31H 存放分钟变量,32H 存放秒钟变量,33H 存放10ms 计数值,即存放毫秒位数据,每一地址单元内均为十进制BCD 码。

由于采用软件动态扫描实现数据显示功能,显示用十进制BCD 码数据的对应段码存放在ROM 表中。

显示时,先取出31H -33H 某一地址中的数据,然后查得对应的显示位,并从P1口输出,就能显示该地址单元的数据值。

电子秒表设计报告

电子秒表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名称 多功能数字电子钟姓 名 学 号 2009021888 院、系、部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专 业 应用电子技术指导教师李志远2011年 12 月 11日※※※※※※※※※ ※※ ※※ ※※ ※※※※※※※※※2009级学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一个有“时”,“分”,“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

设计任要求: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秒钟脉冲发生器,输出1HZ的时钟;能显示时,分,秒,24小时制;用同步十进制集成计数器74LS160设计一个分钟计数器,即六十进制计数器用同步十进制集成计数器74LS160设计一个20进制计数器。

用译码显示电路显示时间。

指导教师签名:2011年月日二、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2011年月日三、成绩指导教师签名:2011年月日多功能数字电子钟的设计1 设计目的(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

(2)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多功能数字电路的基本RS 触发器、校时电路,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等单元电路的综合作用。

(4)熟悉多功能数字电子钟的调试方法。

2 设计思路(1)设计多功能数字电子钟电路。

(2)设计RS 触发器电路。

(3)设计校时电路 (4)时钟发生器的设计。

3 设计过程3.1方案论证多功能数字电子钟基本组成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多功能数字电子钟的基本组成框图时显示器 二十四进制秒计数分显示器 秒显示器六十进制秒计数器六十进制秒计数器 多谐振荡器校时电路如图可以看出多功能数字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及555多谐振荡器、计数器、译码显示器以及校时电路。

3.2电路设计简述工作原理:用555多谐振荡器产生1HZ的方波信号输出到秒的个位74LS160的CLK,74LS160开始计数,当计数器计到9时再来一个脉冲信号秒的十位进一同时各位清零,当秒的十位计到5时再来一个秒个位的进位脉冲秒的十位进位清零。

电子手表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手表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手表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手表秒表的基本功能与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手表秒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步骤;3.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手表秒表在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手表秒表,进行简单的计时和计次任务;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手表秒表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运动时间、制作简单的计时器等;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手表秒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 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子手表秒表的使用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分享。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辅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手表秒表基础知识:介绍电子手表秒表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功能特点及分类。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电子手表秒表概述》2. 电子手表秒表操作方法:详细讲解电子手表秒表的按键功能、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电子手表秒表操作方法》3. 电子手表秒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介绍电子手表秒表在运动计时、实验测量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子手表秒表的运用》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手表秒表的实践操作,包括基本功能的使用、简单计时和计次任务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子手表秒表实践操作》5.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手表秒表的创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秒表)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秒表)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电⼦秒表)⼀、设计⽬的培养和锻炼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程设计和应⽤问题的能⼒。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的⽅法、设计步骤,得到微机开发应⽤⽅⾯的初步训练。

掌握8255、8259、8253等芯⽚使⽤⽅法和编程⽅法,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以致⽤,进⼀步理解所学的相关芯⽚的原理、内部结构、使⽤⽅法等,学会相关芯⽚实际应⽤及编程,系统中采⽤8086微处理器完成了电⼦秒表系统的独⽴设计。

同时并了解综合问题的程序设计掌握实时处理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法,掌握⼀般的设计步骤和流程,使我们以后搞设计时逻辑更加清晰。

⼆、设计内容设计⼀个可任意启动/停⽌的电⼦秒表,要求⽤6位LED数码显⽰,计时单位为1/100秒。

利⽤功能键进⾏启/停控制。

其功能为:上电后计时器清0,当第⼀次(或奇数次)按下启/停键时开始计数。

第2次(或偶数次)按下该键时停⽌计时,再⼀次按启/停键时清零后重新开始计时。

可⽤开关控制,也可⽤按键控制三、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1)设计可以显⽰1~60秒的⽆存储功能的秒表,最⼩单位为毫秒。

2)通过键盘按键控制秒表清零、暂停、继续,退出等。

其中数字0控制清零,数字1控制继续和退出。

2、提⾼要求:1)秒表可以分组存储、批量显⽰、倒计时等。

2)采⽤图像显⽰,界⾯精美,设置报警声等四、设计原理与硬件电路1、整体设计思想使⽤8253⼯作在⽅式0计数,对1/100S计数,并讲计数值写⼊bl中并与100⽐较若不相等,则将计数值装换为10进制后送8255控制端显⽰,如相等则1S计数程序加1之后并与59⽐较若不相等则将计数值装换为10进制后送8255控制端显⽰,如相等则1min计数程序加1之后并与59⽐较若不相等则将计数值装换为10进制后送8255控制端显⽰,如相等则计数程序加1之后产⽣溢出,跳转清零程序将计数清零,同时数码管清零。

2、使⽤各芯⽚的作⽤及⼯作原理1)定时器/计数器8253⽤系统8253定时器提供的55ms定时单位,设计秒表定时程序。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电子秒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电信131班学号201302020134学生姓名陈挺指导教师林雨设计时间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教师评分2014年 12 月 31 日目录1.概述 (2)1.1目的(黑体3号,段前段后各12磅) (2)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黑体3号,段前段后各12磅) (2)2.电子秒表设计的内容 (3)2.1 电路完整工作过程描述(总体工作原理) (3)2.2 总原理图:(见下图3-1) (3)3.总结 (4)3.1课程设计进行过程及步骤 (4)3.1.1 时钟脉冲发生和控制信号 (4)3.1.2 设计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4)3.1.3 设计六进制加法计数器 (5)3.1.4 启动与停止电路 (6)3.1.5 清零电路设计 (6)3.2所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7)3.3体会收获及建议 (7)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8)4.教师评语 (8)5.成绩 (8)1.概述1.1目的(黑体3号,段前段后各12磅)秒表应用于我们生活、工作、运动等需要精确计时的方面。

它由刚开始的机械式秒表发展到今天所常用的数字式秒表。

秒表的计时精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构造也日益复杂。

本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数字式秒表的要求为:显示分辨率为1s/100,外接系统时钟频率为100KHz ;计时最长时间为10min ,6位显示器,显示时间最长为9m59.99s ;系统设置启/停键和复位键。

复位键用来消零,做好计时准备、启/停键是控制秒表起停的功能键。

针对上述设计要求,我们先前往校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数字电路设计方面的书籍,以及一本电子元件方面的工具书,以待查阅各种设 计中所需要的元件。

其次安装并学习了数字电路设计中所常用的Multisim 仿真软件,在课程设计过程的电路图设计与电路的仿真方面 帮助我们发现了设计电路方面的不足与错误之处。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黑体3号,段前段后各12磅)总体分析:图1-1 方案设计图 译码显示十进制计数器 六进制计数器 十进制计数器 十进制计数器 十进制计数器脉冲源分个位 秒十位 秒个位 0.1s 0.01s启动停止电路 与非清零如图1-1所示,该电路需要1个六进制和4个十进制的加计数器,一个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RS触发器启动停止电路。

微机原理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一、设计内容与要求 -----------------------------------------21.1 设计要求1.2 附加功能二、设计原理 -----------------------------------------------22.1 原理概述2.2 延时原理2.3 字符及字符串显示原理2.4 压缩BCD码转为ASCII原理2.5 动态扫描键盘原理2.6 整分报时原理2.7 记忆功能原理三、程序流程图 ---------------------------------------------43.1 主程序流程图3.2 各子程序流程图四、源程序及运行结果----------------------------------------- 7五、程序调试 -----------------------------------------------7六、心得体会 -----------------------------------------------8七、参考资料 ----------------------------------------------10八、附录(源程序代码)---------------------------------------10一、设计内容与要求1.1设计要求1. 具有秒和百分之一秒计时并显示于图案中央2. 具有启/停、复位功能1.2附加功能1. 具有记忆功能,可实现分别记时功能2.具有正分报时功能二、设计原理2.1 原理概述通过调用INT 21H的8号功能实现控制字符的输入, 2号功能实现字符的输出,9号功能实现字符串的输出。

通过调用INT 10H 的2号功能实现光标定位,AH=0H号功能设置显示方式、AH=7H号功能实现向下滚屏、AH=13H号功能实现彩色输出。

利用系统执行指令的时钟周期,编写延时程序,通过调用延时程序实现一秒的计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要求 (2)
二、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2)
三、设计的具体体现 (2)
1. 电子秒表的基本组成 (3)
2.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 (3)
3.电子秒表的原理图 (4)
4. 单元电路设计 (4)
5.设计仿真与PCB制版 (12)
四、心得体会 (17)
五、附录 (18)
六、参考文献 (20)
2
2020年4月19日
一、设计要求
1.以0.1秒为最小单位进行显示。

2.秒表可显示0.1~60秒的量程。

3.该秒表具有清零、开始计时、停止计时功能。

二、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培养我们运用有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专业基本技能、创新能力。

经过课程设计,学习到设计写作方法,能用文字、图形和现代设计写作方法系统地、正确地表示课程设计和研究成果。

2. 熟悉555方波振荡器的应用。

3.熟悉计数器的级联及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整体配合。

4.建立分频的基本概念。

三、设计的具体体现
1.电子秒表的基本组成
3
2020年4月19日
电子秒表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基本RS触发器、多谐振荡器、计数器和数码显示器4个部分组成。

电子秒表电路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如下:
图(1)电子秒表基本组成方框图
2.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用来产生50Hz 的矩形波。

第Ⅰ块计数器作5分频使用,将555输来的50Hz的脉冲变为0.1秒的计数脉冲,在输出端Qd 取得,作为第2块计数器的始终输入,第2、第3块计数器QA与CP2相连,都已接成8421码十进制计数电路,第4块接成六进制形式,其输出端与译码
4
2020年4月19日
显示器的相应输入端连接,可显示0.1-0.9s,1-9s,10-60s.
3.电子秒表的原理图
图(2)原理图
4.单元电路设计
(1)由NE555P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多谐振荡器) ne555是一种应用特别广泛作用很大的的集成电路,属于小规模集成电路,在很多电子产品中都有应
5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