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遵循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以及其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导入、讲授、练习和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目标。
通过有效地运用这四个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首先是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问题、引用实际问题或带入课文中的某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导入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导入,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并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接下来是讲授环节,教师需要对新知识进行讲解。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用一些具体实例来解释抽象概念、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能力。
讲授环节的目标是将新知识的概念和方法传达给学生,并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
然后是练习环节,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课堂练习和合作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练习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他们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最后是作业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来巩固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作业,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和反馈作业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步骤,更重要的是它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
导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讲授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法解读
1、综合练习:单项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
2、布置适量的课堂作业。
(5分钟以内)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流程(研讨稿)解析著名教育家乔伊斯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指导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教学模式是应该存在的,因为“教学模式反映了一定的规律,便于教师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有模式,但不要程式化,不要生搬硬套,机械搬用。
课堂教学的类型有多种,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结构。
小学主要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
这里仅对“新授课”的“四环节”作以解释。
实际应用时,教师必须随着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班级情况、儿童年龄特点的变化而灵活安排,增加一步,减少一步,或几步互相调换或合并都是允许的。
(先介绍一下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大致流程)第一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第二个环节 二、 探究新知(18分钟左右)1、提出问题:2、自主解决:3、交流研讨:4、教师讲解:第三个环节三、巩固拓展(15分钟左右) 第四个环节 四、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以上各步是基本操作模式,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增删、调换或合并具体步骤,灵活运用。
(比如:新课知识是起始概念时,就不需要复习这个环节。
)此教学流程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1、创新原则:课堂的每一环节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目的设置。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探究使学生从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通过思索使学生独到地回答(评价)问题;通过类比和假设使学生勇敢地质疑(反驳)问题。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最终形成了创新能力。
*2、探究性原则(可)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也可)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性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
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求知的潜能,处处使学生“生疑”,时时使学生带着“解疑”的欲望而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课堂始终贯穿着一条隐形的探究线索:即设疑(开始) →激疑→质疑→释疑。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四环节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四环节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渗透,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了。
教师就不能只传授知识,要重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
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既要重视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我凭着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目的,抓住基本,有所提高。
教师要上好每节数学课,教学目的必须明确,同时要有统一的基本目标;还要有提高的学习目标,这对于优等生的成长是有利的,但不能随意提高,偏爱优等生,那么过份提高的要求显然不是多数学生所能接受的,那种提高势必影响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目的如下:(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在制定本课提高目标时,必须要紧扣教材,同时注意与教材基本目标的联系,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如“正比例”的学习目标是:A 能举例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B 能判断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C 能说出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知道成正比例的关系。
D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E 知道成正例的量可用X Y =K(一定),来概括它们的关系。
F 能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提高目标是:能运用正比例概念有根据地准确地对有关数量关系作出判断说明。
二、习题设计,面向全体,注意“两头”。
优化数学课堂结构,教师应该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来选择,设计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才能的教学结构,例如:六年级教材的“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是由平面扩展到空间的开始,学生学起来有一定困难,特别后进生难以理解。
教师应该对本课设计如下的教学步骤:(1)复习、导入新课。
(2)引入概念通过观察、操作,在感知中形成概念。
(3)探讨求法,设疑释疑。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
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它
通过四个步骤,即“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知识展示、解题巩固”,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
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问题提出是这一教学模式的起点。
老师通过提出一个开放性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
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问题的提出可以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也可以是与生活实际和社会问题相关的数学难题。
通过问题提出,学生能够主
动思考并形成问题意识。
问题解决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可
以通过展开思维导图、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培养数学思维,还可以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培养
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知识展示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提出和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展示自己的数学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从他人的解答中学习,也可
以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交流来深化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知识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的知识,并能够提升学习成果的可视化和可评估性。
解题巩固是在知识展示的基础上,通过解题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在解题巩固的过
程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将问题抽象化、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同时也
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浅谈“四环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四环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湛江市中小学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已实施一年多了,此次改革的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合作学习为重点,致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创新和变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教师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居高临下的地位,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切实转变。
“四环节”教学模式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训练检测。
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优秀生出色发展,学困生不甘落后,真正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达到因材施教,把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课堂”。
新课堂标准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倡导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积极参与的兴趣”是课改的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的较好表现。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发挥其积极性,使学生处喜悦轻松的状态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当中。
在教学中,我经常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点燃学生的探索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使学生乐学会学。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学生回答“底×高”。
我又问:“如果图形是三角形,又该如何计算?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兴趣大增,通过动手操作,认真分析,积极思考,学生对本节内容已基本理解,这时我再加以讲解点拨,引导学生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谓水到渠成,轻松自如。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1. 引言1.1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的概念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安排,引导学生系统地、全面地,有意识地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认知活动和认知水平,形成能力和品质。
这个四步曲包括直观感知、概念建构、形象推理和技能训练四个步骤,通过这四步骤的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相应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情境,最终达到认知目标。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不仅仅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对学生认知过程的科学规划和引导,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综合素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的概念提出了系统和有序的教学步骤,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这个四步曲的设计,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概念,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2 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通过直观感知、概念建构、形象推理和技能训练这四个步骤,学生可以全面提升数学素养,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让数学素养变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数学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参与到社会发展中。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作为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应该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视和应用。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学生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第一步:直观感知,开发观察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直观感知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一、感知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阶段,也称为启发式教学阶段。
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建立起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实践,感知数学知识的内涵和本质,了解其规律性和实用性,强化数学学科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探究阶段在感知阶段的基础上,进入到探究阶段,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发掘问题、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创造知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策略性学习、反思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三、总结阶段探究阶段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总结,从而达到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进行深入理解和巩固掌握的目的。
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可将所学的知识整合、提炼和升华,以便于后续的应用和拓展。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强调注意点和易错点,以及相关的策略和技巧;让学生在总结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四、应用阶段总结阶段后是应用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将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发掘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强化学生实践学习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爱数学、懂数学的价值观念,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融入了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实践学习等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做好铺垫。
初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四个教学环节
初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四个教学环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
1 精彩引入环节“导学”即导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喜新厌旧是常人的心理规律,当然初中生更喜欢新鲜东西。
因此,在学习中恰当的给学生提供新题型、新题材、新教具、新问题、新方法、新数学故事、游戏等新鲜东西,就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从前都是老师出题来考你们,今天则让你们出题来考老师好么?你们随意写一个有解的一元二次方程,我就能马上回答出这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各是什么。
”同学们感到很新鲜,马上动手出题考老师,我一一进行了回答,并让他们进行检验。
全体学生热情高涨,主动快乐地求知,整节内容在热烈的气氛中学完。
可见,只要有特色地导学”。
便能使处于身心发展的初中生激起兴趣,开始美好的一节课。
如情景导入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新教材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材提供的引入材料可直接使用,但也有一些用起来不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处理,开发更好的情境材料。
笔者认为情境引入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承上启下,消除学生的知识陌生感,降低学习难度。
基于以上几点,我在情境引入中采用不同形式,尽量使每节课的开端收到一个良好效果。
情境引入的设计上我会考虑学生的现实背景和知识背景,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兴奋度。
2 数学活动环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数学是现代科技与工程的基础,它是人类社会获得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是人类寻找规律与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数学课堂教学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我们可以运用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指导学生深入了解概念,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的一套有效教学方法。
它的四个步骤依次为“启发性引导”,“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第一步“启发性引导”,是指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
应当建立在学生之前熟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利用问题和图形等形式来展开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概念,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
第二步“自主探究”,是指老师在第一步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知识不是直接借由老师灌输,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发现,来形成深刻的认知,并对自己的想法和组合进行检验。
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游戏 + 探险”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其中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归纳总结”,是指老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普遍化、抽象化、或归纳化。
比如从特例中找到一般规律,从单例中推理出整体情境,从简答中拓展出更广泛的应用场域等,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拼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第四步“巩固提高”,是指老师在前三步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基础,在这一步中则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提高和巩固。
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更加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通过各类方法拓展学生知识等,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
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完整步骤、注重实际应用的方法应该成为重要的抓手之一,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四环节”
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四环节”我们尝试运用“课堂教学四环节”进行创新教学,四个环节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探究与尝试、解释与交流、拓展应用。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通常来源于对于学生来说充满疑问和悬念的情境。
本环节力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创设问题情境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趣味性、新奇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多样性、新奇性、不可预测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大脑兴奋、思维活跃的状态中。
要善于创造新奇的事物,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障碍性。
障碍性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产生不平衡。
3.差异性。
应适合各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去探究,作出由浅入深的回答。
4.开放性。
解决问题的思路灵活多样,答案不一。
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应简单的直接给出,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提出。
第二环节,探究与尝试探究与尝试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与尝试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到:1.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要急于得出问题的结论或答案。
2.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究尝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才华和创造力。
3.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差时,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我矫正。
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应暗示、不应代替学生的思考。
第三环节,解释与交流学生只有通过与物质世界以及其他学生的相互作用,进行解释与交流,才能使概念变得完整。
解释与交流,就是让学生在个体探究尝试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
“四步导学”课堂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性的数学教学模式。
它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激发研究兴趣”,教师通过一些启发性问题或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求解问题的兴趣。
第二步是“探究知识主题”,教师通过示例引入知识点,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个人或小组讨论,探究知识点的本质。
第三步是“总结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应用场景。
第四步是“拓展应用和探究新问题”,教师通过提出一些拓展应用和新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究和思考。
“四步导学”课堂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增强课堂氛围,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时间长度可能会较长,需要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方式。
总之,“四步导学”课堂模式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但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和实践。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新授课解读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新授课解读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模式”新授课环节解读一、模式流程:(根据青岛版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将新授课的四环节制定为如下四个环节)1.情境创设(复习旧知、预习反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等。
)2.合作探索(动手操作、实验活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系统建构等。
)3.自主练习(本课相应练习巩固应用、检测评价。
)4.梳理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梳理知识点,引导评价、反思。
)二、模式的解读及实践过程(一)情境创设目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创设情境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入新课:可以采用实验导入式、故事导入式、热门话题导入式、疑问悬念式导入、图解式导入、复习导入式、音像导入式等各种不同形式进行。
(二)合作探索目的要求:合作探索是课堂的中心环节。
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学生学习目标落实,采取及时矫正的策略,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水平。
它包括自主学习、质疑互动、展示交流、总结提炼、巩固练习等环节。
此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备课,定准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学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建构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环节我们可以细分为:1.出示自学指导的学习活动设计:(达到四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学习时间或用1.2.3.4代替)--细化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课堂教学案例2.学生学习活动程序:①自主学习:首先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其次要有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②组内(间)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质疑互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能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会问或会质疑,对要解决的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并完成相关识记任务,为后续学习活动做好各种准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好“四环节”
数学“四环节”教学是由“引导质疑—合作学习—反馈归纳—升华创新”四部分构成,目的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有的放矢地分类指导,最终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
“疑”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动,因此教师要巧妙设置疑问。
本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
可以是教师在备课时由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本课的知识问题化,在上课时首先提出来,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针对性、指导性、连续性和趣味性,分解设问,层层递进;也可以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出关键的、富有挑战。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数学学科一直是学生们认为难以掌握的学科之一,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压力更大。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师们提出了一种名为“四步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
“四步导学”是一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学生参与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的教学模式。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通过四个步骤自主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对“四步导学”课堂模式进行介绍。
首先是“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是有趣的练习,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实践,让学生联想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
接下来是“引导”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逐步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示例或者实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并积累一些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数学实践,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领会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思考,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最后是“操练”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扩展。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也可以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四步导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灵活运用。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四步导学”课堂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这种课堂模式分为四个步骤,即“引入、探究、总结、作业”四个环节。
首先是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引入一定的问题或者情景来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心。
接着是探究环节,这一步是整个“四步导学”课堂模式中最核心的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和实践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然后是总结环节,教师会对这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最后是作业环节,教师会布置一定的作业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步骤,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那么,为什么“四步导学”课堂模式会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使用呢?这种课堂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四步导学”课堂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主动地探究问题,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这种课堂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四步导学”课堂模式中,教师更多地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学生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课堂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四步导学”课堂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这种课堂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四步导学”课堂模式中,教师更多地发挥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四步导学”课堂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四步导学”课堂模式在数学学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
浅谈数学学科“四步导学”课堂模式“四步导学”是一种数学学科的课堂模式,它通过四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四步导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导。
这个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在数学问题中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第一步的“学前准备”中,教师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在第二步的“导入”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问题背后的数学中心思想和方法。
在第三步的“突破”中,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在第四步的“拓展”中,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向更高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应用能力。
四步导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这个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会逐渐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并培养出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学会观察、模仿、探究和推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步导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和同学们进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合作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四步导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连接和应用。
这个模式将数学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连接,让学生能够看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场景。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发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四步导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性、培养数学思维、合作学习和知识应用的数学学科课堂模式。
它通过四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这种模式的应用可以使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加活跃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一部分,也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包括导入、破解、引导和归纳四个步骤,通过这四个步骤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导入导入阶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实例、引述名言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导入阶段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了解本课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破解破解阶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二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讲解、举例、探究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需要注重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发现和破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参与、合作、实践中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三、引导引导阶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三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设计问题、提出挑战、启发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发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引导阶段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引导阶段也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四、归纳归纳阶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第四步,是整个课程的收尾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认识体系。
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强调重点和难点,突出规律和特点,梳理思路和逻辑,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和技能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第一步:启发思维,激发兴趣数学课堂教学首先要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要避免传统的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引入实际问题、生活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第二步:理解与实践相结合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解与实践相结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实际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模型建立能力。
第三步:因材施教,个性化辅导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个性化辅导。
老师在讲解和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差异化地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个性化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四步:多元评价,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因此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评价可以包括日常作业、小测验、项目展示等形式,要注重综合评价,不仅评估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评估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旨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启发思维、理解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多元评价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发展,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数学方面的才能,更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数学一直被视为一门极具挑战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数学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之一。
四步曲教学方法包括感知、体验、理解和应用等环节,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培养出良好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从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感知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的第一步是感知。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感知数学知识的本质和特点。
在教学整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感知整数的正负特点,感知整数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整数的概念和特点,从而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感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知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感知阶段,教师需要多使用教学案例、实物、图片等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感官的接触来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
只有通过感知,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和素养。
二、体验数学课堂教学四步曲的第二步是体验。
在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意义。
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从而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导向和实践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
一、课前激趣
数学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怎样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对你上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地去思考、研究和探索,这成了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我认为课前两分钟讲些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引入最为合适。
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窍门:计算9的乘法时,张开你的十根手指,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
现在选择你想计算的九的乘法算式,假设这个乘式是6×9。
只要弯曲代表数字6的手指。
然后数弯曲的那根手指左边剩下的手指数是5,它右边剩下的手指数是4,将它们放在一起,得出6×9的答案是54。
其它乘式照此类推。
二、课堂创新引入
如果一堂课“引入”得好,就等于上好了一半的课。
我认为,引入新课比进行新课更难。
因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否有兴趣,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新课的引入是否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引入要有悬念,设置悬念可以从讲新课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看似与本课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
比如我在讲“体积的意义”时,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学习兴趣就会提高。
引入要联系实际,最好是学生能接触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还亲身经历过。
在讲数学概念时所举的例子尽量要联系实际。
当老师提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子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这样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三、小组合作学习解决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合作学习从组织形式与合作对象上看,主要是包括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和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两种。
而从教育教学的特点来看,这两种合作形式是从小学就开始并且呈上升趋势发展。
比如,小学阶段重在将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组织的一部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因此这种较为适合小学生心智发展特点的小组性合作学习被小学教师得以广泛应用。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应对全班同学进行适当的分组,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并在每个小组中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
选择智力好、
发言积极、表达能力强、组织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对组长还要进行适当有效的培训,要求他们在合作中积极讨论,畅所欲言,在发言过乱或过冷时,要善于组织调整活动进展,当意见不能统一时,要懂得让各方充分阐述自己意见的理由,在各抒己见中综合到不同观点。
小组活动时,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要允许和鼓励学困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同意见和见解,要进行友好协商。
这样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承担着互补且有内在关联的角色,促使他们积极互助,取长补短。
在这样的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能是多样的,既要懂得自赏,也要学会欣赏他人。
让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这样,学习成效才会发挥得更好。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助,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知识拓展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以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他们肯定是十分乐意的,这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也真正达到了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利用生活问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好像与自己的生活没什么相关。
这样的想法我们小学生中就更不用说了。
这也影响了部分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情绪。
那些学生学数学的欲望本来就不那么强烈,甚至有的同学还常常流露出厌学的情绪,这时我们老师要求学生如何积极去思考已经变得没有说服力了。
因此善意的“忽悠”,把学生的思维“引上勾”不时为一个很好的策略。
培养学生学好数学,并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也就顺其自然。
例如在教学了打折这课内容后,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入:现在各个商家打折成风,而对于我们消费者到底得到多少实惠,或者是否被骗上当时,学生就会产生想了解的欲望。
这时老师就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学生会觉得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当然想了解,这时学生就产生想学习的欲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也慢慢的被老师“引上勾”。
如六年级学了打折的数学知识,我会结合生活编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来解决。
例如:我们学校的同学很想为灾区的小朋友做点事,想买60个足球送给他们,现在有三家店可以选择,三家店足球的价格都是80元一个,但各个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
(1)甲店:买10 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2)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3)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还现金30元。
为了节省费用,我们该怎么买?为什么?学生们的计算结果各种各样,但有部分同学是正确的。
有学生这样认为:甲店只要买50个就可
以了,80×50=4000元。
乙店:(80—5)×60=4500元。
丙店:60×80 ÷200=24个,24×30=720元,60×80—720=4080元。
通过计算、对比学生会发现同样买这些球会相差这么多钱,看来学习数学知识对于自己的生活有多重要。
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学会了这个本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从而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让学生明白数学其实是所有生活的融合体,从街头卖菜,到航天飞机上天,什么也离不开数学。
数学——充满着很多的奥妙,充满着无限的乐趣,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奥妙,如何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学好这门学科呢?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让学生愉快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蓝天中!在课堂中,我通过激趣---课堂创新引入---小组合作---知识拓展解决生活问题,努力抓好这四个环节的教学,上好每一堂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