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市配网供电能力研究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配网运维不足点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配网运维不足点及其应对策略分析张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湖北武汉430000)摘要:以武汉市为例,针对该地区配电网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运维;故障跳闸;应对措施1配网运维存在的不足1.1城农配网发展不平衡,农配网改造与运维不足1.1.1农配网老旧设备较多,改造类投资不足随着武汉在全国省会城市经济指标排名中不断攀升,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配网投资也不断加大,但其中大部分配网建设资金都投向了网架建设,城郊特别是武汉偏远山区的农村改造类项目获得的投资严重不足。
黄陂北部长岭、姚集地区,新洲三店凤凰、涨渡湖地区,东西湖新沟、辛安渡地区,蔡甸消泗、沉湖地区,存在大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10kV配网线路,这些线路建设标准较低,线路供电半径长、老旧裸线、陶瓷横担、线径过细、树障严重、横担锈蚀、电杆风裂等情况较多,线路故障率、投诉率相比其他区域严重得多。
1.1.2农配网运维力量缺口较大,员工专业技术欠缺农配网区域地广人稀,相同线路设备量辐射的地域范围要大得多,运维工作量也大很多。
城农配网维护设备量相差不大,但城配网供电区域面积仅相当于农配网区域的1/9。
仅仅按照设备量设置的人员编制不能完全满足配网精益化运维的要求,大部分偏远区域的供电所编制人员较少,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且员工年龄普遍较大。
另外,农配网单位配置的车辆、仪器、工器具普遍无法与城配网班组相比,每年农配网运维费用均存在较大缺口,造成各类设备隐患整治不到位,日积月累,最终导致线路故障。
1.2入网设备品质不过关,问题多发2018年,虽然我公司开展了大量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但是依旧发生多起因为设备质量不过关导致的故障停运事件。
例如,武昌某环网柜出线电缆中间头发生故障;黄陂配变内部故障;东西湖开闭所过桥母线短路故障。
因设备本体质量问题导致的线路跳闸约占春节期间故障的30%,这反映了公司整体设备质量水平不高,且这类设备问题隐蔽性强,一般的巡视、检测手段很难发现,出现问题后故障查找处理难度大,易造成用户长时间停电引起投诉。
湖北省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 (2)
湖北省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1. 引言湖北省10kV及以下配电网是指电压等级为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是城乡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必须合理配置配电网的设施。
本文档旨在规范湖北省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的配置技术,以确保其达到高效、可靠、安全的运行状态。
2. 设施配置原则湖北省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设施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布局:设备的布局应科学合理,便于运维和维修。
•安全可靠:设施配置应满足电网运行的安全要求,减少故障风险。
•经济高效:配置的设施应高效利用能源,减少运维成本。
3. 设施配置要求3.1 变电站•变电站应位于电网接头或者重要负荷中心,方便接入和供电。
•变电站的布局应符合安全要求,配置必要的防火、防爆设施。
•变电站应根据负荷需求配置变压器容量,并考虑未来的负荷增长。
3.2 配电装置•配电装置应根据供电方式进行配置,包括环网供电、RAD供电等。
•配电装置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能够及时响应故障和调节负荷。
•配电装置的配置应满足配电房的容量和布线要求,减少能源损耗。
3.3 配电线路•配电线路应根据负荷需求和供电范围进行配置,包括主线路和支线路。
•配电线路的敷设应考虑地形和环境条件,避免因外界因素导致的故障。
•配电线路应配置合适的保护设备,如保护器、自动重合闸装置等。
3.4 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应根据负荷需求和供电范围进行配置,包括配电站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以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配电变压器应配置合适的保护设备,如温度传感器、断路器等。
3.5 其他设施配置除了上述设施配置之外,湖北省10kV及以下配电网还应配置以下设施:•配电互感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的互感器,以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
•配电自动化装置:包括SCADA系统、自动调度系统等,用于实现配电网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配电保护设备:如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等,用于保护设备和负荷免受电压过高或过低的影响。
关于电网配网设计现状与建设研究
关于电网配网设计现状与建设研究发布时间:2021-12-15T03:22:33.92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20期作者:程诗雨陈益科[导读]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程诗雨陈益科国网黄冈供电公司湖北省黄冈市 438000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对我们新时期的配网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经过电网改造我国的配网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节能降耗的新的时代需求下,配网的设计与建设必须进行创新,在保障用电安全与稳定的前提下,也要不断提升用电的可靠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配网的现状以及配网设计与建设中的原则以及举措,从而达到不断促进我国配网向自动化、世界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网;配网设计;建设因素;现状;建设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充分体现着其对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与利用能力,电能作为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一种能源,配网的设计与建设水平不仅是电能安全与高效供给的保障,更是支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强有力后盾。
目前,我国的电力需求量逐年增加,保证高质量的供电并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将成为时代的主题。
因此在配网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与可持续的绿色理念,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同时也要结合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也要使配网的设计与建设符合城市发展的长期以及现代化需求。
一、电网配电网设计与建设因素从我国目前的电网状况来看,虽然经过电网改造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在电网建设初期没有充分考虑未来的用电需求,这就使很多电网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现有的电网环境。
使配网的供电能力增加,满足负荷增长的需求,改善供电质量。
不断加强电网的适应能力,在配网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该把这一目标作为核心。
在保证配网容量裕度的情况下,尽量多设置联络点来提高供电质量的可靠性,也方便负荷的转移。
配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配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配网是指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变压器及配电设备等业承接输电,完成用电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然而,目前我国电力配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设备老化严重、电网容量不足、电网运行不稳定、线损严重、负载不均等。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配网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电力配网可行性研究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负载特性、配电设备、电能质量、运行维护、安全稳定等方面。
通过科学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和发展规划,以此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二、研究背景电力配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关系着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
如今我国电力配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老化:大量电力设备已经服役多年,老化严重,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2.负载不均:城市电力负荷大、密集,而农村电力负荷相对较轻,这就造成了负载不均衡的情况。
3.线损严重:我国电网的线损率居高不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还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4.容量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的容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用电需求。
5.运行不稳定:频繁的故障和断电现象,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电。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进行电力配网可行性研究,建立和完善电力配网规划制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对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配网可行性研究目标本次配网可行性研究的目标是全面调研、分析、评估电力配网的现状,制定可行的改造方案,优化配网结构,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具体目标包括:1.分析电力配网的现状,包括设备情况、负载情况、运行状况等。
2.研究电力配网的负载特性,评估负载需求,制定合理的负载预测模型。
3.评估电力配网的经济性,包括成本、效益、回报期等方面。
4.设计电力配网的改造方案,包括设备升级、线路改造、负载调整等。
5.优化电力配网的结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节能性。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 张靖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张靖发表时间:2018-01-14T15:28:32.6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作者:张靖[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飞速发展,国家电网工程不断地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现有的电力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需要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冈供电公司湖北黄冈 435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飞速发展,国家电网工程不断地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现有的电力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需要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对配电网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设计,从而保障电力供应质量。
但是就当前来看,城镇配电网规划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城镇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也影响了电网的发展。
该文通过分析城镇配电网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措施;问题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配电网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用电的基本需求,重新对配电网进行改造与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质性要求。
在城市配电网设计与改造过程中,应严格保障新城市配电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配电网的改造和建设能够紧跟城市的发展步伐、适应人们对用电规模不断增长的需要,进而促进城市配电网更加安全、高效的构建。
1城市配电网设计与建设的目标及内容城市配电网建规划与改造的目标在对于解决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供电质量差、设备陈旧、供电效率低等问题,重新对配单网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供电电能的质量,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配电网规划与设计目标还应平衡好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综合考虑城市的人文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配电网设计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当前配电网的运行现状、预测负荷分布的位置、确定电网结构的原则及供电设施标准等;对配电网供电量和电力进行平衡设计,提出合理的供电电源点设计要求,以准确确定变电所的容量及其布点位置;对城市配电网调度、通信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确定,规划新配电网取得的经济效益及供电能力扩大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
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技术的研究
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技术的研究随着现代化城市不断壮大,大量的电力需求不断涌现,对于电网供电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而当地电网的供电能力不足时,不仅会导致电力不稳定,出现电压偏低、瞬间电流大的问题,同时也难以满足新建建筑的用电需求。
因此,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纷纷开始研究和开发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手段:1. 增加变电站的容量变电站作为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容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整个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因此,增加变电站的容量,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场地空间的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增加变电站的容量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2. 安装自动化设备通过安装自动化设备,比如智能化配电系统,可以对配电网的供电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监测和控制,从而优化配电网络的运行状态,并降低电力故障的发生概率。
此外,自动化设备还能够智能分配电力负荷,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
3. 建设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来管控家庭设备的方式,比如智能电器和家用空调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家庭耗电量,从而减少对配电网的负载。
通过与配电网进行联动,智能家居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自动调整使用设备的电量或关闭不必要的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4. 使用节约用电设备为了缓解电力需求超过供给的状况,一些节约用电的设备技术正在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比如,LED灯具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使用LED灯取代传统的高压钠灯和荧光灯已成为了当前的潮流。
此外,电力有功修正设备、电能质量改善装置等技术也在逐步提高供电过程的效率。
总体来说,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技术的研究已经越来越紧迫。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多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但是随着配电网负载的不断增加,这些技术手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电力供给将变得更加可靠稳定。
配网工程现行标准规范目录清单(配网)
编号:
项目名称:
序号
标准号
标准规范名称
使用的文件
1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新建住宅供配电设 施设计规范》的通知(鄂电司企管〔2014〕15号)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指
2
导意见[鄂电司发展(2014)294号文]
□
3 Q/GDW-15-003-2009 湖北省电力公司城市配网建设与改造实施细则
□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Hale Waihona Puke 4DL/T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
5
GB50052-2009 《配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
6
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
7 GB 50055-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
8 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
9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
10 GB 50217-2007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
11
DLGJ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
□
12 (2013年版) 《国网公司配电网典型设计》
□
13
《国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
14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主要 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2007年湖北省城市配网迎峰度夏运行分析
由于各 供 电公 司迎 峰度 夏 预案 落 实 充分 , 强 加 了运行 方式管 理和 负 荷 调整 , 高 温 大 负荷 期 间 全 在 省 城市 配 网实 现 未 拉 闸 限 电。迎 峰度 夏期 间 城市 1 V配 网最 大负荷 统计 见表 1 0k 。
表 1 迎 峰度 夏 期 间城 市 1 V 配 网 最大 负 荷统 计 表 0k
析 . 对 20 针 0 7年 迎 峰 度 夏 期 间 出 现 的 问 题 , 出 了今 后 湖 北 省 城 市 配 网建 设 与 改 造 的 建 议 。 提
[ 关键 词 ] 湖 北电 网 ;迎峰 度夏 ;城 市配 电 网;故 障分 析
[ 中图 分 类 号 ]T 2 . M7 7 2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9 6 2 0 ) 一0 50 文 0 638 (0 7 增 05 — 9
1 2 城 市 1 V配 网供 电能力 有所提 高 . 0k
通 过年 度 城市 配 网 建设 与 改造 的投 入 , 迎 峰 在 度 夏前城 市 配网新增 了 1 1条 1 V线 路 。从 2 0 5 0k 07
个地 ( ) 司 城 市 配 网最 大 负 荷 增 幅 都 在 8 以 市 公 % 下 , 汉供 电公 司 增 幅 仅 1 2 % , 州 供 电公 司基 武 .7 荆
维普资讯
V0 . Add 1 31 NO . 0 V 2 07
湖 北 电 力
2 7堂1 箜 年1月 0 型 0
20 0 7年 湖 北 省城 市 配 网迎 峰度 夏 运 行分 析
季 斌
40 7 ) 3 0 7 ( 北 省 电 力 公 司 ,湖 北 武 汉 湖
2 7条 , 载 比例 由 1 . % 降 至 1 . % , 降 了 5 重 86 38 下 4 8 。全 省 的城 市 配 网 1 V供 电能 力得 到增 强 , .% 0k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及解决措施
DOI:10.16660/ki.1674-098X.2018.13.029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及解决措施祝文君1 王浩2(1.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鄂州市鄂城区供电公司 湖北鄂州 436000;2.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鄂州市华容区供电公司湖北鄂州 436000)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各个方面的用电需求都在不断增强,各方面的电力负荷也在不断增加,这也造成了低电压问题越来越严重。
所以,需要对配网低电压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有效解决,从而确保供电质量。
本文主要分析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配网低电压 问题 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5(a)-0029-0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尤其是近些年科技飞速提升,各种各样的用电设备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而造成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进入到用电高峰期(例如春节期间)配网低电压的情况就会发生。
主要是因为供电所配网结构相对比较落后所造成的配网供电能力较差。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力供应低电压方面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认真分析低电压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原因分析1.1 配网的改造相对滞后配网出现低电压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配网线路不能有效地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荷要求。
虽然相关供电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配网线路改造,但是改造速度相对较慢,无法有效地满足快速增加的电能负荷要求,从而造成电网运行环境较差,只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配网运行故障。
同时,没有对配网的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同时对线路缺乏有效管理也会造成电网新增业务缺少有效管理,虽然投入一定资金但是很难进行配网改造升级。
1.2 负荷没有均衡配置,从而造成电压降配网之所以会受到相应的制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配网线路半径不能进入到负荷中心区域,在运行中发生了三相不平衡,很难对负荷进行均衡分配,从而造成低电压问题。
《湖北省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DB42-2008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其他负荷
三级负荷
地下汽车库(含人防工程)
(地下停车库的设备)查《车库的规范》
基本通信设备、应急通信设备、柴油电站配套的附属设备、应急照明、Ⅰ类汽车库、机械停车设备以及采用升降梯作车辆疏散出口的新降梯。
一级负荷
重要的风机、水泵、立体车库机械设备
三种通风方式装置系统
正常照明
b)居住区内公共设施需用专用配变容量按计算容量配置。
c)居住区低压供电干线馈送容量宜按不小于0.7的配置系数进行配置。
表1居住区供配电设施负荷分级表
类别
用电设备(或场所)名称
负荷等级
十九层及以上居住类建筑
消防用电、走道照明、客梯电力、排污泵、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生活水泵
一级负荷
十至十八层居住类建筑
消防用电、客梯电力、排污泵、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生活泵、主要通道及楼梯间照明、
按GB 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开关柜
开关柜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选型,
(
按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第11.1条有关规定:
(1)所选用的高压开关设备除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高压断路器技术标准》、《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标准》、《气体绝缘技术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标准》(国家电网生[2004]634号)及《关于高压隔离开关订货的有关规定(试行)》(生产输电[2004]4号),不得选用已明令停止生产、使用的各种型号开关设备。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JGJ/T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关于新时期城区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探讨
的 重要 特 征 之 一 。分 布 式 电 源 ( 和 储 能 系统 ) 方 面 的 最 大发 展
识体 系; 并通 过 严 格 考 核 方 式 , 保 证 所 有 的 评 审 人 员均 具 备 电
力工 程评 审 _ 3 7 - 作 需要 的相 关 知 识 : 同时 . 应 注 意通 过 培 训 , 提 升
实际 规 划 中应 通 过 梳 理 相 关政 策 、 标准和指导性文件 , 实 地调 研 典 型城 市 的 配 电 系统 规 划 与城 市 规 划 工 作 的 衔 接 情 况 . 归 纳 分 析城 市发 展 对 配 电 系统 规 划 资 源 和环 境 约 束 ,提 出优 化 配 电 系统 与城 市规 划协 调 机 制 的 建议 方 案 。研 究在 资 源 和 环 境 约 束 下 的 配 电 系统供 电 能 力挖 掘 和 规 划 方 法 、城 市地 区电 缆接线模 式、 无功 配置、 中性 点接 地 方 式 、 继 电保 护 和 配 电 自
是 由于 配 电系 统 原 因 造 成 的 。 配 电 网 落后 也 是 造 成 电能 质 量 恶 化 的 主 要 因 素 , 电力 系统 的损 耗 有 近一 半 产 生 在 配 电网 , 我 国 配 电网 的 自动 化 、
智 能化程度 以及 自愈和优化运行能力远低于输 电网, 因此智能配 电网的建设 已经成为我 国电力产业发展 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述了新时期城区
基础 , 以通 信 信 息 平 台为 支撑 , 以智 能控 制 为手 段 . 包含 电 力
2 . 2 智能电网新型负荷特性下的负荷分析预测研究
用 户 互 动 是 智 能 电 网的 一 个 显 著 特 征 传 统 电 网 中绝 大
系统 的 发 电 、 输 电、 变 电、 配电 、 用电和调度各 个环节 , 覆 盖 所 部 分 中低 压 配 电用 户 都 无 法 主 动 参 与 电 网运 行 控 制 ,且 只有
基于BPS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算法
基于BPS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算法摘要:经过多年的大力建设,目前城市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当前的负荷需求。
电网到底有多大的供电能力、到底需要多大的电网规模和容量才能满足城市的最终需求,成为摆在电力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
本研究将采用基于基点变电站的供电能力算法优化,分析论证供电模块排列组合的最优方案,以及供电模块内中压侧最小站间联络线路回数。
0 前言鉴于国内外对供电能力模型的分析方法研究较为成熟,但主要侧重于小范围供电能力的计算,忽略了电网的整体性和区域间电网的连贯性。
同时,国内外现有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也只针对电网单体元素或者本层电网给出建设规范,未能充分体现区域内整体电网规划设计方案。
以往电网在计算供电能力时通常采用电力平衡的方法,但由于现状年部分地区高压变电站布点不足、负荷分布不均等原因,极容易造成部分高压变电站重过载和轻重的问题。
本次基于基点变电站的供电能力算法(以下简称BPS)的优点在于将以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为研究方向,充分论证在配电一张网大环境中高压变电站的最大供电能力,以及达到最大供电能力时中压侧所需的最小站间联络线路回数。
最终达到供电均衡、负荷均衡的目的,为电网工作者解决电网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1 BPS算法简介BPS是一种以变电站为基点进行供电能力计算,最终达到全网最优的理论方法。
(1)以变电站为基点进行环网联络组构建;(2)按照供电模块理论计算过程计算环网联络组供电能力;(3)供电区域环网联络组优化方案,确定环网联络组合理供电范围,构建合理环网模块;(4)计算环网联络组内站间联络最优方案。
2 BPS算法具体理论过程本次BPS算法研究以3座110kV变电站为例进行算法过程说明2.1 环网联络组在考虑站内过载系数k时,若站内第i号主变进行“N-1”校验时,其所带负荷由站内主变和站间与之有直接联络的主变来分担,并且允许站内其他主变短时过载运行,但过载的部分经过二次转供转到与之有联络的站间第j号主变上,这样可以等效地认为第i号主变与第j号主变存在间接的联络关系。
配网调研报告
配网调研报告配网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迫切需要进行优化调整和升级改造。
而配电网作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配网进行调研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配电网的现状,并重点研究配网技术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分析: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专业书籍和研究报告,了解配电网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发展状况。
2. 实地调研:走访电力公司、电网运营商和研究机构,了解他们在配电网建设与运维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3. 专家访谈:与电力系统领域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听取他们对配电网发展趋势和挑战的观点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目前我国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线路老化、负荷过重、电压质量下降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电力供应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限制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升级。
2. 配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无人化。
其中,智能化配网能够实现对设备状态的智能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3. 配网技术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要解决这些挑战,需要研发新的配网技术和设备,提高配网的抗灾能力和供电质量。
五、建议与改进措施1. 加强对配电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和故障设备,提高配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推广智能化配网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3. 加强对配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运维能力,保证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供电。
六、结论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配电网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湖北省新建住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标准
江西省新建住宅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标准1 总则1.0.1 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协调,贯彻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府厅发[2007]8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城镇经济发展和配电网现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环保、适度超前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的供配电设施建设均应执行本标准,改建、扩建的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当地电力发展及城市发展规划。
视新建住宅建设规模及容量大小,应考虑预留35kV-110kV变电站的站址及电力通道。
供配电方案和供配电设施用房的设计应与新建住宅详规设计同步。
1.0.4 本标准不含新建住宅公建设施计量装置以下部分,该部分(电梯、车库、水泵、消防、道路照明等)供配电设施宜委托有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1.0.5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应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简化设计、施工,缩短建设周期,方便运行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1.0.6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采用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维护方便(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设备。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0.7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从美化环境、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宜建设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
1.0.8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
2 引用的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引用的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有: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1094-1994 电力变压器GB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942-1993 低压电气外壳防护等级GB50011-2001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45-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1994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60-1992 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1-1997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6450-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修订)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103-1999 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DL/T 52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5216-2005 35~220kV 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728-200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订货技术条件DL/T791-2001 户内交流充气式开关柜选用导则JB/T10088 6~220kV 级变压器声级JB/T7113-19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JGJ/T16-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NDGJ96-1992 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37-2002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GB/T17467-1998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SD320-89 箱式变电所技术标准以上设计标准、规程规范若有更新的版本,则应按新版本执行。
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模式分析
【 关键词 】电力 配网;工程建设 ;管理模式
进入新世纪 以来 ,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 ,并且 电力行业逐渐成为我 国经济 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 ,电 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和 管理的过程中 ,由于众多的原 因,经 常会 出现 这样那样 的问题 ,比如技术不 高、没有受到相应 的政策重 视等等 。 1加强 工程量管理对配网建设工程项 目建设重要意义 首先 ,推 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 :在配 网工 程项 目建设过程 中,在设计 阶段 、施 工作业阶段 以及竣工结算审核 阶段都 需要严格 的控制和 管理工 程量 ;有人也用工程项 目全称工程 量管理替代 了全 生命周期 工程 管理这一名词 。因为 电力配 网工程 的建设往往需要比 较长 的作业周 期,并且在建设 的过程 中很容 易受 到其他外界因素的 影 响 , 因 此 在 项 目设 计 初 始 阶 段 , 需要 对 工 程量 进 行 合 理 的 控 制 , 并且控 制工程量的变更设计 ,这样 随着 工程 建设的不断深入 ,就可 以有效 的控制 工程量。具体来讲,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 内容 : 是 因 为 配 网 建 设 工程 项 目需 要 比较 大 的 作 业 强 度 ,较 长 的建 设周期 ,并且需要耗 费大量 的资源 ,管理技术的针对性较强等等 , 这样就 需要保证项 目动工设计 阶段 科学决策部署的质量 。因此 ,电 力配网工程设计阶段 的决策部 署,必须要保证可 以多次计量不 同作 业阶段的工程量 ,从而科学的控制不 同作业流程的工程量 。 二是在长期 的配 网工程 建设中,在建设阶段前期往往会 出现 图 纸变更等情况 ,但是 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人们只将后期项 目结 算审核作为 了关注 的焦 点;这样如果项 目的工程量 出现 了变更 ,在 作业的时候就很难有效 的依据 预先 的设计和规定来进行 三是 虽然通 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 明,如果有效 的实 行了工程量 合理控制机制和 项 目监制机制,那么在运作时期 的投 资效益和 社会 效 益 就 可 以得 到 有 效 的 保 证 。但 是 ,我 国 电力 配 网工 程 建 设 中 往往 没有将这些机制 落实下去。并且, 因为 电力系统 工程 建设管理需要 涉 及 到 诸 多 的环 节 ,比如 作 业 中期 阶 段 的 电源 规 划 、主 网 规 划 等 等 , 因此 ,在 电力配 网工程 建设 中就需要 贯彻全 称监理 和工程 控制。 其次 ,推 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模式 : 目前,我 国普遍 推行工 程量清单计价模 式,这样就从另一方面指导 了配 网建 设项 目工程量 的管理 。对 工程 量计算和编制规范进行统一 ,这样就 可以让工程量 的控制和 管理变 得更加的便捷和简单 ,在配 网建 设项 目中,各个单 位 应 该 采 用 统 一 的 分 部 分 项 工 程 的项 目名 称 ,在 工程 量 计 算 规 则 和 方法方面 ,也 需要实现统一,格式也需要严格的规范,实现统一。 2 电力配网工程存在 的问题与对应 的管理控制模式 在 电力配网工程建设 的过程 中,既需要对 项 目设计阶段 、施工 阶段和 后期竣工阶段 的全生命周期 的工程量 的控 制进 行强化,还需 要保证 能够顺利的完成配 网建设管 理阶段 的主要 任务 。具体来讲 , 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 ,配网规划 与建 设、配网运作管理阶段 、配 网设
关于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与增强措施分析
水电工程Һ㊀关于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与增强措施分析程福应摘㊀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㊁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低压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的关注度已经不断提高,对于低压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新要求也体现了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新要求㊂供电事业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充分加以重视㊂文章从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增强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角度展开了研究㊂关键词: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增强措施;电力企业;供电事业一㊁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分析(一)影响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分析近几年,由于城市的改造力度加强,企业的发展持续壮大,以目前城区电网现状㊁难以满足供电需求,必须加快电网建设㊁改造,尤其是增加变电站及开闭所的电源点建设,以提高电源点的限制对配网可靠性的影响㊂同时,配电网还受到其灵活性的限制约束,不能满足我国电网现在的发展要求㊂由于某些企业的环境污染物较多且对其管理不善,造成电器设备的表面污量大,不及时清理维护容易发生污闪事故,致使低压配电线路停电;同时污物可能造成电器设备的腐蚀损坏,其日常维护检修不当影响线路运行状况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停电事故㊂(二)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某些低压配电线路所带设备数量过多,有些配电线路特别是涉及农村地区的线路带有好几十个用户的变压器,造成供电可靠性较低,每次低压配电线路停电就造成大量用电客户停电㊂况且同时一条线路上的各用电设备相互影响大,难以保障电能质量,导致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用电客户反应强烈㊂再者,目前我国低压配电网建设中科技含量及自动化水平不高,特别是配电网的网架较薄弱,长期的户外运行㊁条件差导致绝缘化水平低,设备老化㊁故障率较高,还处在自动化建设刚起步阶段,计划检修执行力不强,城㊁农网改造以及故障㊁外部破坏等因素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还较大,重复停电㊁拖延送电㊁计划外停电还时有发生,其可靠性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停㊁送电管理及施工工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员参与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㊂二㊁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增强措施(一)加强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随着电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配电网设备的状态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㊂状态检修能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测试结果,来准确判断出设备的安全和运行情况,从而判断设备是否需要检修㊂状态检修大大降低了检修的成本,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期限,大大增强了检修工作的针对性㊂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要贯穿于设备管理的整个过程,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关注㊂进行设备状态维修必须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与状态检修相适应的安全体系㊁技术准备和信息传递等检测手段㊂应将设备故障㊁运行情况㊁存在缺陷等数据信息统一纳入状态检修的整体体系之中,为状态检修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㊂(二)提高配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首先,应当在聘用配网管理工作人员时,提高对应聘人员的要求,进而筛选出更加优秀的工作人员㊂其次,应当适当的改善供电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和企业福利待遇,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避免人才的流失㊂除此之外,还应对供电企业已有的配网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地培训和外出学习,使其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故障的处理方法,并在外出学习时,能够学习到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提高配网系统的管理水平,增强配网系统的稳定性㊂(三)优化配网结构,提高设备装备水平梳理配网线路㊁理清线路归属,尽量分区分片实施供电,避免交叉混乱的供电状态;采用适中的线路供电半径,一般情况下,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在A类供电区不宜大于2公里,在B类供电区不大于5公里,在C类供电区不大于10公里,0.4kv线路的供电半径在A和B类供电区最好不大于200m,在C类供电区不大于400m;提高线路的绝缘能力,更新或改造那些老旧或故障率高的设备,从而增强线路的性能;在线路开关处和分支处增加故障寻址器,提高故障查询能力,缩短故障排除时间㊂(四)引用零序保护接地选相装置当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传统的处理方式为调度员通过逐条试拉确定故障线路㊂由于线路的试拉顺序往往取决于调度员的经验,在试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条非故障线路甚至是专用线被拉开,导致停电范围扩大,故障处理时间增加㊂通过引入零序保护接地选相装置,若接地故障持续超过整定时间后,则自动闭合接触器投入电阻,增大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使相应出线保护动作,利用断路器跳闸自动切除故障线路㊂故障线路切除后故障消失,消弧自动退出补偿,电阻投切真空接触器自动断开退出电阻㊂相对于逐条试拉的故障处理方式,零序保护接地选相装置的投入明显减少了配电网母线的接地时间和线路的停电范围㊂三㊁结语电力企业要明确强化配网管理对供电稳定性产生的积极作用,要在对配网结构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完善线路运行管理以及优化网络结构等手段,有效控制供电系统中存在的各项因素,保证潜在的各项安全隐患以及故障能够被及时处理,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配网管理水平,进而对供电系统平稳运行形成良好助力,确保各项供电活动的开展质量,进而为电力企业运营奠定良好基础,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用电体验㊂参考文献:[1]陈衍.加强配网管理增强持续供电能力[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159-160.[2]金正满,张勇,王薛桥.加强配网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31-32.作者简介:程福应,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城县供电公司㊂581。
电力工程中的配电网改造规划分析
电力工程中的配电网改造规划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3T07:56:27.08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7期作者:刘长虹[导读]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正在逐渐推进当中。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行业之一刘长虹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公安县供电公司湖北荆州 434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正在逐渐推进当中。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行业之一,加强电力工程配电网改造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以便提高我国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电能输送效率,尽量减少电力能源在输送中造成损耗。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电力工程配电网建设中的常见问题,然后阐述了电力工程配电网规划措施,最后论述了配电网实际改造中需要关注的要点,旨在为日后我国电力工程配电网改造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为我国电力企业和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网;改造;规划引言配电网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高压配电网通常用于区域性电能输送,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多用于城市供电。
配电网的规划使用极大方便了我国区域性和城市的电能输送,但是随着整个社会对于电能需求越来越多,必须要对电力工程中的配电网进行改造规划,克服那些以往经常存在的问题,尽量减少配电网电能输送的损耗。
一、目前配电网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分析1.供电可靠性降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多发于乡村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乡村地区的配电网建设多是使用高架电缆进行连接,这样的方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电稳定性,而且还给配电网检修带来了难度。
首先,高架电缆的负担比较重,容易受到大风、雨雪等自然天气的影响,故障发生较为频繁;其次,高架电缆的检修难度比较大,危险系数高,如果发生了故障,技术人员的检修时间比较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用电,降低了当地区域的供电可靠性。
荆州中心城区户均配变容量合理配置分析
荆州中心城区户均配变容量合理配置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荆州市作为湖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持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基础设施配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户均配变容量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荆州中心城区的户均配变容量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小区供水不足、供电不稳定、小区容量过剩等,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有必要对荆州中心城区的户均配变容量进行深入研究和合理配置,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荆州中心城区户均配变容量的分析,探讨合理配置的原则和优化方案,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荆州中心城区户均配变容量合理配置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当前荆州中心城区户均配变容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2.探讨户均配变容量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3.总结户均配变容量合理配置的原则,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4.提出针对荆州中心城区户均配变容量的优化方案,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将有助于深入分析荆州中心城区户均配变容量的现状和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1.3 研究意义荆州中心城区户均配变容量合理配置分析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和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合理配置配变容量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户均配变容量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指导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
通过探讨户均配变容量合理配置的原则,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实践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 定 义 负 载 系 数 为 1 V 线 路 负 荷 与 装 接 容 量 之 0k 比 , 负 载 系 数 来 衡 量 1 V 线 路 上 所 装 接 配 变 在 用 0k 线 路大 负荷 情况 下配 变 的综合 负载 水平 。
流 为 3 4 A, 均 装 接 配 变 容 量 为 l 8 VA; 2 平 76 6k B类
0 7 , 均 负载 系数 为 0 4 ; . 1平 . l C类 区域 负 载 系 数 分
布 为 0 2 ~0 7 平 均 负载 系数 为 04 。 .2 . 1, . 5
以 上 数 据 说 明 :0 k 线 路 负 荷 与 装 接 容 量 之 1 V 间匹配 关 系规 律 性 较 强 , 且 存 在 区 域 性 差 异 。A 而 类 区 域 配 变 装 接 容 量 普 遍 过 大 , 类 区 域 配 变 装 接 C
The S u y o b n Dit i to y t m ppl p c t n Hu e o i e t d n Ur a s r bu i n S s e Su y Ca a iy i b iPr v nc
XI J n h i N u — u
( b i eti zr Tetn & Ree rh I siue;W u a u e 3 0 7;C i a Hu e crcP0 ̄ El e— sig sa c n ttt h n H b i4 0 7 hn )
A 类 区域 负载 系数分 布 为 0 2 ~0 4 , 均 负 . 9 . 1平
载 系 数 为 0 3 ; 类 区 域 负 载 系 数 分 布 为 0 2 ~ .4 B .2
户数 的技 术 建议 。
1 城 市 配 电 网 供 电 能 力 调 研 研 究
选 取 6 典 型 城 市 迎 峰 度 夏 运 行 数 据 以 及 典 型 个 线 路 、 型 台 区 展 开 调 研 , 研 城 市 配 网 1 V 干 典 调 0k 线 供 电 能 力 和 低 压 台 区 供 电能 力 两 个 部 分 。 1 1 城 市 配 网 不 同 供 电 区 域 1 V 线 路 供 电 能 力 . 0k 在 被 调 研 1 V 线 路 中 , 类 区 域 ( 心 城 区 ) 0k A 中 的 干 线 平 均 长 度 为 3 1 m , 大 方 式 下 的 平 均 电 . 9k 最
 ̄ btat A src]Th o g h n ls nrlv n aao r a i rb t n sse s p l a ai — ru ht ea ay i o e a t t fub nds iui y tm u pycp ct i Hu s e d t o yn
b i r vn ewi e e e c od srb to y t m e h oo y i k o ee ti p we n e p ie J — e p o i c t ar f rn et iti u in s s e tc n l g nTo y lc r o re t r rs , a h c
pa n,t e hnia dv c sa e p e e e o h e s na ea c s i a a iy i kV r ns i so i e het c c la i e r r s nt d f r t e r a o bl c e sng c p ct n 1 0 t a m s i n ln a h e s na l c e sn nd t e r a o b e a c s i g num be o dson d s rb i g t a f m e . rofl a i t i utn r nsor r
[ e od 2 dsr u ins se K yw rs iti t ytm;s p l a ai ;acsigcp c yi rn mi inl e b o u pyc p c y ces a ai ta s s o i t n t n s n
全 国各 城市 配 电 网 建设 标 准 考 虑 都 不 相 同 , 本 文 分 析 了 湖 北 城 市 配 电 网 供 电 能 力 , 点 研 究 影 响 重
术 , 出 1 k 线路 合 理 装 接 容 量 以及 配 变 合 理 装 接 户 数 的 技 术 建 议 。 提 OV
[ 键 词 ] 配 网 ;供 电 类 号 ] T 2 . 中 M7 7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0 —9 6 2 1 ) 40 3 —3 0 638 (0 10 —0 90
V o135 № 4 . Au 2 g. 011
湖 北 电 力
笙 鲞 塑 箜
21 0 1年 8月
湖 北 省 城 市 配 网 供 电 能 力 研 究
忻 俊 慧
( 北 省 电 力公 司 电 力 试 验 研 究 院 , 湖 北 武 汉 湖 40 7 ) 3 0 7
[ 摘 要 ] 通 过 对 湖 北 城 市 配 网供 电 能 力 相 关 数 据 研 究 分 析 , 结 合 日本 东 京 电 力 公 司 配 电 网技 并
路 合理 装接 容量 以及 配 变 合 理 装 接 户 数 。 同时 , 结
合 日本 东 京 电 力 公 司 配 电 网 技 术 , 出 湖 北 城 市 配 提
负 载 系数 一( 3 电压 ×正 常 方式 线 路 最 大 电 √×
流 ) 装 接 配 变 容 器 /
电网 1 V 线 路 合 理 装 接 容 量 以及 配 变 合 理 装 接 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