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与王恺争豪(文言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王恺传阅读答案石崇与王恺争豪
王恺传阅读答案石崇与王恺争豪
篇一:王恺传阅读答案第一文库网
(8 分)太祖①克衢州,命王恺总制军民事。
时常遇春②屯兵金华,部将扰民,恺械③而挞诸市。
遇春让恺,恺曰:民者国之本,挞一部将而民安,将军所乐闻也。
太祖①克衢州,命王恺总制军民事。
时常遇春②屯兵金华,部将扰民,恺械③而挞诸市。
遇春让恺,恺曰:民者国之本,挞一部将而民安,将军所乐闻也。
遇春乃谢恺。
民饥疫恺出仓粟以赈全活无算。
学校毁,与孔子家庙之在衢者,并新④之。
设博士弟子员,士悦服。
恺善谋断,尝白⑤事,未听,却立户外,抵暮不去。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七十七忠义一》)
【注释】①太祖:明创业皇帝庙号。
②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
③械:缴械。
④新:整修一新。
让r ng①退让、谦让、辞让。
②责备,责怪。
③窃夺。
④骚扰。
17.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6. (2分) b
18.(2分)王恺像当初一样上谏,太祖最终听取了他的建议
篇三:王恺传阅读答案
篇四:王恺传阅读答案
王恺,字用和,当涂人。
通晓经史,曾为元朝府吏。
[标签:内容]。
石崇王恺斗富文言文
石崇王恺斗富文言文1. 石崇与王恺争豪文言文翻译原文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译文石崇和王恺比阔斗富,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
王恺把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搔背痒的工具敲它,马上就打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石崇说:“不值得发怒,现在就赔给你。
”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
王恺看了,自感失落。
2. 蒋贵字大富文言文翻译原文:蒋贵,字大富,江都人。
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
雄伟多力,善骑射,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
从大军征交址及沙漠,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
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一日十数战,大败之。
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
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
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
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
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
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
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
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
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
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
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
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
而庄浪及晞所统,责晞委罪。
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
中考文言文《石崇与王恺争豪》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石崇与王恺争豪》全文详细翻译
导读:石崇和王恺比赛富有,都竭力用最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辆、衣冠。
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曾经把一株两尺来高的珊瑚树赏给王恺,枝叶茂盛纷披,世上最少有珊瑚树比得上它的。
王恺拿出它来给石崇看。
石崇看完后,用铁如意敲打它,它随手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以为石崇妒忌自己的宝贝,脸色严厉地大声指责石崇。
石崇说:“不值得懊恨,现在我还给您。
”即令左右把自己的珊瑚树统统拿来,有六、七枝高三尺、四尺,枝条的美好世上绝无仅有,明亮华丽看也看不尽,象王恺这样同等高的珊瑚树很多。
王恺心中感到很不舒畅。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古汉语知识点
古汉语知识点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古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现就教材中出现的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等有关常识及古今通用的修辞手法作一简要介绍。
古今字和通假字一、古今字在某一词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异中有同的若干字,原来的字称古字,后造的字称今字。
一般来说古字义项较多,今字承担的只是古字众多义项中的一项。
例如:①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李斯《谏逐客书》)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论语·先进》)③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例①中的“从”是今字“纵”的古字。
上古时汉字数量较少,每个汉字所表示的意义要比后世多。
兼职过多,容易造成岐解、误解。
解决一字多义问题的一种办法就是另造新字来表示原字若干意义中的一个意义。
例①古字“从”本兼有跟从、听从、追赶、参与、纵容、纵横等义项,后来在“纵横”的“纵”等意义上另造了一个今字“纵”。
例②中的“莫”字就是“暮”的古字。
在古汉语中,一个字因音同或音近常被借用来表示另一个词的意义,久借不归,假借义遂占据了主导地位,本义反而不明显了,这时就让原字表假借义,另造一个新字表示本义,新造的表示本义的字就是今字。
古字“莫”常借用作无定代词,表示无、没有之意。
后来假借义成为“莫”的常用义,本义就另造一“暮”字来表示。
例③的“阁”是“搁”的古字,“搁”字是在“阁”的“搁置”的意义上产生的。
例句③又由“搁置”引申为“忍住”“含着”。
注意,“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
清段玉裁说:“凡读经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而异用者谓之古今字。
”(《说文解字注·言部》“谊”字注)二、通假字通假也作“通借”、“古音通假”。
指古代汉语书面语中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或替代。
其中替代的字称为通假字,被替代的字称为本字。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除了音同或音近的关系,并无词义上的必然联系。
大学语文试卷
大学语文卷A1一、判断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判断下列句子中方括号内字词的正确意思,每题1分,共12分)1、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A、五十岁的人B、六十岁的人C、老年人()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A、装饰B、约束C、围绕()3、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
A、要求、B、邀请C、需要()4、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A、疏通B、规矩C、决裂()5、庶人传语,近臣尽【规】。
A、规范B、规则C、规劝()6、我们的风尘色全给它托出来了,这使我【踧踖】不安了。
A、踌躇B、恭敬C、忐忑()7、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A、立志B、笃行C、局限()8、【期】山东为三处。
A、约好B、期待C、盼望()9、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A、游泳B、交游C、油滑()10、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A、坐B、收集C、集中()11、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A、疾病B、记恨C、嫉妒()12、丞相【让】之。
A、责备B、禅让C、让座()二、解释下列括号内字词的正确意思和语法。
例: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通假字,通“慧”,聪颖。
(每题2分,共12分。
)1、井蛙不可语于大海者,拘于【虚】也。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5、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6、【膏】吾车兮秣吾马。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12分)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世本末体D、纪传体()2、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中唐诗人是——。
A、白居易B、李白C、张若虚D、张孝祥()3、《念奴娇•过洞庭》的作者是——。
A、史达祖B、张孝祥C、苏轼D、辛弃疾()4、不属于张岱的作品的是——。
A、《陶庵梦忆》B、《西湖寻梦》C、《石匮书》D、《于湖集》()5、借谈狐说鬼讽喻当时社会现实,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愤懑之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A、《醒世明言》B、《剪灯新话》C、《聊斋志异》D、《太平广记》()6、《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是——A、鲁迅B、张天翼C、吴组缃D、朱自清()7、《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战国策》B、《国语》C、《史记》D、《左传》()8、九斤老太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华威先生》B、《风波》C、《断魂枪》D、《绳子的故事》()9、《舞会以后》的作者是——A、契诃夫B、列夫•托尔斯泰C、莫泊桑D、裴多菲()10、“华威先生”是哪位作家笔下的人物——A、鲁迅B、张天翼C、吴组缃D、老舍()11、揭示了封建文化对人性的压抑摧残的艺术形象是——A、二姑姑B、孙老者C、沙子龙D、华威先生()12、诗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出自哪位诗人?A、白居易B、李白C、张若虚D、张孝祥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2分。
最新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侯与虞人期猎(一)文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下雨了,大人你将要去哪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虽然开心,怎么可以不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一)文侯与虞人期猎答案1. ①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确翻译)②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句中的“虽(虽然)”、“岂”、“一(专一、坚守)”、“期”。
)2.做人要诚信守时等(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给②宣王说之.:感到高兴2.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齐宣王要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个人齐吹②湣(min三声)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闵王登基后,喜好一个一个的听。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滥竽充数(二)齐宣王使人吹竽答案1.①、给。
②通“悦”,喜欢。
2.①齐宣王命令艺人吹奏竽,一定要让三百人一起吹奏。
②齐湣王继位为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艺人吹竽。
3.滥竽充数。
(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及答案
《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及答案《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及答案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
恺罔然自失。
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
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注释: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
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
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
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
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
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
④疾:同嫉,嫉忌。
⑤条干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
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2、恺以示崇,崇视讫()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二、翻译。
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翻译:石崇与王恺比富,双方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晋武帝曾经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树赐给王恺,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分学期版)说明:试卷号:1340。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1.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A)。
A.蒋防2.清代小说家俞万春的小说(D)续写《水浒传》,写陈希真父女领兵荡妖灭寇,将梁山英雄斩尽杀绝。
D.《荡寇志》3.下列作品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C)。
C.《新列国志》4.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择偶标准的变化,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花魁娘子(B)就爱上了忠诚善良的小贩秦重。
B.莘瑶琴5.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C)是戏剧家纪君祥的作品。
C.《赵氏孤儿》6.下列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A)。
A.《救风尘》7.侯方域和李香君是著名戏曲(C)中的人物,作品借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
C.《桃花扇》8.所谓“一人永占”是著名作家(B)的四部传奇《-捧雪》《人兽关》《占花魁》和《永团圆》的合称。
B.李玉9.戏曲史上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C),作品借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演绎吴越两国的兴亡。
C.《浣纱记》10.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B)。
B.《世说新语》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下列故事中不属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C)。
C.干将莫邪 2.蔡伯喈是戏曲名作(A)中的主要人物。
A.《琵琶记》3.李千金是元代杂剧(D)的女主人公。
D.《墙头马上》4.小说《儒林外史》借着(A)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中的正面人物的肯定。
A.杜少卿5.《余韵》是传奇名作(A)的一出,集中表达了作家的历史兴亡之叹。
A.《桃花扇》6.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D)。
D.沈璨7.梁辰鱼的名作《浣纱记》是第一部用(C)演唱的传奇,此后这种声腔几乎统治了曲坛。
C.昆山腔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B)。
B.《霍小玉传》9.下列以唐明皇杨贵妃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中属于杂剧的是(A)。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
专升本大学语文·魏晋南北朝文学1.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A.王粲B.孔融C.蔡琰D.刘桢2.李密原属于()A.三国时蜀国B.三国时魏国C.三国时吴国D.晋朝3.下面成语不是出自《陈情表》一文的有()A.祸起萧墙B.茕茕孑立C.形影相吊D.日薄西山4.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A.苍凉悲壮B.沉郁顿挫C.奔放豪壮D.豪迈悲壮5.《短歌行》(其一)的体裁是()A.汉乐府B.乐府旧题C. 乐府新题D.新乐府6.《短歌行》(其一)所采用的抒情手法没有()A.借景抒情B.直抒胸臆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8.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是()A.《蒹葭》B.《饮酒》(其五)C.《秋兴八首》(其一)D.《山居秋暝》9.《饮酒》(其五)中,最富哲理意味的诗句是()A.悠然见南山B.飞鸟相与还C.心远地自偏D.欲辨已忘言10.下列诗歌属于田园诗的是()A.《蒹葭》B.《饮酒》(其五)C.《秋兴八首》(其一)D.《登金陵凤凰台》1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一首()A.五言古诗B.五言绝句C.五言律诗D.乐府诗12.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抒情方式是()A.借景抒情B.借典故抒情C.借前人成句抒情D.直抒胸臆13.《饮酒》(其五)所体现的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态不包括()A.忘世——舍弃功名利禄B.忘我——陶醉于大自然C.采菊——追求高风亮节D.南山——希冀长命百岁14.《世说新语》是一部( )A.讽刺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C.志人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15.《石崇与王恺争豪》中刻画王恺形象,重点是 ( )A.突出肖像B.记叙行为C.描写言语D.揭示心理16.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是 ( )A.顾况B.陶渊明C.孟郊D.孟浩然17.《洛神赋》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睿18.《饮酒》(其五)的诗句中,“最富哲理”的句子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9.李密《陈情表》的写作特点是()A.寓情于景B.情景交融C.记叙抒情、以理服人D.夹叙夹议、以情动人20.在中国诗歌史上,近体诗起源于()A.五代B.南北朝C.隋朝D.唐朝2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22.在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包孕对比关系的两个词语是()A.“人境”与“车马喧”B.“心远”与“地偏”C.“采菊”与“见南山”D.“真意”与“忘言”23.曹操的《短歌行》(其一)反复咏叹渴望招纳贤才的心情,使整首诗显得()A.悠然自得、平淡率真B.自然、含蓄C.富有情趣D.格调苍劲、感情深沉24.“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春25.下列不属于李密《陈情表》使皇上罢诏的原因的是()A.标举孝道B.真挚感人C.言辞犀利D.文笔优美26.《世说新语》是一部( )小说集。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通假字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通假字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通假字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与”通“欤”,句末语气词,无意义。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与”通“欤”,句末语气词,无意义。
然(《庖丁解牛》)“向”通“响”,响声砉[huā]然向.然,奏刀騞[huō]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盖”通“盍”,何,怎样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善”通“缮”,擦拭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辩”通"辨",辨别,识别两涘[sì]渚[zhǔ]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秋水》)“虚”通"墟",狭小的居处)仓乎(《秋水》)“大”通"太",大粮仓不似稊[tí]米之在大.(tài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秋水》)“豪”通"毫",毫毛庄公寤.生(《郑伯克段于鄢》)寤,通“牾”,倒着。
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谓之京城大.叔(《郑伯克段于鄢》)大,通“太”。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郑伯克段于鄢》)参,通“三”。
【教材无注】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辟,通“避”。
躲避,避开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厌,通“餍”,满足。
【教材无注】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郑伯克段于鄢》)无,通“毋”,不要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帅,通“率”,率领。
无庸.,将自及(《郑伯克段于鄢》)庸,通“用”。
必要,需要【教材无注】若阙.地及泉(《郑伯克段于鄢》)阙,通“掘”,挖。
【教材无注】永锡.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
赐给不如小决使道.(《子产不毁乡校》)“道”同“导”,疏通,引导使人属.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属”通“嘱”,嘱托,请托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责”通“债”,债务愦[kuì]于忧,而性懧.[nuò]愚(《冯谖客孟尝君》)“懧”通“懦”,怯弱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责”通“债”,债务;“反”通“返”,返回无纤[xiān]介.之祸(《冯谖客孟尝君》)“介”通“芥”。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二)诸灵康曹怿岚顾伟陆锦花徐董梅11.荀巨伯以德退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③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③败:毁弃。
④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文言知识]释‚贼‛。
‚贼‛一词多义,从感情色彩来看,均为贬义。
它除了解释为‚强盗‛外,还可解释为‚暗杀‛(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残忍‛(端王为人贼戾)、‚敌人‛(夷吾与召忽,吾贼也)等等。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值②语③去④一⑤义2.翻译:①荀巨伯远看友人疾②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3.‚一郡尽空‛的意思是,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12.颜氏家训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①;何事.非君,伊、箕之义也②。
自春秋以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③矣。
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陈孔章居袁裁书.,则呼操为豺狼;在魏制檄,则目.绍为蛇虺。
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④,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⑤之。
选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注释]①二姓:指改朝换代中的前后两个王朝。
因王朝更迭,多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姓氏之间。
上文中的伯夷和叔齐为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死后,两人争让王位,。
纣王乱,二人奔周,周武王灭商后,两人以归顺周朝为耻,不食周粟,隐居到首阳山,后饿死山中。
②伊:即伊尹。
曾佐汤灭桀,封为宰相。
汤死后,拥立汤的长孙太甲为商王,但太甲暴虐无道。
伊把他放逐到桐宫,直到他改邪归正后,才迎回交还了政权。
箕:商纣王的叔父。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南平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论说体史论的是()A.李斯《谏逐客书》B.欧阳修《伶官传序》C.苏轼《前赤壁赋》D.柳宗元《哀溺文序》2.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代表作有《羊脂球》()等A.《欧也妮·葛朗台》B.《竞选州长》C.《项链》D.《巴黎圣母院》3.下列哪个作品描写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A.《汉宫秋》B.《长恨歌》C.《西厢记》D.《桃花扇》4.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文章是()A.《论语》B.《答李翊书》C.《秋水》D.《谏逐客书》5.下列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风湿性关节炎不会导致关节畸形B.风湿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不易脱落C.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D.风湿性心包炎可导致心包粘连6.下列属于鲁迅短篇小说集的是()A.《热风》B.《朝花夕拾》C.《野草》D.《故事新编》7.《风波》中的风波,所围绕着展开的事件是()A.七斤头上有没有辫子B.赵七爷到土场上示威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D.皇帝是否又坐了龙庭8.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睿9.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是()A.钱谦益B.袁枚C.黄宗羲D.蒲松龄10.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行文()表彰杨利伟同志的丰功伟绩并授予航天英雄称号和勋章A.通讯B.通知C.消息D.决定11.下列人物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孔子和荀子B.老子和孔子C.墨子和韩非子D.老子和庄子12.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巅峰之作是()A.《红楼梦》B.《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D.《镜花缘》13.《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刻画王恺形象,重点是()A.突出肖像B.记叙行为C.描写语言D.揭示心理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左传》15.在汤显祖现存的五种剧作中,影响最大的是()A.《枕中记》B.《牡丹亭》C.《西厢记》D.《窦娥冤》16.在鱼龙潜跃水成文中,之所以要写鱼龙,是因为()A.鱼龙可以指古杂戏B.鱼龙可以形容好坏混杂C.鱼龙据说可以传书D.鱼龙是水中最常见之物17.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A.茅盾B.郁达夫C.巴金D.鲁迅18.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出自()A.《瓦尔登湖》B.《荷马史诗》C.《李尔王》D.《哈姆雷特》19.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是()A.《采薇》B.《饮酒》(其五)C.《秋兴八首》(其一)D.《沈园二首》2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1.唐代诗人中善于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是()A.高适B.李商隐C.王维D.李煜22.关于苏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八大家之一B.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C.思想主要受儒、释、道三家影响,以儒家为主体D.《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婉约词的代表作23.钱锺书《吃饭》一文选自()A.《写在人生边上》B.《人·兽·鬼》C.《谈艺录》D.《管锥编》2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孟浩然B.陈子昂C.白居易D.柳宗元25.《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6.《游园》出自汤显祖的戏剧()A.《紫钗记》B.《牡丹亭》C.《南柯记》D.《邯郸记》27.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何以女为见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单于召会武官属D.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28.公布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情况时用()文种A.命令B.决定C.公告D.通告29.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A.巴金B.茅盾C.老舍D.赵树理30.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学派是()A.道家B.墨家C.儒家D.佛家二、填空题(20题)31.《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作者是____32.____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33.《牡丹亭》的作者是____34.李商隐《锦瑟》: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35.《诗经·氓》:桑之未落,____36.闻道长安似弈棋,____37.《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两句诗是____,____38.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和露摘黄花,____,煮酒烧红叶39.我病君来高歌饮,____。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0)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选择题1.唐传奇《柳毅传》的作者是( )。
A.李朝威B.李复言C.白行简D.白居易2.下列作品中属于白话短篇小说的是( )。
A.《聂小倩》B.《赵盼儿风月救风尘》C.《聂隐娘》D.《金玉奴棒打薄情郎》3.九死一生是小说( )的主要人物。
A.《老残游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四游记》D.《醒世姻缘传》4.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 )的作品。
A. 马致远B.康进之C.尚忠贤D.纪君祥5.《夜奔》出自著名作家( )的传奇名作《宝剑记》。
A.李玉B.李开先C.沈璩D.吴伟业6.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儒林外史》的是( )。
A.严贡生B.沈琼枝C.席方平D.杜少卿7.明代戏曲流派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一)。
A.梁辰鱼B.汤显祖C.沈塬D.阮大铖8.下列杂剧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 )。
A.《望江亭》B.《通天台》C.《墙头马上》D.《陈州粜米》9.《弹词》是传奇名作( )的一出,作家借李龟年之口表达了历史兴亡之叹。
A.《桃花扇》B.《秣陵春>C.《长生殿》D.《清忠谱》10.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
A.《西京杂记》B.《搜神记》C.《启颜录》D.《世说新语》11.小说《海上花列传》在题材类型上属于( )。
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世情小说D.公案侠义小说12.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的是( )。
A.《画琵琶》B.《沙弥思老虎》,C.《错斩崔宁》D.《促织》13.唐代作家( )的传奇《霍小玉传》中描写了名妓霍小玉和才子李益的爱情悲剧。
石王争豪2.0
拿
用
• 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 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 惜,又以为疾己之 (qi) 宝,声色甚厉。 给……看
敲击,敲打 终了,完 毕
妒忌
• 枝叶茂盛纷披,世上最少有珊瑚树比得上它的。 王恺拿出它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完后,用铁如意 敲打它,它随手碎了。王恺既惋惜,又以为石崇 妒忌自己的宝贝,脸色严厉地大声指责石崇。
石王争豪
用
都 用尽,用 来 ①舆服:车辆、 冠冕和服装
•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 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把 装饰 送
• 石崇和王恺比赛富有,都竭力用最华丽的东西来 装饰车辆、衣冠。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 助王恺,曾经把一株两尺来高的珊瑚树赏给王恺,
少有
遗憾
小厮 于是, 就 都,全
够得上,值得
•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 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普 通的 失意,精神恍惚 的样子
• 石崇说:“不值得懊恨,现在我还给您。”即令 左右把自己的珊瑚树统统拿来,有六、七枝高三 尺、四尺,枝条的美好世上绝无仅有,明亮华丽 看也看不尽,象王恺这样同等高的珊瑚树很多。 王恺心中感到很不舒畅。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之十八——石崇与王恺争豪
译文:石崇和王恺比阔斗富,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 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 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 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王恺把珊瑚树拿来给石 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马上就打碎了。王恺既惋 惜,又认为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 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就 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三尺、四尺高的, 树干、枝条举世无双,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 就更多了。王恺看了,自感失落。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 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 清谈小说、轶事小说。其中“志人”这个名称,是鲁迅从“志 怪”推衍出来的。著名志人小说的有《笑林》、《世说新语》 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石崇(249—300):渤海南皮(今河北省沧县西南)人,字季 伦,西晋文学家,今存诗8首。历任刺史、卫尉等重要官职, 在荆州劫掠客商,遂成巨富,以生活豪奢著名,后因反对赵王 司马伦的专权,被赵王司马伦亲信孙秀诬杀。
王恺:字君夫,东海郡(今山东省东南部及江苏省部分地 区)人,官至后军将军。晋武帝司马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 动作 和 神态 描 写的方法。 2.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 字概括。
答:① 击珊瑚 ② 展珊瑚 。 3.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
《石崇与王桤争豪》原文及译文
《石崇与王桤争豪》原文及译文赏析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者甚众。
恺惘然自失。
选自《世说新语·汰侈》注释穷:尽,用尽。
绮丽:泛指华丽的物品。
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
尝:曾经。
枝柯:枝条。
扶疏:茂盛的样子。
罕:少有。
示:给.....看。
讫:完毕。
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因能解痒如人意,故名。
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
疾:同“嫉”,嫉妒。
色:脸色厉:严厉。
恨:遗憾。
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
条干:枝条树干。
绝世:世上少见。
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甚众:非常之多。
罔然:失意的样子。
自失:自感失落。
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2.恺以示崇,崇视讫()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参考答案:一、l.常2.完3.尽4.像同"惘",迷惘二、1.石崇与王恺争比豪富,(两家)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
瑚树)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译文石崇和王恺比阔斗富,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
王恺把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马上就打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石崇说:“不值得发怒,现在就赔给你。
”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
中考文言文导读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导读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练习及答案中考文言文导读石崇与王桤争豪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
恺罔然自失。
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
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注释: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
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
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
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
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
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
④疾:同嫉,嫉忌。
⑤条干(g n)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
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2.恺以示崇,崇视讫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二、翻译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与王恺比富,双方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晋武帝曾经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树赐给王恺,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王恺给石崇看,石崇看罢,用铁如意一敲,随即就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贝,变了脸色,声音严厉。
石崇说:不值得生气,现在我就赔你。
于是命左右尽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高的,枝条树干世上少有,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古今异义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古今异义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季氏将伐颛臾》)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作为”;今义:认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有事:古义:用兵;今义:泛指有事情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不能: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国:古义:邦国;今义:国家;家: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家庭)依乎天理..(《庖丁解牛》)古义: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古义:牛体本来的结构;今义: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庖丁解牛》)古义:不曾尝试;今义:未曾虽然..,每至于族(《庖丁解牛》)古义:即使如此;今义:连词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河,古义:黄河;今义:所有河流至于..北海(《秋水》)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秋水》)面目:古义,脸色,表情。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观于大海,乃()知尔丑.(《秋水》)丑:古义:鄙陋;今义:丑陋尔将可与语大理..矣(《秋水》)大理:古义:大道理;今义:云南一地方计中国..之在海内(《秋水》)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城..过百雉(《郑伯克段于鄢》)古义:城邑的城墙,两个词。
今义:京城,京都。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郑伯克段于鄢》)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未尝..君之赐(《郑伯克段于鄢》)今义:不曾古义:不曾吃冯谖先驱..(《冯谖客孟尝君》)古义:驾车先行;今义:事业先行者寡人不祥..(《冯谖客孟尝君》)古义:不善;今义:不吉祥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赵威后问齐使》)古义:打开;今义:出发恤孤独..,振困穷(《赵威后问齐使》)古义: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今义:孤单,寂寥战车万乘,奋击..百万(《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古义:奋力击敌的士兵,精兵;今义:奋勇攻击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古义:国家法令制度;今义:写出的文章形容..枯槁,面目犂黑(《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古义:容貌;今义: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简练..以为揣摩(《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古义:选择;今义:简洁明了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古义:道歉;今义:感谢富贵则亲戚..畏惧(《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古义:亲属,指父母妻嫂;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其它的成员乐正夔[kuí]一足,信.乎(《察传》)信,古义:真实;今义:相信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察传》)国人,古义:城邑及附近的人;今义:同一个国度的人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答客难》)古义:居,居于;今义:全天下平均..,合为一家(《答客难》)古义:一致,统一;今义:两者数量相等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而终惑于大道..也(《答客难》)古义:真理;今义:大路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答客难》)古义:一种小官职;今义:典故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孔子世家》)古义:逐渐;今义:稍微楚灵王兵强,陵轹[lì]中国..(《孔子世家》)古义:中原各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孔子世家》)古义:毕生;今义:当时那一年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孔子世家》)古义:面向北;今义:北边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孔子世家》)古义:进贡之事;今义: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孔子世家》)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孔子世家》)古义:三皇五帝;今义:三五个关雎之乱.以为风始(《孔子世家》)古义:乐曲的最后一段;今义:混乱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管晏列传》)古义:不贤,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管晏列传》)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管晏列传》)古义:不知羞耻;今义:卑鄙以区区..之齐在海滨(《管晏列传》)古义:小;今义:少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晏列传》)古义:交游,此指做生意今义:游览,旅游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管晏列传》)古义:困厄,窘迫;今义:贫穷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晏列传》)古义:赞美;今义:数量大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管晏列传》)古义:百姓;今义:俗气故论卑.而易行(《管晏列传》)古义:平易;今义:卑下,卑劣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管晏列传》)古义:趁机;今义:所以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管晏列传》)古义:编写;今义:低一等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管晏列传》)古义:亲密无间;今义: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垓下之围》)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个地区期山东..为三处(《垓下之围》)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