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中医有妙招
小儿流鼻血,老中医辨证分虚实

小儿流鼻血,老中医辨证分虚实
实证
肺经热盛:此型常发生在干燥季节,或感冒期间。
症见鼻孔及嘴唇干燥、血色鲜红、血量不多、鼻腔干燥或呼气有灼热感。
可用桑菊饮加牡丹皮、白茅根、侧柏叶治疗。
胃经热盛:症见鼻孔干燥、口干口臭、烦躁口渴、解羊屎状大便、小便量少色红,或牙龈肿痛。
可用清胃汤加白茅根、侧柏叶、芦根治疗。
肝火上逆:症见鼻血量多、色深红、头痛、头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可用龙胆泻肝汤加芦根、侧柏叶、茜草治疗。
虚证
肝肾阴虚:症见血量不多、口干、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手心足心发热。
可用知柏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赤芍、牡丹皮、白茅根治疗。
脾不统血:症见面色苍白、头晕疲倦、食欲不振,或有龈血、皮下出血等其他出血症。
可用归脾汤加藕节、仙鹤草、荆芥炭治疗。
小儿流鼻血的原因很多,除以上病因外,气候干燥、用力挖鼻孔、情绪过于激动、激烈运动、鼻梁受伤、打喷嚏或擤鼻涕太用力等,都可能引起流鼻血。
『国宝秘方』经常流鼻血根治几乎不花钱

『国宝秘方』经常流鼻血根治几乎不花钱秘方一:莲藕节适量。
秘方二:莲蓬适量。
用法:方一,把藕节磨成泥,或用榨汁机榨成汁,每天服用一小杯,一直服用到消除为止;方二,将莲蓬用土锅慢慢地烧成焦黄,研成粉末,每次用二至三克的量吹入鼻腔内,一天一次,此法适合于交大年龄的小孩。
方解:本方具有凉血止血之功。
适用于经常流鼻血患者。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无数例,疗效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荐方人:周洪范台湾国际级名老中医
备注: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三十克;一两等于十钱;一两等于三十七点三克;一钱等于三克;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零点三克;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零点零三克。
儿童经常流鼻血,中药治疗很有效[附方剂]
![儿童经常流鼻血,中药治疗很有效[附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dc52f44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61.png)
儿童经常流鼻血,中药治疗很有效[附方剂]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
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许多的儿童有习惯性留鼻血的毛病,有些与季节有关,比如干燥的季节容易流鼻血,有些与饮食有关,食用煎炒油炸之品也容易流鼻血。
流鼻血作为一个症状,与许多因素有关,有局部鼻腔的问题,也可能与全身疾病有关,但是绝大多数儿童流鼻血病因比较单纯,中药效果是很好的。
前几天有个小男孩来治疗鼻出血,几乎每天都要流,颜色鲜红,既往体健,大便干结,平均两天一次,小便偏黄,无其它明显不适。
面色暗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偏沉。
考虑其肺经有热,延袭脉络,上扰孔窍,下灼大肠。
治当清解肺热,凉血止血,佐以降泻肺气。
处方如下:炒栀子桑白皮白茅根生地黄赤芍药生黄芩牡丹皮枇杷叶茜草根生甘草(本号所发所有治疗方法均有特定适应病情,仅限具有一定水平的中医同道交流,枉顾具体病情盲目照搬,自作聪明以身试药,此乃大忌)五副水煎口服药后复诊家长诉期间只留鼻血一次,量也很少,可能与当天吃肉有关,大便干结减轻,但仍两天一次,复诊加釜底抽薪之法。
大凡治疗血症,气为血之帅,止血要配伍气药以增强疗效,不是仅仅清热凉血止血那么简单。
一般小儿肺热鼻出血,多伴有肺气不降,因火性炎上也。
故处方多配伍降泻肺气之药,如枇杷叶、瓜蒌皮、青礞石等,择其一味加入即可,气降则血下。
之前,这个患者是其他患者介绍而来,那个患者去年因其它疾病来就诊,服药后虽然疾病缓解,但是出现鼻出血。
今年来就诊,服药五副后又出现鼻出血,详细询问,原来中药为药房代煎。
于是我让其自己煎煮,严格按照我的煎煮时间及方法要求,原方开出,再次复诊诉药后果然再也没有出现鼻出血。
可见,煎药方法极为关键,有些细节真的可以决定疗效。
通过煎药这个细节,可以窥见患者的配合程度以及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当然聪明的医生也可据此来预测疗效。
我一直提倡患者自煎中药,谁也不如自己上心,并且严格按照就诊时指定的方法煎煮服用,不可随意改变。
小儿鼻出血中医治疗

小儿鼻出血中医治疗
1、肺经热盛:外感风热或燥热之邪犯肺上熏鼻窍,热伤脉络,溢于鼻中故为鼻衄。
鼻血点滴而出,色鲜红量少,鼻腔干燥并有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边尖红,苔白脉数,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方用桑菊饮加丹皮、茅根、山栀炭。
2、胃热炽盛:胃中素有炽热,或过食辛辣,以致胃热炽盛,循经上炎,血随热涌,妄行于外而为鼻衄。
其血量大而深红,鼻干口臭,烦渴引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宜清泻胃火,凉血止血,选用地黄汤加石膏、知母、大黄治之。
3、肝火上逆: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暴怒伤肝,干活上逆,血随火动,蒸破鼻窍发为鼻衄。
证见血色深而量大,头疼头晕、咽干、胸胁苦满、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数。
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味。
4、肝肾阴虚: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或久病伤阴,肝肾不足,水不涵水,肝不藏血,虚火上炎,血液升腾,溢于清窍,而为鼻衄。
鼻血时作时止,口干少津,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红绛、脉细数。
治宜滋养肝肾,凉血止血,可选知柏地黄丸加籍节、阿胶等论治。
5、脾不统血:久病不愈,忧思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气虚弱,统血矢司,气不摄血,脱离脉道,渗于溢鼻而致鼻衄。
其血渗渗而出,色淡量少,面色无华,神疲懒言,食少便溏,舌淡脉缓弱。
治当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用归脾汤加侧柏叶、地榆炭等。
儿童流鼻血中医4类型辨证与治疗

儿童流鼻血中医4类型辨证与治疗
鼻出血是小儿常见的病证,由于原因不一,故治疗方法有别。
中医大体分为以下4个类型辨证治疗:
(1)阴虚肺燥
症状:鼻腔干燥,出血量少,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溲色黄,舌质红,脉数,指纹紫。
治宜养阴润燥.
治疗方法:用养阴清脉汤加减(生地,沙参,玄参,麦冬,丹皮,白芍,白茅根),并可外滴薄荷油,平时多喂白开水,少吃煎炒油炸食物。
(2)风热犯肺
症状:发热咽痛,咳嗽痰黄,鼻子出血或流涕带血,苔薄黄,肺浮数。
治宜散风清热。
治疗方法:方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桔梗,牛蒡子,竹叶,芦根,甘草)。
(3)胃热炽盛
症状:鼻腔出血,牙龈红肿,口渴引饮,胸闷骨干,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疗方法:治宜清胃凉血。
方用清胃散加减(生石膏,黄连,丹皮,升麻,生大黄,栀子)。
(4)脾气虚弱
症状:鼻腔出血,淋漓不止,面色苍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夜寐不宁,舌淡,脉细。
治疗方法:治宜健脾宜气养血。
方用归脾汤加减(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生地,茯苓,阿胶,大枣,木香)。
外用:云南白药(中成药)吹入鼻内,或用药棉蘸药粉塞入。
此外,在鼻子流血时可迅速让小儿取立正姿势。
左鼻出血将左手高高举起,右鼻出血将右手高高举起,鼻衄可立止。
流鼻血-喝白茅根汤、塞云南白药

流鼻血-喝白茅根汤、塞云南白药夏梦★中医家传老偏方1.白茅根汤∶鲜生地、鲜白茅根、鲜芦根各适量,加水煎服,代茶饮用。
2.云南白药∶用小棉球蘸云南白药,塞入鼻孔。
★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流鼻血?幼儿偶尔流鼻血不用太惊慌,马上用拇指及中指同时夹住鼻翼两侧,压迫止血,约5分钟後松手,看看是否止血,若鼻血还止不住,再重复紧压鼻翼5~10分钟,多数鼻血可以止住。
用餐巾纸或棉球填塞止血也可以,但要注意填塞的位置和量,不然压力不够,或位置不对,就无法发挥止血作用,身边有药的话,可以用小棉球蘸「云南白药」粉,再塞入鼻孔。
很多家长遇到幼儿流鼻血时,常采用让幼儿仰头或躺下的方法,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流鼻血时一旦躺下或後仰,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会往後流入口腔、喉咙,反而容易造成幼儿呼吸困难,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导致呕吐。
★小儿经常性流鼻血要如何防治?小孩偶尔出血不用太担心,那经常出血该怎麽办,平时要注意什麽?●1∶判断出血是「局部性」或「全身性」幼儿经常性流鼻血要分清楚是「局部性」或「全身性」。
局部性流鼻血∶主要原因分为外伤、鼻前庭炎、乾燥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鼻发育异常等。
全身性流鼻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无力症、凝血因子缺乏、血管病变等。
必要时,要去耳鼻喉科做相关检查确认,并对症治疗。
●2∶多喝水、多吃水果秋冬天气乾燥,导致幼儿内火旺盛,容易流鼻血,因此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控制室内温湿度,太热太乾都容易出血。
●3∶用红酶素、凡士林涂抹鼻腔每天用红酶素药膏和凡士林涂抹鼻腔,持续1~2周。
红枣、桂圆、巧克力等食物易引发流鼻血,应尽量少吃。
最後,我再推荐1个治疗流鼻血的小偏方-「白茅根汤」。
●偏方∶白茅根汤材料∶鲜生地、鲜白茅根、鲜芦根各适量。
作法∶所有材料加水煎服即可。
服法∶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中医如何调理鼻腔出血

中医如何调理鼻腔出血鼻腔出血,又称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鼻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外感邪气等。
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鼻出血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中医认为,鼻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火热炽盛。
这又分为实火和虚火。
实火多由外感风热、燥邪,或过食辛辣厚味,导致肺胃热盛,上炎灼伤鼻窍脉络而出血。
虚火则常见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鼻窍所致。
二是气血亏虚。
多因久病不愈,或劳伤过度,导致气血不足,气不摄血,血溢鼻窍。
三是情志失调。
如长期抑郁、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逆犯鼻,灼伤脉络而出血。
针对这些不同的病因,中医有多种调理方法。
首先是中药调理。
对于实火引起的鼻出血,常用的方剂有桑菊饮、玉女煎等。
桑菊饮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作用,可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鼻出血。
玉女煎则能清胃泻火、滋阴增液,适用于胃热炽盛者。
对于虚火所致的鼻出血,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以滋阴降火。
气血亏虚者,常用归脾汤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其次是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
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益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莲藕、雪梨、百合、黑芝麻、红枣等。
莲藕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生食或煮汤食用。
雪梨能润肺清热,可榨汁或煮汤。
百合滋阴润肺,可煮粥或炖汤。
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可炒熟后食用。
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直接食用或煮粥。
再者是针灸调理。
通过针刺穴位,如迎香、合谷、上星、印堂等,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清热泻火的作用,从而改善鼻出血的症状。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针刺此穴可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是常用的止痛、清热穴位。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1 寸,针刺可清热息风、通窍明目。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中间,针刺能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孩子总流鼻血,当心脾虚!1张小方子,补脾止鼻血!

孩子总流鼻血,当心脾虚!1张小方子,补脾止鼻血!
这几天,我看到有患者在后台向我咨询,说自己家的孩子,十多岁,总是鼻子爱出血,是不是上火了?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之前的一个小患者。
他当时是9岁,他妈妈说,这孩子几乎每个月都要流一次鼻血,当时有中医诊所的大夫就说,小男孩,火力壮,没啥,多吃点去火的东西就好了。
于是,他妈妈就开始给孩子喝凉茶、要求多吃蔬菜瓜果。
结果,这流鼻血的现象一点都没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迹象,
孩子妈妈就来找我。
我当时一看这孩子,脉细,舌淡,脸色差,孩子自己说,和同学跑起来,感觉没力气。
虽然我不知道他的饮食情况。
但是仅凭这几点,就可以看出来,他正处于一个脾虚气弱的状态。
他脾虚,管不住血液,所以流鼻血啊。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当务之急,不是盲目“去火”,而是要健脾益气。
方子——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生地、牛膝、藕节炭、焦三仙、白茅根、甘草,水煎服。
结果,按这个方子喝了4剂之后,孩子就没再流鼻血。
接着,再服10剂停药。
从那以后,这孩子的鼻血就止住了。
我嘱咐,今后务必把饭吃好,照顾好孩子的脾胃。
作为家长,孩子经常流鼻血,一定要多一条思路:出鼻血未必都源于上火。
毕竟,孩子到底是体热有火,还是脾虚气弱,有时候分辨起来很难。
比如说,脾虚的孩子,也有脸红舌红的。
所以,当孩子出现流鼻血次数偏多时,一定要带孩子就医,摸清孩子的体质,准确辨证,孩子也少受罪。
中医耳鼻喉科如何调理鼻腔出血

中医耳鼻喉科如何调理鼻腔出血鼻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在中医耳鼻喉科中,对于鼻腔出血的调理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鼻腔出血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首先,燥热之邪侵袭人体,容易灼伤肺经,导致肺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鼻部脉络,引起出血。
其次,情志不舒,肝郁化火,火气上逆,迫血妄行,也可导致鼻出血。
另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气不摄血,或者久病之后,正气亏虚,也可能出现鼻出血的情况。
在诊断方面,中医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询问出血的频率、出血量、伴随症状等,以明确病因和病机。
针对鼻腔出血的调理,中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中药调理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肺热引起的鼻出血,常用的方剂有桑菊饮加减,以桑叶、菊花、薄荷等疏散风热,宣肺止咳;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鼻出血,龙胆泻肝汤加减是常用的方剂,其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等可清泻肝火;若是气血亏虚导致的鼻出血,则会使用归脾汤加减,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外治法在调理鼻腔出血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比如,冷敷法,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鼻部,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还有滴鼻法,将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中药滴鼻液滴入鼻腔,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
针灸疗法也是中医调理鼻腔出血的特色手段。
通过针刺穴位,如迎香、合谷、上星等,以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外,艾灸对于虚寒性鼻出血有一定的疗效,通过艾灸足三里、气海等穴位,温阳补气,增强体质。
在饮食调理方面,中医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免加重燥热之邪。
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藕、百合、绿豆等。
同时,要保持饮食的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C、K 等营养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血管的弹性,减少出血的发生。
生活起居的调理也非常重要。
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于干燥。
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中医佳方〗流鼻血民间止血方

〖中医佳方〗流鼻血民间止血方
【中医佳方】流鼻血民间止血方流鼻血民间止血方流鼻血。
有多种原因.大多数是因饮食不良而导致的.食糖过多.补品营养过盛.体力活动过度.食用辛辣.
油腻.煎炸食品过多。
三分治疗.七分保养才行。
【配方】:白茅根30克,芦根15克。
【用法】: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1500~1800毫升,浸泡40分钟,然后开火煎煮30分钟,滤取药汁即成。
代茶饮用,早晚2次空腹服用。
【主治】:此方适用于治疗肺热火盛之流鼻血。
对鼻出
血病人,治疗上要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使用各种止血方法,使鼻衄停止。
常用的外用止血法如下:冷敷法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患者
的前额或颈部。
用冷水冰冷目的可以收缩毛血细管.达到止血的效果,其次按住供血管路几分钟后,鼻孔内扩张毛细血管可以收缩快速愈合.双杆齐
下就没有止不住的鼻血。
注意必须头要向上仰起,低头血压关系止血慢些。
治疗小儿流鼻血的13个秘方

治疗小儿流鼻血的13个秘方【1 】小儿流鼻血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配合症状,不克不及单独成为一种病.出血的疾病,可能在鼻腔,也可能在其它器官或属于全身性疾病.本病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毁伤脉络,尤其以肺热.胃热.怒气.肝肾阳虚为罕有.临床上用以治疗小儿鼻出血的经常应用验方如下.[方一]白茅根50--120克,竹蔗100--300克.水煎,代茶喝.本方实用于由肺热引起的鼻出血.[方二]鲜藕适量,蜂蜜15-30克.将藕洗净,榨汁100--150毫升,参加蜂蜜,调匀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天.本方对肺热引起的小儿鼻血有用.[方三]生石膏50克,豆腐200克.将2味加水500毫升同煮1小时,加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豆腐.本方实用于肺胃部郁热产生的小儿鼻出血.[方四]红旱莲.白茅根各30克,瘦肉少许.三味加水3碗炖至1.5碗,吃肉喝汤,分3次服用.本方实用于各类血热出血症.第1页,共5页[方五]鲜荷叶半张,竹茹10克,鲜茅根30--60克,绿豆30克.先将鲜荷叶等洗净,绿豆先加适量水煮,待绿豆煮开花后,下其余味,取汁去渣,日分2--3次服.本方实用于小儿胃热之鼻出血.[方六]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本方实用于因怒气引起的鼻出血.[方七]鲜藕200---250克,生侧柏叶60克.将鲜藕洗净,切薄片,放铝锅内,加水烧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再将侧柏叶捣汁点入藕汁中,搅匀,醋加白糖代茶饮.本方实用于因血热所致鼻出血.[方八]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新颖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煎取药汁.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参加地黄汁和生姜,煮成稀粥食用.本方实用于因阴虚所致小儿鼻出血.[方九]第2页,共5页鸡蛋清2个,白糖50克.将二者调匀,以滚蛋滚水冲熟,待温顿食,每日2次.本方对鼻出血有用.[方十]人参6克,大枣15枚,粳米30克.将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本方对因性格虚引起的鼻出血有用.[方十一]大枣15个.将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用文火炖烂,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本方实用于性格虚所致的鼻出血.[方十二]龙眼肉.红枣.白糖参各15克,粳米100克.取连壳桂圆,剥去果皮,去核取肉,将白糖参单煎取汁,然后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亦可加少许白糖. 本方对脾虚所致的鼻出血有用.[方十三]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一路放盆中加适量水,揉成面团,上笼蒸15--20分钟.作早.午餐,温热服食.本方实用于体虚食少,或吐血.鼻出血.食疗偏方:五种饮食治疗流鼻血第3页,共5页许多原因会引起流鼻血的,如血小板紫癫.高血压.白血病.药物中毒等.除此之外,还有局部原因,如鼻中隔李氏区出血.鼻窦炎.鼻外伤.鼻中隔曲折.肿瘤等.经常有流鼻血症状的读者在查明原因对症治疗的同时,无妨试一试下列几则食疗偏方.(1)用三个杨桃榨汁,掺入甘草粉,鄙人昼二时阁下喝下约一碗,持续服用三天.(2)削皮梨子一个(比较小的用两个),蘸上甘草粉,鄙人昼二时慢慢吃下,持续服用三天.(3)空心菜喷鼻菇煮汤,鄙人昼二时喝下一碗阁下,持续服用三天.做法:将一把空心菜洗清洁,五朵喷鼻菇先泡水,然后切丝;花生油先下锅,待油热时,将喷鼻菇下锅炒几下,然后添两碗阁下的水,水开后才放下切好的空心菜,可添加一些味素.盐.(4)卷心白菜喷鼻菇煮汤,鄙人昼二时喝下一碗阁下,持续服用三天.做法:将半个卷心白菜切成半寸阁下长,将五朵喷鼻菇先泡水,然后切丝;先用花生油下锅,待油热后,放进喷鼻菇炒几下,再放下卷心白菜,一向炒至半熟,再添些水(水不必太多),可添加一些味素.盐.(5)豆豆芽(绿豆芽)喷鼻菇煮汤,鄙人昼二时喝下一碗阁下,持续服用三天.做法:将喷鼻菇五朵切丝,先下锅炒几下,再下一碗半水,水开后,将豆豆芽下锅(不宜煮太久),添下味素.盐,持续服用三天.第4页,共5页第5页,共5页。
鼻腔出血的中医治疗

鼻腔出血的中医治疗鼻腔出血是指鼻腔黏膜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自限性疾病,但严重的出血也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
中医认为,鼻腔出血多与热盛、血热、气虚、气郁、气血不畅等有关,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一、治疗原则:1.清利热毒:对于由于热盛所致的鼻腔出血,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黄芩等,以清热降火,止血散结。
2.益气化瘀:对于由于气虚和气血不足导致的鼻腔出血,可选用益气活血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甘草等,以益气化瘀,止血散结。
3.疏肝理气:对于由于气郁血瘀所致的鼻腔出血,可选用疏肝理气的中药,如柴胡、川芎等,以疏肝理气,舒筋活络。
4.补肾壮阳:对于由于肾虚所致的鼻腔出血,可选用补肾壮阳的中药,如何首乌、淮山药等,以滋阴补肾,调节气血。
二、常用中药治疗:1.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热盛所致的鼻腔出血。
2.黄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热盛所致的鼻腔出血。
3.当归:具有益气活血、调经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鼻腔出血。
4.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疏肝理气的作用,可用于气郁血瘀所致的鼻腔出血。
5.何首乌:具有补肾壮阳、滋阴补血的作用,可用于肾虚所致的鼻腔出血。
三、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1.穴位按摩疗法:通过按压特定穴位,刺激气血运行,促进出血处黏膜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
常用的穴位有迎香、印堂、四白等。
2.中药熏鼻法:选用适当的中药煎剂,用纱布浸湿后放在热水上蒸热,然后将纱布轻轻插入鼻腔,进行熏鼻。
熏鼻的药物可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常用的有韭菜、蒲公英、牡蛎等。
3.中药滴鼻疗法:选用适当的中药煎剂,用患者仰头,将药液用药瓶滴入鼻腔,使药液接触到鼻腔黏膜,起到止血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葡萄叶等。
4.中药外敷法:选用适当的中药煎剂,浸湿纱布后轻轻敷在出血处,使药液渗入黏膜,起到止血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菊花、苍术等。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鼻腔出血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穴位按摩、中药熏鼻、中药滴鼻和中药外敷等。
中医如何调理鼻腔出血

中医如何调理鼻腔出血鼻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在中医看来,鼻腔出血的调理需要综合考虑人体的整体状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认为,鼻腔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火热炽盛。
这可能是由于外感风热、燥热之邪,或者是体内肝郁化火、胃火亢盛、心火上炎等。
火热之邪灼伤脉络,导致血溢脉外,从而引起鼻腔出血。
其次是气不摄血。
如果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液就容易溢出脉外,出现鼻出血的情况。
此外,阴虚火旺也可能导致鼻腔出血。
阴虚则体内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虚火内生,灼伤脉络而致出血。
针对不同的原因,中医有多种调理方法。
对于火热炽盛引起的鼻腔出血,治疗原则是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中药,如黄芩、黄连、栀子、石膏等。
例如,经典方剂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凉血的功效,对于心火亢盛引起的鼻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羊肉等。
可以多吃一些清热凉血的食物,如绿豆、西瓜、苦瓜、莲藕等。
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恼怒,因为肝郁化火也是导致火热炽盛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不摄血导致的鼻出血,调理的重点在于益气摄血。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补中益气汤是一个常用的方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对于脾气虚弱引起的鼻出血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损伤脾气。
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饮食上,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大枣、薏米、芡实等。
阴虚火旺型的鼻腔出血,调理应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熟地、麦冬、知母、黄柏等。
知柏地黄丸是一个常用的中成药,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蜂蜜等。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熬夜容易损伤阴液。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来辅助治疗鼻腔出血。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小儿鼻出血(秘方)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小儿鼻出血(秘方)③排除全身性疾病或鼻腔局部非炎症因素,如鼻息肉等引起的鼻出血。
内服方:玄参5~10 g、生地黄8~20 g、白茅根10~30 g、白及5~10 g、茜草5~10 g、藕节5~10 g、侧柏叶5~10 g、仙鹤草5~10 g、荷叶5~10 g、牡丹皮5~10 g、血余炭5~10 g、黄芩5~10 g。
鼻塞明显者加辛荑5~10 g、苍耳子5~10 g;鼻腔干燥明显者加麦冬5~10 g、沙参5~10 g。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混合后分3次温服,连用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外用药采用本院自制鼻衄膏:白及2份、三七、血余炭各1份,共为细末,香油或胡麻油调为稀糊状,用消毒处理后的棉球蘸鼻衄膏适量塞入鼻腔(若为双侧鼻腔出血,则交替塞鼻),约2 h后取出,每日塞鼻2~3次。
配合内服方,连用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内服方:与治疗组内服方相同。
外用药: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生产的止血宝胶囊10~20粒,从胶囊中把药粉倒出,用香油调为稀糊,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方法塞鼻,配合内服方连用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病案举例郭某,男,14岁,2004年5月14日初诊。
患儿自2002年以来,每于春夏之交,双侧鼻腔出血,出血量不等,经中西药治疗而缓解。
此次于诊前曾患“感冒”,自服西药而愈。
但诊前3 d突然双侧鼻腔反复出血,经口服西药“安络血”等及鼻腔压迫止血治疗后,仍反复出血,每日2~3次,每次约30~50 mL不等,伴见面色苍白、乏力头昏、口鼻干燥,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经其他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双侧鼻中隔前下方充血、肿胀、糜烂、渗血。
查血常规:Hb:80 g/L,RBC:2.27 ×1012/L ,WBC:10.5×109/L ,PLT:175 ×109/L,PT:13 s,APTT:35 s。
已排除全身性疾病及鼻腔非炎症因素引起的鼻出血。
鼻出血中医治疗方

鼻出血中医治疗方
1,【辨证】肺热壅盛。
【治法】清肺泻热,凉血止血。
【方名】清金止衄汤。
【组成】桑白皮30克黄芩10克山栀炭10克白茅根10克茜草10克侧柏叶10克紫草10克当归10克旱莲草10克怀牛膝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2,【辨证】胃火炽盛、血分蕴热、灼伤血络。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降火。
【方名】镇衄汤。
【组成】生地黄30克桑白皮30克白茅根20克党参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3,【辨证】肺胃热盛,迫血妄行,溢于络外。
【治法】清热消瘀止血。
【方名】三黄止血汤。
【组成】大黄6克黄芩12克川连3克山栀12克黑栀12克茅根30克桑叶12克地榆15克茜草根15克仙鹤草15克银花15克黄柏10克元参15克水牛角12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转自江烨医学研究馆!。
小建中汤治小儿流鼻血如神

小建中汤治小儿流鼻血如神
小孩子很容易流鼻血,坊间也有很多偏方,比如说,左鼻孔流就举右手,右鼻孔流就举左手,两鼻孔都流就举双手。
但是这只是应急的方法,长期这样还是不行,得治本。
治本的方法就是经方中的小建中汤。
以前我就试过这个药方,有网友来看病,只是顺便说说自己孩子经常流鼻血,我问了几句,估计是虚证,就开了这小建中汤。
果然见效。
最近又有个病人来看病,顺便说起自己女儿经常流鼻血,非常严重。
奇怪的是以前用药寒凉药会流,温热药也会流,让我好生为难。
再仔细看看他女儿,断定仍然是虚证,还是处以小建中汤,总共两星期药,竟然就基本断根不再流。
小建中汤真是神效。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虚人,没有多少个壮实的,所以但凡有病,大都应该往虚证那里考虑。
不但止治流鼻血如神,治其他病也一样神效,最近有个网友长期上肩背痛,因为前段时间服用小柴胡汤稍过,结果出现流鼻血症状。
我知道是小柴胡疏泄过度,就处以小建中,结果不但止鼻血,而且长期肩背痛也好转近八九成。
小建中汤:治小儿流鼻血如神作者:郑智城。
治疗鼻出血的中医秘方茅根、白芍、石榴花……止血有奇效

治疗鼻出血的中医秘方茅根、白芍、石榴花……止血有奇效鼻出血在中医里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弓I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
中医认为,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多变。
其主要病因主要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劳逸、损伤等,其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灼络和气不摄血两个方面,所谓“阳络伤则血夕卜溢”。
火分虚实,实火与肺、胃、肝胆、心火壅盛关系密切:虚火主要是肺胃与肝肾阴虚所致。
而气不摄血则与脾虚关系密切。
只要我们从这几方面选择方剂对证调理。
便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茅根止血汤配方:白茅根30克,生地黄15克,丹皮10克。
制法:将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每日1剂,4剂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适用于鼻出血。
备注:血虚者,加阿胶5克;阴虚者,加地骨皮、银柴胡各10克;血热者,加黄芩10克。
白茅根韭菜汁方配方:韭菜汁l杯。
制法:韭菜榨汁。
用法:夏天冷服,冬天温服。
功效:对鼻出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石榴花粥配方:鲜石榴花10朵,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把鲜石榴花用凉水漂洗干净,再把粳米淘净,放入开水锅里煮,待粥快好时,放人石榴花,稍煮即成。
用法:食时可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适用于鼻出血、吐血等。
石榴花白萝卜方配方:白萝卜适量,酒少许。
制法:白萝卜捣汁半杯,人酒少许加热。
用法: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
功效:适用于鼻出血。
丹芍茅花汤配方:粉丹皮、白芍、黄芩各9克,白茅花、蚕豆花、仙鹤草、旱莲草各12克。
制法:将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每日l剂,分3次服。
功效:清热敛阴,平肝抑阳,化瘀止血。
适用于热证型鼻出血。
小儿流鼻血的推拿按摩疗法

小儿流鼻血的推拿按摩疗法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推拿按摩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等。
推拿按摩后可调节与加强脾胃的功能,脾胃主管饮食消化和运化水谷精微,推拿后有利于气血的化生,促进气机的调畅。
对于治疗小儿常见病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小儿流鼻血。
治疗小儿流鼻血的学位共有五个:
1、百会穴位于督脉上,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位于巅顶。
2、迎香穴位于大肠经上,在鼻翼旁开约1厘米皱纹中,当鼻唇沟中间。
3、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并拢时,拇指肌肉隆起处。
4、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第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中。
5、大敦穴位于大拇指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
操作方法:
患儿仰卧,医者用大拇指指腹揉按百会穴常规揉按1至3分钟,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即可。
医者用中指指腹点按迎香穴,1至2分钟,力度由轻到重。
医者用大拇指指腹按揉合谷穴,1至3分钟。
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医者用大拇指指腹按揉太冲穴、大敦穴,力度由轻到重,每穴各按揉1至3分钟。
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操作完毕。
注意,患儿因皮肤细嫩,在按摩的过程中,力度以轻柔为主,切忌用力过度,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关注我,品健康人生,享延寿益年。
小儿鼻衄用加味四君子汤

小儿鼻衄用加味四君子汤
小儿鼻衄用加味四君子汤
来源:《五官科病实用方》《广西中医药》1990: 2:3
加味四君子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枯梗6克、麦冬10克、山栀10克、黄芩10克、竹叶6克、甘草6克、灯心草4克【制剂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降火上血。
治疗气阴不足,火热上炎之鼻翅。
【临床例证】本方加减治疗小儿鼻衄46例,结果治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
【按语】①加减法:脾胃积热加生石膏(先煎)、大黄、三七粉,阴虚明显加生地、玄参、沙参,去党参,气不摄血加黄芪、当归、阿胶。
②方中黄芩、栀子炒炭(存性)则止血效果更佳,亦能减轻苦寒之性,防伤胃气。
③三七粉冲服,既可加强止血之效,又可达止血而不留瘀之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流鼻血中医有妙招
孩子大多有厌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若维生素A、C、PP等摄入不足,可使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易致出血。
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锌缺乏也可成为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患有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孩子,除全身性出血征象外,鼻出血也会经常发生。
孩子鼻出血时,家长可先让其坐起,头微向上仰,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其双侧耳翼,这刚好按在黎氏区,一般5~10分钟出血大多可止住,同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及鼻子周围。
若此时出血仍未止,可将麻黄碱或1‰肾上腺素溶液滴于棉球上送入鼻腔,有止血效果。
预防孩子鼻出血,家长首先应帮助纠正小孩挖鼻的不良癖好,积极防治鼻炎、鼻窦炎等疾病。
平时应保证孩子的正常休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番茄、芹菜、萝卜、莲藕、荸荠、西瓜、雪梨、枇杷、橙、桔子、山楂等,忌多食导致“上火”的辛燥、煎炸食品。
易发生鼻出血的孩子,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食疗方,以促进痊愈和巩固疗效:
1.鲫鱼石膏煲豆腐:鲫鱼1条约150克,豆腐200克,生石膏30克;将鱼宰好洗净后,与豆腐、石膏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煲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食用;幼儿可只饮汤不吃渣,以防鱼骨哽喉。
有清肺热、降胃火、止鼻血的功效。
2.生地二根饮:鲜生地、鲜白茅根各3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连用7~10天,能清热凉血、止血。
3.鲜藕汁饮:鲜藕300克洗净,磨烂挤汁约50~100毫升;每次50毫升,用少量白糖调匀、炖滚后服。
可清热解暑,凉血止血。
4.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干品,浸泡洗净),瘦猪肉100克,蜜枣2枚,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以盐调味后食用。
有清热平肝、润燥、止鼻血之效。
5.阿胶炖瘦肉:阿胶6克,瘦肉30克(切片),同放碗内,加适量开水,加盖隔水炖1小时,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
有滋阴养血、止鼻血功能。
文章摘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