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沏茶问题
四年级数学广角沏茶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广角沏茶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a0d8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8.png)
四年级数学广角沏茶练习题1. 小明家买了一台沏茶机,他用它来沏茶,每次沏茶的水量是300毫升。
如果小明每天都使用沏茶机沏茶,并且每次都沏满一杯茶,那么一周里他会沏多少毫升的茶水?解答:一天沏茶的水量是300毫升,一周有7天,所以一周里他沏茶的水量为300毫升/杯 * 1杯/天 * 7天 = 2100毫升。
2. 如果小明每天只沏一半杯的茶,也就是150毫升,那么一周里他会沏多少毫升的茶水?解答:一天沏茶的水量是150毫升,一周有7天,所以一周里他沏茶的水量为150毫升/杯 * 0.5杯/天 * 7天 = 525毫升。
3. 小明的朋友小红喜欢喝茶,他每天会喝掉小明沏的一半茶水。
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多少毫升?解答:小明每天沏茶的水量是300毫升,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300毫升 * 0.5 = 150毫升。
4. 如果小明每天只沏半杯的茶,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多少毫升?解答:小明每天沏茶的水量是150毫升,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150毫升 * 0.5 = 75毫升。
5. 小明和小红合计每天会喝掉多少毫升的茶水?解答:小明每天沏茶的水量是300毫升,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150毫升,所以小明和小红合计每天会喝掉的茶水量是300毫升 + 150毫升 = 450毫升。
6. 如果小明每天只沏半杯的茶,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75毫升,小华每天来小明家喝掉的茶水量是50毫升,他们合计每天会喝掉多少毫升的茶水?解答:小明每天沏茶的水量是150毫升,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75毫升,小华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50毫升,所以他们合计每天会喝掉的茶水量是150毫升 + 75毫升 + 50毫升 = 275毫升。
7. 如果小明每天沏茶的水量是400毫升,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200毫升,小华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100毫升,他们合计每天会喝掉多少毫升的茶水?解答:小明每天沏茶的水量是400毫升,小红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200毫升,小华每天喝掉的茶水量是100毫升,所以他们合计每天会喝掉的茶水量是400毫升 + 200毫升 + 100毫升 = 700毫升。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02d55343323968001c9253.png)
这个活动,如何合理安排?最少要花多长时间?
7分钟
坐车去 公园
5分钟 小火车
5分钟
旋转 木马
30分钟
观光 车
8分钟
坐车 回家
25分钟
聊天
6分钟
分享游
玩喜悦
7+5+5+30+8=55(分钟)
巧用时间并不 难
步骤顺序是关键 同时干的同时干 加快速度省时间
你知道吗?
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
的数学家,他就是在研 究沏茶等问题中,最早 在我国提出了数学中 “合理安排时间”的思 想和方法。现在这些思 想已经形成了数学中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 —运等学。
量体温
1+6=7(分)
怎样安排才 能最快让客 人吃上饭?
1分钟 洗电饭锅
2分钟 放米和水
1+2+21=24(分钟)
20分钟
煮饭 烧青菜 烧鱼 烧肉 烧汤
3分钟 6分钟 6分钟 6分钟
小火车 5分钟
观光车 30分钟
旋转木马 5分钟
●坐车去7分钟
●坐车回家8分钟
●分享游玩喜悦6分钟 ●聊天25分钟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沏茶要做些什么呢?
怎样做才能尽快的让李阿姨喝上茶呢?
小组合作要求:
1.想一想: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安排才 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2.摆一摆:把你们的想法用 工序图片摆一摆、说一说。
3. 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 需要多长时间?
1分钟
洗水壶
1分钟
接水
同 时
8分钟
烧水
2分钟
洗茶杯
1分钟
找茶叶
1分钟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99664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d.png)
听音乐 淘米 用电饭锅煮饭 洗衣服 洗碗 吃饭
30分钟 2分钟 28分钟 20分钟 5分钟 15分钟
请你帮妈妈合理安排一下,妈 妈做完这些事情至少要用多长 时间?
创新微课
实际应用
听音乐
30分钟
淘米
2分钟
电饭锅煮饭
28分钟
洗衣服
20分钟Biblioteka 吃饭15分钟洗碗
5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30+20=50(分钟)
沏茶问题
创新微课
本节小结
1、多媒体出示两个电视屏幕并设问:如果这两个电视播放动画片,你选择哪一个看?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小结: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
教师:用你的慧眼,仔细观察线段图,并找出等量关系式和方程吧! (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答题)
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 教师:同学们,欢迎来到数学乐园,你们的入场券就是课前合作完成的思维导图。先有请在班级空间上获赞最多的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作品吧!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解简易方程
2、再出示两个图形,请同学们小组内想办法比较一下。(小组活动)
二、解决问题
每项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 二、教学新授
3引入: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面积的时候,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的单位。那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1)观察秒针的计时
① 10元=100角 6.8元=68角 2.5元=25角 0.6元=6角
预设方法三:(分步和综合两种)
教师:同学们,欢迎来到数学乐园,你们的入场券就是课前合作完成的思维导图。
预设方法三:(分步和综合两种)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 为了节省时间,刘洋可以边吃饭边写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沏茶问题(课件)(共15张PPT).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沏茶问题(课件)(共15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1b90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e.png)
2分钟
10分钟
李老师的秘诀 秘诀
煮鸡蛋 10分钟
晾衣服 5分钟
下楼 2分钟
沏茶一般有哪些步 骤呢?
烧水:8分钟 洗水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思考:你会怎么安排这些事情呢?请你排排序。 接水: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 多的事情。
——爱迪生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 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 悔恨。
——鲁迅
实践任务:
请你思考今天下午回家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想一想怎样安 排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呢?(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工 具 框 烧水:8分钟 洗水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接水: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
展 示 区
总结流程
洗水壶:1分钟
接水:1分钟
烧水:8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沏茶: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用时:1+1+8+1=11(分)
结合解决上述问题的经验,想一想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呢?
(1)先观察 做事情的顺序。 (2)再考虑 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3)用 流程图 表示出 做事情的顺序。 (4)最后 计算 出所需时间。
数学家 华罗庚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在研究泡茶、烙饼等问题的过程 中,最早在我国提出了数学中的 “优选法”理论——宣传推广“合 理安排”的思想和方法,为人们节 约资源,提高效率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在这些思想已经形成了数学中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分支──运筹学。
小红感冒了,想吃完药尽快休息。你能帮我 合理安排这些事情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沏茶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沏茶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2fa8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0.png)
1、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呢?已知洗水壶需要1分钟,水壶装水需要1分钟,烧水需要8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找茶叶需要1分钟,沏茶需要1分钟。
解决问题:第一步,洗水壶(1分钟);第二步,接水(1分钟);第三步,烧水(8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 分钟);第四步,沏茶(1分钟)。
上面的过程共需要的时间是1+1+8+1=11(分钟)。
2、星期天,小明想帮妈妈做家务:用洗衣机洗衣服需要20分钟,扫地需要6分钟,擦家具需要15分钟,晒衣服需要5分钟。
请你帮小明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完成这些事情,最少需要用多少分钟?解:先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同时擦家具(15分钟)和扫地(5分钟),共用21分钟,最后晒衣服(5分钟),这样安排最快。
21+5=26(分钟)答:最少需要用26分钟。
3、妈妈做早饭。
淘米:2分钟,拌小菜:5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煎鸡蛋:5分钟。
妈妈准备完这顿早饭至少要用解:淘米:2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同时)拌小菜:5分钟;煎鸡蛋:5分钟2+20+1=23(分钟)4、王欢星期六午休起来,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听英语20分钟。
请你安排一下做这几件事的顺序,尽可能节约时间,最少需要几分钟解:听英语20分钟(同时:这几项顺序不限)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20+10=30(分钟)5、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其中: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沏茶:2分钟)客人喝到茶,最少需要等多少分钟?解:先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等开水烧开后再拿茶叶,沏茶需要2分钟,需要一共需要1+15+2=18分钟.。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f09f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5.png)
探究新知
小明,帮妈妈 烧壶水,给李 阿姨沏杯茶。
怎样才能尽快 让客人喝上茶 ?
探究新知
交流:你们知道沏茶要做哪些事吗?
小明烧水沏茶要做的事情:
烧水:8分钟
洗水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接水: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怎样安排既合理又省时?
9分钟
4+10+6=20(分钟)
吃早餐 6分钟
闯关练习
第二关:拔高练习
小明想要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招待李阿姨,做饭时需要做的事情如下, 怎样让李阿姨尽快吃上午餐?
洗菜 5分钟
煮饭
炒菜
30分钟 20分钟
洗米 2分钟
切菜 5分钟
请你画出完成这些事情的流程图
闯关练习
洗菜 5分钟
煮饭
炒菜
30分钟 20分钟
洗米 2分钟
课堂小结
分享: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沏茶问题
1.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3.计算所需时间。
一定 二找 三算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 索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 结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 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现新大 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再见
3、计算所需时间。
一、定(定顺序) 二、找(找同时) 三、算(算时间)
闯关练习
第一关:基础练习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94d77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5.png)
教案:《沏茶问题》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沏茶问题的基本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沏茶问题的基本概念2. 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3. 沏茶问题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沏茶场景,引出沏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沏茶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
3. 解题方法:讲解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沏茶问题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沏茶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沏茶问题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教学课件:制作与沏茶问题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 教学工具:沏茶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沏茶问题的理解。
4.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沏茶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99d80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7.png)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沏茶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沏茶问题》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新课标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虽然它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但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例如生活中他们会注意怎么做会省时些,只是更多的是无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的跨越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制定以下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这一简单的生活问题,懂得在同一时间内,所做的事情越多,效率就越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3、情感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重点:我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2、学习难点:我会画简单的事件流程图。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六个步骤的卡片学习过程:一、快乐的早上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小明。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3796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f.png)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104 例1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沏茶问题的分析,体会在多种解决方案中探寻最优方案的过程。
2. 会用语言或流程图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思路,在交流对比中,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3. 能运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合理安排节省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有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早上起来,小明吃饭需要10分钟,收听新闻广播需要15分钟。
师:你认为怎样安排这两项活动最省时间生:我们发现收听新闻广播的同时吃早饭,这样安排最省时间。
小结:同样的这两件事,我们科学合理安排,就能节省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沏茶问题为例,来研究怎样合理安排,节省时间?二、探究新知。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以沏茶问题导入新课。
2、师:关于沏茶,还藏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你们想知道吗?引入课题。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1、师:星期天,小明家来客人了,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
(出示主题图)2、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那些准备呢?3、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那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4、师:如果这六件事一件一件地做,要多长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太浪费时间了,如果李阿姨在家里做客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出示课件师:怎样安排合理并且节省时间?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讨论: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介绍流程图等待水开的时间可以做点什么?5、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卡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想一想怎样安排即合理又省时间,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6、在交流对比中,找到最优方案。
(1)生独立思考,动手写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巡视,收集资源用语言描述,事情先后顺序,关键是同时做一件事,和同时做两件事的不同。
2024年数学广角——《沏茶问题》精彩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数学广角——《沏茶问题》精彩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ed80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d.png)
2024年数学广角——《沏茶问题》精彩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涉及教材的第六章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沏茶问题”,理解并掌握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沏茶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草稿纸、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沏茶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如何提高沏茶效率。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
(2)分析沏茶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统筹方法进行解决。
3. 例题讲解(15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沏茶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沏茶问题》2. 主要内容:(1)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
(2)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最多可以沏24杯茶。
(2)统筹方法在本题中的应用:先计算茶叶可以沏几杯茶,再根据水的容量确定最多可以沏几杯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尝试运用统筹方法进行解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统筹方法原理讲解;2. 教学目标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统筹方法应用;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设置及答案解析;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生活问题应用。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精选全文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a1816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数学广角”第1课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
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猜谜语吗?2.请大家看大屏幕。
3.导入新课(过渡语略)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
(出示主题图)2.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3.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5.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6.现在,请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小组合作:(1)学生动手设计方案(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A.把做每件事的时间相加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C: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同时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对于这三种方案,那个更好呢?请同学们点评。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afabd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a.png)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沏茶问题》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沏茶问题,培养学生的统筹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章节通过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引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考虑到一种方案,缺乏对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沏茶问题的背景,通过解决沏茶问题,体会统筹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沏茶问题的背景,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沏茶问题的相关材料,如茶叶、茶具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小组讨论的场地和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茶叶、茶具等物品,引导学生说出沏茶的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沏茶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沏茶的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实际操作,解决沏茶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7e413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7.png)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具体内容包括: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沏茶实例,让学生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从优化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统筹法的概念,能够运用统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沏茶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PPT,展示小明给妈妈沏茶的情景。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呢?”2. 例题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明沏茶的过程,找出可以同时进行的事项。
(2)学生尝试运用统筹法,合理安排小明沏茶的步骤。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8页的练习题。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分享,并给予评价。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沏茶问题》2. 内容:(1)实践情景引入(2)例题讲解(3)随堂练习(4)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请你举例说明,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统筹法来解决。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答案不唯一,如:购物、旅游、学习计划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沏茶问题,让学生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类似问题,尝试用统筹法解决。
(2)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如本节课中,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统筹法的概念,能够运用统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正式版《数学广角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正式版《数学广角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caee3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d.png)
正式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正式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数学广角——泡茶问题八字桥中心小学卓桂林教学内容:人民教育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册数学广角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是你们母亲的好孩子。
我相信你们都经常帮妈妈做家务。
谁能说出你做了什么家务。
周末,小明和妹妹轮流帮妈妈做家务:项目时间为8分钟扫地,2分钟擦桌子,2分钟烧水,10分钟。
勤劳的小明和妹妹每个周末都主动帮妈妈做家务。
一天,他们的母亲问:你们俩都帮他们的母亲做家务。
他们说了也做了。
母亲又问:花了多长时间?小明说花了20分钟。
我姐姐的回答不同。
小明摸了摸头,觉得很奇怪。
做同样的三件事。
为什么时间不同?请在同一张桌子上帮助分析和交流。
小明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妹妹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如果是的话,你是如何完成这些事情的?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反馈:盛1:小明一个接一个地做,而他的妹妹同时做。
学生2:是我做的吗??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同时说同一个单词。
老师将用相机展示课件)(使用相机时说一个单词)老师:是的,很好。
关键:考虑同时做的几件事,不要互相影响。
指出合理的。
事实上,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大学提出的问题。
今天,让我们学习如何泡茶,好吗?(展示主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导言:学生们,爱迪生曾经说过(展示课件):生命太短暂了。
我们应该想更多的方法,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合理安排时间。
2、沏茶问题(1)又是一个星期天。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eeecd1f90f76c661371a58.png)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通过比较,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猜谜语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珍贵而又最被人忽略,当它快到极限时,人们才发现它的重要!请问,这究竟是什么……(谜底:时间)2、格言导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名话说明了什么的珍贵。
——时间,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对于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知识。
可想而知,珍惜时间是多么的重要!【设计意图】体会时间真的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体会学习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板书:合理安排时间)师:大家会合理安排时间吗?下面我们就开展“今天我来当家”的活动,比一比谁最会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究新知1.明确“做事要明确先后顺序”。
师:今天你是值日生,主要负责地面清扫工作,包括拖地、扫地、倒垃圾、撮垃圾。
你将怎样安排你的工作程序呢?不这样安排可以吗?(板书:明确先后顺序。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新知之前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为新知的教学奠定基础。
2.明确“做事不仅要明确先后顺序,而且能同时做的可以同时做。
” 师:小明的家里也来了客人,(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李阿姨来家里做客,妈妈让小明烧水沏茶;怎样让客人尽快喝上茶。
师:你们知道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吗?师:这么多的事情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师:怎样安排这些工序才能尽快喝上茶呢?请同学们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用你手中的小纸片摆一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一一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七册第113例2及第114 “做一做”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这一简单的生活问题,懂得在同一时间内,所做的事情越多,效率就越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寻找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沏茶工序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初步感受身边事情的“省时”策略。
1、导入谈话:同学们平时在家帮家长做家务事吗?(学生回答。
)
2、师:小明是个爱劳动的孩子,星期天早上小明主动要帮妈妈做2件事,煮鸡蛋(10分钟)扫地(5分钟)请你算一算小明做这两件事一共用了几分钟?(指名答)
3、师:小明可没花那么多时间,他很聪明,用了最短的时间做完了这两件事,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指名答)
师:有一个词用的非常准确一一同时(板书:同时)
“煮鸡蛋和扫地能同时做吗?为什么?”
“那同时做的目的又是什么?(节省时间)
4、揭示课题。
师:是啊,能同时做的事情可以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可是一门大学问,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合理安排时间。
二、自主探究,在讨论交流中寻找“省时”方案。
四年二班的孙芃佳同学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大家一起来看看。
(出示视频)
1、出示情境。
师:视频中这个同学遇到了什么状况?(指名说)预设:有客人来家里做客,让孙芃佳帮忙沏茶。
师:刚刚视频里介绍了,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
2、初步了解沏茶需做的事情。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泡茶分别要做这些工作,老师测算了一下,他们分别需要这么多时间?(课件出示沏茶工序的图)。
再指名读一读。
(黑板上贴出沏茶工序的图片。
)
师:原来泡一杯茶需要这么多的工序?如果按部就班去做,需要几分钟?
(学生口算出14分钟)
3、抛出问题,交流讨论。
①出示问题:芃佳接到任务,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一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理解什么是“尽
快”?一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事情。
)
②引导思考:沏茶的工序这么多,想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如果你是芃佳,这时你会考虑什么?
(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
③师:在沏茶需做的事情中,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呢?小明该怎么安排这些事情的顺序才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客人喝上茶?请同学们来帮她想一想。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
小组讨论问题:
①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怎样合理的安排这几件事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②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小组合作要求:
①、可以借助沏茶工序的图片摆一摆,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
4、汇报交流,优选方案。
①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小组派代表上台来汇报。
(请学生边说边摆过程)
②引导优选最佳方案:“沏茶的过程,谁将时间安排得最合理?为什么?”
③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5、明确事情的先后顺序
①质疑:
“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这四件事情一定得按顺序做吗?能不能同时做这四
件事?能不能将这四件事调换顺序?为什么?” (师:也就是说这四件事情必须按顺序一件
一件地做,因为前一件事都是后一件事的先决条件, 没有完成前一件事,后一件事就做不了。
)
“洗茶杯、找茶叶”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吗?能在沏茶后做吗?(师:这两件事必须在沏茶 之前做。
也是得按一定的顺序。
)
②小结:看来,安排几件事情,首先要弄清楚事情的先后顺序
6、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① 质疑:“烧水、洗茶杯、找茶叶”为什么可以同时做?
② 师:我们可以用连接来表示事情的顺序,用“ {”来表示同时做的事。
像这样的图
式,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作为“流程图”。
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既简洁又美观明了。
(板书:“流程图”)
7、计算沏茶所用的时间。
① 师:按照这个最佳的安排,小明做完这些事情需要几分钟?
引导思考:同时做的事情要怎样算时间 ?(小组讨论)
② 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同时做的事情要以时间最长的那个工序为主。
沏茶一共所需时间:1+1+8+1=11 (分钟)
例如: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 「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共8分钟)」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③ 师:和刚刚一样样做对比,这样做节省了几分钟? (板书:顺序)
法贰矗:1分艸—接奉f 1分抻— 疑水:日分忡—沏茶;T
:先蕪杯:£彷
8小结。
将要做的事情有计划的合理安排也就节约了时间。
要想合理安排时间,我们要先弄清事情的先后顺序,再看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生活,应用“省时”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师:除了沏茶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能不能合理安排,达到省时高效呢?
1问题一0
(1)解决P114“做一做”第2题。
狂沐子的杆那1亦钟
§好钟
5分忡
小仕应扣何含理鲁44以上車洁。
引导思考:哪些事可以同时做?
要求: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设计方案,画出流程图并计算出所用时间。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汇报。
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同时进行(6分钟)
量体温(5分钟)
吃药的时间只需6+1=7分钟。
2、问题二。
早上小丁7: 20起床,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是:
起床穿衣整理床铺刷牙、洗脸温牛奶烤面包吃早餐走到学校
2分钟1分钟3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
如果他要在7:40到校,他会迟到吗?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才能不迟到?画流程图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
3、冋题三。
小丽放学回家后,妈妈提着刚买的鱼对她说:“我今天做你最爱吃的红烧鱼!不过你要帮我设计一下,看看怎样安排时间能尽早开饭。
”你能帮帮小丽吗?
4、冋题四。
电饭锅煮饭30分钟 择菜10分钟 炒菜18分钟 整理桌椅拿碗筷5分 高压锅炖排骨 藕汤28分钟 去超市买青菜25分钟。
现在11点钟,想在12点前,让客人吃上香喷喷的 午饭,能做到吗?
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
四、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解决的都是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是统筹法中一种非常重 要的方法。
大家想知道什么是“统筹法”吗?
(出示介绍资料,指一名学生读)
华罗庚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于1964年倡导并开始应用推广“统筹法”。
统筹法是一 种合理安排工作程序的数学方法,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所谓时间统筹就是如何利用和支 配时间,使时间的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降低时间的无谓消耗,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师:刚开始我们解决的烧水,洗茶壶茶杯的问题,就是华罗庚在推广统筹法时曾经举过的一 个例子。
看来,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是受到一些简单的小事情的影响而得来的。
这节课我们就是学习“统筹安排时间”(板书课题:统筹安排时间) 师:最后老师想把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 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请大家来读一读。
出示: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 的人只能留下一
片悔恨。
沟米:2井钟
板书设计:
统筹安排时间流程图:顺序
同时
1 + 1+8+1 = 1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