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散曲二首》

合集下载

【文库精品】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22 张可久散曲二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文库精品】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22 张可久散曲二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2 张可久散曲二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红绣鞋.( ) (2)瀑布寺.( )(3)攒.雪剑( ) (4)倚.树( )(5)悬崖.( ) (6)嫌命窘.( )(7)沾粘.( ) (8)盛钱囤.( )【答案】(1)xié(2)sì(3)cuán(4)yǐ(5)yá(6)jiǒnɡ(7)nián(8)dùn 2.词语释义(1)绝顶峰攒雪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阴洞吼飞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皆嫌命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清廉贬入睡馄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攒:聚集。

雪剑:山峰积雪如剑(2)传说中的风神(3)命运不好、处境困窘无奈(4)同“混沌”,懵懂3.名句背诵(1)绝顶峰攒雪剑,________,________。

(2)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

________。

(3)人皆嫌命窘,________?(4)________,门庭改做迷魂阵,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2)比人心山未险(3)谁不见钱亲(4)文章糊了盛钱囤清廉贬入睡馄钝胡芦提倒稳[作者名片]词林之宗匠——张可久张可久(约1280-约1348),元曲作家。

一说名久可,号小山。

庆元人。

多年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浙、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

《卖花声·怀古》原文及翻译

《卖花声·怀古》原文及翻译

《卖花声·怀古》原文及翻译《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共二首。

这两首曲子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卖花声·怀古》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借鉴!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译文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

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

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注释⑴阿房(旧读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

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

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⑵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⑶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

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⑷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

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⑸“美人”句:言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自刎乌江。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

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

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死。

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个典故的活用。

⑹“战火”句:言三国时曹操惨败于赤壁。

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

粤教版-语文-高二-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 同步检测

粤教版-语文-高二-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 同步检测

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检测1.填空。

(1)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

比人心山未险。

(2)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

解析注意字形书写正确,区分好形近字和同音字之间的差别,如“馄饨”不要写成“混沌”。

2.张可久,号小山,有《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等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

张可久虽然不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但他的作品也广为流传,是元散曲中的“清丽派”。

3.《正宫·醉太平·无题》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鼎足对。

解析从艺术手法看,此曲主要运用“比喻”和“鼎足对”的手法进行讽刺。

比喻有:以“水晶环”比喻清白聪明的人,以“面糊盆”比喻社会黑染缸,以“盛钱囤”比喻发财,以“睡馄饨”比喻糊涂的人。

“鼎足对”是散曲对仗手法之一。

其形式以三个对仗句为一组,构成鼎足而立的句式。

此曲中“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三句便是。

4.《正宫·醉太平·无题》这首小令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无耻之徒,从一个侧面揭露出元代社会的病态和世俗风气的腐败(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曲子的主旨的理解能力。

此曲揭示出元代官场中见钱眼开、逐利奔走、“眩晃而动”的心态,清正廉洁者反被贬为糊涂无能之辈。

对此,作者虽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却难掩愤世嫉俗之锋芒。

二、拓展提升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5~6题。

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5.这首曲抒发的感情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乡思情。

从一、二两句可以看出。

6.试分析这首曲中景与情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元曲是兴盛于元朝时期的一种文艺形式,其历史地位足以同唐诗、宋词并驾齐驱,三者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散曲,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在元代文坛上,散曲与传统的诗、词文学形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春》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此曲是白朴《天净沙》四首之一,四首《天净沙》分别以四季为题。

《天净沙·春》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远景、中景、近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

笔下的春天景色如画,生机盎然。

2.《天净沙·夏》【元】白朴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夏》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此曲运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

前三句描绘出云收雨霁、水凉瓜甜、树阴垂檐的画面;后两句描写消受着宜人时光的“玉人”。

整首散曲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燥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

全曲运用白描,洗净铅华,选景精当,语言简洁,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3.《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

这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这首散曲用笔精深,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颇有词的意境。

(唐诗宋词元散曲)第4单元 第22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

(唐诗宋词元散曲)第4单元 第22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

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学习目标 1.了解张可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理解张可久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以景寄情及以通俗之笔状深刻含义的写法。

双调·水仙子·秋思张可久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

秋风昨夜愁成阵。

思君不见君,缓歌独自开樽。

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

诗意解读这是一支怀念远人的闺怨小令。

作者的感受是独特的。

写法上也是别开生面的。

起句以客观之景致笼盖全曲,突出了秋天之苍凉寂寥。

白雁秋风,又值黄昏时节,“愁”字不点自出。

“写寒云”的“写”用得极为巧妙,写者,画也。

大雁高飞,在云间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字,故谓“写寒云”。

这里以天边的白雁暗喻远方的丈夫。

前两句一写景,一写人。

天上白雁,人间鸾女,既是映衬,也是对照,且都写得不同凡响。

玉人瘦损,以青鸾顾影自怜作比,意味无尽。

第三句猛回首,说到了昨夜秋风,自然而然点出“愁”字,并不忌讳语直。

愁也罢了,偏又“成阵”,昨宵今日,陷入愁阵不能自拔,愁绪未曾稍减。

“思君”二句,点明题旨,即愁之根由。

思念自己的情人,却又百般无奈,无法见到,于是寻求排遣,歌一番,唱一阵。

“缓”字透露出歌的节奏,一定是凄婉怨艾之曲;也隐隐透露了歌的内容——无非怀人幽怨之辞。

一人哼唱,不仅不能排遣愁闷,反而更添抑郁。

继而又开樽独酌,以求到醉乡去摆脱愁苦困扰。

就这样苦苦地坐着,闷闷地饮着,慢慢地挨着。

然而此时此刻,才刚刚是黄昏时候,那漫漫长夜,将如何熬过呵!结尾的“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令人黯然神伤。

特别是“如此黄昏”,为读者留下无尽的联想余地,人们自然会想到“恁般长夜”,有余不尽,味永且长。

名句识记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

考点演示这首散曲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尾句简要分析。

答案写闺中女子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却又无法相见的苦闷。

主人公思念心上人而不得相见,为排遣愁闷,苦苦地坐着,闷闷地饮着,慢慢地挨着,灯要燃尽,酒已半醉,然而却“如此黄昏”。

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22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

高中语文二轮配套课件(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22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

阴 荫
天 庇
3.解释词义 聚集 绝顶峰攒 雪剑:________ .
人皆嫌命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运不好、处境困窘无奈 ..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1)《天台瀑布寺》写景与议论紧相结合,对现实人生 作出深刻的思考。请说说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散曲别具一格,它借写景来讽刺世 情(揭露险恶的人心)。开头两句写天台山的险峻高 寒,中间三句极力渲染悲凉凄厉的气氛,末句点明 “险”字,却不是山,而是“人心”。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还曾为“桐庐典使”, 70 多岁时曾为“昆山幕僚”,约 80
岁左右尚为“监税松源”。他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浙、 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奔波,不太得志。
2.内容感知 《【中吕·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这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从 中可见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 愤懑。 《【正宫· 醉太平】无题》 这首曲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讽刺丑恶世俗的名作, 对道德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
栏 目 链 接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人人都嫌弃讨厌命运
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开篇直截了当指出“贪财” 的社会弊端,揭露世风败坏的现实。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清白无瑕者接 触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变坏,行为与恶习混而 为一。这两句具体说明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
栏 目 链 接
第四单元
第22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
栏 目 链 接
1.走近作者 张可久(约1280—1348后)元代散曲作家。名久可,号小 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录鬼簿》把他列入“方今才人 相知者”一类。他的生平不可详考,只知他颇长寿,至正 年间尚在世。《录鬼簿》说他:“路吏转首领官”,首领 官为民务官,相当于税课大使(又有说是掌文牍的小吏)。他

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

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

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人月圆·客垂虹》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剧作家张可久客居吴江(今江苏苏州)时所作的一首散曲。

该曲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客居异乡,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之情。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张可久三高祠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

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①三高祠,在吴江垂虹桥东,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后退隐。

1.这首散曲的结尾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又描绘出一个怎样的游子形象?请分别进行简要概括。

(5分)2.这首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思想感情?请选取其中两种手法结合作品进行简要赏析。

(6分)参考答案:1.⑴作者以黄花、青灯、庭院、夜雨、秋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夜雨凄凉的孤寂图景。

(2分,列举意象、概括景象特点各1分)⑵这三句描绘了一个人生失意、客居异乡、孤寂凄凉、年华老去的游子形象。

(3分,特点2分,身份1分。

)2.⑴用典,(1分)作者以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人功成身退的典故,(1分)表达了对古贤的追慕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自伤之情。

(1分)⑵直抒胸臆,(1分)作者以“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三句反问,(1分)直接表现了作者知音难觅、前途渺茫、无人理解的悲凉心境和孤寂情怀。

(1分)⑶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作者以丛菊满院、夜雨青灯、瑟瑟秋风的凄清景象收束全曲,(1分)表现了客居他乡、白发穷途的孤寂凄凉。

(1分)(答出其中两种即可,每种在表述上手法名、举例分析、表达效果各占1分)。

附译文三高祠下水面如镜,倒映出上方的天空。

那清空朦胧的山影,也同样浸在水中。

到了这里,令人怀想起祠中三贤的高风:张翰因为思念家乡的莼羹,辞官回到吴中;范蠡功成身退,驾一叶扁舟遨游太湖,自在从容;陆龟蒙整日伴着煮茶的灶炉,甘做江湖上的隐翁。

《张可久散曲二首》

《张可久散曲二首》

张可久散曲特点
小山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怀、 小山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怀、男女恋 叹世归隐、 情、叹世归隐、酬唱赠答等文人生活的各方 几乎都有涉及, 面,几乎都有涉及,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悲 叹帐恨之作。 正宫·醉太平】《无题 醉太平】《无题》 叹帐恨之作。如【正宫 醉太平】《无题》: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对道德沦 对道德沦 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 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 然而像这类表现其入世情怀的笔锋尖利之作, 然而像这类表现其入世情怀的笔锋尖利之作, 在小山散曲中并不多, 在小山散曲中并不多见,最能代表其清而且 竽而不艳创作风格的, 丽、竽而不艳创作风格的,是大量的写景之 作。
两曲的“高雅”体现在: 两曲的“高雅”体现在: 名为写景, 《天》名为写景,实则以景之险衬托人 心之险,意境浑圆。 心之险,意境浑圆。 无题》用了贴切的比喻, 《无题》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文雅的鼎 足对的形式, 足对的形式,主题上对世风败落的种种 现象讽刺深刻。 现象讽刺深刻。
【正宫·醉太平】
无题
这首曲描绘了哪些的社会现象? 这首曲描绘了哪些的社会现象?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人人都嫌弃讨厌命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人皆嫌命窘 运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 运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开篇直截了当指 贪财”的社会弊端,揭露世风败坏的现实。 出“贪财”的社会弊端,揭露世风败坏的现实。 水晶环人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水晶环人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清白无瑕者接 触这“黑染缸” 一下子就被沾染变坏, 触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变坏,行为与恶 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 习混而为一。这两句具体说明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 习混而为一。这两句具体说明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 文章糊了盛钱囤”三句意谓: “文章糊了盛钱囤”三句意谓:读书写文章成了升 官发财的手段,接待宾朋的门庭变成坑人的陷阱, 官发财的手段,接待宾朋的门庭变成坑人的陷阱, 清正廉洁的人遭到贬斥打击, 清正廉洁的人遭到贬斥打击,被人看作无知的糊涂 讽刺黑白颠倒的现象 的现象。 蛋。讽刺黑白颠倒的现象。 葫芦提倒稳” 装着糊里糊涂,反而安全稳妥。 “葫芦提倒稳”:装着糊里糊涂,反而安全稳妥。 这句看似消极 实为愤世嫉俗的反语。 看似消极, 这句看似消极,实为愤世嫉俗的反语。

《清江引·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江引·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江引·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清江引·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译文】黄莺在门外柳树梢啼唱,清明过后细雨纷纷飘零,还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儿憔悴消瘦,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赏析一】《清江引·春思》,元代张可久的散曲·小令。

此曲的前两句不着痕迹地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黄莺乱啼门外柳”,是写思妇,是从金昌绪《春怨》诗意点染出来的。

“雨细清明后”,是从杜牧《清明》句意中浓缩出来的。

接下来,“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承上,说不但思妇禁不起风雨,连游子也受不了离愁的折磨了。

这句话也是化用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意。

结语“梨花小窗人病酒”饶有余味,既照应了前文的“清明后”和“几日春”,也概括了“相思瘦”的种种原因,又给读者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

【赏析二】这支有名的小令,是写思妇在春残雨细的时候,想到韶华易逝,游子未归,因而借酒浇愁,去打发那好天良夜。

曲的前两句,都不着痕迹地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黄莺乱啼门外柳”,是写思妇,是从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的诗意点染出来的。

意思是说,她正想在那里“寻梦”,让那千种情思、万般缱绻在梦里得到满足,可那“不作美”的黄莺,好像故意为难似的在门外乱啼,使人不能成眠,无法在梦里补偿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的甜蜜。

“雨细清明后”,是写行人,是思妇魂牵梦萦的对象,是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的句意中浓缩出来的。

妙在思妇被黄莺唤起,不是埋怨行人误了归期,而是关心游子在阴雨泥泞的道路上黯然魂消的苦况,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曲的意境。

作者在这里引用唐人的诗句,有撮盐入水之妙。

“能消几日春”二句,是双承上面两句的曲意,即不但思妇禁受不起几番风雨,就是那天涯游子也同样受不了离愁的折磨了。

《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译文

《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译文

《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译文《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译文《清江引·秋怀》为元代张可久所作的一篇散曲,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清江引·秋怀》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清江引·秋怀元代: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译文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注释①清江引:曲牌名。

②未:什么时候。

③红叶天:秋天。

红叶,枫叶。

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黄花地:菊花满地。

参考资料:1、毛佩琦.元曲三百首: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239赏析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

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

“红叶天”、“黄花地”,显然受了《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启导,而《西厢记》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的“碧云天,黄叶地”,亦为感秋之作。

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

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

“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

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

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便足以回答“归期未”的提问了。

这三句是作者收信后无言的感受,但它也可以视作诗人因家信问起归期而惆怅苦闷的应接。

可以这样想象:诗人因在现实上不可能回到万里以外的乡园,无语可复,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歉疚。

粤教版语文课时作业:22张可久散曲二首

粤教版语文课时作业:22张可久散曲二首

第四单元第22课(一)语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相信,在黄土地深处根植了几百年、上千年的种种观念,一旦有了国家西部开发战略这个时代的强烈__________,就会得到迅速的改变。

②“回不去”的感受是一种人类__________的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部分来自人们对自己往昔的错觉。

③人们意识到,用一种模式,一种主张来__________多彩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A.刺激共通规范B.刺激共同制约C.冲击共通制约D.冲击共同规范【答案】A【解析】①刺激:现实的物体和现象作用于感觉器官。

冲击:(水流等)撞击物体;比喻干扰或打击。

②共通:通行于或适用于各方面的,多指情感等。

共同:彼此都具有的。

③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规范: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孟子心胸宽阔提倡同众人一起做好事,这种与人为善....的观念至今仍具有号召力。

B.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企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C.有的学科为提早开始复习备考拼命抢进度,校方应立即制止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

D.腐败分子李真依仗权势摆出人莫予毒....的派头抗拒纪检部门的调查,结果罪上加罪。

【答案】C【解析】A.与人为善:善意对待别人,帮助别人。

B.盘根错节:形容事情或关系等相互交织,纷繁复杂。

C.寅吃卯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未来的收入。

本句所言是“急于事功”,欲速则不达。

D.人莫予毒:目空一切,认为没有人能伤害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了解。

B.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C.由《太阳的后裔》红遍亚洲的韩国艺人宋仲基被爆过去五年一直为韩国儿童白血病基金会捐款,同时宋仲基也把近期录制《跑男》和《快乐大本营》的酬劳捐献给慈善团体。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原文译文鉴赏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原文译文鉴赏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原文|译文|鉴赏《塞鸿秋·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小令作品。

全篇七句四十五字,描写出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曲吧!《塞鸿秋·春情》原文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译文及注释译文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寂寞伤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红线,对镜照芳容,形影孤单好烦恼,百无聊赖摇团扇。

看香炉里烟气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写入了相思传。

注释⑴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⑵愁云: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

⑶伤情:伤感⑷燕足留红线:曲出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宋末妓女姚玉京后夫敬瑜,敬瑜死后,玉京守志奉养公婆。

常有双燕筑巢于梁间。

一日,其中一只被鸷鹰捉去,另一只孤飞悲鸣,停在玉京臂上,似要与她告别。

玉京以红线系燕尾,嘱咐明年再来作伴,明年燕子果然来到,此后相伴六、七年。

到玉京病死那年,燕子也飞到坟地悲鸣而死。

⑸恼人:令人着恼。

⑹鸾影:比喻女子身影。

⑺兽炉:兽形的金属香炉。

⑻沉水烟:即沉水香,俗名沉香。

一种名贵香料。

⑼翠沼:翠绿的池塘。

⑽一行:当即。

鉴赏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

“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

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

“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

“恼人鸾影闲闭扇”出自《异苑》中的罽宾国王与鸾的故事,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比平铺直叙的哭诉更显深刻而有力。

后两句寄纷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烟以相思,草草结束相思之曲,却很好地把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处。

咏西湖的诗词10首

咏西湖的诗词10首

咏西湖的诗词10首《普天乐·西湖即事》是元曲作家张可久的散曲作品。

此曲是咏写杭州西湖黄昏和月夜的美景,有现实的描绘也有奇异的想象,另外也富有空间和时间的转换。

全曲想象丰富多彩,比喻新颖独特,幻想与现实相融合,使西湖夜景更加柔媚动人。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咏西湖的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湖上朝代:宋朝|: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词牌名:渡江云三犯|朝代:宋朝|:吴文英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

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

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

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词牌名:风入松|朝代:宋朝|: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花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

花厌髻云偏。

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水龙吟·西湖怀古词牌名:水龙吟|朝代:宋朝|:陈德武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西湖杂咏·春朝代:元朝|:薛昂夫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瑞鹤仙·卷帘人睡起词牌名:瑞鹤仙|朝代:元朝|:张枢卷帘人睡起。

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

风光又能几。

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

吟边眼底。

被嫩绿、移红换紫。

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还是。

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

【古诗文阅读】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阅读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阅读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阅读及答案
阅读
下面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边,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

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 第一支曲子所叙三例的共性在什么地方?
2.诗人是怎样表现这些古人的结局的?
3.诗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秦始皇、石崇、隋炀帝都是封建统治者穷奢极侈终于不免灭亡的典型。

2.诗人在叙事时只写他们当的淫乐,而不写他们的败亡,只用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结,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用暮春时节的衰败凄凉来象征他们的败亡。

3.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以景结情,形象生动,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张可久《人月圆·会稽怀古》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人月圆·会稽怀古》是张可久于元代创作的散曲,整首曲子给人以闲适放达之感。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元曲吧。

《人月圆·会稽怀古》原文
元代:张可久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

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译文及注释
①人月圆:曲牌名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②林深藏却云门寺:云门寺深藏山林间。

云门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云门山上。

③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越国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④苎萝人去:指西施离开越国。

苎萝:即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浣纱之处。

⑤烧丹傍井:在井水旁炼丹。

⑥试墨临池:浙江省永嘉故县积谷山的脚下,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守永嘉时,常临池写字,池水因此变黑,宋朝米芾为池题辞,写下“墨池”二字。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正的民间文学。
四、名句积累 诗眼倦天涯 ①兴亡千古繁华梦,______________
(张可久《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 黄云海树秋 ②白雪关山暮, ______________ (张可久《可侍郎奉使日南》) 人老去西风白发 ,蝶愁来明日黄花。 ③ __________________
(张可久《九日》) 故纸上前贤坎坷 ,醉乡中壮士磨跎。 ④ __________________ (张可久《读史有感二首》)
归纳主旨
这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 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 从中可见作者对元代世道 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 实的慨叹与愤懑。
【正宫· 醉太平】
无题
【正宫· 醉太平】 无题 人 皆 嫌命 窘,谁不见钱 亲? 窘:困 人们都埋怨命运不好,处境困窘,谁见了钱不觉得亲切? 窘。 水晶环入面糊盆,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 水晶环进入面糊盆,刚沾水粘盆便滚得一塌糊涂 。才沾粘便滚:比喻 清白人在污浊里,一下
[细剖· 深析]
[思考]:
《【正宫 · 醉太平】无题》表达了愤世嫉俗的主题。
请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一思想。
[讨论]: ( 1)、运用比喻。写哪怕你像水晶环一样晶莹纯 洁,在如同面糊盆一样的大染缸里,也会被污染, 被滚得一塌糊涂,沾染各种恶习,会同流合污、营
私舞弊起来。
(2)、运用反语。在混浊污秽的社会里,作者主张

子就被熏染而变坏。
文章 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 文章用来糊盛钱的囤柜,出生门庭被改做赌场、
囤:用竹篾或其他材料围成的盛 贬入睡 馄饨。 妓院,清廉的人被看作无知的糊涂蛋。粮食的器具。馄饨:同“混沌”,
懵 胡芦提倒稳。 胡芦提:糊涂。 懂。 糊涂倒反安稳。 稳:安稳。
关于主旨和主要表现手法 张可久的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 怀、男女恋情、叹世归隐、酬唱赠答 等文人生活的各方面,几乎都有涉及, 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悲叹帐恨之作。 这首曲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讽刺 丑恶世俗的名作,对道德沦丧、贤愚 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 本曲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喻和“鼎足 对”。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攒 n) . (cuá 命窘 (jiǒnɡ) . 沾 .粘 .(zhān nián)
吼 . (hǒu) 囤 n) .(dù
馄饨 (hú n tun) .. 二、字形辨认 贬贬义 绝绝对
砭针砭 决决定
阴阴天 荫荫庇
两曲的“高雅”体现在: 《天》名为写景,实则以景之险衬托人 心之险,意境浑圆。 《无题》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文雅的鼎 足对的形式,主题上对世风败落的种种 现象讽刺深刻。
【总结】
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更多来源于底层的知识分子,更多地写出了百姓 的心理和生活。我们从本篇文章中对元曲有了一个 大致的把握,也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元曲,它是
2.《【正宫· 醉太平】无题》中,作者以“胡芦提 倒稳”为结句。有人认为,这表现了作者一种消极 的处世态度,你怎么看? 【提示】 从表面上看,作者的态度未免消极颓废, 其实这只是诗人愤激不平的反语。作者对这个社会 风气是痛心疾首的,他不愿失足掉进这个社会大染 缸里去同流合污,但个人又无法扭转乾坤,为了解 脱,只好无可奈何糊涂,但求独善安稳了。这反映 了元代知识分子消极反抗的普遍情绪。
不知不觉地“噗嗵”掉下了悬崖。幸好悬崖不算太
高,附近又有人,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扶起来。他
刚站起来,就连连喊着:“好了!有了!”
大家莫名其妙,原来他这一摔,倒把那后两句诗想 出来了:忽忆灵均发幽愤, 坠崖几折沈郎腰。(灵均,即屈原) 这个小故事,我们也不妨解证为“挫折出诗
人”“命愈穷而诗愈工”。
张可久散曲二首
这首曲描绘了哪些的社会现象?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人人都嫌弃讨厌命 运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开篇直截了当指 出“贪财”的社会弊端,揭露世风败坏的现实。 “水晶环人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清白无瑕者接 触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变坏,行为与恶 习混而为一。这两句具体说明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 “文章糊了盛钱囤”三句意谓:读书写文章成了升 官发财的手段,接待宾朋的门庭变成坑人的陷阱, 清正廉洁的人遭到贬斥打击,被人看作无知的糊涂 蛋。讽刺黑白颠倒的现象。 “葫芦提倒稳”:装着糊里糊涂,反而安全稳妥。 这句看似消极,实为愤世嫉俗的反语。
三、词语释义 聚集 ①绝顶峰攒 雪剑: ______ .
冲击 ②倚树哀猿弄 云尖: ______ . 呼啸 ③阴洞吼 飞廉:______ . 困窘 ④人皆嫌命窘 : ______ . 被鄙视 ⑤清廉贬 人睡馄饨: _________ .
2.资料链接 【中吕·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张可久生活窘困,穷通无定,看尽世态炎凉,对 生活的感受深切。感情是沉痛的,因此他用曲子表
在元代曲家中,‚只有小山才全面地将传统 诗词的艺术精神输入散曲,这是本期曲家传 统文人意识复苏最深刻的表现,是小山散曲 ‘雅化’的实质所在,对中国散曲的发展趋 向,尤其是对清代散曲,影响极大。……在 小山曲中,我们经常可体会到一种与前期曲 家所不同的恋旧心理和清雅的文士情趣‛。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80一约1348),号小山。一生坎 坷,四十岁前为功名奔波,后曾为绍兴路吏。 七十多岁尚迫于生计,为昆山幕僚。 张可久为元代创作散曲最多的作家(小令853, 套数9),朱权盛赞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 有不食烟火之气,真可谓不羁之才”。李开先: “元之张(可久)、乔(吉),其犹唐之李、杜乎!” 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 合为“二张”。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中吕 ·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写景与议论紧 相结合,对现实人生作出深刻的思考。请说说作品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前五句极尽描写之险后,笔锋急转点明主 旨,意在写人心之险,用景衬情,用重笔刻画山景来 突出主旨。可谓兴中有比,意味深长。
奇特的艺术构思
张可久散曲特点
小山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怀、男女恋 情、叹世归隐、酬唱赠答等文人生活的各方 面,几乎都有涉及,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悲 叹帐恨之作。如【正宫· 醉太平】《无题》: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对道德沦 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 然而像这类表现其入世情怀的笔锋尖利之作, 在小山散曲中并不多见,最能代表其清而且 丽、竽而不艳创作风格的,是大量的写景之 作。
作者立意奇特,构思奇妙:名为写“寺”, 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又不在 “山”。当险恶的天台山染尽恐怖气氛时, 笔锋一转,“比人心山未险”一句推出戛然 而止飞,看似突兀,实则意味无穷。 其发人深思并痛恨人心险恶的力度,实有四 两拨千斤之功效。从中见出作者对元代世道 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 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 作。
元散曲特点:通俗又高雅
以《天台瀑布寺》《无题》为例说明 “通俗又高雅”的具体表现(课后练 习三)
参考答案 通俗——即语言平浅易明 高雅——立意高深文雅,内涵丰富 “既通俗又高雅”指用语言通俗易懂的 语言反映意义深刻的主题。 《天》和《无题》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 通俗易懂,其中《无题》的语言全为俗 语;《天》所用的“杜鹃啼血”的典故 也是为人所熟悉,主旨句“比人心山未 险”也如同口语。
(张可久《怀古二首》)
⑨伤心秦汉,生灵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______________ 。 (张可久《怀古二首》)
流光一瞬 , 华表千年 ⑤人生可怜, __________ _________。
(张可久《中吕· 满庭芳山中杂兴二首》) ⑥世间有万古青春, 花前换几度游人 ______________ 。 (张可久《湖上春晚》) 为虚名消尽朱颜 ,掩孤篷羞见青山。 ⑦ _________________ (张可久《舟行感兴》) ⑧不堪回首,东风还又, 野花开暮春时候 ______________ 。
达自己的不满。
【正宫· 醉太平】无题 张可久凄凉的境遇,加上社会世态人情淡薄,社 会风气极端恶劣,混浊污秽,作者深处其中,激愤 难抑。
七、文本对译 【中吕· 红绣鞋】 天台瀑布寺 绝顶峰攒雪剑, 悬崖水挂冰帘 ,倚 树 绝顶峰雪剑聚集,悬崖上悬挂着冰帘似的瀑布,靠着树 哀 猿弄 云尖。 哀鸣的古猿声高达云脚。 绝顶峰: 指华顶峰,天台山最高的山峰。 攒:
聚集。雪剑:山峰积雪如剑。 挂冰帘: 形容方 弄云尖:指猿声凄厉,响彻云霄。
广寺瀑布奔腾直下,奇险寒峻。
血华啼杜宇, 阴洞吼飞廉。 杜鹃啼血,阴森的山洞中冷见呼啸。 血华:血花,即血。 杜宇: 杜
鹃。 飞廉: 传说中的风神。
比人心 山未险。 与的散曲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 字句和美;融合运用诗、词作法,讲究蕴藉工丽,而 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藉以入于典雅。朱权称其曲 “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誉为“不羁
之材”,“词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 小山乐府 》。现存小令855首。 《_________
“胡芦提倒稳”,即稀里糊涂地过日子是最稳妥的方
法,宣扬“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实际上是反语,
表现了悲愤的情绪。
(3)、正反对比。“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人人都嫌自己命运不济,都恨不得能够发横财赚大钱, 无论谁都见钱眼开,拼命攒聚。一正一反,高度概括 了当时某些人的贪婪性、铜臭味。在这样的社会风气 下,金钱主宰一切,扭曲了人们的心灵。
诗苑花絮
跌出来的诗句 元朝时,江苏海盐有个姓沈的人,迷上了诗,以至到 了神情恍惚的地步。有一年春天,他到山上登高,读 屈原的《离骚》,觉得这样的诗能放声朗读,才有意 思。读完《离骚》,诗兴大发,要作一首绝句。很快 想出两句:丛兰芳芷满东皋, 闲步春风读楚骚。(楚骚,即离骚) 下两句该写什么,怎么也想不出。走啊,想;想啊, 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