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发展路径和意义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近年来,中国乡村治理一直备受关注。
乡村治理作为维护中国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乡村治理理论是指对农村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利益格局等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理论,为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的核心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农村现实的特点,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管理乡村事务的目标。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经验。
它包含了乡村治理的目标、原则、理念和实施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在乡村治理目标上,中国注重实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治理原则上,中国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农民自治、法治原则、市场化运作。
在乡村治理理念上,中国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分类分层、协同共治”。
在乡村治理实施路径上,中国提出了“围绕产业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管理、改进农村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
二、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中国乡村治理实践是指在具体的乡村中,通过政府、农民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进行的一系列乡村治理活动。
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包括了乡村治理主体建设、农村组织发展、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
中国乡村治理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民自治的体现。
在乡村治理中,农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主导作用,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等形式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农民自治不仅增强了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农民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能力。
此外,中国乡村治理也加强了基层农村组织的建设。
乡镇政府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加强了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明确了乡镇干部的职责和责任。
同时,加强了农民组织建设,推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地方治理的理论体系及中国的分析路径
地方治理的理论体系及中国的分析路径3□ 徐越倩 马 斌Ξ摘要:地方治理是治理权威在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分化和扩散,以及在政府体系内部通过行政权力和责任的下放来增进地方(下级)政府的积极性、灵活性、回应性,其实质是治理权从国家中心主义向多中心化和多层次化的变迁过程。
理解地方治理可以从两种纬度去把握,即横向的多中心治理和政府间分权与治理。
中国单一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地方治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任务是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即中央向地方的权力下放和上下级政府间权力的合理配置,以启动和提升地方组织公共事物管理的参与能力。
因此,以权力转移和权力配置为中心的分析模式,为分析中国的地方治理建构了基本的分析路径。
关键词:治理;地方治理;政府间关系;中国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08)05-0047-07一、治理与地方治理:内涵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地方治理变革运动。
它在达成某种国家最低标准和政策优先权的共识框架内,将权力和资源从中央集中控制向一线管理者、地方民主实体和地方消费者及社区转移。
①在内涵上看,地方治理是当代治理理念为思维和基础,将治理思想贯穿于地方政治与行政改革和地方公共事物管理模式再造的发展过程。
当代地方治理思想和实践首先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英国,紧接着向欧洲大陆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北美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扩展,逐渐成为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政治与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并成为西方国家政治舞台上引导改革潮流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地方治理模式突破了联邦制与单一制这一传统国家结构性质的界分,打破了以往府际间要么中央集权,要么地方分权的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开始寻求一条府际间(interg overnmental)合作、政府与公民社会间合作的新型发展道路。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一、本文概述“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合作的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理论内涵方面,本文将详细阐述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
我们认为,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合作,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治理环境。
同时,社会治理还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在实践路径方面,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探讨如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治化水平,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再次,应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应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的内涵和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二、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其理论内涵丰富且深远。
它强调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单一管理,而是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在内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参与。
这种协同治理的理念,突破了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局限,将治理视角从单一的政府管理扩展到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社会治理注重权力运行的多元性。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是唯一的权力中心,负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然而,在社会治理的框架下,权力运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都可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通过协商、对话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治理强调责任分担的共享性。
社会治理不再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政府,而是倡导全社会各界共同分担责任。
浅析治理理论及其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浅析治理理论及其中国化的路径选择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治理理论移植__,并对__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治理理论本身的缺陷和__具体国情,善治的实现困难重重。
文章提出要真正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目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发挥党组织、人大、政协的启蒙、整合作用是__现阶段最有效的路径选择。
【_化;路径选择自从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一词后,治理理论如同一股强劲的风暴席卷全球,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各国政府改革的新模式。
因此,许多学者将其作为__改革走出困境的一条新途径,但这一西方的舶来品本身并不完美,它也可能失灵,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影响更大;加之__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所以在运用治理理论过程中,必须将其合理成分与__实际相结合,盲目套用,很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一、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征(一)有关治理的若干理论界定治理,英文为Governance,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
在1989年世界银行关于非洲的报告中,治理一词首次出现;世界银行1992年度报告的标题就是治理与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____年发布一份名为促进参与发展和善治的项目评估;联合国有关机构还成立了一个全球治理委员会,并出版了一份名为《全球治理》的杂志。
短短十几年,治理迅速发展成为一套内容丰富、适用广泛的理论。
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如政治、行政、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治理理论虽然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对治理一词的确切定义在理论界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作为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罗西瑙将治理界定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
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
另一位研究治理的学者格里斯托克提出了五种关于治理的观点:1.治理是指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系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2.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的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3.治理明确肯定了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的权力依赖;4.治理指行为者网络的自主自治;5.治理认定,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不在于政府下命令或运用其权威。
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governance)一词十分流行。
它表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政治过程的重心正在从统治(government)走向治理(governance),从善政(good government)走向善治(good governance),从政府的统治走向没有政府的治理(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从民族国家的政府统治走向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
国家现在已经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解决所有问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受到限制。
与统治(government)不同,治理(governance)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
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立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后者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
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不再是中央集权,而权力分散;不再是监督,而合同包工;不再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责管理;不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而是根据市场原则的管理。
治理是一种政治管理过程,像政府统治一样,治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但是,其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统治的权威主要源于政府和法规命令,治理的权威则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
前者以强制为主,后者以自愿为主。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作者:王华梅来源:《前进》 2020年第1期王华梅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了系统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科学总结以往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地丰富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许多新决策新部署,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提供了行动遵循。
一、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内涵与政策目标(一)社会治理的内涵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社会治理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新时代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市场化、技术化、城市化的要求,对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适应性重构,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良性社会运行体制机制,以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内涵要素包括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社会治理的政策目标。
从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看,国内社会治理政策始终在探索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社会领域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政策目标及工作重点,先后经历了提高社会安全感、提高社会和谐度、提高社会获得感三个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效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制度、组织和经验方面的条件保障和创新基础,具有明显的渐进式改革特点。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其政策目标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要求和时代意义
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路径和时代意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的深入认识,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路径连续性的整体思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把握。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我国的治理现代化是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民族发展历史,借鉴各国治理经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探索而来,既具备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科学性,又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念的民族性,还具备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能政府集中管理体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改变了国家工业空白的状况,逐步解决人民基本的温饱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但是,国家社会各方面的管理以行政命令为主,管理方式相对单一,形成了权力相对集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调控体制,具有显著的全能性特征。
必须辩证地看待全能型政府集中管理体制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要求和时代意义张翠吉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不断演进与发展,治理成为当代政党和政府获取、巩固与维护政权需要回答的关键议题,是各国思考、规划和建设本国发展道路需要研究的重大议题,也是当代世界反思、总结和探索人类整体命运需要回答的基本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和方法。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我国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1-0015-0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发展研究”(19JJD710005)。
国家治理现代化场景下协同治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国家治理现代化场景下协同治理理论框架的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场景下协同治理理论框架的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治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复杂性。
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因此需要构建一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协同治理理论框架。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背景和意义协同治理理论的出现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密切相关的。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治理模式需要适应新形势,实现公共事务的高效运行和社会治理的全面提升。
传统的指令性、垂直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引入一种新的协同治理理念和实践,以实现治理的创新和效能的提升。
协同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协调和互动,实现共同治理目标的最大化。
这种治理方式充分发挥了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信息的互通共享和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了一种更加灵活、高效的治理模式。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协同治理能够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增强治理效能。
2.协同治理能够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协同,更好地解决复杂性问题,提升治理的智慧性和科学性。
3.协同治理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民主,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的广泛参与和民众的自主治理。
二、协同治理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协同治理的原则、机制和路径。
1.协同治理的原则(1)多元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各个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实现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2)信息共享原则: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促进协同治理的高效进行。
(3)科学决策原则:注重科学决策,通过数据分析和科学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避免主观片面。
(4)公正公平原则:坚持公正公平原则,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民主。
2.协同治理的机制(1)联动机制:建立各方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各方主体的有效合作。
(2)协商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商机制,通过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实现治理的共同目标。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社会治理是指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进行管理和调控的过程和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将重点讨论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并探讨其对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1.传统社会治理理论的局限性传统的社会治理理论主要关注政府管理和法律规范,强调国家的统治和控制,忽视了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这种理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2.社会治理理论的转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社会治理理论也在不断转型。
新的社会治理理论强调多元参与、协商民主和社会自治,重视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作用,注重平等和包容,提倡协同和共治。
3.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要点(1)多元参与:社会治理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务,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事务。
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都应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形成多元参与的格局。
(2)协商民主:社会治理需要建立起政府与市民的协商机制,通过公平公正的协商,实现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民意的表达。
(3)社会自治:社会治理理论提倡社会自治,即社会成员自己管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政府只是一个协调和支持的角色。
二、社会治理实践的创新1.政府角色的转变传统上,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者的主导角色,但现在政府越来越注重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
政府转变了治理的方式和目标,更加注重依法治理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2.社会组织的崛起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各种社会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非政府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问题解决、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社会组织的崛起也促进了民间力量的壮大和社会资本的积累。
3.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了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
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沟通、问题反馈、社区议事等活动,实现了权力的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的便利化。
4.社区治理的探索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单位,社区治理的完善对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的十七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景和方向,这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报告的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这个整体性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目的根据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战略格局进行的整体部署,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小康社会”一个中国传统的概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比较富足的社会生活。
邓小平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赋予这个概念以崭新含义:“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样就必须是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国家”。
为了实现小康,在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翻两番”、“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等一系列战略构想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据统计,“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1987年已经达到;第二步目标,到1997年就提前完成;“人均800美元”的目标,到2000年胜利实现,实际达到854美元。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一、概述治理理论,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引导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的运行。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治理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阐述作为理论的治理的五个核心论点,以深化对治理理论的理解,并为实践中的治理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这五个论点分别是:治理的多元性、治理的网络性、治理的层级性、治理的动态性和治理的制度性。
通过对这些论点的深入探讨,我们将更好地理解治理理论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它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 治理理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a. 权力分散与合作:治理理论背离了传统行政管理中单一权威中心的观念,主张权力应当在多个社会主体间分散并共享。
这些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NGOs)、公民社会组织、企业、专业团体、社区以及个体公民。
它们通过协商、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共同参与决策过程,解决公共问题。
b. 网络化与互动性:治理理论强调决策过程的网络化特征,即各个主体之间形成复杂的互动关系网络。
这些网络跨越边界,超越等级,通过对话、协商、谈判、联盟等形式,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分配与行动协调。
这种互动性有助于增进共识,提高决策效率与执行效果。
c. 规则与制度基础:治理并非无序的权力分散,而是基于一套明确或隐含的规则、规范、标准和程序进行。
这些规则可以是正式法律、国际条约,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社会规范、行业标准或道德准则。
它们为多元主体间的合作提供了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确保治理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d. 公共目标与价值导向:尽管治理主体多元且权力分散,但所有参与者共同致力于实现某些公共目标,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人类福祉等。
这些目标体现了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如民主、人权、法治、可持续发展等,构成了治理活动的导向和评判标准。
a. 应对复杂社会挑战: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许多社会问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网络安全、跨国犯罪等呈现出跨界、多维度的复杂特性,单靠政府力量难以有效应对。
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及实施路径
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及实施路径【导言】在新时代,中国继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是保证国家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以及实施路径,以期深入了解并促进法治建设的发展。
【1、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法治国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公正、公平,通过依法管理社会事务,能够保障人民权益,减少社会不公,并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公平获取资源和机会。
依法治国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纷争。
通过法律的支配,可以有效调节各方利益之间的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另外,依法治国能够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更加健全和完善。
【2、实施路径】实现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坚持以下路径。
坚持党的领导和法治原则相结合。
党的领导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党的领导应当依法行使权力,同时法律又要为党的领导提供明确的框架。
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法治意识是维护法律尊严和公平正义的基础,要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都能够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并主动行使自己的法律权益。
第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机制。
司法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司法独立,确保法官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职责,同时要加强审判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不公正审判。
第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政府是法治的执行者和维护者,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
【3、个人观点和理解】我深知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在一个法治国家,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平等的权益,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地实现。
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
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一、本文概述《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发展的新路径》一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社区治理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以及如何通过韧性治理的理念与实践,推动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发展。
文章首先界定了韧性治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韧性治理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独特优势。
接着,文章结合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韧性治理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与路径。
文章还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韧性治理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实际效果,旨在为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向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韧性治理理论的理解,也为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韧性治理的推广与实施,我们有望构建更加富有韧性、更具活力的基层社区,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韧性治理的内涵与特征韧性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方式,强调在面对不确定性、风险与危机时,社区能够通过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自我创新的方式,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其内涵与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适应性:韧性治理强调社区在面对环境变化、社会挑战时,应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
这种适应性不仅体现在对外部冲击的快速反应上,更体现在对长期、复杂社会问题的深度应对上。
社区需要建立灵活多变的治理机制,以便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保持社区的稳定与发展。
创新性:韧性治理鼓励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通过探索新的治理模式、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
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对新技术的运用上,也体现在对社区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社区成员参与度的提升等方面。
协同性:韧性治理强调社区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合作。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各方应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这种协同性不仅有助于提升社区治理的整体效能,也有助于增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形成共同应对挑战的强大合力。
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及战略意义
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及战略意义作者:王曼来源:《奋斗》2017年第03期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几年来,我们党对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思路和规律的认识逐渐由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局部推进走向全面系统建设,对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战略布局日趋科学、理性。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和战略,从实践层面看,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从理论层面看,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践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的丰富、发展和开拓。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要义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恰如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运动中新政权建设思想的阐述: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国家而走向阶级和国家都将逐渐消亡的、通往共产主义的过渡征途之中。
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在这一阶段,要逐步实现“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
而如何把国家的政权收回社会,则是要把“旧政权的纯属压迫性质的机关予以铲除,而旧政权的合理职能则从僭越或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当局那里夺取过来,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
也就是说,首先要消除国家的阶级压迫性,逐步消除国家的政治统治属性,然后把之前由国家所掌管行使的、任何社会正常运转都必需的公共管理职能逐步地转交或归还给社会。
社会主义新中國已经消除了国家的阶级压迫性质,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逐渐地把“旧政权的合理职能”逐步地“归还给社会”。
这种“归还”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政府要与社会分享管理或治理国家及社会的权力。
政府要逐步地让渡权力给社会,让社会各方更多地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实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让社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治能力和权力。
当然,首先,政府让渡权力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次,必须阐明的是,当前我国所倡导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以党的执政地位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前提基础的,决不等同于“多元政治”。
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新兴理论,旨在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和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本文将对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研究历程、现状进行梳理,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该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实现高效、协调的治理,为提升我国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在研究历程方面,本文将回顾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分析该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贡献。
在现状方面,本文将重点介绍整体性治理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包括理论应用、实践案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发展趋势方面,本文将探讨整体性治理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创新点,包括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对整体性治理的影响,以及整体性治理理论在全球治理、区域合作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为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整体性治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其背景是公共管理体系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政策挑战。
传统的官僚制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学者们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寻找新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公共管理实践。
在这个背景下,整体性治理理论应运而生。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协调与整合政府部门间的功能和资源,打破碎片化的治理局面,以实现政策目标的协同和公共服务的无缝隙提供。
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倡通过跨部门合作、信息共享、流程优化等手段来提高政府效能和回应性。
自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以来,其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早期的整体性治理理论主要关注政府内部的协调与整合,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拓展,该理论逐渐扩展到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等多个领域。
整体性治理理论开始强调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合作,以及政府在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意义及实现路径
20咨政论坛国内刊号C N61-1499/C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同一个声音、迈出同一个步调,最终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9.“党是领导一切的”写入党章大会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这有利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10. 实现巡视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写入党章巡视制度的设立是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现,巡视制度的设立让“灯下黑”成为历史,实现巡视全覆盖,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成果的集中反映。
把“两学一做”写入党章表明这一制度将长期坚持。
二、十九大党章修改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这一最新的成果。
2.有利于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最新思想成果武装全党,符合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意愿。
3.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对全面从严治党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写进党章,更加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
4.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反映了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这一要求更加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向更加新的历史高度。
迟艳艳 周彩红 王蕾(山东省荣成市委党校 山东荣成 264300)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意义及实现路径摘 要:法治中国是接下来我们党和国家要持续推进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十九大报告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论述,明确了总目标以及深化依法治国的实践。
治理理念与我国基层政府发展的路径选择
治理理念与我国基层政府发展的路径选择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夏卿摘要:治理理论是近30年来政府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潮流,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与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视角和方式。
作为一种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治理理念对我国基层政府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构建法治政府,回应型政府,促进基层社会多元主体互动的治理模式,是我国基层政府发展和实现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治理;基层政府;政府发展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3-0041-0002一、治理的基本理念治理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对“治理”做了如下界定:“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1]综观各国学者对“治理”的界定和用法,对于政府的改革和发展,大体包含如下理念:(一)互动合作传统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统治”观念上的,自上而下的管控。
治理理念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多元化趋势以及社会自组织网络的发展[2],单一向度的政府管理已无法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共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面对这样的困境,政府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与社会自治网络互动合作的关系。
通过沟通协商,确立共同的目标,并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二)多元化治理理念倾向于构建一个与多元社会相适应的秩序。
这种秩序应按照“善治”的要求进行重构。
首先,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其主体不再是单一的基层政府及派出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体公民也应参与其中,构成多元治理主体,其次,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责任,也相对应的由多元主体共同承担,最后,社会治理方式,不再是基层政府的单向管理,而是由多元主体互动的民主化的管理机制,实现多元共治的和谐状态。
多元治理:我国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多元治理:我国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思考作者:朱江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04期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治理理论,因其“多元协商、共享共治”的理论特征,契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需强化认知,以指导实践。
一、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治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酝酿阶段(1989——1995)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致使西方国家整体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的西方国家政府主动调控和干预市场,挽救了国家经济。
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西方经济全面“滞胀”,政府机构臃肿僵化,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民众对“重塑政府”的呼吁日渐高涨。
由此发起了“新公共管理運动”。
事实证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唯效率弊端导致了社会公平正义缺失。
世界银行1989年的《南撒哈拉非洲:从危机走向持续增长》标志着以社会化手段为特征的“治理时代”的到来。
(二)百家争鸣阶段(1995——2000)治理理论是一个概念框架。
主要包含以下理论思想:1.新公共服务理论美国行政学者登哈特夫妇2000年发表了《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系统阐述新公共服务理论,从公共治理的角度提出政府的职能在于对公民社会的服务和对自由市场的宏观调控等方面。
2.网络化治理理论其描绘了一种和传统官僚科层制完全不同的政府治理范式。
所谓网络化,即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与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结成公共治理网络。
3.整体性理论整体性理论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提出,他认为,政府作为整体必须摒弃部门本位,通过制度建设达成跨部门合作。
4.数字治理理论整体性理论强调部门协同,网络化理论突出网络结构的必要。
互联网技术为这一切提供了无限可能。
这一理论由美国的曼纽尔·卡斯特等学者系统分析了在治理实践中的价值。
5.公共价值管理理论马克·穆尔在专著《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中指出,公共治理的核心使命在于创造公共价值,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应该寓治理于依靠多方参与的网络化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理理论发展路径和意义摘要:治理理论是当今多门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它是在对传统官僚制治理模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的。
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治理,相比先前统治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治理更加强调自由的价值,推崇诉求的多元化和彰显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作为西方社会后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理论,治理理论是西方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体现。
虽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但它为公共管理的创新和政府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治理;公共管理;合作网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一词已成为当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词汇。
从学术界到实践界都在广泛地运用治理理论来理解现实并解决问题。
治理理论的谱系主要有两条发展线路:一是世界银行针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建项目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而提出的治理危机的概念。
这种治理理论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因国家整合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下降导致的治理危机是这些项目无法发挥效益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一条发展线路是战后随着公共问题的复杂化,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同时,凭借政府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在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领域开始了从一场“统治”到“治理”的广泛变革,强调私营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各类公民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面对治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在西方学术界,关于治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一、治理的内涵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个人和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法的综合。
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中,冲突或多元利益能够相互调适并能采取合作行动。
它既包括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安排。
世界银行的定义:治理是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行使权力的方式。
治理的内容主要有:构建政治管理系统;为了推进发展而在管理一国经济和社会资源中运用权威的过程;政府制定、执行政策以及承担相应职能的能力。
联合国开发署的定义:治理是行使经济、政治和行政的权威来管理一国所有层次上的事务。
它包括机制、过程和制度。
公民及其各类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利益、行使合法权利、承担其义务以及弥补他们之间的差异。
罗兹(Rhodes)对治理的概念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他认为“治理”在当代主要有六种用法:最小化政府:用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减少政府的范围和公共开支。
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同时适用于企业和公共部门管理的新方式。
新公共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激励结构引入政府部门,用更多的“掌舵”代替“划桨”。
作为“善治”的管理:它从政府的合法性和管理效率上定义政府管理国家、社会、经济事务的能力。
社会-控制系统论的治理:它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等级制的新的结构或模式来定义治理,政府不再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个发号施令者,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彼此依赖的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自组织网络的治理:由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共同组合而成的问题导向型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没有权威的自主与自治是其特征。
二、公共治理的三个视角(一)从政府管理的新方式的角度来看待治理这一观点是与新公共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公共管理是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政府改革运动的总结,被视为是市场化条件下的政府管理的新模式。
它着力于在西方社会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对于传统的官僚制公共管理模式有效性的质疑,认为机构林立、缺乏创新、行动缓慢、难于复杂而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已经成为其继续进行有效社会管理的障碍。
新公共管理主张采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
然而,学者们意识到,在传统官僚制模式的社会管理方式无法应对现实的社会需求,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管理体制本身。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公共问题日益复杂,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已经大大超越了政府的边界,在政府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和管理技术,提高政府部门的运行效率并不能有效解决政府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到政府之外去寻求答案。
(二)将治理视为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与前一种观点不同,这种观点将政府排除在治理过程之外,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
埃利诺·奥斯特罗姆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证实了,一群相互依赖的当事人在管理公共池塘资源时的确可以建构自己的网络,“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
” 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在政府的权威之外的公民团体,社会的各个部分建立起一种以参与者共同利益为目标导向的治理结构,它通过自我协调、自我整合和自我满足,从而形成一个制度化的、不需要借助政府及其资源的公共领域;维护网络运行秩序的不再是来自政府层级结构单向施加的命令,而是平等参与者之间通过对话和互动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
由于它将政府排斥与治理过程之外,甚至将国家放在公民社会的对立面,所以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批判。
他们认为在解决集体问题和提供公共产品以至于构建自主网络方面,政府依然有其行动的空间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将治理视为由政府和其他参与者构成的合作网络承接上述学者的观点,它将政府和各类公民组织作为平等的参与者纳入治理的过程,将对其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协商互动中形成的合作网络的管理视为治理的本质。
它一方面承认了政府本身在处理公共问题上资源和能力的有限性,认为由公民社会中,各类公民组织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网络应当作为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的基础结构,同时也强调一个负责、高效、法治的政府的参与对合作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治理的重要意义。
这种观点结合了前面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完整地描绘出来相互依存时代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对当代公共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所以日益得到学者们、官员们、国际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承认。
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其他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重新构建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治理就是从垄断公共权力到分享;就其他行动者而言,治理就是从管理客体转变为管理的主体。
这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合作过程一一国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但不一定是支配性的作用”。
三、治理理论的思想内涵(一)公共治理强调了自由的价值相对于新自由主义积极的自由观,公共治理所强调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是一种“独立于他人的专断意志”的状态。
在公共行政中,最容易侵犯他人自由的就是政府的意志和保障这种意志得以实行的政府权力,因此限制政府权力成为公共治理各种的焦点。
现代福利国家,鼓励了个人对政府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得国家更容易实施控制。
国家过深的涉入资源分配,侵犯了个人对私有财产的绝对支配权。
“大政府”造成的行政权力的膨胀,破坏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同时也引发了官僚制的扩张……以上种种损害了个人追求自由的观念与能力。
公共治理重视政府以外公民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主张有限政府,要求重新建立公共权威、分享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都体现着消极自由的理念。
其目的正是为了反对福利国家的扩张对自由造成的损害。
(二)公共治理彰显了公共性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同时宣称没有包容和参与,公共性就会堕落为狭隘性和私利性。
只要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各种社会行为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治理中。
这是公共利益包容性的重要体现。
因而,公共治理重视公民社会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作用,将政府与这些组织在目标一致基础上的合作作为促进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
就政府而言,如果用“民有、民治、民享”来概括其公共性的话,“民有”说的是政府权力是来源于公众让渡的权力。
“民享”说的是既然是公共性的权力,政府权力就应该以服务公众、维护社会公益为唯一宗旨。
公共治理在这两点上都只是沿袭了西方传统的观念。
而公共治理的突破在于“民治”上,传统的“民治”是指公民通过代议制定期选举,组织政府,监督政府。
公共治理进而要求社会自主自治。
政府只应做个人和社会不能做好的事,剩下的事应该留待自组织网络自主治理。
这是由代议制民主向参与式民主党跃升,提供给人民直接治理国家的实践机会。
(三)公共治理推崇诉求的多元化公共治理的多元诉求在西方传统的思想脉络中来源于自由主义的传统。
自由主义从来就以个人主义为逻辑起点,强调差异性就是必不可少的价值,绝对不能因为社会一致的要求而牺牲差异性。
它主张通过向社会其他组织开放国家对内主权中的行政管理权,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
公共治理的多元诉求体现在四个层面上。
政府治理工具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行政手段外,以市场为核心的治理工具和机制,财政性工具与诱因机制,管制性工具与权威机制等都可以作为政府治理的手段,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形态。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方面都没有单独应对所有公共问题的资源与能力,另一方面又在各自熟悉的领域拥有解决问题所需的比较优势。
各尽所能成为实现良好治理的前提条件。
公共权力的多中心化:要实现各尽所能的良好治理,就必须让治理的各个主体参与权力度分享。
在立体的合作网络中权力的网络化分布,形成了对政府权力的强有力约束,保障了其他治理主体在治理活动中的独立。
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可能导致不同利益主体的对抗与对立。
然而,公共治理是以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的合作网络管理。
共同的目标,与相互信任的文化,及由此形成的协商对话的行动方式,确保了合作网络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弥补各自不足,在公共利益中携手共进。
四、简短的评价公共治理是西方社会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对传统的官僚制的管理的反思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
它是政府、企业、社团和个人等公共行动者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在治理过程中,主要依靠网络权威,与非强制性权力协作进行管理。
然而,虽然经过二十余年在理论与实践反复探索,治理理论得到的蓬勃发展,并为公共管理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有力的理论指导,但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反思治理理论时,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其内在的困境。
鲍勃·杰索普将治理理论的内在困境概括为四种两难选择。
合作与竞争的矛盾。
合作是共同治理的基础,但过度强调信任与合作,会造成创新意识的衰竭和适应力的退化。
开放与封闭的矛盾。
有效网络管理的前提是多元权威之间的互信与合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严格控制治理网络的组织数量,即使网络保持一定的封闭性。
但封闭性不仅会将一些潜在的成员排除在体系之外,而且也不符合平等、协商、开明等网络管理原则。
可治理性与灵活性的矛盾。
可治理性要求制定和遵守稳定的网络运行规则、利用过去的经验提高治理的绩效,这与灵活性相冲突。
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元、瞬息万变要求不断摒弃过去的经验并适时改变网络的运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