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变化(生理、心理、社会)
老年人的变化(生理、心理、社会)
![老年人的变化(生理、心理、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1790410659eef8c75ebfb30b.png)
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也出现功能减退
(八)皮肤、毛发与指甲
皱纹 皮肤细胞更替减慢 冷热反应不灵敏 皮肤疾病 头发变白
(九)泌尿系统
肾脏功能减少50% 可能严重脱水 尿路感染 频繁排尿 前列腺癌 膀胱感染
伴随年老心理方面的变化
智力 人格 记忆力 学习能力
母亲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力更大
母亲的智力在遗传因素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母亲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文化素质高的母亲对胎儿的保护意识更高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在3岁以前其智力相差不大 但3岁以后,差异相当大 原因就是环境,包括社会、家庭、某些遗 传疾病受环境制约。
其他因素
容易疲劳、睡眠欠佳、睡眠时间减少 易引发老年痴呆症、中风和帕金森氏症
(七)感觉系统
视觉:老花眼、视野狭窄、老年性白内障等。
听觉:生理性的听力减退乃至耳聋。
味觉:老年人味觉迟钝,常常感到饮食无味
嗅觉:对冷空气过敏或患上伤风感冒。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容易造成烫伤或冻伤、
伤害性刺激
老年人的变化
提
纲
老年的相关概念 老年人的变化:生理、心理、社会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 老有所医 养老院的护理特点
老 年 人 生 理 变 化
◆形态上的变化
◆功能上的变化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形态上
1.细胞数逐步减少 2.组织和器官发生萎缩,重量减轻 3.整体外观: 头发、皮肤、身高、体重 其他(肌肉松弛、牙齿松动脱落、 语言缓慢、耳聋眼花、手指哆嗦、 运动障碍等)
易患疾病:骨折、骨质增生
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变化
![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cae123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2.png)
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来解释老年人心理特点的变化,并从中心扩展下继续描述。
一、生理方面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出现老化的迹象。
生理方面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貌上,还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例如,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造成日常生活能力的减弱,这可能会引发老年人的自卑感和焦虑情绪。
此外,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等问题,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心理方面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老年人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会更高。
此外,老年人对于时间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他们更加珍惜时间,更加注重与家人和朋友的互动和交流。
另外,老年人的情绪也会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负面情绪更为敏感。
这是因为老年人可能面临身体的不适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容易出现失落、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社会方面的变化老年人的社会角色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特点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退休后的老年人可能会面临角色转变的困扰,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并找到自己的社会角色。
此外,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也可能发生改变,他们可能会面临社会地位下降的困扰,这可能对老年人的自尊心产生影响。
另外,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可能会因为生活圈子的缩小而变得更加狭窄,这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会发生一些变化。
生理方面的变化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心理方面的变化会使老年人更加关注健康和时间,社会方面的变化会使老年人面临角色转变和社交圈子缩小的困扰。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这些变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当今社会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点
![当今社会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73da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e.png)
当今社会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点一、生理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老年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逐渐增加。
老年人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特点。
以下是关于老年人生理特点的一些重要内容: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导致体脂肪增加,而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数量减少,脏器萎缩。
器官机能减退,特别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和循环功能减退。
这些生理特点会导致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智力、记忆力和感觉减退,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
老年人的病程通常较长,康复较慢,并发症较多。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方面:1.保持适当的营养摄入,以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2.增加运动和活动量,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持肌肉强度。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4.提供适当的药物管理,确保老年人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5.加强免疫系统的保护,通过疫苗接种等措施预防疾病。
除了生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面临新的挑战。
我们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互动,并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质量。
(一)、消化系统的改变关于老年人消化系统改变的信息。
以下是对您提到的各个方面的简要总结:牙齿问题:老年人可能因为牙周病、脱落或磨损等问题,影响到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1.味觉和嗅觉降低:老年人舌乳头上的味蕾数量减少,导致味觉和嗅觉的降低,从而影响食欲。
2.粘膜萎缩和运动功能减退:年逾60岁的人中,约50%可能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
这会导致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特别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和便秘。
3.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
口腔腺体萎缩导致唾液分泌减少,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
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降低,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4.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
肝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组织增多,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
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变化
![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0763b56be1e650e52ea998f.png)
老年期:年龄≥65岁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 会,并且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因 此,关注老年人健康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的 社会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 衰退,心理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这些
只 是 近 黄 昏
夕 阳 无 限 好
变化均会对老年人的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动障碍等。
上述变化具有个体差异,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
营养条件、精神状态和意外事件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二) 老年期生理功能的减退
总体表现: 贮备能力减少; 适应能力减弱; 抵抗力下降; 自理能力降低。
生理功能减退也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上,随着年龄增长, 各组织、器官系统将会出现一系列慢性退行性的衰老变化。
• 小肠和结肠:肠道萎缩,使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蠕动无力,易导致便秘。
(四)运动系统
• 肌肉:肌肉弹性降低,收缩力减弱,肌肉松弛, 易疲劳,因而耐力减退,难以坚持长时间运动。 • 骨骼:骨骼中有机物减少,无机盐增加,致使骨
的弹性和韧性降低,易出现骨质疏松、骨折。
• 关节:关节面上软骨退化,还易出现骨质增生、
肺脏的呼吸运动
(三)消化系统
• 牙齿:齿龈萎缩,牙齿老化,易松动脱落,造成咀嚼不充 分,影响食物消化; • 舌:舌肌萎缩、体积减小,舌运动能力减弱,使咀嚼时食 物难以搅拌均匀。
• 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使食物咀嚼不充分,碎食不全。
• 食管:食管退化,食物在食管内的蠕动幅度减低而使吞咽 缓慢。
• 胃: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消化不良,老年人易患胃炎。
• 嗅觉:嗅觉细胞逐渐衰竭,导致嗅觉迟钝,对从鼻孔吸入冷空 气的加热能力减弱,易发生对冷空气过敏或伤风感冒。
老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点
![老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cf995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d.png)
老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点人类的寿命延长,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当代的世界性趋势。
解放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38岁,而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已提高到68岁,一些大城市(如上海、成都等的调查报告)人口寿命已达70岁。
人类的寿命延长了,说明医药卫生、预防保健事业发达,疾病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营养和精神生活改善。
但是,老人多了,又会给老人自身和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例如,老人体弱多病,行动和生活不方便;对老人的赡养、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设施的负担加重等,都会给老人增添苦恼,给社会增加压力。
如何保障老人欢度晚年,提高其心身健康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关切的问题。
其中,老人的保健问题,又直接关系着老人晚年是否健康幸福的问题。
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老人的心理卫生应该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使老年人的心理具有特殊状态;同时老年人社会角色的改变,也必然引起其特有的心理变化。
一、衰老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
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在劳动生产中,势必跟不上青壮年。
老年人为此既苦恼又不服气。
一些老人常采用好谈“当年勇”的心理自我防御方式,以补偿和掩饰自己能力的不足。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记忆尚好。
有命名性遗忘。
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5.性格改变老年人性格逐渐发生改变,因常不为老人自己察觉,故多否认。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fae53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7.png)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一、生理特点1. 器官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包括心脏、肺部、肾脏等重要器官。
这会导致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耐力减弱,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降低。
2. 免疫系统衰老: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老,抵抗外界病原体的能力减弱。
因此,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对抗病菌的能力较弱。
3. 消化系统退化: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
胃肠道的蠕动减弱,消化吸收的能力降低,常常出现胃酸过多、胃炎、消化不良等问题。
4. 骨骼和肌肉退化:老年人骨骼和肌肉组织的退化现象普遍存在。
骨密度减少,关节灵活性降低,肌肉弹性下降,使得老年人容易出现骨折、腰背疼痛等问题。
二、心理特点1. 记忆力下降:老年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他们可能会出现遗忘、记不清重要事件或人物的情况。
这是正常老化的表现,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2. 情绪波动:老年人常常伴有情绪波动的特点。
他们可能会因为生活的变化或者身体的不适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情绪波动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问题。
3. 自尊心受损:老年人常常感到自尊心受损。
他们可能会因为退休、孩子独立等原因而感到自己不再有价值。
这种情况会让他们感到失落、无助和无自信。
4. 社交关系变化:老年人的社交关系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他们可能会因为配偶或亲朋好友的离世而感到孤单和疏远。
社交关系的减少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三、应对策略1. 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
这些措施可以延缓生理功能的退化,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2. 研究和锻炼大脑:老年人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研究新技能等方式锻炼大脑,保持记忆力和认知能力。
同时,可以参加社区活动,与他人互动交流,保持积极的心态。
3. 关注心理健康:老年人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可以参加老年人的心理辅导班,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沟通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fb61b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b.png)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老年阶段的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关联的,生理和心理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探讨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
一、老年阶段生理的变化老年阶段是人体生理变化最明显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开始逐渐下降,身体变得越来越脆弱。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2. 骨骼和肌肉减弱老年人的骨骼和肌肉组织减弱,容易出现骨折和肌肉萎缩等问题,这也导致老年人的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下降。
3. 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减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4. 心血管系统问题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也容易出现问题,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二、老年阶段心理的变化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也是很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常见,如抑郁、焦虑、孤独、失眠等。
2. 记忆力减弱老年人的记忆力逐渐减弱,有时会出现失忆症状。
3. 情绪波动老年人的情绪波动比较明显,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等问题。
4. 自我价值感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逐渐下降,感觉自己的存在没有太大的意义。
三、老年阶段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关系老年阶段的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关联的,生理和心理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探讨老年阶段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关系。
1. 生理对心理的影响生理因素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佳,容易出现各种身体不适,这些身体不适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等。
同时,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交活动,社交活动的减少会导致孤独感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身心特点
![老年人的身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0fba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9.png)
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一、老年人的身体特点1. 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包括骨骼、肌肉、心血管等系统。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心脏功能下降等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
2. 慢性病多发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风险较高,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这些疾病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及时诊治和管理。
3. 免疫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和病毒。
因此,老年人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 心理上易受挫折和失落打击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经历了许多生活上的变化和挑战,如子女离家出走、亲友离世等,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
这时候,家人和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 对未来的担忧老年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较强,担心自己的健康、经济状况、子女前途等问题。
因此,家人应该与他们多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慰。
3. 对生活的态度老年人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态度,他们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因此,在与老年人交往时,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意愿。
三、老年人的社交特点1. 重视家庭关系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交圈子。
在家庭中,老年人能够得到亲情、温暖和安全感。
2. 社交圈子较小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社交圈子逐渐缩小。
但是,在社区、教堂等场所还是可以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3. 希望得到关注和尊重老年人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尊重,尤其是在生病、需要帮助的时候。
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老年人,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四、老年人的生活特点1. 生活方式简单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比较简单,他们习惯于安静地读书、看电视、散步等。
因此,在和老年人交往时,应该注意不要打扰他们的生活节奏。
2. 饮食健康老年人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饮酒和吃油腻的食物。
同时,还需要注意补充营养素和维生素。
3. 睡眠质量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逐渐下降。
2000字调研敬老院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特征和核心问题
![2000字调研敬老院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特征和核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e97de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8.png)
2000字调研敬老院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特征和核心问题一、老年人生理发展特征1. 生物钟变化明显:老年人的感官和睡眠、食欲、排泄等的正常调节可能发生变化;对于日常生活,晚上睡觉早、起床也早;需要更多的午休和休息时间。
2. 运动能力下降:老年人的骨骼、关节、肌肉、心血管等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运动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当老年人进行体育运动时,应该避免过量。
3. 记忆力减退: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可能会下降,特别是短时记忆和注意力会更容易受到影响。
长期记忆通常不受影响,甚至更好。
4. 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老年人消化功能渐渐减弱,饮食应该更注重饮食结构、饮食营养量和定时饮食。
5. 免疫力下降:老年人的免疫力会逐步下降,导致身体对理论上没有问题的巨微小病菌产生更严重的反应。
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增强免疫力。
二、老年人心理发展特征1. 自尊心:老年人自尊心可能更加敏感、脆弱,常常感觉被忽视、被遗弃。
2. 抑郁情绪:老年人有时因孤独和被忽视而感到无望、失落、抑郁,并且缺乏意义感。
3. 更新慢:老年人有时不太愿意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因为他们对自己与世界的看法长期稳定。
4. 学习能力减弱:老年人阅读速度减慢,并且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下降。
5. 情绪波动:老年人可能情绪波动比年轻人更明显,很容易受到表面事物的影响。
三、老年人社会发展特征1. 社会角色变化:对于退休后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拥有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角色。
他们需要另外一个“职业”来赋予他们价值和意义。
2. 家庭地位变化:家庭角色也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如子女结婚、或者死亡离开家庭。
这种转变将会对老年人造成重大影响。
3. 社会地位的削弱: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同,特别是在现代社会。
这些不同可能导致老年人对年轻人的失望和忧虑。
4. 政治参与减少:政治参与是人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力之一,但是退休后的老年人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机会参与政治。
5. 人际关系结构重构:老年人需要调整他们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社交圈子和友谊。
适老化特征
![适老化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66c49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d.png)
适老化特征适老化特征是指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适老化特征,并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叙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困境。
一、生理特征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包括视力、听力、反应能力、肌肉力量等方面。
他们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听力减退、运动能力下降等问题。
这些生理特征的变化使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种种挑战,如难以读小字报纸、难以听清对话内容、难以完成一些日常活动等。
二、心理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心理上的变化。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焦虑或抑郁。
失去亲人和朋友的离世、退休后的空虚感、社交圈子的缩小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心理上的困扰。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关怀。
三、社会特征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也会发生变化。
他们可能会经历退休、子女独立、朋友减少等社会角色的转变。
这些变化可能会给老年人带来失落感和无助感。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的价值和尊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和关怀。
针对老年人的适老化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我们可以提供老年人友好的居住环境,包括无障碍设施、方便的交通、舒适的居住条件等。
我们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服务,例如定期体检、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推广老年人参与社交和文化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社交圈子和生活质量。
适老化特征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
了解和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和困境,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关怀,是我们应该做的责任。
通过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供健康管理和社交活动等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享受健康、快乐和有意义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温暖的社会。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c3913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9.png)
老年阶段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老年阶段是人类停留在这个世界最长的时间阶段,也是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之一。
在老年人的身体里,各种生理系统在经历着变化,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在缓慢的发生着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身体与心理。
一、老年阶段的生理变化1. 身体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开始出现某些病症、退化,包括骨质疏松、关节炎、失去肌肉质量等。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也随之下降,导致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受限,同时也会使他们感到疲劳和呼吸困难。
2. 认知功能减弱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逐渐减弱的趋势。
他们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和记忆力都会有所下降。
对于复杂的语言、思维活动,老年人的处理时间会更长。
3. 多重病症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病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也在增加。
二、老年阶段的心理变化1. 情绪变化老年人的情绪变化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抑郁和孤独感。
除了因为失去所爱之人外,还有可能因为健康和经济问题而感到忧虑和担心。
2. 自我认同感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自我认同感下降。
由于身体的变化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可能感到自己失去了原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这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3. 认知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也会下降。
他们可能会出现遗忘、混淆、迷失等现象,从而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三、老年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影响1. 生理因素影响心理老年人的生理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
例如,身体疼痛、睡眠不足等生理问题都会导致老年人的情绪低落,进一步加重孤独和抑郁感。
2. 心理因素影响生理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对他们的身体产生影响。
例如,情绪低落和忧虑会引起老年人的疲劳和头痛,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3. 幸福感的影响老年人感到幸福与否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情感支持和积极思维会对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3、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3、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e799b3a58da0116d174934.png)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老年人的外貌特征变化
• 皮肤与毛发的变化,皮肤生理功能减弱。 • 表皮变薄、皮肤松驰、皱纹增加、眼窝凹
陷 • 皮肤色素沉着(老年斑),皮脂腺及汗腺
防御和抵抗力下降 • 40岁毛发开始灰白,并有脱发
• 手掌及脚底皮肤过度角化,使皮茧变 厚指甲变形
• 老年人指甲生长较慢,并且变硬变脆
5)情绪特点
• 老年人脑细胞和内分泌组织细胞萎 缩减少,老年人的情绪反应不如青 年人猛烈。故老年人对事物多有客 观评价,思想淡薄,心境比较平和。
6)意志、气质与性格特点
• 由于精力、体力逐渐减退,大部分老年 人的意志不如青壮年人。
• 由于老年人神经过程抑制强、兴奋弱, 在行为和活动中表现为沉着、安静、迟 缓等气质。
5)循环系统的变化
• 老年人心肌出现退行性变化,心肌收 缩力减弱、心跳减慢,易出现早搏、 心房颤动及传导功能的变化。也常常 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栓、静 脉曲张发生。心包外脂肪增多,心内 膜增厚,心肌收缩力减弱。
5)循环系统的变化
•由于动脉硬化,造成动脉血管弹性 减弱,血管内管腔狭窄,使血管流动 的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由于静 脉血管弹性降低,静脉变软,静脉回 流困难,因而容易出现下肢肿胀和痔 疮。
• 更年期症状:易激动、失眠、焦虑、记忆减 退,心悸出汗、血压波动、肥胖、关节肌肉 疼痛,头晕,耳鸣眼花。
9)内分泌系统
• 在衰老过程中,甲状腺和促甲状腺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使甲状腺 功能减退。
• 老年人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明显降低, 易患糖尿病。
10)感觉系统
(1)视觉 自40-50岁起,眼部睫状肌调节功 能减退,出现老花眼。易发青光眼、白内障 等病变。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826f69fcc17552706220876.png)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这一界定把人的精神、情感、心理活动作为健康的重要标志,因这些活动和变化的本身就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功能状态是否正常的综合性的反应。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
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根据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老年期生理特点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
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
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
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
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
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划分老年人的年龄段标准
![划分老年人的年龄段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b85e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4.png)
划分老年人的年龄段标准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划分老年人的年龄段标准成为一个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老年人的年龄段标准。
生理方面的划分标准确定老年人生理特征老年人的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肌肉力量下降、反应能力变慢、免疫力减弱等。
这些变化导致老年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划分老年人年龄段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健康状况,可以将老年人划分为以下三个年龄段:1.青年老年人(60-69岁):身体功能开始出现某些退化迹象,但大部分日常生活能力没有明显下降,仍然可以独立完成基本自理活动。
2.中年老年人(70-79岁):进一步退化,开始出现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日常生活能力可能有一定的下降,但仍能自理。
3.老老年人(80岁及以上):机体功能明显下降,常常伴随多种慢性疾病。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需要他人的帮助和照料。
心理方面的划分标准确定老年人心理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孤独、焦虑、抑郁等。
划分老年人年龄段基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可以将老年人划分为以下三个年龄段:1.较为健康的老年人(60-74岁):大多数老年人在此年龄段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满意度。
2.慢慢出现心理问题的老年人(75-84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此年龄段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面临退休后的失落感和孤独感,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注。
3.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85岁及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此年龄段更容易面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们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和支持来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
社会方面的划分标准确定老年人社会地位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从工作、家庭的重要角色逐渐过渡到了退休和家庭中的被照料者。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4cd4ebf705cc17552709b4.png)
量每年丧失0.8%,脑组织萎缩。 2、脑动脉硬化、脑供血减少,脑室增大、脑膜增厚, 脑软化。 3、半数65岁以上老人脑部可发现缺血性病灶。 4、健忘、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佳,精神 性格改变。 5、突触数量下降,发生退行性变,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反应迟钝,动作协调性下降。劳动能力下降。 6、触觉、本体觉、视觉、听觉敏锐性下降。味觉、嗅 觉阈值提高。 (六)内分泌与代谢 1、下丘脑—腺垂体—性腺活动减弱,甲状腺、肾上腺
进入老年阶段,机体处于退行性变,老年人不 同程度的伴有各种慢性病,对家人、亲情的需求会 更多,更依恋。养老护理员了解了老年人的生理心 理特点,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掌握了老年人的 身体护理特点,就能给他们提供专业舒适的护理, 实现老有所养。
3、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减轻跑跳活动时对头部的震荡 4、老人脊柱纤维弹性下降,身体变矮 5、老年人骨质疏松变脆,极易发生骨折。 6、肌肉韧带萎缩、弹性降低,易疲劳,腰酸腿痛腰肌伤 7、关节韧带退行性变,关节囊结缔组织增生,关节僵硬 (八)感官变化 1、视觉 花眼,视物模糊。 易出现白内障 2、听觉迟钝 3、皮肤触觉下降 4、味觉、嗅觉敏感性降低
4、老年人膀胱松弛,前列腺增大,易出现泌尿系感染、 尿潴留等。 (四)消化系统 1、胃肠道血流量80岁时下降60%。 2、食管肌肉萎缩,吞咽功能欠佳,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食欲下降。 3、胰腺分泌功能减弱,二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高。 4、肝细胞数量减少,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肝功能下降。 5、肠蠕动减慢,常便秘。 (五)神经系统 1、随年龄增长,脑细胞数目减少。自20岁开始脑细胞数
(一)概念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群为服务对象,提供 护理服务的过程。 (二)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1、注意观察老人的细微行为和语言,满足其自尊需 要 2、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 (1)有耐心 ( 2)用心交流 (3)态度诚恳 ( 4)位置 近距离与老人交谈,让她感受到你的尊 重、重视。 ( 5)了解情况 了解老人脾气、喜好等。 (6)话题选择 选择老人喜爱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1
人格
自我中心性 猜疑性 保守性 嫉妒心理比较强 疑病心理强
怨天尤人,爱发牢骚 爱管闲事 依赖性大 易出现抑郁倾向 缺乏灵活性
.
32
记忆力
.
33
.
34
学习能力
学习动机与效率高度相关 练习机会与效率高度相关 记忆力影响学习能力
.
35
社会变化
退休 家庭改变 配偶过世 生病、死亡
.
36
老年人的优势
热爱他人并能与他人保持联系 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才智 老年人的技能 一般能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维持独立
.
37
谢谢您的聆听
.
38
.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消化系统
牙齿:容易松动脱落 舌:运动能力减弱 口腔:口腔内的唾液分泌减少 食管:食物蠕动幅度减低 胃:消化酶分泌的减少 小肠和结肠:蠕动无力 易患疾病:便秘、消化不良
.
8
(四)运动系统
肌肉:收缩力减弱、耐力减退 骨骼:有机物减少,骨质疏松 关节:关节软骨退化,还易出现骨
男生是XY, X 是来自母 亲, Y 是来自父亲,所 以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 来自母亲的遗传
女生是X X,所以女生的 智商是父亲跟母亲各有 一半影响。
.
25
母亲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力更大
➢母亲的智力在遗传因素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母亲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文化素质高的母亲对胎儿的保护意识更高
.
26
环境因素
.
27
环境因素
在3岁以前其智力相差不大 但3岁以后,差异相当大 原因就是环境,包括社会、家庭、某些遗
传疾病受环境制约。
.
28
其他因素 动机因素 兴趣与爱好 人格因素
.
29
总结
遗传只是智商的潜在值,而不是智商 的绝对值。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30
老年智力的影响因素
多种因素均有影响,有的与老化过程有关 基因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较高的教育水平和选择挑战性的工作 与智力有关的主要心理能力都会保持稳定 身体健康、感觉敏锐度和营养方面的变化 环境影响运用认知技能的能力
.
4
二、老年期生理功能的减退
首先,贮备能力减少。 其次,适应能力减弱。 再次,抵抗力下降。 最后,自理能力降低。
.
5
(一)心血管系统
心脏方面:收缩能力减弱, 到80岁时功能减退可达35%。 血管:动脉硬化 冠心病和高血压病。
.
6
(二)呼吸系统
到70岁时,肺活量减少25%
肺气肿和呼吸道并发症。
.
17
影响智力的因素
有人认为智力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 只能增加知识,而不能提高智力。
有人则认为智力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环境的影响。
.
18
Contents
1 2 3 4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营养因素 其他因素
.
19
遗传因素
父母智商与在子女智力呈正相关
德国科学家曾对1万名儿童的智力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父母智力为优秀者,其子女约 70%智力为优秀;父母智力偏低者,70% 的子女智力也是偏低的。
.
15
智力
是个人收集信息,对其加工处理,生成新 的想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把信息用于新的 和熟悉的情境中的方式。
结晶智力:老人更聪明! 液态智力:老人表现比较差?
.
16
什么叫智力?
所谓智力是指在人的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 出来的能力,是认识活动的综合能力。
通常人们评论某个孩子聪明,某个孩子愚 笨,都是指智力水平的高低。
伤害性刺激 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也出现功能减退
.
12
(八)皮肤、毛发与指甲
皱纹 皮肤细胞更替减慢 冷热反应不灵敏 皮肤疾病 头发变白
.
13
(九)泌尿系统
肾脏功能减少50% 可能严重脱水 尿路感染 频繁排尿 前列腺癌 膀胱感染
.
14
伴随年老心理方面的变化
智力 人格 记忆力 学习能力
研究还发现单卵双胞胎的孩子,他们的智 商常比较接近。
.
20
遗传因素
苏洵
苏轼
.
苏辙
21
遗传因素
.
22
遗传因素
音乐家巴赫家族的8代136人中,有50个男是着名的 音乐家;
莫扎特和韦伯家族的几代人中都有着名的音乐家。
巴赫
韦伯
.
莫扎特
23
遗 传 因 素
人的智力取决与DNA。
.
24
研究表明,与智力有关 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 染 色体上面
老年人的变化
.
1
提纲
老年的相关概念 老年人的变化:生理、心理、社会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 老有所医 养老院的护理特点
.
2
老
◆形态上的变化
年
人
生
理
变
化
◆功能上的变化
.
3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形态上
1.细胞数逐步减少
2.组织和器官发生萎缩,重量减轻
3.整体外观: 头发、皮肤、身高、体重 其他(肌肉松弛、牙齿松动脱落、 语言缓慢、耳聋眼花、手指哆嗦、 运动障碍等)
质增生、关节炎等疾病 易患疾病:骨折、骨质增生
.
9
(五)内分泌系统
重量与年龄负相关 脑垂体的重量可减轻20%,供血
也相应减少。 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胰岛等
激素分泌减少 易患疾病:糖尿病、老年人更年
期综合症的出现
.
10
(六)神经系统
脑重量减轻,脑细胞数相应减少20-50% 老年人易患脑动脉硬化,其血流量可减少近20% 老年人神经传导功能下降,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
长,大多数感觉减退、迟钝甚至消失 容易疲劳、睡眠欠佳、睡眠时间减少 易引发老年痴呆症、中风和帕金森氏症
.
11
(七)感觉系统
视觉:老花眼、视野狭窄、老年性白内障等。 听觉:生理性的听力减退乃至耳聋。 味觉:老年人味觉迟钝,常常感到饮食无味 嗅觉:对冷空气过敏或患上伤风感冒。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容易造成烫伤或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