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毛邓三免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在家的最后一天,我觉得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的论文也是在人人上受惠的,我也是参考了人人上的一篇免试论文。
对于论文自己的建议:
我当时选的是赵丽丽,网上有人恐吓她是灭绝师太,上课确实不敢恭维,我最后都是带电脑去耍。但此老师给分还是可以的。我两个没免试的同学都是优。
你的论文选题很重要,就我知道免试的论文,大部分都与大学生自己有关。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家要慎重,因为前人写的太好。而赵丽丽对这方面有点偏好。只能说关于大学生的题材容易被选上。但现在更高明的写法是写一种事物联系到大学生,比如说有人写同济的流浪猫再延伸。
赵丽丽对结构要求非常高,她看的也很仔细,所以你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有个整体框架,甚至还可以边写边改。
对于搜索资料,多请教上过文献检索课的同学,我就不多说这些了。
字数一定要按要求,这一点很关键,有些老师虽说口头没有要求,其实超过8000的他不会看的仔细。这样很可惜。
要早作准备,你临时来写肯定要吃亏。
对于赵丽丽你不用企图用色诱来套关系,没用。。。
我的论文:
格式走样了,大家凑合看吧。不要觉得免试没啥,最后考试那一本书就让你知道免试的好处。也希望大家免试后也能分享自己的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文题目: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思考
作者:王成凯
学号:094104
专业:工商管理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联系方式:150********
授课教师:赵丽丽
上课时间:周二九、十、十一节
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思考
摘要:本文探讨当下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从大学生社团的兴起及其必要性、大学生参与社团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四个方面来探讨的。
一、大学生社团的兴起及其必要性
大学生社团的存在和发展,是整个国家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的反映,也是大学生思想活跃、展现自我、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反映,更是适应了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学生社团在最初的兴起到随后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彰显其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⑴ 大学生社团的兴起
中国大学生社团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的大学生社团是1904年京师大学堂抗俄铁血会,当时的青年学生可以通过集会、演讲、办报、发传单等方式抗议日本、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发动战争。不难看出,大学生社团最初就是一批有知识有理想的大学生自发走到一起形成的
学生组织,他们在创立社团的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爱国意识和爱民观念。到上世纪80年代,学生社团仍主要以一些人文性的社团为主,如文学社、哲学社等,所以改革开放的校园文化就呈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校园里计算机协会、演讲协会、经济协会等实用性社团的出现,则使校园文化披上了务实的风格。发展到现在,动漫爱好者协会、环保协会等社团在校园内也慢慢兴起,则表明校园文化具有一种人文关怀的品格。
⑵ 大学生社团的必要性
大学生参与社团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社团对我们大学生存在一种隐形教育。而且现在许多大学都实行的是学分制,而且教学组织形式也和高中不一样,这就使得班级集体的主导作用被逐渐弱化,作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影响力逐步下降,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载体空间越来越窄。当大学生因此正在努力寻求能力培养途径和新的团体归属,而社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也凸显了社团存在的必要性。
㈠ 对大学生思想品质上的潜移默化
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其健康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中的集体观念、道德观念、精神文明等都体现了思想教育的功能。同时,学生社团成员之间的思想教育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效用,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参与活动过程中,能自主自觉地接受他人的影响。
㈡ 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团要求参与者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参与者在社团活动这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上,沟通了自身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了自身的社会化。社团组织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锻炼技能、增进人际交流的机会,也为参与者认识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满足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在提高参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二、大学生参与社团的两种现状
⑴ 现状之一:不问兴趣,数量至上,只要是社团就进入
这种现象在大一新生中尤为明显,许多大一新生对参加社团普遍呈现很大的热情,但他们也往往不会事先了解社团的构成,活动以及此社团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不求最好,只求最多。
以下是我对同济大学大学生参与社团数量情况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对象是同济大学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7份,有效问卷282份 )
表一 同济大学大学生参与社团数量情况统计表
0个
1个
2个
3个
3个以上
总人数
大一
3人
3人
11人
29人
57人
103人
大二
1人
22人
25人
11人
35人
94人
大三
13人
8人
6人
3人
2人
32人
大四
22人
3人
1人
0人
0人
26人
研究生
12人
0人
3人
1人
0人
16人
博士生
10人
1人
0人
0人
0人
11人
从表一显示:就占调查人数37%的大一新生情况来看,其55%的人参与的社团数量都在3个以上,而大二的学生这个比例也达到37%。
⑵ 现状之二:“实用”社团受宠,文学社团遇冷
大学社团种类多,规模比较大,活动内容丰富,以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以及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然而现在大学生对社团的选择日趋单一,越来越强调社团的“实用性”,一些文学类的社团处境相对尴尬。
以下是《楚天金报》的一篇报道:
目前武汉市某高校各类社团进行招新,职能型,技能型的学生社团报名场面火爆:该校笛萧协会,演讲与口才,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等类型的社团,报名人数均在百人以上,跆拳道,吉他,韩语这类技能型社团,更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与这些社团相比,文学类社团的报名情况则呈现出强烈的反差:该校“国学论坛”社团一整天仅有5名大学生报名;红楼梦协会,历史协会,百家思想与文化协会报名人数也未超过50人。
三、产生这两种现状的原因
⑴ 缺乏了解盲目跟风
首先,很多大学生在咨询社团时,往往不会关心的是“社团有哪些活动,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他们往往会询问“这个社团报的人多吗,对我得奖学金有好处吗”,这样就会导致大学生仅仅凭着对社团的感觉,疯狂的去选报一些比较热门或对自己“有利”的社团,完全不会考虑自己的兴趣。其次,大学生彼此也存在盲目跟风甚至“攀比”现象。我在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也顺便采访了一位参与了5个社团的同学。他告诉我:有2个他参与的社团,仅仅是因为他寝室的同学很感兴趣,他为了陪朋友居然也报了这2个社团。他还提及:其实自己参与社团的数量跟有些同学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大家私下也会议论彼此的社团和参加的数量。
⑵ 就业压力的气息在大学校园蔓延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大学生是“香饽饽”的现象也已经不复存在。在当今这种形势下,每一个大学生都希望在自己的大学期间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故此大学生在选报社团时秉持“不能错过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的思想,觉得这个社团很“有用”便参与,所以参与的社团数量巨大。而且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大学生逐渐产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大学生在选报和参与
社团时就会问自己:“参与这个社团有用吗?可以给我带来好处吗?”这就会使大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社团,而“实用性”成为选择的首要标准,所以一些看似“不实用”的社团也遇冷。
四、两种现状的危害
大学生参与社团的这两种现状,对社团,学校特别是大学生本身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而本文将重点研究对大学生本身的危害。
⑴ 对社团的危害
如果大学生参与社团数量过多,在自己精力不够或有些社团之间发生时间冲突时,就会“分身无术”,导致社团活动事前的人员安排出现问题,从而影响社团活动的质量乃至社团的发展。而且一些冷门的社团因为社员较少,积极性低,随意性强,缺乏新意,也缺乏很强的针对性,更加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⑵ 对学校的危害
学校在财力和人力方面都给予社团巨大的支持,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而一些所谓“无用”的社团由于社员少,宣传力度小,是这些社团的活动参与人数少,使学校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⑶ 对学生的危害
很显然,目前大学生参与社团的这两种现状对大学生危害无疑是最大的。而危害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㈠ 本末倒置,荒废学业
大家经过了高考独木桥,终于来到了大学,有的人便觉得大学里成绩已经不再重要了,大学里就是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那些参与社团数量过多的大学生,必定要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参与各种活动,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与个人学习发生冲突。这些同学为了社团活动,迟到、早退、逃课。抄作业、上课睡觉,从而使自己的学业荒废。这些同学只在考试前短时间突击一下,很显然突击来的知识,肯定掌握的既不深刻又不长久。而且大学里的课程一般不可能覆盖到一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知识,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这些同学逃课,搞突击,根本不可能彻底的掌握。
㈡ 急功近利,综合素质降低
大学生在选择社团的时候,越来越在乎社团的“实用性”,这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变成了“近视眼”,“势利眼”养成了十足的实用主义。而且大学生企图参与一些所谓的“实用”社团,以便为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积累资本。而一些文学社团因其价值的隐含性和与现实的距离感受不到重视,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看看现在的新闻,前有“我爸是李刚”,后有“先撞人后杀人”的药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大家堪忧?大学里越来越多地涌现“传统文盲”,一些文
学素质在大学生眼里中越来越退隐和衰微。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感叹在中国大学做学术很难,为什么整个大学都充满了浮躁的气息。
㈢ 责任感缺失
有些同学参与社团过多,参与几次社团活动后,觉得自己时间和精力不够用了,或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发现社团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便匆匆退出了社团,这样大学生的责任感就很难形成。就以我们同济大学为例,看看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感的缺失。有些大学生经常最后一个从教室出来却不关灯或电风扇;随手丢弃垃圾;在冬天温暖的图书馆里用物品占座几天,但是自己都没去那儿学习;这些现象,作为同济大学的一份子的你应该不会陌生吧。也许有些大学生会说: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不能全部归咎于大学生随意进退社团,责任感的缺失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我想说如果大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为基础,以自己的能力为前提,选择一个或两个社团,对自己责任感的提升将是前所未有的帮助。
五、解决措施的建议
既然现在大学生参与社团出现了这两种现状,那么学校、社团和大学生本身就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和解决这两种现状。
1.学校方面的解决措施
首先,学校要确立统一的管理部门,相应的管理部门要防止有些社团一味追求大声势,大规模,更多的注意表面形式,而不注意活动的实际效果。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要及时听取社团工作的汇报,帮助他们制定好年度和学期活动计划,策划好每一次活动。最后,学校还要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冷门,文学类社团,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氛围,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2. 社团方面的解决措施
首先,社团在招新时要加强自身的宣传,使大学生充分了解社团的信息,并根据他们的兴趣,给他们合理的建议。这样既可以避免大学生盲目参报社团,又可以避免大学生退社给社团的致命打击。其次,社团之间可以联合举行社团活动,充分整合社团之间的资源,从而提升社团的知名度。就以同济大学为例,其学校的兰樱诗社和点墨轩一同举行了一场“怀念我们心中的海子”的活动,活动相当成功,兰樱诗社也提升了知名度,给学校增添了一股人文气息。
3. 大学生的解决措施
很明显,要改变现在这两种现状,起最大作用的仍是我们大学生自己。首先,大学生要分清轻重和主次。有些大学生来到大学之后,就觉得学习已经不再重要了,把社团活动、人际关系放在了首位,但我们要明白大学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
也是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我们的知识基础。只有分清了主次,大学生在选报和参与社团时才不会盲目性。其次,大学生不能避重就轻。当今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就业是我们大学生不得不面临的社会问题,在选着“实用”社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大学生要做到目光卓远,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学科紧密联系,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一方面,要具备精深的专门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有宽广的知识领域。所以,复合型、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成为社会所需,所以在选报社团不能只单方面强调实用,更应该注重其对自身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文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研究. 中青年研究. 2006, (5).
(2)万小年 中国青年报 2006-09-27
(3)支萍.大学生社团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成都大学学报,1998,(3).
(4)刘志明.高校社团现状分析.苏州 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0,(4).
(5)霍宏.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
(6)张洪春.当今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创新性.文教资料,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