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教五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祖国的花朵》
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必背古曲

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必背古曲本文档旨在介绍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必背的古曲,帮助小学生培养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以下是每个年级推荐必背的古曲:一年级1. 《茉莉花》这是一首中国古代传统民歌,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简单易学,适合一年级学生研究。
2. 《小白船》这首歌曲节奏欢快,具有儿童喜爱的特点,是培养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的良好选择。
二年级1. 《童年》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钢琴曲,旋律优美动人,能够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增强情感表达能力。
2. 《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以友谊为主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祝福,适合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
三年级1. 《茉莉花》(二胡版)这个版本的《茉莉花》以二胡为主要乐器,展现了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和魅力。
2. 《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
四年级1. 《茉莉花》(钢琴独奏版)这个版本的《茉莉花》由钢琴独奏演奏,展示了钢琴的独特韵味,适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
2.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首歌曲传达了民族团结和和谐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和尊重他人多元文化的态度。
五年级1. 《茉莉花》(古筝版)这个版本的《茉莉花》以古筝为主要乐器,展现了古筝的独特音色和弹奏技巧,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兴趣。
2. 《祖国的花朵》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崇敬,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年级1. 《茉莉花》(合唱版)这个版本的《茉莉花》由多人合唱演唱,展现了合唱的美妙和和声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快乐的小面包师》这首歌曲以小面包师为主题,歌词朗朗上口,适合小学生研究和演唱,培养学生的表现和表达能力。
希望以上介绍的古曲能让小学生们喜欢并通过研究传统音乐,培养音乐艺术方面的才华和兴趣。
人教版(2012) 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影视音乐 唱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学内容:第6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二、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 年代中期,是一部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
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它十分形象的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
“口口| X X |"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当中。
合唱部分为短小的副歌,开始的两个越剧釆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船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最后一句是第一乐段乐句的变化再现,使音乐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音乐感知、鉴赏及识谱视唱能力,能够较正确运用气息来歌唱。
是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起始的最佳阶段。
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有所增强。
但是儿童的特点仍未脱离,他们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他们进行模仿,在课堂上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并且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的好,因此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律动、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的幸福,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验旋律的美感,能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感受经典歌曲带给我们的丰富情感体验。
六、教学方法:听唱法、示范法、情感陶冶法七: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学生跟随音乐走进教室。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我们美丽的祖国教案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音乐教案 / 小学音乐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我们美丽的祖国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课《我们美丽的祖国》一、教学内容1、唱:《我们美丽的祖国》2、做:设计动作表演、节奏填空、听音填空3、听:潜海姑娘4、八孔竖笛:落水天、la’的指法、山楂树二、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我们美丽的祖国》,感受歌曲表达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并能用连贯、流畅的歌声富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时声音整齐、和谐。
2、通过设计动作表演练习,让学生感受三拍子旋律,并把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来。
3、在节奏填空和听音填空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和创作能力。
4、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景和管弦乐器的表现力,感受吉他的音色。
5、八孔竖笛:进一步巩固高音孔的掐孔方法,初步学会la’的吹奏方法,能富有表情地吹奏两首乐曲。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二声部合唱时声音整齐、和谐。
2、难点: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八孔竖笛等。
五、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我们美丽的祖国》(一)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的表达歌曲,感受歌曲的内涵。
2、初步学会二声部合唱。
(高声部)3、培养学生间合作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唱出歌曲的语气;2、体会歌曲,掌握歌曲“声断气连”的方法。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导言:你知道哪些歌唱祖国的歌曲?你能唱上几句吗?在上个学期我们学过《我爱我的家乡》,大家想一下,是歌唱家乡的什么?我们怎么来演唱歌曲的?那大家一起来唱唱吧!一、学唱《我们美丽的祖国》教材分析:《我们美丽的祖国》是一首抒情、活泼的少儿合唱曲,歌词以设问句引出歌曲主题,充满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生长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五线谱)

让我们荡起双桨
导入
同学们,你们课余时间会安排一些什么活动?
有一首歌曲描述了你们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情 景,请仔细听这首歌曲描述了他们在做什么?表 达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情?
这首歌曲的名字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 《祖国的花朵》的插曲,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 音乐经典”,是首流传广泛的歌曲。通过听赏 这首歌曲,你认为这首插曲在电影中发挥了什么 样的作用?你能想象这首歌曲出现时影片的场 景吗?
请同学们视唱第一部分歌谱,为第一部分划分乐 句,第一部分音乐进行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采 用这样的方式创作?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第一部分,注意表现出歌曲的 旋律走向。
请同学们随老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充分表 现歌曲的力度变化,二声部演唱要谐和。
这首作品的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刘炽,他们 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你知道他们的其他 作品吗?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他们的创作与同学们 分享。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 部分?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分两组视唱下面的乐谱,注意低声部的 音准。
请同学们分两组视唱下面的乐谱,注意两声部的 配合与倾听。
请同学们填词演唱下面的歌谱,注意高音不要喊唱, 保持稳定的声音状态。
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在二声部出现时随音乐演唱, 仔细分辨自己的声部。
•1、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2年2月13日星期日2022/2/132022/2/132022/2/13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2年2月2022/2/132022/2/132022/2/132/13/2022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 科学的真正进步。2022/2/132022/2/13February 13, 2022 •4、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2/2/132022/2/132022/2/132022/2/1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四课 影视音乐》教学课件

伴奏
赵季平,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先后为十 多部影片作曲,其中有《大阅兵》、《红高 粱》、《霸王别姬》等。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演奏欣赏
纸风车
欣赏
——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配乐选段 管弦乐合奏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范唱
伴奏
《纸风车》节奏欢快,且为了让听众更好地记住音乐,采取了 旋律重复的方式,第一句和第二句一样、第三句和第四句一样。 同时在本乐曲中加入了笛子、京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
音乐卡片
聆听完这首歌曲,大家有什么感觉呢?
旋律高低起伏很优美、抒情,歌曲非常好听、 听到了歌曲我们仿佛真的划着小船。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此歌曲是弱起小节,演唱时要注意。
弱起小节:0 X X X
强拍处有空拍而且在最开头(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风》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演奏欣赏
风
欣赏
——电视连续剧《英雄》配乐选段 主题A
主题C
主题B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伴奏
电影《英雄》描写的是战国末期侠客刺秦王的故事。影 片场面宏大,音乐震撼人心。《风》这首乐曲表现了秦国军 队的威武形象,其中C段主题由大提琴演奏,古朴、苍劲而 又充满了侠骨柔情。
《迎春》 《纸风车》
背景介绍 音乐学唱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范唱
伴奏
《迎春》和《纸风车》是选自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 该剧通过“百草厅”药店的兴衰荣辱,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 的沧桑历程。电视剧中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五年级下册音乐书目录

五年级下册音乐书目录小学五年级乐理知识篇一1.我学唱的歌曲:美丽的家乡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长江我的家保卫黄河看大戏让我们荡起双桨卡普里岛枫桥夜泊晚钟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我听过的音乐: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驯鹿冬猎瑶族舞曲黄河船夫曲长江之歌花木兰橘树尚且性刚强报花名迎春纸风车风羊肠小道桑托尼灵隐钟声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我最喜欢的歌曲:我最喜欢的乐曲:3.《美丽的家乡》选自歌剧《傲蕾.一兰》赞美达尔民族英雄傲蕾.一兰抵抗沙俄入侵的事迹。
C调拍,速度欢快,情绪喜悦地。
4.《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跳锅庄是一种歌舞形式,舞蹈时男女各站一排,男唱女应,载歌载舞,速度由慢渐快,气氛热烈。
5.《阿喽喽》是贵州彝族儿歌,f调,混合拍子,拍。
8.戏曲种类:京剧川剧豫剧越剧评剧粤剧昆曲黄梅戏,演唱形式:唱念做打。
9.《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乔羽词,刘炽曲。
作曲家刘炽的作品民族风格浓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
如《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
10.《卡普里岛》意大利民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音乐剧,《晚钟》俄罗斯民歌。
11.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周郁辉词,寄名曲。
12.认识音乐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顿音记号表示跳跃。
升记号降记号反复记号表示双竖线内反复,D.C从头反复到Fine,D.S表示从头反复。
休止符连音线自由延长附点音符波音下滑音前倚音后倚音切分音:如强弱渐强渐弱渐强渐弱13.认识音符,一“5”为例:全音符:5———唱四拍二分音符:5—唱二拍四分音符:5唱一拍八分音符:5唱半拍十六分音符:14.音名唱名15.认识乐器:西洋乐器:弦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等木管乐器包括: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铜管乐器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器包括:定音鼓、锣、镲、响板等中国乐器:月琴(弹拨乐器)柳琴(弹拨乐器)古筝(弹拨乐器)竹笛二胡琵琶唢呐16.认识音乐家: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早期代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形式为齐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 G大调速度为进行曲。
2、《美丽的家乡》丁毅、田川作词王云之、刘易民作曲,节拍为2/4拍,1=C ,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傲蕾 .一兰》根据达斡尔族民歌(即东北民歌)《忠实的心哪想念你》改编。
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3、《驯鹿》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月琴独奏,刘锡津作曲乐曲节拍为4/4拍演奏情绪为舒展地4《冬猎》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柳琴独奏,刘锡津作曲。
5、《鸿雁》是一首蒙古族民歌节拍为4/4拍速度为中速稍慢。
《鸿雁》原名《鸿嘠鲁》,意思是“白天鹅”,后发展成现在的《鸿雁》。
表达了草原人民浓浓的思乡之情。
6、《长城放鸽》王晓玲作词瞿希贤作曲 C大调节拍为2/4拍。
7、《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张东辉作词蒋雄达作曲 C大调速度稍快地应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8、《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周小泉作词作曲速度为中速稍快表情术语为欢快地9、羌笛流传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吹管乐器,音色高亢,略有悲凉感。
10、锅庄舞是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歌舞形式11、《瑶族舞曲》演奏形式为民族管弦乐合奏刘铁山、茅沅作曲。
《瑶族舞曲》是大家广为熟知的民族管弦乐曲。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12、《木鼓歌》刘位循作词杨正仁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速度为中速13、《锦鸡出山》根据土家族音乐改编田隆信改编《锦鸡出山》是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锦鸡的各种生活情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全曲分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遇顽敌、荣归五个部分。
14、“打溜子”是土家族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
演奏时,各乐器音色多变、节奏穿插、配合精妙,音乐形象鲜明、生动。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的:
1、感受舞蹈欢快的情绪,体验跳舞集体舞的快乐。
2、能在舞蹈中能协调配合做动作,并正确变换位置,动作协调性及配合能力。
得到发展。
3、初步学会舞蹈并完整表演。
(二)活动准备:祖国的花朵跳舞儿歌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点点头,高兴的转个圈。
2.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祖国的花朵》的舞蹈音乐
你们知道小花儿是怎样跳舞的吗?
二、展开
1.欣赏《祖国的花朵》音乐
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熟悉歌词。
2.按乐句学习舞蹈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将动作串联起来。
-咱们一起来学学小花儿是怎样跳舞的?
(两个人面对面站好。
)
(2)欣赏老师跳一遍。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舞伴,老师也邀请了一个舞伴,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把我的舞伴请出来。
(3)听音乐完整跳2-3遍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操场上继续练习,自然结束孩子们,今天天气多好呀,咱们到操场上站成一个大大的双圈,在温暖的阳光下继续跳,好不好?
(活动结束)。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祖国的花朵》,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合唱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祖国的花朵》的曲调、歌词及意义。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合唱配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祖国的花朵》的学唱及合唱。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及合唱的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曲调及歌词含义。
2.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教师指导纠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歌曲《祖国的花朵》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2. 学唱歌曲: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及音准问题。
3.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提高合唱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介绍其他描述祖国花朵的歌曲,如《春天的故事》、《小燕子》等,让学生比较不同歌曲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2. 民族音乐欣赏: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唱表现,给予积极的口头评价和鼓励。
2. 歌曲演唱评价: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展示,评价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合唱效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教材,包括歌曲教材和相关音乐资料。
2. 音响设备:CD播放机、音响、麦克风等。
3.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投影仪、教学PPT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歌曲《祖国的花朵》,学唱歌曲。
2. 第二课时:合唱练习,提高合唱效果。
3. 第三课时:拓展学习,欣赏其他描述祖国花朵的歌曲。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

一、教案名称: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祖国的花朵》,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唱歌、跳舞等。
三、教学内容:1. 歌曲《祖国的花朵》的词曲欣赏与学唱。
2. 分析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及表达的爱国情感。
3. 实践演唱歌曲,进行舞蹈编排。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祖国的花朵》的学唱与表演。
2. 难点:歌曲中的民族音乐特色的把握及舞蹈编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祖国的花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词曲特点,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编排。
4. 总结与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祖国的花朵》。
2. 学生能理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提高,能参与到舞蹈编排中。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2. 教师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3. 教师在实践环节,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表达爱国情感的歌曲,如《我的中国心》、《歌唱祖国》等。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所学成果。
3. 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九、教学资源:1. 歌曲《祖国的花朵》音频、视频资料。
2. 民族音乐特色的相关资料。
3. 舞蹈编排的参考资料。
十、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多样性。
2.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民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选取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进行欣赏和分析。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民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欣赏法:播放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多样性。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民族音乐的音频、视频资料。
2. 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准备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让学生实物观赏和体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欣赏: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多样性。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民族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乐器等。
4. 实践: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等。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魅力。
6. 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民族音乐的信息,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还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 邀请民族音乐演奏家进行课堂教学,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3. 组织民族音乐欣赏音乐会,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发言、演唱、舞蹈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

音乐祖国的花朵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我国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阶、节奏、音符等。
2. 音乐欣赏:欣赏我国的经典音乐作品,如《茉莉花》、《梁祝》等。
3.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曲、填词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通过演奏或演唱,展示音乐的魅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课后作业的认真完成都让我感到欣慰。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我国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够深入。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国的音乐作品。
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天赋。
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我计划举办一次班级音乐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难点:1. 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如音阶、节奏等。
2.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尤其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3. 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的提升,包括编曲、填词等。
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包括音乐理论知识、音乐作品欣赏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
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示范和演奏。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问题或故事,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本节课的音乐理论知识或欣赏一部音乐作品。
3. 示范: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人教版

跳完有趣的舞蹈,最后让我们进入图画展览室,一起感受孩子们的快乐生活吧!
看1、孩子们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上课。2、在湖面上划船嬉戏。3、美丽的公园。4、游乐场。5、孩子们在快乐的做游戏....
总结:同学们,今天,你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希望你们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很好,从头跟着老师再唱一遍,注意老师说的几个地方。
你们学的真快,接下来男女生比赛一次怎么样?男生先唱。男生的声音真洪亮,女生可不要输给他们。女生唱的也真棒!(手势大拇指)
五讲情绪回忆画面:
你们再想象一下这首歌曲的画面。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划船,周围有绿树红墙、美丽的白塔真是让人赏心悦目!那么唱这首歌曲就要用欢快优美的情绪来演唱。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词曲的作者分别是谁?
谁来回答一下?好,你来回答。回答的音乐家。
2:我们对照乐谱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歌曲)
歌曲好听吗?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大家一起来说,对了!欢快、优美的。
听过歌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二介绍背景资料
首先,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正面反应校园生活的影片。它通过北京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相互关怀、共同进步的故事,塑造了各具特色、性格突出的孩子形象,就像咱们班的同学一样可爱,片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代代传唱至今。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三播放大歌页
六放动画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老师要求你们带上欢快优美的情绪边看边唱。(放动画)
七组织学生创编舞蹈动作
刚才呀我看到有的同学在拍手打节奏,还有的同学想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请你们四个人一小组编一编舞蹈动作,也可以跟着音乐随意的做出舞蹈动作。看哪一组编的最好?
音乐活动《祖国的花朵真漂亮》教案

音乐活动《祖国的花朵真漂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祖国的花朵真漂亮》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提高国民素质。
3.通过合唱和舞蹈等表演形式,培养团队合作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录制好《祖国的花朵真漂亮》这首歌曲;
2.提前准备好歌曲的歌词和简谱等。
三、教学步骤:
1.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些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伟大建筑的图片或PPT,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爱的情感。
2.学习歌曲:
播放《祖国的花朵真漂亮》的录音,让学生跟着歌曲感受旋律,并一起跟唱。
3.学习歌词:
教师朗读歌词,让学生反复听和跟读,逐句解释歌词的意义。
4.分组合唱: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演唱歌曲的一部分。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音域和演唱能力进行分组。
5.舞蹈表演:
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意境,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和情感表演舞蹈,可以结合中国舞蹈元素,如扇子舞、踩高跷等。
6.合并表演:
让各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部分,并逐步合并成一支完整的合唱和舞蹈表演。
四、总结反思:
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对祖国和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热爱。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简谱) 让我们荡起双桨(省一等奖)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徐红茹)一、教材分析: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1、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2、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师生问好:音乐问好!老师要弹奏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弹奏乐曲《大风车》、《西游记》、《红星歌》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弹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生:齐声说:是!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
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学唱歌曲】2、接下来,老师带同学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3、聆听第一遍《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师提醒:身体坐直,眉毛扬一扬,保持微笑,小声地唱一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的花朵》
《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影片通过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故事,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儿童形象,展示了50年代早期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充满清新的时代感。
它既是新时代小主人幸福生活的画卷,更是社会主义新中国道德风貌的颂歌。
片中的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浆》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童声合唱,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
此歌曲至今传唱不衰,家喻户晓。
该片曾获中国第二次(1954-1979)儿童文艺奖故事片一等奖。
《祖国的花朵》 (1955)故事梗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美丽的首都北京,有一所“北京小学”,很多小朋友都在这里努力学习,愉快的生活。
“北京小学”五年级甲班,一共有四十几个同学,他们都是天真、活泼、聪明的孩子;四十几个人里面只有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的江林和骄傲、不合群、不关心别人的杨永丽还没有戴上红领巾。
6月1日,“北京小学”五年级甲班的同学们,在北海公园与志愿军叔叔联欢,杨志平叔叔注意到还有两个孩子没有戴上红领巾。
临分别的时候,他意味深长地嘱咐孩子们:“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互相帮助,争取做一个最好的模范班。
”杨志平叔叔真诚的愿望,深深地打动了五甲班的梁惠
明,她决心要照杨志平叔叔的希望去做。
江林的功课不好,梁惠明就开始帮助他温习功课。
杨永丽不合群,在班会上和大家吵架,惠明就跑去劝她。
但是,她满腔热诚地帮助江林温习功课,江林却假装肚子疼,跑出去捉麻雀;她耐心地劝说杨永丽不要和大家闹、不要撒谎,杨永丽却冲着她大喊大叫,说她领头欺负人。
她伤心地哭了,同学们都同情梁惠明,都觉得对江林、杨永丽这两个人没有办法。
五甲班的班主任冯老师,了解了孩子们的困难和心情,就把孩子们找到办公室,告诉他们不要性急,冯老师说,一个人的坏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去掉的,一个人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能够养成的。
告诉他们,不能光看一个人的缺点,要同时看到别人的长处,要真诚地对待同学。
经冯老师这一说,孩子们的心亮堂了。
他们找江林来做氧气试验,先引起他学习的兴趣,再慢慢帮助他培养学习习惯。
当杨永丽烫伤了脚不能来上课的时候,他们帮助她补功课,使她能和大家一起参加考试。
同学们真诚的帮助,感动了杨永丽和江林,杨永丽和江林开始转变了,暑假里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暑假很快过去了,五甲班全体同学升入了六年级。
江林和杨永丽有了很大进步,被接受入队了。
这些可爱的孩子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决心更加团结,好好学习,做新中国的好学生。
这是一部时代印记浓厚的电影,记录的是在新中国下成长的儿童生活。
无论是情节设计还是人物造型,都能明显地
看到那个年代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