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边城》浅谈沈从文的湘西情怀

沈从文的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而且,沈从文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所以,他对苗族风情情有独钟,在他的众多作品中融入了他的文学理想和追求,不乏有对湘西名俗风情的细致描写。

本文以《边城》为例,以审美的角度,结合沈从文的艺术创作手段,对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和对人物的塑造方法以及人物特点的分析,领略沈从文对湘西的情感

关键词:湘西情怀边城真善美

引言

沈从文是一个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作家。他生于一个军人世家,长于湘西一个边远的城镇,只具有小学文化却孤身一人闯荡都市,并且在大家云集的现代文坛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所处的年代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社会心理矛盾复杂,但沈从文的文学既不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党派文学,也不是商业味很足的文学。他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寄托在了湘西的那些如画的自然风光,淳朴的古老风俗和美好的人物身上。

正文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蕴含着的人性、人情与青山绿水相融洽,一切都是“自然天成”,透着原始生命的明净与强劲。比如《边城》,《边城》的开头是这样描写翠翠生活的那条小溪:“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做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㈠舒缓清澈的涓涓细流不正是翠翠生活的写照吗?这里的溪水是圣洁的象征,寓意翠翠纤尘不染的圣洁之美。如果说翠翠是沈从文内心某种美好理想的化身,那么小溪就是翠翠的心灵外化。翠翠是湘西的清泉,她的形象与故事中的溪水互相映照,暗暗契合,翠翠身上具有湘西水一般美的生命特质。

同时,沈从文对湘西的湘西女性的观察和描写也是不留余力:翠翠一出场,作品就有一段精彩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的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㈡。把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写,找到了湘西少女翠翠的生活特点,既根源于自然、符合自然又超越自然,这种恬静的自然环境陶冶了少女们的性情。生活在湘西农村的乡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年以风雨为伴,与日月为伍,人与山与土地形成了一种天然联系,凭着双手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人离不开自然,自然养育了人,形成了人的生命和智慧。这一切都是源于沈从文对湘西人民的热爱和对湘西风情的赞美。

“水”这一自然的物象也是沈从文用于塑造人物和表现湘西自然风光的重要媒介。他尤其喜欢把人物放在有水的背景中来写,“我作品的一切背景都少不了水㈢”也是这“水”,湘西葱绿山林中的水,赋予了湘西女性如水一般的自然的生命特质:美丽、纯净、温柔、活泼、健康,无论从外表到心灵,从感情到意志,都闪烁着爱的光辉。沈从文还多次在自己的文论中提到“水”对他的影响:“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㈣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沈从文受湘西大自然的影响之深。

沈从文的理想的民族人格就是:保留有湘西原始本真精神,远去都市文明异化,祛除湘西自身文化诟病的生命理想人格。而他在文学作品中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在《边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沈从文对于自己钟情的湘西的坚持:疏离了政治,远别着丑恶的都市文化,在湘西营造着爱与美的天地,《边城》中展现的是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图,翠翠则代表着完美的“人生形式”。

结语

沈从文是个理想主义者,自身的经历促使他对湘西世界的真善美执着追求,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探寻、追求着朴素动人的美好人性。他继承了“五四”文学以来新文学中要求人性解放和人道主义的传统,寄情于湘西那群性情美好的女性,希望通过作品美好人性的描写,使人们普遍倾心于美与善,摒弃恶与丑,从而实现人性的复归,也是希望通过《边城》中人性美好的一面,引导人们重新追求以前的真、善、美。

㈠沈从文:《边城》,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㈡沈从文:《边城》,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

㈢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故事》,《沈从文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434

页。

㈣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文集》第9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年版,第10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