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合集下载

修辞用的最好的书

修辞用的最好的书

修辞用的最好的书【原创实用版】目录1.修辞的定义与重要性2.修辞手法的分类与举例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辞书籍4.推荐的修辞书籍及其特点5.结论:修辞书籍对于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正文修辞,即运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达到强调、揭示和表现的目的。

在写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具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因此,掌握修辞技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一些修辞方面的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辞书籍,并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修辞书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修辞手法的分类。

一般来说,修辞手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中有不同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在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修辞书籍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呢?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是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基础性的修辞书籍,这类书籍通常会详细介绍各种修辞手法,并配以丰富的例子。

如果你已经具备一定的修辞基础,可以选择一些进阶性的书籍,这类书籍更注重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以及如何将修辞手法与文章主题相结合。

接下来,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修辞书籍。

首先是《修辞学》,作者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这本书是修辞学的开山之作,系统地阐述了修辞的原理和方法。

其次是《修辞手法大全》,作者是我国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修辞手法,并附有丰富的例子,适合初学者阅读。

另外,《辞章学》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刘熙载。

这本书从辞章的角度出发,对修辞手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总之,阅读修辞书籍对于提升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修辞书籍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同时,推荐的这几本修辞书籍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大家一读。

语言学研究基本书目

语言学研究基本书目

语言学研究基本书目语言研究基本书目杨立权2009-9-9【说明】1.适用专业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国际教育。

2. 有**号者为语言学必读文献,有*号者为专业方向核心文献,无记号者为专业基础文献,书目内容为硕士研究生资格考试依据,考察方式为:必读文献+核心文献+基础文献(自选),考察总量至少10本。

0.语言学史**0.1.0. [英]罗宾斯,1997,《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1.1.岑麒祥, 1988,《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0.1.2.冯志伟,1987,《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

*0.1.3.何九盈,2000,《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

*0.1.4.何九盈,2000,《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

0.1.5.刘坚(主编),1998,《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0.2.0.胡明扬(主编),1988,《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人民大学出版社。

*0.2.1.刘润清、史蒂文·麦基、赵桐、阎晓天(编),1988,《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测绘出版社。

0.2.2.郭成韬,1998,《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2.3.洪诚,1982,《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选注》,江苏人民出版社。

**0.3.0. 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0.3.1. 伍铁平,1992,《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0.3.2. 徐超,2001,《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0.3.3. 张延福,1999,《国外语言学通观(上、下)》,山东教育出版社。

1.普通语言学**1.0.1. [瑞士]费·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949,(Course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第四版,巴黎)。

修辞学研究参考文献

修辞学研究参考文献

修辞学研究参考文献1.著作部分一.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陈望道(1890——1977)中国语文学家和教育学家,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其所著《中国修辞学发凡》一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修辞学发凡》,1932年出版。

全书共分12篇,分别讲述修辞学的各个方面。

其特色之一是引例丰富。

所引用的书约250部,单篇论文约170篇,文言、白话各种文体兼收并蓄。

二是归纳系统,阐释详明。

该书在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汉语文中种种修辞方式作了系统而详尽的分析归纳。

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的理论,进而把积极修辞分为辞格、辞趣两种。

辞格归纳为38格,每格又分为若干式,对汉语文中的修辞格式作了全面的概括。

陈望道是中国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带进汉语修辞领域的学者。

《修辞学发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二.唐钺《修辞格》唐钺的《修辞格》参考英国学者J.C.讷斯菲尔德的《高中英语作文》(1910),对汉语修辞格共分5大类27格。

第1类:产生于比较的修辞格,包括显比、隐比、寓言、相形、反言、阶升、趋下6格。

第2类:产生于联想的修辞格,包括伴名、类名、迁德3格。

第3类:产生于想象的修辞格,包括拟人、呼告、想见、扬厉4格。

第4类:产生于婉曲的修辞格,包括微词、舛辞、冷语、负辞、诘问、感叹、同辞、婉辞、纡辞9格。

第5类:产生于有意重复的修辞格,包括反复、俪辞、排句、复字4格。

《修辞格》的用例,均取自古代诗词文赋,是一部文言修辞格。

《修辞格》至今仍为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参考读物,影响深远。

三.张志公《修辞概要》张志公在《语文学习》杂志1951年第一期至1953年第三期连载了《谈修辞》。

后来经过补充修订为《修辞概要》,1953年11月用笔名张环一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该书改变了以往修辞著作中按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的格局,而从组织结构着眼,将全书分为“用词”、“造句”、“修饰”、“篇章和风格”四部分。

研究生必读文学批评理论书目

研究生必读文学批评理论书目

研究生必读文学批评理论书目马列文论专题:计14种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马恩全集》第42卷);2、《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另有同类型书可选用);3、《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另有同类型书可选用);4、《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5、《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6、《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7、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8、《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9、《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0、《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1、《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12、《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3、[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4、 [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书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A类:1.[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2.[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3.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4. [美]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5. [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6.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7.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8.[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9. [美]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10.[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1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13.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14.[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15.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16.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17.[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语法学、句法学方向研究生阅读书目

语法学、句法学方向研究生阅读书目

语法学、句法学方向研究生阅读书目国外书目:有影响和较新的认知语言学和语法书目:Talmy, L. 2012.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he MIT Press.Talmy, L. 2012.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I):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he MIT Press. Radden, G. & R. Dieven, 2007, 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Philadelphia.Svartvik, J. & G. Leech. 2012. English: One Tongue, Many Voic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he MIT Press.Levelt, W. J. M. 2012. Speaking: 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he MIT Press.Comrie, B. 2005. Tense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Langacker, R. W. 2004.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V olume I & V olume II)Huddleston, R. et al. 2002.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Downing, A. & P. Locke. 2002. A University Course in English Grammar[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Ungerer, F. & H.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iber, D. et al. 2000.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Swan, M. 1995. Practical English Usage[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Declerck, R. 1992. Tense in English: Its Structure and Use in Discourse [M].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Binnik, R. I. 1991. Time and the Verb: A Guide to Tense and Aspec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inclair, J. et al. 1990.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rammar[M].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td.Alexander, L. G. 1988. Longman English Grammar [M]. New York: Longman, Inc..Quirk, R. et 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Celce-Murcia, M. and D. Larsen-Freeman. 1983. The Grammar Book---An ESL/EFL Teacher’s Course [M]. London: Longman.Thomson, A. J. and A. V. Martinet. 1980. 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almer, F. R. 1979. Modality and the English Modals[M]. Longman Group Limited.Close, R. A. 1977. A Reference Grammar for Students of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Leech, G. 1977. Meaning and the English Verb[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Palmer, F. R. 1974. The English Verb[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Quirk, R. and S. Greenbaum. 1974. A University Grammar of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Quirk, et al.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 London: Longman.Leech, G. and J. Svartvik. 1971.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Joos, M. 1964. The English Verb: Form and Meaning [M].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有影响的传统语法体系书目:Jespersen, O. 1909-1949. 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 I-VII[M].Copenhagen: Munksgaard.Jespersen, O. 1924.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M]. Copenhagen: Munksgaard.Jespersen, O. 1939. Essentials of English Grammar[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Inc.Poutsma, H. 1926-1929. A Grammar of Late Modern English[M]. Groningen: Noordhoff. Curme, G. O. 1931. Syntax, A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Boston: Heath. Kruisinga, O. 1931-1932. A Handbook of Present-Day English[M]. Groningen: Noordhoff.国内英语语法专著:徐立吾,1987,《当代英语实用语法》[M]。

现代汉语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带星号*的是必读书)刊物中国语文方言语言文字应用语文建设语言研究(武汉)语文研究(太原)当代语言学(原《国外语言学》)语言文字应用民族语文语言学理论*(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法)方德里耶斯《语言论》岑麒祥叶蜚声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之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美)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1版1984年2次印刷(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语法哲学》何勇等译语文出版社 1989年*(丹麦)威廉.汤姆森《19世纪以前的语言学史》黄振华译科学出版社 1960年*(丹麦)裴特生《19世纪欧洲语言学史》钱晋华译科学出版社 1958年(日本) 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高名凯《语言论》科学出版社 1963年陈明远《语言学和现代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年岑麒祥《普通语言学》科学出版社 1957年*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修订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冯志伟《数理语言学》知识出版社 1987年*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徐烈炯《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1999年现代语言学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桂诗春《心理语言学》 1985年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1988年1版 1998年4次印刷王德春《神经语言学》 1997年冯志伟《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伍铁平《模糊语言学》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英)R.H罗宾斯著许德宝等译《简明语言学史》1997年徐大明《当代社会语言学》1997年靳洪纲《语言获得理论研究》1997年包智明《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1997年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年语言学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林涛《语音学教程》1994年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1997年北大中文系《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语言文献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何兆雄《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陈原《汉语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语言学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发展》科学出版社 1995年冯志伟《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汉语语法一、现行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比较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钱乃荣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现代汉语》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二、汉语语法学史汉语语法丛书商务印书馆*马建忠《马氏文通》1983年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82年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85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陈望道等《中国文法革新论丛》1987年何容《中国文法论》*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82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杨树达《高等国文法》1984年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1版1980年7次印刷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汉语的词类问题》第一集,第二集《主语宾语问题讨论集》*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5年*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年吴竞存侯学超《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陈望道《文法简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胡裕树《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上中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吕香云《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郑定欧《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刘勋宁《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史有为《汉语如是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伯江《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邹崇理《逻辑、语言和蒙太格语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语音*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董少文《语音常识》(改订版)文化教育出版社1958年李振麟《发音基础知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岑麒祥《语音学概论》《国际音标》石锋《语音学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2年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常识》语文出版社1995年吴宗济《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吴宗济《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曹剑芬《现代语音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孔江平《论语言发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王士元等《语言、语音与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林焘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方言*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3年*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 1999年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0年岑麒祥《方言调查方法》邢公畹《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年朱建颂《汉语方言讲话》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李荣等《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郎文有限出版公司 1989年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年刘俐李《江淮方言声调实验研究与折度分析》巴蜀书社 2007年刘俐李《汉语声调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音韵学*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新1版1979年3次印刷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 1956年1982年6次印刷李荣《切韵音系》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邵荣芬《汉语语音史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9年邵荣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李新魁《等韵学》中华书局 1983年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 1992年《广韵》商务印书馆影印古逸丛书本《韵镜》古籍出版社 1955年影印古逸丛书本《切韵指掌图》中华书局 1962年影印严式海刻本(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丁声树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 1981年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版 1997年3次印刷林端《音韵学》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年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文字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高家莺等《现代汉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苏)维克多.亚历山大罗维奇.伊斯特林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何九盈《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词汇和语义*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 1991年石安石《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 1995年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年其他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 1996年陈建民《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1980年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重印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 1983年*李绍山《语言研究中的统计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语言学工具书董树人《语言学论文索引》(1991—1996)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3—1998年聂建民李琦《汉语方言文献研究目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乙编商务印书馆 1978年[英] 特拉斯克《语音学和音系学词典》语文出版社 2000年哈特曼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年。

626文论与写作参考书

626文论与写作参考书

626文论与写作参考书关于文论与写作的参考书籍有很多,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一些推荐,希望对您有帮助:1. "修辞学"(作者:亚里士多德):这本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是修辞学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2. "写作的技巧"(作者:威廉·萨福):这本书介绍了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构思、组织、语言运用等方面,适合初学者。

3. "修辞学纲要"(作者:伦纳德·布兰特利):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修辞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修辞手法、修辞逻辑等内容,适合对写作有一定基础的读者。

4. "文学理论与批评"(作者:特里·伊格尔顿):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各个流派和观点,对于深入理解文学创作和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5. "写作风格的元素"(作者:威廉·斯特鲁恩克):这本书探讨了写作风格的各个要素,包括语言、句法、节奏等,对于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6. "叙事与小说写作"(作者:约翰·加德纳):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叙事结构和小说写作的技巧,对于想要写作小说或者短篇故事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7. "写作的策略与技巧"(作者:罗伯特·康诺利):这本书介绍了写作过程中的策略和技巧,从构思到修改都有详细的指导,适合想要提高写作效果的人阅读。

总之,以上是一些关于文论与写作的参考书籍推荐。

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和水平,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本或多本进行阅读和学习。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考研参考书目及指定教材

2024年考研参考书目及指定教材

主题:2024年考研参考书目及指定教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考研成为他们的首选之一。

而对于准备参加2024年考研的同学来说,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和指定教材是备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不同专业的考研生,提供2024年考研参考书目及指定教材建议,希望能为大家的备考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文学类1. 《我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版)作者:蒋炎编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 《外国文学史教程》(第三版)作者:韩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3. 《文学概论》(第七版)作者:罗广斌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4. 《我国现当代文学硏究导读》作者:王必明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5. 《外国文学选读》(第四版)作者:汪俊甫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二、法律类1. 《宪法学教程》(第五版)作者:张宗昌出版社:我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刑法学(第七版)作者:侯国芝出版社:我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 《民法学(第七版)作者:王明亮出版社:我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 《行政法学概论》(第四版)作者:杨岳出版社:我国政法大学出版社5. 《经济法学》(第五版)作者:韩大进出版社:我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三、教育学类1. 《教育学》(第二版)作者:张淑英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 《教育学概论》作者:曲贵芬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3. 《教育学原理》(第七版)作者:吴孟超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4. 《教育统计学》作者:唐汉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5. 《教育心理学》(第六版)作者:顾明远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四、管理类1. 《管理学原理》(第五版)作者:吕伯骞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 《组织行为学》(第八版)作者:钱国梁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3. 《运营管理》(第七版)作者:刘湘滨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4. 《市场营销学》(第八版)作者:王行基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5. 《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版)作者:王川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五、计算机类1.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者:汤子瀛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作者:谢希仁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3. 《编译原理》(第二版)作者:王道论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4. 《数据库原理》(第四版)作者:张银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5. 《软件工程导论》(第八版)作者:张海藩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六、医学类1. 《生物化学》(第七版)作者:郑立斌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 《生理学》(第六版)作者:张凤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3. 《解剖学》(第八版)作者:王凌云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4. 《病理学》(第五版)作者:刘沛辉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5. 《药理学》(第六版)作者:秦文明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年考研参考书目及指定教材是考研备考期间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希望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并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取得理想的成绩。

修辞学参考书目(按作者拼音顺序排列)

修辞学参考书目(按作者拼音顺序排列)

修辞学参考书目(按作者拼音顺序排列)修辞学参考书目王希杰教授主要著作有:1. 《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28万字(现在由商务印书馆重印)2.《语言的美和美的语言》/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13.5万字3.《语言学在您身边》(与于根元合作)/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4.《说话的情理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1年再版5.《修辞·语法·文章》(与秦旭卿合作)/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6.《数词、量词、代词》/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汉语释疑辩难集》(与李晋荃、朱泳燚合作)/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27万字(收入王希杰文章33篇)8.《这就是汉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18.1万字9.《说写的学问和情趣》/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16.5万字10.《修辞学新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27.6万字11.《王希杰修辞学论集》/何伟棠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45.7万字12.《语林漫步》/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17.3万字13 . 《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46万字14.《动物文化小品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25.2万字巧.《语言随笔精品—王希杰特辑》/何伟棠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6.《修辞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45.8万字17.《这就是汉语—王希杰言语文化随笔集》/[日」加藤阿幸、许山秀树主编/日本白帝社2003年5月18.《语言学百题》(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1年修订版19.《方光寿语言学论文集》(与卞觉非、方华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20.《修辞文荟》(与季世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王希杰教授主编的学术著作有《汉语修辞和文化论集》、《汉语修辞和汉文化新论》等;参加编写的有《语言学导论》、《新编现代汉语》、《大学修辞》、《新编现代汉语教学自修手册》、《语言学与语文教学》等。

修辞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修辞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注:硕士生分方向阅读书目,不列入,由导师另行指定。

修辞学方向阅读书目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曹德和《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曹冕《修辞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德]姚斯、[美]霍拉勃著,周宁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法]茨维坦·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冯广艺主编《汉语语境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复旦大学语法修辞研究室编《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修辞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何兆熊主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华东修辞学会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黄庆萱《修辞学》,[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增订本胡曙中《英汉修辞学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编著《系统功能语法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蒋有经《模糊修辞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刘焕辉《言语交际学》(修订本),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出版社,1999年[美]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常昌富、顾宝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秦秀白编著《文体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日]西槇光正编《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沈开木《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苏]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邓勇、陈松岩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苏]科任娜《俄语功能修辞学》,白春仁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谭永祥《修辞新格》(增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童山东、吴礼权《阐释修辞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王德春主编《外国现代修辞学概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张志公《修辞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郑颐寿主编《文艺修辞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宗廷虎《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宗廷虎、陈光磊《中国修辞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年。

提高文笔的十本课外必读书目

提高文笔的十本课外必读书目

提高文笔的十本课外必读书目近年来,我们总感觉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不够快。

文笔好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文字更加精彩,也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写作任务。

在这里,我将介绍几本提高文笔的课外必读书目,听说有小伙伴用这些书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成为专业的文笔大神,也不妨试试看。

1.《修辞学》(作者:伦德)这是一本修辞学经典巨著,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各种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金字塔原理》(作者:莫尔)作为管理、商业类、政治类书籍中的必读之一,《金字塔原理》不仅能教你如何写更好的报告,还能提高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认知写作学》(作者:皮特.埃尔博)这本书通过认知科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人类的思维过程及其对写作的影响,让读者了解到写作的本质,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4.《英国新闻写作手册》(作者:卡特瑞)作为英国新闻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新闻写作的技巧和要点,阅读后对于提高新闻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5.《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作为中国文学经典名著,《红楼梦》可以让读者领悟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并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文笔。

6.《黄金时代》(作者:王小波)王小波的这本小说精妙绝伦,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价值,还能让读者增加思维跨度,锻炼自己的文艺表达能力。

7.《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这本小说的风格华丽、节奏快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英语写作佳作。

读者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叙述和场景描写。

8.《这是我的战争》(作者:史蒂芬·普莱斯)这本小说通过描述一名士兵在越南战争期间的生活经历,帮助读者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在描写细节和情感方面。

9.《教父》(作者:马里奥普佐)这本小说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阅读它不仅可以了解推进故事的技巧和方式,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人物塑造和冲突叙事能力。

10.《笨办法学写作》(作者:安德里亚·吉布斯)这本书的作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提供了许多关于写作的实用提示和建议,可以帮助读者克服写作困难并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

修辞学硕博必须阅读书目

修辞学硕博必须阅读书目

修辞学课程研究生选读书目谭学纯●修辞专业博士生选读不少于8种,精读其中4种●修辞专业硕士生选读不少于5种,精读其中3种●非修辞专业硕士生选读不少于3种,精读其中2种●非语言专业硕士生选读2种一、国外修辞学原版原著二、国外修辞学、语言哲学、现代语言学译著1.大卫·宁.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K ·博克.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常昌富、顾宝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4.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5. M·巴赫金.长篇小说话语/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7.理·麦·黑尔.道德语言,商务印书馆20048.E·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9.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1998。

10.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

11.韩礼德.功能语言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英国出版社联合出版),2000。

12.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

三、国内外语界学者的语言学、修辞学著作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商务印书馆,2004。

5. 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三联书店2004。

6.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四、国内汉语界学者的修辞学著作1.宗廷虎主编.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外国文学专业硕士阅读书目

外国文学专业硕士阅读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专业硕士阅读书目A(理论部分)一、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1、哈洛尔德.纳.孚尔勒:《古希腊文学史》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3、王忠祥、聂珍钊:《外国文学史》4、聂珍钊:《20世纪西方文学》5、布罗茨基主编:《俄国文学史》(上、中、下)6、冯至等:《德国文学简史》7、阿里克斯特:《英国文学简史》8、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9、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英国文学史》(三卷)10、季莫菲耶夫:《苏联文学史》(上下卷)11、金克木:《梵语文学史》12、M.雅洪托娃等:《法国文学简史》13、刘若端等译:《美国作家论文学》14、威勒德.索普:《二十世纪美国文学》15、凯瑟琳.休斯:《当代美国剧作家》16、董衡巽等:《美国文学简史》(上、下)17、《柏拉图文艺对话录》18、亚里士多德:《诗学》19、莱辛:《拉奥孔》2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21、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22、H.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23、韦勒克、沃克:《文学理论》24、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5、佛克玛、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8)26、《“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7、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28、《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9、《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30、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32、《苏俄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3、《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34、《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35、容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36、弗莱:《批评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37、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38、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9、《读者反应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40、卡勒:《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1、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42、《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3、《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4、《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5、《小说面面观》,英国,爱.摩.福斯特46、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三联书店,1992年。

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参考书目

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参考书目

808我国语言文学基础参考书目1. 《中文修辞学》我国语言文学的基础是修辞学,了解修辞学理论对于学习和理解我国语言文学至关重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文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

2. 《我国文学史纲要》我国文学史纲要是了解我国文学发展历程、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重要参考书目。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我国文学的发展轨迹和主要流派,对于建立起对我国语言文学的整体认知有重要意义。

3. 《我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是我国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语言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阅读本书有助于对我国文学传统的把握。

4. 《我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是我国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品对于把握我国语言文学的新动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对于学习现代语言文学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5. 《写作指导与范例》写作是我国语言文学的重要核心能力,对于学习者来说,写作指导和范例对于提高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指导和范例,对于拓展学习者的写作思路和提高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总结回顾:以上所列举的参考书目,都是建立深厚的我国语言文学基础所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这些书目,可以系统地了解我国语言文学的起源、发展、传承和创新,同时也能够在写作方面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对于我来说,这些书目将对我的学习和写作都有所帮助,让我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我国语言文学这一宝贵的文化传统。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个人来说,对于我国语言文学的学习和理解,是一种深入了解和感悟我国文化、历史与人文精神的过程。

通过对学习这些书目的钻研,我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文学的内涵和精髓,同时也可以在写作中更好地传达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些书目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我国语言文学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把握和体验。

修辞1

修辞1

有一次,我参加在台北一个学校的毕业 典礼,在我说话之前,有好多长长的讲演。 轮到我说话时,已经十一点半了。我站起 来说:“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 子,越短越好。”大家听了一发愣,随后 哄堂大笑。报纸上登了出来,成了我说的 第一流的笑话,其实是一时兴之所至脱口 而出的。 —林语堂《八十自叙》
2、学习修辞学,有助于理解接受,知道 欣赏的门径,做个“善解人意”者。
2、修辞学的研究范围(积极修辞/消极修 辞) ★消极修辞:意义明确、伦次通顺、 词句平匀、安排稳密。 合乎语法规范、符合逻辑事理, 表达得极明白、不模糊、无歧解
★积极修辞:调动一切积极手法力图提高
表达效果。为了达到“有力”、“动人” 的目标,它可以突破语法规范和逻辑事 理。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创造性语言活动。
但是,修辞学与逻辑学研究的任务目标完全 不同。逻辑要人们用语言表达概念、判断、推理 必须符合客观现实,反映、认识客观现实的方法 应该正确。修辞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有时却 要违背客观现实,即违背逻辑事理。从逻辑角度 看,既然违背了逻辑,就是“不通”之辞;可是 在实际语言活动中,这种“不通”之辞有时却有 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显得“无理而妙”。
[新华社联合国1990年8月9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今天一致通过 第662号决议,宣布伊拉克对科威特的 吞并无效。
日本影片《生死恋》: 当大公带着夏子来到大公家乡时,村民 都来看望,大公的奶奶和父亲高兴得合 不拢嘴,他父亲说:“熊二(大公名) 弄的女人就是不错”,马上改口,“熊 二选中的小姐就是不错。”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2006): 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 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 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 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比读书目

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比读书目

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帖由海上钓鳌客于2004-3-10 11:47 最后编辑]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目总汇语言学理论基础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大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大胡明扬、贺阳、沈阳,《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部分),语文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大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符淮清,《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人大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高名凯,《语言论》,商务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辞海·语言学分册》,上海辞书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教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中国社科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教汉语方言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上教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古代汉语与汉语史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王力,《古代汉语》,中华王力,《汉语史稿》(新一版合订本),中华向熹,《简明汉语史》(上、下),高教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二版),北大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教耿振生,《音韵通讲》,河北教育王力,《汉语音韵》,中华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科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大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安徽教育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大吴文祺、张世禄,《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上教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周祖谟,《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文字学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上海古籍姚孝遂,《许慎与说文解字》,中华文献学主要参考书目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大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图书馆严佑之,《古籍版本学概论》,华东师范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大姚伯岳,《版本学》,北大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中华潘树广,《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陕西人民王树民,《史部要籍解题》,中华张传玺,《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大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北大朱天俊、陈宏天,《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朱天俊,《中文工具书参考资料》,北京师大【哲学要籍解题无参考书目,可以参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和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文学大类主要参考书目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教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第二版),北大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西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简明中国古典文学辞典》,江西人民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大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北大谢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北大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元代戏曲史稿》,天津古籍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书店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增订本),北大刘登翰,《台湾文学史》,海峡文艺扬周瀚,《欧洲文学史》(上、下),人民文学李明滨,《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北大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复旦白庚胜,《世界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大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北大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蔡仪,《文学概论》(第三版),人民文学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大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教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人民大学胡经之,《文艺美学》北大中文系文学理论教研室,《文学理论学习资料》,北大古代史基本参考书目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修订本上、下),北大阴法鲁、许树安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大[ 本帖由非想堂于2003-4-15 16:21 最后编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
注:硕士生分方向阅读书目,不列入,由导师另行指定。

修辞学方向阅读书目
白春仁《文学修辞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曹德和《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曹冕《修辞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
[德]姚斯、[美]霍拉勃著,周宁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冯广艺主编《汉语语境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
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复旦大学语法修辞研究室编《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修辞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何兆熊主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华东修辞学会编《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黄庆萱《修辞学》,[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增订本
胡曙中《英汉修辞学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编著《系统功能语法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蒋有经《模糊修辞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焕辉《言语交际学》(修订本),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出版社,1999年
[美]肯尼斯·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常昌富、顾宝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
秦秀白编著《文体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日]西槇光正编《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沈开木《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
[苏]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邓勇、陈松岩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苏]科任娜《俄语功能修辞学》,白春仁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谭永祥《修辞新格》(增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童山东、吴礼权《阐释修辞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
王德春主编《外国现代修辞学概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志公《修辞概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郑颐寿主编《文艺修辞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宗廷虎《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宗廷虎、陈光磊《中国修辞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