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年秋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2:笔算乘法的练习》

人教版2019年秋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2:笔算乘法的练习》

人教版2019年秋学期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2:笔算乘法的练习》学习目标:1、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

2、正确解答应用题。

学习重点:正确解答应用题。

学习难点:理解应用题中有关数量关系。

一、自主学习(一)复习1、小黑板出示笔算题:134×16 246×34学生笔算(两名学生板演)。

让小组内学生写出笔算过程。

2、口算:14×7 25×3 160×5 23×10060×70 21×300 18×50(二)练习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问:怎样列式表示什么?5天时间有几分钟?114×59=6726(分钟)114×5960×24×5=72007200>6726问:59 114×114和×59比,哪一种计算更简便?多名学生回答(个别学生会列这种式子)59×114学生比较后得出:114×59笔算时比较简便。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笔算乘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三、过关检测:1、笔算下面各题183×15 24×135 37×111 11×2582、学校要为运动员添置服装,其中上衣每件126元,裤子每条88元,如果添置12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测量【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课本1-14页教学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吨。

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校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情感与态度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

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课题一毫米、分米的认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会用他们作单位进行测量。

情感与态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内容】:课本2、3、4页【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上)。

要达到目标,还要靠大家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4单元导学案(《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4单元导学案(《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计算》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练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备课组修改意见
教学
内容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教材第P49、50页的内容。
一、学习目标:
1、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观察主题图,知道计算问题时从生活实际中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学习目标: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自主合作学习提纲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 × 8 37 + 5 5 × 8 72 ÷ 8
24 – 6 7 × 9 56 ÷ 7 49 ÷ 7
(4)、58÷8=6……10 ( )
3、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二的1、2题。
六、达标检测结果评价
七、教学反思
授课日期:年月日检查人签名: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主备人
备课组修改意见
教学
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材第53—54页上的题。
一、学习目标:通过巩固练习,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六、达标检测结果评价
七、教学反思
授课日期:年月日检查人签名:
主备人
备课组修改意见
教学
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计算》
教材第51、52页上的例2、例3,完成53、54页练习十二的题。
一、学习目标
1、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人教版】2021_2022三年级数学上册配套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人教版】2021_2022三年级数学上册配套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导学案教学目标(可根据实际编辑修改) :
1、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笔算
430+260= 570+380=
二、自主探究:自学教材第36页
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Array
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列式为:
和同桌说一说你的竖式算法: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列式为: 尝试列竖式计算:
3、想一想:271+903,怎样竖式计算?
4小组谈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法则:相同数位(),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要向前一位().
三、达标测评
1、竖式计算
271+903= 426+382= 516+703=
365+825= 545+54= 281+64=
我的收获: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后反思:
小学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开端。

这个时期,儿童具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由于生活视野和经验的局限,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还不够成熟,不够全面和稳定。

因此他们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性,对教师怀有较大的依恋和信任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为明显, 这个时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也就赋予了小学教育培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教育地位。

上面是翰翰说设计为大家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第【1】篇〗复习集合师:集合是近期才学习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哪些与集合相关的知识呢引导学生回顾。

1思维图。

让学生说-说图形的要素、画法及各部分的作用。

2利用维思图解决问题。

师:求两个集合的交、井之后的元素个数。

就是用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的和减去它们的交集的元素的个数。

(板书〉师:在我校开展运动会时,本班有7人报名50米短跑,有5人报名跳远。

最后老师让报名参加这两项比賽的同学起立,可是数来数去却只有9人参賽。

你知道为什么吗[学情预设]因为有人同时报了两项比賽. .师:你能利用维思图帮老师找找,有几人报了两项吗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师:像这样,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根据举出的例子,请你面一面,然后把你画的图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集合这一部分内容是近期才学习的。

学生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故以学生回顾为主。

然后举例验证并表达对维思图的理解.反馈练习1.口算练习:完成教科书F112*练习二十四”第10题。

学生口答,以接龙形式完成,检验学生分数的简单计算能力。

2综合练习:完成教科书F113~练习二十四"第13题。

(1)回顾钟面的结构。

师:我们认识了钟面,钟面.上有哪些数学知识呢[学情预设]学生会知道钟面一共有12个大格。

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可以把钟面看成平均分成了60份,每分钟表示其中的1份。

(2)让学生根据复习分数的相关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3.分数解决间题:完成教科书F114“练习二十四"第15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学生板演。

.(3)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问魎进行讲解。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过程中易犯的普逍性错误。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进-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增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识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的数集及其记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2课时 加法(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2课时 加法(2)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2课时加法(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100以内加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加法应用于日常生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加法计算方法2. 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加法计算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加法计算方法,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加法了,那么你们知道100以内的加法怎么计算吗?2. 探究新知- 讲解100以内加法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加法的计算步骤。

- 示例:计算23 45,先将个位数相加,得到8,再将十位数相加,得到6,所以23 45 = 68。

-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提问:同学们,如果个位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总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个位数相加满10,向十位数进1。

3. 实践应用-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知识解决。

- 示例:小明有28个糖果,小红给了他15个糖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糖果?-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解解题思路。

4.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100以内加法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 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对照答案检查。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法知识。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加法,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加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人教版(一)知识点总结。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2. 时间单位的换算。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例如:3时 = 3×60 = 180分;4分 = 4×60 = 240秒。

3. 经过时间的计算。

- 计算经过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小明上午8时开始上课,11时下课,经过的时间是11时 - 8时 = 3小时。

(二)典型例题。

1. 钟面认读。

- 例: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 分针指向6,时针在3和4之间,这个时间是3时30分。

2. 时间单位换算。

- 例:5分=( )秒。

- 因为1分 = 60秒,所以5分 = 5×60 = 300秒。

3. 经过时间计算。

- 例:一列火车9:30从甲地出发,13: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13时30分 - 9时30分 = 4小时。

(一)知识点总结。

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例如:35 + 28,可以把28拆分成20和8,35+20 = 55,55 + 8 = 63。

-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例如:56 - 38,可以把38拆分成30和8,56 - 30 = 26,26 - 8 = 18。

2.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 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340+270,个位0+0 = 0,十位4+7 = 11,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3+2+1 = 6,结果是610。

- 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解决问题及练习》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解决问题及练习》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8课时: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1、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b5E2RGbCAP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学自学第43页例4.说一说1、收营员应收多少钱?怎样计算?2、应准备多少钱?怎样计算?3小组讨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看是要精确计算,还是只需要估算。

三、练习1、240 78 710 150 630(1 )那两个数相加和最大?(2 )那两个数相减差最大?(3 )那两个数相加和最小?(4)那两个数相相减差最小?2、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

263+437 600-333 920-458 818+182 p1EanqFDPw3、解决问题(1)一台电风扇245元,一个电饭煲187元,一个电吹风109元,妈妈又500元,买这三样东西,钱够吗?DXDiTa9E3d(2)在第13届和第14请问:第13届和第14届一共获多少枚奖牌?那一届多?多多少?四、达标检测1、笔算37+225+142 263+478+237 324-143-108 701-407+219 RTCrpUDGiT2、圈出得数大于200的算式。

159+97 969-789 104+89 300-1013、食品店运来5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4、植物园上午有游客567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341人,这时园内有多少人?全天来了多少人?5PCzVD7HxA5、超市预计一天卖出600件服装,上午卖出了279件,下午卖出了395件,这家超市是否达到了预计销售量?jLBHrnAlLg6、10、一根绳子长123米,用去了54米,剩下的比用去的多多少米?五、日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巩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的方法。

2.加强运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及验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1题第3个算式。

计算并验算:分析:个位:6+8=14,满十进1;十位:2+9+1=12,满十进1;百位:7+5+1=13,百位上写3,千位上写1。

1.算一算。

答案:949 593知识点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减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3题第1个算式。

分析: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剩9,9减10不够减,从百位2.森林医生。

(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改错:退1,十位:9-0=9;百位:4-1=3。

答案:知识点3: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5题第1、4个算式。

78-29+355(352-289)÷7分析:加减混合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答案:78-29+355=49+355=404(352-289)÷7=63÷7=93.计算下面各题。

595-(30+385)(325-269)÷8答案:595-(30+385)=595-415=180(325-269)÷8=56÷8=7。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图片版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图片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图片版)教学内容:本单元将继续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学生将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进位和退位的运算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思考,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学生对于大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及时纠正和指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包括进位和退位的题目。

2. 学生准备计算器,用于验算和练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

2. 讲解:讲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进行演示和解释。

3. 练习: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竞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3.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4. 练习题和示例5. 小组活动和竞赛作业设计:1. 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包括进位和退位的题目。

2.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特别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在小组活动和竞赛中,学生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大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还存在困难,需要个别指导和辅导。

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练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同时,要加强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2《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2《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导学案学习目标:1.创设具体的情境,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

2.经历自主探索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开花。

2.笔算下面各题。

372+255= 724+514=说一说: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获取信息,列出算式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2)需要解决什么问题?(3)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竖式:相同数位(),从()位加起,个位()+()=(),向()位进一,个位写();十位()+()+()=(),向()位进一,十位写();百位()+()+()=(),在百位写()。

(4)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考: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6)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的方法是:298接近(),可以看作()来口算。

445+29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为什么要减2?2.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1)可以交换()、()的位置,再算一遍。

竖式:(2)你是怎样验算的?并算一算。

我发现:验算加法可以用()的竖式再计算一遍,也可以交换两个()的位置,再算一遍。

在做练习时要养成()的好习惯哦!三、随堂检测1.把竖式填写完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加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加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加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单元将围绕整数加法这一数学概念展开。

学生将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理解加法是两个或多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总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将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学生将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逐步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加法运算符号。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不进位和进位加法。

3. 培养学生通过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计算。

2. 将加法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加法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运算规则的熟练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卡片。

2. 计算器。

3. 加法练习册。

4. 小组活动用的工作表。

5. 数学教具(如计数棒、算珠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 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使用教具进行加法运算的实践活动,探索加法的运算规则。

3.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加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讲解,并通过板书示例,展示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加法的运算规则。

5.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加法运算应用到生活情境中。

6. 总结:课堂总结,强调加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加法运算的步骤和规则,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通过图示和例题,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加法的运算过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题目。

2. 挑战练习:解决一些涉及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

3. 扩展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应用加法的生活实例,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侧重于学生对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9——81页。

二、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通过圈一圈、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特征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具、学具:课件五、教学过程:课前课件展示各种图形。

(一)认识四边形1、刚刚你在大屏上看到了哪些图形?谁来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呀,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实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叫四边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齐读课题)2、(课件出示)自学指导1:(1)自学79页例1,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2)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它有哪些特点?先自学,再和同桌交流。

(时间3分钟)3、学生活动后汇报: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圈的?(我认为2号、4号、5号------是四边形)(谁有不同意见?)谁的想法和他一样?(再找1人)4、对照正确答案自批,师:圈对的请举手,你们真了不起,把掌声送给自己。

圈错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认真听一定能学会。

5、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谁来汇报?(指生汇报,不全的补充。

)(教师板书: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你们同意吗?6、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课件演示----边)师引导说: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课件演示角)师引说:四边形有----四个角。

7、谁能完整的说说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指名3人、互说、指名1人)8、刚刚没圈对的起立,说说错在哪里?(说理由)因为---所以---9、(课件出示2个有特点的图形)这些是四边形吗?为什么?(我认为第一个不是四边形,因为---所以---)10、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所学的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有3个小组,每组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3×4=12(人)2. 探究新知(1)探究乘法的意义出示例6,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几组。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每组有2只小鸟,一共有3组。

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2×3=6(只)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并订正。

3. 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九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并订正。

4. 总结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如何运用所学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四、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九的第2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使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总结能力。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一:万以内的加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减法(1)
班级小组小主人评价
学习目标
1. 我能掌握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笔算多位数减法。

2. 我能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链接
1笔算下面各题
325-21= 680-380= 435-223=
二.开心学习
(一)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二)笔算减法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从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退。

三.开心运用
1.笔算下面各题。

353-123= 261-52= 354-66= 245-56=
2.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92-129=163 543-57=486
3.国庆节商店搞促销活动。

看!家电区的电器降价了。

降价后买电扇少花了多少钱?
四.开心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课题三:万以内的减法(2)
班级小组小主人评价
三、开心运用
1、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500-268= 306-197= 1000-520=
2、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原价902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
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
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
3.饲养场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15只。

(12分)
(1)下午孵出了小鸡多少只?
(2)这一天共孵出了小鸡多少只?
(3)还剩多少个鸡蛋?
4.验算下面各题答案是否正确。

405-127=389 600-248=352 809-127=672
四、开心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五、开心拓展
- 2 8
课题四:解决问题
班级小组小主人评价
学习目标:
1.我知道万以内数连加的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我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

一、开心学习
1.仔细读教材43页例4,我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和()。

分析:大约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精确计算,用()就行;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计算。

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2:
2.我会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3.我发现生活中这个问题:()用估算解决,这个问题()用精确计算
解决。

二、开心运用
1.我能完成课本46页第12题,我用的策略是()。

2.我能完成课本46页第14题,我用的策略是()。

3.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980-68= 256+675= 808-295= 648+95=
305+275= 786-258= 416-179= 698-256=
四、开心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