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第七版 孙茂竹 课后习题答案教学教材
《管理会计学》第1章 管理会计概论(人大 孙茂竹 155页)
(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孙茂竹
文光伟
杨万贵
第七版修订的主要变化如下: 1.本着重点突出、简练实用的原则,对教学中较少讲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使本书内容 更实用化,使学习者能够系统地掌握和应用管理会计的知识与技能。 2.对各章节思考题和例题进行了调整,使管理会计学的核心内容更加突出和联系实际。 3.完善对主教材的配套,推出数字学习平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 着力打造立体化教材。 (1)对学习指导书各章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指导做了修订,使之更加清晰和明确;对各 章的习题和答案做了一定的调整, 更好地配合教材的学习与思考;对指导书存在的错误进行了更正。 (2)对与主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进行了完善,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思考。
在上述定义中,财务信息从广 义上说,包括用于解释实际和计划 的商业活动、经济环境以及资产和 负债的估价的因果关系所必需的货 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
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 修订后的管理会计定义,进 一步把管理会计的范围扩大 到除审计以外的会计的各个 组成部分(如下图)。
英国成本与 管理会计师协会 1986年
广义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 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 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管责任的履行所 需财务信息,确认、计量、归集、分 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 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 规章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 团使用的财务报表。
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 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 1986年
会计
管理会计
内部审计、外部审计
司库职能 筹措资金
编制预算
财务会计 对业务进行 分类和记录
成本会计 按产品和成本 中心对业务 进行分类和记录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管理会计学,学生可以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决策过程,掌握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从
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课后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
重要途径,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成本行为
问题: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答案: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房租、折旧等;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地增加或减少的成本,如原材料、直
接人工等。
2.成本-收益分析
问题:什么是边际收益?如何计算?
答案:边际收益是指单位产品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可以通过
边际收益=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来计算。
3.预算管理
问题:为什么企业需要制定预算?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企业需要制定预算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控
制成本,提高效益。
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指导
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4.绩效评价
问题:什么是绩效评价?企业为什么需要进行绩效评价?
答案:绩效评价是对企业员工、部门或者整个企业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的过程。
企业需要进行绩效评价是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通过课后习题及答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会计学水平,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管理会计学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
因为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 (4)根据已知资料,编制相关损益分析表如下: 项 目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合计 变动成本 专属成本 机会成本 其中: 冲击正常任务收入 设备出租可获租金 相关损益 接受追加订货 170×500=85000 83000 140×400=56000 3000 24000 200×100=20000 4000 +2000 0 拒绝接受订货 0 0
2 PA C
=
2 2000 100 1.6
=500(件) 全年订货次数=2000/500=4(次) 最低相关总成本TC*= 2 PAC
2 2000 100 1.6
42000 46500 114000 税前净利 (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如下: 第1年=36000÷3000=12(元/件) 第2年=36000÷2000=18(元/件) 第3年=36000÷4000=9(元/件) 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 第1年=12×600=7200(元) 第2年=18×100=1800(元) 第3年=9×100=900(元) 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 第1年=0(元)
第7章
成本控制
一、名词解释 1、成本控制 主要是指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 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中预先确定在预算 、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 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一种会计管理行为或工作。 2、标准成本 是与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相对立的概念,是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经达到的 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二、选择题 1、BCD 2、B 3、A 4、A 四、计算题 1、解:已知A=2000件,P=100元 C=8×20%=1.6元 经济订货批量 Q*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7
一、单选题1、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A.例外管理原则B.全面控制原则C.讲求效益原则D.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正确答案:A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A. 成本差异的计算B.标准成本的制定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D.成本差异的分析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B.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C.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正确答案:B4、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A.正常标准成本B.现行标准成本C.理想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正确答案:C5、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A.历史成本B.单位成本的概念C.实际成本D.总额的概念正确答案:B6、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正确答案:A7、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A.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正确答案:D8、基本标准成本,在发生()变化时,就需要进行调整A.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B.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C.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正确答案:B9、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A.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B.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C.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D.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正确答案:D10、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脱离预算而形成的差异称为()A.效率差异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C.能量差异D.预算差异正确答案:D11、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质量控制部门B.采购部门C.生产部门D.工程设计部门正确答案:B12、期末标准成本差异的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A.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B.结转成本差异的时间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C.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期末产成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D.本期差异全部按本期损益负担正确答案:C13、计算价格差异的公式是()A.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B.标准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C.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D.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正确答案:A14、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成()A.以上任何两种差异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C.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D.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正确答案:B15、本月生产甲产品1 000件,实际耗费A材料2 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每千克20元。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成本习性2.现金流量3.经济订货点4.利润中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标准成本按其标准的制定依据可将其划分为____和____。
2.经营杠杆是指存在____的前提条件下,使____大于____的一种现象。
3.在不考虑期初存货的前提下,当____时,变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比完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要大;当____时,两种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正好相反。
4.制造成本是指与产品制造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支出,其主要构成项目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A.服务对象B.会计原则C.会计方法D.会计假设2.下列()成本项目属于半固定成本范畴A.仓储用房屋租金B.直接人工C.固定资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D.租赁设备的使用费3.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之和等于1D.后者大于前者4.高低点法与回归直线法在进行成本预测时所体现的差异是()A.区分成本性质B.考虑历史数据时间范围C.成本预测假设D.选用历史数据的标准5.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应定期地转入()帐户中A.本年利润B.生产成本C.利润分配D.制造费用6.非弹性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维修费用D.直接材料7.已知利率为8%的1元复利现值系数如下:那么,6年后取得4000元的现值应为()A.4000×0.926×6B.4000×0.794×2C.4000×0.681×0.926D.不能确定8.为防止因素不确定可能导致的缺货而建立的储备是()A.季节性储备B.保险储备C.周转储备D.生产性储备9.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属于相关成本A.机会成本B.不可避免成本C.沉落成本D.历史成本10.按实际机器小时确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和按标准机器小时确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之差为()A.预算差异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C.效率差异D.能量差异四、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管理会计学课件-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第8章课件
.
35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是指单位实际人 工工时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 量所产生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
36
直接人工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
37
例2
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 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 8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 80 000元,平均每工时10 元。假设标准工资率9元, 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 为28小时。
. 29
.
30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 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 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
31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32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等于直接人工工 资率乘以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属于变 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工资 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
4
8.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
5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 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 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 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 和成本控制系统。
.
6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 算控制。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 数据。 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 格决策和预测。 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 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那么,直接人工成本 差异分析如下:
. 38
.
39
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是指一定 产量产品的实际变 动制造费用与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之间 的差额。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4.A5.C6.D7.B8.D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 BCD7. ABD 8.ABCD 9.BC 10.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有关管理会计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B.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正确答案)C.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答案解析:选项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选项C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2.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正确答案)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答案解析: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单选题] *A.财务费用B.燃料和动力(正确答案)C.管理费用D.税金答案解析: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
4.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的燃料费用为8 000元,A、B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150千克和250千克。
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的A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为()元。
[单选题] *A.2 000B.3 000(正确答案)C.4 000D.8 000答案解析:分配率=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定额消耗量)=8 000/(150+250)=20; A 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A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配率=150×20=3 000(元)。
5.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12月份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
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
管理会计学课-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第8章
期末成本差异 的账务处理
随着产品的出 售以及产品成本的 结转,期末对所发 生的成本差异也应 进行结转和处理。
直接处理法
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 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 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 损益表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 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
这时,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 成品项目只反映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也称直接人工 价格差异,类似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 工工时耗用量差异类似材料数量差异。 所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类 似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指实际工资率脱离 标准工资率所产生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产品的标准用量为5千克A材
料。
那么,A材料的成本差 异分析如下: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 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 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额。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等于直接人工工 资率乘以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属于变 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工资 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现实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 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 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 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 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 最切实可行,通常认为它能激励工人努 力达到所制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 量的标准。
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需 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 而正常标准成本则可以保持一段较长时 间固定不变。
例2
元。假设标准工资率9元,
管理会计第7章15
资金由资金使用者从资金提供者 处筹集来进行周转使用以后,资金提 供者当然要分享一部分资金的增值额, 这部分分享额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显然对不同的资金提供者而言,资金 的时间价值是不同的。
(1)时间价值产生于生产流通领域, 消费领域不产生时间价值,因此企业应 将更多的资金或资源投入生产流通领域 而不是消费领域。
假定该企业目前已筹集到40万元 资金,暂不付款,存入银行,按单利 计算,五年后的本利和为40万元 ×(1+10%×5年)=60万元,同52万 元比较,企业尚可得到8万元(60万元 -52万元)的利益。
可见,延期付款52万元,比现 付40万元更为有利。这就说明,今 年年初的40万元,五年以后就提高 到60万元了。(我国金融系统是如何 计算利息的?)
380 380 380 380 380 200 300 -1500 380 380 380 380 880
思考: 为什么用现金流量指标,而不是 利润指标作为投资决策的指标?
例8
某企业正在考虑生产一 种新产品,为此需购置一套价 值40万元的新设备,设备安装 费用为10万元,并一次性支付 4年期的厂房租赁费40万元。 该设备使用期4年,会计上的 预计残值为零,按4年平均计 提折旧。
P=6×8.559+100×0.315
=82.85(元)
老王今年计划贷款200万元购 买房屋,契约约定贷款为8年,年 利率12%,要求按月均匀偿还。
例6
问则每月应还本付息的金额 是多少?
现金流量
在项目投资中, “现金”是一个广义 的概念,它不仅包括 货币资金,也包含现 金等价物及与项目相 关的非货币资源的变 现价值。
现金 流入量
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现 实货币资金增加的项目,包 括:营业收入、回收的固定 资产余值、回收的流动资金 及其他现金流入等。
管理会计的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的课后习题答案管理会计的课后习题答案管理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决策制定和管理控制。
通过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市场竞争,提高经营效益。
在学习管理会计的过程中,习题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管理会计习题的答案。
1. 问题:什么是成本管理?答案: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分析和决策,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等方面。
2. 问题:什么是差异分析?答案:差异分析是指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从而优化成本控制。
3. 问题:什么是绩效评价?答案: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通过绩效评价,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等。
4. 问题:什么是预算?答案:预算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计划性的财务计划。
预算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源,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对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
5. 问题:什么是投资决策?答案:投资决策是指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的决策过程。
投资决策包括资本预算、项目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企业可以最大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价值。
6. 问题:什么是成本-利润-销量分析?答案:成本-利润-销量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对成本、利润和销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盈利能力和销售情况。
成本-利润-销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优化产品组合。
7. 问题:什么是目标成本管理?答案: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方法。
它通过预先设定产品的目标成本,从而引导企业在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控制成本,实现产品的竞争优势。
《管理会计学》(孙茂竹,文光伟 著)
管理会计学作者简介《管理会计学》是由孙茂竹和文光伟合著的一本管理会计学教材。
孙茂竹先生是财务管理学科的教育与研究的专家,曾在多家知名高校担任管理会计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文光伟先生是管理会计学领域的专家,他在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均有丰富经验。
管理会计学概述管理会计学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它关注的是如何利用会计信息来辅助企业决策和管理。
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更加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需求,强调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监控、评估和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业绩评估。
管理会计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成本管理:通过对企业成本产生、分配和控制的研究,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产品成本和企业成本结构,并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2.经营预算:通过编制和执行预算,帮助企业规划和控制经营活动,提高企业效益。
3.绩效评价:通过对企业绩效的度量和评估,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作出相应调整。
4.投资决策:通过对投资项目的评估和选择,帮助企业管理者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最优化的投资决策。
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在《管理会计学》一书中,孙茂竹和文光伟介绍了多种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实施有效的管理会计。
1. 成本管理方法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成本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按照作业的需求进行分类和分配,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成本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活动基础成本法:通过对企业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实现更精确的成本分配。
•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根据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将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进行相应的成本分配。
•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包括目标成本法、全面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等,帮助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实现成本的控制和优化。
2. 经营预算工具经营预算是管理会计学中核心的工具之一。
通过编制预算,企业管理者可以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实现对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
管理会计学课件-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第1章
研究成果:
(1)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
(2)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 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 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 务;
(3)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提供用来解 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 性信息;
(4)从内容看,既包括财务会计,又 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我国学者
标准成本的制定,使成本计算 由事后的计算和利用转为事前的计算 和利用,是现代会计管理职能的重大 体现。
2、预算控制
是指将标准人工成本标准、标准材料 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标准以预算形式表现 出来,并据以控制料、工、费的发生,使 之符合预算的要求。
3、差异分析
即在一定期间终了时,对料、工、 费脱离标准的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查 明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借以评价和 考核各有关方面的工作业绩,促使其改 进工作。
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处理管理会计与相关课程如财务会 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关系,在实 务上协调企业管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1 管理会计的定义
狭义管理会计
从20世纪二十年代 到20世纪七十年代,认 为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 内部管理者提供计划与 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会 计。
定有序状态。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将组织作一个开放的系统, 强调:
组织对其所处环境的依赖性;
对组织的研究不是组织的目的,而 是帮助织织适应环境的手段;
由于环境影响所产生的组织业绩水 平的不规则性是组织实现其功能不可分 割的因素,应认真研究。
总之,对于不同 的环境而言,没有一 个最佳的组织结构可 以被通用。
行为科学
每一个成员只有在组织整体目 标实现的同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 现个人目标;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孙茂竹-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教材习题解析一、思考题1.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答: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从狭义的管理会计阶段发展到广义的管理会计阶段,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过程是一个广泛引入和应用相邻学科的新的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学科本身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和不断完善、发展的.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及推广运用总是源于企业实践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应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必然推动着管理会计定义不断丰富、清晰、完整,促进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所以,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来看,结合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觉得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和管理会计以后研究的演变,除了了解过往、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是寻找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并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2.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你认为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何种地位?答: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管理会计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成功进行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履行管理会计人员职能和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提供客观的信息、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当信息也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时,管理会计人员的作用也就逐渐从辅助性决策支持者转为积极的商业伙伴,通过发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机会和评价稀缺资源的最佳使用方案而促进企业各种变革的展开。
由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独立程度不同,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较高,单位的人事政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任用和选拔比较重视,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较高,其独立性较强,就有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管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就不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管理会计学课件-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第1章
我国学者通常是从 狭义上来研究管理会 计的。
“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它运 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 分类、 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 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 行 控制,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 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温坤教授 1989年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 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 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 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 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 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近代会计的形成。 2、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 产量的增长,更取决于成本的高低。 3、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必 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 成本、费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经济理论的发展
强调企业是一个正式的、机械性 的组织结构,并由组织中的统治集团通 过以下四个方面实行控制:
管理会计学
(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孙茂竹 文光伟 杨万贵
推荐书目
•《高级管理会计》 罗伯特.S.卡普兰 安东尼.A.阿特金森,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成本与管理会计》 查尔斯.T.亨格瑞、 斯坎特.M.达塔、乔治.福斯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 孙茂竹,
“所谓管理会计,就是运用适当的技 术和概念,对经济主体的实际经济数 据和预计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 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并 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
美国会计学会 1966年
“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 分析和报告信息的系统,它有助于管理 者进行决策和控制。”
罗伯特 198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孙茂竹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教材习题解析一、思考题1.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答: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从狭义的管理会计阶段发展到广义的管理会计阶段,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过程是一个广泛引入和应用相邻学科的新的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学科本身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和不断完善、发展的。
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及推广运用总是源于企业实践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应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必然推动着管理会计定义不断丰富、清晰、完整,促进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所以,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来看,结合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觉得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和管理会计以后研究的演变,除了了解过往、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是寻找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并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2.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你认为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何种地位?答: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管理会计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成功进行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履行管理会计人员职能和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提供客观的信息、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当信息也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时,管理会计人员的作用也就逐渐从辅助性决策支持者转为积极的商业伙伴,通过发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机会和评价稀缺资源的最佳使用方案而促进企业各种变革的展开。
由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独立程度不同,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较高,单位的人事政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任用和选拔比较重视,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较高,其独立性较强,就有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管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就不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因为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之下,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单位负责人享有独立的人事分配权和劳动用工权,管理会计人员对于“老板”是不具有监督职能的,充其量只具有建议功能。
这种情况,严格地讲,虽也表现出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上的缺欠,但主要不是管理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缺欠,而主要是比管理会计人员握有更大权力的单位负责人道德缺欠造成的。
这会导致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两难的尴尬地位。
3.经济理论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古典组织理论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促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表现出来。
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
为适应企业管理重心由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西方管理理论出现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理论,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管理的理论有了长足发展,重视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点。
因而,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从中得到的启示:管理会计的历史证明,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实践及经济理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企业管理;另一方面,经济理论的形成又使这种要求得以实现。
管理会计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无不体现着这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只有新的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发展了,才能满足新的管理理论实践的需要。
在经济理论与管理会计演化的历史长河中,经济理论历来揭示经济的本质及运行目标,而管理会计则为体现这种本质并为其顺利运行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上的保障。
4.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会计有哪些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在管理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表现的?答: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在方法上赋予它现代化的方法与技术,从而使它能够突破传统会计框架的局限,在会计领域孕育出一个崭新的体系,以适应并服务于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古典组织理论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促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表现出来。
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
在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以标准成本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控制继续得到了强化并有了新的发展。
责任会计将行为科学的理论与管理控制的理论结合起来,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的全面控制(不仅仅是成本控制),而且将责任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考核、评价责任者的工作业绩,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其中,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的管理决策理论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进行科学的决策分析,必须采用不同于对外报告所使用的方法来收集和计算成本数据,以供内部管理使用,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管理会计中规划和控制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在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管理重视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从战略的角度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管理活动;而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决策支持系统。
因此,战略管理的形成导致了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要。
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5.战略选择和战术安排如何才能在管理会计中有效结合?答:战略管理会计是在知识经济和网络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它承袭了战略管理的主要思想,突破了战术管理会计的局限性,拓宽了战术管理会计的活动空间,无论在管理观念上,还是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
尽管如此,战略管理会计并不会完全取代战术管理会计,只会进一步促进管理会计的完善和发展,因为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全球高度,从战略角度寻求企业整体竞争优势,致力于“知彼”,而战术管理会计则注重企业内部管理,致力于“知己”;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进一步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完善。
战略选择和战术安排必须在管理会计中有效结合,原因在于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本身都需要战术管理会计及其提供的信息资源。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信息支持和控制仍是其两大基本职能。
企业的战略决策仍要由企业管理层综合各方面信息做出。
当然,这种职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重复,而是一次重大的功能扩展。
从范围上看,它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了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时要结合竞争对手的情况来进行,比如预测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未来趋势的因素,系统全面地对市场需求做出预测,充分认识潜在市场机会和各种竞争状况的变化,对企业风险进行充分估计。
从时间上看,它超越了单一期间的界限,着重从多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注重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有时甚至会牺牲一些短期利益。
战术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方法引向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而战略管理会计又将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带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这一崭新的时代。
6.如何理解管理会计对象的复合性?复合性表现在哪些管理会计内容和方法上?请举例说明。
答: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具有复合性的特点。
一方面,管理会计致力于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过程的优化,强调加强作业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作业管理必然强调有用作业和无用作业的区分,并致力于消除无用作业。
为此,必须按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设计作业环节和作业链,为作业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实施奠定基础。
可以说,作业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架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管理会计强调加强价值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
因此,价值管理必然强调价值转移、价值增值与价值损耗之间的关系:价值转移是价值增值的前提,减少价值损耗是价值增值的手段。
为此,必须按照价值转移和增值的环节,设计价值环节和价值链。
可以说,价值管理使管理会计的重新构架成为现实。
正是因为管理会计对象具有的复合性,才使得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得以统一,构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对象,并得以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一方面,价值环节和价值链与作业环节和作业链密切联系,基本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另一方面,价值的增值取决于作业环节的减少和无用作业的消除(当然,整个纵向价值链的优化也是价值增值的重要方面),因为作业环节的减少和无用作业的消除将减少资源的耗费,在整个纵向价值链的价值增值额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增加企业的价值增值额。
可以说,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是管理会计的两个轮子。
7.当准确性和及时性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决策?答:准确性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信息总是越精确越好,但要考虑到及时性及获取高精度信息所需的处理成本,因而在管理会计中,信息的准确性以决策的正确性为标准。
由于企业管理中的决策问题千差万别,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也就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标准。
“不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就是管理会计信息的“有效使用范围”。
正是基于这一特性,管理会计可以采用近似的方法来获取所需信息的近似值或估计值,以此来简化信息的处理程序,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降低信息的处理成本。
及时性是指管理会计必须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
管理会计中,有些信息是常规需要的,可设定必要的精度,在信息成本—效益平衡性原则约束下,通过程序化方式予以提供。
对于大量的非常规需要的信息,为了及时提供,往往采用近似的获取估计值或近似值。
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以满足管理的需要为标准,没有固定的时间标准和精确性标准。
及时信息有利于正确的决策;相反,过时的信息则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管理会计会更加重视及时性,甚至愿意牺牲部分准确性以换取信息的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