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楷书-行书-草书-欧体-田蕴章
弟子规-田英章毛笔楷书字帖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25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26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27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28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29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5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业无變
6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7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8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9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15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16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17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18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後
19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54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慼
55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56
田英章楷书弟子规-南无阿弥陀佛
欧体楷书千字文
欧体楷书千字文篇一:欧体小楷千字文-欧体小楷千字文篇二:田蕴章真书千字文田蕴章简介田蕴章:田荫亭之长子,字存文,蟠逸斋主人。
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
1945年生于天津。
曾执教于南开大学,为东方英文系教授、中国书法分会、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南开区政协学委、市公安局特邀监督员。
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青年时期便也已负书名。
后遍临历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法,兼精行草,尤以欧楷著称,今人敬称他为“津门欧楷第一人”。
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每日新闻》称作“中国之一流书道家”。
其弟当今田英章在当代同样享有盛名,兄弟书风相似,能一起基本完成同一幅作品,世称“兄弟合书”,代表作有《田氏二贤碑》、《田蕴章作品选》等。
经历:1984年-2021年,六次入选全国书法展。
2021年获“国际书法精品展”特等奖,同年被聘为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
2021年获“金鹅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年初书作为中南海收藏。
2021年-2021年于天津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炎黄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三次举办个人个展。
2021年-2021年,于天津电视台录制80集电视书法讲座。
著有《欧楷技法》上、中、下三岫《墨海双帆》行世。
2021年--2021年,于北方网录制365集《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书法讲座。
田氏二贤碑田蕴章作品展示千字文简介作者:周兴嗣:[公元九六九年至五二一年]字思纂,宋时项人现河南省项城市。
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普通二年。
世居姑熟,博学善属文。
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
帝每令兴嗣为文,如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毛建草王义之书千字文。
每奏,辄称善。
官终给事中。
兴嗣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又作有文集十卷,(《梁书》及《两唐书志》)传于世《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撰,它的撰作,相传还有一段故事;梁武帝命人从大书法家王羲之作品中挑出一千个不同叠字的字,每字片纸,杂乱无序,然后召见周兴嗣说;你才思敏捷,为我将这三百字编成韵文。
田英章硬笔楷书:三字经+弟子规(田字格)字帖
弟 子 经弟 子 规 圣 人 训 首 孝 悌 次 谨 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则 学 文 父 母 呼 应 勿 缓 父 母 命 行 勿 懒 父 母 教 须 敬 听 父 母 责 须 顺 承 冬 则 温 夏 则 凊 晨 则 省 昏 则 定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居 有 常 业 无 变 事 虽 小 勿 擅 为 苟 擅 为 子 道 亏 物 虽 小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亲 心 伤 亲 所 好 力 为 具 亲 所 恶 谨 为 去 身 有 伤 贻 亲 忧 德 有 伤 贻 亲 羞 亲 爱 我 孝 何 难 亲 憎 我 孝 方 贤 亲 有 过 谏 使 更 怡 吾 色 柔 吾 声 谏 不 入 悦 复 谏 号 泣 随 挞 无 怨 亲 有 疾 药 先 尝 昼 夜 侍 不 离 床 丧 三 年 常 悲 咽 居 处 变 酒 肉 绝 丧 尽 礼 祭 尽 诚 事 死 者 如 事 生 、、、、、 、、 、、、、、、、、、、、、、、、、、、、、、、、、、、、、、、、、、、、、、、、、、兄 道 友 弟 道 恭 兄 弟 睦 孝 在 中 财 物 轻 怨 何 生 言 语 忍 忿 自 泯 或 饮 食 或 坐 走 长 者 先 幼 者 后 长 呼 人 即 代 叫 人 不 在 己 即 到 称 尊 长 勿 呼 名 对 尊 长 勿 见 能 路 遇 长 疾 趋 揖 长 无 言 退 恭 立 骑 下 马 乘 下 车 过 犹 待 百 步 余 长 者 立 幼 勿 坐 长 者 坐 命 乃 坐 尊 长 前 声 要 低 低 不 闻 却 非 宜 进 必 趋 退 必 迟 问 起 对 视 勿 移 事 诸 父 如 事 父 事 诸 兄 如 事 兄 朝 起 早 夜 眠 迟 老 易 至 惜 此 时 晨 必 盥 兼 漱 口 便 溺 回 辄 净 手 冠 必 正 纽 必 结 袜 与 履 俱 紧 切 置 冠 服 有 定 位 勿 乱 顿 致 污 秽 衣 贵 洁 不 贵 华 上 循 分 下 称 家 对 饮 食 勿 拣 择 食 适 可 勿 过 则 、、、、、、、、、、、、、、、、、、、、、、、、、、、、、、、、、、、、、、、、、、、、、、、、、、、年 方 少 勿 饮 酒 饮 酒 醉 最 为 丑 步 从 容 立 端 正 揖 深 圆 拜 恭 敬 勿 践 阈 勿 跛 倚 勿 箕 踞 勿 摇 髀 缓 揭 帘 勿 有 声 宽 转 弯 勿 触 棱 执 虚 器 如 执 盈 入 虚 室 如 有 人 事 勿 忙 忙 多 错 勿 畏 难 勿 轻 略 斗 闹 场 绝 勿 近 邪 僻 事 绝 勿 问 将 入 门 问 孰 存 将 上 堂 声 必 扬 人 问 谁 对 以 名 吾 与 我 不 分 明 用 人 物 须 明 求 倘 不 问 即 为 偷 借 人 物 及 时 还 后 有 急 借 不 难 凡 出 言 信 为 先 诈 与 妄 奚 可 焉 话 说 多 不 如 少 惟 其 是 勿 佞 巧 奸 巧 语 秽 污 词 市 井 气 切 戒 之 见 未 真 勿 轻 言 知 未 的 勿 轻 传 事 非 宜 勿 轻 诺 苟 轻 诺 进 退 错 凡 道 字 重 且 舒 勿 急 疾 勿 模 糊 、、、、、、、、、、、、、、、、、、、、、、、、、、、、、、、、、、、、、、、、、、、、、、、、、、、彼 说 长 此 说 短 不 关 己 莫 闲 管 见 人 善 即 思 齐 纵 去 远 以 渐 跻 见 人 恶 即 内 省 有 则 改 无 加 警 唯 德 学 唯 才 艺 不 如 人 当 自 砺 若 衣 服 若 饮 食 不 如 人 勿 生 戚 闻 过 怒 闻 誉 乐 损 友 来 益 友 却 闻 誉 恐 闻 过 欣 直 谅 士 渐 相 亲 无 心 非 名 为 错 有 心 非 名 为 恶 过 能 改 归 于 无 倘 掩 饰 增 一 辜 凡 是 人 皆 须 爱 天 同 覆 地 同 载 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轻 訾 勿 谄 富 勿 骄 贫 勿 厌 故 勿 喜 新 人 不 闲 勿 事 搅 人 不 安 勿 话 扰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说 道 人 善 即 是 善 人 知 之 愈 思 勉 、、、、、、、、、、、、、、、、、、、、、、、、、、、、、、、、、、、、、、、、、、、、、、、、、、、扬 人 恶 即 是 恶 疾 之 甚 祸 且 作 善 相 劝 德 皆 建 过 不 规 道 两 亏 凡 取 与 贵 分 晓 与 宜 多 取 宜 少 将 加 人 先 问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 恩 欲 报 怨 欲 忘 报 怨 短 报 恩 长 待 婢 仆 身 贵 端 虽 贵 端 慈 而 宽 势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无 言 同 是 人 类 不 齐 流 俗 众 仁 者 希 果 仁 者 人 多 畏 言 不 讳 色 不 媚 能 亲 仁 无 限 好 德 日 进 过 日 少 不 亲 仁 无 限 害 小 人 进 百 事 坏 不 力 行 但 学 文 长 浮 华 成 何 人 但 力 行 不 学 文 任 己 见 昧 理 真 读 书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 方 读 此 勿 慕 彼 此 未 终 彼 勿 起 宽 为 限 紧 用 功 工 夫 到 滞 塞 通 心 有 疑 随 札 记 就 人 问 求 确 义 、、、、、、、、、、、、、、、、、、、、、、、、、、、、、、、、、、、、、、、、、、、、、、、、、、、房 室 清 墙 壁 净 几 案 洁 笔 砚 正 墨 磨 偏 心 不 端 字 不 敬 心 先 病 列 典 籍 有 定 处 读 看 毕 还 原 处 虽 有 急 卷 束 齐 有 缺 坏 就 补 之 非 圣 书 屏 勿 视 蔽 聪 明 坏 心 志 勿 自 暴 勿 自 弃 圣 与 贤 可 驯 致三 字 经 人 之 初 性 本 善 性 相 近 习 相 远 苟 不 教 性 乃 迁 教 之 道 贵 以 专 昔 孟 母 择 邻 处 子 不 学 断 机 杼 窦 燕 山 有 义 方 教 五 子 名 俱 扬 养 不 教 父 之 过 教 不 严 师 之 惰 子 不 学 非 所 宜 幼 不 学 老 何 为 玉 不 琢 不 成 器 人 不 学 不 知 义 为 人 子 方 少 时 亲 师 友 习 礼 仪 香 九 龄 能 温 席 孝 于 亲 所 当 执 融 四 岁 能 让 梨 弟 于 长 宜 先 知 、、、、、、、、、、、、、、、、、 、 、、、、、、、、、、、、、、、、、、、、、、、、、、、、、、首 孝 弟 次 见 闻 知 某 数 识 某 文一 而 十 十 而 百 百 而 千 千 而 万三 才 者 天 地 人 三 光 者 日 月 星三 纲 者 君 臣 义 父 子 亲 夫 妇 顺 曰 春 夏 曰 秋 冬 此 四 时 运 不 穷 曰 南 北 曰 西 东 此 四 方 应 乎 中 曰 水 火 木 金 土 此 五 行 本 乎 数 曰 仁 义 礼 智 信 此 五 常 不 容 紊 稻 粱 菽 麦 黍 稷 此 六 谷 人 所 食 马 牛 羊 鸡 犬 豕 此 六 畜 人 所 饲 曰 喜 怒 曰 哀 惧 爱 恶 欲 七 情 具 匏 土 革 木 石 金 丝 与 竹 乃 八 音 高 曾 祖 父 而 身 身 而 子 子 而 孙 自 子 孙 至 玄 曾 乃 九 族 人 之 伦 父 子 恩 夫 妇 从 兄 则 友 弟 则 恭 长 幼 序 友 与 朋 君 则 敬 臣 则 忠 此 十 义 人 所 同 凡 训 蒙 须 讲 究 、、、、、、、、、、、、、、、、、、、、、、、、、、、、、、、、、、、、、、、、、、、、、、、、、、、详 训 诂 名 句 读 为 学 者 必 有 初 小 学 终 至 四 书 论 语 者 二 十 篇 群 弟 子 记 善 言 孟 子 者 七 篇 止 讲 道 德 说 仁 义 作 中 庸 乃 孔 伋 中 不 偏 庸 不 易 作 大 学 乃 曾 子 自 修 齐 至 平 治 孝 经 通 四 书 熟 如 六 经 始 可 读 诗 书 易 礼 春 秋 号 六 经 当 讲 求 有 连 山 有 归 藏 有 周 易 三 易 详 有 典 谟 有 训 诰 有 誓 命 书 之 奥 我 周 公 作 周 礼 著 六 官 存 治 体 大 小 戴 注 礼 记 述 圣 言 礼 乐 备 曰 国 风 曰 雅 颂 号 四 诗 当 讽 咏 诗 既 亡 春 秋 作 寓 褒 贬 别 善 恶 三 传 者 有 公 羊 有 左 氏 有 谷 梁 经 既 明 方 读 子 撮 其 要 记 其 事 五 子 者 有 荀 杨 文 中 子 及 老 庄 经 子 通 读 诸 史 、、、、、、、、、、、、、、、、、、、、、、、、、、、、、、、、、、、、、、、、、、、、、、、、、、、考 世 系 知 终 始 自 羲 农 至 黄 帝 号 三 皇 居 上 世 唐 有 虞 号 二 帝 相 揖 逊 称 盛 世 夏 有 禹 商 有 汤 周 文 武 称 三 王 夏 传 子 家 天 下四 百 载 迁 夏 社 汤 伐 夏 国 号 商六 百 载 至 纣 亡 周 武 王 始 诛 纣八 百 载 最 长 久 周 辙 东 王 纲 堕 逞 干 戈 尚 游 说 始 春 秋 终 战 国五 霸 强 七 雄 出 嬴 秦 氏 始 兼 并 传 二 世 楚 汉 争 高 祖 兴 汉 业 建 至 孝 平 王 莽 篡 光 武 兴 为 东 汉四 百 年 终 于 献 魏 蜀 吴 争 汉 鼎 号 三 国 迄 两 晋 宋 齐 继 梁 陈 承 为 南 朝 都 金 陵 北 元 魏 分 东 西 宇 文 周 与 高 齐 迨 至 隋 一 土 宇 不 再 传 失 统 绪 唐 高 祖 起 义 师 除 隋 乱 创 国 基 二 十 传 三 百 载 、、、、、、、、、、、、、、、、、、、、、、、、、、、、、、、、、、、、、、、、、、、、、、、、、、、梁 灭 之 国 乃 改 梁 唐 晋 及 汉 周 称 五 代 皆 有 由 炎 宋 兴 受 周 禅十 八 传 南 北 混 辽 与 金 皆 称 帝 元 灭 金 绝 宋 世 舆 图 广 超 前 代九 十 年 国 祚 废 太 祖 兴 国 大 明 号 洪 武 都 金 陵 迨 成 祖 迁 燕 京十 六 世 至 崇 祯 权 阉 肆 寇 如 林 李 闯 出 神 器 焚 清 世 祖 应 景 命 靖 四 方 克 大 定 古 今 史 全 在 兹 载 治 乱 知 兴 衰 读 史 书 考 实 录 通 古 今 若 亲 目 口 而 诵 心 而 惟 朝 于 斯 夕 于 斯 昔 仲 尼 师 项 橐 古 圣 贤 尚 勤 学 赵 中 令 读 鲁 论 彼 既 仕 学 且 勤 披 蒲 编 削 竹 简 彼 无 书 且 知 勉 头 悬 梁 锥 刺 股 彼 不 教 自 勤 苦 如 囊 萤 如 映 雪 家 虽 贫 学 不 辍 如 负 薪 如 挂 角 、、、、、、、、、、、、、、、、、、、、、、、、、、、、、、、、、、、、、、、、、、、、、、、、、、、田英章硬笔楷书 弟子规+三字经 — 11 — 身 虽 劳 犹 苦 卓 苏 老 泉 二 十 七 始 发 愤 读 书 籍 彼 既 老 犹 悔 迟 尔 小 生 宜 早 思 若 梁 灏 八 十 二 对 大 廷 魁 多 士 彼 既 成 众 称 异 尔 小 生 宜 立 志 莹 八 岁 能 咏 诗 泌 七 岁 能 赋 棋 彼 颖 悟 人 称 奇 尔 幼 学 当 效 之 蔡 文 姬 能 辨 琴 谢 道 韫 能 咏 吟 彼 女 子 且 聪 敏 尔 男 子 当 自 警 唐 刘 晏 方 七 岁 举 神 童 作 正 字 彼 虽 幼 身 已 仕 尔 幼 学 勉 而 致 有 为 者 亦 若 是 犬 守 夜 鸡 司 晨 苟 不 学 曷 为 人 蚕 吐 丝 蜂 酿 蜜 人 不 学 不 如 物 幼 而 学 壮 而 行 上 致 君 下 泽 民 扬 名 声 显 父 母 光 于 前 裕 于 后 人 遗 子 金 满 嬴 我 教 子 惟 一 经 勤 有 功 戏 无 益 戒 之 哉 宜 勉 力 、、、、、、、、、、、、、、、、、、、、、、、、、、、、、、、、、、、、、、、、、、、、、、、、、、、。
:田蕴章书法参考资料
第六套:田蕴章书法《在天津电视台书法讲座》50集01_绪论02_楷书流派03_行揩04_行书(一)05_行书(二)06_行草07_草书(一)08_草书(二)09_草书(三)10_文房四宝11_界格的用途12_五合五乖13_书法与文字内容14_欲书先散怀抱15_临摹中的误区16_楹联(一)17_楹联(二)18_条屏19_扇面20_榜书21_楷书发展与欧体形成22_欧阳询生平略谈26_临帖27_永字八法28_八法引申(一)29_八法引申(二)30_笔法31_笔画的虚实32_与少年儿童谈书法33_笔顺(一)34_笔顺(二)35_结构(一)_独体36_结构(二)_主笔与终笔37_结构(三)_偏旁部首(一) 38_结构(四)_偏旁部首(二) 39_结构(五)_笔画间距40_结构(六)_让右与让下41_结构(七)_三合42_章法(一)_行气43_章法(二)_布局44_欧书小楷45_大楷与榜书46_九成宫碑略谈47_化度寺碑略谈23_选帖24_选笔25_执笔48_皇甫诞碑略谈49_虞恭公碑兰亭记石刻略谈50_阴符经碑荐福寺碑略谈■ 第七套:田蕴章书法《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001_永_永字八法002_火_火字与笔顺003_必_必字与书法004_右_右字与书法005_有_有字与执笔006_无_无字与捻管007_飞_飞字与入门008_耳_耳字与入门009_之_偏锋与中锋010_乎_方笔与圆笔011_者_藏锋与露锋012_也_临帖主要方法013_哉_临帖三038_门_异体字039_安_书法的变化040_孝_读书与书法关系041_自_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042_高_现代书法043_武_个人书展044_每_书法有益于健康吗045_寿_雅俗共赏046_东_力透纸背047_西_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048_南_书法保守派049_北_字因人贵(一)050_中_字因人069_笑_书法家的诗词功力070_第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颜真卿071_筑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赵孟頫072_细_评电视书法大赛073_终_为什么敢于直面批评书协074_孙_什么是书法语言075_学_王羲之书法总体评价076_即_书法作品的错字077_部_魏碑为何被淘汰078_德_魏碑又得以复兴079_斌_论吴丈蜀080_泽_馆阁体100_器_评田氏家族书法101_各_与网友探讨书艺102_青_我与中国书协的关系103_矣_写好名字是首要104_相_胡适的胸怀105_今_书展水平下降的原因106_思_学习古典书论107_于_关于书法术语的探讨108_台_宋四家书论有矛盾处109_憐_苏轼论书有相互矛盾之处110_流_欧阳修以书为乐111_交_可敬的女书家卫夫人112_国_可敬的女书家曹妙清141_宝_书法家审美的局限性142_善_颜真卿书法讨论143_恶_书家自身风格亦难统一144_书_展厅效应的弊端145_微_墨法质疑146_老_书谱精要讲解(一)147_声_书谱精要讲解(二)148_谷_书谱精要讲解(三)149_差_书谱精要讲解(四)150_章_书谱精要讲解(五)151_添_书谱精要讲解(六)152_州_书谱精要讲解(七)153_掘_书谱精要讲解(八)忌014_不_先学古人还是今人015_方_欧题字笨拙怎么办016_为_楷行草之间的联系017_岂_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018_君_今人难以超越古人019_臣_师古而不泥古020_日_高科技与学习书法021_月_行草字形大小022_雨_书法界文化品位低023_竹_书法家的标准024_鱼_风格和面目025_马_字外功026_龙_今人与古人临帖027_风_书法协会(一)028_鸟_书法协会(二) 贵(二)051_多_少年儿童学书法052_世_书法天赋问题053_此_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054_曾_书法作品润格计算055_年_书法可以速成吗056_史_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057_事_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058_是_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059_寺_酒与书法的关系060_言_书法是艺术吗(一)061_登_书法是艺术吗(二)062_知_什么是艺术书法063_家_书法水平与学历的关系064_寒_笔会话题065_云_“呼吁081_难_诗对书法的影响082_道_词对书法的影响083_读_继承与创新084_观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一)085_明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二)086_爱_怎样欣赏李叔同书法087_得_论启功书法088_义_评文人墨迹089_独_论书法090_桥_再谈错字问题091_头_论刘炳森书法092_集_论欧阳中石书法093_鬼_论日本书法094_故_丑书横行095_夜_媒体的误导113_乡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一)114_亭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二)115_物_现代女书家116_真_启功为我题写展标过程117_品_启功--书法界一代宗师118_冠_启功的多此一举119_衣_书林大隐余明善120_所_一面之交魏启后121_万_容易混淆的繁简字122_新_书法与美术有本质区别123_旧_书法家朴素中见高华124_野_父子书家125_如_书法教育应立法立项126_前_书法宗匠潘龄皋127_后_作假只为取笑不取利128_迅_再读国学与书法的关系154_丽_书谱精要讲解(九)155_非_书谱精要讲解(十)156_启_书法家的道义157_劳_楷书的地位和意义158_皆_今人字帖良莠不齐159_激_傅山160_府_批评赝品引发争论161_岁_于右任其人其书162_将_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意义163_区_以书展行骗五花八门164_桃_书画拍卖会骗局多多165_舜_书作文义内容杂谈166_熊_谈书论法167_双_与朱家溍先生商榷168_齐_书法创新邹议169_题_闲话心理障碍029_山_评委(一)030_心_评委(二)031_其_书法评选过程032_虎_流行书风033_气_学院派书法034_良_正书展035_能_正书展评委036_而_投稿作弊037_处_学者型书法家大师出现”话题066_当_书展评选话题067_笔_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一)068_张_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二)096_疾_收藏今人书法作品危险性097_福_当代书法名人悲哀098_醉_书画与国剧的关系099_花_谈假字赝品的问题129_滔_书法与西方美学的冲突130_岛_莫用小笔写大字131_琴_书法界山头林立132_然_当代国画家缺少什么133_竟_书展枪手无法防范134_华_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一135_兴_临帖是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手段136_定_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137_我_海选的意义138_阳_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139_出_范曾诗辞与书法(一)140_要_范曾诗辞与书法(二)170_起_匠气匪气俗气171_初_王逸少为艺所172_对_书家争座位173_春_浅谈书法作品文字内容出处174_夏_落款常识(一)175_秋_落款常识(二)176_敬_落款常识(三)177_光_书法报刊应该百家争鸣178_若_孙伯翔书法179_以_一场选拔闹剧180_哀_书写楹联的常识181_会_皇甫君碑研究182_喜_多宝塔碑研究183_戏_麟游朝圣(一)184_惊_麟游朝218_轻_旭宇与卢中南219_须_板书讲解与演示220_既_吴冠中的惊人之语221_族_拜师需249_壶_简评《广艺舟双楫》(七)250_乐_简评《广艺舟双楫》(八)251_魄_简评《广艺舟双楫》(九)252_足_简评《广280_從_褚遂良其人其书(二)281_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三)282_希_记述年月的常识283_到_私塾与高校326【范】纸墨相发的解读327【英】纸墨相发的演示328【務】书法与美女329【般】说起胡长圣(二)185_楼_楼碑林研讨会186_貌_草诀百韵187_恐_学习行书的方法188_驿_如何写好欧楷大字189_鄙_学习书法要保持低调190_成_自述攻书历程(一)191_几_自述攻书历程(二)192_殇_田氏二贤碑(一)193_黄_田氏二贤碑(二)194_翠_楷书作品演示195_许_行草作品演示196_典_草书作品演示197_写_灵飞经略谈198_宁_与沈尹默先生商榷悬肘之说199_动_沈尹默要行大礼吗222_郎_榜书223_庐_小楷224_盈_春联(一)225_博_春联(二)226_觉_春联(三)227_徐_诗词入门(一)228_柳_诗词入门(二)229_虑_阳光书画展的得失230_阴_为什么总是自序231_草_王学仲误判葡萄作232_敢_刘艺错评减字联233_曺_人心思归234_切_碑帖中的警言妙句235_改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一)236_紫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艺舟双楫》(十)253_满_碑帖结合论254_坟_欧阳询艺综南北255_审_论当代明星书法256_带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一)257_辰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二)258_祭_书论亦能误人(一)259_窗_书论亦能误人(二)260_神_书论亦能误人(三)261_承_大器免成262_天_书家应有谦虚态度263_断_韩国书艺申遗令我羞恼264_看_从铁凝写错字谈起265_居_钱钟书的自知之明266_常_闲话书奴教育284_何_手札常识(一)285_空_手札常识(二)286_梦_漆书287_延_扬州八怪288_扁_浅谈郑板桥289_吾_书法家的烦恼(一)290_詹_书法家的烦恼(二)291_好_有职业书法家吗292_快_印泥颜色也讲究293_李_集字联与嵌名联(一)294_顿_集字联与嵌名联(二)295_壇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一)296_急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二)297_卫_闲话笔墨润格298_庆_书家的名字号299_幽_从京剧进入青330【渊】湖南书协润格表说明了什么331【乾】书家相重莫相轻332【修】学习碑帖应注意的两种倾向333【少】从心所欲不愈矩334【餐】民主与权威335【称】再谈落款常识(一)336【泥】再谈落款常识(二)337【還】浅谈诗词格律(一)338【某】浅谈诗词格律(二)339【爽】浅谈诗词格律(三)辙韵340【始】浅谈诗词格律(四)对偶341【金】浅谈诗词格律(五)孤平与失粘342【斜】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一)343【釣】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二)344【救】诗词与书其人其书200_兼_自述学书与教书历程201_藏_书法家的判断标准202_上_窦娘子墓志考203_下_窦娘子墓志对欧书的警示204_确_欧阳询父亲是猿猴吗205_钱_行楷206_音_行草207_变_楷行草三下锅208_齿_板书的重要性209_漢_板书讲解与演示210_翁_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一)集字需要才能211_圣_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二)何谓读帖212_继_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三)技法问题213_念_柳公权(二)237_色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三)238_兆_简评九届国展239_建_书法协会的选举方式240_唐_国学大师与假洋鬼子_241_贵_书法研究生的专业考核242_作_书丹与刻石的关系243_尽_简评《广艺舟双楫》(一)244_饮_简评《广艺舟双楫》(二)245_弃_简评《广艺舟双楫》(三)246_职_简评《广艺舟双楫》(四)247_肃_简评《广艺舟双楫》(五)248_墨_简评《广艺舟双楫》(六)267_四_手札在书法史的重要地位268_和_帝王书家_唐太宗269_鹏_帝王书家_宋徽宗270_孟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一)271_繁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二)272_民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一)273_佛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二)274_贤_“国展”法宝--会员证书275_尧_书法与“文革”_276_报_国展培训班的内幕277_众_书法个展少则精278_最_书法新名词使人困惑279_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一)小学课题说起300_景_普及书法需要政令301【仑】单字与全篇的关系:楷书讲解302【密】单字与全篇的关系:楷书演示303【感】单字与全篇的关系:行草演示304【谓】神奇的伯远帖305【龟】再论苏黄米蔡306【鬓】米芾论书疑问多(一)307【瞿】米芾论书疑问多(二)308【倉】书家说梦309【卷】一个不可轻信的故事310【绳】且把金针度与人(一)掘墓311【司】且把金针度与人(二)疑点312【妻】且把金针度与人(三)笔论313【面】且把金针度与人(四)九势314【铁】文人的清狂315【暖】文人的谦虚法的共性345【旁】穷诗富字346【菊】使用书法字典应注意的问题347【蘭】今楷是无知者的恶搞348【梅】今楷与行楷349【商】新闻调整现行汉字有感350【分】书法作品为何不用标点符351【泉】寄语青年书法爱好者352【飘】兄弟合写(一)相知353【边】兄弟合写(二)楷书354【焉】兄弟合写(三)行草书355【礴】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一)356【检】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二)357【鸡】张旭怀素王铎358【猎】书体风格水平359【本】台湾书法近况其人其书214_昌_柳体书法特色215_归_历史书家名次排列的依据216_解_欧颜柳赵大同小异217_教_今楷是什么货色(一)316【爵】文人的谦虚(二)317【赢】崇拜的得失(一)自述318【烟】崇拜的得失(二)吴玉如319【次】书林大隐道周公(一)闻名320【留】书林大隐道周公(二)拜谒321【眼】书林大隐道周公(三)拜读322【秀】年龄与书龄323【摇】笔墨情深何寂寥(一)324【驰】笔墨情深何寂寥(二)自强325【业】书法教学中遇到的几点困惑360【美】楷书欧阳莫学田361【義】王铎其书其论(一)362【農】王铎其书其论(二)363【辱】赵朴初其人其书364【睦】李若禅藏帖中365【齾】结束语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在线播放精编版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在线播放课程标题: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课程分类:中国书画关键词TAG:书法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田蕴章课程主播: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播放次数:178326分享到:QQ空间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更多(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001_永字八法002_火笔顺003_必_笔顺004_又_笔顺005_有_执笔006_无_无字与捻管007_飞_飞字与入门008_耳_耳字与入门009_之_偏锋与中锋010_乎_方笔与圆笔011_者_藏锋与露锋012_也_临帖主要方法013_哉_临帖三忌014_不_先学古人还是今人015_方_欧体字笨拙怎么办016_为_楷行草之间的联系017_岂_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018_君_今人难以超越古人019_臣_师古而不泥古020_日_高科技与学习书法021_月_行草字形大小022_雨_书法界文化品位低023_竹_书法家的标准024_鱼_风格和面目025_马_字外功026_龙_今人与古人临帖027_风_书法协会(一)028_鸟_书法协会(二)029_山_评委(一)030_心_评委(二)031_其_书法评选过程032_虎_流行书风033_气_学院派书法034_良_正书展035_能_正书展评委036_而_投稿作弊037_处_学者型书法家038_门_异体字039_安_书法的变化040_孝_读书与书法关系041_自_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042_高_现代书法043_武_个人书展044_每_书法有益于健康吗045_寿_雅俗共赏046_东_力透纸背047_西_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048_南_书法保守派049_北_字因人贵(一)050_中_字因人贵(二)051_多_少年儿童学书法052_世_书法天赋问题053_此_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054_曾_书法作品润格计算055_年_书法可以速成吗056_史_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057_事_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058_是_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059_寺_酒与书法的关系060_言_书法是艺术吗(一)061_登_书法是艺术吗(二)062_知_什么是艺术书法063_家_书法水平与学历的关系064_寒_笔会话题065_云_“呼吁大师出现”话题066_当_书展评选话题068_张_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二)069_笑_书法家的诗词功力070_第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颜真卿071_筑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赵孟頫072_细_评电视书法大赛073_终_为什么敢于直面批评书协074_孙_什么是书法语言075_学_王羲之书法总体评价076_即_书法作品的错字077_部_魏碑为何被淘汰078_德_魏碑又得以复兴079_斌_论吴丈蜀080_泽_馆阁体081_难_诗对书法的影响082_道_词对书法的影响083_读_继承与创新084_观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一)085_明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二)086_爱_怎样欣赏李叔同书法087_得_论启功书法088_义_评文人墨迹089_独_论毛泽东书法090_桥_再谈错字问题091_头_论刘炳森书法092_集_论欧阳中石书法093_鬼_论日本书法094_故_丑书横行095_夜_媒体的误导096_疾_收藏今人书法作品危险性097_福_当代书法名人悲哀098_醉_书画与国剧的关系099_花_谈假字赝品的问题100_器_评田氏家族书法101_各_与网友探讨书艺102_青_我与中国书协的关系103_矣_写好名字是首要104_相_胡适的胸怀105_今_书展水平下降的原因106_思_学习古典书论107_于_关于书法术语的探讨108_台_宋四家书论有矛盾处110_流_欧阳修以书为乐111_交_可敬的女书家卫夫人112_国_可敬的女书家曹妙清113_乡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一)114_亭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二)115_物_现代女书家116_真_启功为我题写展标过程117_品_启功--书法界一代宗师118_冠_启功的多此一举119_衣_书林大隐余明善120_所_一面之交魏启后121_万_容易混淆的繁简字122_新_书法与美术有本质区别123_旧_书法家朴素中见高华124_野_父子书家125_如_书法教育应立法立项126_前_书法宗匠潘龄皋127_后_作假只为取笑不取利128_迅_再谈国学与书法的关系129_滔_书法与西方美学的冲突130_岛_莫用小笔写大字131_琴_书法界山头林立132_然_当代国画家缺少什么133_竟_书展枪手无法防范134_华_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一135_兴_临帖是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手段136_定_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137_我_海选的意义138_阳141_宝_书法家审美的局限性142_善_颜真卿书法讨论143_恶_书家自身风格亦难统一144_书_展厅效应的弊端145_微_墨法质疑146_老_书谱精要讲解(一)147_声_书谱精要讲解(二)148_谷_书谱精要讲解(三)149_差_书谱精要讲解(四)150_章_书谱精要讲解(五)151_添_书谱精要讲解(六)152_州_书谱精要讲解(七)153_掘_书谱精要讲解(八)154_丽_书谱精要讲解(九)155_非_书谱精要讲解(十)156_启_书法家的道义157_劳_楷书的地位和意义158_皆_今人字帖良莠不齐159_激_傅山160_府_批评赝品引发争论161_岁_于右任其人其书162_将_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意义163_区_以书展行骗五花八门164_桃_书画拍卖会骗局多多165_舜_书作文义内容杂谈166_熊_谈书论法167_双_与朱家溍先生商榷168_齐_书法创新邹议169_题_闲话心理障碍170_起_匠气匪气俗气171_初_王逸少为艺所172_对_书家争座位173_春_浅谈书法作品文字内容出处174_夏_落款常识(一)175_秋_落款常识(二)176_敬_落款常识(三)177_光_书法报刊应该百家争鸣178_若_孙伯翔书法179_以_一场选拔闹剧180_哀_书写楹联的常识181_会_皇甫君碑研究182_喜_多宝塔碑研究183_戏_麟游朝圣(一)184_惊_麟游朝圣(二)185_楼_碑林研讨会186_貌_草诀百韵187_恐_学习行书的方法188_驿_如何写好欧楷大字189_鄙_学习书法要保持低调190_成_自述攻书历程(一)191_几_自述攻书历程(二)192_殇_田氏二贤碑(一)193_黄_田氏二贤碑(二)194_翠_楷书作品演示195_许_行草作品演示196_典_草书作品演示197_写_灵飞经略谈198_宁_与沈尹默先生商榷悬肘之说199_动_沈尹默其人其书200_兼_自述学书与教书历程209_漢_板书讲解与演示219_须_板书讲解与演示220_既_吴冠中的惊人之语221_族_拜师需要行大礼吗222_郎_榜书225_博_春联(二)230_阴_为什么总是自序231_草_王学仲误判葡萄作233_曺_人心思归234_切_碑帖中的警言妙句235_改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一)236_紫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二)237_色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三)238_兆_简评九届国展239_建_书法协会的选举方式240_唐_国学大师与假洋鬼子241_贵_书法研究生的专业考核242_作_书丹与刻石的关系243_尽_简评《广艺舟双楫》(一)244_饮_简评《广艺舟双楫》(二)245_弃_简评《广艺舟双楫》(三)246_职_简评《广艺舟双楫》(四)247_肃_简评《广艺舟双楫》(五)248_墨_简评《广艺舟双楫》(六)249_壶_简评《广艺舟双楫》(七)250_乐_简评《广艺舟双楫》(八)251_魄_简评《广艺舟双楫》(九)252_足_简评《广艺舟双楫》(十)253_满_碑帖结合论254_坟_欧阳询艺综南北255_审_论当代明星书法256_带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一)257_辰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二)258_祭_书论亦能误人(一)259_窗_书论亦能误人(二)260_神_书论亦能误人(三)261_承_大器免成262_天_书家应有谦虚态度263_断_韩国书艺申遗令我羞恼264_从_铁凝写错字谈起265_居_钱钟书的自知之明266_常_闲话书奴267_四_手札在书法史的重要地位268_和_帝王书家_唐太宗270_孟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一)271_繁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二)272_民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一)273_佛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二)274_贤_“国展”法宝--会员证书275_尧_书法与“文革”276_报_国展培训班的内幕277_众_书法个展少则精278_最_书法新名词使人困惑279_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一)280_從_褚遂良其人其书(二)281_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三)282_希_记述年月的常识283_到_私塾与高校教育284_何_手札常识(一)285_空_手札常识(二)286_梦_漆书287_延_扬州八怪289_吾_书法家的烦恼(一)290_詹_书法家的烦恼(二)291_好_有职业书法家吗292_快_印泥颜色也讲究293_李_集字联与嵌名联(一)294_顿_集字联与嵌名联(二)295_壇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一)296_急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二)297_卫_闲话笔墨润格298_庆_书家的名字号299_幽_从京剧进入小学课题说起300_景_普及书法需要政令301_侖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楷书讲解302_宻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楷书演示303_感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行草演示304_谓_神奇的伯远帖305_龜_再论苏黄米蔡306_鬢_米芾论书疑问多(一)307_瞿_米芾论书疑问多(二)308_仓_书家说梦309_卷_一个不可轻信的故事310_绳_且把金针度与人(一)掘墓311_司_且把金针度与人(二)疑点312_妻_且把金针度与人(三)笔论313_面_且把金针度与人(四)九势314_铁_文人的清狂315_暖_文人的谦虚(一)316_爵_文人的谦虚(二)317_赢_崇拜的得失(一)自述318_烟_崇拜的得失(二)吴玉如319_次_书林大隐道周公(一)闻名320_留_书林大隐道周公(二)拜谒321_眼_书林大隐道周公(三)拜读322_秀_年龄与书龄323_摇_笔墨情深何寂寥(一)宠为下324_弛_笔墨情深何寂寥(二)自强325_业_书法教学中遇到的几点困惑326_范_纸墨相发的解读327_英_纸墨相发的演示328_务_书法与美女329_般_说起胡长青330_渊_湖南书协润格表说明了什么331_乾_书家相重莫相轻332_修_学习碑帖应注意的两种倾向333_少_从心所欲不愈矩334_餐_民主与权威335_称_再谈落款常识(一)336_泥_再谈落款常识(二)337_还_浅谈诗词格律(一)338_某_浅谈诗词格律(二)339_爽_浅谈诗词格律(三)辙韵340_始_浅谈诗词格律(四)对偶341_金_浅谈诗词格律(五)孤平与失粘342_斜_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一)343_钓_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二)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44_救_诗词与书法的共性345_旁_穷诗富字346_菊_使用书法字典应注意的问题347_蘭_今楷是无知者的恶搞348_梅_今楷与行楷349_商_新闻调整现行汉字有感350_分_书法作品为何不用标点符号351_泉_寄语青年书法爱好者352_飘_兄弟合写(一)相知353_边_兄弟合写(二)楷书354_焉_兄弟合写(三)行草书355_礴_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一)356_检_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二)357_鶏_张旭怀素王铎358_獵_书体风格水平359_本_台湾书法近况360_羙_楷书欧阳莫学田361_羲_王铎其书其论(一)362_農_王铎其书其论(二)363_辱_赵朴初其人其书364_睦_李苦禅藏帖中有赝品365_齾_结束语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课程简介。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在线播放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在线播放课程标题: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课程分类:中国书画关键词TAG:书法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田蕴章课程主播: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播放次数:178326分享到:QQ空间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更多(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001_永字八法002_火笔顺003_必_笔顺004_又_笔顺005_有_执笔006_无_无字与捻管007_飞_飞字与入门008_耳_耳字与入门009_之_偏锋与中锋010_乎_方笔与圆笔011_者_藏锋与露锋012_也_临帖主要方法013_哉_临帖三忌014_不_先学古人还是今人015_方_欧体字笨拙怎么办016_为_楷行草之间的联系017_岂_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018_君_今人难以超越古人019_臣_师古而不泥古020_日_高科技与学习书法021_月_行草字形大小022_雨_书法界文化品位低023_竹_书法家的标准024_鱼_风格和面目025_马_字外功026_龙_今人与古人临帖027_风_书法协会(一)028_鸟_书法协会(二)029_山_评委(一)030_心_评委(二)031_其_书法评选过程032_虎_流行书风033_气_学院派书法034_良_正书展035_能_正书展评委036_而_投稿作弊037_处_学者型书法家038_门_异体字039_安_书法的变化040_孝_读书与书法关系041_自_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042_高_现代书法043_武_个人书展044_每_书法有益于健康吗045_寿_雅俗共赏046_东_力透纸背047_西_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048_南_书法保守派049_北_字因人贵(一)050_中_字因人贵(二)051_多_少年儿童学书法052_世_书法天赋问题053_此_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054_曾_书法作品润格计算055_年_书法可以速成吗056_史_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057_事_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058_是_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059_寺_酒与书法的关系060_言_书法是艺术吗(一)061_登_书法是艺术吗(二)062_知_什么是艺术书法063_家_书法水平与学历的关系064_寒_笔会话题065_云_“呼吁大师出现”话题066_当_书展评选话题068_张_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二)069_笑_书法家的诗词功力070_第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颜真卿071_筑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赵孟頫072_细_评电视书法大赛073_终_为什么敢于直面批评书协074_孙_什么是书法语言075_学_王羲之书法总体评价076_即_书法作品的错字077_部_魏碑为何被淘汰078_德_魏碑又得以复兴079_斌_论吴丈蜀080_泽_馆阁体081_难_诗对书法的影响082_道_词对书法的影响083_读_继承与创新084_观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一)085_明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二)086_爱_怎样欣赏李叔同书法087_得_论启功书法088_义_评文人墨迹089_独_论毛泽东书法090_桥_再谈错字问题091_头_论刘炳森书法092_集_论欧阳中石书法093_鬼_论日本书法094_故_丑书横行095_夜_媒体的误导096_疾_收藏今人书法作品危险性097_福_当代书法名人悲哀098_醉_书画与国剧的关系099_花_谈假字赝品的问题100_器_评田氏家族书法101_各_与网友探讨书艺102_青_我与中国书协的关系103_矣_写好名字是首要104_相_胡适的胸怀105_今_书展水平下降的原因106_思_学习古典书论107_于_关于书法术语的探讨108_台_宋四家书论有矛盾处110_流_欧阳修以书为乐111_交_可敬的女书家卫夫人112_国_可敬的女书家曹妙清113_乡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一)114_亭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二)115_物_现代女书家116_真_启功为我题写展标过程117_品_启功--书法界一代宗师118_冠_启功的多此一举119_衣_书林大隐余明善120_所_一面之交魏启后121_万_容易混淆的繁简字122_新_书法与美术有本质区别123_旧_书法家朴素中见高华124_野_父子书家125_如_书法教育应立法立项126_前_书法宗匠潘龄皋127_后_作假只为取笑不取利128_迅_再谈国学与书法的关系129_滔_书法与西方美学的冲突130_岛_莫用小笔写大字131_琴_书法界山头林立132_然_当代国画家缺少什么133_竟_书展枪手无法防范134_华_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一135_兴_临帖是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手段136_定_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137_我_海选的意义138_阳141_宝_书法家审美的局限性142_善_颜真卿书法讨论143_恶_书家自身风格亦难统一144_书_展厅效应的弊端145_微_墨法质疑146_老_书谱精要讲解(一)147_声_书谱精要讲解(二)148_谷_书谱精要讲解(三)149_差_书谱精要讲解(四)150_章_书谱精要讲解(五)151_添_书谱精要讲解(六)152_州_书谱精要讲解(七)153_掘_书谱精要讲解(八)154_丽_书谱精要讲解(九)155_非_书谱精要讲解(十)156_启_书法家的道义157_劳_楷书的地位和意义158_皆_今人字帖良莠不齐159_激_傅山160_府_批评赝品引发争论161_岁_于右任其人其书162_将_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意义163_区_以书展行骗五花八门164_桃_书画拍卖会骗局多多165_舜_书作文义内容杂谈166_熊_谈书论法167_双_与朱家溍先生商榷168_齐_书法创新邹议169_题_闲话心理障碍170_起_匠气匪气俗气171_初_王逸少为艺所172_对_书家争座位173_春_浅谈书法作品文字内容出处174_夏_落款常识(一)175_秋_落款常识(二)176_敬_落款常识(三)177_光_书法报刊应该百家争鸣178_若_孙伯翔书法179_以_一场选拔闹剧180_哀_书写楹联的常识181_会_皇甫君碑研究182_喜_多宝塔碑研究183_戏_麟游朝圣(一)184_惊_麟游朝圣(二)185_楼_碑林研讨会186_貌_草诀百韵187_恐_学习行书的方法188_驿_如何写好欧楷大字189_鄙_学习书法要保持低调190_成_自述攻书历程(一)191_几_自述攻书历程(二)192_殇_田氏二贤碑(一)193_黄_田氏二贤碑(二)194_翠_楷书作品演示195_许_行草作品演示196_典_草书作品演示197_写_灵飞经略谈198_宁_与沈尹默先生商榷悬肘之说199_动_沈尹默其人其书200_兼_自述学书与教书历程209_漢_板书讲解与演示219_须_板书讲解与演示220_既_吴冠中的惊人之语221_族_拜师需要行大礼吗222_郎_榜书225_博_春联(二)230_阴_为什么总是自序231_草_王学仲误判葡萄作233_曺_人心思归234_切_碑帖中的警言妙句235_改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一)236_紫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二)237_色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三)238_兆_简评九届国展239_建_书法协会的选举方式240_唐_国学大师与假洋鬼子241_贵_书法研究生的专业考核242_作_书丹与刻石的关系243_尽_简评《广艺舟双楫》(一)244_饮_简评《广艺舟双楫》(二)245_弃_简评《广艺舟双楫》(三)246_职_简评《广艺舟双楫》(四)247_肃_简评《广艺舟双楫》(五)248_墨_简评《广艺舟双楫》(六)249_壶_简评《广艺舟双楫》(七)250_乐_简评《广艺舟双楫》(八)251_魄_简评《广艺舟双楫》(九)252_足_简评《广艺舟双楫》(十)253_满_碑帖结合论254_坟_欧阳询艺综南北255_审_论当代明星书法256_带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一)257_辰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二)258_祭_书论亦能误人(一)259_窗_书论亦能误人(二)260_神_书论亦能误人(三)261_承_大器免成262_天_书家应有谦虚态度263_断_韩国书艺申遗令我羞恼264_从_铁凝写错字谈起265_居_钱钟书的自知之明266_常_闲话书奴267_四_手札在书法史的重要地位268_和_帝王书家_唐太宗270_孟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一)271_繁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二)272_民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一)273_佛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二)274_贤_“国展”法宝--会员证书275_尧_书法与“文革”276_报_国展培训班的内幕277_众_书法个展少则精278_最_书法新名词使人困惑279_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一)280_從_褚遂良其人其书(二)281_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三)282_希_记述年月的常识283_到_私塾与高校教育284_何_手札常识(一)285_空_手札常识(二)286_梦_漆书287_延_扬州八怪289_吾_书法家的烦恼(一)290_詹_书法家的烦恼(二)291_好_有职业书法家吗292_快_印泥颜色也讲究293_李_集字联与嵌名联(一)294_顿_集字联与嵌名联(二)295_壇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一)296_急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二)297_卫_闲话笔墨润格298_庆_书家的名字号299_幽_从京剧进入小学课题说起300_景_普及书法需要政令301_侖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楷书讲解302_宻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楷书演示303_感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行草演示304_谓_神奇的伯远帖305_龜_再论苏黄米蔡306_鬢_米芾论书疑问多(一)307_瞿_米芾论书疑问多(二)308_仓_书家说梦309_卷_一个不可轻信的故事310_绳_且把金针度与人(一)掘墓311_司_且把金针度与人(二)疑点312_妻_且把金针度与人(三)笔论313_面_且把金针度与人(四)九势314_铁_文人的清狂315_暖_文人的谦虚(一)316_爵_文人的谦虚(二)317_赢_崇拜的得失(一)自述318_烟_崇拜的得失(二)吴玉如319_次_书林大隐道周公(一)闻名320_留_书林大隐道周公(二)拜谒321_眼_书林大隐道周公(三)拜读322_秀_年龄与书龄323_摇_笔墨情深何寂寥(一)宠为下324_弛_笔墨情深何寂寥(二)自强325_业_书法教学中遇到的几点困惑326_范_纸墨相发的解读327_英_纸墨相发的演示328_务_书法与美女329_般_说起胡长青330_渊_湖南书协润格表说明了什么331_乾_书家相重莫相轻332_修_学习碑帖应注意的两种倾向333_少_从心所欲不愈矩334_餐_民主与权威335_称_再谈落款常识(一)336_泥_再谈落款常识(二)337_还_浅谈诗词格律(一)338_某_浅谈诗词格律(二)339_爽_浅谈诗词格律(三)辙韵340_始_浅谈诗词格律(四)对偶341_金_浅谈诗词格律(五)孤平与失粘342_斜_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一)343_钓_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二)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44_救_诗词与书法的共性345_旁_穷诗富字346_菊_使用书法字典应注意的问题347_蘭_今楷是无知者的恶搞348_梅_今楷与行楷349_商_新闻调整现行汉字有感350_分_书法作品为何不用标点符号351_泉_寄语青年书法爱好者352_飘_兄弟合写(一)相知353_边_兄弟合写(二)楷书354_焉_兄弟合写(三)行草书355_礴_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一)356_检_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二)357_鶏_张旭怀素王铎358_獵_书体风格水平359_本_台湾书法近况360_羙_楷书欧阳莫学田361_羲_王铎其书其论(一)362_農_王铎其书其论(二)363_辱_赵朴初其人其书364_睦_李苦禅藏帖中有赝品365_齾_结束语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课程简介。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目录全之欧阳家百创编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目录全欧阳家百(2021.03.07)001-永-永字八法002-火-火字与笔顺003-必-必字与书法书法的定义004-右-右字与书法-择笔005-有-有字与执笔006-无-无字与捻管007-飞-飞字与入门008-耳-耳字与入门选帖009-之-偏锋与中锋010-乎-方笔与圆笔011-者-藏锋与露锋012-也-临帖主要方法013-哉-临帖三忌014-不-自述书法教学经验原题:先学古人还是今人015-方-自述书法爱好原题:欧体字笨拙怎么办016-为-楷行草之间的联系017-岂-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018-君-今人难以超越古人019-臣-师古而不泥古020-日-高科技与学习书法021-月-行草字形大小022-雨-书法界文化品位低023-竹-书法家的标准024-鱼-风格和面目025-马-字外功026-龙-今人与古人临帖027-风-书法协会(一)028-鸟-书法协会(二)029-山-评委(一)030-心-评委(二)031-其-书法评选过程032-虎-流行书风033-气-学院派书法034-良-正书展035-能-正书展评委036-而-投稿作弊037-处-学者型书法家038-门-异体字039-安-书法的变化040-孝-读书与书法关系041-自-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042-高-现代书法043-武-个人书展044-每-书法有益于健康吗045-寿-雅俗共赏046-东-力透纸背047-西-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048-南-书法保守派049-北-字因人贵(一)050-中-字因人贵(二)051-多-少年儿童学书法052-世-书法天赋问题053-此-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054-曾-书法作品润格计算055-年-书法可以速成吗056-史-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057-事-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058-是-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059-寺-酒与书法的关系060-言-书法是艺术吗(一)061-登-书法是艺术吗(二)062-知-什么是艺术书法063-家-书法水平与学历的关系064-寒-笔会话题065-云-“呼吁大师出现”话题066-当-书展评选话题067-笔-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一)068-张-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二)069-笑-书法家的诗词功力070-第-书品与人品的关系-颜真卿071-筑-书品与人品的关系-赵孟頫072-细-评电视书法大赛073-终-为什么敢于直面批评书协074-孙-什么是书法语言075-学-王羲之书法总体评价076-即-书法作品的错字077-部-魏碑为何被淘汰078-德-魏碑又得以复兴079-斌-论吴丈蜀080-泽-馆阁体081-难-诗对书法的影响082-道-词对书法的影响083-读-继承与创新084-观-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一) 兰亭序研究085-明-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二) 兰亭序研究086-爱-怎样欣赏李叔同书法087-得-论启功书法088-义-评文人墨迹089-独-论毛泽东书法090-桥-再谈错字问题091-头-论刘炳森书法092-集-论欧阳中石书法093-鬼-论日本书法094-故-丑书横行095-夜-媒体的误导096-疾-收藏今人书法作品危险性097-福-当代书法名人悲哀098-醉-书画与国剧的关系099-花-谈假字赝品的问题100-器-评田氏家族书法101-各-与网友探讨书艺102-青-我与中国书协的关系103-矣-写好名字是首要104-相-胡适的胸怀105-今-书展水平下降的原因106-思-学习古典书论107-于-关于书法术语的探讨108-台-宋四家书论有矛盾处109-憐-苏轼论书有相互矛盾之处110-流-欧阳修以书为乐111-交-可敬的女书家卫夫人112-国-可敬的女书家曹妙清113-乡-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一) 114-亭-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二) 115-物-现代女书家116-真-启功为我题写展标过程117-品-启功--书法界一代宗师118-冠-启功的多此一举119-衣-书林大隐余明善120-所-一面之交魏启后121-万-容易混淆的繁简字122-新-书法与美术有本质区别123-旧-书法家朴素中见高华124-野-父子书家125-如-书法教育应立法立项126-前-书法宗匠潘龄皋127-后-作假只为取笑不取利128-迅-再读国学与书法的关系129-滔-书法与西方美学的冲突130-岛-莫用小笔写大字131-琴-书法界山头林立132-然-当代国画家缺少什么133-竟-书展枪手无法防范134-华-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一135-兴-临帖是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手段136-定-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137-我-海选的意义阳光书画展138-阳-写字与书法原题: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139-出-范曾诗词与书法(一)140-要-范曾诗词与书法(二)141-宝-书法家审美的局限性宋四家142-善-颜真卿书法讨论143-恶-书家自身风格亦难统一自评书法风格144-书-展厅效应的弊端145-微-墨法质疑146-老-书谱精要讲解(一) 孙过庭147-声-书谱精要讲解(二)148-谷-书谱精要讲解(三)149-差-书谱精要讲解(四)150-章-书谱精要讲解(五)151-添-书谱精要讲解(六)152-州-书谱精要讲解(七)153-掘-书谱精要讲解(八)154-丽-书谱精要讲解(九)155-非-书谱精要讲解(十)156-启-书法家的道义157-劳-楷书的地位和意义158-皆-今人字帖良莠不齐159-激-傅山160-府-批评赝品引发争论161-岁-于右任其人其书162-将-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意义163-区-以书展行骗五花八门164-桃-书画拍卖会骗局多多165-叔-书作文义内容杂谈166-態-谈书论法167-双-与朱家溍先生商榷九成宮版本商榷168-齐-书法创新刍议169-题-闲话心理障碍170-起-匠气匪气俗气171-初-王逸少为艺所掩(上)172-对-王逸少为艺所掩(下)173-春-书家争座位原题:浅谈书法作品文字内容出处174-夏-落款常识(一)175-秋-落款常识(二)176-敬-落款常识(三)177-光-书法报刊应该百家争鸣178-若-孙伯翔书法179-以-一场选拔闹剧180-哀-书写楹联的常识181-会-皇甫君碑研究182-喜-多宝塔碑研究183-戏-麟游朝圣(一)184-惊-麟游朝圣(二)185-楼-碑林研讨会186-貌-草诀百韵歌187-恐-学习行书的方法188-驥-如何写好欧楷大字189-鄙-学习书法要保持低调190-成-自述攻书历程(一)191-几-自述攻书历程(二)192-殇-田氏二贤碑(一)193-黄-田氏二贤碑(二)194-翠-楷书作品演示195-许-行草作品演示196-典-草书作品演示197-写-灵飞经略谈198-宁-与沈尹默先生商榷悬肘之说199-动-沈尹默其人其书200-兼-自述学书与教书历程201-藏-书法家的判断标准202-上-窦娘子墓志考203-下-窦娘子墓志对欧书的警示204-确-欧阳询父亲是猿猴吗205-钱-行楷206-音-行草207-变-楷行草三下锅208-齿-板书的重要性209-漢-板书讲解与演示210-翁-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一)集字需要才能211-圣-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二)何谓读帖212-继-如何学习集字圣教序(三)技法问题213-念-柳公权其人其书214-昌-柳体书法特色215-归-历史书家名次排列的依据216-解-欧颜柳赵大同小异217-教-今楷是什么货色218-轻-旭宇与卢中南219-须-书坛文化品位低下的根源220-既-吴冠中的惊人之语书协体制的弊病221-族-拜师需要行大礼吗222-郎-榜书223-庐-小楷224-盈-春联(一)225-博-春联(二)226-觉-春联(三)227-徐-诗词入门(一)228-柳-诗词入门(二)229-虑-阳光书画展的得失230-阴-为什么总是自序231-草-王学仲误判葡萄作232-敢-刘艺错评减字联233-曺-人心思归234-切-碑帖中的警言妙句235-改-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一)236-紫-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二)237-色-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三)238-兆-简评九届国展239-建-书法协会的选举方式240-唐-国学大师与假洋鬼子241-贵-书法研究生的专业考核242-作-书丹与刻石的关系243-尽-简评《广艺舟双楫》(一) 康有为244-饮-简评《广艺舟双楫》(二)245-弃-简评《广艺舟双楫》(三)246-职-简评《广艺舟双楫》(四)247-肃-简评《广艺舟双楫》(五)248-墨-简评《广艺舟双楫》(六)249-壶-简评《广艺舟双楫》(七)250-乐-简评《广艺舟双楫》(八)251-魄-简评《广艺舟双楫》(九)252-足-简评《广艺舟双楫》(十)253-满-碑帖结合论254-坟-欧阳询艺综南北255-审-论当代明星书法256-带-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一)257-辰-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二)258-祭-书论亦能误人(一)259-窗-书论亦能误人(二)260-神-书论亦能误人(三)261-承-大器免成书家的修炼之路262-天-书家应有谦虚态度错字、笔误263-断-韩国书艺申遗令我羞恼264-看-从铁凝写错字谈起265-居-钱钟书的自知之明266-常-闲话书奴267-四-手札在书法史的重要地位268-和-帝王书家-唐太宗269-鹏-帝王书家-宋徽宗270-孟-帝王书家-康熙与乾隆(一) 271-繁-帝王书家-康熙与乾隆(二)272-民-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一) 273-佛-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二) 274-贤-“国展”法宝--会员证书275-尧-书法与“文革”276-报-国展培训班的内幕277-众-书法个展少则精278-最-书法新名词使人困惑279-院-褚遂良其人其书(一) 280-從-褚遂良其人其书(二) 281-谢-褚遂良其人其书(三) 282-希-记述年月的常识283-到-私塾与高校教育284-何-手札常识(一)285-空-手札常识(二)286-梦-漆书金农287-延-扬州八怪288-扁-浅谈郑板桥289-吾-书法家的烦恼(一)290-詹-书法家的烦恼(二)291-好-有职业书法家吗292-快-印泥颜色也讲究293-李-集字联与嵌名联(一) 294-顿-集字联与嵌名联(二)295-壇-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一)296-急-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二)297-卫-闲话笔墨润格298-庆-书家的名字号299-幽-从京剧进入小学课题说起300-景-普及书法需要政令301-仑-单字与全篇的关系-楷书讲解302-密-单字与全篇的关系-楷书演示303-感-单字与全篇的关系-行草演示304-谓-神奇的伯远帖305-龟-再论苏黄米蔡306-鬓-米芾论书疑问多(一)307-瞿-米芾论书疑问多(二)308-倉-书家说梦309-卷-一个不可轻信的故事刘塘与翁方纲310-绳-且把金针度与人(一)掘墓311-司-且把金针度与人(二)疑点312-妻-且把金针度与人(三)笔论313-面-且把金针度与人(四)九势314-铁-文人的清狂315-暖-文人的谦虚(一)316-爵-文人的谦虚(二)317-赢-崇拜的得失(一)自述318-烟-崇拜的得失(二)吴玉如319-次-书林大隐道周公(一)闻名320-留-书林大隐道周公(二)拜谒321-眼-书林大隐道周公(三)拜读322-秀-年龄与书龄323-摇-笔墨情深何寂寥(一)宠为下324-驰-笔墨情深何寂寥(二)自强325-业-书法教学中遇到的几点困惑326-范-纸墨相发的解读327-英-纸墨相发的演示328-務-书法与美女再谈艺术329-般-说起胡长青330-渊-湖南书协润格表说明了什么331-乾-书家相重莫相轻332-修-学习碑帖应注意的两种倾向333-少-从心所欲不愈矩334-餐-民主与权威335-称-再谈落款常识(一)336-泥-再谈落款常识(二)337-還-浅谈诗词格律(一)338-某-浅谈诗词格律(二)339-爽-浅谈诗词格律(三)辙韵340-始-浅谈诗词格律(四)对偶341-金-浅谈诗词格律(五)孤平与失粘342-斜-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一)343-釣-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二)344-救-诗词与书法的共性345-旁-穷诗富字346-菊-使用书法字典应注意的问题347-蘭-今楷是无知者的恶搞348-梅-今楷与行楷349-商-新闻调整现行汉字有感350-分-书法作品为何不用标点符号351-泉-寄语青年书法爱好者352-飘-兄弟合写(一)相知353-边-兄弟合写(二)楷书354-焉-兄弟合写(三)行草书355-礴-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一)356-检-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二)357-鸡-张旭怀素王铎358-猎-书体风格水平359-本-台湾书法近况360-美-楷书欧阳莫学田361-羲-王铎其书其论(一)362-農-王铎其书其论(二)363-辱-赵朴初其人其书364-睦-李苦禅藏帖中有赝品365-齾-结束语。
孝-楷书-行书-草书-欧体-田蕴章
孝-楷书-行书-草书-欧体书法字帖#书法常识#“孝”字中弯钩的笔法精髓,是需要在长时间的练习当中才能慢慢领悟到的,想只听别人讲应该如何写,就可以恍然大悟领悟精髓是不可能的。
书法中有很多道理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不是不可言传,是难以言传。
是需要在不断练习书写中,一边实践一边体悟,才能渐渐弄明白,最终领悟的。
即使别人讲出来了,你自己不去实践体会,是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的。
一定要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慢慢领悟。
#书法字帖#孝“孝”字,自古就有“孝顺”、“孝敬”和“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孝”字是个常用字。
楷书结构要注意横向的几个等分。
第三笔和第四笔要长,第四笔的一撇是主笔。
长撇到中后部不能太细,长撇后部太细是病笔,称为“鼠尾”。
子字旁要探过一撇去,才能显得饱满,否则下面的“子”字就会偏右。
“孝”字行书有两种写法,三四笔直接转折下来,子字旁与一撇相交、相连都行。
“孝”字草书与“者”字不同,“孝”,“老”的草书写法大致相近,但“孝”字的一撇笔可作“向式(正常撇)”和“背式(弧度向上弯)”处理均可,贺知章曾写过一本《孝经》字帖,其中的孝字多用“向式”的写法。
#书法常识#读书与书法的关系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为不读书就无法提高人的学养、修养和教养。
如果你只是学习书法的一些技法,就和打把式卖艺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后者买弄的是刀枪技艺,你卖弄的是笔墨技艺,都是一个玩字。
这完全违背了书法的文化内涵。
古代对书法家的要求,先文后墨,先文章后书法。
而现在文人不写字,写字的人不读书的现象很严重。
有很高职称的大文人大学者的字很难看。
“文与墨的分开”与其说是书法家,更不如说是文人的悲哀,传统文化的悲哀。
学书法不读书和读书不写字,一样是不可取的,都应该视为一种不足。
多读书,尤其是应多读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古代文学是培养书法的沃土,对书法具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从古至今,上到天子下至花子都一样。
我们与其批评书法家不读书,更多的应该批评那么多文人不写字。
四大书法家的特点及作品
四大书法家的特点及作品四大书法家分别是颜、柳、欧、赵四家的书法。
颜体的特点:颜真卿是唐代中后期的一位书法大家,他的行书《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他的楷书被列入“楷书四大家”。
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字麻姑仙坛记》。
这些碑刻里面,《多宝塔碑》属于早期作品,风格还不是很成熟,属于唐朝的流行书风,有很强烈的唐代写经体的味道,还没有形成颜体的典型特征,应该是颜真卿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书法用体。
而他的其它的的几个作品,就已经完全具备了他自己的风格特点了,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我们平时见到最多的就是他的《颜勤礼碑》。
颜真卿《颜勤礼碑》的整体特点就是外拓、外紧内松。
所谓外拓就是字的笔画和态势都是向外扩张的,笔画是向外鼓的,给人以非常饱满、浑厚的感觉。
外紧内松指的是颜体的章法特点,这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非常的明显的特点,颜体的字和字以及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非常的紧密,让人看起来章法非常的挤,不像欧体那么疏朗,而它单个字的内部空间却很疏朗,非常的开阔,这也是由于它的外拓结构造成的,所以给人的整体感觉的就是外紧松。
这种外紧内松的结构特点,使得颜体整体上非常的紧密,整体的布局也是浑然一体,增强了颜体的整体气势,给人大气磅礴的感觉,就像一只蚂蚁可能不显眼,但是成千上万的蚂蚁挤在一起就会形成强大的阵势,让人望而生畏。
而颜体单个字内部空间的疏朗,又使得颜体整体看上去不是那么死板,中间可以透气,又会显得比较灵活、空灵,这也是颜真卿楷书的高明之处。
另外颜体在笔画上也非常的有特点,比如横细竖粗、撇细捺粗、左细右粗等等。
柳体的特点:柳公权属于唐代晚期书法家,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的繁荣昌盛的气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社会风气和书法上也是一样,晚唐再也没有人写出颜真卿那种有着正大气象、雍容大气的书法了。
柳公权的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小楷金刚经》等等,其中以《玄秘塔碑》最为著名,他的行书《蒙诏帖》也是名垂千古的名帖。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在线播放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在线播放课程标题: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课程分类:中国书画关键词TAG:书法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田蕴章课程主播: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播放次数:178326分享到:QQ空间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更多(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001_永字八法002_火笔顺003_必_笔顺004_又_笔顺005_有_执笔006_无_无字与捻管007_飞_飞字与入门008_耳_耳字与入门009_之_偏锋与中锋010_乎_方笔与圆笔011_者_藏锋与露锋012_也_临帖主要方法013_哉_临帖三忌014_不_先学古人还是今人015_方_欧体字笨拙怎么办016_为_楷行草之间的联系017_岂_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018_君_今人难以超越古人019_臣_师古而不泥古020_日_高科技与学习书法021_月_行草字形大小022_雨_书法界文化品位低023_竹_书法家的标准024_鱼_风格和面目025_马_字外功026_龙_今人与古人临帖027_风_书法协会(一)028_鸟_书法协会(二)029_山_评委(一)030_心_评委(二)031_其_书法评选过程032_虎_流行书风033_气_学院派书法034_良_正书展035_能_正书展评委036_而_投稿作弊037_处_学者型书法家038_门_异体字039_安_书法的变化040_孝_读书与书法关系041_自_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042_高_现代书法043_武_个人书展044_每_书法有益于健康吗045_寿_雅俗共赏046_东_力透纸背047_西_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048_南_书法保守派049_北_字因人贵(一)050_中_字因人贵(二)051_多_少年儿童学书法052_世_书法天赋问题053_此_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054_曾_书法作品润格计算055_年_书法可以速成吗056_史_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057_事_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058_是_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059_寺_酒与书法的关系060_言_书法是艺术吗(一)061_登_书法是艺术吗(二)062_知_什么是艺术书法063_家_书法水平与学历的关系064_寒_笔会话题065_云_“呼吁大师出现”话题066_当_书展评选话题068_张_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关系(二)069_笑_书法家的诗词功力070_第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颜真卿071_筑_书品与人品的关系_赵孟頫072_细_评电视书法大赛073_终_为什么敢于直面批评书协074_孙_什么是书法语言075_学_王羲之书法总体评价076_即_书法作品的错字077_部_魏碑为何被淘汰078_德_魏碑又得以复兴079_斌_论吴丈蜀080_泽_馆阁体081_难_诗对书法的影响082_道_词对书法的影响083_读_继承与创新084_观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一)085_明_郭沫若与“兰亭论辩”(二)086_爱_怎样欣赏李叔同书法087_得_论启功书法088_义_评文人墨迹089_独_论毛泽东书法090_桥_再谈错字问题091_头_论刘炳森书法092_集_论欧阳中石书法093_鬼_论日本书法094_故_丑书横行095_夜_媒体的误导096_疾_收藏今人书法作品危险性097_福_当代书法名人悲哀098_醉_书画与国剧的关系099_花_谈假字赝品的问题100_器_评田氏家族书法101_各_与网友探讨书艺102_青_我与中国书协的关系103_矣_写好名字是首要104_相_胡适的胸怀105_今_书展水平下降的原因106_思_学习古典书论107_于_关于书法术语的探讨108_台_宋四家书论有矛盾处110_流_欧阳修以书为乐111_交_可敬的女书家卫夫人112_国_可敬的女书家曹妙清113_乡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一)114_亭_可敬的女书画家管道升(二)115_物_现代女书家116_真_启功为我题写展标过程117_品_启功--书法界一代宗师118_冠_启功的多此一举119_衣_书林大隐余明善120_所_一面之交魏启后121_万_容易混淆的繁简字122_新_书法与美术有本质区别123_旧_书法家朴素中见高华124_野_父子书家125_如_书法教育应立法立项126_前_书法宗匠潘龄皋127_后_作假只为取笑不取利128_迅_再谈国学与书法的关系129_滔_书法与西方美学的冲突130_岛_莫用小笔写大字131_琴_书法界山头林立132_然_当代国画家缺少什么133_竟_书展枪手无法防范134_华_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一135_兴_临帖是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手段136_定_难以沟通的审美差异137_我_海选的意义138_阳141_宝_书法家审美的局限性142_善_颜真卿书法讨论143_恶_书家自身风格亦难统一144_书_展厅效应的弊端145_微_墨法质疑146_老_书谱精要讲解(一)147_声_书谱精要讲解(二)148_谷_书谱精要讲解(三)149_差_书谱精要讲解(四)150_章_书谱精要讲解(五)151_添_书谱精要讲解(六)152_州_书谱精要讲解(七)153_掘_书谱精要讲解(八)154_丽_书谱精要讲解(九)155_非_书谱精要讲解(十)156_启_书法家的道义157_劳_楷书的地位和意义158_皆_今人字帖良莠不齐159_激_傅山160_府_批评赝品引发争论161_岁_于右任其人其书162_将_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意义163_区_以书展行骗五花八门164_桃_书画拍卖会骗局多多165_舜_书作文义内容杂谈166_熊_谈书论法167_双_与朱家溍先生商榷168_齐_书法创新邹议169_题_闲话心理障碍170_起_匠气匪气俗气171_初_王逸少为艺所172_对_书家争座位173_春_浅谈书法作品文字内容出处174_夏_落款常识(一)175_秋_落款常识(二)176_敬_落款常识(三)177_光_书法报刊应该百家争鸣178_若_孙伯翔书法179_以_一场选拔闹剧180_哀_书写楹联的常识181_会_皇甫君碑研究182_喜_多宝塔碑研究183_戏_麟游朝圣(一)184_惊_麟游朝圣(二)185_楼_碑林研讨会186_貌_草诀百韵187_恐_学习行书的方法188_驿_如何写好欧楷大字189_鄙_学习书法要保持低调190_成_自述攻书历程(一)191_几_自述攻书历程(二)192_殇_田氏二贤碑(一)193_黄_田氏二贤碑(二)194_翠_楷书作品演示195_许_行草作品演示196_典_草书作品演示197_写_灵飞经略谈198_宁_与沈尹默先生商榷悬肘之说199_动_沈尹默其人其书200_兼_自述学书与教书历程209_漢_板书讲解与演示219_须_板书讲解与演示220_既_吴冠中的惊人之语221_族_拜师需要行大礼吗222_郎_榜书225_博_春联(二)230_阴_为什么总是自序231_草_王学仲误判葡萄作233_曺_人心思归234_切_碑帖中的警言妙句235_改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一)236_紫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二)237_色_警言妙句《皇甫君碑》(三)238_兆_简评九届国展239_建_书法协会的选举方式240_唐_国学大师与假洋鬼子241_贵_书法研究生的专业考核242_作_书丹与刻石的关系243_尽_简评《广艺舟双楫》(一)244_饮_简评《广艺舟双楫》(二)245_弃_简评《广艺舟双楫》(三)246_职_简评《广艺舟双楫》(四)247_肃_简评《广艺舟双楫》(五)248_墨_简评《广艺舟双楫》(六)249_壶_简评《广艺舟双楫》(七)250_乐_简评《广艺舟双楫》(八)251_魄_简评《广艺舟双楫》(九)252_足_简评《广艺舟双楫》(十)253_满_碑帖结合论254_坟_欧阳询艺综南北255_审_论当代明星书法256_带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一)257_辰_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二)258_祭_书论亦能误人(一)259_窗_书论亦能误人(二)260_神_书论亦能误人(三)261_承_大器免成262_天_书家应有谦虚态度263_断_韩国书艺申遗令我羞恼264_从_铁凝写错字谈起265_居_钱钟书的自知之明266_常_闲话书奴267_四_手札在书法史的重要地位268_和_帝王书家_唐太宗270_孟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一)271_繁_帝王书家_康熙与乾隆(二)272_民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一)273_佛_启功性格与社会背景(二)274_贤_“国展”法宝--会员证书275_尧_书法与“文革”276_报_国展培训班的内幕277_众_书法个展少则精278_最_书法新名词使人困惑279_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一)280_從_褚遂良其人其书(二)281_谢_褚遂良其人其书(三)282_希_记述年月的常识283_到_私塾与高校教育284_何_手札常识(一)285_空_手札常识(二)286_梦_漆书287_延_扬州八怪289_吾_书法家的烦恼(一)290_詹_书法家的烦恼(二)291_好_有职业书法家吗292_快_印泥颜色也讲究293_李_集字联与嵌名联(一)294_顿_集字联与嵌名联(二)295_壇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一)296_急_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二)297_卫_闲话笔墨润格298_庆_书家的名字号299_幽_从京剧进入小学课题说起300_景_普及书法需要政令301_侖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楷书讲解302_宻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楷书演示303_感_单字与全篇的关系_行草演示304_谓_神奇的伯远帖305_龜_再论苏黄米蔡306_鬢_米芾论书疑问多(一)307_瞿_米芾论书疑问多(二)308_仓_书家说梦309_卷_一个不可轻信的故事310_绳_且把金针度与人(一)掘墓311_司_且把金针度与人(二)疑点312_妻_且把金针度与人(三)笔论313_面_且把金针度与人(四)九势314_铁_文人的清狂315_暖_文人的谦虚(一)316_爵_文人的谦虚(二)317_赢_崇拜的得失(一)自述318_烟_崇拜的得失(二)吴玉如319_次_书林大隐道周公(一)闻名320_留_书林大隐道周公(二)拜谒321_眼_书林大隐道周公(三)拜读322_秀_年龄与书龄323_摇_笔墨情深何寂寥(一)宠为下324_弛_笔墨情深何寂寥(二)自强325_业_书法教学中遇到的几点困惑326_范_纸墨相发的解读327_英_纸墨相发的演示328_务_书法与美女329_般_说起胡长青330_渊_湖南书协润格表说明了什么331_乾_书家相重莫相轻332_修_学习碑帖应注意的两种倾向333_少_从心所欲不愈矩334_餐_民主与权威335_称_再谈落款常识(一)336_泥_再谈落款常识(二)337_还_浅谈诗词格律(一)338_某_浅谈诗词格律(二)339_爽_浅谈诗词格律(三)辙韵340_始_浅谈诗词格律(四)对偶341_金_浅谈诗词格律(五)孤平与失粘342_斜_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一)343_钓_浅谈诗词的艺术性(二)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44_救_诗词与书法的共性345_旁_穷诗富字346_菊_使用书法字典应注意的问题347_蘭_今楷是无知者的恶搞348_梅_今楷与行楷349_商_新闻调整现行汉字有感350_分_书法作品为何不用标点符号351_泉_寄语青年书法爱好者352_飘_兄弟合写(一)相知353_边_兄弟合写(二)楷书354_焉_兄弟合写(三)行草书355_礴_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一)356_检_王羲之的书法贡献(二)357_鶏_张旭怀素王铎358_獵_书体风格水平359_本_台湾书法近况360_羙_楷书欧阳莫学田361_羲_王铎其书其论(一)362_農_王铎其书其论(二)363_辱_赵朴初其人其书364_睦_李苦禅藏帖中有赝品365_齾_结束语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全-课程简介。
百善孝为先!楷书《二十四孝》(高清收藏版)
百善孝为先!楷书《二十四孝》(高清收藏版)百善孝为先!楷书《二十四孝》(高清收藏版)《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国元朝成书的一本宣扬传统儒家孝道的蒙养读物,其中选辑了为封建王朝所称颂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个孝男孝女的事迹,叙之以文,咏之以诗,绘之以图,目的在于“用训童蒙”即培养儿童的封建孝德,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旧社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陆启成楷书《二十四孝》卢中南老师为陆启成先生题记01孝感动天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嚚,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对对春耕象。
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
孝感动天心。
02亲尝汤药前汉文帝。
名恒。
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
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
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
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03啮指痛心周。
曾参。
字子舆。
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
母无措望参不还。
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
跪问其故。
母曰。
有急客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
母指缠方啮。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
骨肉至情深。
04为亲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05单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楷书-行书-草书-欧体书法字帖
#书法常识#“孝”字中弯钩的笔法精髓,是需要在长时间的练习当中才能慢慢领悟到的,想只听别人讲应该如何写,就可以恍然大悟领悟精髓是不可能的。
书法中有很多道理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不是不可言传,是难以言传。
是需要在不断练习书写中,一边实践一边体悟,才能渐渐弄明白,最终领悟的。
即使别人讲出来了,你自己不去实践体会,是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的。
一定要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慢慢领悟。
#书法字帖#孝
“孝”字,自古就有“孝顺”、“孝敬”和“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孝”字是个常用字。
楷书结构要注意横向的几个等分。
第三笔和第四笔要长,第四笔的一撇是主笔。
长撇到中后部不能太细,长撇后部太细是病笔,称为“鼠尾”。
子字旁要探过一撇去,才能显得饱满,否则下面的“子”字就会偏右。
“孝”字行书有两种写法,三四笔直接转折下来,子字旁与一撇相交、相连都行。
“孝”字草书与“者”字不同,“孝”,“老”的草书写法大致相近,但“孝”字的一撇笔可作“向式(正常撇)”和“背式(弧度向上弯)”处理均可,贺知章曾写过一本《孝经》字帖,其中的孝字多用“向式”的写法。
#书法常识#读书与书法的关系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为不读书就无法提高人的学养、修养和教养。
如果你只是学习书法的一些技法,就和打把式卖艺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后者买弄的是刀枪技艺,你卖弄的是笔墨技艺,都是一个玩字。
这完全违背了书法的文化内涵。
古代对书法家的要求,先文后墨,先文章后书法。
而现在文人不写字,写字的人不读书的现象很严重。
有很高职称的大文人大学者的字很难看。
“文与墨的分开”与其说是书法家,更不如说是文人的悲哀,传统文化的悲哀。
学书法不读书和读书不写字,一样是不可取的,都应该视为一种不足。
多读书,尤其是应多读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古代文学是培养书法的沃土,对书法具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从古至今,上到天子下至花子都一样。
我们与其批评书法家不读书,更多的应该批评那么多文人不写字。
#书法常识#古典文学是培育书法的沃土。
我们应从整体的文化视角上审视书法,而不能单一从艺术角度或技术角度上审视、概括书法,这样会失去书法的文化实质和内涵,是不准确甚至是肤浅的。
“艺术、技术”这几个字完全不能概括书法,所以我们必须从文化的大背景当中审视书法。
这才能见到书法的高度。
#书法常识#李白有诗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包含有书法方面的意义。
有人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指写好诗“要读万卷书”,更贴切的是写好书法要“读书破万卷”。
我们特别需要对古典经典著作要加强学习。
#书法常识#千万不要给自己找理由,认为我们是写字的,关注的就是点画、结构、章法,读书、诗词跟我们是两回事,是字外功。
这种思想是错的。
我们一定要知道,精通诗词歌赋精通古典文学是书法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指导书法的东西,更是书法灵魂上的东西,单一追求笔墨技巧是不可取的。
人们常说书家不写俗辞,就是说书法的形式和书法的内容是一致的,不能割裂开来。
所以古人说,“诗不读书不可为”同样“书不读书亦不可为”。
#书法常识#为什么古代上至天子下至花子都如此重视书法,因为他们在重视文字。
#书法故事#大学者于右任在天津时,由于居所附近环境很差,经常有人随地小便,他便提笔随意写了几个字“不可随处小便”帖了出去。
其手下的卫兵就很喜欢他的字,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得到他的墨宝。
看到这个字条后便把它收了起来。
但这样的内容是没法挂在室内的,他便找到当地有名的书家,我给你把这几个字裁剪一下,调换一下顺序,变成“小处不可随便”再装裱一下就可以挂起来了。
#书法故事#数学大家陈省生在学术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他在晚年经常说,他的一生只有一件憾事就是没有学好书法,可见他是多么看重书法。
大学者胡适自言没有书法天份,他硬是把三百六十万字的书稿用毛笔誊写出来。
毛泽东曾非常敬重清代曾国藩的学识,曾国藩的书法水平就很高。
#书法常识#“章”字,人们常说“立早章”,应该叫“音十章”。
因为在古代的音乐中,十章为一篇,这是个音乐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