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定图书馆法的必要性和对策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1政策与立法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十八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即全和快。
全体现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上,就是用法律的权威来调整和规范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以此来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快体现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上,就是尽快通过立法的手段,完善公共图书馆业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权利保护,规范行业的服务标准,使其能与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相适应。
因此,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公共文化事业上的重要体现。
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推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国家立法层面,我国目前尚无与公共图书馆事业直接相关的法律,但已有部分法律法规涉及到公共图书馆。
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目前,至少有30多部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从不同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建设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典型的如近年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已经涉及了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重要方面。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公共图书馆的立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政府政策层面,党和政府为了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包括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
国务院各部门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出了各类重大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推进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话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将涉及文化产业的有关内容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鼓励类项目,并落实相关产业政策;财政部则加大了对中央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投入,同时努力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中央财政文化支出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倾斜,支持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论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

论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公共图书馆的地位凸显,建设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必然产物,已成为党和政府富民惠民政策的体现。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城市文化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描述了未来社会形态的一幅蓝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由此,体现人文历史变迁和社会参与度的公共图书馆,其重要地位凸显。
1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是举世公认的文化象征之一,是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公共图书馆承担了搜集、整理、保管书刊资料作用,并且成为利用书刊资料,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已成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和智力资源中心,是如今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和终身学习的场所,以文献交流和传递科学情报的功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科学研究活动,对人类的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设好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宣传教育功能,对于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个文明城市不能缺少一个完善的公共图书馆。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牙克石市图书馆,坚持以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通过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创建社区图书室等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展现牙克石市的城市文明建设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营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人人学习”的城市文化氛围作出了突出贡献。
论对高校图书馆立法

1 高校 图书 馆在 没有 法律 保 护 的环 境下 生存 的 弊 端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 的教辅部门 , 不仅担有 为师生的教学和科 研提供周到 、 完善 的服务 的任务 , 也担有教 育学生的重任 。在平 时 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常会遇到涉及图书馆原则方 面的问题 , 经 比如 : 为读者提供怎样 的服务 ; 息资源完善 到哪种程度符合要求 ; 信 采购 文献、 数字资源的手续是否规范, 等等。没有专门的法 律规范 , 图书
候, 对高校图书馆立法也是刻不容缓 的任务。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基 本上 由在校学生构成 ,加强对读者的管理工作 , 规范图书馆使用程 序, 有利于图书馆和读者的共 同成长。在法制社会里 , 给每个机构相 应的法律保障, 对其规范运行和长远 发展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 21 必 然 性 . 在图书馆工作过的人都知道 , 图书馆工作非常繁琐复杂 , 不仅 要与读者进行及时地沟通 , 还要应对外界其他机构 , 比如 , 订购文献 资源 、 开展其他图书馆附属业务等 。国家 图书馆馆 长詹 福瑞认为 : “公共 图书馆法》 《 能够进入立法程序 , 于图书馆 界乃至于整个公 对 共文化体系来说 , 都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作为人 民群众实现基
本文化权益的重要 保障, 公共图书馆事业 急需从法律层面来促进和 规范其发展。” 高校图书馆也是公共图书馆的一种 , 作为信息部 门, 如何 在网络环境下保 护 自己的知识 产权 , 建合法的知识链 , 构 必然 应 出台一部相关的法律措施 。人类进入 2 世纪 ,知识经济替代传 1 统工业经济的趋势愈加明显 , 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 的产物应运而 生1 3 1 。如何进行合 理、 合法 的知识 管理 , 使图书馆工作有法可依 , 制
I 政法行政
论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政 治 , 障 图书 馆 事 业健 康 发 展 的 必要 性 以及 立 法存 在 的基 础 和 必 然性 。 保
【 键 词 】 共 图 书馆 ; 法 关 公 立
改 革 开 放 以来 .我 国 公 共 图 书馆 事 业 走 上 了 一 条较 快 发 展 道 路 , 公 平 . 以培 育和 支 持公 民 有 效 参 与 社 会 管 理 , 而政 府 和 图 书 馆 界 可 因 经过 三 十 年 图 书馆 人 的努 力 和 变革 , 国公 共 图 书 馆 服 务体 系 已基 本 同 仁都 把 公 共 图 书 馆 制 度 与 义 务 教 育 制 度 一 同视 为 支撑 现代 社 会 政 我
2o O o多 个 县 图 书馆 中 。 具 备 服务 条 件 的也 占到 2 %。 不 8
务 已 向 乡镇 一 级 延 伸 , 共 图 书 馆 作 为 文 化 知 识 的服 务 性 机 构 , 向 公 面
为 长 深 1 资 金 投 入 和建 设 主 体 责任 不 到 位 。近 年 来 , 管 各 级 政 府 在不 断 社 会 公 众 开 放 , 广 大 人 民群 众 服 务 , 期 以 来 , 受 社 会 各 界 的 欢 . 2 尽 随着 服 务 的进 一 步延 伸 , 其 是 基 层 图 书馆 更 是 成 了 老百 姓 汲取 龙 加 大 图书 馆 等公 共 文 化 建 设 投 入 。 由 于历 史 欠 帐太 多 , 全 国 2 1 迎 , 但 在 44 无 哪个 方 面 的决 个 县 级 图 书 馆 中 , 运 行 经 费 的 有 2 1 。 购 书 经 费 的 有 7 9个 , 无 5个 无 6 分 文 化 的热 土 。在 当今 的 信息 社 会 里 , 论 是 哪 个 层 次 、 都 这 别 占总 数 的 1%和 3% 。有 的 图 书馆 常 年 因 缺 乏 经费 , 0 0 已经 失 去其 应 策 , 越 来 越 依 赖 于 高质 量 和 高 效 率 的 文 献 信 息 和 咨 询 服 务 , 是保 理 民 因 有 的功 能 。从 现 实 情 况 来 看 , 国街 道/ 镇 政 府绝 大 部 分 无 力 担 当建 障决 策 的 科 学 化 、 性 化 、 主 化 的必 然 要 求 。 而 社会 对 文 献 的 急剧 我 乡 设此任 , 只有 将 基 层 文 化 建 设 做 到整 体 上 移 . 能 保 障 基 层 民众 获 得 膨 胀 的 需 求则 成 为 图书 馆 事业 发展 的 内在 动 力 。 才 最 基 本 的 公共 文 化 服 务 。 四川 成 都 的 大 部 分基 层 图 书 馆 因 图 书数 量 如
谈图书馆立法

括 组织 机构 、 管理 、 综合 公共 图书馆评估 管理 、 常 涉外 事 日 务 管理 等常用 法规 制度 。 2 图书馆 1 . 3常业务 工作 常用法 律法 规及 规章 制 度 , 主 要 包括 文献采 访工作 、 文献标 引编 目工作 、 微视 听 工作 、 缩 连续 出版 物工作 、 书 管 理 与保 护 和业 务 统 计 工作 、 案 藏 档 业 务工作 等常用 法规 制度 。 3 图书馆服 务工作 常用法 律法规 及规 章 制度 , . 主要 包 括 阅览室 工作 、 书馆 网 络管 理 工作 、 献 信 息开 发 与 参 图 文 考 咨询工作 、 导工 作 、 辅 文献 资源共享 等法规 制度 。
指 日可待 。本 文从 图书馆 立法现状 、 存在 问题、 解决办法角度进行 分析探讨 。 关键 词 : 图书馆立法 ; 重要性 ; 紧迫性 ; 存在 问题 ;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 号 : F 6 D 4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6 176 ( 02 0 -0 90 17 . 4 2 1 )304 -3 8
夺 ・ - ・ ・ ・ ・ ・ ・ ・ - ・ ・ ・ : 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夺 。 孛 孛 ÷ 。 夺 夺 ÷ 夺 (>・ 夺 夺 ÷ 夺 夺 夺 孛 夺 夺 孛 夺 ÷ 夺 夺 夺 夺 孛 夺 ÷ ÷ 夺 夺 夺 . 夺 串
谈 图 书馆 立 法
贾鹏 翎
( 阳职业技术 学院 图书馆 , 濮 河南 濮阳 4 7 0 ) 5 00
摘
要 : 国是一个 法制社会 , 我 法律 法规 日臻 完备。 图书馆 立 法是 李克 西 同志 于 18 9 0年 首先提 出来的, 时至
论图书馆科学化管理必要性及建议措施

论图书馆科学化管理必要性及建议措施作者:赵凤云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9期摘要:作为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在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加强学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十分重要。
在学校图书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科学管理;必要性Abstract: As one of the three pillars of the school librar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school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 to strengthen the school library scientific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school library wor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phisticated management, is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ibrary is the route one must take,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improving the reader satisfaction is a key, raise the library human resources benefit need.Key words: library;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cessity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引言: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中学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中学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知识资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使命。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图书采购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图书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够丰富;图书借阅管理问题包括借还流程繁琐、效率较低;图书馆空间利用问题则表现为空间布局不合理、座位不足;人员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手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加强采购管理、优化借阅流程、合理利用空间、加强人员培训等对策。
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在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
未来发展展望则是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倡导阅读文化,使中学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管理问题、图书采购管理、图书借阅管理、图书馆空间利用、人员管理、解决对策、加强管理、发展展望1. 引言1.1 中学图书馆的重要性中学图书馆是学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
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个良好的图书馆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和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提高学习成绩。
图书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场所,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中学图书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其建设和管理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中学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学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资源中心,承载着学生阅读、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功能。
在图书馆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运作和服务质量。
图书采购管理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我国图书馆立法分析

国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还要通过立法建 立统一的分类标准 和信息平台 , 以达到资源共享
的 目的。图书馆法还应规定图书馆有义务开展馆 际互借服务 , 并鼓励图书馆与不同系统 的图书馆 2 . 4图书馆经费的来源 通过立法明确 图书馆的经费来源 , 可以很大 程度上确保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美 国是通过立法来确保图书经费来源 的。 以 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图书馆经费拨给随 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美国各州图书馆法对图书馆经费来源都有明确的 规定: 一是根据财产征收图书馆事业特别税 ; 二是
一
各地方人 口密度 , 文化程度也不同。因此, 协调好 图书馆 法与我 国的教育法 、 经济法等相关法 律的 关系建 立以一部国家性 图书馆基本法为核心 , 其 它相关法律法规 以及适应本地 区情况的地方性 图书馆法律法规为辅助的完整而 系统 的法律体 系。 2 . 2图书馆的管理机制 我 国图书馆分为公共图书馆 、 科研图书馆和 高校图书馆三大体系。各类型图书馆系统各行其 是, 自为政 , 各 并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有关 图书馆的 条例和文件。这些条例和文件均是根据本系统的 特点而制定的, 因此多属于行政性法规 , 缺乏系统 性、 协作陛, 难以从宏观的角度去调控整个图书馆 领域日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由文化部管辖, 虽然学 校内部设 置的图书馆隶属学校管理, 但在业务指 导七 仍然归属于文化部门。 因此, 公共图书馆不能 很好地为教育服务。造成社会上的公共图书馆与 教育脱节。而高校图书馆和l.F -/  ̄i院所专属的图书 : 1 1 馆又不对 大众开放 , 使得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资源
学图书馆基准》以 及其它相关法律相结合, 整关系各有不同, 但各法之间仍相互交叉 、 相互渗 透、 互为补充, 在立法范畴上表现出法律规范的整
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的措施和建议

图书馆建设 。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此 特别 高兴 ,要认真学 习、 落实 十七届六 中全会精神 , 身体力行 , 扎实工作 , 满怀信心迎
接我国图书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新局面的到来 。 世界图书馆事业发展 的经验表 明,凡是 图书馆 事业 发达繁
3 出台 图书馆 法的 方法措 施
31 建 立全 国图 书 馆 法 工作 委 员 会 .
有助力作用 。
3 图 书馆 工 作 者 责 无 旁贷 . 3
部超越 地域 、 馆种类型 、 馆属 系统 界限的《 国图书馆 馆员职 中
业道德准则( 试行 )正式颁布 , 》 它对图书馆员 和信息服务从业人 员的职业 道德做了规范 ,它是 图书馆法治环境建设 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 有助于促进 图书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 0 4年 20
的协调等问题 ,致使图书馆立法工作 陷于停顿 。20 年 1 月 , 05 1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图书馆法 》 立法 进程重新启动 , 图书馆法 的制
定工作被纳入 国家 “ 十一五” 文化发展纲要 。2 0 06年 9月发布的
论等各种方式提出 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 集思广益 , 群策群力。
3 通过宣传使读者关注立法 . 4
97
田玲玲
加快制定《 中华人民共 和国图书馆法》 的措施和建议
证 图书馆 事业的健康 发展 ,为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提供信 息 、 知
识、 智力 的有力支撑 。
2 图 书馆立 法进展 缓慢
20 年 4月 , 时期 图书馆立法工作开始启 动 , 01 新 文化部组织 在天津召开了“ 图书馆法专家座谈会 ” 。在这次座谈会上 , 拟制定
各个 系统 图书馆个体均建立本系统 的图书馆法 工作 专门委
中小学图书馆借阅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教育文档

中小学图书馆借阅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目前,很多中小学图书馆藏书偏旧、偏少,有的图书馆差不多都成了摆设,因此普遍存在借阅率偏低的问题,如何在新环境下提高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本文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改进措施。
中小学图书馆借阅率原因对策目前,广泛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支持,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汇集地,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图书馆的作用应该由原来的第二课堂逐渐过渡到与第一课堂并重,但是现实情况是中小学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借阅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图书馆门庭冷落。
国家为了振兴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给中小学图书资料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其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其结果却不如人意。
满屋的藏书差不多都成了摆设,借阅率偏低。
一、中小学图书馆借阅率偏低的原因1.图书馆藏书质量不高,藏书少。
按照规定,中小学图书馆的生均藏书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图书馆经费短缺的问题或许是每个中小学学校领导及图书馆员头痛的问题。
一方面,图书馆经费多数都是由学校领导机构不定期划拨,而且都是招标采购。
另一方面,书刊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原本少之又少的图书馆经费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图书馆购买力锐减,难以购置新的资源、设备,开展新的服务,最终导致图书馆业务萎缩。
2.有些学校缺乏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馆不能正常开放,图书利用率不高。
相当一部分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抓教学质量上,对图书馆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给学生借阅带来不便,久而久之,学生也懒得光顾图书馆了。
一些学生还觉得,到图书馆借书根本没必要,看网络上的电子图书更方便。
3.很多学校没有开设阅读指导课,以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来查资料。
因对图书馆宣传不够,导致图书养在深闺人未知,这是借阅率的重要原因。
有的学生还误认为读书只是为了消遣,没有认识到图书对于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对中国图书馆立法问题的思考及认识

对中国图书馆立法问题的思考及认识摘要:从国内外图书馆立法背景和图书馆发展趋势出发,对图书馆是否立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立法的必要性,提出图书馆急需制定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法,才能保障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立法;图书馆事业;思考;认识关于对图书馆立法的问题,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在谈立法之前,先认识一下什么是法。
根据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第一部词典——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解释:“法”具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含义。
一、中国图书馆立法的基础事实上,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开始就具有完全成熟的形态,它经历了一个长期渐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纵观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的图书馆事业,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立法,用法律来规范。
国外图书馆立法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据统计,从1850年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公共图书馆法》至今,国际上约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了250余部图书馆法。
在中国,具有较为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立法活动是在20世纪初期,清政府颁布了《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该《章程》共20条,对图书馆的宗旨、布局、馆舍、机构、人员、藏书、借阅办法及经费等事宜作了相应的规定。
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法律性质的图书馆官方文献,可视为中国第一部以政府名义颁布的图书馆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图书馆立法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制定和颁布关于图书馆事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以此同时,中国自开始颁布单行的规章性图书馆条例以来,全国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图书馆立法问题,加紧制定地方性图书馆法规,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先后进行的地方性立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经费不足、管理体制陈旧、业务队伍缺乏等重要问题。
这一系列条例和规程的制定,构成了中国图书馆立法的法律基础,确定了图书馆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
但就全国而言,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国家级图书馆法律法规出台。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中学图书馆的职 能变革
随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在 当前 的中小学进行着一场深刻 的 教育观念 的变革。新课堂注重学 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注重教学 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 ,注重学生的研 究性学 习能力的养成。以课程 改 革为核心 的教育教学改革给小学图书馆的发展带来 了新的机遇和 挑战。图书馆 应发挥 自己的优势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充分利 用馆 内的信息资源 ,向读者提供更优质 的信息服务。
环球 常
息 嚣i
。
二 :
文 化产 业
面对 目前互联 网时代 的 中小 学生 ,发展 中小学生图书馆 学教 育 , 培 养他们强烈的情报意识和搜集 、判 断、处理 、创 造信 息的能力 ,这是新时 代的要 求,历史的必然趋势 。 要 开展 中小学生图书馆 学教育仅靠 宣传说教是不容 易实现的 ,最好 的途 径是建好 中小学 自己的 图书馆 ( 室) ,让学生 身临其境 ,亲身体会和学 习。 图书馆的教育形 式更具有主动性 、灵活性 和选择 性的优 势 ,更有利 于培养 学生的独 立性 、创 造性 和开拓 性,这有助 于中小学教 育的 目 标 向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方面转 变。
中小学 图书馆建设 的必要性
◎刘静 宁
面对 目前形势完善提 图书馆基础建设
转变思想观念 。中小学图书馆 ( 室 )是堂校 的书刊资料信息 中心 , 是最重要、公共化的教育资源 , 是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 究服务的机构,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 是配合新课改进行教育教 学科研 、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 的一翼。 图书馆建 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学校 的整体办学水平。 加强中小学图书馆 ( 室 )建 设 是 学校 办学 条件 的基 本 要 求 ,是 加 快 教育 改 革 与 发 展 、 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新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的基本保障。图书馆建设不达标的学校 , 就不是一所 好学校。各级 各类学校要把图书馆建设摆上议事 日程。 建设数字图书馆。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已作 为学 生的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同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作为学校教 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为提高 师生利用信 息技术 的技能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知识经济的崛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使得科技和教 育成为今 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 因素。计 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和 网 络技术飞速发展 ,特别是 因特 网在全球的迅猛扩展 ,使信息成为 社会发展所依靠的重要资源 ,成为促使社会经济 、科技和教育发 生变革的主导要素 ,成 为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 因此 ,有 关方面 应 该 立 足于 知 识 经 济 的 背景 ,真 正 重视 中小 学 图 书馆 的 建设 ,尽 快实现中小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加大经费投入。有关主管部 门要大力支持学校图书馆建设。 要有一定 的经费投放预算。地方有关部 门要有一定的学校 图书馆 建设经费投放计划和标; 隹 。学校要加大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投放指 标 ,同事 ,可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图书馆建设。 充实优秀 图书。作 为中小学 的图书馆 ,在藏书 建设过程 中, 把专业 方面 的各种教学参考书和相关的报刊作为重点 ,学校要精 挑细选 ,利用有限经费 ,尽可能多地购 置优质优廉的图书来充实 图书馆 ,给师生提供优秀的、有价值 的图书。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摘要】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读者提供知识和文化的源泉。
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与执行对于保障读者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该法规定了读者的权利,包括保护读者的隐私权、保障借阅和阅览图书的权利,以及保护读者免受歧视和侵犯。
通过公共图书馆法,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安全和方便的阅读环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高文化素养。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是必要的,为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应当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读者权益,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
【关键词】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读者权利、法律保护、隐私权、借阅权、阅览权、歧视、保护、必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公共图书馆法的意义公共图书馆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化设施,不仅承担着收集、保管和传播文化知识的职责,更重要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平等、免费的阅读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和实施,旨在规范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运作,明确公共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权责关系,有效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公共图书馆法的落实,可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需要得到充分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以便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和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还有利于强化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学习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图书馆法的意义在于为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和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读者权利保障的重要性读者权利保障还有助于维护公共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当读者在公共图书馆中受到尊重和关爱,他们就会愿意继续使用这一公共服务机构,并向他人传播积极的口碑。
反之,如果读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他们可能会选择放弃使用公共图书馆,同时也会对公共图书馆产生负面影响。
论我国图书馆立法

[ 中图分类号]D 2 . 9 21 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 10 — 5 6 2 0 )3 0 9 — 4 0 9 66 (0 9 0 — 0 7 0
On Ma i gL ws b u i r r h n kn a o t bayi C ia a L n
国也于 15 8 0年颁 布 了公共 图书馆 法 ,立 法 大大 加 快 了欧美图 书馆事业 的发展 ,从而 极大地 推动 了其
定 的法 律之一 。江泽 民同志在 党的十五 大报告 中强 调提 出 : “ 持 有法 可依 、有法 必依 、执法 必严 、 坚 违法 必究 ,是 党 和 国家事 业J g 发展 的必然 要求 。 i o n 加 强立 法 工作 ,提 高立 法质 量 ,到 2 1 0 0年形 成 有
图书 馆活 动 中所 产生 的各种 关 系 的法 律规 范 , 是保 证 图书馆 事 业 的发 展 ,经 国 家权 力机 关 依 据一定 的法律制 定 和认 可 的 、调整 国家在 发展 图书馆 事业 活动 中所产 生 的各种 社会关 系 的 行 为规 范 的总和 。从狭 义上 来说 ,图书馆法 指 国家最 高权 力机 关或 专 门立法 机关 依照 法律程 序 所制定 与颁 布 的规范 性文 件 ,例如 ,图书馆 的基本 法 、部 门法 和单行 法 。而广 义上 的 图书
我 国正处 于 加 速建 立 社会 主义 市 场经 济 体 制 ,努 力 实 现 2 1 远 景 目标 的 关键 时 期 。 0 0年 在这个 过程 中 ,经 济 和社会 的发 展都 离不 开法 律 的引导 、推进 、规范 和保 障 。图书馆 事业 是 我 国社会 主义文化 事业 中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同样 需要 加 强 图书馆 立法及 图 书馆法 制建设 。联 合 国教科 文 组织在 文件 中指 出 : “ 了提供 永久 性 和不 断发展 的 国家 图书馆 事业 ,全 面管 理 为
浅谈图书馆立法

障 。图书馆 是公 益性单 位 , 其 生存 很大
一
展 。图书馆的权利与义务, 是图书馆依法
履 行 职 能所 承 担 的职 责和 法律 地 位 。 四是 公 益 性 和无 偿 性 原 则 。 图 书 馆
部 分归结 于经 费的保障 。我 国图书馆
经 费 因为没 有立 法保 障 , 普遍 存在 匮乏 甚 至严 重 匮乏现 象 , 严重 影 响 了服 务社
字化、 网络化方 向快 速发展 , 取得 了令人
瞩 目的 成 绩 。 同 时 , 由 于 我 国 目前 尚无
一
不 得同宪法相抵 触。 ” 宪法是我 国的根本
占国家 预算或地 方财政 的比例 ; 图书馆
大法 , 也 是 制 定 图 书 馆 法 的 依 据 和 准
则 。因此 , 图书馆 法必须 始终 以宪 法为
网 络化 。要 改 变 这 种状 况 , 必 须尽 快 推 行
的发展 , 已进 入 了现代化 、 信 息化 、 网络 化 的多 元化发 展阶段 , 人们对 文献 的需 求 也是 多元化 的 , 资 源共享 已成为 图书 馆事业 的发展趋势。
图书 馆 立 法 内容
馆 作为一个 集文化 、 教育 、 信息收集与传
的服 务窗 口、 服务标 准 、 自动化 管理等标
准与范围; 图书馆 的馆 际协 作 、 网络 建
部正式 的图书馆法来规 范和保障 图书
标准 , 严 格依 照宪 法所规 定 的基本 内容
及其所反 映的基 本精神进行制 定。这一 原 则是我 国图书馆立法必须遵 守的根本
原 则。
设、 资源共享 的统一 原则和规范 ; 图书馆 的义务与利用者的权益 。
法, 为立法提供 社会 支持力量 , 并籍 此影
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浅谈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

2 01 3正
山 东 工业 技 术
第1 2 期
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浅谈 公 共 图书馆 立 法 的 必要 性
孙 琼
( 昭通学院, 云南 昭通 6 5 7 0 0 0 )
一
公共 图书馆立法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用法律的形
目 前. 世界上 已有 8 0 多个国家出台 了 2 0 0多部 图书馆法律法规 . 我 国在 图书馆法制建设 上已经 明显滞后 于发达 国家甚 至一些发展 中 国家 。 为此专家呼吁 : 我国的图书馆法 出台 已经十分紧迫。 近 年来 , 浙 江、 上海 、 北京 、 湖北等 十几 个省 、 市都纷 纷出台 了地方性 的图书馆管 理条例 和规 章 . 但这些条 例和规章往往 内容 比较笼统 . 没有解决 当前 3 人力资源是公 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公共 图书馆发展 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重要 问题 我国图书馆事业 已经进 读者 的要求 也越来越 高 , 《 公共 图书馆法 》 的制定 人才战略对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非常重要 . 尤其是在数字 时 入快速发展 的轨 道 . 当然做好立 代. 为 了达到 资源共享 的 目的 . 在公共 图书馆 的建设 与运 作中需要高 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落后于当前图书馆事业 发展的现状 . 既不能落后于现状 . 也不能太超前 。 读者也 级 管理人才和机人 才高屋建瓴 的长远眼光 与决 策能力 . 因此图书馆首 法工作还要把握好 一个度 . 而 目前在 图书馆 里我们会 看到一些不愿看到 先必须引进一批专业人员 . 特 别是具有计算 机知识 的人才和具有领导 是图书馆的建设 者之一 . 比如个 别损害 图书馆公共设施 和图书资料 的行 为 . 法律也必 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 . 对引进的人才实行以感情留人 、 以事业 留人 、 以 的现象 . 待遇 留人 的管理 方式 . 同时给予人才广 阔的发展空 间 . 营造 良好 的氛 须对这些不 当行为进行约束 总之 . 这部法律首先要 达到监督 的 目的。法 律不能仅对公共 图书 围, 让他们 去施展 自己的才能 。 有 的图书馆 , 理想 的岗位往往不是工作 政府 没有 承担起 自己在 图书馆发展 中应承担 人员 自己通过努力学 习 、 不断更新 知识和提 高技术 所能 得到的 . 而是 馆的违约行为进行处罚 . 同样也要予以处罚。 其次. 这部法律 还要解决好 当前 图书馆发 早 已被某种社会关 系所决定 了。再加上分配 、 晋级 、 评职 称等方面 的 的责任 . 比如经费 问题 。 再次 , 对 图书馆 的布局 问题 ‘ 阴差阳错 ’ , 挫伤 了大多数人 的积 极性 。 使他 们丧失 了主 动进取 的精 展 中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 如何才 能保 证图书馆合理 分布 , 满足读者 就近借 神 。如果在用人方 面 , 设置一定 的条件和要求 . 用法律 的形 式固定下 也要做出相关规定 . 来, 这样 , 对公共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为有益 。 吸引人才 , 使用人才 , 留 阅的需求 住 人才的体制障碍还没有 完全消除等等许 多问题无法满 足人才 的要 求, 尤其是 高层 次人才 的要求 . 这也大大削弱 了公 共图书馆对人 才的 【 参考文献 】 [ 1 ] 发达 国家公共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L j . h t t p : / / w w w . 1 u n w e n d a . C O n r . 吸弓l 力
中国图书馆法制定之必要性探析

两千多年历史 , 无 论是 民国图书馆 , 还是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图
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试行条例( 草案 ) 》 , 1 9 8 1
年又颁发了《 中 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 。1 9 8 7
的重大事件。
了《 禁止珍贵 文物图书 出 口 暂 行办法》 和《 征集 革命文物令 》 ( 1 9 5 0 年) 等法令 。1 9 5 5 年文化部颁布了《 关 于征集 图书 、 杂
志样本办 法》 和《 关 于改进公共 图书馆工 作批示》 , 并 抄发 了 中华全 国总工会《 关于工会 图书馆 工作 的规程》 [ 1 1 , 逐 步形成
关键词 : 图书馆 法 ; 制定 ; 必 要 性
中图分类号 : G 2 5 0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2 2 — 0 2 0 7 — 0 2 中国图书馆学会在业界和学界也积极推进 了立法研究 , 并相继 制定和 出台 了一 系列 行业 自律规 范 , 如2 0 0 5年受 文
了国务院领导下 的文化部归 口行政管辖公共 图书馆 的机 制。
1 9 5 7 年 国务院颁布《 全 国图书协调方案》 , 体现了政府协调 图
书馆事业 、 业务 , 为人民服务 的基本法权理念 。 鉴 于高校 图书馆的特殊 地位 , 教育部早 在 1 9 5 6年 就颁
二、 中国图 书馆立 法 问题 基本 评价
图书馆法就能避免的 。可见 , 立法固然重要 , 护法执法更不可缺 。 4 . 1 9 7 8 年 改革 开放后 , “ 依法 治国” 是一项基本 国策 , 急
公共图书馆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公共图书馆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作为公共图书馆其服务体系与保障尤为关键,图书馆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在发展与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在服务方面,作为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文化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必须受到相关人士与机构的重视。
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体系中是重要的文化服务设施,是政府需要履行的服务职责。
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水平提高的期望,是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
所以如何建设好公共图书馆,使其不断与时俱进,是政府和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进一步从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保障体系,通过细化图书馆管理服务,在结合科学技术相辅相成发展,相信可以提供良好的保障体系。
下面通过以下简明分析,讨论作为公共图书馆如何完善保障体系。
1.公共图书馆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的组成,而且作为重要组成,也是政府提供给人民的重要信息来源地,也属于非营利的、传播先进文化的首选场所。
其次,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是人们需求与服务的综合体。
同时图书馆也是继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与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从图书馆发展来看,它是国家进步的一个体系,是区别于个别地区的文明的体现。
公共图书馆保障体系内涵广泛,不只是单一的某个方面。
包括各个地区范围的图书管理发展。
具有基础性、引导性,服务体系的保障从另一方面看也需要我国各地图书馆发展水平做保障。
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可以发展和完善保障体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一直不断发展,并且在设备以及图书的投入上也有所提高,发展过程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如今国家图书馆与各省市、县等图书馆体系也逐步完善,通过构架的完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也不断完善,国家图书馆是国家的总书库,己承担了保护文献,保存资料,有满足了读者的知识摄取,保障了公共文献知识的传播,是国家的文献信息中心,它既具有保存文献的职能,又承担着满足公众文献信息需求的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法规和各部门规章里涉及图书馆的规定。 具体有文化部制定的 《省、(市) 自治区图书馆条 例》,教育部制定的《教育法》里提到的图书馆对教 育的意义,以及《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等其他 有涉及图书馆方面的法律。 另外还有各地方制定 的 法 规 ,比 如 《上 海 市 公 共 图 书 馆 条 例 》、 《 深 圳 市 公共图书馆条例》、《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条例》 等。 国际公约方面,我国加入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及 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 公民和儿童享有的政治文化权利, 其中平等利用 图书馆权利是文化权利的重要一点; 涉及出版物 国际交换的《关于出版物国际交换的条约》、《关于 国家间政府出版物及政府文书交换的条约》;与图 书馆密切相关的著作权方面国际公约,如《伯尔尼 保护文学及艺术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
世界上图书馆法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历 史,我国图书馆事业也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建设与发 展并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 但是,图书馆法律 问题真正受到国人关注的却是近几年的事,长期的 人治状态造成《图书馆法》的缺失,图书馆作用表现 的隐蔽性、滞后性使图书馆管理长期得不到法律的 关注,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功能作用和权利义务得 不到法律的界定和保障。 鉴于此,积极探讨制定图 书馆法的必要性和对策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图书馆法除了具有法律强制性、稳定性的特点 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性。 首先,基于图书馆的公益 性, 图书馆设置投资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非常明 确,但正是基于其公益性,它完全依赖财政支持, 所以只能是一个概括规定, 具体要随着财政收入 的增减作细化规定。 其次,图书馆与读者关系的特 殊性决定了读者的权利义务将是图书馆法的重 点。 图书馆的公开性、全民性决定了读者权利的广 泛性、深入性。 最后,图书馆法责任体系的综合性。 图书馆事业涉及社会面广, 其责任体系涉及的方 面非常复杂多元, 既包括图书馆内部以及和读者 的责任体系,也包括对其设置主体的责任问题,其
(二)是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
步入新世纪,我国各类型图书馆的数量年年都 在增长。 但是,数以万计的各类型图书馆缺乏统一 的严格管理和规范。 许多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已经 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我 国图书馆已具备了相当规模。 各类型图书馆馆舍、 人员和设备在数量上数十倍地增长, 质量也在不 断提高; 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正逐步在 图书馆各个领域应用; 与国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 作不断扩大。 图书馆以其特有的手段和方式,为国 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决策,为企业、个人及 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提供高质量、 高效率的 信息服务。 图书馆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不可 替代的位置。 图书馆事业只有走依法改革、依法发 展、依法管理的道路,才能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 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国家每年对图书馆事 业的投资总量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 但是, 多年 来, 图书馆事业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导致了投资 的低效率和严重的资源浪费, 图书馆事业发展不 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 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 的痼疾。 事实上,图书馆事业管理中存在的政出多
一,调整国家与图书馆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国家 与图书馆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以及以此而及的 财政关系、 人员编制任免关系等一系列关系;其 二,调整图书馆与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其他组织包括政府图书馆设置部门以外的其他部 门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比如财政部门,税收 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其三,调整图书馆与读者 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据, 读者与图书馆的权利义务 关系既包括读者享有的公平、 免费借阅权等读者 权利, 也包括读者在图书馆进行活动应尽的注意 义务;其四,基于图书馆对文献收藏的整体性,图 书馆法还应该调整各系统各地区不同级别图书馆 文献信息资源协调问题。
(三)是调节利益关系实现公平服务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不同利益 群体之间、社会机构之间、社会机构与公民之间的 利益关系变得日趋复杂。 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的 社会信息资源保存、传播与服务系统,其服务活动 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是支撑社会文化、教育、科研 等事业的基础性公共服务机构。 多年来,国家实施 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政策, 使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 的发展。 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制 约与监管机制, 图书馆行业屡屡出现因政府的不 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渎职、图书馆管理的衙门 化、服务不规范等导致的侵犯用户权益的现象。 甚 至出现读者与图书馆的矛盾激化,图书馆因资金、 设施、专业人员短缺而难以为继等严重问题,致使 公民享受社会公益服务的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 障。 要调节社会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实现公平服 务,仅靠零散的部门规章和条例是远远不够的,需 要统筹协调各方面的立法资源, 及早制定功能相 对完备的图书馆法。 例如,针对图书馆服务无法满 足用户需求的矛盾, 规定国家以及其他社会投资 兴办的图书馆的职责、权利、任务以及机构、组织 活动原则;提出各级各类图书馆的人员录用标准、 服务标准和相应的考核监督要求; 规定图书馆用 户的权利义务, 调整图书馆尤其是国家与各级政 府部门投资兴办的公益性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的相 互关系。 此外,针对政府以及图书馆主管机关的不 作为,制定最低投资保障,建立监督机制。
收 稿 日 期 :2009-01-09 作者简介:谢雪莲(1974-),女,广西横县人,广 西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图 书 馆 助 理 馆 员 ;黎 晓(1972-),女,广西上思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
究员。
·143·
谢雪莲,黎 晓 论制定图书馆法的必要性和对策
他单位组织的法律责任问题。 图书馆法调整的对象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其
·144·
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适应政府职能与社会管理模式转变的 需要
法律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目前, 我国正在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 场经济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完 善,要求社会管理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 济就是法制经济, 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图书馆事业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 革的过程中,公共资源配置、公共事业的监管方式 都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通 过专门立法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 事业借助法律的普遍约束力, 以国家的强制力保 证法律的实施,使政府管理职能加以转变。 具体说 来,制定图书馆法,调整、规范政府对图书馆事业 的管理方式, 需要明确规定政府在图书馆事业管 理中的角色,通过对政府管理职责、义务、授权范 围等的规定, 保障涉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公 共政策与管理目标的落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滞后性使图书馆管理长期得不到法律的关注。 只有加快图书馆立法步伐,提高全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程度,才能最终完善
整个图书馆的法律保障体系,解决困扰图书馆管理的诸多法律问题,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法,必要性,对策
中 图 分 类 号 :D920.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696X(2009)02-0143-05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监督和制约是多向的,政 府机构、 图书馆以及广大读者和社会公众都应参
与其中。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现有公共事业管理的 薄弱环节,保障公平服务使图书馆在传播知识、培 育和支撑全民族的研究创新精神、推进科学研究、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的 作用, 并成为补充义务教育、 支撑终身教育的机 构 ,满 足 建 立 学 习 型 社 会 的 需 求 [3]。 21 世 纪 是 法 治 日益规范和完善的时代,制定图书馆法,是建设法 制 社 会 不 可 缺 失 的 内 容 。 21 世 纪 是 知 识 经 济 和 网 络时代。 面对知识爆炸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人 们对图书馆作用的需求更高, 而图书馆事业要健 康顺利地发展下去, 就不得不依靠图书馆立法来 加以保障。
(四)是调整图书馆与各种社会关系的需要
立法的宗旨是要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 图书 馆法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由国 家权力机关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定和认可的、 调整 国家在发展图书馆事业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图书馆法的作用就是调 整图书馆领域内国家与图书馆之间、 图书馆与其 他组织之间以及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等在图书馆活 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协调图书馆信息服务活动 过程中各主体之间产生的各种矛盾关系。这些关系 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与图书馆之间在涉及政府对 图书馆的资助、管理和图书馆为履行保存国家文化 典籍及向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等方面产生的权 利义务关系如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图书馆的设立、 预算、编制、服务规范等;图书馆与公众(读者)之间 在图书馆服务和公众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权 利义务关系;图书馆与出版者和其他缴存义务人之 间在出版物缴存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图书馆与 作者、 捐赠人和资助人之间在涉及版权的合理使 用、法定许可和捐赠的图书、物品、资金使用中产生 的权利义务关系;图书馆之间及其与其他信息服务 商之间在资源共享、采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产生的 权 利 义 务 关 系 等 [4]。 开 展 图 书 馆 立 法 ,就 是 要 以 宪 法为依据,遵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采用 法律形式将这些社会关系固定下来,以保障、指导、 协调图书馆建设, 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保 障公民能获得平等的阅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 的制定工作于 2001 年 初 已 经 正 式 启 动 。 “图 书 馆 法 ”是 协 调 国 家 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各级政府组织、图书馆与读者 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 工具和手段。 图书馆立法的过程就是针对存在的 图书馆与社会的各种关系, 寻求解决办法并使之 法律化、 制度化的过程, 当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 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也就萌生了,立法的时机也就 成熟了。 笔者认为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