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j0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作业指导书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大纲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1cc2efad02de80d5d84010.png)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大纲1.试验目的通过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对新装锅炉的各风道流量及风压进行标定,掌握各风道风门挡板的特性,为以后运行中配风创造良好条件。
根据相似模化原理,确定沸腾燃烧时最低运行风量,检验流动状况,布风装置的阻力特性,检验布风板均匀性情况,了解各运转机械的性能,炉子各部分的严密程度,为锅炉启动、热态运行调整和分析以及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2.试验技术依据根据国标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用等截面法标定安装在各风道上的固定测速管。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对热态炉内气流状况的一种模似,为保证模似的可靠性,用动量比相等原理进行测量。
同时参照《循环流化床锅炉理论、设计与运行》中的有关内容。
3.冷态试验的内容3.1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2一、二次主风道和分支风道的风量标定。
3.3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
3.4流化质量试验。
3.5料层阻力试验。
3.6临界流化风量试验。
4.试验方法和步骤4.1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1.1试验前引风机、一次风机等所有相关风机均分别试转结束,电气试验合格,并具备启动条件。
4.1.2风烟道、炉膛内部施工全部结束,清理炉膛及布风板,检查各风帽安装是否正确,风帽小孔要求畅通,然后人员全部撤出。
4.1.3各风门挡板调节灵活无卡涩,关闭严密且开度指示校验正确。
4.1.4炉膛负压表,各段风压表,风温表投入并校验合格。
4.1.5烟风系统各风机的启停及联锁保护试验合格。
4.1.6各测点安装完毕,测量装置安装正确,具备投用条件。
4.1.7运转层备足正常运行所需要合格颗粒的熟料,以满足做料层阻力试验用。
4.2冷态一、二次风测速装置的标定:按运规依次启动引风机和一、二次风机,在保证各风机不超电流的前提下,维持炉膛压力在正常范围内。
分别调节烟风系统的各风门挡板,根据流量及风压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挡板开关方向及操作机构定位的正确性。
将在风道风门不同开度下进行标定。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了解一下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了解一下](https://img.taocdn.com/s3/m/370519dbcc175527062208dd.png)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测定流化床的空床阻力和料层阻力特性,找出临界流化风量,为锅炉的热态运行提供参考资料,从而保证锅炉燃烧安全,防止床面结焦和设备烧损,保证汽温汽压稳定。
试验内容及方法:(1).一、二次风主风道的风量标定。
(2).空床阻力特性试验:在布风板不铺床料的情况下,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调整一次风量,记录布风板压差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布风板阻力与风量关系曲线。
(3).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试验:在一定的风量下(一般选取设计运行风量),床料静止高度分别为500mm、600mm、700mm、800mm,记录床压值,绘制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曲线。
(4).临界流化风量试验:临界流化风量是锅炉运行特别是低负荷运行时的最低风量值,低于此值就有结渣的可能性。
选择不同的静止料层高度500mm、600mm、700mm、800mm测量临界流化风量,记录床压和风量等值,绘制相应料层厚度的床压和风量曲线。
(5).流化质量试验:在床料流化状态下,突然停止送风,观察床料的平整程度,从而确定布风板布风的均匀性,如有不均,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锅炉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有关规定:(1).锅炉水压试验分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和超水压试验。
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为汽包工作压力;超水压试验为1.25倍汽包工作压力。
(2).工作压力水压试验:锅炉在大、小修或承压部件检修后应进行额定工作压力水压试验。
此试验应由专责人指挥,运行人操作,检修人员检查。
(3).超压试验,1.25倍工作压力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4).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超压试验:a.新安装锅炉投产前;b.停炉一年后恢复投产前;c.承压受热面,大面积检修可更换,(如水冷壁更换总数达50%以上,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成组更换时);d.锅炉严重缺水引起受热面大面积变形;e.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可靠性有怀疑时。
(5).水压试验压力:工作压力11.0MPa(汽包压力);超压试验13.75MPa(汽包压力1.25倍;(6).水压试验进水温度应在30~70℃。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8ad1b294b73f242336c5fd4.png)
山东华泰热力有限公司135MW热电联产项目工程#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措施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2005年10月目录1.概况2.试验目的3.试验内容4.试验方法5.试验前期工作6.试验步骤7.试验应具备的条件8.主要安全措施9.其他事项编写:施金昌审核:刘云庭批准:毛树礼1.概况:WGZ480/13.7-2型锅炉是为山东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制造的150MW汽轮发电机组的超高压锅炉,由武汉锅炉厂生产。
基本型式为半露天、全钢构架悬吊结构、倒U型布置;燃煤、四角切园燃烧、单汽包、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主蒸汽流量: 480t/h主蒸汽温度: 540℃主蒸汽压力: 13.73MPa再热器流量: 433t/h再热器进出口温度: 370℃/540℃再热器进出口压力: 4.2 MPa/4.02MPa给水压力: 15.76MPa给水温度: 240℃排烟温度: 142.2℃锅炉效率: 92.3%锅炉配有二台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4VN1700二分仓容克式回转式予热器,制粉系统采用中间贮仓制热风送风。
配有二台DTM350/600钢球磨煤机,燃烧器为直流式正四角布置,射流形成Φ458mm切园,每组燃烧器分上下二级,一、二、三次风自上而下排列上级为:二、三(F)、三(E)、二、一(D)、二、一(C)、二;下级为:二、一(B)、二、一(A)、二。
锅炉四个角以炉前固定端为∠1,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按设计院的图纸)。
2. 试验目的:新安装锅炉投入运行前,为查明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以及炉内空气动力情况,观察炉膛内气流分布、扩散、扰动等是否良好,炉膛内切园(强风环)大小及位置,各风门挡板调节特性是否良好,为便于今后热态燃烧调试提供必要依据,这对于煤粉炉来说尤为重要。
3. 试验内容:3.1 一次风测速元件标定及调平。
3.2 二次风风门调节特性试验。
3.3 三次风调平。
02j0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作业指导书
![02j0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603990d6c85ec3a87c2c537.png)
目录1目的2适用范围3引用标准4术语/定义5职责6作业程序7报告和记录8 危险源9 危险源控制修改记录1 目的检查燃烧器制造、安装质量。
掌握炉内空气动力场特性,找出存在的问题,为热态运行、燃烧调整提供依据。
进行一、二次风风门档板试验,掌握其特性。
对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和排粉风机进行运行考验。
2 适用范围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
3 引用标准3.1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2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3锅炉制造厂有关技术标准。
4 术语/定义4.1 本要求采用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术语及其定义。
4.2 必要时指顾客、总工、总公司领导要求时。
5 职责5.1 本所热动室锅炉技术岗位工作人员为本作业的承担者。
5.2 工作负责人的职责:必要时编写试验方案,现场试验人员的安排、试验测点安装验收与试验场所安全监督、试验指挥与协调、现场结果的确认和必要时最终试验报告的编写。
5.3 试验参加人员的职责:负责试验仪器的准备、监督试验测点安全、试验测试与记录、数据分析和整理,配合负责人搜集资料。
6 作业程序6.1 本作业承担者的基本要求6.1.1 本作业承担者应熟悉锅炉主、辅机结构性能及其运行的专业知识。
6.1.2 本作业一般为5—8人,其中工作负责人1名。
工作负责人应具有本岗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参加者应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员。
6.2 试验方案的制定6.2.1 工作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立即收集试验机组锅炉的有关资料,必要时制定出本试验方案。
6.2.2 试验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试验目的、锅炉设备概况、试验方法、试验内容、试验条件(包括试验平台、通道、照明和测点布置、加工、安装等要求)、试验组织分工、安全措施。
6.2.3 试验方案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核,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批准,并经顾客方认可后形成文件。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9ffee96b763231126edb1191.png)
(1 k)10 f10 w120
式中,μ 为一次风中燃料的质量浓度;k 为考虑煤粉流速与风速不
同的系数,可近似取为 0.8。
1M f1M w12M /(2M f2M w22M ) (1 k )10 f10w120 /(20 f10w120 )
可见,为了保持动量比相等,模型的一、二次风速比为:
使其满足计算要求; ㈡安装测点 安装位置:冷风、热风、再循环风、1K、
2K、3K等管道;
㈢检查和校正燃烧器
⑴结构完好程度、尺寸、标高、安装角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风门档板开度和严密性 —实际开度与指示开度应一致;
⑶风压表计的正确性。 ㈣对风烟道进行冷态标定
用标准测速管(皮托管)和笛形管分别 测量流速,对结果进行比较,求得标定系 数(计算风量用的修正系数)
㈢炉膛气流流动情况
⑴气流充满程度; ⑵偏斜和刷墙情况; ⑶速度分布均匀程度; ⑷气流之间相互干扰情况 一次风与二次风之间; 三次风对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影响等。
§2-5.流化床炉冷态试验
1.试验前的检查与准备 ㈠检查:
炉膛、分离器、返料系统、风室、风板 和风帽、返料口、落煤口、放渣管、风 门档板等,清理干净无杂物; ㈡准备: ⑴准备仪表 —风量表、风压表、差压计、动压测量装 置等,仪表齐全,性能完好,安装正确;
实践证明,通过冷模、冷炉试验来测量下列各 项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锅炉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如旋流燃烧 器的大风箱配风均匀性;四角燃烧器各一、二、 三次风系统配风均匀性,各风门挡板的调节特 性等;
2.燃烧系统及燃料器的阻力特性;燃烧器的流 体动力特性;探索新型燃烧器的流动规律;一、 二、三次风混合情况;旋流或直流燃烧器回流 区的大小及流量变化情况;四角喷燃器的切圆 大小等;
如何作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如何作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361a0bbf3b3567ec112d8a31.png)
一、试验目的1、确定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均匀性,确定风烟系统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
2、确定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阻力特性。
3、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
4、研究炉膛火焰充满度及炉膛结焦的空气动力场原理。
5、研究锅炉燃烧对受热面壁温影响、汽温偏差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燃烧的空气动力特性。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1、在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要求,炉膛应该铺设足够保证安全的脚手架,脚手架不应该影响炉内气流特性,应该装设足够的炉内照明,便于试验观察。
2、试验前2小时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确保试验时炉膛内部环境不至于太恶劣,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3、在试验前要对燃烧器喷口、风烟系统挡板进行全面的测量、校对,保证试验真实,能正确模拟出锅炉内部空气动力场情况。
三、试验监测内容1、观测炉膛气流的充满度充满度一般用有效气流面积占整个炉膛截面积之比计算,充满度越大说明炉内涡流区域越小,炉膛利用率越高则且气流在炉膛内的流动阻力也越小。
2、观测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墙壁,若存在,炉膛容易结焦或产生高温腐蚀;气流在炉膛断面上的分布的均匀性,若存在偏斜时,则会造成偏斜一侧的温度过高,气温产生偏差,受热面超温,结焦等不正常情况的发生。
3、观测炉内射流相互干扰情况燃烧器内、外二次风以及一次风、中心风的相互干扰情况。
四、观测方法1、飘带法优点:这是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用长飘带显示气流方向,用短飘带显示微风区、回流区,用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情况;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差,若飘带过长,则指示气流方向的准确性差,做记录时,工作量较大。
2、烟花示踪法将烟花置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内并点燃,喷出的烟花轨迹即为炉内气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观察、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下烟花在一、二、次风射流中的轨迹,以此直观观察和分析该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蒙南发电厂#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蒙南发电厂#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f855ce58f5f61fb7366619.png)
蒙南发电厂2×60MW机组#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科学研究院签字页会签:批准:审核:编制:前言蒙南发电厂#1锅炉系杭州锅炉集团制造的NG-240/9.8 -M1 型单汽包、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锅炉。
配置 2套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乏气送粉制粉系统。
为了解炉内空气动力工况,探索合理的热态运行方式,根据调试要求,由我院负责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2 设备简介2.1 机组主要技术规范锅炉主要技术规范型号:NG- 240/9.8 - M1过热蒸气量:240 t/h汽包工作压力:11.28 MPa过热蒸气压力:9.8 MPa过热蒸气温度:540 ℃给水温度:229 ℃排烟温度:135 ℃燃料计算耗量:36630 Kg/h设计锅炉效率:91.5 %2.2燃料特性2.2 燃烧设备简介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炉膛截面尺寸(二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8690*8210mm,设计假想切圆直径为Φ600mm。
一次风设计风速28m/s,风温60℃;二次风设计风速45m/s,风温309℃。
一、二次风喷口间隔布置。
一次风喷口分3层。
一次风比为32%二次风比为60%。
3 试验目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试验方法。
它可以用来确定锅炉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各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了解一、二次风的混合情况;确定四角燃烧切圆的大小;确定影响炉膛充满度的各项因素等。
通过以上工作探索出合理的热态运行方式。
4 试验内容及方法4.1燃烧器安装角测量进行正式试验前对燃烧器安装角进行测量。
测量采用三角形法即在燃烧器喷口处构造一水平方向的三角形,测量三角形各边边长,应用三角形余弦定理计算出喷口与水冷壁夹角,进而检查燃烧器安装角度。
4.2 一、二次风速测量一、二次风速测量试验的目的是测量一、二次风喷口风速,确保冷态下一、二次风速进入自模化区, 一、二次风冷热态动量比相等。
锅炉冷态试验方案共9页word资料
![锅炉冷态试验方案共9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ab045ce2bd960590c677bd.png)
宾县热力公司1*130+25MW机组锅炉烟风系统及冷态通风试验调试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公司2019年11月目录1.编制依据2.编制目的3.调试对象及范围4.调试方法、工艺或流程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6.调试步骤、作业程序7.安全技术措施8.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9.附录1.编制依据1.1 锅炉厂、设计院有关资料;1.2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1.3 《锅炉燃烧试验研究及测量技术》。
2.编制目的本措施仅适用于南通醋酸纤维××公司五期工程锅炉投产前对锅炉所做的冷态通风试验。
通过本次试验以检查设备及其安装能否达到正常运行所需的空气动力场要求;为锅炉的首次点火创造条件,为以后热态运行及燃烧调整提供参考。
3.调试对象及范围本锅炉为单锅筒、集中下降管,自然循环∏型布置的固态排渣煤粉炉。
室外布置。
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置膜式水冷壁。
炉膛出口处布置屏式过热器,水平烟道装设了两级对流过热器。
炉顶、水平烟道两侧及转向室设置顶棚管和包墙管。
尾部交错布置两级省煤器及两级空气预热器。
锅炉构架采用双框架全钢结构,按7度地震烈度、Ⅱ类场地设防。
炉膛水冷壁、过热器悬吊在顶板梁上,尾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支承在后部柱和梁上。
锅炉采用直流煤粉燃烧器正四角切向布置,假想切圆为φ495mm,制粉系统采用钢球磨中间仓储式,热风送粉。
1.锅炉规范额定蒸发量 130t/h额定蒸汽温度 540℃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 MPa锅筒设计工作压力(表压) 11.27 MPa给水温度 215℃排烟温度~135℃热风温度 339℃排污率 2%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锅炉设计效率 91.1%锅炉保证效率 90.5%燃料设计煤种烟煤61.32%CdH3.21%d8.20%OdN0.93%dS0.53%dA25.81%d9.6%MtV21.35%d21.64MJ/kgQnet.arHGI 80点火及助燃用油0号轻柴油,炉前油压力2.50MPa锅炉基本尺寸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6690mm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6690mm锅筒中心线标高 30900mm 锅炉最高点标高(集汽集箱) 34500mm 锅炉顶棚管标高 27600mm 运转层标高 7000mm锅炉构架左右两侧柱中心线间距离(外柱) 16920mm锅炉构架炉前柱至后柱中心线间距离 16100mm 风机参数:2.1 锅炉烟风系统联调2.2 烟风系统严密性试验;2.3 一次风测量与调匀;2.4 二次风挡板特性试验;2.5 三次风测量;2.6 观察模化工况下炉内空气动力场;4.调试方法、工艺或流程在现场条件满足的条件下,首先进行锅炉烟风系统联调及烟风和制粉系统的严密性试验,确保试验系统工作正常,然后在锅炉冷态模化计算的基础上,调整有关参数进行锅炉冷态各项试验。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5770e227916888486d786.png)
UG-160/9.8-M3动力场试验方案编写: 张虎平审核:批准: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热电车间二〇一二年四月一日一、试车的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试车总指挥:调试指挥人: 车间主任调试单位负责人现场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设备技术员工艺技术员调试单位技术人员调试验收负责人: 安环部,生产部参加人员: 工艺试车组成员,施工安装人员,电气仪表人员.二、试验目的对锅炉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是检验系统及转机整体运行情况,掌握转机及系统中挡板、液力耦合器的调节特性,标定压力、流量测量仪表,测试及调整进入燃烧室的一、二次风速,测试流化床的布风板阻力和料层阻力特性,找出临界流化风量及灰循环系统的特性,为锅炉的启动运行及燃烧调整提供参考资料。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调整、测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锅炉燃烧系统最佳运行方式,从而保证锅炉燃烧稳定、完全、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及热负荷分布均匀,防止结焦和燃烧设备损坏,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汽温、汽压稳定,以适应机组负荷变化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
为运行中料层厚度提高参考值等。
三、风量标定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高压风机、二次风机,调定各试验项目所需工况,保持稳定运行。
标定和测试如下项目:1、二次风机风量标定按照下表测试:2、标定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在风量测量装置前或后一直段上进行测试标定。
按照下表测试:3、在炉膛内二次风口测试二次风速,检查各风口气流的方向、调整各风口气流的均匀性。
同时,检查炉膛内各播煤风口气流状况。
4、一次风机风量标定按照下表测试:5、对总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标定调节一次风机的挡板开度,在风量测量装置前一直段进行测试标定。
按照下表测试:6、对上一次风风量测量装置标定调节一次风机的挡板开度,在测风装置前一直段进行测试标定。
按照下表测试:7、在炉膛内一次风口测试一次风速,检查各风口气流的方向、调整各风口气流的均匀性。
三、测定布风板阻力及测定不同料层厚度风量与阻力关系。
炉膛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炉膛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b454f167a98271fe910ef96b.png)
煤粉炉炉膛运行的可靠性和经 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烧器及 炉膛内的空气动力工况,即空气 (包括挟带的燃料)和燃烧产物的 1、从燃烧中心区有足够的热烟气回 流至一次风粉混合物射流根部,使 燃料喷入炉膛后能迅速受热着火, 且保持稳定的着火前沿。
良好的炉膛空气动力工况:
2、燃料和空气的分布适宜,燃料着 火后能得到充分的空气供应,并达 到均匀的扩散混合,以利迅速燃烧 及燃尽。
良好的炉膛空气动力工况:
3、炉膛内应有良好的火焰充满度, 并形成区域适中的燃烧中心。这就 要求炉膛内气流无偏斜,不冲刷炉 壁,避免停滞区和无益的涡流区; 各燃烧器射流也不应发生剧烈的干 扰和冲撞。
一、流动过程的模化条件
1、几何相似:模型和原型的几何形状相似; 2、运动学相似:模型和原型中的每个质点的 运动图形相似; 3、动力学相似:模型和原型中各种力的作用 关系必须相似; 4、热力学相似:系统中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对 于模型和原型必须有相同的数值;
流动过程的模化条件(续)
5、化学过程相似:系统中不同部位的浓度 差对于模型和原型必须有相同的数值; 6、燃烧过程的工况组织相似:如过量空气 系数相同、燃料相同、一、二次风混合 过程相似等; 7、两相流动的相似。
动量比相等
为了达到多股射流混合流动的 相似,必须保持各喷燃器在冷态下 与热态下射流惯性力的比值相等, 也就是动量比相等。
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观测方法
1、飘带法 2、纸屑法 3、火花法 4、测量法
四、冷态试验结果分析
• • • • • • • 喷口速度分布、气流方向; 二次风门挡板特性; 四角均匀性; 切圆大小、位置; 炉内气流的旋转性; 气流运动轨迹; 测速管系数标定等。
涉及120个相似准则!
2号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及分析
![2号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2daa15b7360b4c2e3f64e7.png)
2 试验项目
(1) 一次风调平, 一次风速测量及调整; ( 2) 工况 1: 第 1 层一次风射流冷态模拟试验; (3) 工况 2: 第 2 层一次风射流冷态模拟试验; ( 4) 工况 3: 第 1 层燃烧器一次风 + 上下二次 风;
8
4 华北电力技术 NOR TH CH I NA EL EC TR I C POW ER N o. 3 2007
高井热电厂 2 号锅炉为前苏联巴尔拉乌里 锅炉厂生产的 (B K3) 2202100Ф В型高压、 单汽包 自然循环煤粉锅炉。 该炉于 2005 年 9~ 10 月大 修。 大修中发现锅炉的炉膛有轻度变形 , 为了解该 变形的影响及大修中燃烧设备的安装质量、 炉膛 空气动力工况, 为热态运行提供参考, 在 2 号锅 炉大修结束后、 机组启动前进行了该炉的冷炉空 气动力场试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试验目的
( 1) 检查燃烧器安装角度是否正确 , 一次风
射流是否偏离几何中心线; ( 2) 检查冷态下形成切圆后烟花轨迹的旋转 情况及切圆中心是否偏斜、 气流是否刷壁; ( 3) 检查各层一 次风火焰在 炉膛中的充 满 度; (4) 检查二次风混合后燃烧器出口气流及扰 动的情况。
4 冷态模拟有关试验参数的确定
表 2 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参数汇总
参数名称 工况 1 工况 2 炉膛负压�P a - 50 - 64 1 号送风机挡板开度�% 44 44 2 号送风机挡板开度�% 43 43 1 号送风机入口温度�℃ 16. 4 16 . 6 2 号送风机入口温度�℃ 16. 7 16 . 0 l 号送风机出口风压�kP a 3. 48 3 . 46 2 号送风机出口风压�kP a 3. 49 3 . 45 1 号送风机电机电流� A 16. 6 16 . 5 2 号送风机电机电流� A 15. 8 15 . 9 l 号引风机挡板开度�% 50 5 . 0 2 号引风机挡板开度�% 6 . 0 6 . 0 1 号引风机入口负压�kP a 0. 205 0 . 203 2 号引风机入口负压�kP a 0. 300 0 . 298 1 号引风机电机电流� 64. 0 63 . 6 A 2 号引风机电机电流� 68 . l 67 . 6 A 工况 3 工况 4 工况 5
煤粉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煤粉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180e107a7375a417866f8f95.png)
5.料层阻力特性试验
㈠目的:测定一次风量与料层差压的关系, 确定临界流化点(从固定床转变为流化床 的转折点)。
㈡方法:
在布风板上放上不同厚度(取300、400、 500毫米)的料层,按空板阻力特性试验的 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厚度的料层加空板的 总 的阻料力层阻特力性特ΔP性Z=ΔfP(LQ=)f,(Q进)。而得出不同厚度 根据料层阻力的变化特性,确定冷态下的 临界点位置。
⑷特点:
①火花的寿命较短,仅能观察出口气流,对大炉膛 不易观察炉内气流轨迹;
②在示踪摄像相片中,不易将射流与回流区分清楚
㈢测量法
⑴用测速仪测量各点射流速度和方向 ⑵测速仪: ①喷口出口平面气流 —速度探针、皮托管、旋杯式风速仪; ②炉膛空间气流 —热球风速仪、热线风速仪(可测范围
0.05~10m/s,可用于测量弱风区) —磁电高频风速仪(适宜高风速区,如喷
⑶特点:①飘带过长时容易打绞,既影响观察,又 会带来指示偏差;
②在弱风区飘带的敏感性差-飘带有一定强度,风 速低时不易飘动;
③观察记录工作量大,不适宜大尺寸炉膛,仅用于 中小容量炉。
㈡烟花法
⑴在各次风管距出口2米左右处,安放烟花示踪剂; ⑵示踪剂在风管中与风混合充满喷口,依靠风的引 射进入炉膛;
⑶火花的产生-用钢管做成类似注射器结构,筒内 填锯末,置于火上烘烤至阴燃状态;将注射器插入 风道上的开孔,将阴燃的锯末徐徐推进,即形成火 花流束。
表盘值
风量(m3/h)
4.布风均匀性检查
㈠目的:检查布风板的配风是否均匀,流化时有无 死料层
㈡方法
⑴加入料层约500mm,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 维持炉膛负压为20~30Pa; ⑵逐渐提高一次风机转速,使风量超过临界沸腾 风量,底料处于良好沸腾状态;
教你如何做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教你如何做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a2dcb49a45177232f60a222.png)
教你如何做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试验目的1确定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均匀性,确定风烟系统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
2确定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阻力特性。
3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
4研究炉膛火焰充满度及炉膛结焦的空气动力场原理。
5研究锅炉燃烧对受热面壁温影响、汽温偏差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燃烧的空气动力特性。
试验前准备工作在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要求,炉膛应该铺设足够保证安全的脚手架,脚手架不应该影响炉内气流特性,应该装设足够的炉内照明,便于试验观察。
试验前2小时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确保试验时炉膛内部环境不至于太恶劣,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在试验前要对燃烧器喷口、风烟系统挡板进行全面的测量、校对,保证试验真实,能正确模拟出锅炉内部空气动力场情况。
试验监测内容一、观测炉膛气流的充满度充满度一般用有效气流面积占整个炉膛截面积之比计算,充满度越大说明炉内涡流区域越小,炉膛利用率越高则且气流在炉膛内的流动阻力也越小。
二、观测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墙壁,若存在,炉膛容易结焦或产生高温腐蚀;气流在炉膛断面上的分布的均匀性,若存在偏斜时,则会造成偏斜一侧的温度过高,气温产生偏差,受热面超温,结焦等不正常情况的发生。
三、观测炉内射流相互干扰情况燃烧器内、外二次风以及一次风、中心风的相互干扰情况。
观测方法飘带法1 优点:这是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用长飘带显示气流方向,用短飘带显示微风区、回流区,用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情况;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差,若飘带过长,则指示气流方向的准确性差,做记录时,工作量较大。
飘带网截面长飘带显示气流烟花示踪法将烟花置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内并点燃,喷出的烟花轨迹即为炉内气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观察、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下烟花在一、二、次风射流中的轨迹,以此直观观察和分析该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最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精品版
![最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654667cc175527072208f9.png)
李笑来学习这里锅炉冷态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技术方案1试验目的通过本试验,可以直观地了解炉内气流的分布、扩散、扰动、混合是否良好,实际切园的大小、位置等。其结果可以帮助分析锅炉燃烧设备及各风粉管道的设计、安装、配风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安装验收、投产、热态燃烧调整试验提供参考依据。2引用标准、依据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96版)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96版)2.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96版)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2.5.《xxxxx锅炉设计说明书》3设备简介3.1锅炉主要设计参数:名称单位额定蒸发量t/h额定蒸汽温度℃额定蒸汽压力MPa锅筒工作压力MPa给水温度℃ 3.2煤粉燃烧器的主要设计参数:名称单位一次风速度m/s一次风率%二次风总风率%二次风风速m/s上二次风风率%中二次风率%下二次风率%边界二次风率% 4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4.1锅炉的烟风系统、制粉系统、燃烧设备安装完毕,内部所有异物已清除、并经通风试验合格。4.2锅炉的送、引、一次、排粉风机试运转合格,能进行可靠操作。4.3试验所需测点已经安装完毕。4.4各人孔门、安全门、检查孔均处于关闭状态,防爆门正常。4.5各烟、风系统风门、挡板的实际开度与指示的一致性经校验合格,各烟、风系统挡板门应开关灵活、固定可靠,全部能操作。4.6各烟风管道系统压力指示能正常投入,能正确显示。5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1在炉内最下层二次风口下边缘以下500mm截面处搭设一试验平台(铺满竹排并留一上下孔),要求平台牢固,能承载10人在上面工作的重量。在12m运行层,平右侧人孔门炉膛内,搭设一个3×3m的小平台,旁边装设1m高防护栏杆,要求牢固可靠,并搭设一个脚手架与上下孔连接,要求牢固,上下方便。5.2在炉内每个角的向火侧分别搭设一个10m高的脚手架,要求牢固可靠,可以承载2人上下行走,且不阻碍喷口气流。5.3在炉膛内布置36V行灯4盏,满足照明需要。.4炉膛外左侧人孔门处设联系人员一名,负责炉内外的通讯联络。6试验内容及步骤6.1炉内网面布置在炉膛下层一次风喷口中心标高截面处用铁丝布置一个“十”字形网面,用铁丝按锅炉厂说明制作两个切圆,安装在“十”字形网面中心。网面布置时,调试所试验人员现场进行指导和检查。具体作法:平炉膛下层一次风喷口中心标高用两根铁丝拉“十”,找出炉膛中心,在中心上布置切圆,由四角A层一次风喷口中心各拉一根铁丝与切圆相切,在铁丝上沿喷口中心按喷口长度间距用电工胶布缠绕,作为A、B层一次风气流衰减度测量测点。在“十”铁丝上沿炉膛中心按300mm间距用电工胶布缠绕,作为下层一次风切圆测量测点。6.2燃烧器检查对燃烧器安装情况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燃烧器喷口的形状是否与图纸相符,油枪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实测一组燃烧器喷口的实际尺寸;测量燃烧器的垂直度,检查燃烧器中心线安装是否垂直。对检查结果做好记录。6.3各风机投运下总风压调整按照规程要求,先启动一侧引、送风机,待正常后,再启动另外一侧引、送风机。两侧风机均启动正常后,保持两侧引风机开度一致,两侧送风机开度一致,使两侧风机并列投入运行。调节送、引风机,逐渐增加各风机出力,调整锅炉总风量至试验要求。调整一、二挡板,使燃烧器出口风速达到满负荷条件下的冷态模拟值。调整好引风机静叶开度,维持炉膛负压在-30~-50Pa的范围内。系统稳定后,对烟风系统吹扫20分钟,准备进行炉内空气动力场测量。6.4炉内空气动力场测量一、二次风速调整到试验所需的冷态模拟值后,开始进行以下项目测量:6.4.1用热式风速仪测量下层一次风喷口出口气流衰减特性,了解出口气流的衰减特性。测量时分两组同时进行,每组2人,对喷口的出口气流沿喷口中心轴线对风速进行实测。6.4.2用热式风速仪测量一、二次风喷口出口实际风速;6.4.3用热式风速仪测量下层一次风实际切圆的大小及位置,了解炉内气流的空气动力场情况;6.4.4用热式风速仪测量贴壁风风速大小,对风速较高的地方做好记录。7安全技术措施7.1试验设安全员一名,专门负责安全工作。7.2炉膛内搭的棚架工作平台一定要牢靠,炉膛内碎物、易燃物应清理干净。试验人员进入炉内前先启动风机清扫炉内一小时。7.3参加试验的人员应注意人身安全,进入炉内应着工作服、戴好安全帽、风镜及耳罩;在平台上行走应注意防止坠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7.4电线、电源插座应绝缘良好,无漏电,并置于人孔门旁侧一米以上处。7.5在风机运行和并列过程中,应注意监视各风机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7.6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及设备安全,如有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试验。8试验组织及人员分工8.1调试人员负责整个试验的指挥与协调,并负责提供对设备操作的要求及试验的技术指导。负责整个试验的观测、测试、记录工作。负责向参加试验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负责对搭设的平台、脚手架,安装的照明、测点进行验收。8.2安装单位根据试验要求,负责炉内测风平台、脚手架的搭设,照明的安装,试验所需测点的安装,并负责设备的维护,配合试验的进行。8.3电厂运行单位负责试验期间的设备运行操作、监护,按调试措施积极配合调试人员做好工作。8.4监理单位在全过程中行使质量监理职责。
蒸汽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蒸汽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fd927142b307e87101f696be.png)
蒸汽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一、概述所谓空气动力场主要是指燃烧设备及炉膛内部的空气(包括空气携带的燃料)以及燃烧产物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值的分布状况。
蒸汽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与炉膛空气动力场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组织良好的空气动力场可以保证蒸汽锅炉燃烧稳定、燃尽迅速。
这样可保持经济而可靠的燃烧从而合蒸汽锅炉能高效而安全地运行。
蒸汽锅炉投产前对蒸汽锅炉所做的烟风系统联调、蒸汽锅炉烟风严密性试验及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通过试验检查设备及其安装能否达到蒸汽锅炉正常运行所需的空气动力场要求,为蒸汽锅炉的首次点火创造条件,为以后蒸汽锅炉的热态运行及燃烧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项目(1) 蒸汽锅炉烟风系统联调(2) 烟风严密性试验(3) 标定风量测量装置的流量系数(4) 风机性能测试(5) 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6) 炉膛出口烟气分配均匀性测量(7) 料层阻力特性试验(8) 布风均匀性试验(9) 测定临界流化风量(10)回料阀特性调整试验(11)冷渣器冷态试验2.调试方法、工艺或流程在现场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烟风系统联调及烟风系统的严密性试验,确保试验系统工作正常,然后在蒸汽锅炉冷态条件下,调整有关参数并加入一定量启动床料进行蒸汽锅炉冷态各项试验。
3.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1)蒸汽锅炉本体、烟风系统、J阀、给煤系统、冷渣器等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合格;(2)一次风机、二次风机、J阀风机、吸风机等各重要风机分部试运转合格;(3)烟风系统的伺服机构能准确投用;(4)检查并清理炉膛及布风板,检查风帽安装是否牢固,并逐个清理风帽小孔,检查风帽小孔与耐火层的距离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耐火层应平整;(5)试验所需启动床料已备齐(6)所有转动部件附近无杂物,且影响通风试验的脚手架已拆除;(7)冷态试验所需要的测点全部安装完毕(8)与蒸汽锅炉烟风系统有关的热工表计齐全并能准确投用;(9)测点处无固定平台或扶梯者,应按试验要求搭设牢固的脚手架,各测点处应有足够的照明;(10)试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准备完毕。
第三讲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第三讲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d203a928dd36a32d737581c0.png)
1)射流射程以及沿轴线速度衰减情况。
2)四角射流所形成的切圆大小和位置。 3)射流偏离燃烧器几何中心线的情况。 4)一、二次风混合特性,如一、二次风气流离喷口的混合 距离,以及各射流的相对偏离程度。 5)喷口倾斜角变化对射流混合距离及其相对偏离程度的影 响等。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3)、炉膛气流的主要观测内容:
了解和掌握锅炉试验前运行工况和设备运行参数;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5 6 7
敷设满足观测需要的脚手架,不影响气流工况。 炉内外工作人员预先规定好联络方式和信号。 投入送、引风机,必要时还可以投入排粉机,保 持规定的风量、风压。炉膛负压不宜过大,避免 敞开的人孔门影响气流。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4.试验方法:
(1)、火花示踪法(烟花示踪法)
火花示踪法技术是用自身发光的固体颗粒连续给入射 流,在有外界光源的情况下,这些发光的颗粒可以显示出 清晰而连续的流线,以达到观察的目的。 火花注入方法: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2)、飘带法
一般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以用飘带显
示气流方向判断微风区、回流区、涡流区的存在范围,用 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状况。 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较差;当飘 带过长时,因受牵连作用的影响,指示气流方向的偏差也 较大;此外,要得到炉内动力场的全貌,需做逐点记录, 工作量大。
试验三:锅炉空气动场试验
(1)在安全方面的影响: A、引起汽温超温。有可能 造成烟道再燃烧事故发生 B、火焰中心扩散后造成飞 边,引起水冷壁冲刷爆管 C、着火距离长,会造成锅 炉熄火和放炮事故。 D、着火距离短,燃烧器喷 口结焦损坏。影响炉膛卫 燃带的水冷壁安全。
2、空气动力场 对锅炉影响: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5b16889d5a8102d277a22f1b.png)
1、设备系统概述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机组锅炉为上海锅炉厂引进美国ALSTOM公司的技术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型号为SG-3102/27.46-M532,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半露天Π型布置。
设计煤种为平朔安太堡煤,校核煤种I为晋北烟煤,校核煤种II为云峰混煤。
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6台MPS275辊盘式磨煤机,正常运行,5运1备,其中A磨采用微油点火方式。
燃烧方式采用低NOx同轴燃烧系统(LNCFS),48只直流燃烧器分6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和中部,在炉膛中呈双切圆方式燃烧。
炉膛宽度34290mm,深度15544.8mm。
炉膛由膜式壁组成,炉底冷灰斗角度为55°,从炉膛冷灰斗进口集箱(标高7500mm)到标高51996.5mm处炉膛四周采用螺旋管圈,在此上方为垂直管圈。
螺旋管圈与垂直管圈过渡采用中间混合集箱。
炉膛上部及水平烟道从前至后分别布置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后烟井分成前后两个分隔烟道,前烟道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后烟道布置有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在前后烟道中省煤器下部布置调温挡板,用于调节再热汽温。
锅炉采用机械干式出渣系统。
锅炉启动系统采用带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锅炉炉前沿宽度方向垂直布置4只汽水分离器和2个贮水箱。
当机组启动,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直流负荷30%BMCR时,蒸发受热面出口的介质流经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蒸汽通过分离器上部管接头进入炉顶过热器,而饱和水则通过每个分离器下方连接管道进入贮水箱中,贮水箱上设有水位控制。
贮水箱下疏水管道引至一个三通,一路疏水至炉水循环泵入口,另一路接至大气扩容器疏水系统中。
过热器汽温通过煤水比调节和三级喷水来控制,第一级喷水布置在低温过热器出口管道上,第二级喷水布置在分隔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第三级喷水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过热器喷水取自省煤器进口管道。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资料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9d3702aee06eff9aef80737.png)
10
2.2重要作用
锅炉冷态试验的第三个重要作用是为锅炉机组点火 启动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因为经过一系列的检查、 消缺、试验,锅炉烟风系统和燃烧系统(除油枪和 点火装置外)不应该存在限制运行的任何问题,减 少机组启动过程中的问题,缩短机组启动时间。 实践证明,对于易发生灭火事故的锅炉,对于存在 燃烧器烧损和结渣问题的锅炉,进行一系列规范的 冷态试验非常有用。所以,电厂大多都非常重视锅 炉冷态试验,甚至不惜为完成全面规范的冷态试验 而专门改变工期。要进行规范的冷态试验,应根据 具体试验内容,合理计划和安排工期。
前言
为了判断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的优劣,就需要 对其进行试验观测、记录。这在热态是很难实 现的,通常采用冷态模拟热态的方法,即:在 冷态下,按一定的要求对炉膛进行通风,观测 其流动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冷态炉膛空气动力 场试验。 应该指出的是通常的冷态炉膛空气动力场试验 是冷态等温模拟试验,而锅炉热态运行时,炉 内气流工况属于粘性流体不等温的稳定受迫运 动。等温模化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描绘燃料在炉 内燃烧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只能对炉内流动 6 过程提供一些定性的结果。
7
前言
锅炉结渣和受热面粘污,其实质是燃烧和传热, 这也是任何化石燃料锅炉运行的本质问题。解 决神华煤燃用中出现的结渣和粘污问题,需要 持续、全面和深入地工作,任何条件发生变化, 都可能使问题重新出现和转化,不是一次或者 一方面问题解决后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这就是 像机组运行这样动态对象的客观特性。虽然大 家对这些问题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在一 些层面上也得到控制和解决,但仍然建议大家 对本质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持续研究和解决, 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更具针对性。
前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引用标准
4术语/定义
5职责
6作业程序
7报告和记录
8 危险源
9 危险源控制
修改记录
1 目的
检查燃烧器制造、安装质量。
掌握炉内空气动力场特性,找出存在的问题,为热态运行、燃烧调整提供依据。
进行一、二次风风门档板试验,掌握其特性。
对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和排粉风机进行运行考验。
2 适用范围
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
3 引用标准
3.1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2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3锅炉制造厂有关技术标准。
4 术语/定义
4.1 本要求采用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术语及其定义。
4.2 必要时指顾客、总工、总公司领导要求时。
5 职责
5.1 本所热动室锅炉技术岗位工作人员为本作业的承担者。
5.2 工作负责人的职责:必要时编写试验方案,现场试验人员的安排、试验测点安装验收与试验场所安全监督、试验指挥与协调、现场结果的确认和必要时最终试验报告的编写。
5.3 试验参加人员的职责:负责试验仪器的准备、监督试验测点安全、试验测试与记录、数据分析和整理,配合负责人搜集资料。
6 作业程序
6.1 本作业承担者的基本要求
6.1.1 本作业承担者应熟悉锅炉主、辅机结构性能及其运行的专业知识。
6.1.2 本作业一般为5—8人,其中工作负责人1名。
工作负责人应具有本岗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参加者应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员。
6.2 试验方案的制定
6.2.1 工作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立即收集试验机组锅炉的有关资料,必要时制定
出本试验方案。
6.2.2 试验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试验目的、锅炉设备概况、试验方法、试验内容、试验条件(包括试验平台、通道、照明和测点布置、加工、安装等要求)、试验组织分工、安全措施。
6.2.3 试验方案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核,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批准,并经顾客方认可后形成文件。
6.3 试验设备的要求
6.3.1 设备领用时的检查
设备领用时应通过自检或其它方法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检查试验所需仪器是否齐全。
本作业所需如下主要仪器:电子微压计、测速仪、U型管、皮托管。
6.3.2 对外提供的试验材料(如烟花)质量应把关进行验收。
6.3.3 包装与运输
本试验用精密仪器应置于专用仪器箱内,其它仪器也应妥善包装,确保在运输途中保持其完好。
6.3.4 试验设备使用前的检查
试验设备在正式试验的应通过预备性试验、观察设备的使用状况是否能满足试验要求。
6.4 试验方法及步骤
6.4.1 试验前的准备
6.4.1.1 事先提供冷态试验测点的加工图和布置方案,待试验测点加工好后,派专人去现场指导测点安装。
试验前由工作负责人验收合格。
6.4.1.2 提供试验平台、通道和照明的布置方案,派专人去现场指导执行,试验前由工作负责人验收合格。
6.4.1.3 对新建锅炉,试验前应检查参加试验风机(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排粉风机)是否完成分部试运,一、二次风风门档板是否能开、关操作,有关参与试验运行表计是否能正常投运。
6.4.2 必要时,试验前召开由本所试验人员和电厂相关领导、技术人员组成的试验协调会议,对试验进行交底、安排。
6.4.3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6.4.4 进行测速装置的标定。
进行一次风门档板特性试验。
进行一次风速调平试验。
进行炉内空气动力场试验。
必要时,进行烟花示踪试验。
6.5 试验过程质量控制。
测速装置应安装在远离弯头和风门(大于5D)的直管道上,以确保标定系数的准确、可靠。
在进行一次风速调平时,应通过安装在一次风管上的挡板,就地测压信号管应保持通畅,一次风压表计与一次风管一一对应。
试验过程中如发现一次风气流贴墙或炉内切圆过大、过小等问题,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7 报告和记录
7.1本试验的有关原始数据记录、试验方案、试验报告的保存应符合本所有关文件的要求。
7.2 现场试验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尽快拿出试验结果,并形成完整的试验报告。
7.3试验报告经本室负责人审核,并报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正式打印成文,然后按合同的要求,交付给顾客方。
8危险源
高空是冷态空气动力场作业的危险点。
9危险源控制
9.1 凡在离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凡能在地面上预先做好的工作,都必须在地面上作,尽量减少高处作业。
9.2 担任高出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
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9.3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措施,方可进行。
9.4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9.5 安全带在使用全要进行检查,并应定期(每隔6个月)进行静荷重试验;试验荷重为225公斤,试验时间为5分钟,试验后检查是否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记录。
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处理。
9.6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的钢丝绳上。
禁止挂在移动或不老固的物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