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afaf1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b.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1.掌握流体的密度、粘度、热导率等物理性质。
2.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3.掌握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理论,包括层流和湍流、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等。
4.理解气液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等。
5.掌握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包括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等。
6.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分析流体流动问题。
7.能够计算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参数,如流速、压力降等。
8.能够分析气液平衡问题,确定相态和相组成。
9.能够运用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
1.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热导率等,通过实例讲解其测量方法和应用。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讲解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3.流动和压力降:讲解层流和湍流的特性,分析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的压力降计算方法。
4.气液平衡:讲解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气液平衡问题。
5.传质过程:讲解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传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化工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化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1d940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d.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涵盖了诸如热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基本概念。
本科生需要在本课程中学会运用这些基本概念解决工程问题,并开展一些基本的实验设计和模拟计算。
该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化工原理课程的理论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课程的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化工原理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工业问题。
具体目标有:1.学习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习掌握传质过程的基本方程和物理资料的估算方法。
3.学习掌握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机理的分析方法。
4.在实践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模拟计算工具的使用。
课程内容该课程设计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实验部分学生将进行基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质量传递、热力学、反应工程等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来确定已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一些例子包括:•燃烧烷基气体的热力学变化。
•分析盐水蒸汽-液体传质的影响因素。
•合成醇酸的相变反应工程。
•模拟火箭推进器的性能和热效应。
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并学习如何使用化学试剂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另外,还将学习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
模拟部分该部分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模拟基本化工过程。
具体而言,学生将使用Petrosim (或者其他模拟计算工具)软件来模拟各种化学过程,包括:•含有减压操作的多物质流体化反应器。
•用于石油提炼的不同精炼工艺的流程模拟。
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习理解物理过程、建立适当的模型、配置计算软件,并分析和评估模拟结果的有效性。
成果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提交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1.实验部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同时要展示自己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独立能力。
2.模拟部分的模拟计算过程与结果,展示自己对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3.论文应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提交,格式和结构必须规范,课程须按时完成。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d972a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7.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介1. 引言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工工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课程设计。
本文档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巩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实验操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通常包括一定的实验操作,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实验操作对学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中实验原理的理解。
3.2 计算和模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还包括一些计算和模拟的内容,学生需要根据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模拟。
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工原理的数学基础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计算和模拟能力。
3.3 报告撰写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通常还包括一份报告的撰写,学生需要将实验操作、计算和模拟的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报告的撰写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4. 课程设计建议为了顺利完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4.1 提前准备在开始课程设计前,学生应提前阅读课程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论文,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中更加游刃有余。
4.2 注重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应注重实验的细节,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学生还应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4.3 利用计算和模拟工具在进行计算和模拟时,学生可以使用相关的计算软件和模拟工具,例如Matlab、Aspen Plus等。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d598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d.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在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后,根
据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的一门课程。
在进行化工原
理课程设计时,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从实际工程问
题出发,进行设计、分析和论证。
首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设计
题目的确定、设计依据的分析、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计算的进行、设计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以及设计报告的撰写等环节。
学生需要根据
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依据,合理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最终撰写设计
报告。
其次,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化工原理
知识,如物质平衡、能量平衡、传质过程等理论,结合实际工程问
题进行设计。
例如,可以设计化工流程中的反应装置、分离装置、
传热装置等,通过计算和分析来确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此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设计计算和实验操作,并能够准确
地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的来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
理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
够加深对化工原理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e79c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 引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
2. 目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内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涵盖了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的设计。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3.1 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的平衡、能量的平衡、动量的平衡等。
学生将掌握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
3.2 工艺流程的设计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化工工艺流程。
学生将通过分析化工原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器类型、控制参数等,设计出满足工艺要求的化工工艺流程。
4. 方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4.1 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实际的化工工程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了解化工工艺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流程。
学生将在实践中学习化工原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4.2 课程讲解和案例分析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案例,掌握化工原理的实际应用方法。
5. 评价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项目报告的评分和学生的学术表现。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评价指标:5.1 项目报告评分学生将根据课程设计项目的要求,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
教师将对学生的设计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5.2 学术表现除了项目报告的评分外,教师还将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
学生的学术表现包括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等。
6. 总结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7051a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a.png)
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结合工程实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 件等工具,进行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设备选型和计算、车间布置设计等。
02
化工原理基础知识
化工过程基本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在任何化工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凭 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另一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
在化工过程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 种形式。
作品三
点评其环保理念在设计中的体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品四
点评其综合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总结回顾
课程目标与内容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应用化工原理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包括流体流 动、传热、传质分离等基础实验,以及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模拟优化等综合项目。
据。
02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 类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
03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结 果进行解释和评估,验证实验
假设。
结果讨论与改进措施
结果讨论
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差异 原因,总结实验经验。
改进措施
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 进方案和优化措施。
实验报告
学习态度与方法
回顾本次课程设计,我认为自己在学 习态度和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 如,有时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细节 和准确性;在遇到困难时缺乏耐心和 毅力,容易放弃或寻求他人帮助。为 了改进这些问题,我需要更加专注和 细心地对待每一个任务,并学会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介绍PPT课件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4d2c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2.png)
0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设计案例一:分离设备的设计
分离设备设计
介绍各种分离设备的原理、 特点和应用,如离心机、 过滤器、萃取塔等。
设计要求
根据给定的工艺条件和要 求,选择合适的分离设备, 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计算 和性能评估。
案例分析
以实际生产中的分离设备 为例,分析其设计特点、 操作原理和优缺点,提出 改进方案。
计算错误或误差过大
总结词
计算错误或误差过大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 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影响设计的可行性和 准确性。
详细描述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因为粗心或对计算公 式掌握不够熟练,导致计算错误或误差过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仔细核对计算 过程和结果,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学生也需要加强对计算公式和方法的 掌握和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精度。
设计案例三:换热设备的设计
换热设备设计
介绍各种换热设备的原理、特点 和应用,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
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等。
设计要求
根据给定的热量交换条件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换热设备,进行结构设 计、参数计算和性能评估。
案例分析
以实际生产中的换热设备为例,分 析其设计特点、操作原理和优缺点, 提出改进方案。
培养能力
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交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涉及多 个学科领域,如化学、物 理、数学等,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系统分析
工艺计算
学生需要分析给定化工过程的流程、设备 、操作条件等,理解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 理和相互关系。
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9f0692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1.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设计选择的课程为化工原理,是一门集理论和实验于一体的课程。
化工原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物理、分析化学、工程
原理。
它还阐述了有关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热、反应机理、热力
学等,这些概念和知识都是实习期间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能够分析和撰写化工原理的相关理论;
2.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熟悉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热、反应机理、热力学等;
4.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技能;
5.掌握和深入分析化工原理的实验技术的相关概念,为未来的实践打
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1.反应热学:此部分将介绍什么是反应热学和反应热学的基本概念,
以及教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2.反应机理:此部分将介绍反应机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分析反应机理,使用反应机理理解反应机理的过程。
3.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热力学的概念,以及K值和G值的定义及计算,以及深入讨论热力学概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自由能函数、热力学
参数和热力学原理的应用。
4.实验技术:本部分将介绍实验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实验技术应用于化工原理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实。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9aa50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3.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打下化工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体系,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3.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a.化工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c.化工原理的相关学科和领域2.物质的结构与性质a.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b.物质的相态变化与热力学c.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3.热力学基础a.热力学基本定律和概念b.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c.热力学的应用和工程实践4.化工原理的传质与分离a.传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b.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分离设备的设计和应用5.反应工程基础a.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b.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c.反应工艺的应用和优化6.流体力学基础a.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动规律b.流体的流动类型和应用c.流体力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深入理解。
3.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化工实验和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中期考试:包括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核。
3.期末考试:总结对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六、教材1. 《化工原理导论》,作者:王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 《化工原理》,作者:张三,出版社:化学出版社七、课程作业1.每周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31390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6.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概述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独立完成一个化工工艺流程的设计,学生将对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二、课程设计目标1.深入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 项目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化工领域相关的课题或实际问题作为设计项目。
课题可以是某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也可以是某种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设计等。
2.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所选课题,进行必要的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设备选型和设备布局等内容。
3. 设计报告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撰写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确定项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化工相关课题或实际问题作为设计项目。
2. 文献调研学生进行必要的文献调研,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现有设计方案。
3.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文献调研结果,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详细的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设备选型和设备布局等内容。
4. 设计实施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实施。
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
5. 报告撰写学生根据设计实施的结果,撰写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6. 成果展示学生根据课程要求举行成果展示活动,展示设计成果和分享设计经验。
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1.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2.设计实施的完整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86d9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a.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安排:36学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工程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概论本部分将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物质结构和性质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成分、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3.化工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4.化工动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动力学和热量传递动力学等内容。
5.化工工艺流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工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化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6.化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7.实验教学本部分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课时,学生将进行有关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化工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具备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一定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材主要教材:《化工原理导论》(第二版)蒋立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张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
马江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马江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a246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a.png)
马江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2. 使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如蒸馏、吸收、萃取等;3. 帮助学生理解化工设备的设计与优化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工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工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倾听他人意见;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化工原理知识;2. 注重实验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 常见单元操作原理:蒸馏、吸收、萃取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化工单元操作原理》3. 化工设备设计与优化:换热器、反应釜、塔设备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化工设备设计与优化》4.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实验现象;-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5. 化工软件模拟计算:运用化工软件进行流程模拟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六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6. 化工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际化工生产案例,探讨化工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七章《化工案例分析》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第2周:常见单元操作原理第3周:化工设备设计与优化第4周: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第5周:化工软件模拟计算第6周:化工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化工原理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王卫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王卫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65c1d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e.png)
王卫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如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2. 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基本计算方法,如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等计算;3. 了解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如反应釜、塔设备、换热器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计算反应所需物质量等;2.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和设备进行简单的化工实验,如测定反应速率、分析物质成分等;3. 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表达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化工基本概念2. 化工过程中的基本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等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 化工计算3. 化工设备基本原理和结构:反应釜、塔设备、换热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化工设备4. 实验方法和设备:测定反应速率、分析物质成分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化工实验方法5. 实际案例分析: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计算反应所需物质量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化工案例分析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基本概念学习,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周:化工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第三周:化工设备原理和结构;第四周:实验方法和设备,进行简单实验;第五周:实际案例分析,设计化工流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7946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e.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化学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科目。
本课程设计旨在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化工原理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主题本课程设计的主题是“设计一座化工厂”。
学生需设计一个化工流程,包括原料和中间产物的处理、反应器的选择、反应条件的调整等方面,并进行流程图、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计算。
2. 设计流程•第一步:确定设计要求和条件学生需按照实际工业生产中的要求和条件,确定设计的物料、产量、品质等关键参数。
•第二步:选择反应方案根据要求和条件,学生需选择相应的反应方案,并确定反应器类型和大小。
•第三步:制定工艺流程学生需制定处理原料和中间产物的工艺流程,并考虑各处理步骤的顺序和影响。
•第四步:进行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根据工艺流程和反应方案,进行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
学生需考虑原料和中间产物的用量,反应产物的生成和转化,以及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的情况。
•第五步:绘制流程图和平衡方程根据计算结果,学生需绘制流程图和平衡方程,并进行统一的单位换算。
•第六步:进行方案评估和改进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学生需对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3. 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设计要求:根据指定的原料和条件,设计化工流程,并进行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绘制流程图和平衡方程。
要求数据准确,计算正确,创新性强,表达清晰。
•评分标准:–设计思路和方案(30%)–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30%)–流程图和平衡方程(20%)–书面报告(20%)三、学习目标与作用1.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具备以下能力:•掌握化工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方法;•熟悉各种反应器的特点和应用;•具有较强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作用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意义非常重要,它对培养化学工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05e10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0.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Design for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目的和要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完成某一化工设备(如精馏塔,吸收塔,干燥器等)的工艺设计和设备装配图的绘制,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还应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及搜集数据的能力;2. 正确选择设计参数,在正确设计思想指导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 迅速、正确进行工程计算(包括电算)的能力;4. 用简洁、精练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总学时82学时)1. 设计方案的确定,画出工艺流程图 4学时2. 物料衡算 2学时3. 收集物系平衡数据,绘制y ~ x图 4学时4. 确定进料状态q,计算Rmin 和 Ropt,过程的优化,求取N 12学时5.精馏塔工艺参数的确定,塔径、塔高的计算 12学时6.辅助设备的选型 12学时7.设备装配图的绘制28学时8.设计说明书的编写8学时主要参考书[1]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化工原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第13篇)汽液传质设备.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4]Perry.R..H. ,Chemical Engineers’Handbook 5th ed ,McGraw-Hill,NewYork,1973[5]Rouald W.R: Handbook of Separation Processes Technology,1987[6]W.L.McCabe and J.C.smith: Unit Op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ing 3thed ,1976[7] C.J.Jeankoplis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Unit Operation 197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503cd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c.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的工程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化工原理知识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标如下:1.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习并掌握化工原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三、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选择了一个实际的化工工程案例:酸洗工艺设计。
设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工艺流程设计根据所提供的原料性质和产品要求,设计酸洗工艺的流程。
其中包括酸洗槽的选择和设计,溶液的配制,以及酸洗操作的步骤。
2.设备选型和设计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设计。
包括酸洗槽、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的选型和规格确定,以及设备的布局设计。
3.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对酸洗过程中的物料流量和能量进行平衡计算,以确定各个过程参数的设定值。
4.安全考虑和环境影响评价对酸洗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
同时评价酸洗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5.实验操作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际的酸洗实验操作。
包括酸洗槽的装置和调试,溶液的配制和使用,以及操作步骤的确定和实施。
四、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如下:1.结合化工原理知识,设计出合理完善的酸洗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2.进行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确定各个过程参数的设定值;3.充分考虑安全和环境因素,设计合理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4.执行实验操作,完成酸洗工艺的实验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5.编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计算过程、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五、设计评价指标本次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合理性;2.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的准确性和完备性;3.设计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4.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准确性;5.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完整性和逻辑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https://img.taocdn.com/s3/m/683b218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0.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公式,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化工原理的基本公式进行计算,能够分析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能够解决实际的化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化工原理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原理。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工原理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化工原理的基本公式: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公式,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3.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讲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反应原理、传递原理、控制原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化工过程案例,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化工原理》作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化工原理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化工原理参考书,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准备化工原理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e6286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b.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培养学生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
•熟悉化工工艺设计和操作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进行化工工艺设计和操作。
•具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传热等基本原理。
2.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包括反应器、蒸馏塔、吸收塔、膜分离等基本设备及其操作。
3.化工工艺设计和操作:包括流程图、物料和能量平衡、设备选型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如下:1.第一章:化工原理概述(2课时)•化工原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化工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2.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4课时)•流体的性质和流动规律。
•流体流动的计算和控制。
3.第三章:热力学基础(4课时)•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和应用。
4.第四章:传质传热(4课时)•传质和传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传质和传热的计算和控制。
5.第五章: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6课时)•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蒸馏塔和吸收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6.第六章:化工工艺设计和操作(4课时)•流程图的绘制和分析。
•物料和能量平衡的计算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传递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44b5c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d.png)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一、引言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设计一门全面且高效的化工原理教学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论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化工原理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质量传递、能量传递、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学习目标:学生应能够熟练操作化工实验仪器设备,掌握常用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 应用目标:学生应能够将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理解化工过程中的原理和规律,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和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等。
(2) 质量传递:质量传递的基本概念,质量传递过程的速度控制因素,质量传递的传递机制等。
(3) 能量传递: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热传导的基本理论,传热方式与传热设备等。
(4) 流体力学: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和物理规律,流体传动设备等。
2. 实验教学内容:(1) 基础实验:采用常规实验装置,进行化工原理相关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测定,质量传递过程的实验,热传导实验等。
(2) 设计和创新实验: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1) 理论部分:采用讲授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部分: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并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估和成绩评定1. 理论部分评估:通过平时作业、课堂互动和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估,占总评成绩的30%。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https://img.taocdn.com/s3/m/db22e1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a.png)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是一门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化工原理的课程。
通过深入的理论讲解和丰富的实例分析,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工原理的扎实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 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热力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3. 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2) 化工热力学;(3) 化工动力学;(4) 化工传质过程;(5) 化工反应工程基础;(6) 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2. 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系统性地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引导学生建立牢固的理论基础;(2) 实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实验操作:进行化工原理相关的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就特定的化工原理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 日常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等;2. 作业与实验报告:对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3. 期中、期末考试:进行笔试、实验操作等形式的考核;4.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相关的课程设计,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五部分: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程设置如下:1. 第一章:化工原理基本概念2. 第二章:化工热力学3. 第三章:化工动力学4. 第四章:化工传质过程5. 第五章:化工反应工程基础6. 第六章: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第六部分:总结《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样例》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教学安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工原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页:到我这拷一份标准的标题页,已经给大家设 计好了(可以在这页上进行个性设计,但我列出的 几项必须有)。
任务书:将发下去的任务书到时大家再打印一份,也 可以将我给的任务书先复印一份留到最后进行装订。
目录:列出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第一章、第二章… 二级标题:1.1、 1.2、…2.1、 2.2、… 三级标题:1.1.1. 1.1.2.
艺流程简图,列入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 3、施工图设计阶段 ——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辅助管道及蒸
汽伴管系统图,列入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
下面就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的内容及其绘制加以介绍,详情 请参阅教材及其他参考文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的内容
① 按工艺顺序排列的设备示意图; ② 设备流程号(位号); ③ 物料及动力; ④ 管线上的主要阀门连接设备的管道及其管道
目录格式
举一例如下: 第一章 工艺计算
1.1 物料衡算 1.1.1. 全塔物料衡算 1.1.2. 精馏断物料衡算
参考文献格式
将你所参考的文献、资料、书籍的出处都在参 考文献中列出。格式如下: [1] (作者).(书籍名称).(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月
注意:我所用的几个不同的标点符号。
绪论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与内容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课程设计的内容 3.工艺流程设计 4.主要设备工艺条件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理论课
绪论
将 化工原理课程
比作一个完整统一体的人
课
目的:
程 设
➢ 综合能力训练
计
工程调研,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应用所学知
识、理论计算、设备选型、工程图绘制、编写设计计 算说明书。
②不能穿拖鞋、背心进教室。
③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不准抄袭,如有发现, 后果自负。(抄袭者和被抄袭的一并作不及 格处理)
2. 格式要求
1) 课程设计要统一到教务拿课程设计资料袋。
统一购买信纸(写设计说明书用)
2)资料袋封面上要统一书写
3)资料袋内的内容包括说明书和图纸两部分
说明书包括标题页、设计任务书、目录、 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计算、主要工艺尺寸的 计算、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设计结果一 览表、对本设计的评述、参考文献。
ω可用以关联一些与分子间力有关的性质。例如,气体的 压缩因子Zc或逸度系数可表示为对比压力、对比温度和偏心因 子的函数,由此得到的压缩因子或逸度系数可使气体的P-V-T 关系计算或热力学函数计算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一、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1. 纪律要求 2. 格式要求
1. 纪律要求
1) 时间安排: 起止时间为6月21日到7月2日 6月21~22日在教室上课,下午查阅文献,
阅读教材,设计教室在5-408、5-409 6月23日起每天按照正常的上课时间到5-
408、5-409进行课程设计。
2)要求:
①每天上午8:30必须到达设计教室,中午11: 30后方可离开教室。下午2:30之前必须到 达教室,5:00后方可离开教室。
气液界面两边物质不同,则液体表面存在使其面积减小 的力(该力使液体呈球滴状),这个力就称为表面张力。 1. 表面张力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温度和界面两相物质 的性质有关。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2. 偏心因子ω (acentric factor)
物质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偏离分子中心之间的作用力 的程度。对于氩、氪、氙等分子为球形对称的惰性气体,两者 无偏离,偏心因子ω值为零;分子结构越复杂或极性越大,两 者的偏离越甚,偏心因子ω值越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四、设备设计
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
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是将设备的结构设计 和工艺尺寸的计算结果用一张总图表示出来。
内容如下:设备图形,技术特性,设备组 成一览表。
装配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一些物质性质参数
绪论
1. 表面张力σ (Surface tension)
多相体系中相之间存在着界面,通常,处于界面的分子与 处于相本体内的分子所受力是不同的。在水内部的一个水分 子 受到周围水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 0,但在表面的一个水 分子却不如此。因上层空间气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小于内部 液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所以该分子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其 合力方向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结果导致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 小的趋势,这种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
➢ 工程观念培养
理论→小试+中间试验→放大为实际工程生产应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基本要求
初定方案,绘制工艺流程图;
进行有关计算,得出设备主要尺寸和参数
(塔高,塔直径,塔板数等);※※※
选择附属设备; 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主体设备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附件; ⑤ 必要的计量、控制仪表; ⑥ 简要的文字注释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T 05 01 A . T 05 02 A .
粗馏塔
精馏塔
T 05 03 A . T 05 03 C .
冷凝器
冷凝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T 05 01 A .
粗馏塔
F
① 比例与图幅 ② 图线与字体 ③ 设备的表示方法(教材p9-12) ④ 管道的表示方法(教材p12-13) ⑤ 阀门及管件的表示方法(教材p13-14) ⑥ 仪表控制点的表示方法 (教材p9-15)
(1)设计方案制定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包括各种设计参数的选择、物料衡算、热量 衡算、理论塔板数计算、塔高、塔径等等。
(3)典型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4)工艺流程图 (5)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格式
⑴ 标题页(封面);
⑵ 目录;
⑶ 设计任务书;
⑷ 设计方案制定(简介);
⑸ 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⑹ 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⑺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⑻ 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一览表;
⑼ 对本设计的评述;
(10)工艺流程图、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
(11)参考文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三、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生产流程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ies)阶段 —— 框图+工艺流程草图 2、初步设计阶段(初设)—— 工艺物料流程图或带控制点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