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文意理解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3fc7bf242336c1eb95e81.png)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及赏析
![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7359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a.png)
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及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一」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 醉翁之意不在酒(3) 野芳发而幽香(4) 山肴野蔌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③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有趣。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02a4b9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b.png)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高耸于、屹立于。
5、【太守自谓也】太守自称。
6、【意】心思、情感。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之美,能够感动人的心灵,而把这种美妙融入到酒里。
8、【___开】森林中雾气缭绕,若隐若现。
霏,雾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归山谷,岩洞逐渐变暗。
暝,变暗。
10、【晦明变化】早晚、昼夜的变化。
11、【___发而幽香】野花绽放,芬芳扑鼻。
12、【佳木秀而繁阴】优美的树木茂密地遮荫。
秀,优美;阴,遮荫。
13、【风霜高洁】经受风霜的洗礼,高尚纯洁。
14、【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弯腰驮着东西。
提携,携带。
17、【洌】清澈。
18、【山肴野蔌】山中的和野菜。
蔌,野菜。
19、【___】摆放、陈列。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上的音乐,不是丝竹乐器演奏的。
酣,喝醉。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杯觥和筹码相互交错。
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计策、棋子。
23、【苍颜】苍老的面容。
24、【颓然乎其间】颓废疲惫地坐在其中。
颓然,颓废疲惫的样子。
25、【阴翳】阴暗的影子。
翳,阴影。
26、【鸣声上下】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
27、【乐其乐】欣赏别人的快乐。
29、【谓】说、称。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的时候能够与大家一起欢乐,清醒时能够用文言文来描述这种欢乐。
二、重点句子翻译:1、琅琊山的西南部山峰,山林和山谷非常美丽,远远望去非常壮观,这就是琅琊山。
2、走了六七里山路,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3、山峰回环曲折,路也跟着转弯。
在这样的山路上,有一座亭子高高地矗立在泉水之上,这就是醉翁亭。
4、谁给这座亭子取的名字呢?是太守自己取的。
5、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喝酒,他们只喝了一点点就喝醉了。
因为太守年龄最大,所以自称醉翁。
6、太守之所以喜欢来这里,不是为了喝酒,而是为了欣赏山水之美。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15e0d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d.png)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3)野芳发而幽香发: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围绕(2)情趣(3)开放2.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已的别号来称它的。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b43bcbe45c3b3566ec8b58.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5、【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26、【鸣声上下】指飞鸟上上下下鸣叫。
27、【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29、【谓】为,是。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710c0a6a172ded630a1cb648.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蔚然,。
3、【峰回路转】。
回,。
4、【翼然临于泉上】。
临,。
5、【太守自谓也】。
6、【意】。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林霏开】。
霏,。
9、【云归而岩穴暝】。
暝,。
10、【晦明变化】。
11、【野芳发而幽香】。
芳。
1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3、【风霜高洁】。
14、【负者】。
15、【休于树】。
16、【伛偻提携】。
伛偻,。
提携,。
17、【洌】。
18、【山肴野蔌】。
蔌,。
19、【陈】。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
丝,。
竹,。
21、【弈】。
22、【觥筹交错】。
觥,。
筹,。
23、【苍颜】。
24、【颓然乎其间】。
颓然,。
25、【26、【27、【28、。
29、【谓】。
二、重点句子翻译: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翻译: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翻译: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翻译: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c3928b89eb172dec63b733.png)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下面小编整理了醉翁亭记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醉翁亭记》原文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e7d52081a6c30c2258019e4e.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四时.也。
:⑤射.者中,弈者胜。
:⑥非丝.非竹。
:⑦四时.之景不同:⑧颓然..乎其间者:⑨山.行六七里。
⑩杂然而前.陈者。
⑪名.之者谁。
⑫太守宴.也。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2、一词多义: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②临溪而渔: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
:⑥而.不知人之乐。
:⑦蔚然而深秀者: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⑫水落而石出者:⑬往来而不绝者:⑭溪深而鱼肥:⑮泉香而酒洌:⑯杂然而前陈者:⑰起坐而喧哗者: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③名之者谁:④醉翁之意不在酒:⑤山水之乐: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⑦山间之朝暮也:⑧宴酣之乐: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②云归而岩穴暝:③暮而归:谓:①太守谓谁:②太守自谓也: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乐:①山水之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判断文言句式: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环滁皆山也。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⑤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⑥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⑦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⑧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⑨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⑪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房山区二模)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房山区二模)](https://img.taocdn.com/s3/m/5b8e5fe090c69ec3d4bb751c.png)
《醉翁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房山区二模)(三)阅读《醉翁亭记》,完成9-11题。
(共8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甲】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乙】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丙】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山行六七里行深山巨谷中行色匆匆B.日出而林霏开连月不开开天辟地C.四时之景年与时驰审时度势D.滁人游也无硕师名人与游旧地重游10.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理解:醉翁亭位于距离滁州城六七里的琅琊山上的酿泉之上。
【乙】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喝酒上罢了。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e5ebda8002020740bf1e9b4e.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山间之四时.也。
:⑤射.者中,弈者胜。
:⑥非丝.非竹。
:⑦四时.之景不同:⑧颓然..乎其间者:⑨山.行六七里。
⑩杂然而前.陈者。
⑪名.之者谁。
⑫太守宴.也。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2、一词多义: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②临溪而渔: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
:⑥而.不知人之乐。
:⑦蔚然而深秀者: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⑫水落而石出者:⑬往来而不绝者:⑭溪深而鱼肥:⑮泉香而酒洌:⑯杂然而前陈者:⑰起坐而喧哗者: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③名之者谁:④醉翁之意不在酒:⑤山水之乐: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⑦山间之朝暮也:⑧宴酣之乐: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②云归而岩穴暝:③暮而归:谓:①太守谓谁:②太守自谓也: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乐:①山水之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判断文言句式: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环滁皆山也。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⑤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⑥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⑦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⑧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⑨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⑪庐陵欧阳修也。
:⑫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
![醉翁亭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ee1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c.png)
醉翁亭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一、重点字词解释:1.环滁皆山也环:围绕;滁:滁州;皆:都;山也:都是山。
解释:指滁州周围都是山。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XXX:清新明朗的样子;深秀:深邃美丽。
解释:形容眼前的景色清新明朗,深邃美丽。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于:在;两峰:两座山峰。
解释:指水从两座山峰之间流出。
4.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展翅飞翔的样子;临:靠近。
解释:形容人站在泉水旁边像鸟展翅飞翔的样子。
5.名之者谁名名:给予名称;之:代指所指的事物;谁:表示疑问。
解释:问起这个景色的名称是谁给的。
6.饮少辄醉辄辄:就;少:一点。
解释:喝一点酒就会醉。
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心思,想法。
解释:指醉翁喝酒并不是为了酒,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融合,融入。
解释:指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到酒里面。
9.云归而岩穴暝归暝:黑暗。
解释:指云归了,山洞也变得黑暗了。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从:跟随。
解释:指太守回去了,客人也跟着他一起回去。
11.XXX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发:开花;秀:茂盛;繁阴:茂密的树叶。
解释:形容野花开放出幽香,树木茂盛,树叶繁密。
12.伛偻提携伛偻:身体弯曲;提携:搀扶。
解释:指老人弯曲的身体被人搀扶着。
13.XXX而酒洌洌XXX:清新的样子。
解释:形容泉水散发出清新的香气,酒也很清新。
14.XXX肴:菜肴;蔌:野菜。
解释:指山里的野菜和菜肴。
15.非丝非竹丝:指丝绸;竹:指竹子。
解释:指这种材料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竹子。
16.弈者胜弈弈:下棋。
解释:指下棋的人赢了。
17.觥筹交错觥:酒杯;筹:计算的工具。
解释:形容人们在喝酒、下棋时互相交错。
18.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颓废的样子;乎:表示语气的助词。
解释:形容人们在喝酒、下棋时显得颓废。
19.树林阴翳翳阴翳:阴暗。
解释:指树林里面很阴暗。
20.醒能述以文者醒:清醒;述:叙述。
解释:指清醒的人能够用文学作品来叙述自己的心情。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翻译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翻译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2fc12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a.png)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意思对即可)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翻译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四」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4.(1)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示例:【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醉翁亭记》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醉翁亭记》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d0c5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3.png)
《醉翁亭记》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醉翁亭记》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篇一」【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⑥气索:气短。
⑦不韵:不雅。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4分)(1)鸣声上下(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3)前后类如此(4)是时朝廷虽尝禁止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028793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6.png)
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知识归纳(全面,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知识归纳(全面,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a8f5bfe87101f69f3195a0.png)
• 泉香而酒洌(清) • 山肴野蔌(野菜) • 弈者胜(下棋) • 杂然而前陈者(错落的样子)(陈列、摆开) • 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 • 非丝非竹(音乐) • 觥(酒杯)筹(酒筹)交错(交互错杂) • 苍颜(脸色苍老) •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文中指醉醺醺的样子) • 宾客从(跟随) • 阴翳(遮盖) • 游人去(离开)
• 11、醉翁亭记
•
一、文学常识
• 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 家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
• 二、一词多义
• 归:
• ①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归集)
•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 乐:
• ①山水之乐(乐趣)
•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
•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 (后为“乐 趣”)
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
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 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 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 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 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 老的老人,醉倒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 四、重点语句翻译
• 环滁皆山也: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 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 开翅膀一样,高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31d69910a6f524cdbf8558.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今异义;古义:意趣,情趣。
今义:愿望,心愿。
②野芳.发而幽香。
:古今异义;古义:香花。
今义:散发。
③佳木秀.而繁阴。
:古今异义;古义:茂盛。
④山间之四时.也。
:古今异义;古义:季节。
⑤射.者中,弈者胜。
:古今异义;古义:文中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⑥非丝.非竹。
:古今异义;古义:弦乐器。
⑦四时.之景不同:古今异义;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⑧颓然..乎其间者:古今异义;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⑨山.行六七里。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沿着山路。
⑩杂然而前.陈者。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在面前。
⑪名.之者谁。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解释:取名、命名。
⑫太守宴.也。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解释:设宴。
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解释: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
解释:以…为快乐。
⑮至于负者歌.于途: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2、一词多义:而: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
②临溪而渔:【有争议】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承;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表顺承。
④而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表顺承。
⑤朝而.往,暮而.归。
: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⑥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却,可是。
⑦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⑧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顺承⑨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顺承⑪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顺承⑫水落而石出者:表顺承⑬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⑭溪深而鱼肥:表并列⑮泉香而酒洌:表并列⑯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⑰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顺承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③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⑤山水之乐:助词,的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⑦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⑧宴酣之乐:助词,的⑨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②云归而岩穴暝:聚拢③暮而归:回来谓:①太守谓谁:为,是②太守自谓也:命名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②临溪而渔:靠近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②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乐:①山水之乐:乐趣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3、判断文言句式: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f6f0f4a417866fb94a8e58.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5、【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26、【鸣声上下】指飞鸟上上下下鸣叫。
27、【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08e14c4689eb172dec63b748.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蔚然,。
3、【峰回路转】。
回,。
4、【翼然临于泉上】。
临,。
5、【太守自谓也】。
6、【意】。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林霏开】。
霏,。
9、【云归而岩穴暝】。
暝,。
10、【晦明变化】。
11、【野芳发而幽香】。
芳。
1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3、【风霜高洁】。
14、【负者】。
15、【休于树】。
16、【伛偻提携】。
伛偻,。
提携,。
17、【洌】。
18、【山肴野蔌】。
蔌,。
19、【陈】。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
丝,。
竹,。
21、【弈】。
22、【觥筹交错】。
觥,。
筹,。
23、【苍颜】。
24、【颓然乎其间】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9、【谓】。
二、重点句子翻译: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翻译: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翻译: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翻译: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观月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金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醉翁亭记》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ec3a9915f804d2a16c14b.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5、【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26、【鸣声上下】指飞鸟上上下下鸣叫。
27、【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文意理解
理解文意:
1、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3分)
答:在滁州城西南方向的琅玡山,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的旁边。
2、第二段从□□□□和□□□□两方面,描写了□□□□。
(3分)
答:早晚(朝暮)变化四时之景(四季景色)山间美景
3、第三段展现了四幅画面,依次是□□□、□□□、□□□和□□□。
(4分)
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选段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宴酣之乐”?作者为什么要描述“宴酣之乐”?(2分)
第一问
第二问
答:第一问: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第二问:①表现众人高兴愉悦的心情,(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
②体现太守(作者)能够与民同乐的情怀
5、第三段中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一句相对应的语句是(2分)
答: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4分)
答:滁州人(滁州百姓)众宾客太守(作者、欧阳修)乐
7、“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中的“乐”,与“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答:欧阳修的“乐”是乐趣的意思,指因山水而得的乐。
范仲淹的“乐”是快乐的意思,指因天下人都快乐了,自己才得到的快乐。
8.“醉能同其乐”的“其”指的是,“醒能述以文”的“文”指的是《》(2分)
答:众百姓《醉翁亭记》
9.选文紧紧扣住一个“乐”字,用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之乐,
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选文哪句话点明了这个中心?。
(4分)
答:禽鸟之乐太守之乐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
10.从全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和。
(2分)
答:山间美丽的景色滁州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或(①因山水之美而陶醉②因与民同乐(或:滁人之乐和宾客之乐)而陶醉)
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根据以上内容,补写对联的下联。
(2分)
上联: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下联:欧阳修□□□□□□□。
答: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