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介绍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温克族最大的聚居区是鄂温克自治 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的五岭山区,有 19000多平方公里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有8300多平方公里茂密的森林和猎场, 也有肥沃的耕地。出产各种奇禽异兽和 珍贵药材,如世界稀有的贵重木材—— 樟子松和闻名中外的白蘑菇、及鹿、犴、 猞猁、飞龙、乌鸡等;蕴藏着大量的煤、 铁、金、铜和水晶等地下资源。但由于 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鄂温克族的生产 生活方式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聚居在 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 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讷河县的鄂温克族 从事农业;居住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 扎兰屯市等地的鄂温克族则以半农半猎 为生;而额尔古纳左旗鲁古雅鄂温克族 乡的鄂温克族还从事着传统的狩猎业。 因为他们狩猎时使用驯鹿,常被称为 “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 迁徙前,猎民们先将驯鹿 集中在一起,并将部分能 够乘骑和驮物的驯鹿系上 笼头,拴在附近树上,一 般较老实的驯鹿用来驮人, 较生性的驯鹿用来驮物。 这时猎民们开始整理什物, 主要是拆卸“撮罗子” (“撮罗子”在鄂温克语 中为房子之意)上的覆盖 物。迁徙前的最后一项工 作,是猎民们要将猎民点 的所有用火扑灭。猎民的 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火, 一般要在“撮罗子”内外 各设一个火堂,用来做饭 和取暖,还要点几堆火为 驯鹿熏烟赶蚊虫。但是鄂 温克猎民从未发生过火灾, 他们是大兴安岭的护林防 火先进单位。
• 在漫长的旧社会里,鄂温克族人民深受苦难,处于日趋贫困衰亡的境 地。在清代,统治者驱使他们去打仗,大多死于战场。日本侵略者实 行种族灭绝政策,加上天花、伤寒、性病等蔓延,人口急剧下降。 1931年辉河沿岸鄂温克族居民为3000多人,到1945年只剩存1000余 人。1945年8月,鄂温克族获得新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帮助他 们恢复和发展生产。1947年开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牧区、农区(包括 靠山区)进行民主改革;在尚保留原始社会残余的游猎区,则大力扶 助他们发展生产,通过合作化使之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1958年 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同年8月1日成立了鄂温克族自治旗,还 先后建立5个民族乡和一个民族索木(区)。培养出许多本族干部。自治 旗成立以来,逐步改变了过去“逐水草而居”的状况,实行定居放牧, 一批猎民、牧民新村相继出现在林区和草原。采取“以牧为主,结合 畜牧业发展多种经济”的方针,使畜牧业迅速发展;兴修水利,开发 缺水牧场2000多平方公里,基本上实现了割草、运草、提水、药浴、 弹毛、制毡等方面的机械化。牲畜头数比1949年增长7倍多,牲畜和 畜产品有20多种跨入出口物资行列。农业、编织、养鹿、捕鱼以及采 集木耳、榛子、蘑菇等多种经营逐步发展起来。辉河两岸有200多里 长的天然芦苇资源,每年都为国家提供大批优质造纸原料。鄂温克族 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显著的改善。
• 驯鹿是一种生长在严寒地区 的动物,对食物的要求和选 择较高,以食森林中的苔藓 为主,另外根据不同季节也 喜欢吃一些青草、树叶、蘑 菇之类。苔藓是一种低等植 物,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西 麓阴冷潮湿的地方,一年四 季森林中都有,但生长非常 缓慢。驯鹿冬季觅食则用蹄 子刨开积雪。由于驯鹿的生 活习性,加之森林生态的脆 弱以及鄂温克猎民又是集中 而居,成群放养,这给驯鹿 的觅食带来很大困难,要解 决这一问题,则必须靠频繁 的迁徙。迁徙是鄂温克猎民 游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 是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最 壮丽的篇章。



鄂温克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鄂温克语言届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 族北语文——鄂温克语文,分布持哈、莫尔格勒、敌鲁古雅等方言,没有文 字。牧区通用蒙文,猎区、农区和山区通用汉解放前只有少数知识分子能懂 满、蒙、汉、俄四种文字。 鄂温克族由于历史上的不断迁陡和居住分散,加之交通不便,互相来往 少,处于隔绝,逐渐形成区域间的经济和生活略有差异;曾被其它民族分别 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霍恩克尔”、“喀木尼堪”、 “特格”等。事实上,这几部分人本是一个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和风俗 习惯,只是在生产、生活上有某些差异。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 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 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部分鄂温克人从事 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部分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 的两干多人,居住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 被称为“雅库特”一部分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 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 鄂温克族人民在历史上从不承认自己是“索伦”、“通古斯”、“雅库 特”等,他们祖祖辈辈都自称是“鄂温克”。然而,他们恢复本民族自称的 愿望,在历代统治阶级民族压迫的制度下,始终未能实现。解放后,党和人 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 曾专门组织他们的代表人物座谈了“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民 族名称问题,并组织鄂温克族的广大群众对族称问题广泛地进行酝酿、讨论。 他们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三部分人本是一个民族——鄂温克族是无疑的。 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
三、信仰与标志
• 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们”。这正是他们生活环境的特点,密 密森林是他们的家乡 鄂温克族被誉为“森林之舟”,信奉萨 满教和喇嘛教,鹿善于奔跑而且柔顺、 和美具有神力,古代人对它产生崇拜之 情,史书中对它有记载。蒙古萨满认为 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鄂温克族百 姓以森林、大山、火、水作为民族的标 志,象征着生机、活力和兴旺。 鲜卑人的墓葬中,常有马、牛、羊为殉 牲,唯不见有鹿为殉牲。联系到后来在 黑龙江沿岸、在大兴安岭山脉中发现的 岩画驯鹿图,联系到明清时期大兴安岭 的鄂伦春、鄂温克人被称为“使鹿部”, 史学家们认定:鲜卑郭洛是驯鹿。北方 的这座大山因栖息驯鹿即鲜卑郭洛而得 名大鲜卑山;北方这个古老的民族驯鹿 标志因居住在大鲜卑山而又自称为鲜卑 人。以祥瑞而名兽,以瑞兽而名山、名 腰带,又以山名族,转了好大一个弯子。 北方,则有鹿作为民族的标志。

二、民族历史


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 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在黑龙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发现了具备鄂温克族体质特征的 头盖骨,与头盖骨一起还发现了贝加尔湖地方特有文化与装饰,符合鄂温克人的传说。传说中鄂温 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玛” 湖(即贝加尔湖)。另一传说,他们的故乡在黑龙江上游石勒喀 河一带。总之,鄂温克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 枪,从事打猎和捕鱼。食物用火烧着吃,或把石头烧热,放入盛水的皮桦桶中煮肉吃。取火用两块 石头打击出火星,用桦皮纤维引火。住桦树皮盖的“撮罗子”。当时正处在母权制氏族社会阶段。 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与隋唐时期室韦各部中的某些地理、习俗与鄂温克族有渊源关系的部 落,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深未沮室韦”,以及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 区使鹿的“鞠”部落等。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 津)一带,明代文献中记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认为即鄂温克与鄂伦春人的直接 祖先。清代文献中的“索伦部”,广义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专指则是鄂温克族。 此外,称为“索伦别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温克的一支。 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温克居民都已归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大汗 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以前,即已在鄂温克地区确立管辖制度,以后又日趋严密。清廷将 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选拔了佐领等官,每年向清朝进贡貂皮。17世纪中叶后,由于 沙俄的侵略,清朝将鄂温克族迁到大兴安岭嫩江各支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心河、雅鲁河、 纳莫尔河等)流域居住。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个“阿巴”(即围猎场)。雍正九年(1731) 将5个围猎场的鄂温克壮丁按住地规定旗色,编成八旗。次年,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1600多名鄂 温克族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驻守边防。其后代即现在居于鄂温克族自治县的鄂温克 族。清廷还曾派鄂温克族的八旗官兵驻防爱辉、墨尔根、齐齐哈尔、伊犁、塔城、科布多、乌里雅 苏台、乌鲁木齐等地。他们在维护祖国的统一、保卫边疆方面作出了贡献。1732年,清朝从布特哈 地区抽调一千六百名鄂温克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其后裔就是今天的鄂温克族自 治旗的鄂温克族。

五、语言文字
• 鄂温克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 个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牧区通用蒙古语、蒙 古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用汉语、汉文。 • 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三个方言区,海拉尔方 言主要分布在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 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和黑龙江省的 讷河县等。鄂温克人中有80%使用海拉尔方言。 二为陈巴尔虎方言,主要分布在陈巴尔虎旗。三 为敖鲁古雅方言,主要分布在额尔古纳左旗。
鄂温克族简介
一、人口及地理分布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 跨界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 斯人,现定名为埃文克族,约有5万人 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我国 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市和内蒙 古自治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 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1957 年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意思是“住 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有人口26315人 (1994年)。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 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 30505。现在(2011年)只有243人了。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倒数第四多的民族。 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 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 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 温克猎人村。


四、图腾
• • 鄂伦春族的图腾崇拜。鄂温克族信仰的神种 类多达十余种。 鄂伦春族是大兴安岭的狩猎民族,他们的宗 教信仰和自己在林区的生存息息相关。鄂伦 春人对“低拉恰”(太阳神)非常崇拜。太 阳给人类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人们就不 能生存,因此每年初一要向太阳跪拜;人们 遇到困难时,要向太阳祷告;发生日蚀时, 认为是天狗在吃它,用敲铜盆来解救。 “托博如坎”(火神):鄂温克人对火非常 敬重,认为火是主人的神,火主若“死”掉, 此户有绝根之危难。在牧区,鄂温克人把农 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作为火神回天的日子,太 阳落山后,要祭火神。鄂温克族猎民信奉的 “白纳查”就是山神。在狩猎途中,猎人遇 到高山、岩洞、卧牛石和怪石,都认为是 “白纳查”神住的地方。从旁边走时不能喧 哗,否则对狩猎不利。同时认为一切野兽都 是“白纳查”饲养的,猎获野兽是“白纳查” 的“恩赐。他们用兽肉献祭“白纳查”神, 在饮酒用餐时先敬“白纳查”,以求猎取更 多的野兽。
来自百度文库
七、社会经济发展
• 由于鄂温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 衡。聚居于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占本族人口的半 数以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住蒙古包,过游牧生活。早在17世纪 末,鄂温克族已处于由原始社会末期向阶阶社会过渡的阶段。至1945 年8月解放前,鄂温克地区已处于小家庭为主体,组成“尼莫尔”的 游牧小集团。“尼莫尔”原是由三、五户以至十多户有血缘关系的保 留部落外壳的游牧封建社会,其社会结构是以若干小家庭组成的生产 互助单位,成员属同一氏族,没有剥削关系。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建 立在封建依附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生产组织,一般由一户封建牧主和若 干贫苦牧民共同组成。牧主与牧民占有牲畜的数量相差悬殊,牧场形 式上是“尼莫尔”占有,实际上已产生了封建剥削。从事农业和半农 半猎的鄂温克族居民早已进入封建社会。此时只有居住在额尔古纳左 旗的极少数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生活在原始森 林中,飘泊不定,住着简陋的帐幕——“撮罗子”。因他们饲养驯鹿, 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 生活。
六、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
• 在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生活着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生的 鄂温克人。这种独特的驯鹿文化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然而, 今天,随着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鄂温克人的驯鹿 文化正在走向消亡。 • 鄂温克驯鹿人也称鄂温克猎民(主要根据他们的职业特征 并有别于其他鄂温克族而言的),是鄂温克族的一部分。 他们是三百多年前从现俄罗斯境内的外贝尔加尔湖沿岸和 列拿河流域迁徙过来的,并世代在大兴安岭过着游牧生活, 1965年定居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 1973年成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这里既是鄂温克驯鹿 人的定居点,也是乡政府的所在地,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 的满归林业局经营区内,距满归镇17公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