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介绍PPT

合集下载

鄂温克族概况

鄂温克族概况

鄂温克族概况鄂温克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全国有鄂温克族人口30505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1958年8月1日成立了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通用鄂温克语,没有本民族文字。

17世纪中叶,鄂温克族生活在黑龙江中上游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鄂温克族陆续从黑龙江中上游的北岸迁居到现在的居住地区。

主要从事猎业、牧业和农业生产。

鄂温克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文化。

在饮食习俗方面,由于各地鄂温克族的生产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猎区以兽肉为主食,很有特色的饮食是驯鹿奶茶、吃驯鹿奶油。

牧区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奶茶不断,食用各种奶食品、做炸果子、馅饼。

农区则以粮食为主食,副食中除了肉、乳以外,还有园田种植的各种蔬菜,饮食内容丰富多样。

由于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鄂温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

用狍皮、犭罕皮、鹿皮、羊皮等制作冬季长狍,做裤子、套裤、靴子、帽子、手套、袜子等。

鄂温克族比较古老的住房是“撮罗子”,撮罗子搭制方便,至今为进山狩猎的鄂温克人使用。

牧区鄂温克人以住“俄儒格·柱”为主,也住土房和板房。

布特哈地区鄂温克族很早以来就定居建土木结构的住房。

骑马和使用大轮车是鄂温克族的主要传统交通工具,桦皮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嫩江流域的鄂温克人还制作独木舟、木板船,用于渡江河和从事渔业。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

驯鹿体轻、蹄大,善于在密林和沼泽地中行走,一只驯鹿能驮上百斤,是猎民们在森林中游猎、搬迁、运送物资和乘骑所不可缺少的,素有“林海之舟”的美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鄂温克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学艺术。

他们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谚语、谜语等,其中传达着古代鄂温克人的信仰观念、历史秩事、理性思维,蕴含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进取的情感。

鄂温克族的传统造型艺术非常有特色。

他们用桦树皮制作的盒、桶、碗、盆、箱、挎包等生产生活用品有几十种,不但制作技艺堪称一绝,而且在桦树皮上面刻、镂、绘各种几何纹、花草纹、动物纹图案,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

鄂温克族1

鄂温克族1

鄂温克族饮食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奶制品。

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

最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鄂温克族每年要食用20头羊和2头牛,肉类主要以牛羊为主,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居住在北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完全以肉类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乌鸡、鱼类等,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则要煮食。

鱼类多用来清炖,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汤原味。

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仅仅采集一些野葱,做成咸菜,作为小菜佐餐。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食渐被面食如:面条、烙饼、馒头等所代替。

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桦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

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为使用。

吃饭时,全家人围绕火堆席地而坐,在三角架上吊着铁锅,将捕获的驼鹿或其它猎物切成肉块,放入沸滚的锅里涮着吃。

涮出的兽肉多挂着缕缕血丝,半生半熟。

人们认为这样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容易吸收。

剩余的大量兽肉,鄂温克人晾晒成肉干和肉条,贮存起来慢慢吃,外出狩猎时,把它装在鹿包兜里当干粮。

茶文化鄂温克族以奶当茶。

饮用时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黄油、奶渣。

此外,还饮用面茶、肉茶。

林区的鄂温克族还饮用当地特有的驯鹿奶。

婚丧嫁娶鄂温克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点,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间进行,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

他们也与蒙古、鄂伦春、达斡尔等族通婚。

在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中尚保有“逃婚”习俗,互恋的青年男女决定结婚日期后,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搭的“撮罗子”里,由候在此处的老妇把姑娘八根小辫改梳成两根,即成为合法的婚姻。

鄂温克族精品PPT课件

鄂温克族精品PPT课件
• 自治旗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 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短促,降水较集中 。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4—2.2℃之间,年平 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平均 在100-120天左右。




生产方式
•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 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通古斯鄂温克) ;
• 讷河县的鄂温克族从事农业(索伦鄂温克 );
宗教信仰
• 鄂温克族被誉为“森林之舟”,信奉萨满教 和喇嘛教,牧区有些人还信仰藏传佛教。敬 奉鬼神,崇拜大自然。习惯上主要有动物崇 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 动物崇拜熊。鄂温克人对熊异常敬畏,认为 • 是鄂自温克己族的百先姓人以,森禁林止、大猎山捕、。
火、 水作为民族的标志,象征着 生机、活力和兴旺。
民族分布
•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 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斯人,现定名为埃文 克族,约有5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
• 我国鄂温克族共有30505人,其中87%人口分布在内 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
原,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 特点。
小铜铃,裙子上从右向左分别有日 月星辰火山河树熊鹿蛇等10个图案 ,裙子下缘钉有12条飘带,从右向
左分别有十二生肖。除绣制各种图 案外还要配挂数十种神偶。
• 护肩:“扎浩特通”,上部左 右两侧各钉有180个贝壳,后 背绣有各种兽禽。兽禽越多, 萨满神力越大。有的护肩上还 缀有各种神偶,在双肩上各绣 有一只布谷鸟寓意不断传递信 息使萨满随时都能知道周边情 况。
• 头盔神帽:“伊依鲁 日” ,帽盔为圆形 ,用铁条或铜打制帮 帽架,用大绒做帽头 ,帽上部有铜制鹿角 ,角叉三至九叉不等 ,角叉越多,表明萨 满的品级、资历和威 望越高。神帽、鹿角 叉上悬挂数条彩色飘 带,象征“斜仁”即 彩虹,神帽前面帽沿 垂有红色丝条,遮住 双眼,但不超过鼻尖 ,显示出萨满的神奇 色彩

鄂温克族简介

鄂温克族简介

鄂温克族简介一、概述鄂温克族共有30505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等地。

历史上,鄂温克族曾被称作“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

“索伦”一词出自满语,有“先锋”、“射手”和“请来”之意。

明末清初,“索伦”也包括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

后来,其他民族逐渐从“索伦”中分离出来,“索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以及黑龙江省讷河县鄂温克族的称谓。

“通古斯”主要是指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锡尼河流域的鄂温克人,这部分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饲养训鹿并以游猎为生的鄂温克人在南迁以前生活在西伯利亚产宝石之地,所以采挖宝石的突厥人称其为“雅库特”,意思是“生活在产宝石之地的人”。

后来,俄罗斯人也沿用“雅库特”一词,作为这部分鄂温克人的称呼。

在本民族内部,自称“鄂温克”。

关于“鄂温克”一词的含义,主要有三种说法:“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住在山南坡的人们”和“(从山顶)下来的人们”。

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鄂温克族最初居住于山林之中,是一个森林狩猎民族。

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通称为鄂温克。

鄂温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早在公元前2000年,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分布在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从事渔猎生产。

北魏时期的室韦,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以及唐朝的鞠部,与鄂温克族的族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往来关系。

据史书记载,北室韦、钵室韦以“射猎为务,食肉衣皮,凿冰没水中而网鱼鳖”,用桦树皮盖屋,使用滑雪板,实行风葬等习俗,正是鄂温克族早期生活的写照。

唐朝在后贝加尔地区设立幽陵都督府管辖拨野古、鞠部。

辽朝建立以后,其疆域北至外兴安岭,西北至贝加尔湖地区,曾设立室韦大王府和节度使节制这一广大区域内的民众,从而将鄂温克族先民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金朝的上京道蒲与路,辖境北达外兴安岭“火鲁火疃”(沟城之意)谋克,其统治范围已延伸到鄂温克族祖先的世居之地。

认识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认识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巫师“萨满”,多由头人 (酋长)担任。
鄂温克人的皮手套多种多样,其中5指 手套缝有美丽图案,很是精制。用狍、 (犭+罕)腿皮做的靴子,美观、防潮、 轻便、耐磨,适于在山林雪地上行走
民族文化
宗教信仰
过去,鄂温克族多信萨满 教,牧区的居民同时信喇 嘛教。1945年前还保留有 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和祖 先崇拜等残余,部分氏族 以鸟类和熊等为图腾崇拜 对象。各氏族或大家族有
子、帽子、手套、袜子等。
妇女的衣袍以布制的为主,在农 区衣袍要镶边衬里,穿长袍时外 面罩长、短坎肩。敖鲁古雅鄂温 克族妇女穿连衣裙,衣领较大,
加白、黑、红色领边。
前面对襟。陈巴尔虎旗鄂 温克族妇女冬夏都穿连衣 裙、上身较窄,下身裙部
多褶宽大。
已婚妇女的衣袖上缝有一寸来宽的彩布绕袖、 穿有彩色布镶边的坎肩。男子的帽子呈圆锥 形。顶部有红缨穗,多以蓝布为面,夏季为 单布帽,冬帽用羔皮、水獭皮或猞猁皮制作。
语形式对话。
语言文字
因为鄂温克语是没有文字的语言, 所以生活中的清规戒律无法用文 字固定下来,只好用说教的形式 指导后人。萨满教的萨满语言相 对深奥一些,从现在的眼光看, 积淀了古老的词汇。今天听来是 很费劲的,似有汉语中的文言或 诗的意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 现代社会生活中,鄂温克人普遍 掌握了汉语、蒙语,有很多汉语 和蒙语的词汇进入鄂温克语中。
“根千”即是居住在格尼河的 鄂温克人,有“涂克冬”、 “纳哈他”、“卡尔他基尔”三 大氏族。由于迁徙和人口
繁衍等因素的影响,
鄂温克人的氏族又分化出 若干个大家族,鄂温克语 称其为“毛哄”。“毛哄”是建 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父 系家族公社,通常由同一 父系祖先十代以内的子孙
组成。
民族服饰
鄂温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 用狍皮、(犭+罕)皮、鹿皮、羊皮 等制作冬季长袍、裤子、套裤、靴

鄂温克族介绍PPT

鄂温克族介绍PPT




鄂温克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鄂温克语言届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 族北语文——鄂温克语文,分布持哈、莫尔格勒、敌鲁古雅等方言,没有文 字。牧区通用蒙文,猎区、农区和山区通用汉解放前只有少数知识分子能懂 满、蒙、汉、俄四种文字。 鄂温克族由于历史上的不断迁陡和居住分散,加之交通不便,互相来往 少,处于隔绝,逐渐形成区域间的经济和生活略有差异;曾被其它民族分别 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霍恩克尔”、“喀木尼堪”、 “特格”等。事实上,这几部分人本是一个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和风俗 习惯,只是在生产、生活上有某些差异。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 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 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部分鄂温克人从事 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部分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 的两干多人,居住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 被称为“雅库特”一部分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 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 鄂温克族人民在历史上从不承认自己是“索伦”、“通古斯”、“雅库 特”等,他们祖祖辈辈都自称是“鄂温克”。然而,他们恢复本民族自称的 愿望,在历代统治阶级民族压迫的制度下,始终未能实现。解放后,党和人 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 曾专门组织他们的代表人物座谈了“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民 族名称问题,并组织鄂温克族的广大群众对族称问题广泛地进行酝酿、讨论。 他们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三部分人本是一个民族——鄂温克族是无疑的。 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
鄂温克族简介
一、人口及地理分布

鄂温克

鄂温克

驯鹿鄂温克人是指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辖的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人,史称“使鹿部”、“使鹿鄂温克”、“雅库特鄂温克”等。

驯鹿鄂温克人使用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鄂温克语的敖鲁古雅方言,没有文字,2001年有232人。

他们一直生活在兴安岭的深山老林里,主要从事饲养驯鹿和狩猎业生产,饲养驯鹿业和狩猎业是他们生产生活的核心内容。

尽管如此,伴随兴安岭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和狩猎对象的日益减少,加上国家不断加强和完善兴安岭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法律,他们只好放弃狩猎,开始了单一经营驯鹿业的生产生活,逐渐养成了规模饲养驯鹿的习惯,并最终以饲养驯鹿业替代了传统的狩猎业。

当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在猎取驯鹿、使用驯鹿和经营驯鹿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驯鹿文化。

一、驯鹿文化的内涵驯鹿鄂温克人的祖先,历史上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部尼布楚河上游温多山林苔原高地,以及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一带的寒温带山林地区。

起初,他们主要从事采集、捕鱼和狩猎业生产,由于驯鹿具有温顺老实、便于靠近和使用的天性,所以山林中的鄂温克人常常把它作为临时性的交通工具来使用,后来逐渐养成了饲养驯鹿的习惯。

在唐代,驯鹿鄂温克人的居住地被称为“鞠国”,《新唐书》载:“又有鞠,居拔野古东北,有木无草,地多苔。

无羊马,人豢鹿若牛马,惟食苔,俗以驾车。

又以鹿皮为衣,聚木作屋,尊卑共居”当时驯鹿鄂温克人共有12个大氏族和12个萨满,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长,约有1500~2000人口。

到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驯鹿鄂温克人来到贝加尔湖西北列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一带。

到18世纪,这部分驯鹿鄂温克人又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兴安岭。

这里因富有苔藓等植被,自然成为了他们饲养驯鹿的天然牧场,从此,他们再也没有离开过兴安岭这一美丽的山林。

日常生活离不开驯鹿。

驯鹿和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日常穿的衣服、休息用的铺盖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甚至包括餐饮具等,都以驯鹿皮毛及驯鹿骨等为原料来加工制作。

少数民族鄂温克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少数民族鄂温克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02
鄂温克族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和 艺术传统,以驯鹿为生的生活方 式赋予了他们独特的文化特征。
鄂温克族分布情况
鄂温克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呼 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黑龙 江省讷河市等地。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吉林、 广东等省份也有少量分布。
鄂温克族历史背景
鄂温克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祖先可追溯至古代室韦、黑水 靺鞨等部落。
抹黑节
这是庆祝新年的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三庆祝。在这个 节日里,人们会互相涂抹锅底灰,以象征着驱邪避邪,迎 接新的一年。
独特的节日习俗
驯鹿节
这是一个庆祝驯鹿的节日,通常在每 年的九月末或十月初举行。在这个节 日里,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展示他们 的驯鹿技能,同时进行歌舞表演和品 尝驯鹿肉等特色美食。
创新性发展
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鼓励对鄂温克族民俗文化进行创新 性发展,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有时代性和吸引力。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扩大文化交流
01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推广鄂温克族民俗文化,
提高其国际知名度。
结合旅游业发展
02
将鄂温克族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
目,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和体验鄂温克族传统文化。
气候特点
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大 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 季温暖。
自然资源
森林、草原、湖泊和河流 等资源丰富,为鄂温克族 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鄂温克族传统生态观念及实践
尊重自然
鄂温克族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应当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合理利用资源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鄂温克族形成了独特的传统生 态观念和资源利用方式,如轮牧、禁猎等。
教育普及

鄂温克族PPT

鄂温克族PPT
一、基本概述 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 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 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 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 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在日常生活中,鄂 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 汉文。 鄂温克人是从游牧发展到定居的,从事畜牧 业生产方式的人群。他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 丰富性,最为突出的是服饰文化知饮食文化。
鄂温克人吃熊肉时,有一些禁忌, 吃时长者先把熬好的熊油用小匙倒进火 堆祭火神。油遇火冒出光亮时,大家喊 “火笑了,火笑了”。然后共同学乌鸦 的叫声发出“嘎嘎”的声音,并说“是 乌鸦在吃你的肉”。通常每人轮流三圈 喝三勺熊油,三圈之后就可以随便吃。 吃完后,还要对熊骨进行风葬。
八、婚嫁 鄂温克族基本上沿袭一夫一妻制, 所不同的是有“氏族外婚”和“姑舅表 亲”现象。“姑舅表亲”就是姑表兄弟 姐妹之间通婚,并且有优先婚配的权利 。女子出嫁后,在婆家如生女孩,则喜 欢嫁给舅舅家人,俗称“还骨头”。鄂 温克族历史上的婚姻嫁娶习俗,实质上 是两氏族之间的婚配,后来才逐步发展 到与外族通婚。与外族通婚早已习惯化 ,萨马街的鄂温克族与外族通婚已一半 以上。
六、交通 鄂温克人主要以驯鹿、马、大轮车、 马车、滑雪板、雪橇等作为交通工具。 金勒,鄂温克语意为滑雪板,以松木为 原料,前端上翘,后端呈坡形,中间有 一绑脚的带子,踏上穿行于林海雪原中 ,风驰电饭时要让老年人和长辈先吃,然后 晚辈人才开始吃;吃肉、喝酒时要先祭火 、祭神;吃手把肉时要用刀子,但禁止在 别人面前晃动刀子,更不允许用刀尖指人 ;有客人在家吃饭时,当看到客人吃完碗 里的饭时,主人主动盛饭给客人,直到客 人谢绝为止。在以手把肉宴请客人时,羊 胸脯、血肠是不可缺少的肉食,按一般规 矩,主人要先从羊胸脯上切肉,送到客人 的盘中;血肠上桌时,也要切成块送到客 人的盘中,如此每一种不同做法的肉食上 桌时,主人一般都要先切给客人。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鄂温克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鄂温克族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人自称鄂温克,含义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关于鄂温克人的来源,流传着这样的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猎人进山打猎,突然被只母熊抓住,并被拖进了洞里,强迫他成婚。

猎人被迫无奈只好答应,与熊生活了几年,生下了一只小熊。

母熊每次出去捕猎都将洞门堵的严严实实的。

有一天,带小熊出去捕猎,却忘了关严洞口,猎人趁机逃出,跑到江边,上了木排向下游漂去。

母熊回来发现后,领着小熊奋力追,最后发现了漂游在江中的猎人,并向他呼喊劝他回来,而猎人不理睬。

最后母熊气得没有办法,将小熊撕成了两半,一半扔给了猎人,一半留在了身边。

留在身边的成了以后的熊,而扔给猎人的那一半成了鄂温克人。

今天鄂温克族的分布地区,并不是他们历史上的原居住地。

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

其后,主要分布于贝加尔湖周围和以东直至黑龙江中游以北地区。

黑龙江上源从石勒喀河向东南伸展,直到精奇里江,即外兴安岭以南与黑龙江上游之间的广大地区,约占整个黑龙江以北的三分之一。

从历史记载上看,鄂温克族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与北魏黑龙江上中游的北室韦、唐代贝加尔湖东北的鞠部落有关。

室韦在东魏时开始向中原纳贡。

唐朝还专门设立了室韦都督府。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饮食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奶制品。

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

最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

过去每户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来只羊和两头牛。

冬季到来之前是鄂温克族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肉类的季节。

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居住在北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完全以肉类为日常生活的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熊肉、野猪肉、狍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乌鸡、鱼类等,食用方法也与牧区略有不同,其中罕达犴、鹿、狍子的肝、肾一般都生食,其他部分则要煮食。

鱼类多用来清炖,清炖鱼时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汤原味。

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仅仅采集一些野葱,做成咸菜,作为小菜佐餐。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食渐被面食如:面条、烙饼、馒头等所代替。

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饮用时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黄油、奶渣。

此外,还饮用面茶、肉茶。

林区的鄂温克族还饮用当地特有的驯鹿奶。

鄂温克族传统炊餐用具别具特色,有用罕达犴骨做成的杯子、筷子,鹿角做成的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罕达犴筋缝制的鹿皮盛粮口袋,桦木、皮制的各种碗、碟等。

如今瓷、铝、铁、塑料制品已广为使用。

食俗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

纯畜牧业生产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均不能离开牛奶,不仅以鲜奶为饮料,也常把鲜奶加工成酸奶和干奶制品。

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

最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鄂温克人还喜欢吃鹿油抹面饼。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

过去每户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来只羊和两头牛。

冬季到来之前是鄂温克族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肉类的季节。

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带你了解内蒙古三少民族: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

带你了解内蒙古三少民族: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

带你了解内蒙古三少民族: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在内蒙古肥沃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孕育了众多民族,众多少数民族文化基因共同构成了,内蒙古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

如今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少数民族,除了人们熟知的蒙古族外,还有三个特殊的民族,那就是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简称“三少民族”。

神秘的三少民族1997年5月31日,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自治条例》和《鄂温克族自治旗自治条例》。

1996年6月1日,《鄂伦春自治旗自治条例》开始颁布实施。

至此,自治区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的自治条例全部出台。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在历史上居住地域相邻交叉,有着许多相同的文化,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少”民族,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少民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人口约有3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等地。

鄂温克族柳条包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族是目前在北方民族中文化形态比较丰富的一个民族。

莫力达瓦旗与甘南附近的鄂温克族已经变成了农区的鄂温克族了,从事农业。

同时还有从事牧业、狩猎的鄂温克人。

文化习俗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但是没有文字,为了保护这一珍惜语种,鄂温克旗有针对性地实行双语教学。

既丰富了民族语言教学内容,又有效保护了民族语言。

也对搜集、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鄂温克鹿旗鄂温克族与驯鹿有着深厚的感情鄂温克族抢枢比赛传统节日'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瑟宾'节,鄂温克猎人都聚。

会进行庆祝活动,各部落男女老少都会参加,由部落酋长主持。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温克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温克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鄂温克族鄂温克族概况历史:“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过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鄂温克族。

人口:鄂温克族现有人口约2.7万人。

分布: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经济: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

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风俗图腾:礼仪:鄂温克族好客并讲究礼节,到鄂温克族家里做客,主人把皮垫摆在哪里,客人就在哪里落座,不得随意挪移皮垫。

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随即端上奶茶,然后煮兽肉,肉煮好后,女主人拿出猎刀切一小块肉投入火堆里,然后再给客人们吃。

如果来者是贵客,通常还要献上驯鹿的奶。

鄂温克族待客必须有酒,除饮用白酒外,家家都能自酿野果酒。

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往火中倾注点滴,自己先呷一口再请客人喝。

鄂温克族认为:外出的人谁也不会背着房子走,如果自己不招待别人,自己出门后也不会有人照顾。

禁忌:鄂温克族产妇未满月前,忌外人带枪或钥匙进屋,以防产妇断奶。

父母在世时,儿子不得蓄胡须;下午忌理发、刮脸,带孝者尤忌;忌说“死”,若老人死,要说“成佛了”;小孩死,要说“小活了”;搬家时,忌在曾死人的地点留下不洁之物,如指甲、头发、破布包、包脚布等;忌谩骂牲畜;忌抛撒奶类食品,若不慎撒落,应将所撒的奶少许于前额;忌宰杀或出卖未停奶的母畜;禁止夫妻互换衣帽穿戴,否则以为狩猎将无所获;禁止女人摸男人的头,俗信男人头上有佛,摸男子头是对佛的亵渎。

除此之外,该族还有诸多狩猎禁忌以及火神忌、入门忌等。

信仰: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

婚俗:鄂温克猎民的婚姻一般包括求亲、订婚、结婚几个阶段。

临近婚期,男方家不管离女方家多远,都要迁到女方家附近。

结婚之日,新郎在父母亲友的陪同下,带上送给女方的10只驯鹿到女方家去,女方也以同样的队伍到路上来迎接。

民族介绍之鄂温克族和土族

民族介绍之鄂温克族和土族

民族介绍之鄂温克族和土族民族文化社又和往常一样给大家介绍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个成员啦!鄂温克族鄂温克族简介以及分布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民族,全国大约有3万多鄂温克人,是22个少于10万人口民族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但他们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多使用蒙古文,部分使用汉文。

他们主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阿荣旗、莫旗、扎兰屯等地。

鄂温克族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而呼伦贝尔有一个叫鄂温克的少数民族正在淡出我们的视线。

关于鄂温克族的传说-《雪羊和吉雅奇》早先,鄂温克人的祖先神舍卧刻有十个儿子,都看中了女神答背的女儿鄂吉娜吉。

女神回答说:“要娶我的女儿不容易,谁擒住十只雪羊,赶着羊来见我,我才能把他当女婿。

”十个儿子中,只有最小的吉雅奇做到了女神的要求,女神答应把美丽的姑娘嫁给他。

吉雅奇说:“这些雪羊都是我的朋友,它们在大山里很苦,请你求山神白那查给我一块肥美的大草原吧,我好把雪羊送到那里去。

”就这样,在女神和山神的帮助下,吉雅奇带着雪羊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美丽的鄂吉娜吉也来了,和吉雅奇一起生活,成了鄂温克人的祖先和牲畜神。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的文化生活以及节日文化生活鄂温克族有特别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民歌既是歌,又是诗,极富草原森林气息。

鄂温克族喜欢跳舞步简单、生动活泼的集体舞,大多数通过妇女舞蹈来表现鄂温克族的生活,主要有“阿罕拜”、“爱达哈喜楞舞”、“哲辉冷舞”。

传统节日每年5月22日的“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民间传统节日,流传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当中。

这天,人们要举行赛马、套马比赛,还要给当年产的羊羔剪耳朵,作为记号。

按照传统习惯,老人要送给后辈人母羊羔,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如云、生活幸福,还要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宣布他们当年幼畜的数字。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住宿方式:撮罗子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
• 在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生活着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生的 鄂温克人。这种独特的驯鹿文化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然而, 今天,随着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鄂温克人的驯鹿 文化正在走向消亡。 • 鄂温克驯鹿人也称鄂温克猎民(主要根据他们的职业特征 并有别于其他鄂温克族而言的),是鄂温克族的一部分。 他们是三百多年前从现俄罗斯境内的外贝尔加尔湖沿岸和 列拿河流域迁徙过来的,并世代在大兴安岭过着游牧生活, 1965年定居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 1973年成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这里既是鄂温克驯鹿 人的定居点,也是乡政府的所在地,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 的满归林业局经营区内,距满归镇17公里。 •
鄂温克族简介
一、人口及地理分布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 跨界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 斯人,现定名为埃文克族,约有5万人 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我国 主要分布在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市和内蒙 古自治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 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1957 年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意思是“住 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有人口26315人 (1994年)。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 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 30505。现在(2011年)只有243人了。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倒数第四多的民族。 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 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 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 温克猎人村。
三、信仰与标志
• 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们”。这正是他们生活环境的特点,密 密森林是他们的家乡 鄂温克族被誉为“森林之舟”,信奉萨 满教和喇嘛教,鹿善于奔跑而且柔顺、 和美具有神力,古代人对它产生崇拜之 情,史书中对它有记载。蒙古萨满认为 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鄂温克族百 姓以森林、大山、火、水作为民族的标 志,象征着生机、活力和兴旺。 鲜卑人的墓葬中,常有马、牛、羊为殉 牲,唯不见有鹿为殉牲。联系到后来在 黑龙江沿岸、在大兴安岭山脉中发现的 岩画驯鹿图,联系到明清时期大兴安岭 的鄂伦春、鄂温克人被称为“使鹿部”, 史学家们认定:鲜卑郭洛是驯鹿。北方 的这座大山因栖息驯鹿即鲜卑郭洛而得 名大鲜卑山;北方这个古老的民族驯鹿 标志因居住在大鲜卑山而又自称为鲜卑 人。以祥瑞而名兽,以瑞兽而名山、名 腰带,又以山名族,转了好大一个弯子。 北方,则有鹿作为民族的标志。


四、图腾
• • 鄂伦春族的图腾崇拜。鄂温克族信仰的神种 类多达十余种。 鄂伦春族是大兴安岭的狩猎民族,他们的宗 教信仰和自己在林区的生存息息相关。鄂伦 春人对“低拉恰”(太阳神)非常崇拜。太 阳给人类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人们就不 能生存,因此每年初一要向太阳跪拜;人们 遇到困难时,要向太阳祷告;发生日蚀时, 认为是天狗在吃它,用敲铜盆来解救。 “托博如坎”(火神):鄂温克人对火非常 敬重,认为火是主人的神,火主若“死”掉, 此户有绝根之危难。在牧区,鄂温克人把农 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作为火神回天的日子,太 阳落山后,要祭火神。鄂温克族猎民信奉的 “白纳查”就是山神。在狩猎途中,猎人遇 到高山、岩洞、卧牛石和怪石,都认为是 “白纳查”神住的地方。从旁边走时不能喧 哗,否则对狩猎不利。同时认为一切野兽都 是“白纳查”饲养的,猎获野兽是“白纳查” 的“恩赐。他们用兽肉献祭“白纳查”神, 在饮酒用餐时先敬“白纳查”,以求猎取更 多的野兽。
七、社会经济发展
• 由于鄂温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 衡。聚居于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占本族人口的半 数以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住蒙古包,过游牧生活。早在17世纪 末,鄂温克族已处于由原始社会末期向阶阶社会过渡的阶段。至1945 年8月解放前,鄂温克地区已处于小家庭为主体,组成“尼莫尔”的 游牧小集团。“尼莫尔”原是由三、五户以至十多户有血缘关系的保 留部落外壳的游牧封建社会,其社会结构是以若干小家庭组成的生产 互助单位,成员属同一氏族,没有剥削关系。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建 立在封建依附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生产组织,一般由一户封建牧主和若 干贫苦牧民共同组成。牧主与牧民占有牲畜的数量相差悬殊,牧场形 式上是“尼莫尔”占有,实际上已产生了封建剥削。从事农业和半农 半猎的鄂温克族居民早已进入封建社会。此时只有居住在额尔古纳左 旗的极少数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生活在原始森 林中,飘泊不定,住着简陋的帐幕——“撮罗子”。因他们饲养驯鹿, 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 生活。
• 迁徙前,猎民们先将驯鹿 集中在一起,并将部分能 够乘骑和驮物的驯鹿系上 笼头,拴在附近树上,一 般较老实的驯鹿用来驮人, 较生性的驯鹿用来驮物。 这时猎民们开始整理什物, 主要是拆卸“撮罗子” (“撮罗子”在鄂温克语 中为房子之意)上的覆盖 物。迁徙前的最后一项工 作,是猎民们要将猎民点 的所有用火扑灭。猎民的 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火, 一般要在“撮罗子”内外 各设一个火堂,用来做饭 和取暖,还要点几堆火为 驯鹿熏烟赶蚊虫。但是鄂 温克猎民从未发生过火灾, 他们是大兴安岭的护林防 火先进单位。
• 在漫长的旧社会里,鄂温克族人民深受苦难,处于日趋贫困衰亡的境 地。在清代,统治者驱使他们去打仗,大多死于战场。日本侵略者实 行种族灭绝政策,加上天花、伤寒、性病等蔓延,人口急剧下降。 1931年辉河沿岸鄂温克族居民为3000多人,到1945年只剩存1000余 人。1945年8月,鄂温克族获得新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帮助他 们恢复和发展生产。1947年开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牧区、农区(包括 靠山区)进行民主改革;在尚保留原始社会残余的游猎区,则大力扶 助他们发展生产,通过合作化使之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1958年 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同年8月1日成立了鄂温克族自治旗,还 先后建立5个民族乡和一个民族索木(区)。培养出许多本族干部。自治 旗成立以来,逐步改变了过去“逐水草而居”的状况,实行定居放牧, 一批猎民、牧民新村相继出现在林区和草原。采取“以牧为主,结合 畜牧业发展多种经济”的方针,使畜牧业迅速发展;兴修水利,开发 缺水牧场2000多平方公里,基本上实现了割草、运草、提水、药浴、 弹毛、制毡等方面的机械化。牲畜头数比1949年增长7倍多,牲畜和 畜产品有20多种跨入出口物资行列。农业、编织、养鹿、捕鱼以及采 集木耳、榛子、蘑菇等多种经营逐步发展起来。辉河两岸有200多里 长的天然芦苇资源,每年都为国家提供大批优质造纸原料。鄂温克族 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显著的改善。
鄂温克族最大的聚居区是鄂温克自治 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的五岭山区,有 19000多平方公里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有8300多平方公里茂密的森林和猎场, 也有肥沃的耕地。出产各种奇禽异兽和 珍贵药材,如世界稀有的贵重木材—— 樟子松和闻名中外的白蘑菇、及鹿、犴、 猞猁、飞龙、乌鸡等;蕴藏着大量的煤、 铁、金、铜和水晶等地下资源。但由于 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鄂温克族的生产 生活方式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聚居在 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 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讷河县的鄂温克族 从事农业;居住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 扎兰屯市等地的鄂温克族则以半农半猎 为生;而额尔古纳左旗鲁古雅鄂温克族 乡的鄂温克族还从事着传统的狩猎业。 因为他们狩猎时使用驯鹿,常被称为 “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五、语言文字
• 鄂温克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 个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牧区通用蒙古语、蒙 古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用汉语、汉文。 • 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三个方言区,海拉尔方 言主要分布在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 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和黑龙江省的 讷河县等。鄂温克人中有80%使用海拉尔方言。 二为陈巴尔虎方言,主要分布在陈巴尔虎旗。三 为敖鲁古雅方言,主要分布在额尔古纳左旗。•二、民族历史•

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 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在黑龙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发现了具备鄂温克族体质特征的 头盖骨,与头盖骨一起还发现了贝加尔湖地方特有文化与装饰,符合鄂温克人的传说。传说中鄂温 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玛” 湖(即贝加尔湖)。另一传说,他们的故乡在黑龙江上游石勒喀 河一带。总之,鄂温克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 枪,从事打猎和捕鱼。食物用火烧着吃,或把石头烧热,放入盛水的皮桦桶中煮肉吃。取火用两块 石头打击出火星,用桦皮纤维引火。住桦树皮盖的“撮罗子”。当时正处在母权制氏族社会阶段。 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与隋唐时期室韦各部中的某些地理、习俗与鄂温克族有渊源关系的部 落,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深未沮室韦”,以及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 区使鹿的“鞠”部落等。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 津)一带,明代文献中记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认为即鄂温克与鄂伦春人的直接 祖先。清代文献中的“索伦部”,广义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专指则是鄂温克族。 此外,称为“索伦别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温克的一支。 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温克居民都已归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大汗 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以前,即已在鄂温克地区确立管辖制度,以后又日趋严密。清廷将 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选拔了佐领等官,每年向清朝进贡貂皮。17世纪中叶后,由于 沙俄的侵略,清朝将鄂温克族迁到大兴安岭嫩江各支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心河、雅鲁河、 纳莫尔河等)流域居住。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个“阿巴”(即围猎场)。雍正九年(1731) 将5个围猎场的鄂温克壮丁按住地规定旗色,编成八旗。次年,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1600多名鄂 温克族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驻守边防。其后代即现在居于鄂温克族自治县的鄂温克 族。清廷还曾派鄂温克族的八旗官兵驻防爱辉、墨尔根、齐齐哈尔、伊犁、塔城、科布多、乌里雅 苏台、乌鲁木齐等地。他们在维护祖国的统一、保卫边疆方面作出了贡献。1732年,清朝从布特哈 地区抽调一千六百名鄂温克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其后裔就是今天的鄂温克族自 治旗的鄂温克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