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表现力培养教案
学前儿童表现力培养教案教案:学前儿童表现力培养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前儿童的表现力,使其能够通过肢体语言、声音表达等方式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提高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敏锐地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鼓励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展现对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二、教学内容:1. 表演游戏:通过一些简单的表演游戏,如模仿动物、模拟日常生活场景等,培养学前儿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2. 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等,让学前儿童通过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观察练习: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鼓励他们描绘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训练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创意绘画:鼓励学前儿童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表演游戏:a. 游戏一:模仿动物。
老师依次模仿猫、狗、鸟等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让学生跟随模仿,并自由发挥。
b. 游戏二:模拟日常生活场景。
老师指定一个日常场景,如买菜、下雨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
2. 音乐活动:a. 唱歌。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一首简单快乐的歌曲,鼓励学生跟随节奏和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b. 跳舞。
老师选择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让他们通过肢体语言展现自己的喜悦和活力。
3. 观察练习:a. 让学生集体出门参观校园或周边的环境,观察并记录他们看到的景象。
b. 回到教室,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鼓励他们进行表达并互相交流讨论。
4. 创意绘画:a. 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素材,如颜料、画笔、纸张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b. 学生完成画作后,让他们互相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表演游戏、音乐活动、观察练习和创意绘画等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并记录观察结果。
2. 教师采用口头评价和写实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表现力培养
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表现力的培养摘要: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的需要,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和途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以促进其多种潜能的发展。
本文结合心理学教学从采用多样的课堂形式、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对中职生自我表现力的培养。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中职生;自我表现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老师提出问题,举手回答的总是那几位同学,而其他同学则稳如泰山;老师要求分组讨论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畅所欲言,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只作倾听者;老师要求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很少有人主动上台,个别敢上台的也扭扭捏捏、脸色绯红……种种情况表明学生缺乏表现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当前需要主动到就业单位求职、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接受挑战、与社会上不同类型的人竞争的中职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学者宿礼春曾说:“精彩的人生源于勇敢的自我表现”,故而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呢?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所教心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浅谈几点做法。
一、采用多样的课堂形式,使学生想表现有的教师由于教学能力、教学条件限制或责任感较差,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死板,如满堂灌,教师虽然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整堂课也索然无味,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没被激发起来,听课都昏昏欲睡,更难说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很好地表现自己的才华。
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设计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表现自己的欲望。
教学中,我尝试过的形式虽然平常,但学生很乐于参与,很想表现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一面:(一)课前三分钟自由谈论。
要求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等有趣味性、启发性的事情或自己的喜、怒、哀、乐,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轮流到讲台上讲述,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开始,班里几位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讲些在电视节目看到的新闻,信手拈来,很是自然随意,伴以表情动作,就像与同学在交谈,使下面的同学也觉得很有话要说。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践方法,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首先,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或者邀请艺术家来校园进行讲座。
这些学习机会能够让学生亲身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二、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可以通过讨论、小组活动或者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背后的含义、情感表达以及个人观点。
这样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艺术,同时锻炼他们表达自己的能力。
三、提供适当的创作空间和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创作空间和资源。
可以为学生设置艺术角落或者专门的创作工作室,供他们进行自主创作。
此外,提供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工具也是必要的,例如颜料、纸张、绘画工具等。
通过提供创作空间和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艺术表现往往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创作,鼓励他们互相合作、交流和借鉴。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作品展示,给予同学们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和自信心的提升。
五、评价和反馈的关键性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过程中,评价和反馈是关键性的环节。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努力和成长,而非仅仅关注作品的成绩与评级。
通过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潜力,进而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
一年级数学课堂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一年级数学课堂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年级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好的表现力。
一个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和魅力,也能丰富课堂的氛围,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呢?一、给予足够的表现空间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言,或者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机会表现自己,尝试提出独特的观点,并与同学们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
二、注重表现技能的训练在给学生足够的表现空间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表现技能的训练。
例如,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如何利用不同的表现技能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三、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了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我们还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不会害怕犯错或遭到批评。
为了创建这样的氛围,老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营造一个友善和谐的学习环境。
四、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培养最后,我们还需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培养。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能力和表现风格,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培养。
例如,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害羞,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自信心;有些学生可能表达能力比较强,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通过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培养,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艺术类教案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艺术类教案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一、引言艺术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和了解艺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艺术教学,学生可以在美学的熏陶下,发展出自己的艺术天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探索、创造和发展自我的机会。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力是指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艺术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绘画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色彩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和音乐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艺术教案的设计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个性化,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艺术创造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艺术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素材和创作题材,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例如,在舞蹈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表演和动作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在戏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创造属于自己的舞台形象。
艺术教案的设计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能力。
四、艺术教案设计的注意事项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案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多样性和个性化:艺术教案应注重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兴趣,鼓励学生发展出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2. 艺术欣赏与创作结合:艺术教案应将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造力。
3. 合作与交流:艺术教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借鉴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作能力。
4. 鼓励自主发展:艺术教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表达能力。
《美术教育教案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美术教育教案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美术教育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力的学科,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这一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美术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艺术史和文化,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和鉴赏能力。
1、学习艺术史和文化学习艺术史和文化是学习美术的基础。
美术教师需要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思想。
通过学习艺术史和文化,学生能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鉴赏,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2、观察、比较和理解艺术作品观察、比较和理解艺术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美术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将对作品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融入到审美体验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美术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表个人意见,提高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表现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和表达能力,将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1、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美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笔、墨、纸、水等载体,实现个人艺术想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创作主题,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表现力。
2、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在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形象思维能力指学生利用自己的视觉经验,将具体的感受抽象成形,从而在纸上或者其他载体上展现出来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教师除了提供根据实物、静物、人物等作品创作之外,还可以开展图形变换、图形组合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练习这些技能,提高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
使用艺术教育提升小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
使用艺术教育提升小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艺术教育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教育,小学生可以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艺术教育来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一、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产生新的、独特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以下是几种方法:1.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小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艺术展览、欣赏音乐会、观看舞蹈表演等方式来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这样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鼓励自由创作:在艺术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3. 提供艺术材料和工具:小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艺术材料和工具来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各种颜色的画笔、纸张、粘土等,让小学生自由选择并进行创作。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提高表现力表现力是指个体通过艺术形式将内心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的能力。
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表现力,以下是几种方法:1. 培养情感表达能力: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并引导他们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2. 提供表演机会:在艺术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表现力。
通过表演,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鼓励合作创作: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合作创作,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并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三、综合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几种方法:1. 培养审美能力: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美的事物。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 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方法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方法音乐表现力是指音乐家在演奏或演唱过程中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提高音乐表现力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法。
1. 深入理解音乐作品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首先需要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仔细研读乐谱,理解作曲家的作品意图和符号标记的含义。
同时,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大师级演奏家或艺术家的演出,分析他们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演奏或演唱中。
2. 培养音乐表达的技巧音乐表达不仅仅依靠音乐理解,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音乐演奏技巧,如音准、音色、节奏等。
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一些音乐装饰技巧,如颤音、滑音等,以丰富他们的表现能力。
通过不断训练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演奏中。
3. 注重情感培养音乐表达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音乐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演奏或演唱。
可以通过一些情感引导的活动,如音乐鉴赏、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培养情感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在学生演奏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鼓励和肯定来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愿望,让他们更加自信地演绎音乐作品。
4. 引导学生合作表演音乐表演不仅仅是个体的表现,更注重团队的合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合作表演,如乐团演奏、合唱团演唱等。
在合作表演中,学生需要和其他成员密切配合,共同演绎一段音乐作品。
通过合作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如何与他人协作、倾听和互相配合,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5. 鼓励创造和个性表达音乐是艺术的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尝试在演奏中加入一些个性的表达。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
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
要做到有效地进行文学创作,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学习。
本文将从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创作习惯、运用文字技巧和寻找灵感碰撞的途径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学创作。
一、激发创作灵感激发创作灵感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
要进行有效的文学创作,必须有充足的创作灵感。
而创作灵感常常来源于生活的点滴。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创作灵感:1.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有其独特的故事,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物,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文学灵感。
2.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接触到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从而汲取灵感和借鉴文学技巧。
阅读可以开阔思维,培养审美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创作灵感的重要途径。
3.旅行和探索:旅行可以让人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景,这些体验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
探索未知的领域,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
二、培养创作习惯创作习惯是进行有效文学创作的基础。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下是一些培养创作习惯的方法:1.定期写作:为了培养创作的习惯,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写作时间,每天或每周都坚持写作。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自己更容易进入创作的状态。
2.写作计划和目标:制定写作计划和目标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将自己的创作目标写在纸上,每次完成一个目标,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会推动自己继续写作。
3.养成记录的习惯:随时记录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可以通过笔记本、手机或其他方式进行记录。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留灵感,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借鉴和应用。
三、运用文字技巧运用文字技巧能够更好地表达文学创作的思想和情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字技巧:1.多样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够更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2.合理的叙事结构:故事的叙述需要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合理的布局和安排可以让故事更吸引人,情节更连贯合理。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教学方法艺术表现力是指通过各种媒介和方式,表达个体内心感受和思想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1.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经验给予学生广泛且多样化的艺术经验对于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参观画廊、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风格和时期的艺术品。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如绘画、雕塑、摄影等,以拓宽他们对艺术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掌握。
2.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情感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结合文学、音乐、电影等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情感,并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呈现来表达个体的情感。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创作分享等活动,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并互相启发,促进他们在表达情感方面的艺术表现力。
3. 提供实践机会和反馈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具体创作中,并获得实际经验。
教师可以设计项目性课程,让学生进行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借助反馈,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空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4. 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新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要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创新。
教师可以设立开放性题目或任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探索多样化的解决方式。
同时,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创新思维,并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5. 整合技术和数字媒体利用技术和数字媒体对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数字工具,如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器等,在艺术创作中获得更多的表达方式和体验。
此外,通过分享和展示作品,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他人交流,获取更广泛的反馈。
总之,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是一项需要综合教学方法的任务。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经验、引导情感交流、提供实践机会并给予反馈、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新以及整合技术和数字媒体等方法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简介艺术表现能力是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且有效的策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让学生接触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例如音乐、绘画、戏剧和舞蹈等,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广泛的艺术兴趣,并且提供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通过安排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戏剧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鼓励探索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实践自己的创作想法。
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艺术技法和风格。
教师可以提供艺术材料和工具,并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创造潜力。
提供反馈和支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并发现改进的方向。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评估和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分享创作经验。
引导学生审美感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意义,并能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分析和讨论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艺术的美妙之处。
建立合作与创意结合的研究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团队工作,让他们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创作,互相启发和提高。
同时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展示个人的创意,培养他们富有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结论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鼓励实践和探索,提供反馈和支持,引导审美感和情感表达,以及建立合作与创意结合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这将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艺术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组合,而更是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既能够提升他们在舞台上的演绎能力,也能够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舞蹈表现力。
一、注重舞蹈技术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过程中,技术是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日积月累地练习和训练,掌握正确的舞蹈基本功和动作技巧。
舞蹈教师可以通过细致的指导和严格的要求,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只有技术过硬,学生才能够在表演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表达力。
二、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对于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有柔韧、力量和耐力等方面的训练,才能够在表演中展现出优美的线条和高难度的动作。
舞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潜力,设计合理的锻炼计划,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和评估,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
三、情感体验的培养舞蹈是一门富有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学生需要通过体验情感,将其转化为动作和形式。
舞蹈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戏剧和情感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要求。
同时,鼓励学生对舞蹈作品产生个人情感共鸣,挖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情感的真实演绎,学生才能够在舞台表演中更加出彩。
四、舞蹈创作的培养舞蹈创作是培养学生表现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舞蹈编创的全过程,了解舞蹈表达的技巧和艺术手段。
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动作的创新和组合,呈现出自己独特的舞蹈语言。
舞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表现力。
五、舞台表演的机会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是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与学校舞蹈晚会、比赛等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技巧和表现力付诸实践,并且在演出中获得反馈和肯定。
舞蹈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和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激情。
怎样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孩子的表现力在他们未来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如何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则成为父母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三个技巧来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1.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表现力的基础。
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首先需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地发挥。
当孩子们制造混乱时,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但这些“混乱”其实是孩子们的探究和尝试。
相反,当孩子们的周围变得太规矩和单调时,他们可能会失去创造力,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探索自己知识的边界。
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提供良好的学习、游戏和探究的空间,例如有趣的游戏、有挑战性的绘画活动,以及富有变化的自然环境等等,可以帮助孩子们开拓想象力和探究机会,从而培养其表现力。
2. 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当孩子在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时,我们的倾听能力至关重要。
这需要我们放下成人角色中的所有偏见和偏执,聆听孩子们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从而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会建立起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从而激发其表现力。
当孩子们出现难题或表现得不太好时,家长的反应也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总是对他们的挫折感觉失望或懊恼,那么孩子们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能力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在孩子面临挫折时,帮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及面对困难,这将有利于其后续表现力的发展。
3. 鼓励孩子乐于尝试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表现力时,应该帮助他们寻找到正确的方式去做事。
如果孩子在做事时没有得到激励或鼓励,则他们可能会失去表现力和潜力。
相反,如果孩子经历了成功,他们会变得更有自信和更有朝气。
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支持和激励,在孩子成功之后对其进行报酬和积极评价,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
此外,孩子们还需要在学术、文化和社交等各个方面得到探究和尝试。
家长应该为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游戏和社交平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学习和探索不同的领域。
一年级数学课堂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一年级数学课堂学生“表现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相较于阅读、写作等其他学科,数学更需要表现力的展示。
表现力是指学生针对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能够自如的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思路,同时用准确的方法和语言来解释自己的想法,以便让教师和同学更好地理解。
相关研究表明,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倡导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同的问答环节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积极思考解决方法并表达出来。
比如,在完成数学问题时,让学生口述出自己的思路并写下来,或者指定一位学生或几个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体会,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其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和展示能力。
例如,利用多种语言、图片、动画等媒介形式,向学生传达数学知识。
而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类视觉工具和营造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演讲,促进学生在思维和表达上实现质的提高。
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录思路和解题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完成一道数学题目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较高层次的问题,如该问题的问题原型来自哪里?该问题具有什么特殊意义?这样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而且是激发学生表现力的良好方法。
最后,鼓励学生的主动性、自我评估和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检验表现,按照教师提供的反馈进行纠正和改进,从而逐渐提高表现力。
同时,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分享思路和解题方案,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从而更加清晰地表达数学思维和方法。
综上所述,要培养一年级数学课堂学生的表现力,需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同时通过批判思维和自我评估来不断提高表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方面,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音乐。
音乐表现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来传达情感、艺术理解和个人表达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一、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1. 情感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来向他们展示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感受到的情感,并鼓励他们讨论不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2. 观察表演者:观察专业表演者在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例如他们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演奏技巧等。
通过模仿和学习他们,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3. 创作任务: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创作题目,例如请他们用音乐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或者描绘一个场景。
二、培养学生艺术理解能力艺术理解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和意义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艺术理解能力的方法:1. 音乐分析: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让他们了解音乐的结构、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2. 音乐欣赏:通过向学生播放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他们对音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中共同聆听和讨论音乐作品。
3. 集体演奏: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或合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不同乐器和声音的组合和协调。
通过集体演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性和合作性。
三、培养学生个人表达能力个人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使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个人表达能力的方法:1. 独奏机会:给予学生独奏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并表达自己的个性。
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我首 先按 班级 正 常的座 次 ,将 座
位 邻 近的 学生 组成 学 习小组 ,每 组 4 人 左右 。这种 合作学 习的组织 形式 不 需 将 学 生分 出层 次 . 可 减 少学 生 相 互 交 流 中的心 理 障碍 . 且 课 堂 上 无需 重
合成 学 习小组 , 在 教 师指导 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生自
单位进行交流 与竞 赛 , 以各 小组的 团体 成绩为基本评价依 据。 在教学 中我是这
样实施 的 : 课前 的小 组合 作学 习活 动可 以是预 习课文 、 查阅词 典 , 也 可 以是思
考 问题和 质疑 等。 这些教学活 动既能营
创造性地 思维。 课后 的小组合 作学 习活 动,可 以布置小组 组员间的词语 听写、 课 文朗读 与背诵 , 进 行课文 内容复述 的
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 。
在 合作 学 习活动 中 .小 组成 员共
同研 究 , 师生一道探讨 . 形 成 了学 生
之 间 、师生 之间 的互 动。语 文课 堂 中
的 主体 地 位 , 使 小 组 的每 一 个 成 员都
( 责 编 木 子 )
6 4 I 《 河南教育》I 2 0 1 3 年I 第7 - 8期
生 的进 取 意 识 、 创 造 意识 和 竞 争 意 识
也都 能得 到强化 。 小组间的合作学 习. 以学 习小组为
思维活 跃 、 心 情愉 快地 学 习。 创设 良好
的学 习气氛 .是 优化 教学 过程 的重 要 保证 .也 是推进 语 文素 质教育 的 重要 环节 学 生只有 “ 能 表现 ” “ 会表现 爱 表现 ” , 才 能在 竞争 中立 于不败 之地 。 怎 样 才 能 更 好 地 让 学 生 在 课 堂 上积 极表 现 呢?我 发现 .实施 小 组合 作与 竞争 学 习是个 有效 途 径。 小 组 合 作 与 竞 争 学 习是 一 种 教 学 策略 , 它 将 班级 学 生 按 一定 要 求 组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首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培养表现力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表现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魅力;讲述音乐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艰辛与成就;组织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晚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当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时,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会进一步加深,从而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的表现力。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包括对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元素的感受和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经典的音乐作品,引导他们分析作品中的各种音乐元素,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让学生感受那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所传达出的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如节奏模仿、旋律哼唱等,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只有当学生能够敏锐地感知音乐,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再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是培养其表现力的关键。
课堂不应只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表演环节,让学生单独或分组进行演唱、演奏、舞蹈等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即使他们的表现存在不足,也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文艺演出,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表现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克服紧张和恐惧心理,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
另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提升表现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艺术,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让他们的表演更具个性和魅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力是指在艺术创作或表演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个人的情感、思想和内在世界传达给观众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提高艺术表现力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本文将讨论一些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一、注重感受和体验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和体验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感悟自然景色、人物形象、音乐节奏等元素,鼓励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进行写生活动,或是组织观赏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让学生对艺术有更深入的体验。
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艺术表现力可以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展现。
学生可以从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角度进行表达和创作。
在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跨界艺术创作和表演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艺术任务,如创作绘画作品、演唱自己的歌曲、编排小型舞蹈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敢尝试,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要提高艺术表现力,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应该教授一些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如画面构图、音乐节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艺术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同时,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艺术创作和表演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合作与交流艺术表现力的提高也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实现。
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的艺术创作和表演,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合作,从中学习和借鉴。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比赛、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六、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兴趣是提高艺术表现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被普遍认可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而艺术表现能力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助于他们培养审美情趣、增强自信心,并且促进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
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将引出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对其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今社会对其需求的重视程度。
其次,我们将分析为什么学校教育中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这一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三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分别是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与参与机会、鼓励创新和自我表达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
最后,我们将探讨教师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中的角色和责任,即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设计合适的任务和项目、给予积极而具体的反馈和评价。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教学方法,并深入分析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本文,读者将了解到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中对艺术表现能力培养的关注与实践。
2. 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性2.1 艺术表现能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艺术表现能力是指学生在创作、表达和演绎艺术作品时所具备的技巧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艺术表现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学生可以体验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思考过程,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内心感受。
这种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在其他领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艺术表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智商和情感表达能力。
从艺术中汲取营养并将之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的情感,并将这些情感用一种独特而美妙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日期:2014-01-16] 来源:西罗园第五小学作者:叶凤杰[字体:大中小] 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读教育丛书《培养学生的读写表现力》有感
西罗园第五小学叶凤杰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一)培养学生语文的“表现力”必须要有开放的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了学生的服从性、统一性、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差异性、想象力。
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让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想象。
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
有感情的朗读,还包括分角色朗读,或者是课堂表演,都能帮助儿童具体而清晰地想象出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我在教《海底世界》这课时,就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轻松欢快的基调,感受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几个象声词:“嗡嗡、啾啾、汪汪”是什么样的声音,在朗读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借助自己的生活、知识和体验等,发挥自己的想象。
在教学时,我还让学生想象他们吃东西时、前进时、遇到危险时都会发出什么声音?学生你看我、我看你。
一会儿就有学生说:“”鱼吞食物时,会发出“吸吸”声,前进时会发出“嗖嗖”声,遇到危险会发出“吱吱”声。
学生们像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在知识的海洋里欢快地遨游,通过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想象的愉悦。
在现在的教材中有许多根据课文内容,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
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中心,运用好这些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景,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
尤其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李时珍》一文中的插图,主要是展现李时珍站在山脚下,背着行囊,虚心向村民请教的画面。
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指导他们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
我问:“通过插图中李时珍的目光、表情、动作,你能想象这时他会想什么吗?”
孩子们通过想象,把手都举起来了。
有的说:“他想,…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我一定要翻过这座山岭‟”。
有的说:“他想,…为了治好乡亲们的疑难病症,我一定要采集到这味药材‟。
”
还有的说:“他想,…在这样险峻的山沟里,肯定会有许多名贵的药材,我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找到它们,并亲自品尝,我宁愿牺牲自己‟!”
学生调动了各个感官进行想象,如此一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中心,感触到了李时珍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的精神,进一步理解了《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的原因。
二培养学生语文“表现力”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激发学生想象能力,使学生在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爱因斯坦说:“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才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的去体验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人间的冷暖;参与到动物世界的神奇,与伟人真诚的对话。
《冰激凌的眼泪》一课,插图上老师在为孩子分冰激凌,当这些从没有听说过冰激凌的山村的孩子,拿到冰激凌时会怎样想,又会怎样说呢?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这些学生中的一员,“你就是插图中的那名学生,当你吃到这个冰激凌时会怎样想?”
许多学生若有所思,完全沉浸在画面中。
白浩程说:“我心里特别高兴,心想:…老师对我们真好,给我们冰激凌吃,这回我们尝到冰激凌的滋味了‟。
”
林荣融说:“我手里拿着冰激凌,心想:…老师从城里把冰激凌带回来一定很辛苦,这证明老师对我们的关心,让我们尝到冰激凌的味道。
我们要谢谢老师‟。
”
72s++方瑞说:“我咬了一口冰激凌,心想:…老师从城里的冷饮店把整箱的冰激凌带回来,走了几十里的山路,一定很累,但老师没有一句怨言,说明他很爱我们。
等我们长大后,一定报答老师‟。
”
“此时无声胜有声,倒是无情却有情”,学生们的想象,就是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通过对插图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真挚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要克服思维定势,让学生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敢于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使学生真正具有开拓性、活跃性、独特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再造想象占据突出的地位,学生正是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并根据作者的提示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再造新的形象,所以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想象再造的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个人爱好、个性和生活积累的不同,一千个学生头脑中就有一千个不同的人物或形象。
例如:《两棵柳树》一文,写了两棵柳树之间的对话。
这篇课文没有结尾,让学生续写结尾。
学生把自己当成年轻柳树和老柳树,用心去体验柳树们的心情,学生的结尾多种多样。
甲:如果只顾外表好看,不注重内心是不美,外表美不算美,心灵美才最重要。
乙:年轻柳树低着头说:“我不应该不听你的劝告,谢谢你救了我”。
丙: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响雷过后,年轻的树干被辟了,正当他摇摇欲坠时,老柳树用
他那坚强的树干,驮着快要落下的树枝。
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通过续写这样的结尾,学生对于真、善、美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解放儿童的课本,抓住情节补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课文中而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教学中,如果教师抓住这些地方,让学生展开想象,悟出文章的真谛,填补空白之处,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课文省去的情节补白。
如《小珊迪》一课,作者为了使文章波澜起伏,更有悬念。
在安排故事情节上有意把小珊迪被马车撞省去不写,跳跃到弟弟还钱,小珊迪被马车撞后怎样回到旅馆的没有写,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想象,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当小珊迪被马车
撞后,他的伤势是否严重?所换零钱掉在地上时,他是怎样想的?怎样满地找钱的?他是
怎样回到旅馆的?看到弟弟后会说些什么?学生经过思考想象,把这一段扩写成一篇小故事。
这样通过补写,要求学生在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推测,重新创造想象,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小珊迪是一个守信用,负责任的孩子。
又如《狼和小羊》一课最后写道: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
最后结果怎样呢,文章故意留下了悬念,狼到底有没有吃了小羊?作者没有写,留下想象的空间,发人深省引人入胜。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狼向小羊扑去,可能有几种结果?”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1世纪的课堂,应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