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
重庆内环快速路拥堵分析及解决对策
重庆内环快速路拥堵分析及解决对策作者:蒋凤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02期摘要: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加上快速路对出行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大量车流涌入快速路,致使快速路拥堵。
如何避免和减少交通拥堵造成的影响,保持快速路高速、安全和舒适的特性,已成为重庆市内环快速路在运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重庆市内环快速路的交通现状及拥堵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内环快速现状分析拥堵原因解决对策1现状分析1)重庆内环快速现状概况。
重庆内环快速路于2002年1月全线建成通车,全长78km,路基宽度为31.5m,双向六车道,两跨长江,一跨嘉陵江,沿线设隧道3座,特大桥3座,互通式立交桥20处,设计时速为80km/h。
内环快速路上已建成22座,规划未建立交共计6座。
现状节点平均间距为 3.5 千米,规划节点平均间距为 2.6 千米。
2)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增长迅猛。
据调查,重庆市内环快速路西环-高滩岩、高滩岩-北环、北环-人和、人和-东环、东环-南环、南环-西环的交通量从2010年1月到2013年6月分别增长了9%、8%、13%、13%、15%、15%。
这与重庆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GDP的快速增长、主城区与周边区产业互动性增强有密切关系。
3)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空间分布不平衡,局部路段呈现常发性严重拥堵状态。
据调查,截止2013年6月,内环快速路西环至人和段双向六车道流量12万小客车/日,占到了内环全部交通量的71%,远远超出了其设计通行能力。
4)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构成不均衡,交通功能发生转变。
据调查,重庆内环快速路的城市内部交通量达到了59%,而过境交通量仅仅只有1.9%,其功能是主要承担了重庆市主城九区间的日常城市交通而不是过境交通。
2拥堵问题及原因2.1 经济快速发展,道路通行能力供需不足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出入口交通量与日俱增,机动化进程加速推进。
重庆市区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重庆市区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重庆市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重要性的一个瓶颈。
本文将分析重庆市区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原因分析一方面是城市规划不合理。
重庆是一个山地城市,市区道路网多呈环形、放射状布局,交通枢纽较少,交通网络不够完善。
此外,城市道路大多是狭窄的老式小巷或者成排成列的高层住宅,交通基础设施老化,很少有高速路、快速路和大型交通枢纽。
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交通运输流动性。
另一方面是车流量实在太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重庆,由于地处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汽车保有量直逼一线城市,导致不仅私家车数量多,交通也一直处于高峰状态。
此外,公司商家等单位为了追求利润,大量从事商业物流、零售的汽车铺面对于公共道路车辆的占道行为也极大地影响城市交通的通畅。
解决方案城市治理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改善交通拥堵也是如此。
从整体上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科学规划城市交通路网。
首要目的是要增加交通枢纽,优化市区交通的布局,建立完整的车辆通行体系。
同时,可以通过差价交通区间定价等措施引导市民合理选择交通出行方式。
二、加大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
市政府应在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交线路布局,建设地铁、轻轨等城市高效快速交通系统。
在此基础之上,应该进一步推进智能公交、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应用,创新各类公共交通业务模式,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激发市民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赖性。
三、落实限行措施。
重庆市政府可以结合京津冀、成渝等地的经验,实施区域限行管理,加大对超标车辆的惩治力度,开展巡查检测行动,确保道路上亚洲放射环面积的车行道的畅通。
四、提高市民交通意识。
国外有不少城市都有交通道义,与交通规则相辅相成。
交通道义是指大家在交通中遵守交通规则,互相尊重和包容的守则。
解决重庆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
解决重庆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摘要:城市拥堵已成为各大城市的焦点,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产生活,影响了经济发展,解决迫在眉睫。
本文重在从操作层面彻底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同时促进城市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促进低碳生活,节省市民交通费用,符合市民意愿。
主要办法就是在一环外修建大型多功能通票停车场,实行乘坐公交车一次刷卡全天通票制。
关键词:重庆城市拥堵对策建议交通拥堵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堵塞的笼统称谓,具体含义各国尚无统一标准。
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在对城市干线街道的服务水平的等级划分中,将车速为22km/h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堵车流;我国对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给出了定义: 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三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则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lkm的状态。
学术界还根据拥堵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类型和程度且用车辆等待的信号周期数或排队长度,把拥挤程度划分为:拥堵、非常拥堵、严重拥堵、死锁等几个层次。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关注的焦点。
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曾做过一个测算,全球每年因交能拥堵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全球GDP的2.5%。
交通拥堵已成为严重磨损社会运行效率的“顽症”,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重庆因山城的特殊性,道路宽度、坡度、弯度、密度受限,拥堵更为严重。
一、重庆城区拥堵现状根据有关职能部门2010年年底的调查数据:主城区内环以内主要交叉口中,高峰时间车辆通过需要等待2个以上(不包含2个)信号周期的“拥堵”点共有9个,即新牌坊立交、电子校立交、大庆村立交、一号桥交叉口、石杨路与陈庹路交叉口、上清寺转盘、两路口、石小路与天马路交叉口、天星桥正街与天马路交叉口。
主城区内环以内主要路段中,高峰时间小汽车平均车速低于18km/h(国际通行的对一般城市道路拥堵的定义)的“拥堵”路段共有18条,即中山一、二、三路、北干道、中干道、南干道、临江路、建新北路、天马路、小龙坎正街、站东路、天陈路、渝培路、杨家坪环道西段、沙坪坝单循环、解放碑单循环、观音桥环道西段、南坪环道,内环快速路西北段为缓行状态。
重庆城区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及对策
重庆城区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及对策符军【摘要】本文分析了重庆城区交通拥堵的具体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治理拥堵对策.【期刊名称】《资源信息与工程》【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2页(P154-155)【关键词】重庆;交通拥堵;原因;对策【作者】符军【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近年来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极速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突出。
与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样面临交通供需不平衡的大难题。
(1)天然的地理环境导致交通拥堵。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流经的河谷、台地、丘陵地带,城区土地资源相对短缺,整个城市的空间受到地形约束,城市道路依山而建,高低不平。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重庆城区的道路依山而建或者临江而建,和北方平原城市相比,道路线形相差甚远,没有宽阔顺直的康庄大道,只有蜿蜒曲折的“小道”,坡高路陡,高低起伏,道路狭窄。
这无疑降低了车辆的行驶速度,造成交通拥堵是必然的。
(2)红绿灯时长设置不合理。
红绿灯时长通常是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流向来设置的,但是有时由于交通规划部门对交通流量预估不足,红绿灯时长设置严重不合理,导致某个方向的车辆积压严重。
或者,初始阶段红绿灯时长设置是很合理的,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车流量的增加,现有红绿灯时长无法满足通行要求。
这就要求交通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重新设置红绿灯时长。
以学府大道交通大学3号门红绿灯左转为例,2010年,左转车辆不多,完全能满足左转车辆通行。
如今,左转车辆猛增,而红绿灯时长依然维持在2010年水平。
据观察,每次绿灯只能通过4~5辆车,一辆车通常需要等3~4次绿灯才能实现左转,导致左转车辆积压非常严重,下班高峰期车辆长龙甚至已经排到六公里红绿灯处,这也造成六公里红绿灯左转无法实现,形成连锁反应。
(3)红绿灯设置过多。
重庆市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拥堵治理的探究
重庆市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拥堵治理的探究第一篇:重庆市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拥堵治理的探究重庆市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拥堵治理的探究摘要:重庆的交通拥堵问题早已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并提出相应意见与建议。
本文主要结合重庆特点,分析重庆空间布局的特殊性,并从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维度提出进一步完善多中心城市布局、注重立体交通建设、合理规划布局以及注重节点分流等四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重庆;主城区;城市空间;交通拥堵;多中心重庆是一座坐落在西南两江交汇的山地城市,也是唯一一个西部直辖市,因此重庆交通拥堵问题尤其特殊且其解决尤其重要。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说,重庆是特殊的,山地环境一定程度制约了重庆的发展但是也不可避免发生交通拥堵问题,可以说重庆交通的拥堵与城市化进程相生相随的。
想要为重庆交通拥堵的缓解提出中肯合理的建议,那就必须研究重庆城市空间演变与交通拥堵的关系。
一、城市空间的内涵与特点城市空间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
按照城市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大体可以分为同心圆模型、多中心模型和扇形模型三类。
1.同心圆模型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但适应性差同心圆模型由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他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
在这五种力的作用下,城市空间产生了同心圆式的五个地带,五个地带都是差异明显的功能区。
各个功能区的经济状况由距城市中心区的距离而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根据城市生态原则设计城市的各个功能分带模式和增长模式。
此学说在宏观上,基本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提出了新的思想。
但是此学说的缺点也很明显:过于强调规划,没有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而且功能区划分过多。
2.多中心模型形式灵活符合重庆实际多中心城市理论强调随着城市的发展会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为主要商业中心,其他的为次核心。
这些核心不断发挥着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中间地带被完全扩充为止。
重庆交通现状及解决措施小论
重庆交通现状及解决措施小论重庆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苗子哥(建筑工程学院建环091 200944XXXX)摘要:通过三周以来对城市规划原理的学习,渐渐的城市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知道了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当成为每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未来城市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因此我通过实地和查阅资料,针对重庆的交通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关键词:重庆交通现状重庆交通主要问题解决方案我们知道交通的便利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目前大城市发展的现实是要解决好人们的工作,休息,居住和交通等问题,大城市的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日益发达,速度提高了,但是目前最让人烦心的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
一,重庆交通现状根据我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水、陆运输行业管理的要求,全市交通科技工作面临两大方面的课题,一方面是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工程造价以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是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以及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等问题。
1.1高速公路建成“二环八射”“二环八射”高速路网建成,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2010年八大“民心工程”任务,在国庆前实现渝湘高速酉黔、洪酉,渝宜高速云奉、奉巫4 个高速公路项目通车,实现提前十年全面建成“二环八射”2000 公里高速路网的宏伟目标。
1.2地方公路发展齐头并进重点公路建设进展顺利。
2010 年地方重点公路建设有10个项目,总里程225公里,总投资90亿元,1-10月完成投资近9.6亿元。
1.3 航运中心建设全面提速今年以来,市交委抓住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航运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机遇,进一步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水运又好又快发展。
对重庆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其制度安排的分析
对重庆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其制度安排的探讨摘要:1、重庆由于地理因素交通先天不足。
2、重庆现阶段交通拥堵问题剖解与分析,以及制度安排的分析。
3、重庆交通未来的发展目标及方向。
关键字:山城交通拥堵问题未来发展正文:一、地理因素:重庆一直有着一个美名,叫做“山城”,严严实实的被山包围,是名副其实的山中之城。
这样的地理因素造成了重庆的出入都离不开爬坡上坎。
我们道路也总是有很多弯道,很多上坡,下坡。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最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目前市内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立体主干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在重庆市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重要作用对于公路,重庆作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节点城市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重庆主城为中心“一环四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有一纵一横2条国道主干线(在建)经过重庆,另有一般国道5条,省道19条。
重庆市2003年底公路通车里程3140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2562公里,占71.8%,二级及以上公路4372公里,占13.9%,其中高速公路580公里。
二、重庆交通拥堵等问题分析及制度分析:二十一世纪是综合交通全面发展时代,我国交通运输将在继续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力发展高速交通,并逐步解决来自环境、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以快速化和智能化为目标的新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1)运输需求总量持续增长由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导致运输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虽然由于2003年“非典”的影响,但总体趋势是持续增长的,客运平均增长率接近6%,货运平均增长率在4%以上。
(2)公路客运快速化、水运客运旅游化、货运物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由于社会生产效益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旅客运输对满足安全、舒适条件下的运输速度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运输行业逐步从单纯的运输服务拓展到将原材料、半产品及产成品由生产地送达至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过程。
城市交通拥堵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与解决方案探讨
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与解决方案探讨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拥堵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原因:1. 城市人口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跟上需求。
交通道路容量有限,无法承载越来越多的车辆。
2. 私人车辆增加: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私人车辆的数量迅速增加。
但由于道路建设不足,导致城市道路超负荷运行,交通拥堵问题不断加剧。
3. 公共交通不完善:公共交通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公交线路不够发达,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其次,公交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如车辆拥挤、不准时等问题,导致居民不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4. 道路规划不合理:一些城市的道路规划存在问题,如道路网不完善、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等,导致交通拥堵。
此外,道路维护和修缮不及时,也会影响交通流畅。
解决方案:1. 加强公共交通服务: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增加公交线路、购置新车辆,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可以推行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方便居民选择公共交通。
2. 建设完善的道路网络:政府应制定合理的道路规划,增加道路容量。
同时,加强道路维护和修缮,保持道路的良好状态。
3. 鼓励绿色出行: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共享单车等。
另外,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便利的出行环境。
4. 推行交通管制措施:政府可以采取交通限行、交通峰值收费等措施,引导私人车主减少使用私人车辆,减少道路压力。
同时,加强交通信号灯的优化调整,提高交通流畅性。
5.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行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拥堵状况的监测和管理水平。
例如,利用交通大数据分析,及时预测和调整交通流量,优化道路使用效率。
总结: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居民和交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
城市交通拥堵研究与改善
城市交通拥堵研究与改善现代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车辆数量的激增,交通拥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困扰。
本文将从研究交通拥堵原因、探讨改善措施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来探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一、交通拥堵原因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车辆数量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购买私家车的能力增强,导致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容量不能满足需求。
2. 道路网络不完善:一些老旧城区的道路网络设计滞后,道路宽度狭窄,交叉口过多或不合理,导致交通流动受限。
3. 不规范驾驶行为:一些驾驶人员在道路上违规变换车道、随意停车等行为,增加了交通堵塞的概率。
4.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一些城市规划中忽略了交通发展的需求,导致交通流量和居民居住、工作地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
二、改善措施探讨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包括:1.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通过增加公交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数量。
2. 完善道路网络规划: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交通流量情况,合理规划道路建设,优化道路布局,增加道路容量,提高交通流动效率。
3.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同时,通过实施电子收费、交通导航等措施,减少交通拥堵。
4. 鼓励非机动交通出行:倡导市民步行、骑车等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汽车出行,降低交通拥堵。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在研究与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时,也需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考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导致车辆长时间怠速,排放大量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改善交通拥堵的同时,要注重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
2.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交通拥堵让人们出行受阻,耗费时间和精力。
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现状问题分析
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现状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重庆经济正经历着飞速发展,经济的城市快速增长也促进了交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重庆直辖之后,主城区交通发展面貌可谓是日新月异。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矛盾也日益显现,交通拥挤、交通拥堵等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重庆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主城区;公共交通0.引言重庆市公共交通依靠高密度、低效率的常规地面公交支撑着整个城市交通系统。
由于城市地形不利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公交需求大,但是单车容量低导致常规地面公交低效率、高密度运行。
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公共交通主要面临的问题。
1.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大一方面城市布局形态,另一方面道路网络结构及布局,是影响公交线路换乘理念不强,接驳聚散式的区域公交尚未形成承担交通功能的城市主要干道有限,公交线路过度重复的因素。
而在山地城市中公交线路大部分是行驶于主干路上的,这也是次支干路通达性差、断头路多、坡度大、路况差,不适行公交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反应出公交系统运营的不合理性。
在规范中,公交线路的标准重复系数为:1.25-2.5,但是重庆主城区内环以内公交线路重复数高达6.10,内环以外区域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3.23,远远超出了标准的范围。
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影响,主城区通道有限,且低等级道路不适宜公交运行,公交主要分布在主干道上,导致主干道上承担大量的公交集散功能。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主城区约21条路段公交线路超过20条;其中,观音桥东环道达到69条,渝澳大桥达到50条。
图1 重庆某公交站牌2.公交列车化现象严重公交车辆主要以标台车型为主,车型的选较单一,未考虑在道路条件较好、客流较大的路段投交车或是铰接车等超大容的公交车。
高峰时段时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集中行驶在某主干道上,尤其是私人小汽车抢限的道路资源,表现出站点停靠能力不足的情况,通常会形交列车化现象,并经发交通堵塞。
重庆主路纵坡坡度大于5%的主次干道占现状主次干道总长的12.4%,直响了车辆运行的舒、安全性,导致车型主要以标台车型。
重庆交通拥堵调研报告
重庆交通拥堵调研报告重庆市是中国内陆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的地区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交通拥堵的原因和现状,我们对该市进行了一次调研。
首先,我们发现重庆市的道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城市的建设水平与日俱增,但道路建设却没有跟上。
道路狭窄、弯道多、拐弯急,不仅拥堵,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重庆市交通工具单一,主要以小汽车为主。
据统计,重庆市汽车拥有量近年来迅速增长,但公共交通发展不够完善,导致交通拥堵。
此外,重庆市的地势起伏较大,很多地区交通条件复杂,无法轻易修建地铁等交通设施,使得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更加困难。
重庆市的交通管理也存在问题。
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拥堵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交通信号灯不好优化,导致车辆在红绿灯前长时间等待。
此外,重庆市的违法停车问题较为严重,不仅占用道路资源,还增加了交通拥堵的风险。
最后,我们认为草率开展施工作业也是重庆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庆市的建设进程非常迅速,经常需要进行道路拓宽、桥梁建设等工程。
然而,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致使施工现场周边的道路交通拥堵严重。
为解决重庆交通拥堵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大道路建设力度,合理规划道路,建设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其次,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改善城市内部交通环境。
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提高市民出行选择的多样性。
同时,完善交通管理,优化交通信号灯,制定更加严格的违法停车管理措施。
最后,加强施工管理,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减少施工对交通流量的影响。
总之,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源是道路规划不合理、交通工具单一、交通管理不善和施工作业不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管理和加强施工管理,才能够有效缓解重庆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重庆主城核心区交通拥堵成因及治理对策
北京
广 州 西 安 深圳 上海 重庆 武汉 成都 大连 青岛
7 2 0
一 … 6 7 4
' f — - f — - ,
S D 4 9
_ 。 ● ● -
图3 2 0 1 6年 城 市 交通 拥 堵 损 失 排 名 ( 元/ 人)
、
交 通 拥 堵 加 剧
近年来 , 随着机动车快速增长 , 重 庆主城核心 区部 分道路及交叉 口拥堵加剧 ,早 晚高峰期 市民上下班饱 受堵车的熬煎和折磨 , “ 怕堵”成 了市 民挥 之不去 的噩 梦 。重庆主城核心 区主干路 网工作 日早 晚高峰平均车 速 ,由 2 0 1 2 年的 2 4 . 9 K m / h 不 断下 降至 2 0 1 6年 的 2 0 . 7 K m / h , ( 见图 1 , 据2 0 1 2 — 2 0 1 6年《 重庆 市主 城 区交通 发展年度报告》 统计资料绘制 ) 。2 0 1 5 年和 2 0 1 6 年, 主 城核心区工作 日早晚高峰交通运行指 数 4 . 5 , 内环 以内 干道 路 网达 4 . 7 , 路 网整体 进入缓行 状态 , 公 交车运行 速度平 均仅 为 1 3 . 0 K m / h ; 周一早 高 峰 、 周五 晚高 峰拥 堵最严重 , 部分时段交通运行指数 升高至 6以上 , 路 网 整体进入拥堵状态 。从工作 日早 晚高 峰延时指数和人 均拥堵损失在 国内最拥堵城市 的排名 来看 ,重庆也处 在前列 , 分别位居第 2 名和第 6名( 见 图 2和 图 3 ) 。
∞ 益釜 矗一 …+
心” 之弊病 , 交通更加拥堵 不堪。 汽 车保有量 快速增长带来的交通需求增长远 大于 交通路 网供给 的增长 也不是关 键堵 因。 目前 , 正值 轿车 进入家庭 的高速 增长 阶段 ( 见 图 4) , 必 然会 大大 超 出现有城市道路 的供 给能力增长速度 , 这是事实 。 但 是, 无论怎样对道路 做好精 细规划与建设 , 重庆 主城核 心 区交通道路 资源越来越 稀缺 的趋势 基本不 可逆转 。 目前及未来一段 时期 是轿 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的旺盛 期, 加之工作 日早 晚高峰时段客流爆发式集 中涌来 , 而 主城核心 区的城 市建设 已趋成熟 ,城市地面道路 的供 给潜力增长极小 ,因此要 使道路供给与需求保持 平衡 几乎不可能做 到 , 即使保持 了平衡 , 但大量道路 资源在 短暂 的客流 高峰期之后又长时间 闲置浪费 。 关键堵 因是 :在 公交 车路权优 先缺失 条件 下 , 重 庆 主城 核心 区早 晚 高峰期 车 流 中低 乘 载率 的轿车 所 占 比太 高 , 挤 占了极 为 紧缺 的城 市道 路资 源 , 致使 公 交车 载客量大 、 最能高 效利用 道路资 源 的优 势不 能有 效发 挥 。 从2 0 1 4年 至 2 0 1 6年重 庆 主 城公 交 客运 量 变 化 ( 见图 5 ) 和 出行结构变化来看 ( 见表 1 ) , 主城公 交客运 量和地 面公 交 出行方式分担率都趋 于下 降 ,而小 汽车 出行方式分 担率却趋于上升 。
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1 重庆市主城 区公共交通现状
重 庆 主 城 区城 市 空 间 结 构 为 “ 一城五片、 多中心组团式” ,
面积 5 4 7 3 k m 。2 0 1 6年 主 城 区常 住 人 口 8 5 1 . 8万 。 目前 , 主城 流 量 。核 心 轨 道 网强 度 已达 到 2 . 2 4万人 次/ ( 千 米 日) , 超 过 香 区轨 道 交通 运 营 总 里 程 约 2 1 3 k m. 开 通轨 道 站 点 l 1 9个 , 在 建 里程约 1 9 7 k m: 常 规 公 交 线 路 5 7 3条 , 运 营 线 路 总 长 约
靠轨 道 交通 或 者跨 组 团运 营公 交 线路 解 决 。目前 , 公 交 区域 化
经 营改革后 , 虽 然 公 交 集 团 对 线 网 进 行 了优 化 , 但 3 . 4 9的 公 交 线路 重 复 系数 仍 然还 较 高 , 远 远 大 于《 交通 工 程 手 册 》 要 求
的“ 重 复 系数 以 1 . 2 5 ~ 2 . 5 ” 的 标 准 另 外 , 常 规 公 交 和轨 道 交通
的 出行 距 离均 主 要 集 中在 7 k m 以下. 均 以 中短 途 出行 为主 . 其
中 :常 规 公 交 出行 距 离主 要 集 中在 2 4 k m,客 流 出行 比例 占
养护公司、 管理 公 司协 调 制 定合 理 的公 路 桥 梁 维修 养 护 制 度 。
上述矛盾 . 虽然有交通拥堵和城市规划带来的外部矛盾 。 但 也 有 公 共 交通 发 展 中 内部 的 不足 因 素 。
. 1 公 共交 通系 统功 能层 级不 清晰 , 缺 乏合理 定位 2 当前 重庆主城 区公 共交通 发展 中面临 的主 3 主 城 区 而现 有 公 共 交通 线 网层 次单 一 ,难 以 满足 不 同层 要 矛盾 次公 共 交通 出行 需 求 。 尤 其 是 针 对 组 团 内部 的 出行 , 仅 能够 依 2 . 1 交通 拥堵 问题 日益严峻 , 严重影 响公交 运营环 境
关于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
近年来,重庆市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长,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攀升,随着重庆市的不断发展,主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畅通重庆”建设,给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切实改善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次实践,我就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调研。
我主要通过实地察看、查阅相关资料、抽样调查等方式,对主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首先,我在五个重要路段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各20份,共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
对象主要为青年人和中年人,其中包括司机和路人。
对问卷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基本上都对重庆市的交通状况不满意。
抽样调查的对象中有超过20%的人平时选择自驾车出行,超过60%的人选择公交车出行而全部认为公共交通设施还有待完善。
超过50%的人支持通过收费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对于经常出行的人平均一周因交通拥堵所花费的时间都超过两个小时。
对于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及城市规划和道路布局不合理成为必选选项。
超过80%的调查对象认为交通管理和制度存在较大问题。
通过实地查看体验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拥堵主要集中在五大商圈周边上,清寺转盘、两路口、石小路与天马路交叉口是市内交通最拥堵的路段。
主城区交通拥堵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地区,内环以内主要干道和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时间主要出现在8:00~9:00、17:45~18:30,拥堵路段及交叉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解放碑、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南坪商圈周边,而且有逐渐向周边区域蔓延的趋势(除渝中区外),其中晚高峰时段的拥堵程度较早高峰时段更甚;同时,高峰期的拥堵时间也在延长。
2009年,主城机动车(包括汽车和摩托车)拥有量达到了52.76万辆,较2008年增加了8.64万辆,增长了19.6%。
重庆市城市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重庆市城市交通问题调查报告重庆,这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直辖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市城市交通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一、交通拥堵问题1、道路容量不足重庆是一座山城,地形复杂,道路建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许多道路狭窄,通行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城区,道路规划不合理,断头路、瓶颈路较多,导致交通拥堵频繁发生。
2、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重庆市的机动车数量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递增,这给城市道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道路上车辆拥堵不堪,行车速度缓慢。
3、交通管理不善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交通标志标线不清晰、交通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都影响了交通的顺畅运行。
一些路口的信号灯时长分配不合理,导致车辆等待时间过长;部分交通标志标线被遮挡或磨损,无法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够严格,使得一些驾驶员违规行驶,加剧了交通拥堵。
二、公共交通问题1、公交线路布局不合理部分公交线路过长或过短,站点设置不合理,导致乘客换乘不便,增加了出行时间。
一些地区公交线路覆盖不足,居民出行依赖私家车,进一步加重了道路交通压力。
2、轨道交通发展不平衡虽然重庆的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线路分布不均、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
一些新兴区域轨道交通尚未覆盖,居民出行仍主要依靠地面交通。
3、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的准点率、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公交车拥挤、车内环境差,轨道交通高峰期车厢内人员密集,影响了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意愿。
三、停车难问题1、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重庆市中心城区停车位数量远远低于机动车保有量,停车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
许多车辆不得不停放在路边或人行道上,不仅影响了道路交通,还破坏了城市环境。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与缓解方案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与缓解方案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城市交通拥堵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交通需求不断增加,而道路基础设施的滞后建设和管理不善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
1.道路规划与建设不合理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始终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
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道路规划常常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设计,在资源有限情况下造成了浪费。
此外,对于高峰期的预测和应对方案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致使车辆密度过高。
2.私家车数量大幅增加私家车成为西方国家标志着发达国家的生活品质,在中国也逐渐成为普通家庭生活必备品之一。
尤其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私家车数量剧增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私家车数量过多导致道路容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其次,大量私家车增加了道路事故和空气污染的风险。
最后,停车位的不足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诸多问题。
3.公共交通资源短缺公共交通作为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发达国家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
然而,在中国一些城市中,公共交通资源严重短缺。
不少地方存在着线路布局不合理、站点密度低等问题,使得大部分人只能选择私家车出行,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
4.停车难问题突出城市中停车难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
因为停车位数量少、管理混乱以及部分司机违规占用公共停车位等原因,导致很多道路上出现临时停放、抢占道路等行为。
这些非法停放行为造成道路狭窄、流畅度下降进而引发拥堵。
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案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挑战,需要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能够较好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案。
1.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为了减缓交通拥堵,城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和设计。
首先,要加大对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增加道路容量。
其次,在规划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周边环境以及人口分布等因素,避免过度集中和瓶颈现象的出现。
最后,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来优化信号灯配时,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交通问题浅析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交通问题浅析I. 引言A. 背景介绍B. 目的与意义II. 交通状况分析A. 道路拥堵问题B. 公共交通不足问题C. 其他交通问题III. 交通问题产生原因分析A. 城市规划不合理B. 人口高度集中C. 车辆数量增加IV. 解决交通问题的对策建议A. 建设新的城市交通线路B. 实现道路拓宽和疏通C. 推广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D. 制定出行管理政策和限行政策V. 结论A. 总结B. 展望未来VI. 参考文献一、引言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全国著名的山城,其城市交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尤其是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交通问题更加显得紧迫和突出。
本篇论文将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主城区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与建议。
这将为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二、交通状况分析1. 道路拥堵问题重庆市主城区车流量大、拥堵的情况十分普遍。
该市主城区道路建设历史悠久,街区密集,路网规划不够合理、交叉点多、道路承载能力相对较低。
再加之人口膨胀和车辆数量逐年增加等因素,导致交通压力不断升级、道路拥堵状况越来越严重。
2. 公共交通不足问题重庆市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交通线路较为单一,基础设施明显不足,公共交通拥堵严重,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公交车位紧缺,资源有限,经常出现车辆拥堵,市民出行头疼难解。
3. 其他交通问题此外,重庆市主城区的出租车服务质量相对较差,黑车乱象也屡禁不绝;私家车乱停放、违规行驶的情况时有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三、交通问题产生原因分析1. 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重建过程中,规划都是基于城市功能、土地要素进行的,但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方面更注重的是人性化、基础设施等实际问题的解决。
因此,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匹配度不够,导致交通问题的产生。
浅谈重庆内环快速路拥堵对策
浅谈重庆内环快速路拥堵对策概要:重庆内环快速路的飞速发展,对促进重庆市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人们对于出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在交通流量高速增长的条件下,提高内环快速路的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以及内环快速路建设运营责任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
1现状分析1)重庆内环快速现状概况。
重庆内环快速路于2002年1月全线建成通车,全长78km,路基宽度为31.5m,双向六车道,两跨长江,一跨嘉陵江,沿线设隧道3座,特大桥3座,互通式立交桥20处,设计时速为80km/h。
内环快速路上已建成22座,规划未建立交共计6座。
现状节点平均间距为 3.5 千米,规划节点平均间距为2.6 千米。
2)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增长迅猛。
据调查,重庆市内环快速路西环-高滩岩、高滩岩-北环、北环-人和、人和-东环、东环-南环、南环-西环的交通量从2010年1月到2013年6月分别增长了9%、8%、13%、13%、15%、15%。
这与重庆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GDP的快速增长、主城区与周边区产业互动性增强有密切关系。
3)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空间分布不平衡,局部路段呈现常发性严重拥堵状态。
据调查,截止2013年6月,内环快速路西环至人和段双向六车道流量12万小客车/日,占到了内环全部交通量的71%,远远超出了其设计通行能力。
4)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构成不均衡,交通功能发生转变。
据调查,重庆内环快速路的城市内部交通量达到了59%,而过境交通量仅仅只有1.9%,其功能是主要承担了重庆市主城九区间的日常城市交通而不是过境交通。
2拥堵问题及原因2.1 经济快速发展,道路通行能力供需不足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出入口交通量与日俱增,机动化进程加速推进。
大量研究表明,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和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城市中心区城与市外围区机动车辆多选择内环快速路作为主要通道,而现有的基础设施通行能力不能满足区域运输需求。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与缓解方案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与缓解方案一、引言城市交通拥堵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压力。
本文将对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缓解方案。
二、原因分析1. 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不合理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交通规划,造成道路网络不完善,交通节点集中,道路狭窄等问题。
2. 私车数量激增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
这导致道路承载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需求,造成拥堵。
3. 公共交通系统薄弱公共交通系统薄弱是城市交通拥堵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导致很多居民只能选择自驾出行,从而加剧了交通压力。
4. 道路设施维护不及时许多城市道路设施老化且维护不及时,导致交通瓶颈和堵塞点频繁出现。
施工现场没有统一的交通管理措施,加剧了交通拥堵。
三、缓解方案1. 完善城市规划政府应加大对城市规划的重视,合理规划道路网,分散交通流量,避免节点集中现象。
同时应增加公共停车场和设置优先车道等,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2.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力度,完善地铁、轻轨、巴士等公共交通设施。
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并制定合理的票价体系。
3. 推行综合出行政策通过鼓励居民选择非机动车、步行和用车拼乘等方式出行,减少私家车数量。
此外,还可以采取搭建多式联运平台,实现公共交通与网络约车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4. 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利用科技手段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实时路况监测与管控、智能信号灯控制以及智能导航等技术手段。
通过优化信号灯配时、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5. 鼓励绿色出行政府应该鼓励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和电动车等。
建设更多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并提供充电站设施,增加电动车的使用比例,并推广共享单车等绿色交通工具。
6. 推广弹性工作制度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推广弹性工作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主城区交通拥堵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
作者:刘幼昕陈五四郭婕
来源:《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12期
【摘要】重庆主城区的交通畅通状况与全国其他同等城市相比处于较好水平,但随着机动化的普及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主城区的交通需求量将会迅速增长,使得主城区所面临的畅通状况越来越严峻。
根据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容易发生周期性拥堵的区域主要在五大商圈和各组团的连接路段,针对这一调查分析结果,对拥堵点及拥挤路段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缓解主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这对主城区的交通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升重庆的宜居品质也有着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交通拥堵;拥堵点;拥堵路段;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坪坝商圈、南坪商圈[9]。
2 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一般认为,交通拥堵是由于的道路的通行需求大于道路的通行供给能力而形成的道路交通运行速度低,排队缓行的一种交通运行现象。
交通拥堵是动态发展的,随着交通需求增长而不断加剧和扩散,随着交通瓶颈的改善而转移。
交通拥堵的改善也是一项动态的工作,需要交通需求调整和交通供给增加等多方面措施,才能缓解交通拥堵。
(一)私人小汽车增加迅猛
2009年,由于国家刺激经济增长措施降低了车辆购置相关税费,私人小汽车增加迅猛,2010年重庆主城区机动车拥有量66.7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拥有量29.5万辆,较2009年增长26.3%[10]。
私人小汽车的迅猛增加严重地冲击了公交分担率,使道路资源有从公交这一高效率利用向私家车这一低效率利用的发展的趋势。
(二)路网功能级配不合理
从交通功能正常发挥的要求来讲,道路网络系统必须是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必须具有合理的功能等级结构与布局。
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应由城市出入走廊、市区内的跨区长距离出行走廊、集散交通干道、街坊性支路和其他特殊功能道路按适当的级配比例和衔接方式构成,各类道路应各司其责,有机结合,实现道路功能等级的协调统一。
然而长期以来,在道路网规划建设中,许多城市往往只重视一味扩充道路网的空间尺度,而忽视道路网的功能结构改善。
例
如,大力推进快速路与主干道路网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城市次干道的支路的建设,使道路网功能级配关系进一步失衡[11]。
重庆受用地条件限制,主城区道路网密度远低于平原地区。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路网密度达到5-7km/km2,而重庆主城区现状的路网密度为3.96 km/km2,人均道路仅为8m2,远低于国标推荐值,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是巨大。
同时,次干道、支路数量偏少,受地形高差影响连通性非常差,与干道互通节点又非常少,难以分流主干道的交通,道路网功能只能由城市主干道承担。
大量的交通量汇集在主干路上,增大了主路的交通压力,交通拥堵时有发生。
由于路网联通性不强,大量交通必须集中在干道交叉口转换,红旗河沟立交、南坪转盘、电子校交叉等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均超过了8000辆。
为了缓解交叉口交通压力,重庆主城区陆续修建了大量立交。
大量立交的建成在保证车流连续性、提高道路车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直接导致大量车流得以快速汇入部分主要交叉口或尚未进行立交改造的交叉口,导致车流大量积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局部交通拥堵,长江路改造后的两路口及嘉华大桥建成后的蚂蟥梁立交所遇到的问题正是最好的证明。
局部交叉口拥堵带来的“单点长时间等待”对行车人心理影响较大,给人以非常拥堵的假象[12]。
主的主干道还要担负起疏散能力,严重降低了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
(六)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不规范
在交通发达的欧美和日本都制定有非常严格、细致的交通法规,并且严格照此执行。
交通参与者都能做到文明礼让、恪守交规,既确保了交通安全,又促进了通行效率,也体现在社会和谐。
在重庆主城区公交并驾齐驱,小汽车游刃有余,出租车见缝插针,特权车横冲直撞,过街人遍地开花,红灯抢行,绿灯慢行,随意变道现象普遍存在。
在交叉口左转车占用直行甚至右转车道的现象时有发生,交叉口通行能力大打折扣,人为因素导致的交叉口拥堵严重;车辆互不相让,发生事故后在原地相互指责,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
三、改善对策
(一)以静制动,抑制小汽车使用率
在对待现有道路无法满足小汽车需求的问题上,发达国家起初的做法是通过修建大量的道路来满足小汽车,后来发现新修道路只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因新修道路而诱发的新增车辆很快会使这一缓解效果消失,甚至加重了拥堵程度。
所以,各国逐渐认识到一味满足需求不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好办法,对需求进行控制很多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治理停车难的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以静制动”的措施效果不错。
所谓的“以静制动”就是通过静态交通设施及管理来抑制动态交通的交通量,也就是在交通负荷很大的区域限制停车场的规模,提高现有停车场的收费价格,同时加强对路边停车的控制及管理,使得交
通负荷大的区域只能满足较少的停车需求。
一开始或许使得交通拥堵问题加重,但时间一长,道路使用者便明白开车进入此区代价很高,以后再进入此区,就会改换公交或者轻轨等高效率的交通出行方式。
最重要的一点,做好其他交通方式的交通设施的配套建设,不然,以开车出行的道路使用者会因找不到其他交通方式的替换而继续使用小汽车的出行方式,起不到抑制小汽车使用率的目的。
(二)完善路网格局
从近几年的重庆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来看,重庆主城区支路在路网功能级配中所占的比例在变小,这一现象的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将有限的资金用到了大力建造主城区快速路与主干路上,而忽视了对支路的建设;二是由于主城区加大了对支路的道路升级改造,将越来越多的支路改造成了次干道。
合理的路网功能级配中,支路所占的比例应该占到一半以上,而重庆主城区,支路所占的里程比例不到1/4,支路在路网中比例偏低,使重庆主城路网可达性差,交通消散能力弱,车流大量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上,以交通功能为主的主干道同时还要承担着支路所起到了服务功能,道路功能出现紊乱,一旦主干道出现拥堵,则会引发局布区域大面积交通摊痪。
因此,在以后的道路建设中,要重视支路的建设,加大对支路建设的资金力度,以增加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加强主城区交通微循环的能力,提高路网容量。
指引乘客到相应位置等候。
(四)完善人行设施
实现慢行交通系统与机动化交通系统一体化。
传统的“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剥夺了行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
基于人性化的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慢行交通的需求,在道路断面设计上实现慢行交通与快速交通流的有效整合,加强非机动化交通与机动化交通之间的衔接,正确处理好慢行交通系统与公交系统的关系,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换乘。
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实施建议:①结合旧城改造,在控制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中落实步行设施用地;②充分利用人行天桥等过街设施建设立体步行道系统;③对步行人流集中的地段,设置自动扶梯[13];④加强街具设置的人性化设置,例如垃圾箱、休息座椅、指路地图[14]。
(五)完善轨道交通设施
随着重庆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加快,轨道出行将是市民的首选。
在《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把2005—2020)》[15]和《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16][17][18]中,规划布局了“六线一环”轨道交通基本线网和“九线一环”轨道交通远景线网。
目前,只有在局部的地方能够实现换乘,且换乘压力较大。
因此,需要加大轨道换乘设施建设,使快捷的轨道出行真正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
(六)优化道路交通组织
有什么样的路网条件,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交通组织。
例如:大连、青岛、上海这样的开放城市,路网条件受历史原因影响类似于当前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的路网,单向交通组织就比较容易见到效果。
而北京、西安这样的古城,路网条件同样受到历史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城市路网条件差别很大,如采取西方发达国家同类城市常用的单向交通组织方式,势必会加剧拥堵。
因此,应根据城市的路网条件和道路条件,采用与之适应的交通组织方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