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审查
全国超限审查要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确保审查质量,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本技术要点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一) 高度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 规则性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屋盖超限工程:指屋盖的跨度、长度或结构形式超出《抗震规范》第10章及《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索结构技术规程》等空间结构规程规定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不含骨架支承式膜结构和空气支承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具体范围详见附件1。
第三条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 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 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跨度或长度超过《抗震规范》第10章适用范围的大跨屋盖结构;(五) 其他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四条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二)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
超限审查需准备的附件

精品文档超限审查需准备的附件:
1.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3.营业执照复印件;
4.法人证明文件,法人授权委托书;
5.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6.建设用地方案图;
7.建筑方案设计批复;
8.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提交1份,备份5份);---(设计单位准备)
9.设计单位设计资质证书;---(设计单位准备)
10.初步设计(建筑和结构工程部分,提交1份,备份5份);---(设计单位准备)
11.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提交1份,备份5份);---(设计单位准备)
13.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提交1份,备份5份);---(设计单位准备)
14.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交抗震试验研究报告;---(设计单位准备)
15.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时,应提供理由和相应的说明。
---(设计单位准备)
.。
关于超限高层结构审查

4.側向刚度不规则 5.竖向抗側力构件
不连续
6.楼层承载力突变
4. 側向刚度不规则
5.竖向抗側力构件不连续
?
6. 楼层承载力突变
4.3.3 不应小于 其上一层的 65%(A级) 75%(B级)
有关超限审查的文件
1.《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11号-简称“部令”) 2.《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技术要点》 (建质[2003]46号)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广州市的“审查细则”
为了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 审查部门把握同样标准和尺度, 有必要结合广州地区的抗震设防 烈度,针对广州地区高层建筑的 普遍特点,制订相应的广州市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 查细则》(目前还是送审稿)。
“审查细则”(摘要)
需要进行超限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
1.高度超过各有关规范和规程中所规定的 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 2.结构类型不属于各有关规范和规程所列 出的结构类型; 3.结构属于下表所列的高层建筑结构类 型; 4.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
避免不规则的措施
不规则中的第4(側向刚度不规则) 1.当各层层高相等或相差很小时: 按“抗规”的计算方法,对于正常楼层, 除非某一层的构件突然缩小,或者其上楼 层的构件突然加大,否则一般是不会出现 的。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转换层处。此 时,应该加大转换层的构件的尺寸。有条 件时也可以缩小转换层上面楼层的側向刚 度。
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抗规表6.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 高规表4.2.2-1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 高规表4.2.2-2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 高规表4.2.3-1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高规表4.2.3-2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上部结构超限审查

1.审查对象:什么样的结构属于超限、需要审查总结:超高,平面不规则,立面不规则,大跨和长悬挑第二条下列高层建筑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一)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抗规》第6章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超过《高规》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高度大于28m且屋盖结构超出《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网壳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常用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暂不含膜结构)。
第三条在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中,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超过《高规》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和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的高层建筑工程;(二)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或跨度大于24m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带转换层、带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两种以上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A级且转换层位置超过规定层数以及高度超过A级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三)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高层建筑工程;(四)按本技术要点第八条要求,需要进行模型试验的高层建筑工程;(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委托全国专家委员会审查的其他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各种特殊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
2.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待审结构的基本情况描述第五条建设单位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应提供以下资料:(一)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申报表项目见附录二,至少5份);(二)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至少5份);(三)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主要结果,至少5份);(五)初步设计文件(建筑和结构工程部分,至少5份);(六)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时,应提供相应的说明;(七)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出抗震试验研究报告。
全国超限审查要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确保审查质量,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本技术要点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一)高度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 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 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 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规则性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屋盖超限工程:指屋盖的跨度、长度或结构形式超出《抗震规范》第10 章及《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索结构技术规程》等空间结构规程规定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不含骨架支承式膜结构和空气支承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具体范围详见附件1。
第三条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 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 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超过《抗震规范》第8 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跨度或长度超过《抗震规范》第10章适用范围的大跨屋盖结构;(五)其他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四条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 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二)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
超限审查需准备的

超限审查需准备的附件:
1.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3.营业执照复印件;
4.法人证明文件,法人授权委托书;
5.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6.建设用地方案图;
7.建筑方案设计批复;
8.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提交1份,备份5份);---(设计单位准备)
9.设计单位设计资质证书;---(设计单位准备)
10.初步设计(建筑和结构工程部分,提交1份,备份5份);---(设计单位准备)
11.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提交1份,备份5份);---(设计单位准备)
13.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提交1份,备份5份);---(设计单位准备)
14.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交抗震试验研究报告;---(设计单位准备)
15.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时,应提供理由和相应的说明。
---(设计单位准备)。
超限审查流程

超限审查流程
超限审查流程是指在法定或约定的审查权限以外进行审查的一种制度,旨在确保审查的公正与合理性。
具体的超限审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超限审查起因:当审查机构需要审查某一事项,但该事项超出其法定或约定的审查权限范围时,就会引发超限审查的起因。
2. 审查机构认定超限审查:审查机构会对超限审查的事项进行认定,判断是否属于超限范围。
认定依据可以是相关法律、规定和协议等。
3. 提交审查机构负责人审定:超限审查事项经审查机构认定后,会将相关文件提交给审查机构负责人,负责人会对超限审查进行审定,确定是否继续进行审查。
4. 审查机构负责人审批:若审查机构负责人同意进行超限审查,会进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包括填写审批表、签字盖章等。
5. 提交上级机构审议:超限审查事项通过审查机构负责人的审批后,会将相关文件提交给上级机构进行审议,以确保审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6. 上级机构审定:上级机构对超限审查进行审定,确定是否继续进行审查。
若审定通过,则继续进行超限审查。
7. 进行超限审查:经过上述步骤的确认和审定后,审查机构会
正式进行超限审查,包括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证据、调取相关资料文件、进行核查和分析等。
8. 提交审查结果:审查机构完成超限审查后,会将审查结果提交给相关申请人或单位,同时将结果报告给上级机构或相关机关。
需要注意的是,超限审查流程可以因不同的机构和情况而有所差异,具体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超限审查流程中应强调法律和程序的规范性,以确保超限审查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超限审查范围

超限审查范围
超限审查是指超出了审查的权限范围,即超过了法律、政策或机构规定的审查权力所涵盖的范围。
具体来说,超限审查范围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超越法律权限:审查机构或个人在履行审查职责时,违反法律规定或超越了其所享有的审查权力。
例如,某个审查机构过度干预媒体报道内容,违法了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定。
2. 超越政策权限:审查机构违反了政府制定的审查政策,从而超过了其应有的审查职责。
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会制定相关的审查政策,但如果审查机构过于严厉地执行了这些政策,限制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就会超限审查范围。
3. 超越机构规定权限:一些审查机构或组织可能会制定自己的内部审查规定,对特定内容进行审查,但如果审查机构在执行规定时超越了规定的范围,例如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属于超限审查。
超限审查范围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对审查机构进行监督和约束,确保其行使审查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 -回复

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回复什么是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是指合肥市规土委、市交通运输局制定的一套用于审核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是否超过限定标准的规定。
这套标准是为了保证合肥市的城市发展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并且能够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在合肥市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必须按照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进行审查,确保项目的设计符合相关要求。
为什么需要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合肥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城市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项目数量也大幅增加。
为了统一各类建设项目的设计标准,保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超过安全、环保和空间承载力等方面的限定标准,合肥市规土委、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制定并实施了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
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的内容有哪些?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建设项目的尺度和规模:对于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合肥市会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尺度和规模的限制标准。
例如,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项目需要符合一定的高度、跨度等要求。
2. 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要求:合肥市要求建设项目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性标准,并且要求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
3. 建设项目的环境友好性:合肥市鼓励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案,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建设项目的设计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例如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4. 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合肥市要求建设项目的设计要考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如何进行合肥设计超限审查?在合肥市,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提交给规土委和交通运输局后,将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设计文件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的要求进行逐项审查。
在审查过程中,如发现设计文件存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内容,审查部门将进行整改指导。
超限审查要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的专项审查工作,根据《行政许可法》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下列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一) 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 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臵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 房屋高度大于24米且屋盖结构超出《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网壳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常用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暂不含轻型的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主要范围参见附录一。
第三条在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中,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 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或跨度大于24m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臵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 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 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其他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四条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 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二) 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三) 审查后及时将审查信息录入全国重要超限高层建筑数据库,审查信息包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附录二)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情况表(附录三)。
《广东省关于超限审查的条例 》

表七作用下的最大 层间位移角θE 范围
μ≤1.2
1.2<μ≤ 1.3
1.3<μ≤ 1.4
θE≤ 1 1300
规则
Ⅰ类
Ⅰ类
1 <θE≤ 1
规则
Ⅰ类
Ⅱ类
1300
650
θE≤ 1 1600
规则
Ⅰ类
Ⅰ类
1 <θE≤ 1
规则
Ⅰ类
Ⅱ类
1600
备注 表二之 1 项不重复计算 表二之 4a 项不重复计算
(四)具有表四中 1 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 否大于表一)
序号
不规则类型
表四
简要涵义
1
高位转换
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7 度超过 5 层,8 度超过 3 层
2
厚板转换
7~8 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
3
复杂连接
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 型或沿大底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构
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三)具有表三中 2 项或同时具有表三中 1 项和表二中某 1 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
序号 1 2
表三
不规则类型 扭转偏大
层刚度偏小
简要涵义
裙房以上 30%或以上楼层数考虑偶然偏心 的扭转位移比大于 1.5 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 50%
第二条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高层建筑应作超限高层建筑 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一)房屋高度(m)超过表一规定的高层建筑
混凝土 结构
表一
结构类型
框架
框架-剪力墙
剪力墙
剪力墙 部分框支剪力墙
超限审查报告

超限审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超限审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将介绍超限审查的定义和背景。
然后,我们会详细探讨超限审查的原因和影响。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以应对超限审查带来的挑战。
2. 超限审查的定义和背景超限审查,又称为过度审查或过度审核,是指在审查或审核过程中,超出了必要的范畴,对申请材料或内容进行过度的检查和限制。
超限审查可能发生在各种场景中,例如政府审查言论、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企业的合规审查等。
超限审查的背景多样。
在政府领域,它可能是为了控制信息流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安全等目的而实施的。
在学术领域,超限审查可能出于对学术造假的担忧和对研究质量的保证。
在企业领域,超限审查可能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确保合规性和规范业务流程等目的。
3. 超限审查的原因和影响3.1 安全和合规性需求超限审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安全和合规性的需求。
政府部门可能会对言论、信息、媒体内容等进行审查,以确保不会出现违法、有害或具有敏感性的内容。
类似地,企业也会对员工的行为、数据和文件等进行审查,以保护公司的安全和遵守法律法规。
3.2 信息过载和筛选压力超限审查还可能源于信息过载和筛选压力。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政府、学术机构和企业可能无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因此需要依靠超限审查来减轻筛选的压力。
3.3 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超限审查的另一个原因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
政府可能会通过审查和限制信息的传播来防止社会不安定和混乱。
此外,某些政权可能利用超限审查来维护自身的权威和统治。
超限审查对个人、社会和经济体系都会产生各种影响。
3.1 个人权益的侵害超限审查可能导致个人的言论自由受到限制,削弱了个人的权益和表达自由。
个人可能面临以言论为基础的指控和惩罚,从而导致自我审查和沉默。
3.2 创新受阻超限审查对创新力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在学术界和企业中,过度的审查和审核过程可能抑制了创新的激情和自由探索的精神。
全国超限审查要点

全国超限审查要点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确保审查质量,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本技术要点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一)高度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规则性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屋盖超限工程:指屋盖的跨度、长度或结构形式超出《抗震规范》第10章及《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索结构技术规程》等空间结构规程规定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不含骨架支承式膜结构和空气支承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具体范围详见附件1。
第三条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着不同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跨度或长度超过《抗震规范》第10章适用范围的大跨屋盖结构;(五)其他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

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合肥设计超限审查标准。
第一步:了解超限审查的背景和重要性超限审查是指针对规划设计图纸中违反有关法规、标准和要求的设计要素进行审核和审查的过程。
合肥作为中国的省会城市和国家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人居环境。
超限审查的目的是避免规划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建设行为,保护广大市民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它对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第二步:了解超限审查的主要标准和内容合肥市对设计超限审查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
设计方案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否则将被认定为超限设计。
2. 构造标准和技术要求:包括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选用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方案必须符合相关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要求,否则将被认定为超限设计。
3. 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土地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否则将被认定为超限设计。
4. 美观和功能要求:包括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室内布局和功能分区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使用需求,否则将被认定为超限设计。
第三步:合肥超限审查的具体流程和程序合肥市的超限审查由市规划局负责组织和实施,具体流程和程序如下:1. 递交审查申请:设计单位或业主需要将设计方案递交给市规划局,同时提交审查申请和相关材料。
审查申请需要包括设计方案图纸、设计说明、工程量清单等。
2. 初步审查:市规划局会对递交的设计方案进行初步审查,主要检查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是否与周边建筑物和环境相协调。
3. 专家评审:对初步审查合格的设计方案,市规划局会组织一定数量的专家进行评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液化评价、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及地基方案。当设计有要求时, 应按规范规定提供结构工程时程分析所需的资料。
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时,应有相应的边坡稳定评价、断裂影响和地 形影响等抗震性能评价内容。
(三) 结构设计计算书应包括:软件名称和版本,力学模型,电算 的原始参数(是否考虑扭转耦连、周期折减系数、地震作用修正系数、 内力调整系数、输入地震时程记录的时间、台站名称和峰值加速度等), 结构自振特性(周期,扭转周期比,对多塔、连体类含必要的振型)、位 移、扭转位移比、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刚度比、墙体(或 筒体)和框架承担的地震作用分配等整体计算结果,主要构件的轴压比、 剪压比和应力比控制等。
(九) 必要时(如特别复杂的结构、高度超过 200m 的混合结构、大 跨空间结构、静载下构件竖向压缩变形差异较大的结构等),应有重力 荷载下的结构施工模拟分析,当施工方案与施工模拟计算分析不同时, 应重新调整相应的计算。
超限高层 建筑工程抗震设 防专 项 审 查 技术 要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的专项审查工作,根据《行政许可法》和《超限 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 111 号),制定本技术要 点。 第二条 下列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一) 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 称《抗震规范》)第 6 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 8 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 程》)第 7 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 10 章中错层结构和第 11 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 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 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 房屋高度大于 24 米且屋盖结构超出《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 程》和《网壳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常用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暂 不含轻型的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主要范围参见附录一。 第三条 在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中,属于 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
—7—
的地震作用下结构、部位或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变形、损坏程度及延 性的要求。
(二) 选择预期水准的地震作用设计参数时,中震和大震可仍按规 范的设计参数采用。
(三) 结构提高抗震承载力目标举例:水平转换构件在大震下受弯、 受剪极限承载力复核。竖向构件和关键部位构件在中震下偏压、偏拉、 受剪屈服承载力复核,同时受剪截面满足大震下的截面控制条件。竖 向构件和关键部位构件中震下偏压、偏拉、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复核。
(四) 确定所需的延性构造等级。中震时出现小偏心受拉的混凝土 构件应采用《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中规定的特一级构造,拉应力超 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时宜设置型钢。
(五) 按抗震性能目标论证抗震措施(如内力增大系数、配筋率、配 箍率和含钢率)的合理可行性。
第十三条 关于结构计算分析模型和计算结果: (一) 正确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注意计算假定与实际 受力的差异(包括刚性板、弹性膜、分块刚性板的区别),通过结构各 部分受力分布的变化,以及最大层间位移的位置和分布特征,判断结 构受力特征的不利情况。 (二) 结构总地震剪力以及各层的地震剪力与其以上各层总重力荷 载代表值的比值,应符合抗震规范的要求,Ⅲ、Ⅳ类场地时尚宜适当 增加(如 10%左右)。当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偏小需调整时,其以上 各层的剪力也均应适当调整。
—8—
(三) 结构时程分析的嵌固端应与反应谱分析一致,所用的水平、 竖向地震时程曲线应符合规范要求,持续时间一般不小于结构基本周 期的 5 倍(即结构屋面对应于基本周期的位移反应不少于 5 次往复);弹 性时程分析的结果也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即采用三组时程时宜取包络 值,采用七组时程时可取平均值。
(四) 软弱层地震剪力和不落地构件传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 的调整系数取值,应依据超限的具体情况大于规范的规定值;楼层刚 度比值的控制值仍需符合规范的要求。
(五) 抗震试验数据和研究成果,要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结论。 第三章 专项审查的控制条件
第八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重点是结构抗震安全性和预期的性 能目标。为此,超限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一) 严格执行规范、规程的强制性条文,并注意系统掌握、全面
—4—
理解其准确内涵和相关条文。 (二) 不应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五种类
—2—
对于本技术要点第二条(三)款规定的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 查,除参照第三、四章的相关内容外,应按第五章执行。
第二章 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 第六条 建设单位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申报表项目见 附录二, 至少 5 份); (二) 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至少 5 份); (三) 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 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主要结果,至少 5 份); (五) 初步设计文件(建筑和结构工程部分,至少 5 份); (六) 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及 计算机程序时,应提供理由和相应的说明; (七) 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交抗震试验研 究报告。 第七条 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提供的资料,应符合下列具体 要求: (一) 高层建筑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应说明其超限的类型 (如高度、转换层形式和位置、多塔、连体、错层、加强层、竖向不规 则、平面不规则、超限大跨空间结构等)和程度,并提出有效控制安全 的技术措施,包括抗震技术措施的适用性、可靠性,整体结构及其薄 弱部位的加强措施和预期的性能目标。 (二)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岩土特性参数、地基承载力、场地
—5—
(四) 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性能目标; (五) 总体计算和关键部位计算的工程判断; (六) 薄弱部位的抗震措施; (七) 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 对于特殊体型或风洞试验结果与荷载规范规定相差较大的风荷载 取值以及特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大、高宽比大等)的隔震、减震技 术,宜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在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前进行专门论证。 第十一条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一) 各种类型的结构应有其合适的使用高度、单位面积自重和墙 体厚度。结构的总体刚度应适当(含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协调符合规范 的要求),变形特征应合理;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和扭转位移比符合规范、 规程的要求。 (二) 应明确多道防线的要求。框架与墙体、筒体共同抗侧力的各 类结构中,框架部分地震剪力的调整应依据其超限程度比规范的规定 适当增加。主要抗侧力构件中沿全高不开洞的单肢墙,应针对其延性 不足采取相应措施。 (三) 超高时应从严掌握建筑结构规则性的要求,明确竖向不规则 和水平向不规则的程度,应注意楼板局部开大洞导致较多数量的长短 柱共用和细腰形平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 对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可依据抗震设防烈度和高度的不同有 所区别。 主楼与裙房间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适当加大或采取其他措施。
—1—
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一)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 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 11 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 (二) 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源自塔体显著不同或跨度大于 24m 的
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 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 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 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
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时,其结果应与振型分解 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总剪力和层剪力沿高度分布等的比较。对多个 软件的计算结果应加以比较,按规范的要求确认其合理、有效性。
(四) 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 规定》的要求,设计说明要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结构的抗震等级等内容。
型中的四种及以上的复杂类型。 (三) 房屋高度在《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 级高度范围内且比较
规则的高层建筑应按《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执行。其余超限工程, 应根据不规则项的多少、程度和薄弱部位,明确提出为达到安全而比 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更严格的针对性强的抗震措施或预期性能目标。 其中,房屋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的 B 级高度以及房屋高 度、平面和竖向规则性等三方面均不满足规定时,应提供达到预期性 能目标的充分依据,如试验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抗震新技术和新措施、 以及不同结构体系的对比分析等的详细论证。
(五) 上部墙体开设边门洞等的水平转换构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 强;必要时,宜采用重力荷载下不考虑墙体共同工作的手算复核。
(六) 跨度大于 24m 的连体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宜参照竖向时程 分析结果确定。
(七) 错层结构各分块楼盖的扭转位移比,应利用电算结果进行手 算复核。
(八) 对于结构的弹塑性分析,高度超过 200m 应采用动力弹塑性 分析;高度超过 300m 应做两个独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应以构件 的实际承载力为基础,着重于发现薄弱部位和提出相应加强措施。
(三) 超过《抗震规范》第 8 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 (四) 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其他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四条 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 350m 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 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 (二) 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 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 查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 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 (三) 审查后及时将审查信息录入全国重要超限高层建筑数据库, 审查信息包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附录二) 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情况表(附录三)。 第五条 建设单位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申报材料应符合第二 章的要求。专家组提出的专项审查意见应符合第六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