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原子物理学》期末试卷-A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原子物理学期末考试试卷(E)参考答案

原子物理学期末考试试卷(E)参考答案

《原子物理学》期末考试试卷(E)参考答案(共10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7.16⨯10-3----(3分) 2.(1s2s)3S1(前面的组态可以不写)(1分);∆S=0(或∆L=±1,或∑iil=奇⇔∑iil=偶)(1分);亚稳(1分)。

----(3分) 3.4;1;0,1,2 ;4;1,0;2,1。

----(3分) 4.0.013nm (2分) , 8.8⨯106m⋅s-1(3分)。

----(3分) 5.密立根(2分);电荷(1分)。

----(3分) 6.氦核24He;高速的电子;光子(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各1分)----(3分) 7.R aE=α32----(3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有27分)1.D----(3分)2.C----(3分)3.D----(3分)4.C----(3分)5.A----(3分)6.D提示:钠原子589.0nm谱线在弱磁场下发生反常塞曼效应,其谱线不分裂为等间距的三条谱线,故这只可能是在强磁场中的帕邢—巴克效应。

----(3分)7.C----(3分)8.B----(3分)9.D----(3分)三.计算题(共5题, 共52分 )1.解:氢原子处在基态时的朗德因子g =2,氢原子在不均匀磁场中受力为z Bz B z B Mg Z B f Z d d d d 221d d d d BB B μμμμ±=⨯±=-== (3分) 由 f =ma 得 a m BZ=±⋅μB d d故原子束离开磁场时两束分量间的间隔为s at m B Z d v =⨯=⋅⎛⎝ ⎫⎭⎪21222μB d d (2分)式中的v 以氢原子在400K 时的最可几速率代之 mkTv 3=)m (56.0104001038.131010927.03d d 3d d 232232B 2B =⨯⨯⨯⨯⨯⨯=⋅=⋅⋅=--kT d z B kT md z B m s μμ (3分) 由于l =0, 所以氢原子的磁矩就是电子的自旋磁矩(核磁矩很小,在此可忽略), 故基态氢原子在不均匀磁场中发生偏转正好说明电子自旋磁矩的存在。

2025届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学期高三物理试题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5届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学期高三物理试题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5届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学期高三物理试题期末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B物体上部半圆型槽的半径为R,将物体A 从圆槽的右侧最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

则()A.A、B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不能到达圆槽的左侧最高点C.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A的速率为23 gRD.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3gR2、竖直向上抛出一物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物块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列物块的加速度a、速度υ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3、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轨道MO和ON底端由对接且aθ>.小球自M点由静止滑下,小球经过O点时无机械能损失,以v、s、a、f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摩擦力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左侧最高点运动过程的是( )A.B.C.D.4、如图,S是波源,振动频率为100Hz,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40m/s。

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P、Q两点,已知P、Q的平衡位置之间相距0.6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Q点比P点晚半个周期开始振动B.当Q点的位移最大时,P点的位移最小C.Q点的运动方向与P点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D.当Q点通过平衡位置时,P点也通过平衡位置5、一三棱镜截面如图所示,∠C=90°,∠B=60°,AC面涂有反光涂层。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卷及答案【篇一:原子物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 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可以解决的问题是()2.光电效应的规律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a.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3.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射线,?射线,?射线 c.?射线,?射线,?射线b.?射线,?射线,?射线, d.?射线,?射线,?射线4.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C.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6.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的粒子性显著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7.如图1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光照射到阴极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图1a. 入射光太弱;b. 入射光波长太长;c. 光照时间短;d. 电源电压太低10.要观察纳米级以下的微小结构,需要利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有关电子显微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b.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d.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11.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 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1()4a.22 920年 b.11 460年 c.5 730年 d.2 865年4303013.现有核反应方程为2713al+2he→15p+x,新生成的15p具有放射性,继续发生衰变,核反应30)14.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1213115121h+6c→7n+q1 1h+7n→6c+x+q2方程中q1、q2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3a.x是2he,q2q1 b.x是42he,q2q13c.x是2he,q2q1 d.x是42he,q2q115.如图2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4.5 ev,现分别用氢原子跃迁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照射钨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2a.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c.用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16.2006年3月24日,由中国自行研究、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如图3所示,已成功完成首次工作调试.由于它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相同,都是热核聚变反应,所以被外界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的原理就是在这台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341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1h→2he+0n图3d.与这种热核聚变比较,核裂变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二、填空题。

原子物理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卷和参考答案

3 Stark 效应
4 同核分子与异核分子相比有哪些主要不同? 5 X 射线的标识谱
9 基态电子组态为p2,求基态的原子态。
1
2
姓名:
三、(15 分)早期的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的。钾 K(A=39.1)排在氩 Ar (A=39.9)的前面。镍 Ni (A=58.7)排在钴 Co(A=58.9)的前面。莫塞莱发现 K 线 波长的规律后,纠正了它们的排列次序。试根据这些元素的 线波长,Ar: 0.419nm ;K: 0.374nm ; Co:0.179nm 和 Ni:0.166nm,求出它们的原 子序数。
V=3.09×106(m/s)
质子的康普顿波长为
h hc
mpc mpc2
1.24
938
1.32 106 nm 当 cos 1时,入射光子能量最小,质子获得的能量为
hv
E
2
2
EK hv
mpc2 E hv
mpc2 E
1 2
1 2
mpc2
mp c 2
2E 2
mpc2 2E
得分
本试题可能会用到的公式: mB 14GHz T 1 , h
f 2u
2 q
r 'V
0
r'
sin qr 'dr ' , q 2k sin 2
一、简答题(30 分,每小题 5 分)
1 洪特规则
3 S(S 1) L(L 1) gJ 2 2J (J 1)
原子核裂变能的利用:核电站,核武器等;聚变能利用:氢弹;医学上使用放射线杀
0.374
死癌细胞;农业上放射线用于育种等等。
Co : Z3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3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3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核反应方程及其表述中错误的是( )A .2424011121Na Mg e -→+是原子核的β衰变B .4273012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C .42412121He H He H +→+是原子核的α衰变D .235192141192036560U n Kr Ba 3n +→++是重核裂变 2、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r 大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 .在r 由r 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C .当r 等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 .当r 等于r 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3、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两种性质是不相容的B .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 .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 .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性质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4、铁棒A 两端均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 能排斥小磁针,若铁棒A 靠近铁棒B ,则( )A .A 、B 一定相互吸引B .A 、B 一定相互排斥C .A 、B 间可能无磁力作用D .A 、B 间一定有磁力作用,可能吸引,也可能排斥5、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B.机械波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频率不同而已C.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D.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取决于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只与频率有关6、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距较近的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则两球间()A.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大B.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小C.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大D.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云南师范大学《原子物理学》期末试卷-C卷及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原子物理学》期末试卷-C卷及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统一考试原 子 物 理 学 试卷学院 物电学院 专业 年级 2010级 学号 姓名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编号:C 卷一、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1教材中哪些实验和现象说明了电子具有自旋运动且自旋量子数为1/2 ?(至少举三个例子。

)2、什么是原子核的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夫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在历史上首次证实了 。

2.铝原子基态是2P 1/2,则它的轨道角动量是 ,自旋角动量是 。

(用2π来表示)3.钒原子的基态是4F 3/2,该原子态能级在均匀磁场中将分裂为 层。

4.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3d 次壳层最多可填 个电子,主量子数n =3的电子最多可以有 个。

5.原子核反应过程中守恒的量有:电荷数、 、 、 、线动量和角动量等。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 【 】A.绝大多数散射角近;B.α粒子只偏;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2. 氢原子可观测到的全部线光谱应理解为: 【 】A.处于某一状态的一个原子所产生的;B.处于不同状态的足够多的原子所产生的;C. 处于相同状态的少数原子所产生的;D.处于不同状态的少数原子所产生的。

3. 氢原子基态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 【 】A. 13.6V 和 10.2V ;B. -13.6V 和-10.2V ;得分 评卷人C. 13.6V 和 3.4V ;D. -13.6V 和 -3.4V 。

4. 可以基本决定所有原子核性质的两个量是:【】A 核的质量和大小; B.核自旋和磁矩; C.原子量和电荷; D.质量数和电荷数。

5、原子核可近似看成一个球形,其半径R可用下述公式来描述:【】=r0A1/3 B. R=r0A2/3 C. R=6. 放射性原子核衰变的基本规律是,式中N代表的物理意义是:【】A. t时刻衰变掉的核数;B. 0时刻的核数;C. t时刻尚未衰变的核数;D. t时刻子核的数目。

原子物理期末试题答案

原子物理期末试题答案

原子物理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半衰期越长,衰变越慢b.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阴极射线和β射线都是电子流,它们的产生机理是一样的d.重核裂变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质量亏损解析:由基本概念可知abd说法是对的.阴极射线和β射线都是电子流,但产生机理不同,故应选c.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增加b.α射线是原子核发出的一种粒子流,它的电离能力在α、β、γ三种射线中是最弱的c.原子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解析: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由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又因氢原子放出光子,所以原子的总能量减少,故a错.α射线的电离能力在α、β、γ三种射线中是最强的,所以b错.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原子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现象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故c 错.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因其物理、化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

答案:d3.现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氢聚变产生的,大约在40亿年以后太阳内部将会启动另一种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 ,那时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上述两种核反应产生的.已知的质量为m1,的质量为m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m2 <m2 =m2 =3m2-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元电荷e,π0介子不带电.如图15-1所示,两匀强磁场方向相同,以虚线mn为理想边界,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b2.今有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b1中,其轨迹为圆弧ap,p在mn上,k-在p点时的速度为v,方向与mn垂直.在p点该介子发生了上述衰变.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沿v反方向射出,其运动轨迹为如图虚线所示的“心”形图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5-1a.π-介子的运行轨迹为pencmdpb.π-介子运行一周回到p用时为=4b2d.π0介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根据左手定则可知π-介子的运行轨迹为pdmcnep,所以选项a错误;π-介子在磁场b1中的半径在磁场b2中的半径由题图可知r2=2r1,所以b1=2b2,选项c错误;π-介子运行一周回到p用时为选项b正确;π0介子不带电,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答案:b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制核武器的钚239 由铀239 经过4次β衰变而产生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g的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其质量变为15 gd. 在中子轰击下,生成和的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核子总数减少解析: 发生2次β衰变,a错误.20 g 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其质量c错误.在核反应中质量数、电荷数都守恒,d错误.所以只有b正确.答案:b7.北京奥委会接受专家的建议,大量采用对环境有益的新技术,如2008年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采用全玻璃真空太阳能聚热技术.太阳能是由于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聚变反应产生的,下列核反应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解析: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聚变,四个选项中只有a为聚变反应,b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c是铀核的裂变反应,d是铀核的α衰变.答案:a8.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b.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解析:a选项正确,核反应方程为b选项错误,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该物质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c选项错误,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选项错误,核反应中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则解得即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答案:a9.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c.“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δe=δmc2d.“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解析:“人造太阳”是利用海水中的21h和31h聚变而产生大量能量的.放出的能量可利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求出,其中δm为质量亏损,所以a、c项正确.答案:ac10.静止的衰变成,静止的衰变为,在同一匀强磁场中的轨道如图15-2所示.由此可知( )图15-2a.甲图为的衰变轨迹,乙图为的衰变轨迹b.甲图为的衰变轨迹,乙图为的衰变轨迹c.图中2、4为新核轨迹,1、3为粒子轨迹d.图中2、4为粒子轨迹,1、3为新核轨迹二、填空实验题(11题6分,12题6分)11.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15-3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 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图15-3解析:从放射源射出三种射线,分别为α、β和γ射线,其中α射线被铝箔挡住,只有β和γ射线穿出,又由于γ射线不带电,所以在偏转电场中不发生偏转.综上分析,可知图中的射线a为γ射线,射线b为β射线.答案:γ β12.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15-4(1)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请选择其中的两位,指出他们的主要成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图154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给快中子减速,轻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减速剂.中子在重水中可与核碰撞减速,在石墨中与核碰撞减速.上述碰撞可简化为弹性碰撞模型.某反应堆中快中子与静止的靶核发生对心正碰,通过计算说明,仅从一次碰撞考虑,用重水和石墨作减速剂,哪种减速效果更好解析:设中子质量为mn,靶核质量为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nv0=mnv1+mv2由能量守恒得解得在重水中靶核质量mh=2mn在石墨中靶核质量mc=12mn与重水靶核碰后中子速度较小,故重水减速效果更好.15.(14分)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聚变为1个氦核的热核反应,这个核反应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就是太阳的能源(1)写出这个核反应方程;(2)这一核反应能释放多少能量(3)已知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为×1026 j,则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多少(4)若太阳质量减少万分之三,热核反应不能继续进行,计算太阳能存在多少年.(太阳质量m=2×1030 kg,mp=3 u,mhe=5 u,me=55 u)解析:(1)(2)δm=4× 3 u-( 5+2× 55) u=6 uδe=δmc2=6× mev=mev=4×10-12 j.(3)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为×1026 j,则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为(4)太阳的质量为2×1030 kg,太阳还能存在的时间为(年)可得则答案:(1)(2) mev (3) mev mev。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带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带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MN是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的边界.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纸面内从O点射入磁场. 若粒子速度为v0,最远能落在边界上的A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若粒子落在A点的左侧,其速度一定小于v0(B)若粒子落在A点的右侧,其速度一定大于v0(C)若粒子落在A点左右两侧d的范围内,其速度不可能小于(D)若粒子落在A点左右两侧d的范围内,其速度不可能大于9. 【解析】。

参考答案:【答案】BC。

【答案】【答案】BC【解析】当粒子以速度垂直于MN进入磁场时,最远,落在A点,若粒子落在A点的左侧,速度不一定小于,可能方向不垂直,落在A点的右侧,速度一定大于,所以A错误,B正确;若粒子落在A点的右侧处,则垂直MN进入时,轨迹直径为,即,已知,解得,不垂直MN进时,,所以C 正确,D错误2. (多选)如图所示,在一绝缘斜面C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B沿以A为圆心的圆弧缓慢地从P点转至A正上方的Q点处,已知P、A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此过程中物体A和C始终保持静止不动,A、B可视为质点,。

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B.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C.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D.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逐渐减小参考答案:AD3.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A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光滑支点O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现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物块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所中错误的是()A解:A、小球下摆时做圆周运动,下摆的速度越来越大,所需向心力越来越大,小球达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绳子的拉力最大;小球A下摆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设绳子的长度是L,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mv2,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解得,绳子的拉力为F=3mg,即物块B受到绳子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3mg,而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4mgsin30°=2mg,所以,斜面对B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为mg,而物块B在小球A还没有下摆时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为2mg,因此,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B、对物体B和斜面体整体受力分析,由于A球向左下方拉物体B和斜面体整体,故一定受到地面对其向右的静摩擦力,故B正确;C、在小球下A摆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则小球A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在小球下A摆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则小球A、物块B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4.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4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本题9分)如图所示,洗衣机的脱水桶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桶壁的B.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的向心力很大的缘故C.加快脱水桶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D.靠近中心的衣物的脱水效果不如周边的衣物的脱水效果好2、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3、(本题9分)物体在万有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一个质量为m0的质点距离质量为M0的引力源中心为时,其引力势能E p=-GM0m0/r0(式中G为引力常数),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从r 1逐渐减小到r 2,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W f ,则在下面给出的W f ,的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21112f GMm W r r ⎛⎫=-- ⎪⎝⎭B .1211f W GMm r r ⎛⎫=-- ⎪⎝⎭C .12113f GMm W r r ⎛⎫=-- ⎪⎝⎭ D .21113f GMm W r r ⎛⎫=-- ⎪⎝⎭4、 (本题9分)小明沿半径为50m 的圆形草坪边缘绕跑一圈后回到起点,在跑步过程中,小明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 ) A .100π m ,100 m B .100π m ,100π m C .50π m ,50π m D .0, 05、在离地面高为h 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0v ,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 ,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A .2201122mgh mv mv -- B .2201122mgh mv mv --- C .2201122mgh mv mv +-D .2201122mgh mv mv -+-6、 (本题9分)下列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有 ( ) A .乒乓球碰到墙壁后弹回 B .发射炮弹后炮身后退 C .喷气式飞机喷气飞行D .船员划桨使船前进7、 (本题9分)A 、B 两船的质量均为M ,它们都静止在平静的湖面上,当A 船上质量为M 的人以水平速度v 从A 船跳到B 船,再从B 船跳回A 船。

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与一过球心的轻杆连接,置于一斜面上静止,轻杆通过光滑铰链与竖直墙壁连接,已知小球所受重力为G ,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60°,轻杆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也为60°,则轻杆和斜面受到球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 )A .G 和GB .12G 和32G C .32G 和12G D .3G 和2G2、如图所示,长为d 、质量为m 的导体棒ab ,置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

导体棒与斜面的水平底边始终平行。

已知导体棒电流方向从a 到b ,大小为I ,重力加速度为g 。

若匀强磁场的大小、方向都可以改变,要使导体棒能静止在斜面上,则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和对应的方向是( )A .sin mg Id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B .sin mg Idθ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C .tan mg Idθ,方向竖直向上 D .tan mg Id θ, 方向竖直向下 3、如图所示,真空中等边三角形OMN 的边长为L =2.0m ,在M 、N 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均为62.010C q -=+⨯的点电荷,已知静电力常量9229.010N m /C k =⨯⋅,则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的大小和O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A .339.010N,7.810N /C -⨯⨯B .339.010N,9.010N /C -⨯⨯ C .231.810N,7.810N /C -⨯⨯D .231.810N,9.010N /C -⨯⨯4、如图甲所示,将由两根短杆组成的一个自锁定起重吊钩放入被吊的空罐内,使其张开一定的夹角压紧在罐壁上,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最新《原子物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往届资料

最新《原子物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往届资料

最新《原子物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往届资料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 原子核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 质子和中子B. 电子和质子C. 电子和中子D. 质子:正确答案为A2. 电离能是指()。

A. 电子离开原子核的能量B. 电子离开原子的能量C. 电子进入原子核的能量D. 电子进入原子的能量:正确答案为B3. 原子的电子云是指()。

A. 电子的轨道B. 电子的密度分布C. 电子的能级D. 电子的数目:正确答案为B4.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等于()。

A. 元素的原子序数B. 元素的质子数C. 元素的质子数减去中子数D. 元素的中子数:正确答案为A5. 下面哪个不属于玻尔的量子条件?A. 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B. 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需要吸收能量C. 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释放能量D. 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能量是固定的:正确答案为D......(省略题目6-30)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量子数n=2时,可能的角动量量子数l的取值为【0,1 】。

2. 光的波长和频率满足关系c = λν,其中c为【光速】,λ为【波长】,ν为【频率】。

3.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运动轨道称为【轨道】。

4.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代表电子运动轨道的形状和【能级】。

5. 泡利不相容原理指出,一个原子的一个轨道上的电子数目不超过【 2 】个。

......(省略填空题6-20)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原子核?【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主要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带整数电荷,确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核决定了原子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2. 简述玻尔的量子化条件。

【玻尔的量子化条件是描述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的条件。

根据量子化条件,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角动量必须为整数倍的普朗克常数h/2π,即mvr = nh/2π,其中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速度,r为轨道半径,n为主量子数。

原子物理学试题ABC

原子物理学试题ABC

原子物理学试题(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同一α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α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A .4:1 B.2:2 C.1:4 :82.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αH 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 )?A.13.6B.12.09C. 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埃,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埃,则Li 原子的电离电势为:4.试判断原子态:1s1s 3S 1,1s2p 3P 2,1s2p 1D 1, 2s2p 3P 2中下列哪组是完全存在的?A. 1s1s 3S 1 1s2p 3P 2 2s2p 3P 2 B .1s2p 3P 2 1s2p 1D 1 C. 1s2p 3P 2 2s2p 3P 2 2s2p 3P 2 1s2p 1D 1 5.原子在6G 3/2状态,其有效磁矩为: A .B μ315; B. 0; C. B μ25; D. B μ215- 6.氖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根据壳层结构可以判断氖原子基态为: A.1P1; B.3S1; C .1S0; D.3P0 . 7.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A.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B.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C.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D.原子中电子自旋―轨道作用很强。

8.设原子的两个价电子是p 电子和d 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的原子态有: 个 ; 个 ; 个 ; 个。

9.发生?+衰变的条件是(A,Z)>M (A,Z -1)+m e ; (A,Z)>M (A,Z +1)+2m e ; C. M (A,Z)>M (A,Z -1); D. M (A,Z)>M (A,Z -1)+2m e10.既参与强相互作用,又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粒子只有: A.强子; B.重子和规范粒子; C.介子和轻子; D.介子和规范粒子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原子物理学a卷答案

最新原子物理学a卷答案

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开课系室应用物理系考试日期2009年6月16日10: 00-12: 00须 知1. 请认真读题,沉着冷静答卷,在左侧试卷反面写草稿,保持卷面整洁。

2. 重要复杂公式已经给出,应该有简单数据带入、计算和分析过程,简单抄公式或一步给出结果的,不计分。

3. 严肃考试纪律,作弊者按零分处理。

常数表和重要公式普朗克常数 h = 4.136⨯10-15eV ⋅s 里德堡常数R ∞ = 1.097⨯107m -1=(91.16nm)-1 基本电荷 e = 1.602 ⨯ 10-19C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 6.022⨯1023mol -1 1eV 折合温度为11600K玻尔磁子 μB = 5.788⨯10-5eV ⋅T -1 电子质量m e = 0.511Mev/c 2原子质量单位 u = 931MeV/c 2 玻尔半径a 0 = 0.0529nm氢原子基态能量 E 1=-13.6eVnm eV 44.12⋅=enm eV 1240 ; nm 197eV c ⋅=⋅=hc精细结构常数 1/137c /2== e α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比1836:e p =m m库仑散射公式:)2cot(2θa b =,其中E e Z Z a 02214πε=,本卷中2204e e πε可略写为。

卢瑟福微分散射截面:()2sin 142sin16'4222142θθθσ⎪⎪⎭⎫ ⎝⎛==Ω≡ΩE e Z Z a Nntd dN d d 质心质量:mM Mm+=μ 氢光谱的里德堡公式:⎥⎦⎤⎢⎣⎡-==22111~n mR H λν玻尔跃迁条件:m n E E h -=ν玻尔的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n mvr L ==德布罗意物质波波长:mvhp h ==λ 布拉格衍射公式:λθn d =sin 2 海森伯不确定关系式: 2/ ≥∆∆x p x ,2/ ≥∆∆E tStern-Gerlach 实验最后原子沉积位置:2mv dDz B z z z ⋅∂∂-=μ 朗德因子:⎪⎪⎭⎫⎝⎛++-++=)1()1()1(2123j j l l s s g j 康普顿散射:()θλλcos 100-=-'cm h特征X 射线αK 系的Moseley 公式:2)(43σ-=Z Rhchv ,1≈σ一.(本题15分)卢瑟福散射束流强度I 为1.6 nA 的质子射向厚度t 为1μm 的金靶(Z =79,质量数A=197),若质子与金核可能达到的最短距离为40fm ,探测器距金靶r 为1m ,探测器面积ΔS 为4 mm 2 (已知金靶密度ρ=19.3g/cm 3)试求:1. (4分)金核与散射角为120°时相对应的微分散射截面(fm 2/sr )。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物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 原子核内部结构B.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C.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D. 原子核内部结构和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答案:D2. 原子物理学中,下列哪个量不是量子化的?()A. 能量B. 动量C. 角动量D. 质量答案:D3. 根据玻尔模型,氢原子的能级是()。

A. 连续的B. 分立的C. 随机的D. 无规律的答案:B4. 电子云模型中,电子在空间中出现的概率密度与下列哪个量有关?()A. 电子的动能B. 电子的势能C. 电子的总能量D. 电子的角动量答案:C5.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可以容纳()个电子。

A. 1B. 2C. 3D. 4答案:B6. 原子物理学中,下列哪个量是守恒的?()A. 能量B. 动量C. 角动量D. 所有选项答案:D7. 原子物理学中,下列哪个现象不能用经典物理学解释?()A. 光电效应B. 光的折射C. 光的反射D. 光的干涉答案:A8. 原子物理学中,下列哪个现象是量子化的?()A. 原子的振动B. 原子的转动C. 原子的电子跃迁D. 原子的平动答案:C9. 原子物理学中,下列哪个量是矢量?()A. 质量B. 能量C. 动量D. 角动量答案:C10. 原子物理学中,下列哪个量是标量?()A. 质量B. 能量C. 动量D. 角动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原子物理学中,电子的轨道量子数用______表示。

答案:n12. 根据玻尔模型,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_n = -13.6 eV / n^2,其中n是______量子数。

答案:主量子数13. 原子物理学中,电子的自旋量子数用______表示。

答案:s14. 原子物理学中,电子的磁量子数用______表示。

答案:m_l15. 原子物理学中,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用______表示。

答案:m_s16. 原子物理学中,电子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用______表示。

云南师范大学《原子物理学》期末试卷-C卷及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原子物理学》期末试卷-C卷及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2021——2021学年下学期统一考试原 子 物 理 学 试卷学院 物电学院 专业 年级 2021级 学号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编号:C 卷一、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1教材中哪些实验和现象说明了电子具有自旋运动且自旋量子数为1/2 ?〔至少举三个例子。

〕2、什么是原子核的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夫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在历史上首次证实了 。

2.铝原子基态是2P 1/2,那么它的轨道角动量是,自旋角动量是 。

〔用h/2π来表示〕3.钒原子的基态是4F 3/2,该原子态能级在均匀磁场中将分裂为 层。

4.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3d 次壳层最多可填个电子,主量子数n =3的电子最多可以有 个。

5.原子核反响过程中守恒的量有:电荷数、 、 、 、线动量和角动量等。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 【 】 A.绝大多数散射角近0180; B.α粒子只偏0023-;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

2. 氢原子可观测到的全部线光谱应理解为: 【 】 A.处于某一状态的一个原子所产生的; B.处于不同状态的足够多的原子所产生的; C. 处于相同状态的少数原子所产生的;D.处于不同状态的少数原子所产生的。

3. 氢原子基态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 【 】 A. 13.6V 和 10.2V ; B. -13.6V 和-10.2V ; C. 13.6V 和 3.4V ; D. -13.6V 和 -3.4V 。

4. 可以根本决定所有原子核性质的两个量是: 【 】 A 核的质量和大小; B.核自旋和磁矩; C.原子量和电荷; D.质量数和电荷数。

5、原子核可近似看成一个球形,其半径R 可用下述公式来描述: 【 】A.R =r 0A 1/3B. R =r 0A 2/3C. R =3034r πD.R=334A π6. 放射性原子核衰变的根本规律是te N N λ-=0,式中N 代表的物理意义是:【 】A. t 时刻衰变掉的核数;B. t=0时刻的核数;C. t 时刻尚未衰变的核数;D. t 时刻子核的数目。

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

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原子物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论述题25分,每小题5分)1.夫朗克—赫兹实验得原理与结论。

1.原理:加速电子与处于基态得汞原子发生碰撞非弹性碰撞,使汞原子吸收电子转移得4、9eV得能量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处第一激发态得汞原子返回基态时,发射2500埃得紫外光。

(3分)结论:证明汞原子能量就是量子化得,即证明玻尔理论就是正确得。

(2分)2.泡利不相容原理。

2.在费密子体系中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得费密子处于同一个量子态。

(5分)3.X射线标识谱就是如何产生得?3.内壳层电子填充空位产生标识谱。

(5分)4.什么就是原子核得放射性衰变?举例说明之。

4.原子核自发地得发射αβγ射线得现象称放射性衰变,(4分)例子(略)(1分)5.为什么原子核得裂变与聚变能放出巨大能量?5.因为中等质量数得原子核得核子得平均结合能约为8、6MeV大于轻核或重核得核子得平均结合能,故轻核聚变及重核裂变时能放出巨大能量。

(5分)二、(20分)写出钠原子基态得电子组态与原子态。

如果价电子被激发到4s态,问向基态跃迁时可能会发出几条光谱线?试画出能级跃迁图,并说明之。

二、(20分)(1)钠原子基态得电子组态1s22s22p63s;原子基态为2S1/2。

(5分)(2)价电子被激发到4s态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4条谱线。

(6分)(3)依据跃迁选择定则10,j1,±=∆±∆=l (3分)能级跃迁图为 (6分)三、(15分),(1)写出所有可能得光谱项符号(3)三、(15分。

(7分)(2)一共条60(3)(3分)四、(20分)6438埃。

当镉原子置于强度为2T 得均匀磁场中时发生塞曼效应,试计算谱线塞曼分裂中各分量得波长与它们之间得波长差,并画出相应得光谱跃迁图。

四、(20分)单重态之间得塞曼分裂为正常塞曼效应,相邻谱线之间得波数差为一个洛仑兹单位B 6.4612=∆≈⎪⎭⎫ ⎝⎛∆λλλ (5分)则得0A 39.0=∆λ (5分)与000A 6438.39A 6437A 6437.6=,=,=+-λλλ (5分)能级跃迁图为 ( 5分)五、(1)(10,写出核反应方程式;在实验室坐标系中,这种核反应发生时中子必须有得最小得能量就是4、1MeV,试求反应能Q 值(n 10:1、008665u,F 199:18、998405 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统一考试
原子物理学试卷
学院物电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编号:A卷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写出下列原子的基态的电子组态,并确定它们的基态原子态:
10Ne,
11
Na,
12
Mg。

2.为何利用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可以产生能量,试从原子核结合能的角度加以说明。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夫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史特恩-盖拉赫实验证实了。

,则它的轨道角动量是,自旋角动量2.铝原子基态是2P
1/2
是,总角动量是,总磁矩是(用 或
来表示)
B
3.钒原子的基态是4F
,钒原子束在不均匀横向磁场中将分裂为束,若
3/2
将该原子放在均匀磁场中,其能级将分裂为层。

4.有一种原子,基态时n=1,2,3壳层填满,4s支壳层也填满,4p支壳层填了一半,则该元素是号元素。

5.满壳层或满支壳层的电子形成的原子态为。

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原理和原理。

7.原子核反应过程中守恒的量有:电荷、、总质量、、线动量和角动量等。

8.在吸能原子核反应中,在实验室坐标下反应阈能(大于、小于、等于)反应能|Q|。

三.计算和证明题(各小题分数见题首,共60分)
1.(15分)铍原子共有四个电子,已知其中三个始终处于基态。

(1)写出铍原子的四个最低能量的电子组态及其LS耦合下对应的原子态;
(2)根据洪特定则画出这四个最低能量电子组态的全部能级;
(3)画出上述能级间满足跃迁选择定则的全部可能发生的跃迁。

2.(10分)在一次正常塞曼效应实验中,钙的4226A 谱线在B=3.0T 的磁场中分裂成间距为0.25A 的三条线。

试从这些数据确定电子的荷质比e/m e 。

3.(15分)在钠原子光谱线中,谱线D 1来自第一激发态32P 1/2到基态32S 1/2的跃迁,其波长为5896A 。

(31101.9-⨯=e m 千克,19106.1-⨯=e 库仑)
(1)
原子放在磁场中时,D 1线将分裂成几条谱线? (2)
若磁场的B =3.0T ,其中波长最长和最短的两条光谱线的波长差为多少
埃?
4.(10分)用α粒子打击94Be 产生126C 并放出一个新粒子: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若这个核反应是放能反应,放出能量为5.7MeV ,问反应后比反应前静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了多少?(1原子质量单位=931.5MeV/c 2)
5.(10分)Th 232
90放射α射线成为Ra 22888。

从含有1克Th 23290的一片薄膜测得每秒放
射4100粒α粒子,试证明Th 232
90的半衰期为10104.1⨯年。

云 南 师 范 大 学 课 程 考 试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及 评 分 标 准
课程名称: 近代物理 考试班级: 10物理
试卷编号: A 卷 命题教师签名: 徐晓梅 2012 年6月11 日
一. 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5分) 10Ne :1s 22s 22p 6 1S 0
11Na :1s 22s 22p 63s 2S 1/2
12Mg :1s 22s 22p 63s 2 1S 0
2.(5分) 原子核裂变和聚变反应都是由结合能较小的原子核变为结合能较大的原子核,反应后的原子核结合能大于反应前的原子核结合能,这样的反应是放能反应。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原子能级的存在 ; 原子空间取向量子化 。

2. 2, 23, 23,3/54B
3. 4束,4层
4. 33号
5.1S 0
6.质量数(核子数),总能量
7.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

8.大于
三. 计算和证明题(共60分)
1. (15分)解: (1)6分;(2)4分;(3)5分
1s1s2s2s: 21S 0
1s1s2s2p: 21P 1 23P 0,1,2
1s1s2s3s: 31S 0 33S 1
1s1s2s3p: 31P 1 33P 0,1,2
2.(10分)解:
22111
~λλλλν∆≈-=∆ (4分)
mc
eB L πν4~==∆ (3分) 1121076.144~⨯=∆⋅=⋅∆=B
c B c m e e λλππν (3分) 3.(15分)解:
L L g M g M )3
4,32,32,34(][~1122--=-=∆ν 可知分裂为4条 (5分)
2max min min max max min 1138~λ
λλλλλλλνm m L ∆≈-=-==∆ (3分) 所以︒==∆=∆A mc
eB m m 3.1438~22πλνλλ (2分) 4.(10分)解:
(1) 94Be+42He =126C+10n (4分)
(2) MeV Mc Q 7.52=∆= (3分)
u c MeV M 006119.0/7.52==∆ 反应后质量减小。

(3分)
5.(10分)解:
已知
4100==-N dt dN λ (4分) A N N 232
1= (2分) 所以A N 2324100⨯=
λ (2分) 232
41002ln 2
ln ⨯==A N T λ (2分)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