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之旅

36 - 澳大利亚
作为澳大利亚当地土著居民最著名的的传统乐器的蒂杰利多(didjeridu),无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这是一种用1至2米长的、被白蚁蛀空了内腔的桉树树干做成的小号式的吹奏乐器。它所发出的声响,犹如低吟的山风,充满神秘的泛音色彩;又像是群蜂乱舞,具有十分厚重的音响织体。
尽管蒂杰利多的奇异特性已经吸引了世人的注意,但是全世界关于这种乐器的录音作品仍非常稀有。本专辑是NETWORK转程赴澳大利亚邀请两位原驻民音乐家合作演奏的蒂杰利多作品录音。然而NETWORK这次的录音没有以原生态的音乐为根本,而是利用其录音室的条件为蒂杰利多添加了许多其它的民族乐器音色,例如手风琴、吉他、塔布拉、凯尔特风琴、甚至萨克斯。似乎对于NETWORK来说,这次录音旨在激发出蒂杰利多更多的音乐潜能、还有各种乐器搭配的实验效果。诚然,这种尝试不凡精彩之处,但是这与此系列唱片的音乐精神似乎相去甚远。
所以我个人对这张专辑持保留意见,毕竟这次NETWORK展现的不是一个纯正的澳洲音乐风貌。颇为遗憾!


35 - 巴厘岛
巴厘是印尼群岛的诸多的岛屿中的一支奇葩。大约在13世纪以前,印尼文化的主体是印度教,当时的中心是爪哇岛。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为基础的舞蹈和皮影戏。而与之相配应的甘美兰音乐(Gamel)成为当时印度——爪哇文明的顶峰。甘美兰的乐器是一系列青铜制品,包括弓弦乐器、拨弦乐器、锣鼓类乐器、排琴类乐器、还有竹管乐器等等。拥有如此众多和全面的器乐组合,无怪乎西方惊叹甘美兰高度发展的音乐文化为“一个新世界”。
巴厘岛的甘美兰,以前称为“内卡拉”(NEKARA)、贝哩(BERI)主要是节奏性重叠的合奏。巴厘岛的音乐与宗教的结合极为紧密,这也体现出它古老珍贵的一面。而巴厘音乐之所以这么受人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是印度尼西亚音乐中仅存的古代印尼的印度教音乐。这是真正把音乐、舞蹈和仪礼程序完全结合起来浑然一体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大概只有黑非洲的某些部落才能与之相比。


34 - 拉贾斯坦邦
拉贾斯坦邦位于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东南部的交界地带,是气候干燥的不毛之地。在北印度丰富多样的番邦文化中,拉贾斯坦邦的音乐很具代表性。属于当地的印度-雅利安原住民的拉贾斯坦人,在音乐上保有许多北印度原生态的音乐形式,这其中又以宗教节日的歌谣音乐最为繁荣。在印度的节日歌曲中,霍利节歌曲之多占了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印度西北地区,由于当地居民对节日内容的丰富性和内涵特别看重,所以

趋势更加强烈。拉贾斯坦的霍利之歌常常被一遍一遍的反复演唱,具有朴素的民谣精神。
而另一种歌曲形式,是拉贾斯坦吟游诗人们演唱的叙事曲。拉贾斯坦不久之前还是一个有着许多封建小土帮支配下的地区,那些贵族长期供养着代代相传的吟唱诗人。然而随着印度的独立,这些人失去了宫廷的庇护而越来越趋于贫困。在拉贾斯坦邦以富有骑士精神而闻名的拉杰普特(Rajput)族的古老村落,吟唱诗人用大铜鼓、笛和缚在脚上的铃伴奏,把过去的国王和家臣间的传说,把骑士和美女的爱情故事,还有宫廷恩仇的传奇秘闻,绵绵不绝的演唱流颂下来。


30 - 古巴
位于加勒比地区的古巴虽然是一个小小岛国,却始终是国际舞台上惹人注目的焦点之一。不说其政治上的锋芒和有名的古巴雪茄,就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也常令人为之神往。而古巴音乐同样是西印度群岛中出类拔萃的一支,具有典型意义。
这张唱片是一次真正的群芳争艳,共有6个乐团,多达60名乐手参与唱片的录音制作。在首都哈瓦那,这些古巴最富代表性的新老艺人,花费了一周的时间展现了非洲——古巴音乐的精髓所在。其中最古老的乐团Septeto National(国际七重奏)成立于1925年,几十年来虽然不断的更替、补充乐手,但其音乐却一直坚持在古巴革命以前的风貌,实在难能可贵。而古巴音乐在继承非洲大陆的传统上更有独到之处,在非洲已经濒临绝迹的约鲁巴族人音乐,在古巴却欣欣向荣,广受欢迎。
本专辑无疑是全方位了解古巴音乐的绝好途径,是认知这个活力四射的热带传奇岛国的一份宝贵文献。


29 - 塞内加尔
塞内加尔的Youssou N’Dour是目前西非最有影响力的歌手,在1989年参与Peter Gabriel的soundtrack《PIASSION》专辑之后又在西方名声鹊起,在西非、北非、以及诸多法语地区拥有众多拥趸。
本专辑是Youssou N’Dour与他儿时的偶像,塞内加尔传奇女高音Yandé Codou Sène之间合作的产物。这次合作也得益于WDR的鼎力促成,当Youssou N’Dour被邀请为world network系列录制塞内加尔传统音乐,他立刻想到Yandé Codou Sène对他童年的音乐启蒙而不可磨灭的记忆。因此,当WDR不失时机的邀请了Yandé Codou Sène与之合作,Youssou N’Dour深感荣幸。
这位塞内加尔的大众偶像认为西非音乐能从蒙昧状态中走向世界,得益于无数前辈的创造性的成就积累,而Yandé Codou Sène便是这样的一个伟大榜样。“毋庸置疑,我们必须回到西非文化的传统中,才能进行真正的创新。”Youssou N’Dour如是说。
本专辑录制于WDR特别设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录音室。除了两位歌手相得益彰、充满传奇的声线,西非

特有的多声部即兴打击乐也是一个亮点。


28 - 阿富汗
这几十年来,阿富汗的历史可谓多灾多难。就在阿富汗战争爆发之前(这里指的是苏联入侵),WDR派出大规模的采风队伍,对阿富汗当地音乐进行了全面、细致、完整的收录。在总共200多份的录音中,包罗万蟆⒓负鹾橇苏霭⒏缓共煌囊衾种掷嗪筒煌牡厍衾帧T诮袢绽秸ツ训陌⒏缓梗矶嗟厍囊衾执骋丫獾搅嘶倜鹦缘钠苹怠K哉夥菥扌鸵衾治南祝谌蘸笕找嫦允境鲎吭降钠分屎筒恍嗟募壑怠S捎谑巧钊胂缂浣械氖档夭煞缏家簦衾值拇空杂敫葱苑浅<崾担簧幌⒍纪干涑隼返墓饣浴0⒏缓挂衾质艿降赜蛴跋欤遣ㄋ挂衾帧⒂《裙乓衾帧⒅醒且衾值慕恢逑帧T谡鲋醒堑厍煞鸾痰氖屏ο蛞了估贾鸾プ涞墓汤铮究返牟痛ナ侵醒堑厍谝衾稚隙ㄐ偷闹匾旮酥弧?本专辑即是选自那200余部音乐资料,虽难免挂一漏万,却饱含了历史与沧桑。纵观当今的阿富汗,真可谓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巴米扬大佛已经被毁于一旦,由此就不禁更珍惜这些二十余年前的录音了。


27 - 叙利亚
al-Kindi乐团是著名的苏菲派穆斯林音乐的传播者,为世人奉送了大量真正的阿拉伯音乐宝藏。乐团的灵魂人物、歌者Sheikh Hamza Shakkur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毛拉(伊斯兰僧侣长老),也是苏菲派吟唱传统的集大成者。西方媒体把他的歌声尊称为“叙利亚最杰出素菲之音”。
而al-Kindi乐团的大人物决不仅仅只有Sheikh Hamza Shakkur一人。吹管乐师al-Salam Safar,是阿拉伯一代纳依大师(纳依,阿拉伯最主要的木管乐器),影响深远。鼓乐师Adil Shams al-Din被认为是埃及头号打击乐演奏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乐队中“卡龙”的演奏者(卡龙,即波斯的桑图尔,东欧的钦巴龙,传入中国后演变成扬琴)。这是一个法国人,Julien Jalal al-Din Weiss,他在当今阿拉伯音乐领域也是极有声望的卡龙演奏家。


26 - 俄罗斯
Loyko是当今俄罗斯最有声望的吉普赛音乐团体。乐团名称来源于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吉普赛小提琴艺人Loyko zabar。Sergei Erdenko和Oleg Ponomarev是一对表兄弟,他们出身于俄罗斯最古老的吉普赛部族。按照习俗,男人从小学习提琴;女子则学习演唱和舞蹈。Sergei的祖父Mikhail Erdenko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表演家,获得过国际性的演奏大奖,还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忘年挚友。而Oleg的祖辈也是杰出的艺术家。家庭的影响使他们继承传统,并引领了新一代的俄罗斯吉普赛音乐。1991年,随着吉他手Igor Staroseltsev的加入,Loyko正式成立。而由他们家族衍生出的乐团比如JELEM (Oleg的叔叔,Sergei的妹妹和妹夫), JUNG (Sergei的兄弟) ,THEATRE OF VALYA PONOMAREVA(Oleg的母亲),

无不是顶尖的吉普赛乐团。
本专辑是Loyko在德国法兰克福演出的现场录音,精致唯美,充满了优雅迷人的风情。


25 - 西班牙
大约在十五世纪,由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地区的吉普赛人,融合了犹太、阿拉伯和天主教音乐的元素而成型的Flamenco,十九世纪末开始成为大众娱乐的主流,后来更由于作曲家Manuel de Falla (法雅)、古典吉他大师Andres Segovia (塞戈维亚) 和爱国诗人Frederico Garcia Lorca (罗卡) 的大力提倡而声势大盛。最常见的有Soleares (悲孤调) 和Siguiriyas(断续调),两者同为深沉歌曲 (Cante Jondo)的主力,另外像Bulerias (喧戏调) 、Saeta(箭调) 、Alegrias (欢愉调) 则较为活泼,许多地方还有各自的传统曲调。
CARMEN LINARES是目前西班牙首屈一指的Flamenco女歌手。她具有二十多年的丰富演唱经历,对Flamenco音乐钻研的十分深入。她对传统的旧有歌唱形式的探索,使她创造出一种更具西班牙历史人文气息的音乐。她的歌声传述著西班牙歌曲特有的委婉和激情,多变的节奏型和颤音,令人叹为观止。从1968年发行第一张专辑,并於同年得到当地Flamenco专辑大奖的殊荣以来,她的歌声已经传遍世界各地,从日本到美国,吸引了众多乐迷欣赏并倾听她专注而神秘的歌声。


24 - 阿尔卑斯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文化孕育之地。具有古日耳曼传统的阿尔卑斯当地民间音乐,是欧洲音乐的一份重要遗产。在这方面,WDR(德国电视与电台广播公司)拥有数量引以为豪的音乐文献,自然具有无人可比的、绝对的权威性。
本专辑收录的作品避开了键盘音乐和通俗民谣,而力求展现具有特色的器乐音色、音律风格以及生动的传统体验。山笛、约德尔(yodel,流行于古代瑞士和奥地利山民之间的一种山歌,常用真假声突然互换演唱)、齐特琴的表演非常精彩,而用萨克斯演绎出的模仿约德尔的音色,也算是对传统的一种带有调侃性质的发展。


21 - 图瓦
位于亚洲腹地的图瓦共和国是古代蒙古部落的一个分支,1944年被苏联并入成为其加盟共和国。在国际地理史上,图瓦曾被标识为“亚洲的中心”。除此以外,似乎再无起眼之处。然而近年来,一种称为“呼麦”的喉音演唱逐渐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呼麦”是蒙古草原独有的声乐形式,是以高度的喉音技巧发出泛音音色的演唱,即一人可以唱出两个声部的混合音。本来,“呼麦”在蒙古早已濒临失传,然而却在图瓦族那里广泛存在。对西方来说,这就宛如一个神话传说得到了验证。1991年苏联解体,图瓦共和国独立。“呼麦”音乐也由此被更广泛的介绍给西方。
本专辑录制于图瓦当地,录音室是WDR特地建立的。呼麦之声和

马头琴交相辉映,展现了一幅蒙古草原的雄浑图景。呼麦以其绝无仅有、不可思议的方式,让西方乐评家激动万分,称其“简直就是超现实主义的音乐”。
本专辑获德国留声机评审大奖


20 - 巴基斯坦
睡觉去啦~~介绍明天补起~~啦啦啦啦啦啦~~~


19 - 以色列
同上~~~~


18 - 马达加斯加
在西方殖民者入驻之后,马达加斯加这个岛国开始呈现多元的文化,非洲、亚洲、欧洲的各色人种都影响了这个富饶岛屿的文化。但当地的音乐传统,对西方来说却是一片空白的处女地。20世纪初的西方印象派音乐大师拉威尔,写过著名的《马达加斯加歌谣》。他在这部作品中充份发挥想像力,把他从未到过的、接近热带地区的马达加斯加岛,描写得尤如阿拉伯的后宫一般的优美且充满异国风味。然而这毕竟只是想象而已,真正的马达加斯加音乐显然向去甚远。
80年代初,第一支马尔加什乐团(Malagashy,马达加斯加的传统称谓,也是1975年以前马达加斯加岛的国家称谓)来到德国WDR科隆的录音室,录下了这张令世人瞩目的世界音乐唱片,对后来很多的欧洲摇滚乐人产生了影响,这其中,包括后来创建realworld音乐厂牌的Peter Gabriel。


17 - 巴西
在桑巴的国度,帕乌林霍·达维奥拉(Paulinho Da Viola)是无人不晓的桑巴乐大师。他的创举和过人之处在于他本身是一个极富才情的诗人。他赋予桑巴节奏诗化的歌词,加上他美妙的吟唱,于是轻易的俘获了天性浪漫热情的巴西人民的心灵。同时他也受到了乐评人的青睐,称其作品为“优雅桑巴”。
本专辑录制于1993年秋天的里约热内卢。达维奥拉在这份音乐文献中回顾了二战以来桑巴音乐的历史,其中饱含了他个人的种种美学观。毫无疑问,这体现了里约热内卢乃至整个巴西最原始、最鲜活的桑巴情怀。在他的乐队成员中,也包括他已经75岁的父亲——二战以前就享有盛誉的吉他大师。


16 - 爱尔兰
本专辑所包含的音乐比一般的爱尔兰民谣要古老得多。踢踏舞、转圈舞等民间舞蹈催生了古代的爱尔兰民间音乐,风笛、小提琴等乐器逐渐发展出爱尔兰音乐的固有特色。严格的说,体验这些音乐魅力与震撼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到现场观看那些载歌载舞的演绎。幸好,这是一张现场录音的演奏会唱片。
Altan五重奏乐团是爱尔兰音乐界给世界的一个惊喜,拥有魔术般的技巧,获得过许多国家的音乐奖项。人们如此评价:“Altan乐团是爱尔兰最受欢迎的民间团体……Altan乐团用自己高品格的音乐,再次证明了爱尔兰自古以来的那些民间传说,从来未曾失落。”


15 - 法国
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今日欧洲境内有超过九百万的

吉普赛人,英文称之为Gypsy,法文称之为茨冈人(Tsigane)。他们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热情奔放,善于吸收所到之处的文化。法国吉普赛爵士乐队Bratsch,意为“野崽儿”,其音乐不仅延续了东欧音乐和“茨冈爵士”的神韵,更体现了吉普赛人博采众长的特点。在他们的那些不同凡响、结构精巧的音乐中,“既有吉普赛的聪敏机智,也有地中海的热烈亢奋,还兼备了犹太人的辛辣讽刺”。Bratsch所营造的音乐氛围没有国界,他们就像一队多重身份的明星,无论是“演绎吉普赛音乐、俄罗斯音乐、亚美尼亚音乐、意第绪音乐、或是他们自己的歌曲,都照样拥有一群狂热的听众”。


14 - 美国
凯金音乐(Cajun)是一种节奏欢快,充满切分音的音乐,流传于西南部路易斯安那讲法语的Acadian的人群中。这种音乐主要采用小提琴和手风琴,乐队通常还包括了一个鼓手,被认为属于美国乡村音乐的一个旁支。
小提琴家迈克尔·杜萨(Michael Doucet)是当代凯金音乐杰出的继任者之一,他和凯金乐队Beausoleil的合作将美国传统乡村/民间音乐开拓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中世纪凯尔特音乐到当代摇滚乐,都能恰如其分的融入Cajun的传统中。而对于听者来说,魔力在于你决不会否认这种音乐纯正的民间性。
本专辑获国际留声机大奖


13 - 哥伦比亚
这张唱片被命名为“来自热带雨林及其他魔幻之地的音乐”。就像马尔克斯笔下魔幻文学,Yaki Kandru,这个哥伦比亚的民间乐团也带给我们神奇的感受。用鹿骨制成的牧笛、芦苇做成的小号,还有用水作为共鸣腔的鼓,这些奇妙的乐器带来了原生态的自然韵律,传说古代印第安人正是用这种音乐方式与动物进行沟通。西方乐评人盛赞这些艺人恢复了拉美史前文明的精髓,“俨然是一出人与自然的交响诗篇”。
亚马逊和安第斯山脉的纵横交错,曾经孕育了南美古老的印第安文明。如今虽早已风光不再,但从这些自然流淌的音乐中,仍能依稀领略到些许昔日的情景。神奇的美洲大陆!!
本专辑获国际留声机大奖。


12 - 韩国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韩流”音乐,却从来未曾想过古代高丽人的音乐是何种模样。对于韩国传统音乐,西方也是近年来才突然发现。也许是在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夹缝中的缘故,韩国文化的势弱和不起眼是再正常不过。然而即便如此,当这一辑原汁原味的韩国传统音乐呈现在世人面前,却是令西方瞠目结舌,不由感叹东方音乐的深邃无边、不可想象。韩国乐器开始多由中国传入,后来逐步革新,形成一套完备的传统。筝、萧、笛、木管、高丽鼓等乐器构成其古代音乐的主体,其中尤以木管、萧

、笛等吹管乐器最富个性色彩和表现力。
本专辑由韩国多所音乐学院的教授联手倾力演奏,全方位展现了韩国各种传统乐器的魅力。木管和高丽鼓的配合仿佛即兴演奏,暧昧多变;而各种吹奏乐器之间相映成辉,极俱神采。这种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曾经被忽视的民族的文化高度。
本专辑获国际留声机大奖。


11 - 葡萄牙
就像图中所展示的,葡萄牙吉他是一种梨形的、由六组双弦构成的吉他乐器。在19世纪这种乐器得到极大的发展并风靡一时,葡萄牙人常用它作为法多歌曲的伴奏乐器(法多(fado),葡萄牙传统民谣)。Pedro Caldeira Cabra是葡萄牙作曲家和音乐学家。他天赋禀凌,十岁开始学乐器,不久即开始尝试作曲。Cabra对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直至当代吉他乐可谓融会贯通,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葡萄牙文化特色。
本专辑获国际留声机大奖。


12 - Turkey
就像土耳其地跨欧亚两地,Mustafa Kandirali也融会了东西方的音乐精髓,对于jazz的精通更是令人惊艳。作为土耳其吹管大师,Mustafa Kandirali被称为“近东的本尼·古德曼”(本尼·古德曼,摇摆乐(swing)之王),即使在西方也是盛名远播,据说小号巨星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也会为了看他的演出而专门赶到伊斯坦布尔一睹风采。
本专辑是Mustafa Kandirali和他的乐团受邀录制于德国WDR的科恩录音室,音乐以土耳其传统为主,加入了Mustafa Kandirali个人的即兴发挥,伴奏乐器包括卡龙、乌德、达尔布卡鼓、手鼓等等。在稍后的德国杜塞尔多夫的现场演出中,Mustafa Kandirali和他的乐团获得了空前的欢迎,以至于谢幕掌声竟然持续了一个小时!
本专辑获国际留声机大奖


09 - 南非
这张专辑被称为历史性的音乐文献,因为这是南非著名的乐团Ladysmith Black Mambazo、Johnny Clegg还有Sipho Mchunu,首次在非洲以外地区公开表演。在当年德国的“科隆祖鲁节”,引起了极大的轰动。Ladysmith Black Mambazo也因此被保罗·西蒙相中,与他合作了多张唱片和世界巡演,其中包括著名的《Graceland》。而Johnny Clegg之后几乎成为一个爆发的明星,他的专辑仅在法国就售出一百万张以上,这对于一个世界音乐歌手几乎不可想象。
本专辑获国际留声机大奖


08 - 欧亚大陆
Ross Daly是一个典型的“世界性”的民间艺人。他是出生于英国的爱尔兰人,成长于日本,后又往北美接受古典音乐教育。而他游历的国家还包括印度、阿富汗、希腊、土耳其等等。
他的“迷宫”乐团,使用多达40种以上的民族乐器,包括象提琴(欧洲)、西塔琴(印度)、乌德(阿拉伯)、塔布拉(印度)、竖琴(欧洲)等等,这也

意味着他所倡导的乐风跨越欧亚的界限,善于将各种元素融于一炉。而Ross Daly最沉迷于欧亚大陆的古乐(所谓欧亚大陆,基本是指希腊——马其顿——土耳其一带,即一般意义上的小亚细亚),他执著于将地中海沿岸的各种古代音乐汇整编撰,极力创出自己的风格。因此,他在希腊极受欢迎,人们几乎把他看作一个来自古代奥斯曼帝国的音乐家。


07 - 津巴布韦
这里主要展示的是南部非洲的一种主要乐器——Mbira(安比拉琴)。这是一种据称其貌不扬的简陋乐器,由大约54片舌条状金属排列构成,乍看象迷你的钢琴键盘。然而它所演绎的音乐不同凡响,西方音乐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高度发展的音乐传统,其音乐特性使西方简约派音乐家为之着迷。有学者笑言:如果非洲音乐家使用西方键盘的写作技巧,那么影响Philip Glass、Steve Reich写出简约音乐的,将会是他们。
本专辑获德国留声机评审大奖。


06 - 美国
美国布鲁斯音乐的两位大家,Sonny Terry和Brownie McGhee的布鲁斯二重奏,常被看作是美国民间布鲁斯音乐的代名词。Sonny Terry乡村布鲁斯口琴的至尊,而Brownie McGhee是民间布鲁斯吉他的大师。他们的相识可以追述到1939年,而他们第一次合作演出是1950年的莱德贝利纪念音乐会,整个5、60年代他们的世界巡演和录音作品不胜枚举。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黑人民间艺人一样,在纽约街头贩卖致幻剂和伏都咒符之类的东西而乐此不疲。
后来Brownie McGhee开了一所音乐学校,人称“布鲁斯之家”,可谓实至名归。


05 - 阿根廷
人说阿根廷有国宝三件:探戈,博尔赫斯,和马拉多纳。最早的探戈文化以潘帕斯草原的高乔人的放浪性格为基础,夹杂了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等19世纪西方侨民的精英思想。它来自19世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井风俗,充满了平民性质和复杂的情感色彩。探戈音乐以班多琴(Bandoneon)曼妙的泛音音色为根本,不仅仅只作为探戈舞的伴奏,还时常作为独立的音乐形态出现。Sexteto Mayor——“首席六重奏”探戈乐团成立之时,便已经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帮老者。然而他们出众的技艺本已属同行中的佼佼者,聚在一起更是所向无敌。三副班多琴、两把小提琴、一架钢琴,Sexteto Mayor全副武装的表演蕴含了探戈精神的灵魂——优雅、诗意和深沉的情感。
本专辑获德国留声机评审大奖。


04 - 克里特
爱琴海中的希腊克里特岛,因为金羊毛的神话而为世人熟悉。个性强烈的克里特人从不承认自己是欧洲人,当然就更不愿臣服于希腊了。而他们的音乐完全体现了这种狂放不羁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克里特的

文明是希腊文明的根源之一,其主要乐器lyra,是一种梭形的三弦乐器。星空中,天琴座的名字指的正是lyra。而伴奏乐器laouto接近于后来西方的琉特琴。
本专辑的演奏者Psarantonis是克里特的lyra琴大家族中的佼佼者,这个家族在希腊的地位就像卡赞扎基在希腊文学中的地位(卡赞扎基,伟大的希腊文豪,著有《基督最后的诱惑》、《自由或死亡》等不朽杰作)。Psarantonis的演绎犹如克里特的Psiloritis山一样奇峰突起,难以捉摸;或者,犹如神话中的克里特的迷宫,令人神往而魅力无穷。


03 - 伊朗
伊朗高原孕育了古老的波斯文明,在被伊斯兰化之前,已经拥有与希腊比肩的文明成就。波斯音乐对伊斯兰音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波斯古代乐器是很多西方乐器的鼻祖,诸如琉特、钦巴龙、提琴、竖琴等等,都是以波斯古乐器为原型。
Mohammad Reza Shadjarian,一位伊斯兰世界偶像级的古乐家,他在本专辑中表演了14世纪波斯大诗人萨迪和哈菲兹的诗歌吟唱(萨迪和哈菲兹在伊朗的地位,就像中国的杜甫和李白)。给他伴奏的是十一位伊朗民族器乐家,可谓群星捧月。


02 -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影响深入民族的每一个细节中。在音乐上,也以宗教音乐为主体。格鲁吉亚音乐的核心是复调合唱的声乐歌曲,由于其保持了自中世纪以来的古老圣歌传统而闻名于世。
Duduk是一种起源于亚美尼亚的古老吹奏乐器,传入格鲁吉亚后被称作duduki。这种乐器也流传于中亚、西亚、甚至巴尔干半岛,可见这些地区间十分紧密的文化交融。
Omar Kelaptrishvili的duduki三重奏和Rustavi唱诗班均是前苏联国宝级的民间艺术乐团,其作品严格遵循古法,可谓世界复调音乐的珠玉之作。


01 - 印度
桑图尔(santur)是一种古老的波斯乐器,由一百多根琴丝精巧组成。在阿拉伯地区被称为卡龙(qanun),流传到中国后发展成为扬琴。桑图尔传入印度以后,由于乐器本身更偏向演奏具有波斯气质的音乐,很长时间里只在波斯——克什米尔地区的小范围内流行,后来更逐渐衰落到几近失传。因此,作为几乎是印度唯一的桑图尔琴大师,Shiv kumar Sharma以一己之力承担了这种乐器复兴的艰巨使命并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可以称得上是伟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