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科学(樊美公,姚建年,佟振合等编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光电转换材料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光电转换材料

2020/1/17
11
第三节非线性光学有机高分子材料
H2N
NH2
CH3COHN 2 (CH3CO)2O
NHCOCH3
浓HNO3 浓H2SO4
CH3COHN O2N
NHCOCH3
NO2
NaOH H2O
H2N O2N
NH2 NO2
2020/1/17
12
第三节非线性光学有机高分子材料
3. Y-型二维分子
2020/1/17
5
第三节非线性光学有机高分子材料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进行光波频率的转换,即通过所谓倍频、和频、差频
或混频,以及通过光学参量振荡等方式,拓宽激光波 长的范围,以开辟新的激光光源。 2、进行光信号处理,如进行控制、开关、偏转、放大、 计算、存储等。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广泛应用以及潜在 的应用前景已经促使了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光 电子工业的新发展,它包括光通信、光计算、光信息 处理、光存储及全息术、激光加工、激光医疗、激光 印刷、激光影视、激光仪器、激光受控热核反应与激 光分离同位素、激光制导、测距与定向能武器等方面。
2020/1/17
19
第三节非线性光学有机高分子材料
极化聚合物是目前为研究最为广泛
也是最有实用化的可能的方法。极化聚 合物是1982年美国科学家Meredith最先提 出的,其基本原理是:一种含非线性光 学活性生色团的聚合物(或复合材料) 薄膜在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经强直 流电场作用,使其中的生色团极化取向 并稳定,从而显示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 响应。
2020/1/17
18
第三节非线性光学有机高分子材料
根据其张量特性的对称要求,材料要显示
宏观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无论组成材料的生 色团分子还是宏观材料都必须具有非中心对称 结构。因此,分子的取向排列对材料的宏观非 线性光学效应有很大的影响。而大部分的有机 晶体是中心对称的,即便其生色团分子具有很 大的β,宏观晶体仍不显示二阶非线性光学特 性。因此,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首先必 须解决的是宏观非中心对称的实现。

第4章光现象【速记清单】(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练习(北师版2024)

第4章光现象【速记清单】(解析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练习(北师版2024)

第四章光现象01 思维导图【考点1光的传播 】1.光源: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光的传播径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

4.“光线”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规律而构建的物理模型。

5.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 固体<v 液体<v 气体。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c=3×108m/s 。

7.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日食月食、影子、射击三点一线、排队、小孔成像等。

8.小孔成像所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所成像的大小与像距和物距有关,所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小孔形状无关。

【考点2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我们把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后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3.法线:ON ,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入射角:∠AON ,反射角:∠NOB4.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6.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向光滑的平面,反射光也是平行的,这种现象叫作镜面反射。

7.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向粗糙表面,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杂乱无章地射向各个方面,这种现象叫作漫反射。

【考点3 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3.凸面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作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例如汽车的外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等都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观察视野。

4.凹面镜:反射面是凹面的叫作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例如太阳灶、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医用反光镜等,都是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工作的。

第4章光现象【速记清单】(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练习(北师版2024)

第4章光现象【速记清单】(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练习(北师版2024)

第四章光现象01 思维导图【考点1光的传播 】1.光源: 的物体叫作光源。

2.光的传播径迹: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 和 ,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

4.“光线”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规律而构建的 。

5.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 的,一般情况下,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 固体 v 液体 v 气体。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c= m/s 。

7.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 、 、排队、小孔成像等。

8.小孔成像所成像是 的 像,所成像的大小与 有关,所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小孔形状 。

【考点2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我们把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后又 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这些物体 的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

3.法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

4.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反射角 入射角。

5.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6.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向 ,反射光也是 的,这种现象叫作镜面反射。

7.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向 ,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杂乱无章地射向 ,这种现象叫作漫反射。

【考点3 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 、 的 像,像距 物距,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2.平面镜成像原理: 。

3.凸面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作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例如 镜、 镜等都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可以 。

4.凹面镜:反射面是凹面的叫作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

例如 、 、 等,都是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工作的。

【考点4 光的折射】02 考点速记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 ,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法线:,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入射角: ,折射角: 。

功能高分子6

功能高分子6
表征光吸收的更实用的参数是光密度D,它由 式(6—6)来定义:
D lg1 T lg Io I lc (6—6)
兰布达—比尔定律仅对单色光严格有效。
2.3 光化学定律
光化学现象是人们很早就观察到了的。例如,
染过色的衣服经光的照射而褪色;卤化银见光后会 变黑;植物受到光照会生长(光合成)等等。
c
(6—1)
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998×108m/s)。
在光化学反应中,光是以光量子为单位被吸收 的。一个光量子的能量由下式表示:
E h h c (6—2)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6.62×10-34 J·s)。 在光化学中有用的量是每摩尔分子所吸收的能
量。假设每个分子只吸收一个光量子,则每摩尔分 子吸收的能量称为一个爱因斯坦(Einstein),实 用单位为千焦尔(kJ)或电子伏特(eV)。
1Einstein Nhv Nhc /
1.197 10 5 1.24 10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J
(eV) (6—3)
(nm)
(nm)
其中,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3×1023)。 用公式(6—3)可计算出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的能 量 (表6—1)。作为比较,表6—2中给出了各种化学 键的键能。由表中数据可见,λ=200~800nm的紫 外光和可见光的能量足以使大部分化学键断裂。
2.2 光的吸收
发生光化学反应必然涉及到光的吸收。光的吸 收一般用透光率来表示,记作T,定义为入射到体 系的光强I0与透射出体系的光强I之比:
T I Io
(6—4)
如果吸收光的体系厚度为l,浓度为c,则有:
lg T lg I I o lc (6—5)

光功能材料PPT课件

光功能材料PPT课件
激光材料包括激光工质材料、激光调Q材料、 激光调频材料和偏转材料。
可编辑课件PPT
7
一、激光的基本原理
1、光的吸收和发射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受激吸收、自发发射和受激发射。
1)受激吸收:当处于低能级E1的原子吸收入射光子,然后 跃迁到高能级E2上。这种过程称为受激吸收。
2)自发发射:跃迁到能级E2的原子不稳定,它会自发地通 过辐射一个能量的光子返回到E1能级上。
可编辑课件PPT
12
三、激光材料
对激光工作物质的要求是,它有一对有利于产生 激光的能级,其中的上能级有足够长的寿命,即 粒子被激发到该能级后能在其中滞留较长的时间。 因而能在该能级上积累比较多的粒子,与下能级 之间形成粒子数反转。同时还要求这一对能级间 有一定强度的跃迁,以产生激光。工质材料的质 量优劣将直接影响激光器件的性能。
可编辑课件PPT
8
二、激光的产生
1、激光器的构成 激光器通常由工作物质、激励源和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的。 1)工作物质:是激光器中借以发射激光的物质,它 是激光器的核心。如含Cr3+的红宝石。 2)激励源:为了将工作物质中处于基态的粒子激发 到激发态能级,以获得粒子数的反转,就需要激励源 供给能量。 3)谐振腔:激光器两端各有一反射镜,构成一谐振 腔。
可编辑课件PPT
4
激子吸收
除了基础吸收以外,还有一类吸收,
其能量低于能隙宽度,它对应于电子由
价带向稍低于导带底处的能级的跃迁有
导带
关。这些能级可以看作是一些电子 - 空
激子能级
穴(或叫做激子,excition)的激发能
级(图2)。处于这种能级上的电子, 能隙(禁带)
不同于被激发到导带上的电子,不显示

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材料

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材料
姚建年等
谢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
有机光致变变色色学学与与信光息子存型信储息存储
1, 可擦重写数字光存储 2, 彩色多层与高密度数字光存储 3,光致变色反应的非线性效应
与超分辨读出 4,双光子光致变色与体相三维光存储 5,平行图象存储与全息存储 6, 非破坏性读出
光盘信息存储技术发展状况和前景
• 一. 光致变色学的定义、 内涵、与前景
• 二. 主要光致变色体系 • 三. 激光光谱与瞬态
过程研究 • 四. 有机光致变色学
与光子型信息存储 • 五. 主要相关专著
光致变色体系分类
• 有机光致变色体系 • 生物光致变色体系 • 高分子光致变色体系 • 无机光致变色体系 • 有机-无机复合体系 • 多功能集成体系
532 nm
Laser pulse duration:
T=10.00 ns
Laser pulse focus area:
S=1.964-03 cm2
The concentration of sample: M=1.00e-02mol/l
有机光致变色学重要专著
1,Brown编著的《Photochromism》, 1971
Two-Photon induced Time-resolved spectra
2000年10月 结构
中科院感光所与中山大学 值(10-50cm4 s Photon-1)
S
S
OS
S
S
264,100 282,700
S
S
245,500
S
这是一类A-π-D-π-A或D-π-A-π-D型分子。
Laser wavelength:
光致变色学的定义、 内涵、与前景
➢ 光致变色涵义

1 第一章 引言和基本原理

1 第一章 引言和基本原理

豫(radiation)、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
系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
2021/2/21
11
6.研究光化学的意义:
光化学过程是地球上最普遍、量重要的过程之一.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动物的视觉 • 涂料与高分子材料的光致变性 • 照相、光刻 • 有机化学反应的光催化等 • 同位素与相似元素的光致分离 • 光控功能体系的合成与应用等
(2)许多在基态时起重要作用的结构因素在光化学中 变得较弱:双键R1R2C=CR3R4、R’-N=N-R”等转动在 激发态变得较容易
(3)电子激发态能量耗散途经:电子去相移
( electronic dephasing ) 、 振 动 去 相 移 (vibrational
dephasing)、振动弛豫(vibrational relaxation)、辐射弛
• 电子处在高能分子轨道上的分子称激发 态分子。
2021/2/21
9
激发态:
• 电子激发态: electronically excited state
• 振动激发态: vibrationally excited state
• 转动激发态: rotationally excited state
• 电子激发态(振动激发态、转动激发态)
---- 电子光谱(紫外-可见、荧光、时间分辨)
• 振动激发态(转动激发态)
---- 振动光谱(红外、拉曼、时间分辨)
• 转动激发态(各种偶合,超精细结构)
---- (超精细)转动光谱(激光诱导荧光)
2021/2/21
10
5.光化学的特点:
(1)光化学是电子激发态化学一种; (注:热化学可 以是基态的,也可以是激发态的,取决于温度的高 低和化合物的性质。电化学往往是激发态的。此外 磁、声等也是有效。)

第五章-光功能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第五章-光功能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
12
能发生光化学反应的条件
聚合体系中必须有一个组分能吸收某一波长 范围的光能
吸收光能的分子能进一步分解或与其它分子 相互作用而生成初级活性种
过程中所生成的大分子的化学键应是能经受 光辐射的
关键在于:选择适当能量的光辐射。
.
13
光引发自由基聚合苯三乙种基烯方、乙式甲烯:基基丙酮烯、溴酸甲乙酯烯、烷
.
39
三、负性光致抗蚀剂(负性胶) 1. 聚乙烯醇肉桂酸酯
光敏剂:N-甲基-2-
苯甲酰基-β-萘并噻
唑啉
.
40
柯达公司发明 聚乙烯醇+肉桂酰氯 性能优良,柔韧性、附着力需改进
.
41
CH CHCOC1
酚醛树脂
OCOCH CH CH2 n
环氧树脂
+
聚甲基丙烯
酸羟乙酯
苯乙烯
CH3
C
O CH2 CH CH2 O n
.
50
光致变色原理 无色或浅色变为深色 深色变为无色或浅色
正光致变色 负光致变色
光化学过程
光致变色原理
互变异构、顺反异构、开环 反应、生成离子等,偶氮苯
光物理过程 基态 吸光 激发三线态 跃迁 激发三线态
吸收光谱变化,光致变色
.
51
2. 光致变色聚合物
小分子 共混 共聚、接枝
高聚物
含硫卡巴腙络合物的光致变色聚合物 含偶氮苯的光致变色高分子 含螺苯并吡喃结构的光致变色高分子 氧化还原型光致变色聚合物
.
52
含硫卡巴腙络合物的光致变色聚合物 硫卡巴腙
λmax=490nm 橘红色
λmax=580nm 暗棕色或紫色
.
53

人教版初中中考物理思维导图-高清版

人教版初中中考物理思维导图-高清版

人教版初中中考物理思维导图-高清版光在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其中一部分光线会返回原来的介质中,导致光的传播方向改变。

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包括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在镜面上的反射遵循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的定律。

平面镜反射成立正立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速度为光速c=3×10^8m/s。

小孔成像、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现象的具体表现。

激光准直、射击瞄准中的“三点一线”等应用都与光有关。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物体的颜色由反射色光或透过色光决定。

紫外线、红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透镜可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如显微镜和望远镜。

眼睛和眼镜、照相机、放大镜等都是利用透镜的原理实现成像。

凸透镜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有发散作用,不同的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等。

物质的相变包括凝华、升华、液化等过程,其中液化是一个放热的过程,而升华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通过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物质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叫做蒸发。

蒸发的速度取决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面上空气的流动速度。

沸腾是液体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汽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液态物质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升高。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叫做熔化。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内燃机是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

内燃机的常见类型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热机效率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之比。

热机效率不能达到100%。

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是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分子发射光谱分析》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分子发射光谱分析》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5.2 温度和黏度对 荧光强度及荧光光
谱的...
5.1 质子转移对荧 光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光谱 和荧光光谱
01
6.1 基本 现象
02
6.2 基本概 念和电荷转 移的分子轨 道理论
03
6.3 电荷 转移的热力 学和动力学 基础
04
6.4 常见 电子/电荷 供体和受体 类型
06
参考文献
第10章 发光纳点及化学传感机理
10.1 纳点的荧光/ 磷光的起源
10.2 量子点和其他 纳点发光猝灭或增 强...
10.3 问题与策略 参考文献
第11章 光散射现象和共振瑞利散 射光谱分...
பைடு நூலகம்
1
11.1 光散射和 共振光散射
11.2 共振瑞利 2
光散射的条件 和共振瑞利...
3 11.3 瑞利和拉
第1章 绪论
01
1.1 发光 现象
02
1.2 发光的 表征
04
1.4 发射 光谱分析的 特点
06
参考文献
03
1.3 光或 辐射的吸收 与发射
05
1.5 荧光 和磷光光度 法简史
第2章 荧光光物理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荧光的类型
2.3 荧光光谱的基本 特征
2.4 荧光衰减和荧光 寿命
2.6 稳态荧光强度
感谢观看




《分子发射光谱分析》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电子
类型
光谱
基础
应用
溶剂
异性
荧光

九年级化学上册思维导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思维导图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点 沸点 硬度 … 可燃性 助燃性 氧化性 还原性 …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颜色
状态
点燃前观察
形状
硬度
密度
外焰
温度最高
观察火焰
内焰
焰心
温度最低
点燃后
检验生成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生成了水
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点燃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液体药品的取用
一倒 从细口瓶倒入量筒,液体接近所要取的体积
量取液体
二滴 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滴管滴加液体 三平视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读数 高大低小 胶帽在上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
洗涤玻璃仪器
干净的标准
水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滴管使用
不放在实验台上 以免沾污滴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清洗
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气体受冷收缩, 吸水进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制氧气
发生装置
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 连接长颈漏斗是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
催化剂
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质量不变 化学变化前后
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所起的作用为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3.1分子和原子
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
2.1空气
点燃红磷
原理
消耗氧气 减小容器内的压强
吸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发出黄光
红磷燃烧
放热
粗略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的白烟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吸收图谱的分析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吸收图谱的分析

第28卷第6期2013年12月 大学化学UNIVERSITY CHEMISTRY Vol.28No.6Dec.2013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吸收图谱的分析张茜 吕希蒙 沈建中* 钱林平*(复旦大学化学系 上海200433) 摘要 本文对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原理及绘制吸收曲线中出现的吸收平台进行分析,结合可见吸收光谱原理说明吸收曲线中产生平台的可能原因:极性溶剂的负效应作用使得吸收谱带发生蓝移㊂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测铁 可见吸收光谱 电子跃迁 吸收平台 分光光度法测铁元素含量实验是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是理工类本科生的经典教学实验之一㊂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指在400~780nm光谱区域内,通过测量物质分子或离子吸收光辐射的强度来测定物质含量的一种方法㊂虽然这个实验在教学或分析测试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吸收曲线的详细分析至今未见报道㊂本文围绕绘出的吸收曲线做进一步剖析,对可见光吸收进行了分类归属,说明曲线在最大吸收峰高波数区产生平台的可能因素㊂1 实验教学中所用的原理 邻二氮菲法测铁原理 可见光谱在定量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见光区的吸收应归属于物质的外层电子或成键电子跃迁到高能级㊂影响可见光谱的因素有可见光区电子光谱吸收带的波长㊁能量㊁强度及环境条件(如酸碱性㊁溶剂极性等)㊂ 在可见光区的吸光度测量中,若被测物质本身有色,就可直接测量㊂若其本身无色或颜色很浅,则需用显色剂与之发生配合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后再进行测量㊂ 邻二氮菲光度法选择性高,灵敏度大,是化工产品中微量铁测定的通用方法,其原理详见文献[1]㊂2 试剂与仪器 铁标准溶液(20g/L);盐酸羟胺溶液(10%,临用时配制);邻二氮菲(0.15%,临用时配制:先用少许乙醇溶解,再用水稀释);NaAc溶液(1moL/L);容量瓶(50mL);吸量管(5mL);移液管(10mL);S⁃22PC 分光光度计(附1cm比色皿一对)㊂ 对比溶剂:甲醇㊁乙醇;配制溶液时,分别用甲醇㊁乙醇作溶剂㊂3 教学实验操作 取配制好的试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皿,以空白试液(不含铁试剂)作参比,于波长450~540nm 之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㊂以波长(单位nm)为横坐标㊁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图1)㊂4 吸光度图转化 为了更好地说明配合物对于不同能量光子的吸收情况,将吸光度图转化为相应的相对吸收强度⁃波数图(图2)㊂水作溶剂时,平台大概出现在19607~21052cm-1波数间,跨度为1445cm-1㊂*通讯联系人图1 铁(Ⅱ)⁃邻二氮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2 铁(Ⅱ)⁃邻二氮菲相对吸收强度⁃波数图5 影响可见吸收谱带的测试条件分析 测试条件对可见吸收谱带的影响主要是化学环境和仪器测试性能,本文主要讨论化学环境的影响㊂样品的化学环境对吸收谱带的位移及强度变化有重要影响,其中对谱带位移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配位场跃迁和溶剂效应㊂从图1可以看出,铁⁃邻二氮菲体系在510nm 处吸光度最大,而对比邻二氮菲自身的特征吸收(π→π*跃迁,λmax =266nm)有一个明显的红移㊂查资料后可知,在配合物中,由于邻二氮菲中存在未充满的π*轨道,而Fe 又处于低价态(低氧化态),所以会在外来光辐射的作用下发生M →L 跃迁[2⁃4],在510nm 处形成一强吸收峰,即Fe 2+发生了金属氧化跃迁[4]㊂ 从图2可直观地看出在高波数区(即近紫外区)相对吸收强度的变化情况与低波数区差异较大㊂在最大吸收峰的高波数区,出现一个相对平缓的吸收平台,下面对其可能原因进行分析㊂5.1 配位场跃迁 很多过渡金属配合物之所以显色的很重要原因是d⁃d 跃迁㊂根据晶体场理论,由于d 6构型的Fe 2+在与邻二氮菲配位后形成了正八面体配合物,因此,当强配位体邻二氮菲(phen)参与配合时,Fe 2+的d 轨道会在八面体场中发生分裂(图3)㊂当吸收光子的能量达到分裂能Δ时,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形成一个吸收带,但此种跃迁的强度较小(由于d⁃d 跃迁属于自旋禁阻)[4⁃10],邻二氮菲合铁(II)的两个d⁃d 吸收带的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8.96和12.26[11],与邻二氮菲合铁(Ⅱ)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摩尔吸光系数相差较大,ε=1.1×104,因此,图2吸收平台(19607~21052cm -1)是由d⁃d 配位场分裂引起的可能性较小㊂图3 八面场中d 轨道的分裂5.2 溶剂效应的影响 吸收光谱法测定是在液态溶剂中进行的,而极性溶剂常对溶质的吸收波长及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在极性溶剂作用下,可见吸收的吸收峰位置㊁强度会发生改变[5⁃6]㊂因此,我们选取含羟基但极性依次减弱的甲醇和乙醇作为对比溶剂,发现以甲醇作溶剂时,图谱中平台拐点与最大吸收时的波数差值为1251cm -1;以乙醇作溶剂时,波数差值为1053cm -1;而以水作溶剂时,波数差值为1445cm -1㊂ 因此,在本实验中,溶剂分子与配体参与作用而引起部分吸收峰发生移动,即铁到邻二氮菲的电子(下转第45页) 43大学化学第28卷 参 考 文 献[1] Sienko M J,Plane R A,Marcus S T.Experimental Chemistry.5th ed.New York:McGraw⁃Hill,1976[2] 郑臣谋,林的的,杨学强,等.大学化学,1999,14(2):41[3] 袁书玉.无机化学实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4] 谷名学,吴婉群,周正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0(5):576[5] 姜述芹,陈虹锦,梁竹梅,等.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194[6] 晏小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114[7] 郑臣谋,林的的,杨学强,等.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沈阳:辽宁出版社,1997[8]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9] 毛海荣.无机化学实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浙江大学化学系.基础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 蔡炳新,陈怡文.基础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李芳,陈静芬,李灵丽,等.台州学院学报,2009,31(3):49[13] 凌必文,刁海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7(4):13[14] 程春英.实验室科学,2009,12:62 (上接第34页)跃迁(氧化跃迁),受到溶剂的负效应影响,其可见吸收光谱发生了蓝移,谱带向短波长迁移,导致在最大吸收峰的高波数区出现了吸收平台㊂此现象说明溶剂负效应能导致吸收谱带蓝移,且蓝移随着溶剂极性变弱而减弱㊂6 小结 本文对邻二氮菲测铁体系的可见吸收曲线进行了归属,并分析了吸收平台出现在最大吸收峰短波长㊁高波数区,认为出现吸收平台的主要原因是在负的溶剂效应作用下,吸收谱带发生了蓝移,这一迁移随着溶剂极性增强而蓝移加强㊂参 考 文 献[1] 沈建中,马林,赵滨,等.普通化学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下册).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樊美公,姚建年,佟振合,等.分子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 庞震.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和振动光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 叶宪曾,张新祥.仪器分析教程.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范康年.谱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徐志固,蔡启瑞,张乾二.现代配位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8] 孙为银.配位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 和玲,赵翔.高等无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0] 周公度,段连运.结构化学基础.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游效曾.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4 第6期纪永升等:硫酸亚铁铵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实验探索。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文稿演示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文稿演示

第五章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_概述
• 三.光化学定律和量子效率
• 光化学第一定律:只有被分子吸收的光才能有效地 引起化学反应。
• 光化学第二定律:一个分子只有在吸收了一个光量 子之后,才能发生光化学反应。
• பைடு நூலகம்子效率Φ可定义为:
光化学过程中起反应 分的 子数
吸收的光量子数
• 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光化学过程的速度与吸收 光的速度的比值
• 4)高分子荧光剂和高分子夜光剂:荧光或磷光量子 效率较高的聚合物,具有光致发光功能,可用于各种 分析仪器和显示器件的制备
• 5)光能转换聚合物:能够吸收太阳光,并具有能将 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或者电能的装置,称为光能转换 装置,其中起能量转换作用的聚合物称为光能转换聚 合物。可用于制造聚合物型光电池和太阳能水解装置
• 三线态:记为T,当一个分子束通过强磁场时,若分子 中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在磁场中会分解成三种 不同的态 ,此时分子处于三线态
第五章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_概述
• 单线态:如果分子中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反,则磁场 不分解分子束,如基态,记为S
• 有机化合物分子在基态时,电子都自旋相反,所以均 处于单线态,只是在被激发后的激发态才有单线态和 三线态之分。
超极化性质,具有明显二阶或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 高分子材料,具有光倍频、电折射控制、光频率调制 等性质,是光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 • 10)高分子光力学材料:光作用下材料分子结构的变 化引起材料外形尺寸变化,从而发生光控制机械运动
第五章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_概述
• 材料的光学特性:
• 光的传播方式:在光的能量损失很小或频率变化不 大的情况下,光在介质中发生传播方向上的偏转或 速度上的减缓现象,如光折射、散射、双折射和旋 光等。取决于化学结构与材料的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