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农业为例测试题
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的是( ) A.中国B.美国C.俄罗斯D.印度2.关于美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广阔,占本土面积的1/2 B.南北纵列,但也有巨大横亘东西的大山脉C.阿巴拉契亚山脉高耸雄伟,位于西部D.落基山脉沿大西洋沿岸南北延伸3.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 )①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②中部的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交通运输便利④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B.农、工、产一体化C.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D.农业生产集约化5.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生产地区分布类型是( ) A.乳畜带B.小麦带C.玉米带D.棉花带6.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出现大规模的“黑风暴”,其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气候干旱②过度垦荒③过度放牧④风力侵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优越的区位条件( ) 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水陆运输发达,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8.下列选项中,不是美国早期农业开发中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的是( ) A.土地沙化、盐碱化B.环境污染C.水土流失和大片黄土退化严重D.自然灾害频繁9.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 ) A.种植甜瓜等亚热带水果集中地区B.大力发展粮食种植,进行大机械生产的地区C.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区D.发展山地畜牧业和荒漠畜牧业地区10.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B.畜牧业产值居世界首位C.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D.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11.关于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多使用小型机械,以适应耕地少、地块小的特点B.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可可、香蕉和天然橡胶等热带产品C.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高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但农业投入的劳动力较大12.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地域专业化的突出特点B.棉花主要分布在西北部C.小麦区位于美国南部D.农业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13.美国的粮食生产与欧洲相比,最显著的优势是( ) A.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机械B.广大农村人烟稀少,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可能C.便利的交通条件D.先进的科技水平14.美国的乳畜带主要分布在( ) A.北纬35°以南B.中部平原的北部C.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D.五大湖区及其以东的大西洋沿岸区15.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带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偏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不足②地面起伏大,发展机耕农业有困难③人口、城市集中,便于供给牛肉蛋奶④水资源紧张,发展灌溉农业有难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 A.能源消耗太多,环境污染严重B.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保护良好C.粮食生产过剩,其他农产品依赖进口D.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业人口不足一些地方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时,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你种梨,我也种梨,你种橘,我也种橘……丰收了,却出现了种什么,什么让人“伤心”,不调整让人“伤心”,调整也让人“伤心”的怪圈。
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农业为例测试题
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农业为例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农业综合开辟漫衍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成长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水源、泥土B .劳动力、技能C .气候、地形D .市场、交通2.与①地区相比,③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机械化水平高B .泥土肥力高C .水热资源丰裕D .人均耕地面积大剖析:第1题,据图可知我国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主要漫衍在东部平原地带,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漫衍的是畜牧奶业基地,故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为气候和地形,C 选项正确。
第2题,①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③地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水热资源丰裕是③地区的优势。
答案:1.C 2.C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3~4题。
A .光照B .气温C .降水D .泥土4.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 .农作物AB .农作物BC .农作物CD .农作物B 和C剖析:第3题,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成长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
第4题,从资源利用率来看,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 的种植。
综合剖析四地区的特性可知该地为松嫩平原。
答案:3.B 4.A读美国部分地区图(图Ⅰ) 和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干系示意图(图Ⅱ) ,完成5~6题。
5.据图推测乙地( )A .农业类型可能是乳畜业B .农业类型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C .农业成长可能面临冻害、雪灾D .农业成长表现为生产范畴小,商品率低6.甲地存在的环境标题有( )①太过垦殖,水土流失加剧②太过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③大范畴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④土地混浊造成土地质量下降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剖析:第5题,根据美国农业带漫衍环境,乳畜业漫衍在美国东北部,A 项错误;乙身分于中央平原西部山麓地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位于畜牧和灌溉农业带,B 项错误;乙地纬度较高,对冬季寒潮没有地形阻挡,可能面临冻害、雪灾,C 项正确;乙地农业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范畴大,商品率高,D 项错误。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后习题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基础过关】1.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水陆运输便利,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2.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的放牧业→大田作物→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
影响这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经济效益B.交通运输条件C.国家的政策与法规D.优越的自然条件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A.⑥B.⑦C.⑧D.⑨4.①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温暖湿润B.无霜期短C.土地贫瘠D.市场广阔5.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能力提升】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6~7题。
6.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7.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⑤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
据表回答8~9题。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1月平均气温(℃)夏季平均气温(℃)生产成本(元/千克)中国某产区8~12 490~660 -8~-1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8~12 560~750 >-14 19~23 1.20A.30°N~40°N西海岸B.30°N~4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9.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的村庄覆压过来。
高中地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测试题
⾼中地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测试题⾼中地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测试题2019.2本试卷共4页,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单选题下图是某国河流和主要⼭脉⽰意图,该国某地的梯⽥式葡萄园,⽤陡峭的⼭坡上的⽯头垒成⼀道道⽯墙,在上⾯堆积⼟壤,建成⼀道道梯⽥,梯⽥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泊,对岸是连绵起伏的⼭脉。
充⾜的阳光和湿润的⽓候使这⾥成为该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据此回答下列⼩题。
1.该国位于 ( )A.南美洲B.欧洲中部C.北美D.北亚2.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 )A.A处B.B处C.C处D.D处“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收割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或者将庄稼茬⼦留在⽥地过冬。
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有关实验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3.实验结果反应了实⾏“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壤⽔分②增强⼟壤透⽓性③增加⼤⽓湿度④减少空⽓污染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A.河套平原B.云贵⾼原C.东南丘陵D.江汉平原⽥纳西河流域是美国重要的棉花产区,转基因棉⽐重超过95%,⼴泛使⽤地理信息技术能为农业⽣产服务。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5.美国⽥纳西河流域是美国重要的棉花产区,这体现的美国农业⽣产布局的主要特征是A.⽣产集约化B.地区专门化C.⽣产差异化D.⽣产优质化6.棉花产区中转基因棉⽐重⾼得益于A.⾃然条件的优越B.交通运输的发展C.⽣物技术的改进D.劳动⼒效率的提⾼7.从可持续发展⾓度看,图中农业发展的正确⽅向是()①发展农产品深加⼯,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②沟⾕低洼地区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③依托多⼭、近海优势,发展农业观光旅游④缓坡⼟层深厚区发展果园和林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地形结构表”和“该丘陵地区农业⽤地结构表” ,回答下⾯⼩题。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专题训练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A、阿根廷B、澳大利亚C、法国D、美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
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据此回答2-3题。
2、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的原因是()①国家政策倾斜②劳动力丰富而廉价③土地租金低廉④气候条件优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①质检设备落后②大量喷洒农药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④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4-6题。
4、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5、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6、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读我国的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据此回答7-8题。
7、农谚可能分别适用于()A、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B、南疆和松嫩平原C、汉江平原和珠江三角洲D、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区8、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跟第二则农谚吻合的是()A、aB、bC、cD、d二、综合题9、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带和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为优越。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①,②,③,④,⑤,⑧,⑨。
(3)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海域名称:⑥,⑦。
(4)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5)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⑤农业区(带)形成的原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同步测试
2019-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读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例图(2019年12月30日统计),完成下题。
(1)据图可知()A. 中部地区25o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B. 25o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C. 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D. 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o 以上坡耕地比重小(2)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区()A. 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B. 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C. 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D. 河流较多,无需修建大量灌溉设施2.鲁冰花学名羽扇豆,其根系深广,生命力顽强,能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最早用作肥料,现主要作为高蛋白饲料使用。
下图是目前世界上鲁冰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该国西部,鲁冰花多与小麦轮种,其主要目的是()A. 节省种植土地B. 提高土壤肥力C. 减少病害虫害 D. 提高土地利用率(2)在降水偏少的年份中,图示区域的鲁冰花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 美化区域环境B. 提高地下水位C. 弥补牧草不足 D. 保障食品供应3.“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
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A. 茶叶种植B. 茶叶加工C. 茶园销售 D. 茶叶旅游(2)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A. 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B. 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C. 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D. 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3)与传统的种植茶园相比,现代茶叶产业园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C.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D. 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4.关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 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B. 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D.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5.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B. 大力发展陡坡地种植业C. 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D. 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6.读下图,回答问题。
知识点测试: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知识点测试: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单选题下图为美国农业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体现出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B.玉米带分布在西部沿海C.混合农业带临近北冰洋D.棉花带分布在五大湖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限耕和休耕B.苜蓿与玉米轮作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
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 687米,是海南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其核心区总面积约0.92万公顷,有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5万人。
下图示意儋州市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局部景观。
据此完成3~5题。
3.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①美丽的乡村风景②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③浓郁的农耕文化④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那大“中国农业公园”适宜布局的园区有A.小麦种植园B.苹果采摘园C.傣族风情园D.古村文化园5.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农民A.就地创业,增加收入B.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的产量C.积极外迁,改善生活D.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陕西省是我国优质苹果产业基地之一。
2015年3月,某果业公司与该省某县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当地农民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不好、果体大小不合格、农药残留量超标、酸度不够,致使合同只完成了30吨的出口。
据此完成6~7题。
6.该果业公司到陕西生产收购“粉红女士”苹果的主要原因是①市场需要②消费习惯③劳动力成本低④“一带一路”战略对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7.现在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但从上述现象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有①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②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③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④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中学地理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甲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乙图),回答1~2题。
甲图乙图1.乙图所示农业活动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A.畜牧和灌溉农业带B.乳畜带C.棉花带D.混合农业带2.如果在甲图中“”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带,该带最恰当的名称是()A.水稻种植带B.热带经济作物带C.园艺带D.大豆带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A.红壤的改良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C.沼泽的开垦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4.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控制人口增长D.改良土壤图中的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面,被称为“旱腰带”。
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读图回答5~6题。
5.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旱灾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存留困难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C.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D.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的发展宜()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B.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开发矿产资源C.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据黑龙江农垦总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垦区粮食的商品率已达到93%。
结合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图,回答7~9 题。
7.制约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C.气候较为干旱D.光照条件差8.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的突出特点是()A.大规模机械化生产B.粮食单产高C.播种面积广D.生产技术水平高9.黑龙江垦区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粮食总产量高B.耕地面积广C.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广D.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差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10~11题。
10.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11.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2章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习题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气候冷湿B.城市集中C.土壤贫瘠D.天然牧场广阔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市场C.交通D.科技3.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生态农业B.精确农业C.有机农业D.石油农业分析:1选D,2选A,3选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冷湿,不利于土壤发育,土壤贫瘠,但该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畜产品市场需求大,故A、B、C均和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有关。
美国东北部城市化水平高,不可能形成大面积天然牧场,D是无关因素。
第2题,美国不同区域的降水、热量、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因此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不同,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农业区。
第3题,石油农业耗能多,易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石油资源短缺,因此不是美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对环境影响小、精确农业资源利用少、有机农业生产市场需求大的绿色农产品,都是美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按照美国“耕地储备项目”(CRP)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期限为10~15年。
据此完成4、5题。
4.为解决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最具有环境效益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B.休耕与轮作C.基因工程D.滴灌5.“耕地储备项目”属于( )A.限耕政策B.休耕政策C.补贴政策D.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分析:4选A,5选B。
第4题,休耕与轮作是解决土壤肥力下降的措施,基因工程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主要措施,滴灌是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措施。
第5题,材料中的“自愿提出申请”是关键词,说明该项目属于休耕政策。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
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习题1: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习题第1课时基础过关1.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优越的区位条件( )A.地势平整开阔,土壤深厚肥沃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水陆运输便利,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读“沿38°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3题。
2.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部份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②寒潮与台风常造成灾害性天气 ③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平原 ④人口由西部向东部和南部迁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谷物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B.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称C.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D.农业现代化侧重高度机械化4.有关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带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北D.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5~6题。
5.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带为( )A.乳畜带、玉米带 B.小麦带、玉米带C.小麦带、棉花带 D.混合农业带、棉花带6.美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 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③光照充足,特别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 ④劳动力丰富且便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据此完成7~8题。
7.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阅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节选》,完成下列问题。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Ⅲ_2024-2025学年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广阔B、政府的大力扶持,政策优惠C、农业科技水平高,生产效率高D、市场需求大,出口量大2、美国农业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以下哪种作物是美国典型的区域专门化生产作物?A、小麦B、玉米C、咖啡D、茶叶3、美国中西部平原是著名的玉米带,主要得益于该地区()A、光照充足,降水丰富B、地处热带,热量条件好C、地势平坦,土壤肥沃D、距海较近,雨热同期4、美国农业实现了高度的地区专门化,形成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区等多种农业生产区域。
这种地区专门化的主要优势不包括()A、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持续发展B、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C、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D、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5、题干:美国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度机械化,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项因素?选项:A. 美国的气候条件适宜B. 美国拥有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C. 美国拥有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高科技设备D. 美国地处世界主要国际化港口之一6、题干: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是?选项:A. 资源枯竭B. 水资源短缺C. 农业劳动力短缺D. 农产品市场饱和7、美国中西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A. 茶叶种植B. 乳畜业D. 棉花种植8、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A.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B.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C.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D. 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9、美国中部大平原成为世界著名的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B. 气候温和,降水适中C. 平原广阔,地势平坦D. 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10、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美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A. 推广精准农业技术B. 增加化肥使用量C. 实施轮作制度D. 加强水资源管理11、美国中西部地区以何种农业类型著称,这种农业类型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有何影响?A. 水稻种植B. 大豆种植C. 肉牛养殖12、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美国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的有效策略?A. 实施精准农业技术B.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C. 发展有机农业D. 建设大量水库用于农业灌溉13、美国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高效的农业技术。
高中地理必修三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同步测试 湘教新课标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同步测试同步测控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田纳西河流域的农业带为( )A.乳畜带、玉米带B.小麦带、玉米带C.小麦带、棉花带D.混合农业带、棉花带2.美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③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表,完成3~4题。
A.上海B.黑龙江C.江苏D.浙江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
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2011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读图完成5~6题。
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图5.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推测2011年2月20日~24日,我国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区域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A.越往北,越适宜灌溉B.纬度越高,越适宜灌溉C.越往南,越适宜灌溉D.纬度越低,越不适宜灌溉6.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推测影响北方冬麦适宜灌溉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气温D.土壤7.2011年10月16日是第31个世界粮食日,本次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走向稳定”,粮食问题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材料2: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1)材料1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训练 湘教版必修3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28分)读“美国农业带局部分布图”,完成1~2题。
1.影响农业带①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B.水热充足C.劳动力D.消费市场解析农业带①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为乳畜带,密集的人口与城市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答案D2.有关农业带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农业带平原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②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③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④气候湿冷,无霜期短,不适于种植谷物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图中②为美国玉米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这里光热较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答案C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
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
答案D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交通便利④复种指数高⑤市场需求量大A.①②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两地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实行农场化经营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两地由于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
故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②③⑤。
答案C5.下面两图所示为中、美两国两农业区,以两农业区生产的经济作物F1、F2为原料的工业是( )A.制糖工业、纺织工业B.纺织工业、纺织工业C.制糖工业、造纸工业D.橡胶工业、饮料工业解析从经纬度和河流可以看出,甲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乙为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两个三角洲都位于亚热带,经济作物都是棉花。
高二地理下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练习题
精心整理高二地理下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练习题1.图中a 、b 、c 、d 、e 五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a 、b 、cB.c 、d 、eC.a 、b 、eD.a 、c 、d2.A.区B.C.D.3.A.B.C.人口、城市集中,便于供给牛肉、蛋、奶D.水资源紧缺,发展灌溉农业有难度解析:第1题,图中a 、d 为小麦带,c 为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第2题,棉花带分布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区,乳畜带分布在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区,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南,因此A、B、C三项错。
第3题,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即人口、城市集中。
答案:1.D 2.D 3.C读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完成第4~5题。
4.) A.C.5.似A.C.解析5题,答案:4.D 5.A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
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读图,完成第6~8题。
6.该农垦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不包括( )A.土地广阔,便于机械化耕作B.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C.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D.7.A.B.C.D.8.,这解析:第6题,从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农垦区纬度较高,光热不足。
第7题,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冬春季多大风,人类垦殖导致地表植被减少,使土地沙化。
第8题,在田间留作物残茬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同时截留水分,抑制土地荒漠化。
答案:6.C 7.C 8.A位于粤北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的欧村,地处105国道边,距河源市区140千米,与广州市最近距离241千米。
该村现有32户共201人。
现有水田6.63公顷,旱地5.3公顷,山林近333.3公顷;有水域面积3万欧9~10题。
9.A.B.C.D.10.(A.C.园艺业和家禽饲养业D.商品谷物农业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劳动力只有60人,而总人口201人,劳动力不足,人均收入低,且土地以林地为主,土地生产力较低,人均收入低,说明社会协作条件不理想。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专题训练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A、阿根廷B、澳大利亚C、法国D、美国加出生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剖析,我国休息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
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出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情势不容失望。
据此回答2-3题。
2、出生后,我国农产品价钱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的缘由是〔〕①国度政策倾斜②休息力丰厚而廉价③土地租金昂贵④气候条件优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招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缘由是〔〕①质检设备落后②少量喷洒农药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④出口国质检规范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某地域土地应用图,据此回答4-6题。
4、该种农业主要散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5、该农业的益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完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完成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应用外地休息力资源丰厚的优势6、影响该地农业消费的主要自然区位要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读我国的两那么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合理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合理时〞。
据此回答7-8题。
7、农谚能够区分适用于〔〕A、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B、南疆和松嫩平原C、汉江平原和珠江三角洲D、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域8、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域跟第二那么农谚吻合的是〔〕A、aB、bC、cD、d二、综合题9、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以下效果。
〔1〕从图中国度的纬度位置看,大局部属于带和带〔温度带〕,开展农业消费的条件较为优越。
〔2〕填出以下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①,②,③,④,⑤,⑧,⑨。
〔3〕填出以下数码所代表的海域称号:⑥,⑦。
〔4〕⑨农业带所在地域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的散布规律是。
〔5〕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剖析⑤农业区〔带〕构成的缘由。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练习卷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练习卷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A、阿根廷B、澳大利亚C、法国D、美国2、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本土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热充足②平原面积广阔③土壤肥沃,灌溉便利④北方冷空气可直达墨西哥湾沿岸⑤工业发达,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为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是:从自然条件看:。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4、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或地形区名称。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气候类型①为_______________。
③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该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地区的地形对本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来自极地的冷气流为何能长驱直入影响③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D3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4落基山脉中央平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地中海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水热条件好,易于发展种植业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中部平原开阔平坦,贯通南北。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C )A.①处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B.②处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C.③处所在地形区易出现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D.④处北部铁矿储量丰富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判断图示区域在美国。
①处位于35°N的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②处山地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形成的,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④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其北部埋藏着丰富的煤矿。
③处为中央大平原,南北贯通,因此,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长驱南下,来自墨西哥湾的湿润气流也可北上,由此可见易出现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
2.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谷物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B.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称C.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D.农业现代化侧重高度机械化解析:美国谷物产量稳定,目前大量出口;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美称的是乌兹别克斯坦;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而美国农业现代化侧重高度机械化。
读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的小麦带与我国小麦播种时间相同的地区是( D )A.宁夏平原B.东北平原C.河西走廊D.华北平原解析:图中小麦区种植冬小麦,和我国的华北平原相同。
4.美国棉花带的自然条件和下列棉花生产的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是( A )A.长江流域棉区B.中亚棉区C.新疆棉区D.尼罗河流域棉区解析:美国的棉花带位于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和我国的长江流域棉区条件相似。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
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D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②⑤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解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土壤肥沃。
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3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练习 (金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3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练习(金版)湘教版必修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2009年江西重点中学联考)读某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地形是()A.高原B.盆地C.山地D.丘陵2.P地解冻日期比Q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纬度C.热岛效应D.地形【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由P点向四周变晚,由此可知图示中心地区气温高,四周气温低,所以图示地区的地形为盆地。
P地比Q地纬度高,但解冻日期早,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盆地中央分布着城市,产生了热岛效应。
【答案】 1.B 2.C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
读图1和图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①水土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③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读图可知,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呈增长趋势,自1996年开始呈快速增长态势;农业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呈下降趋势。
东北地区地形具有山环水绕的特点,平原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耕地也主要分布在中部。
受海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东北地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造成水资源东多西少。
由于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尤其是气温较低的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属于湿润地区。
【答案】 3.B 4.A左下图为我国某省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统计图,右下图是该省三大产业构成情况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省可能是()A.浙江B.黑龙江C.西藏D.内蒙古6.下列关于该省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A.粮食产量将持续下降B.商品粮基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C.第二产业比重会有所下降D.畜牧业向大牧场放牧业方向发展【解析】该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又有不低的水产品产量,故应是东南部的省区,可能是浙江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农业为例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水源、土壤B .劳动力、技术C .气候、地形D .市场、交通2.与①地区相比,③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机械化水平高B .土壤肥力高C .水热资源丰富D .人均耕地面积大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我国的商品粮棉油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带,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的是畜牧奶业基地,故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为气候和地形,C 选项正确。
第2题,①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③地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是③地区的优势。
答案:1.C 2.C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3~4题。
A .光照B .气温C .降水D .土壤4.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 .农作物AB .农作物BC .农作物CD .农作物B 和C解析:第3题,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
第4题,从资源利用率来看,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 的种植。
综合分析四地区的特征可知该地为松嫩平原。
答案:3.B 4.A读美国部分地区图(图Ⅰ) 和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图Ⅱ) ,完成5~6题。
5.据图推断乙地( )A .农业类型可能是乳畜业B .农业类型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C .农业发展可能面临冻害、雪灾D .农业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6.甲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有(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解析:第5题,根据美国农业带分布情况,乳畜业分布在美国东北部,A 项错误;乙地位于中央平原西部山麓地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位于畜牧和灌溉农业带,B 项错误;乙地纬度较高,对冬季寒潮没有地形阻挡,可能面临冻害、雪灾,C 项正确;乙地农业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D 项错误。
第6题,甲地农业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由于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①项正确;甲地以种植业为主,没有过度放牧问题,②项错误;距离五大湖较远,甲地没有大规模围湖造田现象,③项错误;甲地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污染土地造成土地质量下降,④项正确。
结合选项,A 项正确。
答案:5.C 6.A7.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 .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B .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 .②地发展立体农业D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解析:选C 。
根据地形图可知,①地为平原,发展种植业很有优势;②地为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更具优势;该地水热条件优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应该发展多种经营。
下图为某大陆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该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B .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C .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D .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进口量大9.下列关于该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大陆性气候为主②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③世界上主要粮食进口国④大规模开垦荒地是该国保障粮食供应的措施之一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解析:第8题,据图示经纬度及地形分布状况可判断出该国是美国,而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中国。
第9题,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答案:8.A 9.A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 )A .⑥B .⑦C .⑧D .⑨11.①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 )A .气候温暖湿润B .无霜期长C .土地贫瘠D .市场广阔12.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B .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C .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D .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解析:第10题,畜牧和灌溉农业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区域。
⑦地处高大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
第11题,①农业带纬度较高,受五大湖影响较大,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市场不属于自然条件。
第12题,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学的、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C 项说法明显有误。
答案:10.B 11.C 12.C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A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B .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C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D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14.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开辟水源,合理灌溉B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 .合理采伐,及时抚育D .退耕还湿,建保护区解析:结合图例可知,甲位于大小兴安岭,因过度砍伐等原因导致森林减少;乙位于内蒙古高原,由于过度放牧等造成土地荒漠化;丙位于三江平原,湿地破坏严重,为保护湿地应退耕还湿,建自然保护区。
答案:13.A 14.D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二、综合题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A .广东B .吉林C .新疆D .陕西(3)说明①、②两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4)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5)B区域是玉米的主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解析:第(1)题,美国的玉米带位于乳畜带的周边地区,为其提供丰富的饲料;②为小麦带。
第(2)题,玉米在我国盛产于东北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区,其中以吉林产量最大,而吉林省又具备地广人稀的优势,因此粮食的商品率较高。
第(3)题,①、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两个显著的特征。
第(4)题,东北种植的是夏季稻,夏季的水热条件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同时拥有肥沃的黑土。
第(5)题,美国大农场种植注重规模效益、机械和农业技术投入,而东北农业生产相比较为粗放,通过对比进行分析。
答案:(1)玉米小麦(2)B(3)商品谷物农业。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4)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
(5)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良品种等。
(答出两点即可)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布,黑龙江2019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二连增”。
粮食品质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黑龙江是中国第一产粮大省。
该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省,正实现从“中华大粮仓”向“健康大厨房”的转变,其绿色产品远销境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2019年3月18日经济日报报道,近日对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行业采访发现,在国家玉米“托市”收购政策影响下,东北地区原料玉米价格保持高位,然而淀粉、酒精、饲料等下游市场产品价格却长期在低位徘徊,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压力下,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此外,由于加工链条短、产品趋同等原因,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进入升级整合加速期。
材料三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比较冬季A 、B 两地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描述图示区域内山地及平原等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3)分析黑龙江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4)对于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有的专家持反对意见,有的专家则大力支持,请阐述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