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染发剂的成分与原理解析
染发产品成分及作用原理

第一章:各类染发剂的特点及染色的原理未染色头发是指未经染色且没有实施过烫发及化学处理的原发。
头发表面的角质层形成一个紧密的保护层,可以防止头发表层中的氯基酸与蛋白质的流失。
而在黑色素的作用下,头发保持了其原有的色调。
已染头发发与原发不同,染色头发上会含有上一次或前次染色时留下的色素。
另外,过氧化氢(氧化剂、OX)等会导致黑色素的分解,而碱性剂(氨水等)则会造成头发部蛋白质的流失。
对于这种头发,应在把握其基色的基础上进行重整及改变颜色。
染发原理:一、氧化染发剂1、碱性染发剂:A、将第一与第二染发剂混合并涂于头发上时,第一染发剂中的碱性成分会使头发变得膨胀,并且打开角质层。
此时,第一染发剂中包含的染料即酸性染料中间体(二胺染料等)、发色桐(调色剂)、接染料(硝基染料)B、以及第二染发剂中包含的过氯化氢等会从角质层的间隙渗入头发的部。
氧化染料中间体与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发生氯化聚合反应。
此时,在碱性剂的作用下,会产生活性氧。
活性氧会分解黑色素,从而使脱色。
氧化染料中间体本来虽然是无色、无味的物质,但是由于过氧化氢的作用,可以被氯化并发色,并且可以与第一染发剂中所包含的发色剂(调色剂)组合成为各种颜色。
C、经氧化聚合成为大分子结构并发色的氯化染料定着于头发的部,变得难以流失。
同时,由于过氯化氢对于头发部结构所生产的作用,使头发的亮度增加。
此时。
头发会比原来的黑发更明亮,而颜色也理加鲜明。
2、低(弱或微)碱性染发剂A、由于比碱性染发剂含有较少的碱性成分.因此角质层的开放程度较小,氧化染料(二胺染料或直接染料)及过氧化氢可以透过角质层的间隙进入头发。
B、相比于碱性染发羽,氧化剂的活性较低,因此脱色能力较弱。
除经氯化聚合产生发色作用的二胺系染料的中间体之外,本身具有颜色的直接染料将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虽然含有较少的碱性成分(即pH值更接近酸性区域),但是pH值仍然大于7,相比于头发的等电点的pH值(约为4.5—5.5)来说,仍然具有充分的碱性,因此也可以使头发适当地膨润起来。
染发剂的化学原理与使用技巧

染发剂的化学原理与使用技巧染发剂是一种常见的美容产品,它可以改变头发的颜色,让人们拥有不同的发色。
染发剂的使用技巧和效果与其化学原理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染发剂的化学原理以及使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染发剂。
一、染发剂的化学原理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剂和染料。
氧化剂的作用是氧化头发中的天然色素,使其变为无色或浅色,为染料的渗透提供条件。
染料则是给头发上色的物质,它可以渗透到头发的鳞片层中,与头发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改变头发的颜色。
1. 氧化剂的作用氧化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或过氧化二氮,它们能够与头发中的色素分子发生氧化反应。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头发中的色素分子被氧化为无色或浅色的物质,从而使头发变得较为浅色。
2. 染料的作用染料是染发剂中的关键成分,它能够渗透到头发的鳞片层中,与头发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新的化学键。
染料的颜色由其分子结构决定,不同的染料分子会与头发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同的化学键,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二、染发剂的使用技巧1. 选择合适的染发剂在选择染发剂时,应根据自己的发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染发剂通常分为永久染发剂、半永久染发剂和临时染发剂。
永久染发剂可以持久地改变头发的颜色,但对头发的伤害较大;半永久染发剂可以持续数周至数月,对头发的伤害较小;临时染发剂只能暂时改变头发的颜色,对头发的伤害最小。
2. 进行染发前的准备工作在染发前,应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应将头发洗净并擦干,以确保染发剂能够均匀地渗透到头发中。
其次,可以在染发前进行皮肤敏感测试,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最后,可以使用护发产品来保护头发,减少染发剂对头发的伤害。
3. 染发的步骤染发的步骤通常包括涂抹染发剂、等待染发剂发挥作用、冲洗头发等。
在涂抹染发剂时,应将染发剂均匀地涂抹在头发上,避免漏掉任何部分。
等待染发剂发挥作用的时间通常根据染发剂的说明进行,过长或过短的时间都可能影响染发效果。
冲洗头发时,应使用温水充分冲洗,直到水变清澈为止。
染发剂是如何制作的?

染发剂是如何制作的?染发剂是一种利用染料为头发着色的化学制品,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我们的美发梦想,但准确的制作过程却不为人所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染发剂的制作方法。
一、染发剂的原料染发剂的制作原料主要分为有机根粉类、颜料、助剂、稀释剂、去渍剂、酸度调节剂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
有机根粉类是染发剂中的重要成分,比如染料、萃取物等都包含植物成份,它们能够形成高温稳定性发色液。
其次,颜料是增强颜色深度的重要物质,一般硫脲和铜盐等物质作用于有机根粉类能够起到增加颜色深度的作用,从而使色彩更加明亮。
最后,助剂是除去有机根粉类颜色的残留物,在染发剂的制作过程中抑制染料变色,保持发色中的柔滑度。
二、染发剂的配方染发剂制作的配方并不单一,根据不同类型的发色成分分别有不同的组分比例,比如染料的配方有2.8%-3.2%,染料直接活性剂配方有1%-2%,增艳复配活性剂配方有5%-6.5%,硫脲配方有2%-3%。
三、染发剂的制作工艺首先,根据不同的配方,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研磨,即可得到染发剂的原料。
接下来,将涂饰剂中的料液进行调制,分为3个步骤:晾和、搅拌、加热,能够实现液体的调制。
最后,将调制后的料液放入染色桶中,通过压力的办法将染发剂均匀地施加到头发上,整个制作过程完成。
四、染发剂的质量控制在生产染发剂时,为了保证染发剂性能稳定,需要控制原料质量。
首先,要求原料符合技术要求,确保原料有足够的成分活性;其次,要对混合机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细微分析、混合、搅拌的过程良好;最后,加工工艺要控制好温度、湿度,确保涂料的稳定性与发色的颜色深度和质量。
总之,本文介绍的染发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了原料、配方、制作工艺、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希望可以对大家更多地了解染发剂的制作方法,增加对染发剂制作过程的理解深度。
染发剂主要成分

染发剂主要成分# 染发剂主要成分详解## 引言染发剂是一种常见的美容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改变发色、遮盖白发或追求时尚潮流。
其独特的染色效果离不开复杂而精确的成分配比。
本文将深入探讨染发剂的主要成分,解析它们的功能和作用,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染发产品。
## 1. 染发剂的基本构成### 1.1 氧化剂氧化剂是染发剂中的关键成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打开发质表层的鳞片,使染料能够渗透到发芯。
常见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氢醌)、过硫酸铵等。
这些物质能够引发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促使染料与发色素结合。
### 1.2 染料染发剂的颜色来自于染料,其种类多样,包括氨基染料、重氮染料、直接染料等。
不同的染料具有不同的色泽和持久性,消费者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料类型。
### 1.3 乳化剂乳化剂在染发剂中的作用是将染料均匀分散在产品中,确保染色效果均匀一致。
一些常见的乳化剂包括脂肪醇乙氧基醚、蓖麻油等,它们能够有效地增加染发剂的粘度,使染料更容易附着在发丝表面。
### 1.4 碱性物质为了维持染发剂的碱性,通常会添加碱性物质,如氨水或碱式氢氧化钠。
这些成分有助于打开发鳞片,促进染料的渗透,并影响染料的色调。
然而,碱性物质也可能对发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 2. 染发剂成分的作用机制### 2.1 鳞片开启在染发过程中,氧化剂的作用是打开发质表层的鳞片。
鳞片开启后,染料才能够顺利渗透到发芯,从而实现染发的效果。
这一步骤是染发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 2.2 染料渗透氧化剂与染料共同作用,使得染料分子能够穿透发芯,并与发色素结合。
这种化学反应决定了染发剂的颜色变化,而不同种类的染料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 2.3 发色变化最终的染色效果取决于染料的种类、浓度和配比。
一些染发剂还包含护发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等,以减轻染发过程中对发质的损害,并保持染发后的发丝健康亮泽。
## 3. 染发剂成分的安全性考量### 3.1 染料的毒性染发剂中的染料通常会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谨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染发剂成分

染发剂成分
染发剂(又称染发霜)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毒成分的化学物质,通常用于改变头发的颜色或防止头发脱发。
染发剂通常由众多成分组成,其中主要的成分有氨基苯甲酸酯、聚氯乙烯、脂肪醇和一些其他添加剂。
氨基苯甲酸酯是最常用的染发剂成分,它可以帮助把头发染成规定颜色,它由化学过程产生,具有良好的安定性和抗氧化性。
氨基苯甲酸酯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长时间使用,就可能导致皮肤灼烧、发痒、口腔炎等过敏症状。
聚氯乙烯是另一种染发剂成分,它是一种类似的化学物质,也可以帮助调节头发的颜色。
它与氨基苯甲酸酯一样,也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红,甚至刺激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症状。
脂肪醇是另一种染发剂成分,它常用于防止头发干枯、脱落,可以让头发光亮柔顺,使头发更加有弹性。
脂肪醇也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暴露在高温水中,就可能导致皮肤灼烧、红疹和其他过敏症状。
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染发剂还含有一些其他添加剂,如香料、香精、增稠剂、稳定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使产品更加安全,更易于使用,也可以改善产品的味道和外观。
总之,染发剂是一种含有多种有害成分的化学产品,常见的成分有氨基苯甲酸酯、聚氯乙烯、脂肪醇和一些其他添加剂。
长期使用染发剂可能会造成皮肤敏感、灼烧、发痒和皮炎等过敏症状,因此在使
用前应了解和避免长期的暴露。
《染发课程染膏的成份和原理》课件

化学染发膏的作用原理
1 氧化作用
染发膏的氧化剂在接触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使染料能够氧化并渗入发丝内部。
2 碱性作用
碱性物质的存在使发丝表皮鳞片张开,让染料更容易渗透到发丝内部。
3 染料作用
染发膏中的染料与发丝内的天然色素结合,从而改变发丝的颜色。
纯植物染发膏的作用原理
1 植物提取物的作用
染发膏中的植物提取物可以染发并为发丝提供营养,同时保护发丝免受损伤。
2 植物油脂的作用
植物油脂在染发过程中起到保湿和滋养发丝的作用,使染发过程更加温和。小结各种染发膏的成分和作 Nhomakorabea原理的对比
了解不同染发膏的成分和作用原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染发产品。
合适的染发膏的选择
根据个人需求和发质选择最适合的染发膏,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小贴士:如何保护染后头发的健康
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您保持染后头发的健康和美丽。
《染发课程染膏的成份和 原理》PPT课件
欢迎来到《染发课程染膏的成份和原理》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 染发膏的成份和原理,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染发的科学。
简介
• 染膏的概念和作用 • 纯植物染发膏和化学染发膏的介绍
染发膏的成份
化学染发膏的成分
• 氧化剂 • 碱性物质 • 染料
纯植物染发膏的成分
染发剂成分

1、硅油(Silicone oil) ...乳化硅油. 用于皂基沐浴液。
DC-344. 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
195. 在化妆品中与许多组分有高度的相容性,降低产品的粘腻感,作共溶剂、固体粉末分散剂,用于清爽型膏霜、乳液、洗面奶、化妆水、彩妆、香水。
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
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2、间苯二酚中文别名:R-80;间苯二酚-80;预分散间苯二酚-80;母胶粒间苯二酚-80;药胶间苯二酚-80;1,3-二羟基苯二酚;雷索酚;R;粘合剂间苯二酚;母胶粒R-80;预分散R-80。
化学性质:间苯二酚的化学性质与二元酸相似,与氢氧化钠、在氯化锌的催化下可与邻苯二甲酸酐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苯燃; 燃烧产生有毒氯化物刺激烟雾。
[3]用于染料工业、塑料工业、医药、橡胶等。
间苯二酚主要用于橡胶粘合剂、合成树脂、染料、防腐剂、医药和分析试剂等主面,间苯二酚与苯酚、甲酚相似,与甲醛生成缩聚物,可用于制粘胶丝及尼龙用的轮胎帘子线粘结剂,制备木材胶合剂,用于乙烯基材料与金属的粘合,间苯二酚是许多偶氮染料、毛皮染料的中间体,也是医药中间体对氮基水杨酸的原料。
间苯二酚具有杀菌作用,可用作防腐剂,添中于化妆品和皮肤病药物糊剂及软膏等。
间苯二酚的衍生物β-甲基伞形酮是光学漂白剂的中间体、三硝基间苯二酚是雷管引爆剂,还有相当数量的间苯二酚用于生产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
本品能刺激皮肤及粘膜,可经皮肤迅速吸收引起中毒症症。
3、芳香族二胺。
其实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对苯二胺就是最简单的芳香族二胺,只是换了叫法,就想误导人们,染发剂里面普遍添加的就是对苯二胺。
品消毒。
6、水貂油水貂是一种珍贵毛皮动物。
从水貂皮下脂肪上取得的脂肪油,经加工精练后制成的精制水貂油是理想的天然化妆品原料。
三类染发剂的成分与原理解析

三类染发剂的成分与原理解析染发剂的种类与使用尽管染发剂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但为了追求时尚,许多人还是离不开它。
而市场上染发剂的品牌繁多,质量各异,消费者要如何判断其对人体伤害孰轻孰重呢?小编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前,先了解染发剂的种类与染发原理.我们按其成分将染发剂分为三大类:无机染发剂(金属染发剂);合成染发剂(氧化染发剂);天然染发剂(天然生物染发剂、植物染发剂)。
下面对各类染发剂作一一概述。
一、无机染发剂无机染发剂主要是把头发染黑。
早期的化学染发剂是先在头发上涂刷硝酸银溶液,再抹硫化钠溶液,它们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黏附在头发上使头发着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AgNO3+Na2SAg2S↓+2NaNO3现在的无机染发剂也主要是含有铅、铁、铜等金属的化合物染料.作用机理主要是染发剂中的金属离子渗透到头发中,与头发蛋白中的半胱氨酸中的硫作用,生成黑色硫化铅等,使头发被染黑。
此类染发剂要反复使用,使铅离子与头发中的半胱氨酸尽可能的反应,使头发颜色加深。
无机染发剂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易引起蓄积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除有损头发健康易致过敏外,还可招致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
因为铅易被人体吸收,吸收后其中一部分破坏血液使红细胞分解,一部分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器官和组织,并进入骨骼。
而沉积在内脏器官及骨骼中的铅化合物由体内排除的速度极慢,形成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初期感到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当发展时就可能成为视力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和神经系统等疾病,对儿童尤其有害,铅会阻碍脑细胞的发育。
不仅如此,染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还会污染环境。
二、合成染发剂合成染发剂一般是由中间剂、偶合剂和氧化剂构成的三组分体系.此类染发剂的作用机理有两种:1.头发中的黑色素被某些氧化剂氧化而使颜色破坏,生成一种无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个反应,可以漂白头发。
常用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H2O2),为了迅速而有效地漂白头发需加催化剂NH3·H2O,同时通热风或热蒸气加速黑色素的氧化过程.氧化程度不同,头发不同颜色,氧化程度越大,头发的颜色越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类染发剂的成分与原理解析
染发剂的种类与使用
尽管染发剂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但为了追求时尚,许多人还是离不开它。
而市场上染发剂的品牌繁多,质量各异,消费者要如何判断其对人体伤害孰轻孰重呢?小编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前,先了解染发剂的种类与染发原理。
我们按其成分将染发剂分为三大类:无机染发剂(金属染发剂);合成染发剂(氧化染发剂);天然染发剂( 天然生物染发剂、植物染发剂)。
下面对各类染发剂作一一概述。
一、无机染发剂
无机染发剂主要是把头发染黑。
早期的化学染发剂是先在头发上涂刷硝酸银溶液,再抹硫化钠溶液,它们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黏附在头发上使头发着色。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gNO3+Na2SAg2S↓+2NaNO3
现在的无机染发剂也主要是含有铅、铁、铜等金属的化合物染料。
作用机理主要是染发剂中的金属离子渗透到头发中,与头发蛋白中的半胱氨酸中的硫作用,生成黑色硫化铅等,使头发被染黑。
此类染发剂要反复使用,使铅离子与头发中的半胱氨酸尽可能的反应,使头发颜色加深。
无机染发剂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易引起蓄积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除有损头发健康易致过敏外,还可招致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
因为铅易被人体吸收,吸收后其中一部分破坏血液使红细胞分解,一部分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器官和组织,并进入骨骼。
而沉积在内脏器官及骨骼中的铅化合物由体内排除的速度极慢,形成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初期感到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当发展时就可能成为视力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和神经系统等疾病,对儿童尤其有害,铅会阻碍脑细胞的发育。
不仅如此,染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还会污染环境。
二、合成染发剂
合成染发剂一般是由中间剂、偶合剂和氧化剂构成的三组分体系。
此类染发剂的作用机理有两种:
1.头发中的黑色素被某些氧化剂氧化而使颜色破坏,生成一种无色的新物质。
利用这个反应,可以漂白头发。
常用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H2O2),为了迅速而有效地漂白头发需加催化剂NH3·H2O,同时通热风或热蒸气加速黑色素的氧化过程。
氧化程度不同,头发不同颜色,氧化程度越大,头发的颜色越浅。
黑头发棕色->红色->金黄色->白色
头发漂白脱色后,再用染料可将头发染成所喜爱的颜色。
2.染发剂中的中间剂,如对苯二胺
是低粘度、易流动的小分子,可以移动到头发角质蛋白中。
中间剂两端是活性基团,一端的胺基(-NH2)与头发蛋白作用,另一端则通过氧化剂与偶合剂相联,在这个过程中合成的有色染料分子附着在头发上,使头发着色。
此类染发剂对人的伤害既有暂时性的又有永久性的,其中以漂白后再染色的伤害最大。
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是常见的强致敏原之一,是引起染发皮炎的主要致敏原,有过敏体质的人易引起染发皮炎。
更令人担忧的是调查研究及动物实验都证实对苯二胺、对胺基苯酚及其衍生物有致癌作用,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关注。
有些国家已经禁止使用含有对苯二胺的染发剂。
三、中药、天然染发剂
天然染发剂是从天然生物中提取的原料制成的,对人体和环境损害小,是健康安全的染发剂,但该染发剂上市不久,目前还处在推广阶段。
而植物性染发剂是正在研究开发的新型染发剂,致敏致毒性低于传统化学染发剂,目前使用范围极小,还未得到科学的系统的论证。
由上海交大研发的中药染发剂获国家发明专利、全国发明金奖,被国家认定为重点科技创新成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产品已出口美国,但生产成本高,售价也高,一般消费者难以接受。
四、正确使用染发剂
1.做皮肤过敏测试,把少量染发霜抹在耳背、手臂内侧等处48小时,看是否有过敏现象。
对染发剂过敏者,有过敏体质者都不宜染发。
2.尽量选择无毒性、无刺激性的天然染发剂,避免染发剂对人体的直接和间接伤害。
3.有精神病史、血液病史及患者不要染发。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染发,以免危及下一代。
4.尽量减少、最好不要使用化学染发剂染发。
如果你要用,在染发时也应格外小心操作,不要把染发剂弄到皮肤上,万一皮肤上粘有染发剂应立刻用大量水多次冲洗,不让染发剂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