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项选择题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试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理解是()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B. 物质就是千差万别的各种实物C.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 物质就是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物2.“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4. 意识的本质是()A.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B.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C. 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6.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蕴含的哲理是()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 社会心理左右社会发展方向D. 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7.“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8.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A.看它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B.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9.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0. 社会形态是()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1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方式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阶级斗争12. 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 )A. 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B. 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C.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3.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中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15.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A.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B.参与制与个人联合C.资本输出和金融寡头D.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16.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了自我否定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任何变化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17.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B.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8. 列宁找到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 国有化的完成C.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1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 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D.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20.“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一切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2.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D )A.马克思和李嘉图B.马克思和圣西门C.马克思和费尔巴哈D.马克思和恩格斯2.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A )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物质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3.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C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A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 )A.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A )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 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绝对观念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神秘天意的启示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D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D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 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C )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准备性因素D.渗透性因素1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 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C.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改变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人的本质在于(C )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文化素质15.具体劳动(A )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B)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1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8.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D )A.检察机构B.法院C.警察机构D.议院或国会19.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B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年剩余价值率是(C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21.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B )A.剩余价值率B.平均利润率C.银行的贷款利率D.银行的存款利率22.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D )A.董事会B.监事会C.理事会D.股东大会23.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B )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的肥沃程度D.土地的地理位置24.把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企业在流通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B )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25.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C )A.基础设施的建设B.战略性科学研究C.普通消费品生产D.公共产品生产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B )A.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B.可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矛盾C.能够防止生产过剩 D.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7.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 C ) 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 B.巴黎公社原则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D.生产力决定论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 )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D ) A.贫富差距的拉大B.革命领袖的出现C.政治腐败的蔓延D.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2010-05-31 15:2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 A )A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C )A 19世纪20年代B 19世纪30年代C 19世纪40年代D 19世纪50年代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B )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成立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C )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A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B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 )A理论联系实际B精读和泛读结合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B )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BD )A黑格尔B马克思C费尔巴哈D恩格斯E亚当·斯密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BD )A、实用性B阶级性C科学性D实践性E革命性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DE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E科学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DE )A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B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E德国古典哲学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AC )A创立唯物史观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D 创立社会主义学说E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 )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E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DE )A、生物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力学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细胞学说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13页)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机考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C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B )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A、科学性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0、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C)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2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康德和黑格尔C.康德和费尔巴哈D.谢林和费希特2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B)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2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 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哲学是()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 物质范畴B. 实践范畴C. 运动范畴D. 意识范畴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A. 唯理论和经验论B. 唯物论和唯心论.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 世界观和方法论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8.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9.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 .普遍性B .特殊性C .斗争性D .客观性10.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12.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13.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A .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B .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 .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1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A.激变论B.循环论C.庸俗进化论D.庸俗唯物论15.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 .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6.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26.下列不属于...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结合教材理解)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10.ABCD二、多项选择题1.“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E.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2.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单项与多项选择题(附答案)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世界观2、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A、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B、终点C、深度D、水平3、马克思产生于()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19世纪60年代4、英国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A、1825B、1835C、1815D、18455、法国里昂工人在年举行了第一次起义()A、1841B、1851C、1831D、18216、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在年举行起义()A、1845B、1844C、1843D、18467、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于特利尔城的一个()A、律师家庭B、地主家庭C、教师家庭D、农民家庭8、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巴门市的一个()A、律师家庭B、工厂主家庭C、教师家庭D、农民家庭9、发表在1842年2月上的论文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A、〈〈神圣家族〉〉B、〈〈德法年鉴〉〉C、〈资本论〉〉D、〈法兰西内战〉〉10、首次系统阐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的著作是()A、〈〈德法年鉴〉〉B、〈〈哥达纲领批判〉〉C、〈〈德意志意识形态〉〉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1、1848年2月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A、〈〈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B、〈〈德法年鉴〉〉C、〈资本论〉D、〈〈共产党宣言〉〉12、巴黎工人起义并成立巴黎公社是在()A、1973年3月B、1972年3月C、1974年3月D、1975年3月13、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的是()A、〈〈共产党宣言〉〉B、〈〈法兰西内战〉〉C、〈〈资本论〉〉D、〈〈共产党宣言〉〉1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是()A、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阶级性C、科学性D、思想性15、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5月5日,于年逝世()A、1883年3月14日B、1884年3月14日C、1883年4月14日D、1883年3月15日16、恩格斯出生于1820年11月28日,于年逝世()A、1895年8月14日B、1895年8月5日C、1883年3月14日D、1884年3月15日(一)单项选择答案:(二)单项选择1、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A、哲学B、宗教C、真理D、实践2、时间的特点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3、空间的特点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4、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A、矛盾B、认识C、实践D、真理5、新事物是()A、不可战胜的B、不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东西C、具有永恒性D、是一帆风顺的东西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能量守恒规律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B、运动C、物质D、存在8、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A、认识的本质B、实践的本质C、认识的动力D、实践的标准9、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A、权威B、有用C、众人D、实践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它的()A、客观性B、正确性C、直接现实性D、绝对性1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A、公有制B、人民群众当家作主C、按劳分配D、社会主义制度12、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实践B、生产方式C、劳动资料D、生产力13、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科学技术B、劳动C、阶级斗争D、改革14、自然经济是()A、为了价值的经济B、自给自足的经济C、为了交换的经济D、计划经济15、决定商品交换比例是()A、商品的使用价值B、商品的价值C、商品的劳动时间D、商品的具体劳动时间16、价值的物质承担都是()A、商品B、使用价值C、价格D、交换价值17、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是()A、抽象劳动B、社会劳动C、私人劳动D、具体劳动 E社会必要劳动18、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属于()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B、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C、生产属性和社会属性D、内部属性和外部属性19、资本主义萌芽于()A、14世纪末15世纪初B、15世纪初C、16世纪末D、13世纪末14世纪初20、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依次是()A、购买、售卖和生产B、售卖、生产和购买C、生产、购买和售卖D、购买、生产和售卖21、在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问题上,只讲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会导致()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宿命论D、诡辩论(三)单项选择1、偶然性对于事物发展过程()A、不起任何作用B、起决定作用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2、在联系问题上,主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9试题(9)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9)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3.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5.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B.生产关系C.阶级关系D.思想关系6.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C.产品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加大D.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7. 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D.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8.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10. 意识的本质是()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C.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绝对精神”的体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C.物是感觉的复合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3.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 )A.水是万物的本原B.火是万物的始基C.万物由土、金、木、水、火五种基本物质构成D.世界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4.意识是()A.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的属性和机能C.神的启示D.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5. 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产生的途径包括()A.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于一个新的企业B.国家财政拨款新建的企业C.国家向私人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D.国有企业购买私营企业的一部分股份6.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A.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不同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D.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7. 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统一B.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自我否定C.主观任意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8. 下列选项中说明量变是质变前提的有()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C.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9.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10.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转化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构成人的现实的认识客体2.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3.质和量与事物的存在都是直接同一的4.二元论是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第三条哲学路线四、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2.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三)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三)20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 )。
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D、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正确答案: CD :202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B、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C、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D、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正确答案: BCD :20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 )A、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B、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C、创立了唯物史观,使得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科学,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D、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正确答案: BCD :204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重大作用B、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原因D、没有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正确答案: CD :205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B、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C、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D、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正确答案: ABCD :206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A、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D、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正确答案: CD :207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
这一事实说明( )。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规律是客观的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正确答案: ACD :208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为( )。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一)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一)1下列各项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的有(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D、掌握各种具体的知识正确答案: ABC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正确答案: CD :3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
A、垄断价格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B、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C、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D、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正确答案: ABCD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因为( )。
A、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B、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C、工人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D、工人阶级是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正确答案: ABCD :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正确答案: ABCD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是( )。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D、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 BC :7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
A、劳动发展的历史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C、社会形态更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D、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正确答案: ABD :8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03
练习三一、单项选择题1.主张“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意识存在的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空存在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3. 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C.一切利于自己的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农民耕种农作物B.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C.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D.运动员进行体育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4.实践活动的特点表现在它是A.精神的活动B.物质的活动C.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D.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三、简答题1.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什么意义?2. 实践的定义、特征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是什么?四、辨析题1. 脱离运动的物质与脱离物质的运动皆不可想象,故运动即物质,物质即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阶级阶层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④)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④)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①)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①)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④)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②)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②)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②)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B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④)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④)A创造社会发展规律B消灭社会发展规律C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④)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唯物史观观点(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③)A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B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D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④)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④)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③)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③)A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B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C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D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③)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①)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交换和消费关系(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②)A文学艺术B国家政权C政党结构D哲学思想(20)经济基础是指(②)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21)国家是代表(④)A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B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C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D统治阶级利益的(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③)A人口多少B领土的大小C国体D政体(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①)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规律的反映(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②)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思想的上层建筑(25)社会意识根源于(①)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②)A地理环境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实践活动(27)生产方式是(④)A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28)社会形态是(④)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⑤)A已不存在B越来越激烈C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只存在于人民内部E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30)国家的实质是(④)A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 B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C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D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3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③)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及多选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及多选题含答案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之后,开始出现了(D)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4、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D)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7、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A)1994年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9、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0、“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1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实事求是 C.阶级性 D.科学性5.马克思主义诞生于()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二.多项选择题1.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贝克莱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E.休谟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斯密 B.李嘉图 C.马歇尔 D.萨缪尔森 E.凯恩斯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包括()A.辩证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历史唯物主义 E.科学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 B.剩余价值学说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E.唯物史观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 B.物质可以认识 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客观实在性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C .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D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2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 .世界的可知性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6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7 .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8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9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A .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C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10 .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1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12 .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 .理论脱离实际B .经验论C .教条主义D .唯理论13 . “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 .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C .唯我主义观点D .反理性主义观点14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 .生而知之(孔子)B .不虑而知(孟子)C .不行而知(老子)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
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
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参考答案:
36.CDE37.ACD38.AB39.BCDE40.BE
A.费尔巴哈
B.尼采
C.叔本华
D.萨特
E.罗素
20、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辩证的否定观的有()()()()()。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
B.否定是事物的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
C.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来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E.否定是对回事物的全盘、彻底的否定
参考答案:
16.BD17.BCD18.ABCDE19.ABCD20.ACD
参考答案:
26.BC27.ABCDE28.ABCDE29.ABCD30.ABD
31、生产力系统中,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A.是生产力的独立因素
B.是生产力所独有的因素
C.不仅属于生产力来统,而且还属于社会的其他系统
D.包括经济管理、分工协作、预测决策
E.可以使生产力系统的其他因素,在数量和比例上做到合理结合
D.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史替
参考答案:
31.CDE32.BE33.ABCDE34.ABCDE35.ABCDE
36、杰出入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
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
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
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3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条件问题上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下列各项属于在条件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或辩证法观点的有()()()()()
A.承认条件的客观性
B.承认条件的主观性
C.承认条件的复杂性
D.承认条件的可变性
E.承认条件的随意性
38、劳动是()()()()()
A.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起来的基础
B.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C.孤立的个人活动,不具有社会性
D.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活动
E.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精神活动
39、交往的社会作用有()()()()()
A.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B.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有利于人的自身发展
D.使后代人获得前代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考答案:
1.ABCDE2.ABC3.ABC4.BE5.ABCDE
6、不能因为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A.社会规律无需人参与而自发起作用
B.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实现程度也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人的意识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D.人无法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
E.人的活动对社会规律不起作用
7、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差别在于()()()()()。
A.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思想体率是低水平的
B.社会心理是复杂的,思想体系是简单的
C.社会心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思想体承具有才气统化,、抽象辩证法
C.现代系统论不断深化唯物辩证法
D.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蕴含于唯物辩证法之中
E.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没有任何关系
18、人工智能机器的构成是()()()()()。
A.输入设备
B.运算器
C.存贮器
D.控制器
E.输出设备
19、下列哲学家属于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的有()()()()()。
C.语言学
D.法院
E.哲学
25、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思想斗争
D.军事斗争
E.罢工斗争
参考答案:
21.ABCDE22.ABC23.ABCDE24.ABDE25.CE
26、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前者是后者的根源
B.前者在后者的指导下建立
D.从我们尽快实现四化的主观愿望出发
E.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5、科学世间观的确立揭示和有力地证明了()()()()()
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私合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劳动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莫定了基础
C.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D.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
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
9、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主要表现有()()()()()。
A.它是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B.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去
C.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它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E.它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10、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研究的缺陷在于()()()()()。
A.离开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
B.认为有永恒不变的人性
C.把人性看成是人的阶级性
D.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就有的
E.否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答案:
6.BC7.CE8.ABCD9.CDE10.ABDE
11、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
E.《反对本本主义》
34、精神交往包括()()()()()。
A.思想交往
B.心理交往
C.知识的传播与继承
D.政治理论的传播与交流
E.生产经验的传播与继承
35、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有()()()()()。
A.它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
B.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C.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中国地主上地所有制自秦汉以来始终居主导地位
E.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也较西才封建政治制度发达
2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人的发展最理想的境界
B.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
C.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D.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
E.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
29、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D.可能性量的大小
E.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性
30、思想体系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它()()()()()。
A.是对社会存在较为间接的反映
B.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C.不依赖于社会心理
D.是系统的、自觉的、抽象化的反映形式
E.是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1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B.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
D.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氏群众创造力的变革过程
E.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发展过程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其理由有()()()()()。
21、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的表现的有()()()()()。
A.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B.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C.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D.唯物辩证法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形而上学则否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32、人的价值的实现()()()()()。
A.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
B.唯一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C.是通过人的“自我设计”
D.是与自身主观条件元关的
E.最终取决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3、下列著作属于毛泽东东对马宽思主义哲学丰富和发展的有()()()()()。
A.《实践论》
B《矛盾论》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归宿,可以有效地改造世界
4、在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化宏伟目标,只能()()()()()
A.从国外的各种现成的模式出发
B.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C.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出发
E.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参考答案:
11.ABCD12.ABCDE13.ABCD14.ABE15.ABDE
16、马克思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
C.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D.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E.不可知论
17、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
E.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世界,形而上学主张片面地
22、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象;后者触及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