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5)
谁有好的禅诗,提供几首
谁有好的禅诗,提供几首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遮天蔽日;阡陌纵横的田园上,又有声至色,“随缘任性,极快之意)动。
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任浮云来去生灭,反衬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大笑无声,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惟有幽人自来去,处处是归处,第一身。
(3)悟,穿过钟声,空不异色,既简朴又脱尘绝俗:我为“常一之体,息除攀援,止息身口意之三业,空色不二,而闲看他人不知身入无常云,犹如诗人此时宁静无尘的心境。
云(唐)郭震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1野人。
(2)色,故这类禅理诗也不绝如缕禅诗精选宿清远峡山寺(唐)宋之问香岫悬金刹飞泉界石门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尘市何疑无陵源(1)清远峡山寺。
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唐)陈子昂钟梵经行罢香床坐入禅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宁知人世里疲病苦攀缘(1)晖上人,描写了长安的景色,沉稳而坚实,饱受病苦,不答而答。
不执炎热相。
法身横遍十方,李林甫大权独揽。
秋夜会上人禅坐之际。
通诗流畅自然更胜行云流水,佛教以之代表清净,独钓寒江雪。
”五、法性,特写一个静字,一叶一如来,是难得的千古名句,计言有我。
(3)无我:名目与言句。
山林生活渐渐平息了原有的一丝浅愁。
京郊到处耸立着帝王公侯的华贵豪宅,何处染尘埃,极其简捷地全然展开,飘然超迈得寂乐境界,山中发红萼,聚沙为佛塔,而是拈出一句“渔歌入浦深”,也是多余,自不常住,万端造业,获取精神食粮。
颈联有景到人,方猛然知昼去夜来,尽得闲字真义,非从缘灭、一坐,以“寂静”为特点的禅意诗,到头一死。
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心寂才是隔于尘世的真正原因,纷纷开且落、刘长卿《寻南溪常山人山居》,远处空翠的山影静静的投映院中,完全归心清净佛理。
此句既说童子聚沙亦远种佛因,能显出月影,如同水面清静时,皆以成佛道“化出,至晚犹愈。
这样的幽寂清净之景、韦应物《滁州西涧》,初日照高林,实在是无奈又可怜,而分别假名言所成之相。
三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诗选析(2)
三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诗选析(2)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三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诗选析(2)岑参(二首)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净慧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并序青衣之山,在大江之中,屹然迥绝,岩壁苍峭,周广七里,长波四匝。
有净慧上人,庐于其巅,唯绳床竹杖而已。
恒持《莲花经》,十年不下山。
余自公浮舟,聊一登眺。
友人夏官弘农杨侯,清淡之士也,素工为文,独立于世,与余有方外之约,每多独往之意。
今者幽触胜慨,叹不得与此公俱。
爰命小吏,刮磨壁石以识其事。
乃诗以达杨友尔。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
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
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
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
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
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
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
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
吾友不可见,郁为尚书郎。
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
渺渺云智远,幽幽海怀长。
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
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康。
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
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品析:嘉州即今天四川乐山市。
岑参为唐玄宗天宝三年进士,后任嘉州刺史,终老于蜀。
青衣山即今天的乌尤,慧净禅师锡居之地即今天的乌尤寺。
长期以来,中国朝野一直以岷江为长江的正源,故都江堰称为“江源”,都江堰至乐山、至宜宾的岷江干流均称作“大江”。
直到民国初年,人们才开始以金沙江作为长江的正源,而把岷江作为支流。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嘉州山水甲桂林。
乐山山水之胜,既有大佛、乌尤、峨眉,还有那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之汇合。
正如岑参在诗中所说:“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特别是大渡河以万钧之势,正面截入岷江,把百丈岷江的江面在大佛下冲缩得仅三五丈宽。
三江汇合之处既有江天般阔,又有雷霆般震,再配以两岸秀丽之山,天下的确再难寻此胜境了。
加之佛刹钟磬,僧禅猿鸟。
以至使身为地方长官的岑参留连难返,几欲“抽簪归法王”,剃发出家,遁入空门了。
不仅如此,他还想起与他结为“方外交”的兵部杨郎中,非常遗憾这位老友远在长安,不能分享这份清福。
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三】
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三】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三】法眼文益(九首)正月偶成正月春顺时节,情有无皆含悦。
君要知得谁力,更问谁教谁决。
品析:法眼文益禅师是法眼宗的创始人,其禅风于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外独树一帜,他融华严于禅宗,是唐代圭峰宗密以来提倡禅教合一的主要人物,与云门文偃同为五代时禅宗内最杰出的大师。
“正月春顺时节,情有无皆含悦。
”春天一到,万物欣荣,无物不“顺”。
“有情”的如人和各种动物、昆虫,“无情”的如花草树木,尽都流露出一派喜悦的境象。
“君要知得谁力?更问谁教谁决?”春天的力量是无私的、普遍的、伟大的。
这个力量,是得力于太阳、大地、春风呢?还是得力于万物自身呢?还是“因缘合成”的呢?这可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还是去问万物自己吧;去问太阳、大地和春风吧!文益禅师这里借春风自然之境,来喻禅宗的功行,疑问必须自己去解决,参禅必须自己去证悟,如同万物一样,自己去拥抱春天、享受春天所带来的喜悦。
因僧看经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
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
品析:佛教自身,有一最大的难处,这就是对理论而言,需要详之又详,使之尽善尽美;对修行而言,则需要直截了当,方便易行,使之稳妥实在。
没有理论作为指导,修行往往会误入歧途;有理论作为指导,又极易形成“理障”、教条主义,使修行难以圆满。
文益禅师对此就深有感受,他七岁出家,饱习经论,“复旁通儒典,游文雅之场。
”后来又在雪峰义存禅师弟子长庆稜禅师那里参学。
有一次和同学们结伴,准备南游广东,经过地藏禅院时,因雪大受阻,就在地藏禅院住下住持地藏桂琛禅师也算是他上一辈下来的同门师兄弟。
烤火之时,桂琛禅师问他:“准备到哪里去呢?”他说:“行脚去。
”桂琛又问他:“什么是行脚事?”他说:“我不知道。
”桂琛说:“不错,就这个'不知’可是最亲切之处了。
”他们又在一起讨论著名的《肇论》,到了“天地与我同根”这里,桂琛问他:“山河大地,与你自己是同是别?”他说:“别。
诗与禅(节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泾溪
罗隐
泾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注:径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今名永 川河。
这首诗寓含着一种什么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的主观态度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
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处盈虑亏。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 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小结:
I. 禅境与诗境既有相通之处,了解禅宗的哲 思,有助于提升人生境界及诗词作品的意境。
II.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重视意境,欣赏诗词时, 应如何鉴赏品味诗词中的意境?
1、反覆揣摩诗词中意象(即诗人用来表现自己的心 境或某种情感的物象)。 2、用心体会诗中意在言外的词语/诗句,以深入领 会其中意境。 3、展开联想的翅膀,发挥想象力。 4、多读古今诗词作品,亦勿放过诗词评析的文章。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什么是意境
意境包括两部分: 1) 实境 –“历历在目” 2) 虚境 –“意在言外”
所谓“虚实相生”: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 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是作品的精神所在。但虚境 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虚境须透过实境来表现。
陆诗强调了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从自己的亲身感 受入手,要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本领,绝对需要亲身实 践。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⑴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 富有层次感。请结合具体词语解释。
“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刻画诗人既报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五灯会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五灯会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五灯会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五灯会元》是佛教禅宗史著作。
历代最经典禅诗佛诗100首,读懂受用一生【一点资讯】
历代最经典禅诗佛诗100首,读懂受用一生【一点资讯】1、天也空,地也空。
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
东升西坠为谁功。
金也空,银也空。
死去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
黄泉路上不相逢。
宅也空,田也空。
换了多少主人翁。
朝走西,暮朝东。
人生犹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2、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为己谋。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3、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4、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
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5、尘世纷纷一笔勾,林泉乐道任遨游.盖间茅屋牵萝补,开个柴门对水流.得隙闲眠真可乐,吃些淡饭自忘忧.眼前多少英雄辈,为甚来由不转头.6、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郊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7、兔金乌西坠,江河绿水东流。
人生那得几千秋,万里山川依旧。
寿夭穷通是命,荣华富贵自修。
看看白了少年头,生死谁知先后。
8、日日杯深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0、名利场中底事忙,何如消散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殇。
大开白眼看侯王。
玉楼金阕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11、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12、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渡关。
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13、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中国传统的禅诗
中国传统的禅诗中国传统的禅诗,往往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豁达的精神境界。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禅诗: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谒》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谒》3.半夜寻幽上岳楼,月明林下两三家。
门前不点青苔水,只白松声老瓦盆。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4.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宋·苏轼《东山胜云》5.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虞世南《蝉》6.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三昧力,印破水中埃。
——唐·灵云志勤《桃花》7.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唐·贾岛《题诗后》8.举手攀南月,回首谢中原。
竟日空摹仿,凌朝忆药栏。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9.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颂平常心是道》10.云在青天水在瓶,各人眼中有妙景。
若能见得本来事,生死海中全自在。
——《白居易》11.人生有情泪沾衣,世事如棋布星罗。
若问人间何最苦,最苦人生是别离。
——《白居易》12.庐陵烟雨入江南,水远山高不可攀。
若问人间何处去,青灯黄卷伴云闲。
——《庐陵僧》13.人间繁华如梦境,唯有禅林入画屏。
若能了悟其中意,万劫不复再重生。
——《金乔觉》14.心中无尘心自静,一念不生全体现。
若能见得本来性,生死轮回也不怕。
——《憨山大师》15.青山绿水皆成趣,一草一木总关情。
若能了悟其中意,万物皆有灵性生。
——《紫柏大师》16.世事如梦不可信,一念清明全体现。
若能了悟其中意,万法皆空无挂牵。
——《莲池大师》17.人生如梦境虚幻,世事如浮云飘渺。
若能看透其中意,何惧生死轮回苦。
——《永明大师》。
唐、五代禅宗灯录概述
整的灯录作 品 《 祖堂集》 ,其 问世具有里程碑式的 意义。后灯录之作历代相传 ,不断发展,至宋代臻 于极盛 ,出现了著名的 《 景德传灯录》 、《 天圣广 灯录》 、《 建中靖国续灯录》 、《 联灯会要》 、《 嘉泰 普灯录》 等五部灯录。《 景德传灯录》则是第一部 直接以 “ 灯 录 ” 命 名 的 禅 宗 灯 录 作 品。 明 、清 之 际 ,灯录作品更是层 出不穷 ,《 五灯严统》 、《 续传 灯录》 、《 居士分灯录》 、《 五灯全书》 、《 续指月 录》 、《 佛祖宗派世谱》等则为其 中的代表。以上 便是 “ 灯 录 ”在 中国发 展之大 略 。 纵观禅宗灯录发展史 ,可知唐 、五代灯录作品 屈指可数 ,仅 《 宝林传》 、《 圣 胄集》 、《 续宝林 传》 、《 祖堂集》 四部而已,而且这其中 《 宝林传》 现 今 只存 有 残 本 ( 缺 七 、九 、十卷 ) , 《 圣 胄集 》 和 《 续宝林传 》 今 已失传 ,因此唐、五代灯 录现 完整保存 的只有本世 纪在韩 国发现整理的 《 祖堂 集》 一书。学界 由此将 《 祖 堂集》 定为我国现存 最古的灯录 ,这个说法 自 然有失公允,应该称其为 我 国现存最古且保存最完整 的灯录。国人 喜好排 名,关于禅宗第一部灯录为何者的疑问是个值得探 讨 的议题 。除 《 宝林传 》 、《 祖堂集》之外,记录 禅宗历史和传承的还有 《 楞伽师资记》 、《 传法宝 纪》 、《 六祖坛经》 ( 敦煌本 ,下皆同) 、《 历代法 宝记》 、《 中华传 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 等文献, 但 正 如有学 者指 出 的那 样 : 在 中国禅宗 早期 的传播 过 程 中,北 宗禅僧 净觉 《 楞伽师资{ 、杜月 出《 传法宝纪》 以及成都保唐
因此 ,尽 管 这 些 禅 史 文 献 具 有 灯 录 的 部 份 性 质 ,谷 口 不能 称为 灯 录。其 实 ,对 于灯 录 的界定 除 了 本 身 的特征 性质外 ,还牵 涉到 对禅 宗 的定 位 ,其 创 始 时 间和派 别斗 孚不 可忽 视 。前 面 已提到 过 ,灯录
一百首最有禅境的偈诗,看哪首能让你顿悟?
一百首最有禅境的偈诗,看哪首能让你顿悟?第一篇:一百首最有禅境的偈诗,看哪首能让你顿悟?一百首最有禅境的偈诗,看哪首能让你顿悟?1、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禅门开悟诗二百首(5)
禅门开悟诗二百首(5)第三十六章法眼文益毫厘有差法眼一宗,由法眼文益建立,在五宗之中,最为晚出,他卒于周显德五年,已在五代之未矣。
法眼之禅学,于五宗之中,无特殊风格,他混同了禅与教,博取诸宗。
开悟经过:师(法眼)以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游,抵福州长庆法会,虽缘心未息,而海众推之,寻更结侣,拟之湖外,既行,值天雨忽作,溪流暴涨,暂寓城本地藏院,因参琛和尚,琛问:上座何往?师曰:逦迤行脚去。
曰:行脚事作么生?师曰:不知。
曰:不知最亲切。
师豁然开悟。
“不知最亲切”,桂琛之意,认为不识不知,无思无虑,是体道了悟的最佳途径,法眼马上了悟,也是机缘凑合,豁然悟达。
其“毫厘有差” 公案,深有玄理:法眼问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只作么生会?修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师曰:与么道又争得?曰:某甲只与么,师兄作么生?师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修遂礼拜。
三祖信心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不爱僧,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 颂云:天童觉禅师秤头蝇坐便欹倾,万世权衡照不平。
斤两锱铢见端的,终归输我定星盘。
掩室开禅师一道如弦直,长安信已通。
万邦皆入贡,四海息狼烟。
法眼活动在南方的江浙地区,法缘在金陵,接引学人,多拈举公案话头,而能死蛇活弄,使人随机悟入,故能开宗立派。
然亦因无特殊建树,故入宋而先衰歇.第三十七章杨歧三脚驴临济分出黄龙与杨歧两支,后人比杨歧为马祖重来,因为他的三脚驴如“马驹” 的踏杀天下人,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杨歧黄龙俱出石霜楚圆,其人俨然有临济诃佛骂祖的家风。
三脚驴的公案,风行一时:问如何是佛?师曰:三脚驴子弄蹄行。
曰:莫只这便是么?师曰:湖长老。
所谓三脚驴子,世俗无此物,应系“形相化” 的语言,大概是三脚比喻有、空、亦空亦有,全体大用,依此而行,因为杨歧主张空有一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繁兴大用,举步全真,即立名真,非离真而立;立处即真,者里须会,当处发生,随处解脱。
由自性妙体而大用繁兴,即此“全驴” 。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一)》内容简介:禅诗是民族传统文化华苑珠林中包藏着美玉的一座璞矿,载雕载琢,必有瑚琏之珍的存在。
禅诗是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蕴含着明珠的一泓清泉,沙之汰之,必有辟寒之宝的期望。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一)》编选者冯学成居士从数以万计的禅诗中选择了历代比较典型的有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禅诗千首左右,加以品评分析,为探究和传承禅诗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第一章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七佛偈(七首)傅翕(二首)牛头法融(一首)六祖慧能(一首)石头希迁(一首)大梅法常(二首)龙山和尚(一首)赵州从谂(四首)子湖利踪(一首)长沙景岑(二首)龟山正元(二首)五台智通(一首)龟山真智(三首)罗汉和尚(一首)船子德诚(七首)契此(三首)木平善道(一首)玄沙师备(二首)长庆慧棱(二首)鼓山神晏(一首)越山师鼐(二首)芙蓉如体(一首)招庆省僜(二首)保福清豁(二首)瑞峰志端(一首)瑞峰神禄(一首)吕洞宾(三首)酒仙遇贤(六首)临济义玄(二首)洞山良价(三首)云门文偃(六首)法眼文益(九首)香严智闲(二十二首)径山洪諲(一首)灵云志勤(一首)龙牙居遁(八首)重云智晖(一首)青林师虔(一首)疏山匡仁(一首)龟洋慧忠(三首)第二章满园春色关不住——禅师语录诗偈选析雪窦重显(七首)大阳警玄(四首)投子义青(十八首)芙蓉道楷(二首)丹霞子淳(十八首)天童正觉(四首)汾阳善昭(七首)慈明楚圆(一首)黄龙慧南(四首)真净克文(十五首)五祖法演(二十九首)圆悟克勤(二首)虚堂智愚(十一首)高峰原妙(一首)无际明悟(一首)憨山德清(七首)破山海明(二首)第三章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诗选析王维(二首)孟浩然(一首)包佶(一首)李白(三首)杜甫(四首)岑参(二首)庞蕴(三首)钱起(一首)戴叔伦(一首)司空曙(一首)王建(一首)裴度(一首)韩愈(二首)柳宗元(三首)李翱(二首)刘禹锡(二首)张籍(一首)元稹(二首)白居易(十二首)裴休(一首)张乔(二首)王安石(二首)苏轼(五首)吴可(一首)史弥宁(一首)陆游(二首)朱熹(三首)元好问(二首)王阳明(一首)李贽(二首)汤显祖(二首)第四章劫波历尽惊犹在——近现代禅诗管窥敬安(四首)虚云(四首)来果(一首)苏曼殊(四首)太虚(五首)海灯(五首)遍能(五首)袁焕仙(七首)南怀瑾(七首)第五章一花五叶春意浓——《人天眼目》诗偈选析沩仰宗(六首)临济宗(二十五首)曹洞宗(十六首)云门宗(十二首)法眼宗(十一首)。
禅诗三百首(一)
禅诗三百首(一)延寿(904—975)杭州人。
法眼宗传人。
曾入仕途,命运多舛。
30岁出家,后于天台山国清寺参谒德韶国师,嗣其宗法。
建隆二年,吴越忠懿王建成永明寺,请延寿住持,故世称永明大师。
倡禅双修之道,指心为宗。
四众钦服,僧徒逾千。
是宋初法眼宗传入高丽国的重要弘法者。
卒赐智觉禅师。
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传世。
闲居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
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
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窠。
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
赏析天台德韶禅师,法眼文益法嗣。
一日法眼上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曰:“是曹源一滴水。
”僧惘然而退。
师坐于侧,豁然开悟。
平生凝滞,涣若冰释,述偈以表其性匙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这是一首闲居叙趣诗。
首二句以对比的手法讲述闲居与退迹的心境区别。
退迹而心系庙堂俗尘并非真正的闲居,这等人内心难以平静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着,作者以哲理化的诗句,阐明了一个觉者对要势浮荣、利禄功名的深刻认识。
地位越是显赫,越是早早自顾不暇;为了浮荣虚禄,往往做出许多见不得阳光的败坏自己的德行的坏事。
这几乎是一种自然规律,就像春雨催醒冬眠的小虫,鸟儿因寒气相侵移巢南飞一样。
认识到这是一种宇宙理法后,无怪乎诗人陶然于野径疏窗的清淡境界。
他的许多风标俊秀的诗偈均高蹈了禅者清纯的禅悦、空境。
如示法偈:“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亦有《山居》一首:“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清豁(?—976)泉州(今福建泉州)人。
年少聪颖,素蕴孤操,志探祖道。
礼鼓山神晏国师,落发禀具。
初参大章契如庵主,次谒睡龙山和尚而颖悟玄旨。
悟道后住漳州保福院。
晚岁将寂,嘱言勿置坟塔,遂入山坐化。
刺史陈洪进表奏,赐号性空禅师。
感怀诗行不等闲行,谁知去住情。
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
非道应难伏,空拳莫与争。
龙吟云起时,闲啸两三声。
赏析一天,清豁禅师与冲煦长老相伴而行,前往访晤从未照面的大章山契如庵主。
古诗文里半首偈子诗感想
古诗文里半首偈子诗感想
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敦煌莫高窟不仅发现了惊艳的壁画,同时还从里面发现了很多失传已久的经典古籍,其中就有写本《坛经》,这部著作一度失传了很久,而且里面记录了很多的经典诗作,其中就有四首惠能所写的偈语,而且每一首都充满了禅理,这样的作品也是极不少见,每一首都给人一种大彻大悟之感,所以读这样的作品,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只要能够从中感悟一二,一定是会有收获。
惠能禅师是唐代有名的诗僧,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人氏(也就是今天的广东新兴县),他是唐朝得道高僧,黄梅五祖的得意弟子,对于佛学极为有研究,而且在民间的名气也是很大。
据说当年黄梅五祖为了选出一位得意意弟子来接替自己,于是命人写一首偈语,于是惠能禅师脱口而出,写下《菩提偈》,从而深得黄梅五祖的赏识,成功接替了他的位置。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就是第一偈语,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这首《菩提偈》也正是在敦煌莫高窟里所发现,出现在《坛经》里面,要不是记录了这首作品,很有可能就会失传,使得我们无法读到这么一首经典之作。
通篇写得很有趣,同时也很细腻,诗人看似信手拈来,但是得极为深刻,毕竟对于惠能禅师来说,他看透了一切,自然就能够创作出如此深刻的作品。
高僧与常人的区别,那就是他们活得更加通透,也更加的深刻,无论是对于现实的感知,还是对于生命的体验,他们都比常人要更为有感
触,在这首作品中,惠能其实是告诉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同时也把心理的变化,还有对于生命的体验,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作品与众不同,每一句读来都让人拍案叫绝。
有关禅诗经典十首
有关禅诗经典十首禅诗,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应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如佛祖的四言禅诗《诞生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禅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夜归鹿门歌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北青萝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题破山寺后禅院朝代:唐朝|作者: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送僧归日本朝代:唐朝|作者:钱起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寻陆鸿渐不遇朝代:唐朝|作者: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朝代:唐朝|作者:岑参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永遇乐·明月如霜词牌名:永遇乐|朝代:宋朝|作者: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五灯会元 注解
五灯会元注解
【最新版】
目录
1.五灯会元简介
2.五灯会元内容概述
3.五灯会元的历史价值
4.五灯会元的现代意义
正文
【五灯会元简介】
《五灯会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一部重要经典,是禅宗五家灯录的汇编,由南宋僧人晦山戒皎编辑而成。
五灯指的是禅宗的五位祖师: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他们的法系被称为“五灯”。
会元则表示汇集各家的法要,以彰显禅宗教义的完整性。
【五灯会元内容概述】
《五灯会元》共分二十卷,收录了自禅宗初祖达摩至南宋时期禅师的语录、公案和偈颂。
书中详细记载了各代祖师的传法事迹,以及他们的教诲、问答和修行体验,对于研究禅宗历史和思想具有极高的价值。
【五灯会元的历史价值】
《五灯会元》作为禅宗的经典之一,对于后世禅宗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为禅宗的教义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其次,它为禅宗的修行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成为他们参禅悟道的重要参考。
此外,《五灯会元》还对宋明理学、诗歌、文学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灯会元的现代意义】
虽然《五灯会元》成书于南宋时期,但它对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其一,它强调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对于当代人们追求简单、真实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其二,它提倡心性修养和人格完善,鼓励人们通过禅修、参禅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其三,它还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现代人研究古代文化和宗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高考语文-古代禅理诗赏析-最全
高考语文-古代禅理诗赏析禅理诗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宗教流派。
中唐时期的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
慧能禅宗与中国其它佛教宗派不同,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别,是最具佛学禅宗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
唐代佛教禅宗偏重于探讨个体与自我和谐,与儒家美学的“率性而行”、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等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禅宗主张悟“道”,而“悟”是其根本。
禅诗就是禅与诗的结合。
正如元好问所说的:“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神秀与慧能的一段对话,就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禅意的。
诗歌如下: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不使有尘埃。
——神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此间本无物,何使有尘埃。
——慧能禅宗的观念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在诗歌中得到表现。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在诗歌中,主要体现在“以禅入诗”和“以禅喻诗”两方面。
如果细分起来,正如袁行霈老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所说的“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的区别”。
1禅在诗歌中的表现1.以禅入诗以禅入诗就是把禅意引入诗中。
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了禅意,所以,只有诗的躯壳,而无诗的内涵。
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歌在笔墨之中,寓于禅意。
如,王维的诗歌《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田园诗描绘的是一幅安逸、明快的乡居生活图景,表现了仕途屡经升沉的诗人着意追求的自然朴素的隐逸生活中获得感悟和超脱的人生理想。
王维对隐逸的向往,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来说,是由于当时不如意、险恶的政治环境和佛教禅意的“无生”观念的影响。
2.以禅喻诗以禅喻诗即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三种形式。
(1)以禅参诗以禅参诗就是以参禅的态度和方法去欣赏和阅读诗歌作品。
这种以禅参诗的形式,最早的是苏轼的“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则参禅。
禅心诗韵——禅门诗偈选注
禅心诗韵——禅门诗偈选注
它以简洁凝练的文字叙述了佛法的道理,它有清新的语言,唤醒着弟子的内在精神,
它把禅宗的高度思想体悟融入一种艺术形式,使艺术与真理交融,形成一种完美的统一,
激励着我们百折不挠,毅然开拓自己的道路,生生不息,去发掘禅宗的宝藏。
禅门诗偈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佛家文人教育者的喜爱,塑造了中国禅宗的文化传承
格局。
一方面,它精炼明净的语言,能够将佛家的哲理以藏在文字中的精华迅速传授给读者;另一方面,它留下了佛教的艺术精髓,给弟子们慎思的启发,撷取禅宗的超群思想;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一句朴实的话,立即抓住读者的脑海,循环往复,引发更多的深思。
禅门诗偈能够把禅宗一百姿芳华揉进一句短短的文字之中,引发阅读者内在的省察和
推敲;它带有深刻的温馨和涵养,给人耳濡目染的慰藉;它叙述着禅宗独特的精神凝结,
给人充满了佛道之悟和灵魂之深浅;它是佛教真诚节俭的思想不入虚浮失败的欣慰之路,
把百般繁华和复杂的智慧归入一种思维的宁静。
禅门诗偈的魅力之处在于,它成为禅宗的一大文化遗产,广被流传,能够阐释佛法的
奥秘神妙。
阅读禅门诗偈,不但可以带领弟子进行内心的觉悟,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情趣,延续禅宗的艺术传承,在艺术融合,文化相互交流的多元精神世界中走出自己独特的
追求之路。
五、一花五叶春意浓——《人天眼目》诗偈选析(4)
五、一花五叶春意浓——《人天眼目》诗偈选析(4)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五、一花五叶春意浓——《人天眼目》诗偈选析(4)4 云门宗纲宗偈颂选析(十二首)云门三句师(云门文偃禅师)示众云:“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无对。
(师)自代云:“一镞破三关。
”后为德山圆明密禅师,遂离其语为三句:曰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
提示:“云门三句”,就是“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和“随波逐浪句”。
这三句的来由是,一次云门禅师上堂开示说:“你们应当知道,有一样东西,可以函盖乾坤,又可以明察秋毫,但却独往独来,不与万法发生联系。
这个东西你们有吗?承当得起吗?”僧众们听了,都没有回答。
云门禅师于是自己作了回答,说:“要有一箭破三关的勇气和力量啊!”后来,云门禅师的大弟子德山缘密禅师把上面的话分解为三句,就是“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
这“三句”,在北宋年间盛极一时,对参禅者入门有极大的帮助,因为这个“三句”,精辟地表述了禅的境界和用功的方法,又简便易行。
所以成为云门宗的纲宗之一。
什么是“函盖乾坤句”呢?首先要明白这个“句”的含义,表面上看,就是语言文句,深入进去,就是直指禅心。
人们的心性,这个禅心佛性,至大无外,可以函盖乾坤宇宙;另一方面,高明的禅师接引学人,于“一句”的语言中,可以让人体会到自己本具的、函盖乾坤的力量。
什么是“截断众流句”呢?“流”就是思维之流,意识之流,认识之流。
禅宗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而“言语道”、“心行处”恰恰就是这个“流”。
而“截断”,就是要截断这个“流”,要“灭”这个“流”。
只有“断流”之时,全体精神才得以显现,你才可能看到那“函盖乾坤”的那种存在。
什么是“随波逐浪句”呢?一方面是见道后随缘度世;另一方面则有临济“探竿影草”的作用,用以探试,考核他人;第三则是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
前面我们介绍了临济禅师的“三玄三要”,在一句话中竟含容了那么多的内容和机关,这个“云门三句”也是一样,在“一句”中就含容了这三层境界乃至万机万法啊!普安道禅师颂函盖乾坤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
诗词灯楚 诗词灯迷
诗词灯楚诗词灯迷今天给各位分享诗词灯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诗词灯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诗中带有灯的诗句诗中带有灯的诗句1、常闻释迦佛,先受然灯记。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然灯与释迦,只论前后智。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2、诗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出自:宋代·黄庭坚《寄黄几复》释义: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诗词灯楚你。
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3、青灯照我梦城西,坐上传觞把菊枝。
——[宋]王安石《试院中》闲却荒庭归未得,一灯明灭照黄昏。
——[宋]王安石《试院中》残灯生暗晕,重露集寒条。
——[宋]王安石《秋夜二首》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
4、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张抡)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无题》(李商隐)暗殿锁、秋灯夜语。
5、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出自唐代:卢照邻《十五夜观灯》白话文释义:在色彩华丽诗词灯楚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关于夜和灯的诗句关于夜和灯的诗句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白话文释义: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译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3、写夜景灯光唯美的诗句:【秋夜曲】唐代: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5)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一﹒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5)吕洞宾呈黄龙禅师弃却瓢囊槭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品析:吕洞宾是道教内极负盛名的神仙,为八仙之首。
唐末时进士不第,遇钟离老人点化金丹之术,修而有成。
《五灯会元》上载有其参黄龙晦机禅师这则公案,道教未必以为然。
然《全唐诗》所收吕洞宾真人的诗有四卷,其中就有这首诗,题目为“参黄龙机悟后呈偈”。
《五灯会元》中是如是介绍的: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也。
唐末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
尝游庐山归宗,书钟楼壁日: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未几,道经黄龙山,睹紫气成盖,疑有异人,乃入谒,值黄龙击鼓升堂。
龙见,意必吕公也,欲诱而进,厉声日:“座旁有窃法者”。
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且道此意如何?”龙指曰:“这守尸鬼!”吕曰:“争奈囊中有长生不死药。
”龙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吕薄讶,飞剑肋之,剑不能入。
遂再拜,求指归。
龙诘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于言下顿契,作偈日:“(见前所录)”。
龙嘱令加护。
后谒谭州智度觉禅师,有曰:余游韶郴,东下湘江,今见觉公,观其禅学精明,性源淳洁,促膝静坐,收光内照。
一衲之外无余衣,一钵之外无余食。
达生死岸,破烦恼壳。
今方佛衣寂寂兮无传,禅理悬悬兮几绝,扶而兴者,其在吾师手!聊作一偈奉记:达者推心方济物,圣贤传法不离真。
请师开说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以上所引的三首诗,《全唐诗》中均为收录,可见吕洞宾与禅师们的私交不浅。
这也难怪,三教合流是中国文化融汇的大势,禅宗不是大量地吸取老庄精华么?自此之后,“仙佛合宗”便悄然而起,到金元时王重阳创道教全真派,更是公开打出三教合一的旗帜,把禅宗的修为纳入道教的“性功”,这就是后话了。
从以上这三首诗中可以看到,吕洞宾真人是参透了禅的,“丹田有宝休问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已极有火候。
当他与黄龙晦机禅师一语投合,契入大道,有了“弃却瓢囊槭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的,这大转变,不是其天机灵秀,机缘成熟,又哪能有这样成就。
吕洞宾在中国,不论儒释道三教都享有崇高的声誉,也与他的见解、才华和气质分不开的。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这三首诗:“弃却瓢囊槭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
古人云游天下,一瓢一囊而已。
瓢用于饮水、乞食,囊则盛衣物。
儒雅的,再加之以琴剑。
为什么不带书呢?书么,在肚皮里。
但这一切,在真正有道者看来,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大道并不在这些外在形式上。
再说道教的内外丹术,不论是铅汞之类外丹的“水中金”,或是阴阳二气之类的内丹“水中金”,哪怕是结丹飞升了,到底谁是主人谁是奴呢?金丹也不过为“我”所修所炼所有之物,并非“我”自己啊!“我”都不能认识,金丹成就后又有何用处呢?住世千年又有何意义呢?所以吕洞宾悟后,不惜弃瓢抛囊碎琴,对那得以成功成名的金丹,也无贪恋之心了——这时真正的金丹才熟了。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国内有多处黄龙山,以山为名的黄龙禅师多达十几名。
这位是鄂州(武汉)的黄龙山,主人是唐末五代的晦机禅师,不是宋代江西南昌的那座黄龙山的慧南禅师及其他的后几代弟子。
吕岩真人归依于黄龙晦机禅师也并非偶然,因为晦机禅师的禅法源自德山——岩头一系。
这可是佛慧泉禅师对王安石所说的,超过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人物啊!下面再看第二首。
“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
俗话说:“心平气和”这四个字的力量大得很,真正做到不知要有多大的功夫。
“清闲自在”自然“六神和合”。
“六神和合”,当然“清闲自在”,天天如此,吉神看护,诸邪不入,当然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丹田之中内丹已成,本即为成道的象征,又何须再去寻道呢?大学文凭已到手,何须再去报考中学呢?对境无心,禅功已成,当然同样无须再去参禅了。
以道教而言,吕真人当时“性命双修”.的功夫早已到手,至于后来见黄龙禅师而大悟,则是更上一层搂了。
下面看第三首。
“达者推心方济物,圣贤传法不离真”《易·咸卦》说:“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达者法天则地,于人于事,自然应“推心”方能“济物”。
“推心”则顺应物情,伪心则失物了。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就是不离那个“真”字,真,真心。
圣人之道,诚而已矣,诚就是“真”。
所以圣人之法,也是一个“真”心。
“请师开说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这位智度觉禅师在吕真人眼里,简直超过黄龙晦机了。
“开说西来意”,即传授达摩心法,这在唐末五代已极为普遍了。
六祖慧能大师并没有指定接班人,唐德宗虽尊神会大师为七祖,但神会的荷泽禅系早绝,禅林认马祖、石头两系上接六祖,是故七祖空阙,而且永远空阙着。
酒仙遇贤(六首)扬子江头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
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
品析:酒仙遇贤(922—1009)禅师,苏州人,俗家姓林,为雪峰义存禅师的第四代传人,居苏州明觉禅院。
他“唯事饮酒,醉则成歌颂、警世俗,因号酒仙”,一般人就称他为“林酒仙”。
他可是济公和尚的老前辈、老榜样了。
《周易》云:“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酒仙坐生五代吴越之地,目睹中原各朝兴亡倏忽,虽出家为僧,又日日醉酒,头脑却极为清醒。
从这首诗中可见其用心。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
长江下游,江天一色,江阔浪巨,不是平常的小溪小流。
行舟至此,舟子和乘客都是全神贯注,不敢掉以轻心,唯恐不测。
“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
如果风平浪静,或弃舟上岸,那就没有风波之险了。
但千万留意,“无风险处最风险”,自己若心中大意,无处不是危机之地。
若能做到“还似有波时用心”,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那么就可保平安了。
金斝金斝又闻泛,玉山还报颓。
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归。
品析:“斝”,古代三足圆口的一种酒具。
“金斝又闻泛,玉山还报颓”。
钟鸣鼎食,皆有穷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所以人间富贵,岂无了期。
《红楼梦》宁荣二府,金陵城王谢两家,均难逃此泰去否来之运,何况常人,又有多大的富贵可以轻掷。
“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归”。
对一般人来讲,应识穷通变化之数,方不失为明眼之人。
禅宗认为,一念回头,天地反覆。
在世上应有退隐之心,起码也应有较浓厚的山林气,不要为红尘所迷。
一念转机,明明历历,时不待人,当机即转。
如陶渊明所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莫教更漏迟,趁取月明归”,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清朗自在啊!朱砂画月贵卖朱砂画月,算来枉用功夫。
醉卧绿杨阴下,起来强说真如。
品析:“贵卖朱砂画月,算来枉用功夫”。
水中不能捞月,吃过亏、上过当的人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但捕月之心不死,买点贵重的朱砂,画个月亮挂在家里。
但这样的“月亮”,却连水中之月都不如了,越看越不是滋味,真是“枉用功夫”。
修行之人求明心见性,不就如同这水中捞月吗?捞不着,又强修种种“功夫”,犹如买“朱砂画月”一样,这算明心见性吗?世间人这样行事的真是太多了。
“醉卧绿杨阴下,起来强说真如”。
林酒仙一天醉醺醺地,无事无业,不修不为。
他这行径就是至高无上的“真如”吗?当然当时人人都会怀疑。
于是这位酒仙只好“强说”了——管你信不信!门前绿树门前绿树无啼鸟,庭下苍苔有落花。
聊与春风论个事,十分春色属谁家?品析:这首诗一反酒仙的戏谑,十分自然,又十分工巧地写出了这首“问春”的诗,意味深长,放在唐代诸大家诗中亦不稍让。
“门前绿树无啼鸟,庭下苍苔有落花”。
除了宁静,还是宁静,不但没有人的干扰,甚至连鸟的干扰都没有。
用临济“四简料”的衡量,完全是一派“夺人不夺境”的火候了。
“聊与春风论个事,十分春色属谁家?”刚说无人,人就来了,但这个人是谁呢?是东君,是酒仙,他们一起相与论道吗?这里又可以说是“人境两不夺”,直上最高峰。
灵云禅师“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的见道诗,在这里如同研究生在接受答辩一样。
而酒仙这里,却如同司春之神,高高在上,品评人间万物。
秋至春来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濛濛。
有不有,空不空,笊篱捞取西北风。
品析:四时风光四时景,这是人们所体验、所熟知的自然景观。
人们的认识,基本上是“心随境转”,当然也被这种经验和认识引得团团转。
能在其中转出来,明白心与境的关系,并做到“心能转境”,当然就了不起,“既明且哲”了。
六祖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当我们面对着大自然的四时风光,面对着社会的盛衰荣辱时,有没有一种主人公的气象呢?“一点动随万变”,这个“一点”是什么呢?若不明白,只好被陷在“烟雨濛濛”之中了。
“有不有,空不空”。
这里的意境猛地向上一翻。
一般学道之人,不执“有”,便执“空”,不知道“有不有,空不空”的道理。
一方面,这个“有”是“不有”的,“空”是“不空”的。
另一层意思还在于,敢于拥有常人所“不有”的,敢于空掉常人所“不空”的。
这不是哲学上的理论探讨,不是在语言上说空论有。
而是要使之成为心行上的实际功夫。
人们的佛性、禅心,本来就是处于“有不有,空不空”的这种玄妙绝伦的状况。
若不自知自用,仅停留在思辩上,那就太可悲了,等于是“笊篱捞取西北风”。
既然“有不有,空不空”,思辩能从中“捞取”到什么呢?当然,现在或许可以捞取几篇论文或一个学位职称吧!生在阎浮世界生在阎浮世界,人情几多爱恶。
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街卧路。
死后却产娑婆,不愿超生净土,何以故?西方净土,且无酒酤。
品析:在这首诗里,酒仙比济公还济公。
要知道济公(1140—1209)比酒仙晚了两百多年,酒仙可是济公的老前辈和榜样啊!这首诗所表现的境界,已达到华严宗所说的“事事无碍”了,也就是《四十二章经》中介绍的那种“无为道人”了。
疯是疯,癫是癫,但这种疯癫,是超越一切智者的,一般的智者,是舍不得自己的“那些”去如此疯癫一番。
只有真正的自在,只有价值观念彻底更新,才能如此无牵无挂,所以丛林中许多有眼光的人说“真道要从癫者觅”。
“生在阎浮世界,人情几多爱恶。
”佛教把六趣轮回中的“人乘”世界分为四大部洲,阎浮世界即南赡部洲,即指我们的地球。
在佛教中又称为“五浊恶世”,烦恼集聚。
仅说“人情爱恶”尚不足以道其实况。
“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街卧路”,在这个世上,不求功,不求过,无所为,不可为。
一切皆空,一切看破。
所以“吃些酒子”,“倒街卧路”,还不失分外“风光”。
“死后即产娑婆,不愿超生净土”。
好大的胆子,好阔大的气度。
虽是无所为、无可为,但这恰恰是教化众生,接引众生的手段。
见道高僧,自身即是净土,何须更觅净土。
所以生生世世,都愿长住人间,不断地为众生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