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特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特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特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明确特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放射科、彩超室医院感染管理。

三、内容(一)根据相关要求建设和布置特殊科室,将有害光、射线、磁场限制在检查患者所需的范围,避免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接触有害物质。

特殊科室设备、仪器、药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验证合格后方能使用,以保证检查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公共卫生科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分别对医务人员开展相关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

特殊科室应按要求对患者和其他人员进行有效警示,加强防范。

(三)按照相关要求配备和使用适宜的防护用品,使医务人员及患者进行有效防护。

(四)公共卫生科负责有害物质的监测;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测;患者警示、医务人员定期培训和体检的组织及特殊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管特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药剂科负责特殊检查药品质量及不良反应的监管。

科室负责人定期向分管院长报告,由分管院长联系相关人员对仪器进行安装、调试、维护及校验。

后勤科在进行特殊科室建筑施工之前,应征求公共卫生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上级部门相关专家的意见,并遵照执行。

特殊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特殊防护、医院感染的日常管理。

(五)特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1.应严格划分患者、检查人员、其他人员所在区域。

2.所有诊疗活动与器材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处理均应遵循医院感染管理法规的要求。

3.所有设备、仪器在维护、维修和报废前应进行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

有可疑生物危害时应对维护人员加以警示。

4.所有诊疗活动、各类医疗废物处理应符合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要求。

5.各检查室应建立规范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应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6.进行侵袭性操作时,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的管理,提高医院特殊病种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服务行业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特殊病种医疗服务,包含但不限于罕见病、重点传染病等。

第三条定义1.特殊病种:指罕见病、重点传染病、疑难病等医学上具有特殊诊治困难和疾病防控风险的疾病。

2.特殊病种医疗服务:指对特殊病种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愈、护理、疾病防备等全部医疗服务。

第二章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管理第四条组织和管理1.本医院设立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管理委员会,负责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的组织和管理。

2.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医院领导、相关科室主任和专家构成,委员会由一名主任负责。

第五条专业团队1.特殊病种医疗服务需要组建专业团队,包含主任负责、医生、护士、技师等。

2.特殊病种医疗服务专业团队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构成,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略参加工作。

第六条诊疗路径和规范1.特殊病种医疗服务应订立相应的诊疗路径和规范,明确患者的诊治过程、操作流程、风险评估和防备措施等。

2.诊疗路径和规范由医院内相关科室联合订立,经医院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患者管理1.患者接受特殊病种医疗服务前,需供应相应的病例资料和医生开具的证明料子。

2.患者需依照医生的引导和要求接受相应的检查、辅佑襄助检验和特殊处理。

第八条预约挂号和布置1.特殊病种医疗服务需要提前预约挂号,通过电话、线上平台等方式进行。

2.医院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合理布置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的时间和人员。

第三章质量监控和评估第九条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1.医院设立特殊病种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对特殊病种医疗服务进行监测和评估。

2.特殊病种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包含对医疗过程、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

第十条医疗质量风险管理1.医院应建立特殊病种医疗服务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可能存在的医疗质量风险进行防备和应对。

特殊检查与治疗管理制度

特殊检查与治疗管理制度

特殊检查与治疗管理制度一、总则1.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全部特殊检查与治疗项目,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规范的医疗服务。

2.特殊检查与治疗涉及高风险操作,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本制度应严格执行。

3.特殊检查与治疗包含但不限于放射治疗、手术治疗、镇痛治疗等。

对于特殊检查与治疗的定义、分类及操作规范,应依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执行。

二、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管理1.本医院设立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的选购、验收、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等工作,并订立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2.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质量评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备案工作。

对于检测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立刻停止使用并进行维护和修理或更换。

3.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的使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操作技能的医务人员进行,未经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三、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管理1.本医院设立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管理小组,负责订立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管理手册,并对医务人员进行日常培训和考核。

2.执行特殊检查与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执业资质和操作技能,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实现要求。

3.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应依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包含但不限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正确使用特殊检查与治疗设备、准确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等。

4.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治疗方法、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5.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患者显现意外情形,医务人员应立刻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和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同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6.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后,医务人员应进行及时的记录,包含但不限于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患者反应等,并及时将记录归档。

四、特殊检查与治疗安全管理1.特殊检查与治疗操作中应重视安全防护,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医院特色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色科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特色科室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特色科室,包括但不限于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心血管内科等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科室。

第三条特色科室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 严格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3. 强化科室团队建设,提升整体实力;4. 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发展。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特色科室设立科主任一名,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科主任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五条科室设立副主任一名,协助科主任工作,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六条科室设立护士长一名,负责护理管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

第七条科室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质量管理、业务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八条特色科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质量管理的规定和标准。

第九条科室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考核。

第十条科室应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第十一条科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二条科室应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第十三条特色科室应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

第十四条科室应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科室实力。

第十五条科室应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五章患者服务与沟通第十六条特色科室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七条科室应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诉求。

第十八条科室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六章财务与资产管理第十九条特色科室应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收支合法、合规。

第二十条科室应加强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安全、高效利用。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医院特色科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医院特殊科室是指具有特殊技术和特殊服务的科室,例如心血管科、神经外科、儿科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医院特殊科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参考范文,供参考:一、显著标注对于医院特殊科室,应在科室门口、科室医生工作站、患者办理手续处等地方显著标注,以便患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快速找到特殊科室。

二、人员配备1.特殊科室的人员配备包括科室主任、副主任、专家医师、助理医师、护士和行政人员等。

人员的招聘、晋升和奖惩都应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保证科室的运营和服务质量。

2.特殊科室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科室设备1.特殊科室应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确保医生能够进行各种诊断和治疗。

对于已经过时或者损坏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新,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2.科室设备的管理应该严格执行科室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医疗质量控制1.特殊科室应制定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医生和护士应遵循医院的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操作和消毒措施,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2.特殊科室应加强对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报告制度和分析机制,及时纠正错误,防止事故发生。

五、患者服务1.特殊科室应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和回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积极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和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特殊科室应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包括卫生、安全和舒适性等方面,确保患者在科室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舒适的就诊体验。

六、科研与教学特殊科室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

科室应鼓励医生和护士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和培训课程,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七、绩效考核特殊科室的绩效考核应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绩效考核应综合考虑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因素,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

医院特殊手术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手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特殊手术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特殊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器官移植手术、肿瘤切除手术、心脏手术、血管手术、神经外科手术、整形美容手术等。

三、特殊手术的界定特殊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患者生命健康影响严重的手术。

具体界定标准如下:1. 手术难度大:指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对医师技术要求高的手术。

2. 风险高:指手术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较高的手术。

3. 对患者生命健康影响严重:指手术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器官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四、特殊手术的管理1. 术前评估(1)手术科室应成立由资深医师、麻醉师、护士等组成的术前评估小组。

(2)术前评估小组应详细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指征、手术风险等。

(3)术前评估小组应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明确手术方式、手术步骤、预期效果等。

2. 术前讨论(1)术前讨论由手术科室主任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等相关人员参加。

(2)术前讨论应充分讨论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术后护理等问题。

(3)术前讨论结果应形成书面记录,并存档备查。

3. 手术审批(1)特殊手术需经医院医务科审批,必要时报医院院长批准。

(2)审批内容包括手术指征、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术后护理等。

4. 手术实施(1)手术医师应严格按照手术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

(2)麻醉师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3)护士应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师,做好手术配合工作。

5. 术后管理(1)术后应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术后护理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特点,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3)术后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评估手术效果。

五、责任追究1. 术前评估不充分、术前讨论不认真、手术审批不严、手术操作不规范等,导致医疗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特殊疾病管理制度

特殊疾病管理制度

特殊疾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特殊疾病的管理工作,确保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特殊疾病患者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特殊疾病管理包含高度传染性疾病、疫情防控期间的流行病等疾病。

第四条医院特殊疾病管理工作由医院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各科室帮助完成相关工作。

第二章特殊疾病管理要求第五条医院应定期组织特殊疾病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本领。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特殊疾病应急处理机制,即时响应疫情,快速开展相关工作。

第七条医院应加强特殊疾病的防控工作,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建立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及时报告。

第八条患者预约挂号、诊断、治疗等环节应严格依照预约制度操作,并保证不交叉感染。

医院应加强特殊疾病科室的管理,设立特地的特殊疾病科室,配备合格的医务人员和相关设备。

第十条医院应加强特殊疾病的信息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的隐私安全。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接受特殊疾病管理的培训,掌握相应的防控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二条医院应订立特殊疾病的红外线体温检测和隔离措施,对疑似患者实行隔离察看,切断传染途径。

第三章特殊疾病的防备与掌控第十三条医院应加强特殊疾病的传染源管理,严格遵守传染性疾病的隔离期限和报告制度。

第十四条患者及其家属应如实供应患病和接触情况,乐观搭配医院的防控工作。

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特殊疾病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包含病历记录、医嘱执行、药物使用等信息。

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组织特殊疾病的科普宣教活动,提高患者和公众的防控意识。

医院应建立特殊疾病的医疗质量评估制度,监测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第十八条医院应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加强特殊疾病的防控技术和医疗保障本领的提升。

第四章特殊疾病的处理流程第十九条医院应订立特殊疾病的诊疗方案,确保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符合专业规范。

第二十条医院应订立特殊疾病的医疗风险评估和处理制度,依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处理。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建立特殊疾病的复诊和病愈管理制度,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工作。

医院特殊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加强医院特殊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资产的安全,提高医院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特殊区域、特殊科室及特殊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 传染病房2. 重症监护病房3. 手术室4. 辐射科5. 医用设备操作间6. 药品仓库7. 消毒供应中心8. 特殊试剂及耗材储存室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3.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四、具体措施1. 传染病房管理(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病房环境安全。

(2)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3)加强医护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2.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3)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确保患者安全。

3. 手术室管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手术操作技能。

(3)做好手术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辐射科管理(1)严格执行辐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2)定期检测辐射设备,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辐射防护意识。

5. 医用设备操作间管理(1)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设备操作技能。

6. 药品仓库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

(2)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及时处理过期、变质药品。

(3)加强药品储存条件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7.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1)严格执行消毒供应流程,确保消毒效果。

(2)加强消毒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消毒供应能力。

8. 特殊试剂及耗材储存室管理(1)严格执行试剂及耗材管理制度,确保安全。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院特殊科室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殊科室包括但不限于肿瘤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等,在治疗复杂疑难病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建立健全的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提高特殊科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下面就从科室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和质控管理等方面来探讨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科室组织管理是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科室组织结构和明确管理职责是特殊科室正常运转的基础。

首先,医院应根据特殊科室的特点和工作需求设立科室组织机构,并明确科室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科室领导要负责科室整体管理和各项工作计划的执行,实施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健全科室内部协调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

其次,医院应建立科室内部制度和规范管理流程,包括值班轮转、会诊制度、病历规范等,确保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最后,医院还应做好科室人员配置和设备配备,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通过规范科室组织管理,可以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员培训管理是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特殊科室的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是其必备条件。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为科室医务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首先,医院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其次,医院可以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会议,开展临床技能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医院还可以建立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和评价机制,定期组织考核和评审,鼓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和进步。

通过科学的人员培训管理,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促进科室内部的团队凝聚和合作,为特殊科室的发展和进步奠定良好基础。

质控管理是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特殊诊疗技术管理制度

特殊诊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加强对医院内使用的特殊诊疗技术的管理,保障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要求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使用特殊诊疗技术的科室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特殊诊疗技术:指那些具有肯定风险、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操作的医疗技术,包含但不限于: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神经外科手术等。

第四条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是特殊诊疗技术管理的首要原则。

2.严谨细致原则:在特殊诊疗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必需细致和严谨,确保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3.连续改进原则:不绝提高特殊诊疗技术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完善制度,减少风险。

第二章技术设备和设施管理第五条设备和设施购置1.医院将依据业务需求和科室需要,保证特殊诊疗技术所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购置。

2.设备和设施购置应符合国家标准,经过科室负责人的审核和批准方可进行。

3.购置后的设备和设施应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功能正常。

第六条设备和设施使用1.特殊诊疗技术科室及人员必需依照操作规范和要求来使用设备和设施,严禁随便更改设置、操作或私自移动设备。

2.设备和设施使用前必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故障和异常情况。

3.使用后必需进行清洁消毒和定期维护工作,保持设备和设施的良好状态。

第七条设备和设施维护和修理1.显现设备和设施故障时,特殊诊疗技术科室人员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或技术人员报修。

2.维护和修理过程中,特殊诊疗技术科室应搭配相关部门的工作,并依照要求进行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修理记录和跟踪。

第八条环境卫生管理1.特殊诊疗技术科室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防尘防菌工作。

2.严禁在特殊诊疗技术科室内存放不相关的物品,确保工作区域乾净有序。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九条人员配备1.特殊诊疗技术科室应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其熟识操作规范和要求。

医院特殊检查授权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检查授权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规范医院特殊检查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开展的所有特殊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 影像学检查:如CT、MRI、DSA、PET-CT等;2. 心血管介入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起搏器植入等;3. 神经介入检查:如脑动脉造影、经皮椎间盘穿刺等;4. 消化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胆道镜等;5. 妇科内镜检查:如宫腔镜、腹腔镜等;6. 其他特殊检查项目。

三、特殊检查授权管理流程1. 申请人资格(1)申请人应为取得相应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2)申请人应在相应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能;(3)申请人应熟悉特殊检查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 申请程序(1)申请人向所在科室提出特殊检查申请,填写《特殊检查申请表》;(2)科室主任或负责人对申请人的资格和条件进行审核,同意后签署意见;(3)申请表经科室审核后报送医务科;(4)医务科对申请表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5)医务科将审核意见报送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6)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审议,形成授权意见。

3. 授权管理(1)经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特殊检查项目,由医务科负责发放《特殊检查授权书》;(2)授权书应明确特殊检查的项目、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授权期限等内容;(3)授权期限一般为1年,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延期。

四、特殊检查授权使用1. 授权医师在授权范围内开展特殊检查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2. 授权医师应定期接受医院组织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业务水平;3. 授权医师应认真执行医疗质量管理规定,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医务科负责对特殊检查授权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2.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特殊检查授权医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技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3. 对考核不合格的授权医师,医院将暂停其特殊检查授权,并要求其进行再培训。

医院特殊慢性病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慢性病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院特殊慢性病管理,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诊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慢性病诊疗质量为目标。

2. 实施分级诊疗,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连续的诊疗服务。

3. 加强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4. 严格执行医保政策,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特殊慢性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慢性病管理制度。

2. 设立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科室设立慢性病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慢性病患者的诊疗和管理。

四、管理制度1. 慢性病患者的诊疗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3)长期管理,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2. 慢性病患者的诊疗流程:(1)患者就诊时,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症状、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

(2)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

(3)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3. 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1)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2)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饮食、运动等,降低疾病风险。

(3)建立患者档案,记录健康教育内容。

4. 慢性病患者的医保管理:(1)严格执行医保政策,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

(2)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医保审核,防止骗保行为。

(3)定期对医保政策进行调整,确保患者权益。

五、责任与考核1. 医院特殊慢性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慢性病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2. 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慢性病患者的诊疗和管理,确保制度落实。

3. 医生和护士应严格遵守慢性病管理制度,提高诊疗质量。

4.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特殊慢性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一、概述医院特殊科室是指具有高度专业化和技术难度的科室,如神经外科、心脏外科、肿瘤科等。

为了保证特殊科室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医疗质量,必须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科室管理责任(1)科室主任是特殊科室的管理者,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科室的工作。

(2)科室主任要定期召开科室会议,传达医院管理层的决策,安排科室工作,解决科室内的问题。

(3)科室主任要及时向医院管理层反映特殊科室的工作情况和需求,以便得到支持和协助。

三、医生管理制度(1)医生应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医生要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如出勤制度、值班制度等,确保医疗工作的连续性。

(3)医生要保持医疗记录的完整和准确,如病历、手术记录等,以备案查。

四、护士管理制度(1)护士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特殊科室的护理要求和流程。

(2)护士要严格执行医生的医嘱,确保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3)护士要保持清洁卫生,做好病房的消毒和整理工作。

五、设备和药品管理制度(1)科室要建立设备和药品的资产管理制度,保管好科室的设备和药品,防止遗失和损坏。

(2)设备和药品要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3)设备和药品的使用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换或擅自使用。

六、手术管理制度(1)手术室要建立手术管理制度,规范手术的流程和操作。

(2)手术室要定期对手术设备和备品备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手术前要进行手术安全核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七、感染控制制度(1)特殊科室要加强感染控制,如严格执行洗手制度、隔离制度等,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特殊科室要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特殊科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八、病案管理制度(1)特殊科室要建立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案的记录和归档工作。

(2)病案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确保病案的安全和保密。

特殊医院管理制度

特殊医院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特殊医院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特殊医院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保卫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各科室设立专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特殊医院管理工作。

三、药品管理1. 特殊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2. 特殊药品由专人负责领取、保管、使用等工作。

3. 特殊药品存放必须配备必要的防盗措施,并设置专柜存放。

4. 手术室备用的特殊药品基数以单日用量为宜,由专人管理,使用和补回记录,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签字。

5. 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做记录,并及时将空安瓿交回病房。

6. 手术室空安瓿回收记录,每季度交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组织保存。

四、护理管理1. 严格按照《护士条例》执行护士注册执业管理。

2. 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者及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均不得独立从事护理工作。

3. 严格遵守护士执业范围,严禁超范围执业。

4. 从事护理工作的注册护理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护士条例》有关规定,遵照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5. 新进我院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在办理首次注册或变更执业注册后,方能独立执业。

调入科室根据其实际业务能力试用1至3个月,经科室考试、考核确定能胜任本科室业务工作的,由科室出具意见后报护理部备案。

五、医院感染管理1.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穿工作服,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建立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履行相应职责,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潜在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 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 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病床要湿式清扫,一床一扫套一用一销毁,病人床头柜一柜一抹布,用后消毒。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是为了有效管理和运营医院中的特殊科室所制定的一套管理规范和制度。

以下是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
1. 科室设置和编制管理:明确特殊科室的设置和编制,包括科室名称、负责人、人员编制等。

2. 资源管理:确保特殊科室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适当配置和管理,包括设备、药品、人员等。

3. 人员管理:定义特殊科室的人员要求、职责和权限,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4. 临床服务管理:规范特殊科室的临床服务流程,包括患者接诊、诊疗方案制定、手术安排等。

5. 质量管理:建立特殊科室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科室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控制、质量评估等。

6. 安全管理:确保特殊科室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包括医疗器械使用、药品管理、急救措施等。

7. 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支持特殊科室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活动,包括举办学术会议、参与科研项目等。

8. 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对特殊科室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绩效结果进行奖惩和激励。

9. 协同合作和沟通:鼓励特殊科室之间的协同合作和沟通,促进横向和纵向交流。

10. 监督和督导:建立科室的监督和督导机制,确保特殊科室的工作符合规范和要求。

以上是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制度还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细化。

不同医院可能会有不同的特殊科室,因此制度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是确保特殊科室的工作能够高效运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特殊病种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病种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病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特殊病种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特殊病种(指罕见病、重点传染病、高危病种等)的治疗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特殊病种管理以临床科室为基础,充分发挥科室的专业特长,采取跨科室合作方式进行协同治疗。

第四条医院特殊病种管理应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医院相应管理规定,保证医疗安全、患者权益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第二章特殊病种诊疗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建立特殊病种病例登记制度,全部特殊病种患者的资料应进行统一登记并建立电子档案。

第六条临床科室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本科室收治的特殊病种患者信息,包含患者基本情况、病情诊断、治疗方案等。

第七条特殊病种的治疗必需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生进行,而且医院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其具备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第八条医院应依据特殊病种治疗的需要,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定期进行维护与更新,以保障特殊病种诊疗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医院应设立特殊病种病房或隔离区,并订立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防止特殊病种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第十条医院应建立特殊病种的会诊制度,对特殊病种患者的诊疗方案进行多学科评估和讨论,确保最佳的诊疗方案。

第十一条医院应定期进行特殊病种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手记相关的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

第三章特殊病种的培训与宣教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组织特殊病种的培训与宣教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特殊病种的认得和处理本领。

第十三条医院应乐观参加特殊病种的科研工作,推动特殊病种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特殊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第十四条医院应鼓舞医务人员参加相关学术沟通活动,乐观推广医院特殊病种管理的经验和成绩。

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特殊病种患者的心理支持体系,为患者供应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忙患者乐观面对病情。

第四章特殊病种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特殊病种治疗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特殊病种的治疗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殊科室的运作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特殊科室是指具有特殊医疗技术和特殊设备的科室,依托于医院的综合实力,为患者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

第三条特殊科室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原则,严格执行患者隐私保护政策,保证患者信息的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特殊科室的组织机构包括科室负责人、科室副主任、专家团队等。

第五条科室负责人是特殊科室的管理者,负责科室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保证科室的正常运转。

第六条科室副主任协助科室负责人开展工作,并在科室负责人不在岗时负责科室的管理。

第七条专家团队是特殊科室的核心力量,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提供特殊医疗服务、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

第三章岗位职责第八条科室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包括:1. 确定科室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2. 监督和管理科室日常运营,保证科室的正常运转;3. 负责科室人员的招聘、任职和培训,确保科室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4. 协调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协作和沟通;5. 指导和监督专家团队的工作,推动科室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第九条科室副主任的主要职责包括:1. 协助科室负责人制定科室的发展计划,并负责实施;2. 监督和管理科室的日常运营,协调解决科室运作中的问题;3. 协助科室负责人完成科室人员的招聘、任职和培训工作;4. 组织和协调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合作,推动科室的协同发展;5. 参与科室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

第十条专家团队的主要职责包括:1. 提供特殊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2. 参与和推动科研项目,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3. 参与医院的教学工作,培养和指导后续医生;4. 定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特殊科室的工作流程包括患者接诊、诊断、治疗、随访等环节。

第十二条患者接诊环节:1. 科室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友好、专业的接待服务,解答患者的疑问;2. 患者的个人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3. 患者接诊时,应当详细了解其病史和病情,做好相关记录。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特殊科室的管理,提高医院特殊科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特殊科室是指具有特殊技术、特殊需求和特殊功能的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

第三条医院特殊科室应当按照医院的管理要求,开展专业技术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规范,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医院特殊科室的组织结构包括科室主任、副主任、专家团队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五条医院特殊科室的科室主任由医院领导任命,负责科室的整体管理和运营。

第六条医院特殊科室的副主任由科室主任推荐,医院领导任命,协助科室主任进行科室管理和工作协调。

第七条医院特殊科室的专家团队由一组拥有特殊技术和经验的专家组成,负责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等工作。

第八条医院特殊科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护士、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负责协助科室主任和专家团队进行工作。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九条医院特殊科室应当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

第十条医院特殊科室应当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确保诊疗安全和手术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十一条医院特殊科室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医院特殊科室应当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沟通,提高多学科综合诊疗能力。

第四章员工管理第十三条科室主任应当根据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室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

第十四条科室主任应当对科室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十五条科室主任应当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工作需求,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第十六条科室主任应当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第十七条科室主任应当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合理激励和奖励优秀员工,对不称职员工进行纠正和提醒。

第五章办公管理第十八条医院特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科室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文件管理、会议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特殊科室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一些新兴的特殊科室 如介入科、整形外科等也逐渐在医院中出现。同时,一些传统的特殊科室如妇产科、儿科等也在不断 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02
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核心 概念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 理体系,包括质量 标准、质量检查、 质量改进等环节。
特殊科室在医疗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复杂疾病诊疗等 服务。同时,特殊科室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为医院的整体发展做 出贡献。
特殊科室的历史与发展
特殊科室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 加,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科室逐渐在医院中出现。例如,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 起,随后逐渐发展壮大。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特殊科室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医院的整体发展。同时,其 他部门也需要积极配合特殊科室的工作,共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整体形 象。
04
特殊科室管理制度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特殊科室管理制度面临的挑战
高风险性
特殊科室如手术室、重症监护 室等涉及高风险医疗操作,管 理制度需要充分考虑如何降低 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
案例三
• 背景介绍 •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某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工作人员短缺、工
作量过大、患者需求多样化等。 • 解决方案 •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该医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特殊科室工作; • 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 • 开展患者需求调研,针对性地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 • 加强与其他医院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业务技能。 • 解决效果 • 通过实施以上解决方案,该医院取得了以下成效 • 特殊科室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 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 医院整体竞争力得到增强,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医院特殊科室是指拥有特定技术、设备、人员和服务要求的专业科室,通常面临着特殊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为了保障医院特殊科室的高效运行和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组织机构1. 设立专门的特殊科室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专家、科室负责人等组成,负责特殊科室的整体规划、决策和管理。

2. 每个特殊科室设立一名科室主任,负责具体的科室运行和管理,直接向医院领导汇报。

三、人员管理1. 根据特殊科室的工作需要,建立专业化的人员招聘机制,并对招聘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筛选。

2. 特殊科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每年进行定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3. 特殊科室人员要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科研水平,并及时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四、设备管理1. 特殊科室的设备采购应严格按照医疗器械采购程序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每个特殊科室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巡检工作。

3. 定期进行设备的技术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五、工作流程管理1. 根据特殊科室的工作特点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高效顺畅。

2. 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指标,对特殊科室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激励和奖惩措施。

3. 特殊科室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保护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六、质量管理1. 特殊科室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标准规范,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控制和监测计划,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评估和审核。

3. 重视患者投诉和意见反馈,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改进措施。

七、文化建设1. 特殊科室要倡导良好的工作文化和职业道德,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特殊科室管理制度1. 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1)查对制度①患者查对确认制度与流程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人病历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化验单、药物、医学影像资料等。

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确认。

接入手术室后:夜班护士查对;进入手术间之前:巡回护士与夜班护士共同查对;进入手术间之后:麻醉医生查对;麻醉之前: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的确认。

昏迷及神志不清病人:应通过“腕带”及与陪伴亲属进行查对。

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她工作人员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

②手术物品查对制度与流程a. 清点内容: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所有物品。

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

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

b. 清点时,两名护士对台上每一件物品应唱点两遍,准确记录,特别注意特殊器械上的螺丝钉,确保物品的完整性。

c. 手术物品未准确清点记录之前,手术医生不得开始手术。

d. 关闭体腔前,手术医生应先取出体腔内的所有物品,再行清点。

e. 向深部填入物品时,主刀医生应及时告知助手及洗手护士,提醒记忆,防止遗留。

f. 严禁将与手术相关的任何物品随意拿离、拿入手术间。

g. 进入体腔内的纱布类物品,必须有显影标记,一律不得剪开使用,引流管等物品剪下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h. 手术过程中增减的物品应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台上失落的物品,应及时放于固定位置,以便清点。

i. 有显影标记的纱布不得覆盖伤口。

(2)消毒隔离制度①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②手术室应严格划分洁净区、准洁净区和非洁净区。

入口处的消毒脚垫应每日更换。

拖鞋与私人鞋、外出鞋应分别存放。

③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用拖鞋、衣、裤、帽。

贴身内衣不可外露。

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和外出用鞋。

④手术室工作人员患上呼吸道感染者,面前、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⑤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内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⑥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参观人员不可任意进入其它手术间和无菌储物间。

进手术室见习、参观,必须经科主任、护士长同意,三人以上需报请医务处批准。

⑦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

各手术间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晨用消毒液擦拭。

每台手术后手术间清扫、消毒液拖地。

每周手术间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灭菌后的物品)。

洁净手术间按要求规定更换过滤网装置。

⑧高压灭菌器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每日第一锅做BD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全日消毒工作,并做记录。

⑨所有高压灭菌物品均用3M指示胶带固定封口,灭菌后指示条变为黑色,表示该物品已经灭菌。

每个包内应放化学指示卡,该卡经灭菌后均变为黑色,证明该包已经灭菌,方可使用。

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灭菌的器具,应使用专用灭菌包装,灭菌后指示条变为黄色,1250卡灭菌后变为黑色,低温等离子灭菌指示卡变为黄色,证明该包已经灭菌,方可使用。

⑩手术室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一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

灭菌敷料包有效期受包装材料、封口的严密性、灭菌条件、储存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a. 环境温度24℃以下,相对温度低于70%,机械通风换气次数4—10次/月,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 d.b.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饿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2.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制度(1)工作制度①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上岗,衣帽整齐,出入工作间要换鞋入室。

②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

③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用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方式布局,做到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物品与灭菌物品分开,清洁区与污染区采取单线行走,不可逆行。

④回收物品与发放物品应分车、分人进行,凡有浓血的器械物品须由科室洗涤清洁后交换。

凡传染患者用过的物品必须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再与消毒供应中心对换。

⑤每日更换消毒液,并对消毒液尝试进行检测。

⑥严格执行工作人员手的消毒。

⑦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消毒液、台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存档。

⑧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针头进行定期抽样热原检测。

检测结果存档,符合监测标准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⑨每日认真清点急救物品和检查基数物品储备量,做到供应及时。

⑩定期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⑾按时做到下收下送,服务主动热情,深入临床第一线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2)消毒隔离制度①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用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方式布局,清洁区与污染区采取单线行走,不可逆行。

应做到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物品与已灭菌物品分开。

②工作人员上岗时要求着装整齐,戴好帽子,不能佩戴戒指和耳环等饰物,不能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出入各工作区时必须要洗手换鞋方可进入。

③消毒供应中心内清洁区的台面和地面每日清洁擦拭,污染区的台面和地面每日清洁消毒。

各工作区的拖帕应注明区域标记,分开使用。

④回收污染物品与发放无菌物品应分车、分人进行。

下送完毕后,回收污物车送处理间用消毒液擦拭,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⑤凡有脓血的器械物品须由科室清洗后方可与消毒供应中心交换。

⑥凡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必须先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方可与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交换。

⑦消毒液需每日更换,现用现配,并对消毒剂浓度进行检测。

所消毒的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

⑧对高压灭菌器进行效果监测,每日晨起第一锅做B-D试验;每锅次进行监测并存档;每个灭菌包应采用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胶带进行灭菌效果监测;每月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肪杆菌芽孢”监测灭菌器效果,结果存档。

⑨严格执行无菌物品发放制度,认真检查无菌包的质量及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标记及工号。

发放中如有散包、湿包、落地包均不得发出,须重新进行灭菌。

⑩严格遵守无菌物品有效期: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一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

灭菌敷料包有效期受包装材料、封口的严密性、灭菌条件、储存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

⑾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物品、消毒液、台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存档。

⑿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制度与操作流程。

包括:进入工作区之前和离开工作区之后,必须洗手;接触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必须洗手;离开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时,进入清洁区、无菌区之前必须洗手;戴手套之前、脱手套之后必须洗手;进行物品下收下送前后均要洗手;进行各种包装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如工作时被污染或疑似污染时,随时洗手。

3. 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制度(1)工作制度①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和技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②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擅离职守,做到对患者服务热心、观察病情细心、处理问题耐心。

③进入中心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换工作鞋;操作时戴口罩。

④注意观察患者透析时状况,及时处理问题。

⑤保持透析室清洁、整齐、舒适、安静。

⑥定期进行透析用水、转换液、透析液的监测。

⑦治疗室、水处理室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⑧备齐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专人负责每日清点,填充。

⑨原则上一律谢绝探视、陪伴,家属请在门外等候,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如需要进入时,需穿隔离衣,换拖鞋。

⑩工作期间,严禁在血透中心治疗区用餐、会客、谈笑,不得看书报、杂志。

(2)消毒隔离制度①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②任何人进入透析间应更衣、换鞋。

③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

④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⑤设立乙肝、丙肝病毒阳性患者专用透析区、透析机。

⑥血液透析治疗室每日早、中、晚(每班患者透析前后)开窗对流通风30分钟,每日下班后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

⑦血液透析治疗室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地面及物体表面每日擦拭2次。

⑧血液透析治疗室、水处理室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⑨每个月进行反渗水与透析液污染菌量的测定,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

⑩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乙肝、丙肝病毒标记物检查。

4. 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1)工作制度①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②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掌握配伍禁忌,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工作中做到迅速、准确、既要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又要防止差错发生。

③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

④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⑤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

⑥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2)急诊分诊工作制度①热情接待患者,根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要时协助医生给患者开化验单、做心电图,并进行分科,安排就诊。

②呼叫各科医生,对5分钟内不到岗或不回电话者要做记录。

③遇突发事件,患者集中到达时,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应及时报告医务处。

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预防保健科和医务处的同时,通知区疾控中心。

④对需送抢救室的患者,电话通知抢救室,必要时护送患者。

⑤配合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品。

(3)抢救室工作制度①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②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③每日检查核对抢救药物、器材、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数目相符、性能完好。

④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⑤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有过期物品。

⑥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⑦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⑧抢救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配合抢救,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⑨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