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
广西师范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广西师范大学开题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2e618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a.png)
创新点
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研究内容:针对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采用新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对 相关研究进行梳 理和评价,确定 研究起点和重点
实证研究法:通 过实地调查、实 验等方式获取数 据,验证假设和 结论
案例分析法:对 典型案例进行深 入剖析,揭示其 内在规律和价值
跨文化比较法: 比较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研究成果 ,拓展研究视野 和思路
预期目标和创新点
04
预期目标
进度计划
2023年11月:完成实验设 计和数据收集
2023年9月-10月:完成文 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
2024年1月:完成数据分 析和论文撰写
2024年3月:完成论文修 改和答辩准备
参考文献Biblioteka 06参考文献定义: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引用的文献,包括书籍、期刊论文、 报纸文章等。
引用目的:在学术研究中,引用参考文献是为了证明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 性,同时避免抄袭和剽窃。
提升学校声誉: 本研究的成果将 为广西师范大学 带来学术声誉的 提升。
研究内容和方法
03
研究内容
确定研究问题:根据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确定具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的问题。 构建研究框架:根据研究问题,构建相应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并得出结论。
YOUR LOGO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d0010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c.png)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辩论委员会对学生辩论资格审查的根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老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p 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实际科研工程实验室建立理论研究其它√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深化开展和信息时代的不断演进,个人数据的无限增长与快速流转使得记忆成为了常态。
大量信息的使用价值随时间流逝人,但是永久性的保存与公开可搜索经常有害于数据主体的将来利益,因此催生了欧盟的被遗忘权制度。
2023年欧盟第一例被遗忘权案件的胜诉引起了学界对该权利的广泛讨论。
多数学者主张引进此项权利来保护本国数据主体的利益,但鉴于欧盟目前的立法标准仍有一定的模糊性以及被遗忘权背后的价值冲突与利益关系,被遗忘权作为新兴权利的定位也饱受争议。
相比之下,中国的第一起被遗忘权案件却以败诉告终,究其原因在于该权利在我国权利体系中的空白。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确定被遗忘权这一新兴权利的本质属性,并借此为其在我国权利体系之下寻找一个适宜的位置,以便其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保护数据主体的权益。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1.被遗忘权的演进1.1被遗忘权的产生和开展1.2各国关于被遗忘权的立法现状2.被遗忘权面临的困境2.1现实的价值冲突与背后的利益关系2.2不同法制背景下的选择2.3操作的可行性与施行效果3.确立被遗忘权为独立权利3.1被遗忘权的法理根底3.2无法融入其他权利框架3.3被遗忘权的权利属性4.被遗忘权在中国权利体系下如何自处4.1不能融入目前中国的某项权利之下4.2被遗忘权的中国内涵4.3完善相关的司法程序机制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开展〕欧盟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将被遗忘权置于擦除权之后的括号内,并结合详细情形将权利客体指向那些过时的、不相关的、不必要的信息。
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441fa5bcd0d233d4b14e69ba.png)
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历史学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1010200001杨彬广西资源县七月半河灯歌节文化内涵研究脞说黄振南2.201010200002奉有凤贺州瑶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以盘王节为例何海龙3.201010200003覃飞艳晚清时期的广西政府性平时社会救济研究邓永飞4.201010200004蓝卫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民间歌谣传承与保护探析何海龙——以壮族“三顿欢”为例5.201010200005蓝崇方忻城莫氏土司的军事活动及其影响探析蓝武6.201010200006李金明主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刘晖龙7.201010200007黄建勇清代协饷制度广西实施宾长初8.201010200008闫慧芳山西省中阳县民间剪纸传承与保护探微黄振南9.201010200009程冉论清代婚姻制度的两面性——以《红楼梦》为例邓永飞10.201010200010张博闻“土司学”研究态势及其学科构建刍议蓝武11.201010200011张永1930年代中国白银危机探因黄振南12.201010200012刘骏丽浅析中国在南苏丹问题上的决策:1956—2014范丽萍13.201010200013张吴斌明代桂林景观建筑变迁对当今旅游发展的启示刘祥学14.201010200014栗颖高中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李庆忠15.201010200015甘甜甜论蒲庙五圣宫的发展及历史意义范玉春16.201010200016廖碧霞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妓女发展状况(1927—1937)黎瑛17.201010200017李达铎中学历史教学校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刘晖龙18.201010200018农福娘孔子学院在越南述评范丽萍19.201010200019韦柳青从《申报》女性服装广告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女性审美特点黎瑛20.201010200020白文越清末新政与广西社会现代化转型黎瑛21.201010200021闵启燕广西铜鼓文化内涵、保护与开发研究廖国一22.201010200022覃天娇试论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知识分子与反战运动范丽萍23.201010200023李珍抗战时期桂林的城市发展与景观变化宾长初24.201010200024唐润莲宋代广南私盐的几个问题汪天顺25.201010200025李丽萍近代梧州城市转型与景观演变宾长初26.201010200026于萍浅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以人教版“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邓璟生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为例27.201010200027李燕“活化”高中历史地图的运用研究李庆忠28.201010200028何天凤1927-1949国民政府财政预决算对比分析——以中央、省两级财政徐毅为背景29.201010200029陈丽宪一个乡村士子眼中的近代衰乱之世——以《退想斋日记》为研究中宾长初心30.201010200030郭莹莹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红色历史故事为例邓璟生31.201010200031宋业贵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析刘晖龙32.201010200032陈润娟论近代北海水上人家的生存状态宾长初33.201010200033李文丽李纲战术思想研究汪天顺34.201010200034劳永进新课改实施下历史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研究刘晖龙35.201010200035张厶文以古代建筑为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广西钦州为例邓璟生36.201010200036黄芬插图在中学历史情境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刘晖龙37.201010200037陆顺基浅析村落文化的传承及其对现代社会价值的影响宾长初——以大芦村为例38.201010200038曾永梅广西灵山县几项代表性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与开发廖国一39.201010200039陈柳妃高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邓璟生40.201010200040班露露新课程高中历史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探究邓璟生41.201010200041霍春英新课程高中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探析刘晖龙42.201010200042韦秀洪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教育邓璟生实习改革为例43.201010200043李杰亮论英国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关系变化(1964-1968)王本涛44.201010200044苏芝桂试论阿罗约时期的菲中关系:2001—2010范丽萍45.201010200045覃一芳龙启瑞《经籍举要》述论韦勇强46.201010200046张煜丽石刻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桂海碑林为例邓璟生47.201010200047许晓彤新桂系时期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投资研究黎瑛48.201010200048谢瑞恩《全球通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庆忠49.201010200049庞春燕抗战时期华侨对广西的贡献——以桂东南地区为例唐凌50.201010200050黄金红宋代中原文化在广西传播的研究蓝武51.201010200051黄榆探析1915——1937年中国新女性的就业特点黎瑛52.201010200052陈思媛广西陆川客家祭祖文化探析何海龙53.201010200053贾绪振浅谈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战场救护活动黎瑛54.201010200054陶镇连桂东南宗祠建筑文化述论何海龙55.201010200055张小莲现代话剧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影响述论邓永飞56.201010200056冯秀秀宋代邕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多维探究蓝武57.201010200057柳广凤高中历史文字史料教学实践探究邓璟生58.201010200058刘楚妍明清榜姓探讨邹长清59.201010200059梁丽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课前提示”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李庆忠60.201010200060陈宇新桂系时期广西“新民团”探析黎瑛61.201010200061黎宇萍论北流宾兴组织在清代广西的地位与作用唐凌62.201010200062高久龄高中历史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研究李庆忠63.201010200063李君兰“北师大”版书眉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李庆忠64.201010200064韦雅静高中历史道德情感教育研究李庆忠65.201010200065宁文力论明代广西的学校教育蓝武66.201010200066付彩莲“康乾盛世”与西南边疆的开发——基于凌云县历史碑刻及文献资唐凌料的分析67.201010200067朱彩云宋代广西人口与农业的发展周建明68.201010200068黎静玲清代至民国时期贺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迁邓永飞69.201010200069潘梅明清时期贺州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探析范玉春70.201010200070蒙春莲清代刻书发展趋势的量化研究——来自于《全清分省分县刻书考》、徐毅《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的证据71.201010200071刘建军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探究刘晖龙72.201010200072李玉清代公共建筑成本的量化研究——来自碑刻的证据徐毅73.201010200073李红梅广西出土汉代铜镜与社会生活初探廖国一74.201010200074刘博杰论“三寓政策”与新桂系的军事建设黎瑛75.201010200075佘丹丹清代出版机构考徐毅76.201010200076何景虹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以合浦郡为中心周长山77.201010200077杨乔叶论民国初年旧桂系的“清赋”行动宾长初78.201010200078铁元神试论中国北方家马起源问题——以甘青地区为中心廖国一79.201010200079李婉莹北宋农业经济历史研究汪天顺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0910201060梁开胜广西靖西县边境旅游发展策略探析钟珂2.200911701250罗巍兴安县灵渠景区的开发空间廖文芳3.201010201080叶永俊桂林市香港游客旅游活动研究廖文芳4.201010201081成碧秀上林县金莲湖综合景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杨亚斌5.201010201082曾文杰桂林恭城文庙国内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发展研究吴晓山6.201010201083韦文智发展罗城山野葡萄酒旅游探究农朝幸7.201010201084廖国俊毛南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吴晓山8.201010201085麻博文桂林游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以桂林景区为例马艺芳9.201010201086杭茜北京故宫可持续发展研究——“适时门票涨价”廖文芳10.201010201087徐利娟旅游标准化建设对旅行社的影响——以桂林南北假日旅行社为例徐洁11.201010201088杜红雪浅析沈阳满族民俗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吴晓山12.201010201089祝家佳试论新《旅游法》对我国旅行社经营的影响李敏13.201010201090王佳君酒店个性化服务的优化与发展研究—以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为例廖勤14.201010201092邹京瑶宗教文化对庐山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张燕15.201010201093杨洁桂林尧山景区旅游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吴晓山16.201010201094李婷婷浅析王府井希尔顿酒店管理培训生项目覃江浩17.201010201095陆克茂漓江机动竹筏噪音污染调查研究杨亚斌18.201010201096卢虹朱我国特种旅游项目安全事故处理机制探究——兼对阳朔热气球事故处理的反思杨亚斌19.201010201097韦妍武鸣伊岭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研究陆军20.201010201098朱小凤桂林高星级酒店品牌形象塑造吴晓山21.201010201100覃新平对旅游产品更新优化的思考——以南宁市灵水风景区为例王林22.201010201101李倩浅谈南宁市伊岭村乡村旅游发展徐洁23.201010201102孙家勤民族文化与主题酒店设置研究李闰华24.201010201103韦升笛浅论烟台金沙滩喜来登度假酒店餐饮部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吴笛霜25.201010201104陈玉婷南宁那马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陆军26.201010201105汤嘉敏钦州跳岭头民俗旅游开发徐洁27.201010201106梁敏广西鹿寨香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探析黄松28.201010201107张榕彩广西融安骑楼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吴晓山29.201010201108施佳伟桂林旅游城市化的现状与影响分析张燕30.201010201109高歆桂林欧美客源市场拓展策略研究谭丽林31.201010201110周玲玲桂林景区门票经济转型之困和应对策略初探王林32.201010201111刘灵丽兴安葡萄节旅游开发研究廖文芳33.201010201112李小芳基于社区参与下的灌阳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马艺芳34.201010201113邓微桂林漓江旅游富民现状及对策研究廖文芳35.201010201114李凯妍兴坪古镇特色旅游小镇发展对策研究陆军36.201010201115何泳龙梧州国际宝石节会展旅游开发研究廖文芳37.201010201116杨萧蓉我国境内国际品牌酒店服务补救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桂林喜来登和北京王府井希尔顿为例覃江浩38.201010201117卢滢桂林酒店业网络营销现状与发展研究王雪芳39.201010201118黄钦强梧州市休闲旅游产品现状及优化研究王雪芳40.201010201119江小敏广西藤县道家村乡村旅游发展探析王林41.201010201120莫万远在线旅游盈利模式创新研究——以携程网为例张燕42.201010201121罗舒敏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酒店营销策略探讨—以桂林五星级酒店为例覃江浩43.201010201122梁婷广西北海银滩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旅游者消费行为角度马艺芳44.201010201123陈承丹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研究徐洁45.201010201124黄荣珍桂林市高星级酒店钟点工雇用模式的现状及其优化吴笛霜46.201010201125罗谕蔓关于构建群众更加满意的导游服务创新体系——以桂林导游为例谭丽林47.201010201126刘静娴酒店培训体系完善初探——酒店奖励培训体系的构建王雪芳48.201010201127黄海容厦门悦华酒店的人性化管理途径探析刘小彤49.201010201128韦佳敏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行政楼层运营模式分析吴笛霜50.201010201129覃吉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推动下的旅游产品创新研究——以桂林为例徐洁51.201010201130莫龙娇浅析酒店基层员工满意度对酒店经营发展的影响—以桂林星际酒店廖勤为例52.201010201132杨文清桂林冠岩景区安全管理探析马艺芳53.201010201133庞攀浅析桂林帝苑酒店衰退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笛霜54.201010201132陈雪雁浅析玉林云天文化城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马艺芳55.201010201135王朝勇桂林熊村农家乐旅游开发路径研究杨亚斌56.201010201136黎夏宜大容山森林公园养生旅游开发研究农朝幸57.201010201137何丽梅西林句町文化旅游特色及开发策略钟珂58.201010201138陈翠莲论百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刘小彤59.201010201139黄普悦浅论百色市红色旅游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钟珂60.201010201140潘攀旅行社服务失误与补救策略探析——以桂林旅行社为例谭丽林61.201010201141黄春映贺州文化旅游现状与发展研究吴晓山62.201010201142林慧华黄姚古镇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研究陆军63.201010201143朱红艳田东红色旅游体验性产品开发设计研究陆军64.201010201144封华淼探讨王城景区与广西师范大学和谐共建问题杨亚斌65.201010201145梁三春凤山县三门海景区旅游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陆军66.201010201147覃国岸基于RMP分析的桂林市夜间旅游产品研究谭丽林67.201010201148韦承谟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探讨林刚68.201010201149韦再河大桐木湾村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杨亚斌69.201010201150韦贵方广西象州县九子洞庙会旅游开发研究王林70.201010201151 韦松探析桂林婚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王雪芳71.201010201152 何文莲深圳国旅出境旅游产品在南宁市的营销策略探析谭丽林72.201010201153 周春梅桂林乡村旅游深度发展对策研究陆军73.201010201154 李倩文网络负面口碑对酒店顾客购买决策的影响及决策研究覃江浩74.201010201155 尹春风云南腾冲温泉度假养生旅游发展研究陆军75.201010201156 刘思云南省那柯里茶马驿站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王林76.201010201157 张燕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旅游提升发展研究陆军77.201010201158 杨荣凤庆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李敏广西师范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1.200911701183 周雯婧南宁市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廖国一2.201010201159 梁昌宇从龙胜红瑶晒衣节看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李敏3.201010201160 罗丽娜探析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李闰华4.201010201161 樊晓雪网站修谱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大中华族谱网为例李闰华5.201010201162 李昳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性保护探索——以杨柳青年画为例沈继松6.201010201163 孙建波桂林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刘道超7.201010201164 张博华日本初音产业链分析及启示刘小彤8.201010201165 刘菁国际旅游胜地背景下独秀峰•王城景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彭家威9.201010201166 邵九生桂林维新变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江田祥10.201010201167 任靖网络游戏流行性影响因素浅析——以英雄联盟为例李天雪11.201010201168 钟林芷中国广西地区与日本冲绳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以横县鱼生和冲廖国一绳刺身为例12.201010201169 玉燕军网络小说经济化发展的SWOT分析李敏13.201010201170 杨正龙广西隆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现状与发展分析吴晓山14.201010201171 何紫兰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宾阳炮龙节的保护与传承陈国保15.201010201172 李哲杭州西湖后申遗时代保护开发建议陈洪波16.201010201173 李业免费开放背景下桂林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探析彭家威17.201010201174 苏亚丹农业旅游节庆走特色可持续性发展路线分析—以恭城桃花节为例彭家威18.201010201175 刘常青都市报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以三湘华声全媒体为例农朝幸19.201010201176 陈彩萍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及对王城博物馆的启示陈洪波20.201010201177 刘荣珍论潮汕文化对当地学校教育的影响陈国保21.201010201178 韦璇1949以后台湾考古学发展历程----以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集刊”袁俊杰为视角22.201010201179 黄明荣黄姚古镇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陈洪波23.201010201180 罗土粮桂林书画艺术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林刚24.201010201181 韩雯雯基于4C组合对郭敬明旗下文学作品营销策略的探讨林刚25.201010201182 杨群以赛事为核心推进高尔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例分析林刚26.201010201183 胡夏容从文化创意产业看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则、路径及方法——以“爸爸去哪儿”为中心刘道超27.201010201184 蓝丹绮中国古代文学的影视化之路——以《西游记》为例刘道超28.201010201185 莫秋群资源禀赋优势视野下博白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沈继松29.201010201186 侯群惠古民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究—以深圳观澜版画村为例农朝幸30.201010201187 韦金沙那坡黑衣壮文化旅游开发探析张燕31.201010201188 杨桂玲黄姚古镇文化旅游的ERMP分析张燕32.201010201189 覃奕论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可行性与效益——以广西东巴凤“金三角”寿乡旅游区为例陈国保33.201010201190 韦姣红民营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探究——以桂林市实体书店业为例廖勤34.201010201191 韦伟手机游戏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探究刘小彤35.201010201192 陆丽君宜州市“刘三姐”文化品牌战略研究彭家威36.201010201193 廖静桂林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李闰华37.201010201194 覃春红桂林旅游工艺品市场的调查研究廖国一38.201010201195 陆天浅论国内电子游戏产业陈国保39.201010201196 程瑶桂林影视基地的构建与发展对策李天雪40.201010201198 石凯楠舞台情景剧的现实构建: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理想冲突——以话袁俊杰剧《有一种毒药》为例41.201010201199 刘路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扬州青楼文化研究江田祥。
论文(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c1053c0b4c2e3f572763ec.png)
5.杜奋嘉.一个塔状的心理需求多层系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1卷第4期,1995.12
6.霍彤彤.20世纪贾母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4.4
7.雷鸣.贾母人生悲剧的女性视角探析[J].红楼梦学刊,2010.3
三、主要研究内容
贾母在《红楼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的形象是极其丰富的,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贾母这一形象一直受到红学家的重视。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贾母的身份、性格、思想等方面入手,对贾母这一形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斑斓的多重身份
(一)慈祥和蔼的老祖宗
(二)大权在握的女主人
1、威严的封建家长
2、睿智的决策者
(三)品位高雅的乐天派
1、乐天知命的享乐者
2、高贵典雅的审美者
二、对立统一的两极性格
(一)亲切善良的仁慈
(二)冷漠凶恶的残忍
三、抵触圆融的矛盾思想
(一)封建专制的保守
(二)开明民主的豁达
四、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1、著作研讨法
阅读、查等各类文学类文献资料,充分了解研究现状。
2、献资料整理法
从各种相关书籍,语料库里搜集丰富的贾母形象,在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理清研究思路,概括归纳出贾母的形象。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张弛.红楼梦中人[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1
3.夏于全.细说红楼梦中人[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
6.霍彤彤.20世纪贾母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4.4
广西师范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广西师范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eec0ff73cc7931b764ce1519.png)
12.
200610200014
刘美婷
图示板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李庆忠
13.
200610200015
程志强
甲午战争后中朝关系的转变及对东亚的影响
崔凤春
14.
200610200016
李 苗
浅谈泰国的汉语学习问题
付世明
15.
200610200017
连聪鑫
新桂系统治时期棉纺织业的发展及其对广西社会经济的影响
刘雪红
中学图书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邓璟生
51.
200610200057
周承伟
清代桂林科举鼎盛状况及其原因探讨
蓝 武
52.
200610200058
张贵彬
利用历史知识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意识教育——以中学历史学科为例
邓璟生
53.
200610200059
梁春娟
雷沛鸿的现代化教育思想
谭肇毅
54.
200610200060
刘道超
35.
200610200039
杨兴忠
中学历史教学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邓璟生
36.
2究
颜小华
37.
200610200041
张传萍
钦州客家民俗博物馆陈列构想——以冯子材故居为例
刘道超
38.
200610200043
吕 敏
从“乡村名片”看新农村建设发展道路( 以桂林市周边农村为例)
甘树华
试论清中叶以后广西学额的变化
徐 毅
32.
200610200036
郭泽芸
浅谈李宗仁、白崇禧的合作与桂系的兴亡
杨启秋
33.
基于单片机的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e922433c1ec5da50e270fd.png)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2015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何建安
内容摘要
学号:201113007619 指导老师姓名:丘森辉
本次设计的硬系统主要由供电电源模块、主控系统模块、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路面检测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几个部分组成。供电电源是整个系统的支持者,它 给整个设计系统提供能量,使系统能够运转起来;主控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控制者, 它指挥整个系统的运行,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整个系统运行的动力是直流电机驱 动模块;路面检测模块则相当于整个系统的眼睛,它能够准确地检测的路面的情 况,并将路面的情况反馈给主控系统;液晶显示模块是将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显 示出来。
关键字: 80C51 单片机 光电外红反射循迹 金属探测器 电动小
2.3.1 车体的比较与选择...................................................................................... 5 2.3.2 控制系统的比较与选择.............................................................................. 6 2.3.3 电机驱动的比较与选择.............................................................................. 7 2.3.4 电源及稳压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7 2.3.5 调速模块的比较与选择.............................................................................. 7 2.3.6 显示与提示音的选择.................................................................................. 8 2.3.7 平衡槽的制作............................................................................................... 8 2.3.8 系统框图....................................................................................................... 9 2.3.9 最终方案..................................................................................................... 10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11 3.1 STC12C5A60S2 单片机硬件结构.......................................................................... 11 3.2 供电电源模块........................................................................................................ 12 3.3 电机驱动的设计................................................................................................... 12 3.4 路面检测模块设计................................................................................................ 14 3.5 测速模块................................................................................................................ 15 3.6 显示电路设计........................................................................................................ 15 3.7 寻迹原理................................................................................................................ 16 3.8 金属探测仪............................................................................................................ 17 第四章 软件设计................................................................................................................ 18 4.1 循迹功能软件设计................................................................................................ 18 4.2 金属探测功能软件设计....................................................................................... 18 4.3 LCD1602 液晶显示软件设计................................................................................ 18 4.4 主程序流程图....................................................................................................... 19 第五章 测试数据、测试结果分析及结论........................................................................ 20 5.1 测试数据................................................................................................................ 20 5.2 测试结果分析........................................................................................................ 21 第六章 设计总结................................................................................................................ 21 6.1 对设计的小结....................................................................................................... 21 6.2 设计收获体会....................................................................................................... 21 6.3 对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意见或建................................................................... 22 致谢...................................................................................................................................... 22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报告(毕业设计选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报告(毕业设计选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a5b83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c.png)
指导教师
职称
学生年级
学生专业
汽车服务工程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
题目类型
1.工程设计型2.工程技术研究型3.软件型4.论文型√5.实验研究型
课题来源
1.生产2.科研3.教学√4.其它
使用情况
1.新题√2.旧题(使用次,有无改进)
选题的依据、目的、要求、工作量大小:
依据:汽车行进时所受阻力分为机械阻力和空气阻力两部分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有重要影响。
意义:由于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汽车车速的提高,汽车空气动力特性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设计汽车空气动力特性良好的汽车,是提高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重要途经,而高速汽车的空气动力稳定性是汽车高速、安全行驶的前提。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
研究方法:资料图片采集、流体运动数据分析研究
目的:提高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安全行驶性。
要求:本论文具有可操作性、创新性,符合现实生活要求。
工作量:工作量符合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主要内容:
一、 汽车车身空气动力学的重要性与发展。
二、汽车车身空气动力学基础分析。
三、汽车车身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四、汽车车身空气动力学的设计优化。
(3)按时完成各项论文任务。
教研室主任意见:
系主任审批意见:
技术路线:利用互联网和视频查阅相关资料和视频,根据现有车型车身空气绕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总结。
预期成果:定期完成论文。
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
(2)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应有创造性、主动性,独立完成任务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禁抄袭他人论文成果,请人代替完成;
选题报告范文
![选题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ffaa3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7.png)
2011年6月13日—2011年10月12日:由导师指导,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二稿。
2011年10月13日—2012年2月:完成论文三稿。
2012年2月—2012年5月:论文定稿。
2012年2月—2012年5月:论文定稿。
研究提纲
2.理论意义
通过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问题综合阐述,从根本上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理论上提出解决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的办法,加强各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加强他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衔接,加快社会救助立法等。从理论上提出我国社会救助未来的发展方向。
选题目的:
通过对我国现行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一个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
(二)拟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问题原因的分析,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我国社会救助问题的办法。
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阅读以前对社会救助研究的文献,对我国社会救助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2.跨学科研究法:从各个领域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数量研究法:通过收集到的数据,以数据为基础提出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3.近期很多人从整个社会救助体系的角度对我国社会救助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救助项目,社会救助立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们只是对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只是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我国社会救助问题的原因。如《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问题及完善》(赵禹,李霞, 2007),《我国社会救助体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敬珊珊,陈静,吴梅, 2005)。
分析我国社会救助的问题应该从整个社会救助体系出发,从多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原因出发,寻找解决我国社会救助问题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2f02d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2.png)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系别理学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位讲师论文(设计)题目婚恋交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研究综述(目的、意义及研究动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相亲交友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社交活动。
繁重的工作和乏味的生活占据了青年男女全部的时间。
乏味单一的生活方式扼杀了青年男女们所有的生活乐趣。
因而,相亲交友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为广大青年男女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交友平台,开发一个婚恋交友网站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方法、步骤:该网站包括前台和后台两个大的部分,前台部分由用户使用。
后台部分由管理员使用。
前台功能主要包括:会员注册与登录,交友信息查询显示,上传个人信息,修改个人信息,管理好友信息,婚姻推荐匹配,交友搜索功能,发布交友信息。
后台功能主要包括:会员个人信息管添加、修改及删除,管理婚姻推荐匹配信息,发布公告信息审核用户发布的交友信息。
拟采用的方法、步骤:本软件运用技术开发的Web应用。
开发软件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和SQL2008数据库。
系统分析阶段:2015年7月10日—7月31日,根据论文题目,写开题报告,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总体设计阶段:2015年8月1日—8月31日,进行功能性需求和各模块基本功能的分析;详细设计阶段:2015年9 月1日—10月31日,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数据库的设计、系统界面设计、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写代码;测试维护阶段:2015年11月1日—11月15 日,完善系统功能,进行系统测试。
论文撰写阶段:2015年12月1—2015年1月,总结并撰写论文,经导师审查。
主要参考文献:[1] 张海藩著. 软件工程导论.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 王晴,王建华,王歆晔著. 新编关系数据库与SQL Server 2008.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3] 邓乃琦,郭小芳,著. 开发与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13.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注:此表为学生填写。
广西师范大学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广西师范大学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51a031170722192e4536f6ed.png)
教师出题
否
3
201410200151
薄一涛
文化产业管理
结婚模拟类电视娱乐节目内容结构分析-以韩国《我们结婚了》为例
沈继松
教师出题
否
4
201410200152
刘爽
文化产业管理
桂林漆器传统技艺传承发展的文化产业研究
陈洪波
学生自拟
否
5
201410200153
魏义甫
文化产业管理
中国语境下“御宅”的文化身份探析
北海市海丝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廖国一
教师出题
否
15
201410200164
石慧洁
文化产业管理
广西村镇博物馆建设探析
陈洪波
教师出题
否
16
201410200165
徐佳伟
文化产业管理
快手软件的传播生态以及受众群体研究
陈国保
学生自拟
否
是
17
201410200166
傅丽
文化产业管理
对广西户外音乐节发展现状的思考——以绿野音乐节为例
沈继松
学生自拟
否
是
53
201410200204
梁晓阳
文化产业管理
广西近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陈洪波
教师出题
否
吴晓山
教师出题
否
47
201410200198
蒋佩园
文化产业管理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贺州园博园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
刘小彤
学生自拟
否
48
201410200199
叶青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及创新思考
李闰华
最新广西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完整框架优秀漂亮模板汇报
![最新广西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完整框架优秀漂亮模板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4ce93717bed5b9f3f80f1c0f.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研究思路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可行性说明
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思路
1 2 3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4
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点击输入文字
研究方案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 加文本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 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研究方案 可行性 STEP 1 STEP 3
STEP 2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点 击添加文本点击 添加文本点击
STEP 4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文本点 击添加文本点击 添加文本点击
5
2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4
3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
中选择粘贴。
国内研究 综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本科师范生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师范生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8f001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6.png)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1.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包括选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方面;
-分析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选题不当、研究方法不规范、论文结构不合理等,并探讨其成因。
2.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从学术素养、研究方法、学术诚信等方面,探讨提升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分析国内外优秀论文写作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3.论文写作教学改进研究
-针对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教学现状,提出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指导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论文写作教学评价体系,以提高论文写作教学质量。
(2)探讨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的规律和特点,为论文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3)为其他学科领域的论文写作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实践意义
(1)有助于提高本科师范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其未来从事教育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为高校教师提供针对性的论文写作指导,提高论文写作教学效果;
(3)促进教育部门对本科师范生论文写作的重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范生学术素养的培养。美国学者提出了“学术素养”概念,强调师范生在学术写作、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2)研究方法的训练。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部门要求师范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等。
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开题报告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a3c1935a8102d277a22f60.png)
1.研究目标:
由于高师院校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未来教师,而教育实习又是培养学生从师任教基本能力,陶冶学生高尚师德情操的重要途径。随着新世纪国内外教育形势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基础教育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改革的目标、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的深入研究,更新旧的教育实习观念,改革旧的教育实习管理运行模式,在借鉴当前区内外实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新型教师培养需要的实习新模式,切实提高师范生从师任教的能力,为我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研究目标就是要说明通过对什么内容的研究,运用什么样的手段,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段写的目的,要与下面的“主要内容”有关联,但不是照抄。)
(文献综述的内容应当与上面的“参考文献”相对应,离开参考文献所做的综述就显得没有依据,也容易导致抄袭现象的发生。本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写得还比较规范,但有些段落所写内容不是出自“参考文献”,这是不合要求的,其他同学在参考时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文献综述必须是对参考文献所做的综述。本文如果能把综述中提到的几个代表性模式的文献出处列到“参考文献”中就很好了。)
(二)写作阶段
年3月2日至3月9日,整理文献资料和数据。
年3月10日至3月31日,撰写论文初稿。
年4月1日至4月25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年4月26日至5月8日,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准备论文答辩。
(三)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的具体时间由学院确定。
七、预期成果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毕业论文,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毕业论文,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7e96dd3968011ca200913a.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毕业论文,报告) 第一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合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论批判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指导教师:日期:一、题目名称及来源(一)题目名称:论批判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二)课题作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口号,这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批判意识,发散意识,逆向意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意识。
其中创新人才最主要的特征是他们思维的批判性,批判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素质,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究批判意识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术创新能力。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一)研究目的1.理论拓展。
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而批判意识即是创新意识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批判意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利于拓展创新意识与创新人才关系的研究,丰富了创新意识中批判意识与创新人才培养关系这一具体领域的研究。
2.实证目的。
本文选取了部分地区和典型高校的学生,老师为研究对象,运用一定调查研究方法,既调查了部分地区高校研究现状,又科学分析了调查问卷等,得出了一些结论。
有利于把握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老师对批判意识认识与培养现状,有利于把握批判意识与创新人才培养关系,批判意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作用的研究,有利于对创新人才培养中重视批判意识作用提出一些关于学生,老师,学校主体的对策。
3.提出政策建议。
在理论探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重视批判意识培养提供了一些对策。
(二)研究的意义选题在本专业范围内,有利于发挥专业优势,培养运用所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学习,更新知识。
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
![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34b004669eae009581bec4c.png)
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校教字[2004]51号毕业设计(论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理、工、农、林科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前夕实践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选定的课题进行工程设计和研究,包括设计、计算、绘图、工艺技术、经济论证以及合理化建议等,最后提交一份报告。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为对本科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
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论文。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环节一、毕业设计的主要环节1.选题2.查阅中、外文资料3.调查研究4.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5.撰写开题报告6.工程设计或工艺设计(计算分析或试验研究)7.技术经济分析8.绘制图纸9.编写设计说明书10.编写中、外文摘要11.答辩二、毕业论文的主要环节1.选题2.查阅中、外文资料3.调查研究4.确定研究方案5.撰写开题报告6.实验研究、数据分析或资料搜集、整理7.拟定写作提纲8.撰写论文9.编写中、外文摘要10.答辩第三条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监督管理,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一、教务处职责1.研究、制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规定及其他有关文件。
2.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
3.组织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优秀学院评选。
4.汇总毕业设计(论文)有关数据、材料。
5.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二、学院职责1.成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各项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安排。
广西师大历史学2007届毕业论文选题
![广西师大历史学2007届毕业论文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8798959b6648d7c0c7464c.png)
从平乐粤东会馆看华南边疆商品经济发展及其影响
唐凌
92
76
81。33
86.3
86
2003020047
谢卢波
仫佬族的生育观念及社会变迁初探——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凤
梧村为个案
唐凌
85
86
73。3
81
2003020048
黄丽婉
新课改背景下都安县初
中历史教师队伍建设
李庆忠
87
77
83
83
2003020049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7届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及成绩
学 号
姓 名
毕业论文题目
指导 老 师
指导老师评阅打分
评阅人评阅打分
答辩成绩
二次答辩成绩
最终成绩
2002020004
陈考东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治理
谭肇毅
80
80
85.3
82
2003020002
何春球
“暗杀大王"王亚樵浅析
杨启秋
78
70
78。5
伍文浩
73
73
84
77
2003020006
向小敏
20世纪30年代美苏
建交评述
罗爱林
86
77
77。5
81
2003020007
农福就
清代改土归流对广西右江流域婚丧习俗的影响
韦勇强
87
86
78。6
84
2003020008
孟令阳
师范生心目中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调查与分析
邓璟生
80
76
80。7
79
2003020009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86f76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9.png)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毕业论文是指高等学校为对本科学生集中进展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
的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参考!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标准。
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这些都要写得详细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
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开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到达的详细目的,要解决哪些详细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到达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展研究或无法进展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研究内容要更详细、明确。
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广西师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附例)
![广西师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附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58999b647d27284a735180.png)
广西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一)封面:封面要使用学校统一格式。
(二)目录:“目录”两字黑体小二号、居中,“目录”两字间空四格、与正文空一行。
各部分名为宋体小四号字,各小部分名间有缩进,正文大纲级别以及目录格式(以文科为例)如下:一、XXXXX (1)二、XXXXX (2)(一)XXXXX (3)(二)XXXXX……… 5 (注:XXXXX表示文字,尾部数字为目录索引页目)(三)题目: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个字以内,论文题目用黑体三号字。
(四)署名:论文署名的顺序为: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姓名,用宋体小四号字。
可用以下表示:专业:XXXXX 学号:XXXXX 学生姓名:XXXXX 指导老师姓名:XXXX(五)内容摘要:中文内容摘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200-300字,用宋体小四号字,其中“内容摘要”四个字加粗。
(六)关键词:一般为3-6个,用分号隔开,用宋体小四号字,其中“关键词”三个字加粗。
(七)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体可以参照《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
字数一般要求为:理工科不得少于6000字,文科不得少于8000字(其中外语类专业论文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
毕业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注明出处(引注),涉及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标题序号从大到小的顺序文科为:“一、”“(一)”“1.”“(1)”“①”……。
理工科为:“1”“1.1”“1.1.1”……。
(八)注释: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按学术论文规范注明出处,注序要与文中提及的序号一致。
注释方法参见参考文献顺序。
(九)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参考文献和附录,参考文献按照以下格式排列: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选题过程总结报告范文(3篇)
![选题过程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0b125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第1篇一、引言选题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够为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还能够激发研究者的兴趣和动力。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在选题过程中的经历,分析选题的依据和思路,以及选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我决定以教育改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对策。
三、选题依据1. 理论依据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研究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教育改革进行深入剖析。
2. 实践依据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 研究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对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教育学理论,推动教育改革研究的深入发展。
四、选题思路1. 确定研究主题在选题过程中,我首先明确了研究主题:教育改革。
然后,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质量提升等。
2. 查阅文献资料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改革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通过文献综述,我掌握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
3. 设计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对教育改革进行深入剖析。
4. 确定研究内容根据研究主题和文献资料,我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2)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3)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4)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五、选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问题一:文献资料查阅困难在选题过程中,我发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存在一定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梁光福.如何取得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
[5]孙淑晶,张兵,徐恩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3):25一27。
[6]李子运,陈剑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基于“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尝试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与选题相关的前人研究现状简述:
国内不少学者分别对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做了大量的研究,如郭善渡的《信息技术课与“任务驱动教学法”》,侯宏霞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李斌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四环节》,杨旭东的《关于“协作学习”教学的思考》,孙淑果的《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探析》等等,都只针对任务驱动或是合作学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而对与任务驱动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法的探究比较少,目前我看到的主要有徐明成的《基于“任务驱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合作一探究”教学法探讨》,何永玲,郑艳华,郭穗勋的《“任务驱动”方式与“小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等对任务驱动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法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这写论文研究的绝大部分都是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中的合作学习的探究。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探究则很少。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中的合作学习也只是在理论上的研究,做出了具体实施的案例则非常少。
[7]侯宏霞.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8]孙淑果.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探析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
[9]宁波市孔浦中学 杨旭东.关于“协作学习”教学的思考[N]. 成才导报.教育周刊 , 2005
[10]徐明成.基于“任务驱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合作一探究”教学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2):37一39·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1、11月20日学生初定选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12月26日师生见面写开题报告
3、2009年12月27日—2010年1月30日收集资料
4、2月1日—3月30日完成初稿
5、4月1日—4月30日修改定稿
6、5月10日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林慧杰.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与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索[J].校长阅刊,2006,(9):58一60.
基本思路:
1.桂林市十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2.桂林市十九中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感受
3. 分析桂林市十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敢兴趣的原因
4. 针对“数据筛选”这节内容设计一个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法案例
(1)学习者分析
(2)教材内容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理念和方法
(5)教学过程设计
5. 课后总结与反思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在实习期间我沿用了信息技术课传统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然而,我发现这样做并未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出现倦怠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新课改后的目标是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和设计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课改后教材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出现,突出了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协作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任务驱动和协作学习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开创学生的创新思维。
[11]何永玲,郑艳华,郭穗勋.“任务驱动”方式与“小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程序设计实验教学[ J].计算机教育, 2007(6).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名:年月日
注:不够可另加附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发现传统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弊端,根据信息技术课改新教材的教学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设计教法上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本文重在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法案例。通过任务驱动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再对信息技术课感到枯燥乏味。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广西师范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
学 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 号
0022
姓名
梁燕萍
指导教师姓名
梁晓峰
职称或学位
工程师
论文(设计)题目
初二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相结合教法案例
题目来源
A.教师出题( ) B.学生自拟 (√ )
请在选项括号内打“√”
是否科研项目
A.是 ( ) B.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