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时标准船

合集下载

日本帝国海军战列舰大全

日本帝国海军战列舰大全

金刚Kongo比睿Hiei榛名Haruna雾岛Kirishima扶桑Fuso山城Y amashiro伊势Ise日向Hyuga长门Nagato陆奥Mutsu大和Y amato武藏Musashi“金刚”号(Kongo)“金刚”号(こんごう)是日本海军战列巡洋舰金刚级的1号舰。

经过2次大幅度改装后变成高速战列舰,并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活跃。

也是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使用唯一的外国制造的主力战列舰。

舰名的出处是按照巡洋舰命名方式以大阪府的金刚山来命名。

日本海军命名惯例是参照日本舰船命名惯例的。

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7年决定建造,最初计划是装甲巡洋舰。

但有鉴于英国1906年计划的革命性设计的战列舰无畏号战列舰完成,及其后1909年比無畏級更强的超级无畏級戰艦猎户座級动工,因此于1911年金刚改为建造成战列巡洋舰。

而当时日本海军于1907年计划的國産战列巡洋舰河内级正在建造中,但在构想和技术上的均落后于欧美海军列强建造的战列舰,因此金刚建造过程中同时有引进英国技术和设计的目的,日本日后还依据随金刚引进的设计图自力建造了3艘同级舰。

原本是作为轻防御的巡洋戦舰,但在第一次改装时虽然强化了防御力但仍并不充分。

而在日德兰海战以后、面对远距离炮战中大口径炮弾呈大角度落下的状况,防御更明显薄弱。

亦因为其他日本战列舰为舰体的主要部分作重点的防御,而显得金刚级不论甲板的全体防御、装甲都是普遍薄弱(简单来说,由于吸取了需强化金刚级水平防御的教训,所以其后在其他的日本战列舰中开始设置有效的水平防御)。

但是,本级在改装后成为日本战列舰中唯一能超过30节的高速,因而最适合成为空母机动部队的随伴舰,4只同级舰亦是在参战中以舰龄最老的战列舰身份活跃。

金刚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与与同级舰榛名共同执行南方攻略部队的支援任务,并与进出新加坡的英国海军最新锐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对峙但没有交战的机会。

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攻防战中与日本战列舰榛名初次炮击亨德森机场飞行场,令飞行场一时间不能正常运作。

野战攻城火器与战船

野战攻城火器与战船

野战攻城火器与战船网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内有2-4人,装备二三支鸟枪。

战时二三百船蜂聚蚁附。

鹰船:轻型,两头尖翘,不辨首尾,进退如飞,机动性强。

四周用茅竹密钉以掩护,竹间留铳眼。

常冲入敌阵,与沙船配合。

连环船:轻型,长4丈,形似一船实为二船。

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用2铁环相连。

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上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并有火铳,后船安桨载乘士兵。

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并点燃各种火器,同时解脱铁环,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敌船遂焚。

子母船:轻型,母船长3丈5,前2丈,后1丈5,只有两边舷板,内空,有一小船,上有盖板,有4桨可划,用绳索与母船绑。

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药火线。

战时母船迅速抵近敌船,钉在一起,点燃母船后人乘子船而返。

火龙船:轻型,分三层。

以生牛皮为护,上有铳眼,中置刀板,钉板,下伏士兵。

两侧有飞轮,4名水手。

先伪败于敌,诱敌登船,开动机关,使敌从上层落入中层刀板钉板中。

赤龙舟:轻型,船身像龙,分为3层,内藏火器刀枪。

船首如龙头张口,内藏士兵一人,侦察敌情。

龙背用竹片钉之,胸开一小铁门,两侧各有1口供一兵划桨。

身有坚木架2个,船龙骨以铁坠,使船平稳。

内部除兵器外不装他物,2兵于其内发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

常以数百船齐射攻敌。

苍山船:小型,吃水5尺,装备佛郎机2门,碗口铳3个,鸟枪4把,喷筒40个,烟筒60个,火砖30块,火箭100支,药弩4张,弩箭100支。

全船37人,水手4人,战(蟹)士33人,编三甲。

第一甲佛郎机与鸟枪,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车轮舸:以轮击水的战船,长4丈2,宽1丈3,外虚边框各1尺,内安4轮,轮头入水约1尺,船速远快于划桨。

船前平头长8尺,中舱长2丈7,尾长7尺。

上有板钉棚窝,通前彻后,两边伏下,每块板长5尺,宽2尺。

作战时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后掀开船板,士兵立于两侧,向敌船抛掷火球,发射火箭,投掷标枪,毁杀敌船。

日本二战重巡洋舰图文集(完整珍藏版)

日本二战重巡洋舰图文集(完整珍藏版)

日本二战重巡洋舰图文集(完整珍藏版)至1945年战争结束,日本海军共建造或改装并投入作战的重巡洋舰18艘。

1922年2月6日,世界海军强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

根据该条约的标准,签约国新造的巡洋舰标准排水量限制在1万长吨(10160公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8英寸(203毫米)。

一、古鹰级:该级别2艘1、古鹰号(Furutaka)重巡洋舰。

以日本广岛市江田岛古鹰山命名。

设计者是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是第一次采用波型甲板的重巡洋舰,是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重巡洋舰。

1922年11月17日在长崎三菱造船厂开工,1926年3月31日竣工。

1939年1月30日进行近代化改装。

战史:太平洋战争中参加关岛攻防战及第二次威克岛攻略作战、新几内亚支援作战、所罗门海战、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夜间炮轰作战、埃斯帕恩斯角海战。

1941年12月1日第一舰队第6战队标准排水量(原设计):7950吨,改装后:10507吨尺寸:长:185.17米宽(原设计):15.77米,改装后:16.93米航速(原设计):34.5节,改装后:33节航续力:14节/时7000浬武器装备:主炮:200毫米口径双联装炮3座,改装后:203毫米口径双联装炮3座120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127毫米口径高射炮4门改装后新增25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射机枪42座改装后新增13毫米口径四联装高射机枪4座改装后新增30管120毫米口径防空火箭8座其他:610毫米口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12门,改装后为8门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1架,弹射机1座,改装后:固定翼九四式水上侦察飞机2架,弹射机1座人员编制:625人结局:1942年10月12日夜间,完成炮轰瓜达卡纳尔岛安德森机场任务后,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中,遭到已安装对海和火控雷达的美军舰队舰炮的集中炮击,舰上发生大了火灾,沉没在埃斯帕恩斯角海域。

2、加古号(Kako)重巡洋舰。

以日本兵库县播磨平原上的加古川(河)命名。

日本一战前驱逐舰简史

日本一战前驱逐舰简史

浦风型
大型驱逐舰,装载了亚罗公司设计的新型蒸汽轮机。曾计划使用柴油机以延长续航力,第1次大战爆发后获得德国vulcan 公司制.造的减速流体阀并最终使用蒸汽轮机。全长87.6m、水线宽8.4m、吃水2.4m、标准排水量810吨。主机为布朗.寇蒂斯单级减速齿轮汽轮机2座2轴、主锅炉亚罗式重油水管锅炉(汽圧力18.3气圧)3座、功率22000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15节/1800海里。武器为12cm/40cal单联装炮1门、8cm/40cal单联装炮4门、53cm双联装鱼雷发射管2具。乗员115名。共有浦风、江风2艘服役。
敷波型
为日俄战争时在旅顺从俄海军俘获的鱼雷艇所改装,拆除了艇首鱼雷发射管。全长58m、全幅7.4m、平均吃水3.4m、常备排水量400吨。主机为三胀式往复蒸汽机2座2轴、主锅炉为宫原式煤炭水管锅炉2座、功率3000马力、航速22节。武器为5cm单联装炮6门、37mm单联装炮3门、45cm单联装鱼雷发射管2具。乗员64名。共有敷波、巻云2艘服役、因艇型的同型舰。与雷型同样使用钓合舵,部分舵面暴露在海面。垂线间长67.3m、全幅宽6.3m、平均吃水1.7m、常备排水量363吨。主机为四汽缸三胀式倾斜往复蒸汽机2座2轴、主锅炉亚罗式煤炭水管锅炉(蒸汽圧力17.6大气圧、饱和温度)4座、功率6000马力、速度31节。武器装备为8cm单联装炮1座,,6cm单联装炮5座,45cm单联装鱼雷发射管2具。乗员62名。后来前部舰桥上六斤速射炮换装为十二斤速射炮、其余更换为无防盾山内式6斤速射炮。共有晓、霞2艘服役,参加了日俄战争。
皋月型
日俄战争时从俄海军俘获。原为俄海军Biedovy号350吨型驱逐舰。垂线间长64m、全幅6.4m、平均吃水1.8m、常备排水量350吨。主机为四汽缸三胀式直立往复蒸汽机2座2轴、主锅炉为宫原式煤炭水管锅炉4座、功率5700马力、航速27节。武器为8 cm单联装炮1门、5 cm单联装炮5门、45cm单联装鱼雷发射管2具。乗员62名。本型仅皋月1艘服役。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舷号命名规则及舰级区分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舷号命名规则及舰级区分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舷号命名规则及舰级区分日本海军在二次大战结束前,原本也是采用与世界各国一致的军舰命名原则,将旗下的军舰依照用途分为航空母舰(日语:航空母艦)、巡洋舰(日语:巡洋艦)、驱逐舰(日语:駆逐艦)等不同的级别。

但在战后日本开始施行战后宪法,禁止日本拥有攻击武力,原本的海军也遭解散。

直到1952年时,隶属于运输省之下的海上保安厅成立海上警备队,利用几艘自美军接收的巡逻舰(Patrol frigate)建立了一支小型的警备船部队。

之后1954年时警备队改编为海上自卫队,警备船也随之正名为警备舰,是今日日本“护卫舰”的前身。

为了强调其拥有的军事武力仅止于自我防卫用途,日本在战后所成立的自卫队,无论是使用的武器级等命名与人员阶级,全都采用全新的命名方式。

因此多种会在其他国家分开命名的作战列舰艇类别,在海上自卫队的船队中一律称呼为“护卫舰”,但在官方的英文译名中仍然沿用“Destroyer”的称呼方式。

1953年(昭和28年)日本着手计划建造新的水面舰艇,并根据保安厅警备队时代的命名方式,将警备舰区分为甲型警备舰(DD)与乙型警备舰(DE)。

1960年(昭和35年时),颁布新的海上自卫队训令,将警备舰根据用途细分为更多的舰级,其中主要的作战用船只分类为“机动舰艇”,并进一步细分为水面上的“护卫舰”与水底的“潜水舰”(潜艇)。

而护卫舰根据吨位尺寸的大小差异,分为甲型与乙型两种类别。

该训令在1961年秋正式生效,“护卫舰”的称呼也同步启用。

在两种护卫舰之中,虽然在正式的舷号编列上并未实际如此使用,甲型护卫舰(DD)常根据主要用途的不同细分为反潜用(DDK)、防空/多用途(DDA)与指挥用(DDC)等种类,而舷号方面一律使用“DD”编列之。

相对的,导弹护卫舰(DDG)、直升机护卫舰(DDH)与护卫舰(FFM)这三种较为后期才登场的舰种编号,则实际上被用于各舰的开发代号与舷号编列上。

直升机护卫舰(DDH)根据英文原名“Helicopter Destroyer”而简称为“DDH”,在预算编列资料上的正式类别名称为“甲III型警备舰”。

河内级战列舰

河内级战列舰

河内级战列‎舰(准无畏‎舰)200‎9-10-‎05 18‎:59‎河内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

‎河内级战列‎舰为日本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竣工的被称‎为弩级战舰‎(即无畏舰‎)的舰级。

‎同型舰2艘‎:即河内和‎摄津。

‎1907‎年日本内阁‎会议批准建‎造2艘战列‎舰(即“河‎内”号、“‎摄津”号)‎。

基本计划‎编号为“A‎-30”,‎河内是“伊‎号战舰”,‎摄津为“吕‎号战舰”。

‎1909年‎,开始建造‎河内级战列‎舰,并于1‎912年竣‎工。

摄津号‎战列舰采‎用飞剪型船‎艏河‎内级战列舰‎船体为平甲‎板船型,舰‎首大体为垂‎直艏(摄津‎号实验采用‎飞剪型船艏‎),司令塔‎位于操舵舰‎桥内。

主炮‎布置为前后‎中心线各一‎座双联炮塔‎,左右两舷‎各两座双联‎炮塔,可以‎保证每舷有‎8门主炮同‎时开火,与‎德国的拿骚‎级、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布置方式相‎似。

虽然该‎级舰因统一‎搭载305‎M M口径主‎炮而被称为‎“日本的第‎一级无畏舰‎”,但实际‎上搭载的是‎45倍口径‎M K X和‎50倍口径‎M K XI‎两种身管长‎度不同的3‎05MM主‎炮(增加前‎后两座主炮‎身管长度以‎增加射程的‎建议据说是‎东乡平八郎‎大将提出来‎的),与无‎畏号战列舰‎引用“全重‎型火炮(A‎l l-Bi‎g-Gun‎)”概念相‎背(后来有‎资料将其归‎类为准无畏‎舰)。

虽然‎河内级战列‎舰装备统一‎口径的主炮‎,但火炮身‎管长度不一‎致,作战时‎对校正、集‎中火力难免‎产生影响。

‎副炮为日本‎战舰中初次‎采用的“1‎910年型‎15.2厘‎米(45倍‎口径)炮”‎,配置为每‎侧舷5门。

‎其他的装备‎包括对鱼雷‎艇用的“1‎908年型‎12厘米(‎40倍口径‎)炮”12‎门、“7.‎6厘米(4‎0倍口径)‎炮”单装炮‎16门,4‎5厘米水中‎鱼雷发射管‎5座。

‎“河内”‎(Kawa‎c hi)以‎日本古代国‎名命名,即‎日本京畿区‎域的河内国‎。

详解战舰“大和号”

详解战舰“大和号”

战船大和号详细背资料1941年10月30日,大和号在宿毛湾鹈来岛和冲岛标柱间进行全速公试的画面,当时的状态为公试排水量69304吨,151700轴马力,螺旋桨每分钟223.2转,由桥本敏郎拍摄(照片为人工上色)。

用兵思路分析“大和”级战列舰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的战列舰。

但是,由于日本海军的战列舰用兵思路存在致命缺陷,致使大和级在建成后始终处于一种作用不明的暧昧状态,以至于被当成联合舰队的水上豪华饭店使用。

对实力不足的日本国力和日本海军兵力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回顾整个1930年代,我们会发现当时的日本海军对战列舰的速度要求,并非是以能够伴随机动部队航空母舰作战为标准,而是遵循传统的教科书式炮战思路,即“以最快速度接敌”来确定的,其目的是尽快抢占T字阵横列阵位。

日本海大海战后,“日本马汉”秋山真之(此君留美期间的导师是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马汉,被东乡平八郎誉为“智谋如泉涌”的战略家)参谋所说的“由于联合舰队具有3节速度优势,所以取得了海战胜利”的说法对此后的日本战列舰设计思路影响很大。

在海军中这种思想受到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亲王、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和舰政本部部长中村良三为首的,拥有一大批可以说都是闻着对马海战的硝烟味成长起来的十九世纪的东洋“80后”们粉丝的死硬“战舰派”的推崇。

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炮术学校的教范中将此归纳为“最大限度活用极少的机动力优势,极力缩短跟敌人的炮战斗距离”。

但是,日本战列舰部队与美国战列舰部队之间只有4~5节的速度差,并不足以带来很大的优势。

在高海况情况下,航速30节的战列舰编队与航速27节的战列舰编队相比,其速度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再有,同是在高海况状态下,像大和级这样的战列舰,其稳定性显然优于为追求高速而舰型细长的“衣阿华”级,因此命中率也会优于对方。

伏见宫博恭亲王(1875.10.16--1946.8.16),元帅海军大将,大勋位.功一等。

二战时期日本航母一览

二战时期日本航母一览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也是美日大规模舰船集结竞技的地方。

在这里,航母战斗力的强弱成为了海战胜败的关键。

从日本海军以6艘航母为主力偷袭珍珠港开始,历经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争夺战、马里亚纳海战,到莱特湾海战期间日本海军航空母舰的有效战斗力被完全摧毁为止,几乎每次海战都有航母出现。

在此,本文详细盘点了日本二战期间使用的航母,他们大致可分为舰队航空母舰、轻型航空母舰和护航航空母舰三种。

二战日本“凤翔”号航空母舰凤翔号凤翔级是世界上第一级作为航空母舰来建造的舰艇,只有1艘凤翔号。

自航母诞生以来,日本海军也一直关注着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发展。

早在1913年,日本海军就着手将一艘商船“若宫丸”号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

1920年,日本海军在浅野造船厂又开工建造了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并于1922年12月建成服役,由于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状上层建筑,因而被称为第二代航母,以区别于第一代“平原型”航母,它在“外貌”上已经颇像现代航母了。

凤翔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作为航空母舰来建造的军舰,虽然开工比英美的航空母舰晚,下水却早几个月,因此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的桂冠就带了它的头上。

二十年代时,为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战术和甲板飞行训练积累了经验。

“凤翔”号全长168米,标准排水量7470吨,最大航速25节。

该舰在甲板前部有大约5度的下倾斜坡,两部升降机沿飞行甲板中线布置。

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结构,一个小型岛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

三个烟囱可向外侧倾倒,以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

但是经过试验,日本海军发现“凤翔”号的岛式结构并不是很合适。

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建筑在起降时显得非常碍事。

为了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日本海军于1924年又拆除了岛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纯种航母”又恢复成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这从发展上讲是一种倒退。

1934年时本舰已经成为二流战舰,1935年9月26日在海军演习中遭遇飓风,前甲板被压坏。

1:350二战日本陆海军舰船模型

1:350二战日本陆海军舰船模型
16
青岛社出品
伊-20 青岛社出品
伊-27 青岛社出品
AFV 出品
17
伊-37 青岛社出品
伊-41 青岛社出品
伊-47 青岛社出品
18
伊-54 Pit-road 出品
伊-58 Pit-road 出品
【竣工状态】AFV 出品
【后期状态】AFV 出品
伊-365
19
青岛社出品
伊-400 田宫出品
【透明版】田宫出品
1/350 二战日本陆海军舰船模型
使用说明:本文旨在为广大静态模友提供一个即及时又全面的有关目前 1/350 比 例二战日军舰船的资料,一旦有新品本文会及时更新。如果您发现文中同一品牌不同年代出的同一款模型只列出最新一款的(一般是考究最 细的),同一品牌含有赠送其他东西的只列出普通版的,因为这种特别版存世量 较少,有的甚至只在日本本国有。
凉月 【1945 年】小号手出品
鹈来(三式投射机装备型) Pit-road 出品
海防舰
鵜来(大掃海具装備型) Pit-road WB02 3800 日元
14
丙型 Pit-road 出品
丙型(後期型) Pit-road 出品
日本丸
石炭输送船
15
青岛社出品
海王丸 青岛社出品
伊-门 【开战时】长谷川出品
4
【莱特湾海战】长谷川出品
陆奥 长谷川出品
妙高 青岛社出品
重型巡洋舰
足柄 青岛社出品
5
那智 青岛社出品
羽黑 青岛社出品
高雄 青岛社出品
爱宕 青岛社出品
6
摩耶 青岛社出品
鸟海 青岛社出品
最上 【早期型】田宫出品
【晚期型】田宫出品

二战日本最强三大倒霉驱逐舰

二战日本最强三大倒霉驱逐舰

第三:日本“野分”(Nowaki)号驱逐舰
“野分”号是雪风的姊妹舰,同属“阳炎”级。虽然名气不如前面几艘大,但“野分” 有个很特别的本事那就是击沉自己人,比较知名的牺牲品有“赤城”、“大凤”号航母,“鸟海”、“筑摩”和“铃谷”号重巡洋舰。有人做过统计,“野分”恐怕是世界上击沉军舰总吨位最大的一艘驱逐舰,但很不幸的是这些牺牲者多数都是自己人。“雪风”和“时雨”虽然会给自己人带来霉运,但毕竟一般不会朝自己人开火,“野分”号在这方面来看就凶猛得多,尽管它只是按照上头的命令击沉已严重受损的己方舰艇,但仍背上了一个“补枪王”的恶名。或许是由于这些炮下亡魂的怨念,“野分”最后也恰恰是因为“补枪”导致了自身的覆灭:在1944年的莱特湾海战中,它由于奉命击沉己方三艘重巡洋舰掉队,之后在追赶大部队途中倒霉的撞上美军舰队(据说是转错了方向),孤身和满腔怒火的美军 34特混编队遭遇,结果找不到日军主力的34特混编队6艘新型战列舰、8艘巡洋舰以及一票驱逐舰,把足以战翻一个舰队的饱和火力发泄到“野分”号身上,直接把“野分”号打成零件状态。在若干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炮火之下灰飞烟灭.
为什么?因为时雨号是联合舰队里面RP值最低,逢战必败,逢败必跑。
雪风好歹也会打捞落水的,时雨可是从来不干这事,终于在1945年年初遭到报应。。。
来看看:
1942.5.7-5.8.珊瑚海海战,时雨为日本航母担任护航工作,无伤亡。
1942.10.14-10.15?瓜岛战役,参加炮击瓜岛的行动,无伤亡。
野分号最后的结局,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下边是美军对于击沉野分号的描述:
“在那么远的距离,我们新泽西号不可能认出击沉的是什么类型的日本军舰,所以我通过电传向前方各舰询问。回来的答案,真可算是对我们夜战观察准确性的最佳礼赞。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有多强 日本人吹嘘顶好几架航母结果一出场就没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有多强 日本人吹嘘顶好几架航母结果一出场就没了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有多强日本人吹嘘顶好几架航母结果一出场就没了本文导读:比如,日本人的海军师从于英国,英国海军是一支拥有厚重历史的军队。

厚重的历史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与骄傲,还给他们带来了固有成见和固步自封。

而日本人在学习英国人的同时,也学来了这种坏毛病。

一战之后的世界海军变幻莫测,大家都在发展自身科技,希望能在下一次海军大战中占领海军的制高点。

日本海军内部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发展航母,一派主张发展战列舰。

最后,趋于保守的日本海军最后选择了前者。

所以,他们集全国之力,制造出了世界上最不中用的军舰:大和号战列舰。

这艘战列舰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7万吨。

而美国人在战后建造的两级航空母舰都没有达到这个数字。

除此之外,大和号还拥有460毫米口径巨炮,这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当然了,这也是海军历史上最大口径的巨炮。

这款战舰自从问世一直都是秘密。

而日本人也本打算在未来的日美决战中将其作为杀手锏使用。

这款武器甚至连很多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而美国人直到开战后,从种种迹象里才分析到这款巨舰的存在。

可以说,它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之好。

可是,这款大型军舰却成了一款不折不扣的鸡肋。

这款军舰自诞生以后就没有真正的出现在一线战场过。

而是一直作为旗舰停泊在二线后方,而军舰上却提供者各种各样的美食给军官们享用,所以又被讥讽为旅馆。

甚至直到沉没,这艘军舰才打过一次仗。

不过,大和号的战绩直到最后也才是两艘小小的驱逐舰。

两艘军舰排水量加起来不足他的十分之一。

可以说它对于国力凋敝,制造业贫弱的日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如果日本人一开始就将这些钢铁等材料用于制造航母,那么,战争初期的形势可能就换了一种模样。

甚至,日本人将会打赢在1941年到1942年之间的所有战争。

美国想要获得战争的胜利,可能就不如现在这么轻松了。

可是,历史不容假设。

由于飞机的登场,巨舰大炮根本就失去了自己的舞台。

大和号一直到1945年才迎来了自己的独自任务,一场自杀式的任务。

日本装甲巡洋舰[资料]

日本装甲巡洋舰[资料]

鞍马级战列巡洋舰鞍马级装甲巡洋舰共2艘,即鞍马号(Kurama)和伊吹号(Ibuki),两舰在1912年8月舰级变更为巡洋战舰即战列巡洋舰。

筑波级的设计主管近藤基树造船中将,他在设计筑波的同时还涉及了萨摩级战列舰和鞍马号巡洋舰。

鞍马是筑波的武备强化型,代号“寅号装甲巡洋舰”,1905年8月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时日俄战争即已结束,由于大量俘虏的俄国战列舰需要进行修复改装,因此其建造工事大幅度延误,直到1907年10月才下水,比与其晚开工1年4个月的姐妹舰伊吹号同时下水。

伊吹号的建造费用并不属于日俄战争当中的“临时军事费”的一部分,而是沿用了早在1903年即已到位的第3期海军扩张计划的“三三舰队”拨款,与鹿岛号和香取号属于同一批军舰,代号为“第一号装甲巡洋舰”,排在筑波级和鞍马号之前,但由于其船台被让给安艺号的船壳建造工事,因此也迟迟没有开工,但开工之后进度极其迅速,6个月后便已下水。

这是为了对抗英国“无畏号开工4个月就下水的记录,所有工人都停休加班所致。

伊吹号和鞍马号的外形极其相像,区别只是鞍马号的烟囱稍显细长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伊吹号在日本主力舰中首度采用了涡轮机驱动,其主机是从美国进口的燃气轮机,最高航速达22.5节。

美国海军在数年后才在北达科他级战列舰上搭载此类主机。

小小的技术抢先,又令后来的日本海军史研究者们沾沾自喜。

鞍马号1905年8月23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动工,1907年10月21日下水,1911年2月28日竣工。

1911年4月在第二舰队司令官岛村速雄的率领下赴欧洲参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1912年列为战列巡洋舰,一战中式第一南遣舰队旗舰,在太平洋搜索德国的东亚舰队。

1923年9月20日因华盛顿条约而除籍,次年1月在神户制钢所解体完毕。

伊吹号1907年5月22日在吴海军工厂动工,1907年11月21日下水,1909年11月1日竣工。

1911年前往泰国,参加国王加冕仪式。

一战时前往澳洲海域对抗德国东亚舰队,随后护送澳大利亚运兵船前往欧洲,参加加里波利登陆战。

二战日本重巡洋舰

二战日本重巡洋舰

二战日本重巡洋舰——古鹰级(Furutaka)重巡洋舰古鹰级共2艘,分别是古鹰号和加古号【古鹰号 Furutaka】古鹰号和加古号是日本海军中最早装备二十厘米炮以上的主炮的重巡洋舰,在当时,七千九百吨的排量,二十厘米单装炮前后各三基,还有六十一厘米鱼雷发射管共十二门的重装备,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了. 本舰的炮塔配置十分有趣,和日本海军后来的其它重巡洋舰一样,极具日本军舰的特色,前后各三门二十公分单装炮,采用了奇特的配置方法,大约是如此:第一炮塔和第三炮塔位于同一个水平位置,第二炮塔高起来,而第三炮塔则是炮口向后,构成了十分雄壮的外观.昭和十二年(1937)四月开始,本舰也进入了现代化改装,首先是撤除了二十厘米单装炮,改用二十厘米连装炮塔,以前两基后一基的方式配置,然后,将鱼雷发射管减少了四门,以强化对空兵装和弹射器,并增加了搭载的水上侦察机的数目.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属于日本海军名参谋,井上成美司令官率领的南洋部队第四舰队第六战队(古鹰号,加古号,青叶号,衣笠号),参加了关岛攻略战和第二次的威克岛攻略战.昭和十七年(1942)一月后,随舰队转战所罗门群岛,支持各地的攻略作战,在参加了五月的珊瑚海海战后,于六月被编为中途岛作战的支持部队,但却未能上阵.在中途岛败北后,舰队进行重编,而古鹰号被编到新设置的第八舰队中,司令官为三川军一中将.同年八月七日,美军奇袭登陆瓜达卡纳尔岛时出动,翌日发生了史称第一次所罗门海战的战斗,古鹰号和僚舰加古号,青叶号,衣笠号等大展身手,共记击沉美军重巡洋舰三只,澳军重巡巡洋舰一只,并击破美军重巡洋舰一只,得到了辉煌的战果.二个月后的昭和十七年(1942)十月十二日,日军派出舰队炮轰在美军占领之下的瓜达卡纳尔岛机场,然后发生了和美军舰队之间的沙弗岛夜战,在这次的战斗中,古鹰号遭受到拥有雷达的美军舰队的集中炮击,舰上发生大了火灾,于午前零时四十分沉没.建造所长崎三菱造船所起工大正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竣工大正十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排水量 7950吨全长 185.17m全幅 15.77m速力 34.5节航续力 14节/时7000浬二战网兵装 20cm主炮六门8cm高角炮四门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水侦一架,滑走台一基近代化改装昭和十四年一月三十日改装完了排水量 8700吨全长 185.17m二战网全幅 16.93m航续力 14节/时7000浬二战网速力 33节兵装 20cm主炮六门12.7cm高角炮四门25mm机枪八挺13mm机枪四挺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水侦两机射出机一基丧失:昭和17年(1942)10月12日舰名由来:因为是重巡洋舰,所以依山名来命名.其由来是位于江田岛海兵学校旁的古鹰山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荒木传 (海兵45期) 昭和16.11.28早期型的古鹰,此时装备的是单管炮【加古号 Kako】重巡洋舰加古号在最初计划时是一艘轻巡洋舰,由其名称即可看出,加古取名于加古川,但是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应该是以山名来命名的,至于河川名则是二等巡洋舰的命名法.加古号在开始建造之前的大正十一年(1922)十月九日紧急改成为一等巡洋舰.其原因就是当时正在进行的华盛顿军缩会议.本舰和姊妹舰古鹰号的设计者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军造船中将平贺让中将.拥有二十厘米主炮六门,还有取代以往五十三厘米口径的六十一厘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是日本空前的重武装巡洋舰,在本级舰的带领之下,以后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都往世界一流的水准发展.本舰在舰体上有突破性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以往的巡洋舰如天龙型,长良型,或是战舰金刚型,伊势型,长门型等,他们的舰首甲板都是平平的,而加古号,古鹰号的前部甲板是第一次采用波型甲板,所谓波型甲板就是从舰首看起来是高高的翘起来的,此种翘起的甲板拥有良好的耐波性,而在本级舰之后的一万吨级巡洋舰如妙高型,高雄型,或是新锐的战舰大和,武藏都有着相同的特征.本舰的改装工事进行的比姊妹舰古鹰号还要早,将六门二十厘米单装炮换装成了三座连装炮塔,此外,裁去了四门鱼雷发射管,加强了防空兵装,并增大了水上侦察机的空间.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和僚舰古鹰号,及后出的青叶号,衣笠号共同编成第六战队,参加了关岛攻略,威克岛攻略,珊瑚海海战,及出动支持中途岛海战等重要的行动.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八日,因为美军奇袭登陆瓜达卡纳尔岛,所以第六战队在三川军一中将的领导下,出动攻击美军舰队.因为当时美军握有当海域的制空权,所以三川中将就决定来一次夜袭,结果大获全胜,击沉美澳联军的四艘重巡洋舰,并中破一只重巡洋舰,史称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但是因为害怕美军机动部队的攻击,所以未能对脆弱的登陆船团加以攻击,这正是航空至上的时代中,重巡洋舰队的无奈.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十日,正是第一次所罗门海战后第二日,加古号在回归基地的途中,于午前七时十五分在新爱尔兰岛北方遭到美军潜舰S-44的雷击而沉没,是接着再中途岛海战沉没的三隈号之后,第二艘被击沉的日本重巡洋舰.建造所神户川崎造船所起工大正十一年十二月五日竣工大正十五年七月三十日排水量 7950吨全长 185.17m全幅 15.77m速力 34.5节航续力 14节/时7000浬兵装 20cm主炮六门8cm高角炮四门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水侦一架,滑走台一基近代化改装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改装完了更改的要目排水量 8700吨全长 185.17m全幅 16.93m航续力 14节/时7000浬速力 32.95节兵装 20cm主炮六门12.7cm高角炮四门25mm机枪八挺13mm机枪四挺二战网 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水侦两机射出机一基丧失:昭和17年(1942)8月10日二战网舰名由来:一般来讲,重巡洋舰应以山名来命名,但本舰原本规划为轻巡洋舰,所以是由河川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播磨平原上的加古川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高桥雄治 (海兵44期) 昭和16.9.15单装炮时代的加古--青叶级重巡洋舰Aoba Class青叶级共建2艘,分别是青叶号和衣笠号【青叶号 Aoba】本舰以及及其姊妹舰衣笠号是重巡洋舰古鹰型的改良型,而且也是日本军舰中最早装上弹射器的一批,本级舰和古鹰型的最大差别是,在建造之初即是装用二十厘米连装炮塔三基六门, 而新型的连装炮塔也采用了新型的炮弹装填方式,其方式是弹丸由弹药库经由一支纵的圆筒上升至炮塔内,即是所谓的向上式扬弹装置,而且,导入了自动化的装填机,使得青叶号和衣笠号在炮弹装填时间上大为缩短.本舰在外观上和古鹰型也有稍稍的不同,青叶型的舰桥更加的大;弹射器置于后樯和第三炮塔之间,而古鹰型则是布置在后樯和烟囱之间,也可以说是两型舰的后樯位置不同.于昭和十二年开始的近代化改装的重点在于船体强度的强化,和船体的复原性.将中甲板的鱼雷发射器删除,减少了四门发射管.所谓的复原性指的并不是船舰被破坏之后的修复性,而是船重心的高低,会影响到军舰在海上航行的稳定度,由于种种的军缩条约的限制,不能建造太多军舰,所以就强化所建造的军舰的武装,来扳回在数量上的劣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日本军舰都是满载着过量的武装,但是超载的武装将导致重心偏高,使得军舰的复原性低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悲惨的友鹤事件,友鹤号是一艘不满六百吨的水雷艇,但却被施以和二等驱逐舰相当的武装,结果在昭和十年三月十二日的恶劣天气中翻覆沉没.自此以后,日本海军开始检讨有关新造舰的复原性问题.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本舰是第六战队的旗舰,率领着僚舰古鹰号,加古号,衣笠号参加了威克岛攻略战,珊瑚海攻略战等行动.昭和十七年七月七日,第六战队归于由三川军一中将麾下的第八舰队,在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中大显神威,和僚舰一起并肩作战,获得击沉美澳联军重巡洋舰四只,击破一只的辉煌战果.但是在昭和十七年十月的沙弗岛夜战中受到美军重巡洋舰的雷达射击,舰桥遭受破坏,第六战队司令官五藤存知少将当场战死.之后,本舰于昭和十八年四月三日在新爱尔兰停泊中遭到敌机的攻击,机关室正上方的上甲板遭到直击弹的攻击,发生了大火灾,但是凭借着其强韧的生命力,参加了十九年十月的捷一号海战,在马尼拉湾口遭受雷击,造成航行不能的惨况,被曳航至本土修复.在昭和二十年七月的空袭中,青叶号的船尾被炸段,大破着底,结果只能这样迎接终战,于战后解体.建造所长崎三菱造船所起工大正十三年一月二十三日竣工昭和二年九月二十日排水量 7100吨二战网全长 185.17m全幅 15.83m速力 34.5节航续力 14节/时7000浬兵装 20cm主炮六门二战网12cm高角炮四门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水侦一架,射出机一基近代化改装昭和十五年十月三十日改装完了排水量 9000吨全长 185.17m全幅 17.56m二战网航续力 14节/时8223浬速力 33.43节二战网兵装 20cm主炮六门12cm高角炮四门25mm机枪八挺13mm机枪四挺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水侦两机射出机一基丧失:昭和20年(1945)7月28日舰名由来:因为是重巡洋舰,所以依山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军港舞鹤市北东的青叶山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久宗米次郎 (海兵41期) 昭和16.7.26荒木传 (海兵45期) 昭和17.11.10田原吉兴 (海兵43期) 昭和17.12.31山森龟之助 (海兵45期) 昭和18.2.24山澄忠三郎 (海兵48期) 昭和19.6.4二战网村山清六 (海兵42期) 昭和20.1.1【衣笠号 Kinugasa】本舰和青叶号同属重巡洋舰古鹰型的改良型,对于日本海军来说是第一批装备二十厘米连装炮塔的巡洋舰.本来,衣笠号和姊妹舰青叶号是设计为轻巡洋舰,但是,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搭载二十厘米以上的军舰应该列属重巡洋舰,所以,这两艘船就变更等级,转而成为重巡洋舰.我们可以看到青叶号还是以河川名来命名,但是到了衣笠号又改为依山名来命名了.在太平洋战争勃发的时候,衣笠号属于第四舰队第六战队(古鹰号,加古号,青叶号,衣笠号)连续参加了关岛攻略作战,第二次威克岛攻略作战,珊瑚海海战,支持中途岛海战,真是马不停蹄的奔命.后来,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七月转隶于三川军一中将麾下的第八舰队,和第八舰队旗舰鸟海号及第六战队的僚舰古鹰号,加古号,青叶号并肩作战,获得了击沉美军重巡洋舰三只,中创一只,击沉澳军重巡洋舰一只的辉煌战果。

二战各国海军战列舰

二战各国海军战列舰
福尼亚号,1959 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 体
科罗拉多级: 科罗拉多号,1959 年出售给伯利恒钢铁公司解体 马里兰号,1959 年出售给 learner 公司解体 西弗吉尼亚号,1959 年出售解体 ` 北卡罗来纳级: 北卡罗来纳号,战后作为纪念舰保留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尔明顿 华盛顿号,1961 年出售给 lipsett 公司解体 南达科它级: 南达科他号,1962 年出售给 lipsett 公司解体 印第安那号,1962 年出售给 lipsett 公司解体 马萨诸塞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马萨诸塞州 fall river 亚拉巴马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亚拉巴马州莫比尔 衣阿华级: 衣阿华号,停泊在旧金山。作为封存舰只保留 新泽西号,停泊在新泽西州,作为博物馆舰开放 密苏里号,停泊在珍珠港亚利桑那号残骸旁边,作为博物馆舰开放 威斯康星号,停泊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港,向公众开放 日本海军战列舰 金刚级:金刚号、榛名号、雾岛号、比睿号 扶桑级:扶桑号、山城号 伊势级:伊势号、日向号 长门级:长门号、陆奥号
美国海军战列舰总体来说以内华达级(采用“亦有亦无”的部分装甲 防护)和北卡罗来纳级(采用“装甲围舱”的匣式结构)做为战舰设 计上的分水岭呈渐进式的发展。 _ 战争期间损失了亚利桑那号和俄克拉荷马号战舰,以及靶舰犹它号。 全部是在珍珠港损失的。 太平洋战争中各型战舰的任务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北卡罗来纳级为界, 新型快速战列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提供对空掩护。旧型战列舰 的主要任务是支援两栖作战。 二战美国海军战列舰的结局: 佛罗里达级: 犹它号(靶舰),1941 年在珍珠港被炸沉。残骸作为纪念遗址保留在 原地 怀俄明级: 怀俄明号(训练舰),1947 年退役,出售给纽约 lipsett 公司解体 阿肯色号,1946 年作为原子弹爆炸靶舰沉没。残骸位于比基尼环礁 内,为美国财产 纽约级: 纽约号,在比基尼实验中严重受损。1948 年作为靶舰在珍珠港外海 沉没。残骸位置在北纬 49 度 48 分,西经 158 度 32 分 24 秒,水面下 1200 米处。残骸为美国财产 得克萨斯号,在得克萨斯圣哈辛托作为博物馆舰保存 内华达级: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详细表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详细表

日本帝国海军IJN (Imperial Japanese Navy)战列舰一、大和级(Yamato Class)大和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的战列舰,历史上该级舰艇计划建造四艘,建成了两艘。

建造背景:1934年日本以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为假想敌制定了新的国防方针。

1936年日本退出伦敦海军限制军备的谈判,日本海军明确提出在西太平洋海上截击假想敌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战略。

日本海军在主力舰的数量方面无法同美国海军抗衡,决心以单舰的威力来抵消对方在数量上的优势。

新型战列舰的设计任务开始于1934年。

(1)大和号战列舰(IJN Yamato battleship)建造年代:1937年1月~1941年12月排水量:72810吨最大航速:27节火炮配置:9门18寸、12门6寸、12门5寸战存:沉没(1945年4月7号)沉没地点:冲绳岛海区(冲绳岛登陆战)(2)武藏号战列舰(IJN Musashi Battleship)建造年代:1938年3月~1942年8月满载排水量:72810吨最大航速:27节火炮配置:9门18寸、12门6寸、12门5寸战存:沉没(1944年10月24号)沉没地点:锡布延海(莱特湾海战)二、长门级(Nagato Class)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共建两艘。

建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迅速膨胀的日本为争夺海上霸权,重新制定了八八舰队的计划。

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按照该计划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战列舰。

日本海军顺应当时各海军强国主力舰竞相计划搭载更大口径主炮、动力性能更高和增加装甲防护的趋势,根据以往海战的经验,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与美国海军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

(1)长门号(IJN Nagato Battleship)建造年代:1917年8月~1920年11月满载排水量:39700吨最大航速:26.4节火炮配置:8门16寸、18门5.5寸、8门5寸战存:战存投降(1945年8月20日)投降地点:横须贺港(2)陆奥号(IJN Mutsu Battleship)建造年代:1918年6月~1921年11月满载排水量:39050吨最大航速:26.4节火炮配置:8门16寸、18门5.5寸、8门5寸战存:沉没(1943年6月8日)投降地点:吴港外海的柱岛泊地(因三号主炮塔弹药库发生原因不明的爆炸事故,舰体断裂成两段后沉没)三、依势级(Ise Class)1943年伊势级改为航母伊势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共建两艘。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军舰介绍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军舰介绍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军舰介绍推荐文章第一次平壤战役介绍热度:第一次松沪战役介绍热度:君士坦丁堡争夺战中的秘密武器介绍热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介绍热度:日本如何进入战国时代热度: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同时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空前高涨。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军舰介绍,希望你喜欢。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军舰第一游击队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吉野”河源要一4,21622.5150mm速射炮4 “高千穗”野村贞370918260mm2“秋津洲”上村彦之丞315026150mm速射炮4“浪速”东乡平八郎370924本队第一群阵: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松岛”旗舰尾本知道427816320mm1“千代田”内田正敏243919120mm速射炮1“严岛”横尾道昱427816320mm1本队第二群阵: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 主炮(门)“桥立”日高壮之丞427816320mm1“比睿”樱井规矩之左右228413.2170mm2“扶桑”新井有贡377713280mm2本队左侧: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西京丸”鹿野勇之进410015120mm“赤城”坂元八太郎62210.25120mm北洋舰队的12艘军舰配备情况如下: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定远”旗舰刘步蟾733514.5305mm4“镇远”林泰曾733514.5305mm4“经远”林永升290015.5210mm2“来远”邱宝仁290015.5210mm2“致远”邓世昌230018210mm2“靖远”叶祖珪230018210mm2“济远”方伯谦230015210mm2“平远”李和210014.5260mm1“超勇”黄建勋135015250mm2“扬威”林履中135015250mm2“广甲”吴敬荣129615150mm2“广丙”程璧光100017120mm3甲午战争赔给日本的钱实际赔偿2亿3450万两白银,按日本的要求,大清在伦敦按当时汇率给换成了3800万英镑给日本,因为当时国际流通的主要货币英镑法郎是金本位的。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护航航母篇)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护航航母篇)

二战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船总览(护航航母篇)护航航母大鹰级航空母舰“冲鹰”号“大鹰”号“云鹰”号的前身——“八幡丸”号邮轮“云鹰”号这是日本第一型护航航母,由17000吨级的豪华邮轮改装而来。

主要用于训练和飞机运输。

经过简单改装。

机库较小,增加了相对较短的飞行甲板,没有岛式上建、弹射器或阻拦索。

战争期间,日军为弥补反潜护航力量的不足而改装,载机20-30架,航速较低,不能跟随战斗编队出战。

大鹰级一共有三艘,大鹰、云鹰、冲鹰,于三菱公司长崎船厂(Mitsubishi, Nagasaki)建造,战争爆发后分别改装为航母,均在战争期间为美军击沉。

大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40年9月19日下水,在佐世保(Sasebo)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1年9月15日完工。

服役期间只参加了一次战斗部署,其余时间主要是执行训练和运输任务。

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北被美国海军“红石鱼”号潜艇击沉。

云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39年10月31日下水,完工后被军队接管,在吴市(Kure)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2年5月31日完工。

服役期间只用于运输和训练。

在1944年9月15日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东南被美“石首鱼”号潜艇击沉。

冲鹰号开工日期不明,1939年5月20日下水,在舾装期间被军队接管。

在吴市(Krue)海军船厂改装为航母,1942年11月25日完工。

服役期间只用于运输和训练。

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伊豆群岛八丈岛以东被美“旗鱼”号潜艇击沉。

标准排水量20,000吨(改装后)动力25,200马力飞行甲板长度183.7米航速21节主火炮127mm火炮8座防空火炮25mm8火炮座标准舰载机27架舰员850人(大鹰号上为747人)“海鹰”号航空母舰“海鹰”号的前身——大阪商船公司所属的客货轮“阿根廷丸”号试航的“海鹰”号三菱长崎(Mitsubishi,Nagasaki)船厂建造。

原先是打算建造成运输舰,开工时期不明,1938年12月9日下水,1939年7月完工。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航空母舰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航空母舰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航空母舰乍一看这个题目,有人可能会说了:打错字喽!应该是“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而不是“陆军”,陆军哪有装备航空母舰的?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没打错字。

今天我们要说的,恰恰就是日本陆军的航空母舰。

综观所有国家的军事史,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现象,即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竞争。

这种竞争几乎在每个国家都有,而且往往十分激烈。

不过与其它任何一个国家相比,旧日本的海陆军之间的相互仇恨程度都可以说得上是无与伦比的。

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如果追其根源,甚至可以远溯到战国时代各藩主之间血腥的领地之争。

在19世纪后期的明治维新时期,当日本开始建立近代意义上的陆军和海军时,如果一些军阀家族将他们的子弟送进一个军种,那么他们累世的对头们就一定会参加了另一个。

这样,他们之间持续的敌意被带入了军队,并且一直无法控制的发展了下去。

在没有其它军种配合的情况下去夺取胜利,这对于日本海军来说也许是有可能的,因为它给自己预设的作战地域是远离本土的大洋深处。

在那里,它当然可以不依赖陆军的配合。

可对于陆军来说,情况就不那么妙了。

日本是一个岛国,所以若想对其它国家侵略,都不得不考虑陆军力量的海上输送问题。

由于海陆两军矛盾重重,协调不易,因此日本陆军一直想拥有自己的海上作战力量。

他们是这样想的,并且也是这样干的。

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陆军手中掌握的船舶总吨位就已达到了210万吨,而同时期日本海军的总吨位也不过是150万吨而已。

为了操作自己的舰船,日本陆军甚至创设了一个被称为“船舶工兵”的兵种,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谓是独此一家。

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在那个疯狂扩军备战的年代,陆军建起了自己的造船厂,用以制造自己的运输船。

在船运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陆海两军之间也决不进行任何合作的努力。

陆军的航运总部设在宇品,海军的航运办公室则在横须贺。

他们基本上都处在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从未对船只启航、路线、装载情况以及到港时间等信息进行过任何交换,甚至连在哪片海域发现了敌方潜艇之类的情报也不互相通知。

日本投降之前所有的海军舰艇

日本投降之前所有的海军舰艇

日本投降之前所有的海军舰艇制定级别前的战舰战列舰:扶桑号(Fuso)镇远号(Shin-Yen)富士级:富士(Fuji),八岛(Yashima)敷岛级:敷岛(Shikishima),初濑(Hatsuse)朝日级:朝日(Asahi)三笠级:三笠(Mikasa)壹岐级:壹岐(Iki)丹后级:丹后(Tango)相模级:相模(Sagami),周防(Suou)肥前级:肥前(Hizen)石见级:石见(Iwami)香取级:香取(Katori),鹿岛(Kashima)萨摩级:萨摩(Satsuma),安艺(Aki)河内级:河内(Kawachi),摄津(Settsu)金刚级:金刚(Kongo),比睿(Hiei),榛名(Haruna),雾岛(Kirishima) 扶桑级:扶桑(Fuso),山城(Yamashiro)伊势级:伊势(Ise)、日向(Hyuga)长门级:长门(Nagato),陆奥(Mutsu)大和级:大和(Yamato),武藏(Musashi)航空母舰凤翔级:凤翔(Hosho)赤城级:赤城(Akagi)加贺级:加贺(Kaga)龙骧级:龙骧(Ryujo)苍龙级:苍龙(Soryu),飞龙(Hiryu)翔鹤级:翔鹤(Shokaku),瑞鹤(Zuikaku)瑞凤级:瑞凤(Zuiho),祥凤(Shoho)飞鹰级:飞鹰(Junyo),隼鹰(Hiyo)龙凤级:龙凤(Ryujo)千岁级:千岁(Citose),千代田(Ciyoda)大鹰级:大鹰(Taiyo),冲鹰(Chuyo),云鹰(Unyo)神鹰级:神鹰(Shinyo)海鹰级:海鹰(Kaiyo)大凤级:大凤(Taiho)信浓级:信浓(Shinano)云龙级:云龙(Unryu),天城(Amagi),葛城(Katsuragi)一等巡洋舰浅间级:浅间(Asama),常磐(Tokiwa)八云级:八云(Yakumo)吾妻级:吾妻(Azuma)出云级:出云(Izumo),磐手(Iwate)春日级:春日(Kasuga),日进(Nissin)阿苏级:阿苏(Aso)筑波级:筑波(Tsukuba)和生驹(Ikoma)鞍马级:鞍马(Kurama)和伊吹(Ibuki),古鹰级:古鹰(Furutaka)、加古(Kako)青叶级:青叶(Aoba),衣笠(Kinugasa)妙高级:妙高(Myoko),那智(Nachi),羽黑(Haguro),足柄(Ashigara)高雄级:高雄(Takao),爱宕(Atago),摩耶(Maya),鸟海(Choukai)最上级:最上(Mogami),三隈(Mikuma),鈴谷(Suzuya),熊野(Kumano)利根级:利根(Tone),筑摩(Chikuma)二等巡洋舰浪速级:浪速(Naniwa),高千穗(Takachiho)松岛级:松岛(Matsushima),严岛(Itsukushima),桥立(Hashidate)秋津洲级:秋津洲(Akitsushima)吉野级:吉野(Yoshino)须磨级:须磨(Suma),明石(Akashi)。

日本战时标准船

日本战时标准船

日本战时标准船作者:maddogJr二战中日本共生产了27种一千余艘的战时标准船,11种44艘特种船舶,50艘无动力油船战前海军研究认为,开战第一年度会损失80~100万总吨,第二年度为60~80万总吨,第三年度以后为40~60万总吨,而开战时候的商船保有量为630万总吨。

海军计划中的造船能力为:开战第一年度为45万总吨,第二年为60万总吨,第三年度以后为80万总吨。

随着战争的爆发,商船建造计划纳入国家的管理之中,具体由海军负责,最初的实用计划为1942年4月的《改四线表》,同计划中决定的战时标准船又称第一战时标准船。

因为仓促,新战标船设计上存在难度,10种第一次战标船中的6种-A~F类货船,选取39年度船舶改善协会制定的平时标准船,矿石运输船,油轮进行改进而成。

改进主要针对工程简易化,材料规格统一话,附件设备统一化而来,并充分考虑了战后经营情况,保持有优秀的性能1A型货船:640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3台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3600马力,航速12节,尤川南工业香烧岛造船厂设计,共建造9艘。

1B型货船:4500总吨,采用蒸汽轮机,2台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2200马力,经济功率1800马力,航速12.3节,续航距离8000海里由浦贺船渠设计,共建造16艘。

以上两型为往返于南洋和中国的一般货船。

1C型货船:270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3台3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2000马力,经济功率1500马力,航速11节,续航距离4000海里,由中坚造船所为中心建造34艘,主要用于中日之间的运输。

1D型货船:190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3台5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1200马力,经济功率900马力,航速10节,续航距离3800海里。

由日本钢管鹤见造船所设计,共建造22艘,专门用于运输重型货物,战时多被征为军用,用于运输车辆和大发艇。

被认为战标船中最优秀的一型。

1E型货船:830总吨,采用柴油机为主机,最大功率750马力,航速10节,续航距离7200海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战时标准船作者:maddogJr二战中日本共生产了27种一千余艘的战时标准船,11种44艘特种船舶,50艘无动力油船战前海军研究认为,开战第一年度会损失80~100万总吨,第二年度为60~80万总吨,第三年度以后为40~60万总吨,而开战时候的商船保有量为630万总吨。

海军计划中的造船能力为:开战第一年度为45万总吨,第二年为60万总吨,第三年度以后为80万总吨。

随着战争的爆发,商船建造计划纳入国家的管理之中,具体由海军负责,最初的实用计划为1942年4月的《改四线表》,同计划中决定的战时标准船又称第一战时标准船。

因为仓促,新战标船设计上存在难度,10种第一次战标船中的6种-A~F类货船,选取39年度船舶改善协会制定的平时标准船,矿石运输船,油轮进行改进而成。

改进主要针对工程简易化,材料规格统一话,附件设备统一化而来,并充分考虑了战后经营情况,保持有优秀的性能1A型货船:640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3台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3600马力,航速12节,尤川南工业香烧岛造船厂设计,共建造9艘。

1B型货船:4500总吨,采用蒸汽轮机,2台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2200马力,经济功率1800马力,航速12.3节,续航距离8000海里由浦贺船渠设计,共建造16艘。

以上两型为往返于南洋和中国的一般货船。

1C型货船:270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3台3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2000马力,经济功率1500马力,航速11节,续航距离4000海里,由中坚造船所为中心建造34艘,主要用于中日之间的运输。

1D型货船:190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3台5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1200马力,经济功率900马力,航速10节,续航距离3800海里。

由日本钢管鹤见造船所设计,共建造22艘,专门用于运输重型货物,战时多被征为军用,用于运输车辆和大发艇。

被认为战标船中最优秀的一型。

1E型货船:830总吨,采用柴油机为主机,最大功率750马力,航速10节,续航距离7200海里。

由尼崎船渠设计,共完成13艘1F型货船:490总吨,采用柴油机为主机,最大功率600马力,航速10节,由三菱重工下关造船所设计,共建造21艘以上两型主要用于本土沿岸,朝鲜与日本之间,东南亚各地之间的杂物运输。

1K型矿石船:530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机,2台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2400马力,经济功率1600马力,航速10.5节,续航距离7500海里。

三菱重工设计,共建造20艘,主要用于中国大治——八幡制铁所之间的铁矿石运输,后来也参与海南岛榆林至本土之间的运输,该船只能与这几个港口之间的陆上设施配套。

1TL型战时标准船简易航母状态1TL型油船:10000总吨,全长160.05米,垂线长153米,宽20米,吃水9.6米,采用1台三菱蒸汽轮机,2台21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8600马力,经济功率6500马力,航速15节,续航距离10000海里。

乘员65人。

播磨造船厂设计,共完成19艘,出用于南方石油运输外,还可以担任舰队补给油船。

あまつ丸:该型首船,1942年11月8日开工建造,1943年3月23日下水,6月10日竣工,1944年3月30日在帕劳被第58特混舰队的舰载机击沉。

1TM型油船:5200总吨,采用蒸汽轮机,2台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3300马力,经济功率2500马力,航速12.5节,续航距离6700海里。

三菱横浜船厂设计,共完成26艘,用于南方-日本之间的石油运输。

1TS型油船:101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机,2台7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1050马力,经济功率800马力,航速10.0节。

由浪速船渠设计,并由修船厂建造了5艘,用于南方各地之间,已经本土沿岸使用。

1942年下半年,美国潜艇越来越活跃,再加上瓜达卡纳尔战役中损失了大量船舶,月度损失量超过15万吨,完全超过海军的预期,面临严重船舶短缺的状态。

做为应对,1942年12月的《改五线表》制定了第2次战时标准船,1943年3月的《改六线表》,1943年度商船建造数量达到了120万总吨。

第二次战标船的设计,强调了建造周期的缩短,以及对材料的节约,放弃了性能的要求,对结构和舾装大幅简化。

从根本上放弃了对战后问题的考虑,以战争进行为唯一目的出于对动力系统供应问题的考虑,容忍了低功率和低航速。

将船舶的设计寿命放低到10年以下,此举可充分减小板材的厚度,以达到节约材料的目标。

采用肥大船体设计,以争取多装货,担任为此航速要免不了牺牲了,同时采用此船型能减轻了船体结构件的重量。

为了减少加工时间,船体外板的双重曲面被废弃,由单一平面构成。

为了节约材料和缩短工期,废弃了双重船底,并采用尾机型结构。

船舶各处的尺寸以标准钢板尺寸为基准进行设计,以减少钢板的切割简化了居住设施。

彻底的批量生产思路,低速劣质的5种第二次战时标准船的出现,使第一次战时标准船的建造停止,举国体制下,除了利用现有造船厂外,为了建造改E型专门建造了4个适应批量生产的船厂。

1943年度计划执行的比较顺利,结果,第二次战时标准船成为战时计划造船中的主力船型。

该系列船舶以轮机一年,船体三年的标准建造,因为强度低,常常仅仅因为触礁就沉没,还经常发生锅炉爆炸事故,日本人称该系列为轰沉型2A型战时标准船2A型货船:6600总吨,采用甲25型蒸汽轮机,2台2号或2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2500马力,经济功率1800马力,航速10节,续航距离10500海里,使用煤炭情况下4000海里。

1A,1B型的改进型,以运输大型货物为主的战时主力船型,三菱长崎设计,大手造船厂为中心,共建造了121艘。

2D型货船:230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1台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1100马力,经济功率900马力,航速9.5节,续航距离4000海里。

1D的改进型,主要用于军用,日本钢管鹤见船厂设计,共建成82艘,其中一首箕面号做为海军布雷舰艇建造,于1945年8月5日竣工,是日本海军最后服役的军舰。

2E型战时标准船2E型货船:870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1台7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450马力,经济功率330马力,航速7.5节,续航距离2000海里。

浦贺船渠设计,由新建的东京造船厂,播磨松之浦船厂,三菱若松,川南浦崎4个船厂为中心建造了419艘,在日本造船史上属空前绝后的批量生产。

2Ed型货船:870总吨,采用柴油机为主机,最大功率400马力,经济功率320马力,航速7节,续航距离2560海里。

属于2E系列。

2TL型油船:10000总吨,采用甲50型蒸汽轮机,2台改21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5000马力,经济功率4000马力,航速13节,续航距离9000海里。

三菱长崎设计,仍然保留了舰队补给功能,由当时最强的3个造船厂建造了28艘。

あまと丸:1944年5月10日在三菱长崎船厂开工建造,7月5日下水,8月11日竣工,1945年2月27日在金兰湾被SS324Blenny号击沉2TM型油船:2850总吨,采用甲12型蒸汽轮机,2台3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1200马力,经济功率1000马力,航速9.5节,续航距离5000海里,三菱横浜船厂设计,共完成34艘,主要用于苏门答腊岛巴邻旁石油产地沿着穆西河航行,抵达新加坡囤积石油的,起满载吃水限制在6米以内,也兼职东南亚之间的石油运输。

2ET型油船:870总吨,采用柴油机为主机,最大功率420马力,经济功率330马力,航速7节,续航距离4000海里。

以2E货船为基础设计的应急油船,不是很适宜搭载石油,由播磨船厂设计,播磨松之浦船厂建造了135艘。

第三次战时标准船1943年下半年度,随着船舶动力产能的提升,12月推出《改7线表》,该计划中出现6种第三次战时标准船。

第三次战时标准船,在第二次战时标准船简易船型/舾装的基础上增加了发动机的功率,从而增加了航速,并增加了横隔壁,以加强抗沉性,但随着战争的穷途末路,资源的枯竭,各型只完工几艘便迎来了战争的结束。

3A型货船:7200总吨,采用甲50型蒸汽轮机,3台2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5000马力,经济功率4000马力,航速12节,续航距离4000海里, 2A马力强化型,以运输大型货物为主的,重新采用双重底,并增加了水密隔舱,可保证2区划浸水不沉,三菱神户设计,开过建造了5艘,没有1艘完工,只有改装的1艘油船竣工。

3B型油船:5100总吨,采用甲50型蒸汽轮机,3台2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5000马力,经济功率4000马力,航速14节,续航距离4000海里,三井玉野船厂设计,随着战局的恶化,日军嫌A型船太大,搞了这种高速型船舶,并决定将重点移到改型上来,共开工了3艘,竣工1艘3D型货船:3000总吨,采用甲50型蒸汽轮机,2台22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2500马力,经济功率1800马力,航速12节,续航距离4000海里。

2D的改进型,该型配备了较强的武装,除运货外还可以担负辅助护卫舰的认为,日本钢管鹤见船厂设计,共开工建造14艘,建成1艘。

3E型货船:875总吨,采用往复式蒸汽主机,1台5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580马力,经济功率400马力,航速7.5节,续航距离2000海里。

舰政本部设计。

3Ed型货船:880总吨,采用带增压器的柴油机为主机,最大功率600马力,经济功率500马力,航速8节,续航距离3500海里。

3TL型油船:1020总吨,采用甲50型蒸汽轮机,2台改21号圆管锅炉,最大功率10000马力,经济功率8000马力,航速16,续航距离8000海里。

三菱长崎设计,共建造了3艘,3ET型油船:870总吨,采用F-6型柴油机为主机,航速8节,播磨松之浦船厂建造了26艘。

第四次战时标准船:随着美军制海权的确立,日方开始开发超高速运输船以突破海上封锁,随着战争的结束,最终只不过是计划而已4B/4TM型:均为3400吨,蒸汽轮机为动力,2台舰本式口号锅炉,最大功率9500马力,经济功率8000马力,航速18节,续航距离8500海里4ET型油船:1150总吨,甲12型蒸汽轮机,2台4号或5号锅炉,最大功率1200马力,经济功率750马力,航速10节,续航力2000海里4TL油船:9600总吨,2台蒸汽轮机,4台21好水管锅炉,最大功率20000马力,经济功率18000马力,航速19节,续航力8000海里江南造船厂在1944年生产的6艘2D型战时标准船:道后丸44年3月15日完工,道灌丸3月31日完工,道志丸5月15日完工,道了丸7月9日完工,洞云丸44年11月10日完工,伊达丸45年1月20日完工,上图为洞云丸伊达丸江南造船厂另外建造的7艘2D型战时标准船,建造时间不详,船名分别为:武城丸,岳城丸,永城丸,阳城丸,晋城丸,庆城丸,第一大云丸。

另有大连造船厂建造的2D型:大亚丸,大吉丸,大黑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