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硕士物理化学421A(应用化学)答案

合集下载

应用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应用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应用物理化学》习题及部分思考题解答刘志明孙清瑞吴也平编解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7月31日第一章 热力学定律思考题1. 设有一电炉丝浸入水槽中(见下图),接上电源,通以电流一段时间。

分别按下列几种情况作为体系,试问ΔU 、Q 、W 为正、为负,还是为零?①以水和电阻丝为体系; ②以水为体系; ③以电阻丝为体系; ④以电池为体系;⑤以电池、电阻丝为体系; ⑥以电池、电阻丝和水为体系。

答:该题答案列表如下。

2. 任一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达到体积相同的终态,终态压力相同吗答:不同。

膨胀到相同体积时,绝热可逆与绝热不可逆的终态温度和压力不同。

3. 熵是量度体系无序程度大小的物理量。

下列情况哪一种物质的摩尔熵值更大?(1)室温下纯铁与碳钢; (2)100℃的液态水与100℃的水蒸气; (3)同一温度下结晶完整的金属与有缺陷的金属;(4)1000℃的铁块与1600℃铁水。

答:温度相同的同一种物质,气、液、固态相比(例如水蒸气、液态水和冰相比),气态的微观状态数最大,固态的微观状态数最小,液态居中,因此,摩尔熵气态最大,液态次之,固态最小;同类物质,例如,氟、氯、溴、碘,分子量越大摩尔熵越大;分子结构越复杂熵越大;分子构象越丰富熵越大;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的摩尔熵也不相同。

(1)、(2)、(3)和(4)均是后者摩尔熵值大。

4. 小分子电解质的渗透压与非电解质的渗透压哪个大?为什么?电解质的稀溶液是否有依数性?其渗透压公式是怎样的?答:非电解质的渗透压大。

因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通过半透膜的几率就小,这样就造成膜两侧的浓差增大,使渗透压增大。

小分子电解质的稀溶液有依数性,但不显著。

稀溶液以浓度代替活度,()RT RT 2c 21c 2c1c 1c 2c ++=∆=π,若c 1>>c 2,RT 1c 2=π;若c 2>>c 1,RT 1c =π,c 1、c 2分别为溶液一侧和溶剂一侧的浓度。

应用化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蛋白质D. 葡萄糖答案:D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HClB. NaOHC. H2OD. NH3答案:B3. 以下哪种金属在空气中加热时会生成黑色固体?()A. 铜B. 铁C. 铝D. 镁答案:A4. 根据化学计量学,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等于()。

A. 克B. 千克C. 摩尔质量的克数D. 摩尔质量的千克数答案:C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MgOC. HClD. Fe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由离子键构成的?()A. 氯化钠B. 氧化镁C. 氯化氢D. 氢氧化钠答案:C7.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A. 碳B. 镁C. 氧D. 硅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磷酸答案:C9. 根据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是()。

A. 无关B. 负相关C. 正相关D. 无法确定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铝D. 氢氧化铵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中,物质的量浓度(M)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_______(填入“物质的量”或“质量”)。

答案:物质的量2.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完全中和时,生成物是_______。

答案:盐和水3.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答案:六4. 摩尔(mol)是表示_______的单位。

答案:物质的量5. 根据化学热力学,一个反应的焓变(ΔH)和熵变(ΔS)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_______。

答案:吉布斯自由能变(ΔG)6. 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存在_______的转移。

答案:电子7.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族元素被称为卤素。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一试卷及答案解析

2007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一试卷及答案解析
(2) 对反应:2MnO(s)+C(s)=2Mn(s)+CO2(g)
� ∆rG m ={−3954×102 − 2× (−3849×102 + 74.48 T/K)} J·mol-1
=(3744×102 −148.96 T/K) J·mol-1
� ∆rGm = ∆rG m +RTln[pCO/p⊖]
说明:(1)~(2)属电池的热力学问题。(3) 形成固溶体,实质为电池过程。 解:(1) 电池为 Al(s) | AlCl3-NaCl(l) | Al-Zn(a) 正极反应: Al3+ +3e- →Al-Zn (a) 负极反应: Al(s) →Al3+ +3e电池反应:Al(s) →Al-Zn (a) 注意:此电池为浓差电池,电池反应应为从高到低。 (2) 根据 Nernst 方程,E= E⊖ –(RT/3F)lna= –(RT/3F)lna 得
~~ 2 ~~
. 《物理化学》 (多媒体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葛华才等编 葛华才等编. 《物理化学》( 多媒体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686×102 −270.85 T/K) J·mol-1 反应能进行,∆rGm <0,即
T>268600K/270.85= 991.7K
80
100
wB
二组份系统 t -w B图
mB=900g
(5) 混合物 wB=150/250=0.6,两共轭溶液的组成分别为 53%和 84%。设液相 A 的质量 为 m,利用杠杆规则有两液相的质量之比为
m/(250g-m)=(0.84-0.6)/ (0.6-0.53)=3.249
(6) 大约加热到 37℃时体系由浑浊变清。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得分1评卷人、填空题(旬小题2分,共20分)l、状态函数可分为两类:其数值在系统中具有加和性的是,请举三个这类函数的例子;其数值取决于系统自身而与系统中物质数量无关的是,请举三个这类函数的例子。

2、写出Joul e-T homson系数的定义式:该气体经节流过程后,随压力降低,温度3、可逆热机的效率与两热源温度的关系是逆热机去牵引机车,机车的速度将会是。

若Joule-T homson系数大千O,则。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用可。

4、Zn与稀硫酸作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放出的热量进行比较,前者后者。

(填"<"、">"或"=")5、NH4C l(s)在真空容器中分解生成NH3(g)和HC I(g)达平衡,该系统的组分数为,相数为,自由度数为。

6、某分解反应为A(s)= 2B(g)+C(g) , 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标准平衡常数K o与解离压力P 之间的关系是7、双变量体系的热力学基本公式:dU= PdV ; dG= VdP。

8、在200°C和25°C之间工作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9、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I:::.V 0, I:::. . H 0, I:::. S 0, I:::. Gmix mix mix mix 0。

(填“<“、">"或'=")是系是10、理想气体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汇与用分压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K之间的关系;标准平衡常数K臼与用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K之间的关。

得分1评卷人1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l、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 1, 表示该气体比理想气体( )(A)容易压缩(B)不易压缩(C)容易液化(D)不易液化2、关千气体的隙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隙流速度与摩尔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CB)隙流定律可以用来求气体的摩尔质噩CC)利用隙流作用可以分离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CD)气体分子运动论是隙流定律的理论依据()3、系统从一个状态经不可逆过程到达另一状态,系统的�sc )(A)大千零(B)小千零CC)等千零(D)无法确定4、碳酸钠和水可以形成Na 2C03·H 20,Na 2C03·7H 20, N a 2C03·10H 20三种水合物,在101.3kPa 时该物系共存的相数最多为(A) 2 (B) 3 (C) 45、常压下-l0°C过冷水变成-l0°C 的冰,此过程的(A)�G <O ,�H>O (C)�G=O ,�H =O CB) Li G >O ,LiH >O (D) Li G <O ,LiH <O(D) 5 ()6、A、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Q.7。

武汉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物理化学部分

武汉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物理化学部分

武汉大学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物理化学部分)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物理化学部分)一、(12分)已知某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为m pV RT bp=+ (b=2.67×10-5 m 3·mol -1)(1) 计算1mol 该气体在298 K ,10p 下,反抗恒外压p 恒温膨胀过程所作的功,以及这一过程的∆U,∆H,∆S,∆F,∆G ; (2) 选择合适判据判断过程可逆性(3) 若该气体为理想气体,经历上述过程,∆U 为多少?与(1)中结果比较并讨论。

三、解:(1)2e p p p≡=2121()()0.92229.8e RT RTW p dV p V V p b b RT J p p ∴==-=+--==⎰V TU U dU dT dVT V ∂∂⎛⎫⎛⎫=+ ⎪ ⎪∂∂⎝⎭⎝⎭由状态方程0T Vm U p R T p T p VT V b ∂∂⎛⎫⎛⎫=-=-= ⎪⎪∂∂-⎝⎭⎝⎭(1)为恒温过程21V V TU U dV V ∂⎛⎫∴∆= ⎪∂⎝⎭⎰=0 J()5221121()() 2.67101024.3H U pV p V p V b p p p pJ-∆=∆+∆=-=-=⨯⨯-=- p T p TC S S V dS dp dT dp dT p T T T ⎛⎫∂∂∂⎛⎫⎛⎫=+=-+⎪ ⎪ ⎪∂∂∂⎝⎭⎝⎭⎝⎭ 恒温过程21121ln ln1019.14p p pp V R S dp dp R R J K T p p -∂⎛⎫∆=-=-=-==⋅ ⎪∂⎝⎭⎰⎰5727.9G H T S J ∆=∆-∆=-5703.7F U T S J∆=∆-∆=-(2)选用熵判据来判断过程方向性 对过程(1)∆U =0 Q 实=W =2229.8 J12229.87.48298Q S J K T --∆=-==-⋅实环境119.147.4811.660S S S J K -∆=∆∆=-=⋅>孤立体系环境+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3)对于理想气体,因为温度不变,所以∆U =0,与(1)中结果相同。

湖大物化2007真题

湖大物化2007真题

湖南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科目:832物理化学(工)注:答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必须答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在隔离系统中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明显升高,则该系统的ΔUU( )(A)>0 (B)=0 (C)<0 (D)无法确定2.在温度为TT的标准状态下,反应(1)A→2B、反应(2)2A→C及反应(3)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分别为Δr HH m⊖(1)、Δr HH m⊖(2)及Δr HH m⊖(3),它们之间的关系为Δr HH m⊖(3)= ( ) (A)2Δr HH m⊖(1)+Δr HH m⊖(2) (B)Δr HH m⊖(2)−2Δr HH m⊖(1)(C)Δr HH m⊖(2)+Δr HH m⊖(1) (D)2Δr HH m⊖(1)−Δr HH m⊖(2)3.一定量的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绝热可逆压缩与恒温可逆压缩到具有相同体积VV2的各自的末态,则ΔUU(恒温)( ) ΔUU(绝热)。

(A)>0 (B)<0 (C) = 0 (D)不能确定4.若系统经历一任意的不可逆过程,则该系统的熵变ΔSS( ) (A)一定大于零(B)一定小于零(C)一定等于零(D)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5.在0℃、101.325kPa下,过冷的液态苯凝结成固态苯,则此过程的( )(A)ΔSS(系)>0 (B)ΔSS(环)<0 (C)ΔSS(系)+ΔSS(环)>0 (D)ΔSS(系)+ΔSS(环)<06.ΔSS=ΔHH/TT适合下列过程中的哪一个?( )(A)恒压过程(B)绝热过程(C) 恒温过程(D) 可逆相变过程7.真实气体在( )的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接近。

(A)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低温高压(D)高温低压8.在一定TT、pp下,某真实气体的VV m,实大于理想气体的VV m,理,则该气体的压缩因子ZZ( )(A)>1 (B)=1 (C)<1 (D)无法确定9.在一定温度下,pp B∗>pp A∗,由纯液态物质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yy B总是( )液相组成xx B。

考研化学试题2007考研题十二卷无机答案

考研化学试题2007考研题十二卷无机答案

普化无机试卷 答案(12)一、选择题 ( 共14题 24分 )1. (4524) (D)2. (7459) (C)3. (2098) (2)4. (4526) (A)5.(4545) (C)6. (0833) (D)7. (0401) (A)8. (0909) (C) 9. (1772) (D) 10. (3940) (C) 11. (1558)(C) 12. (1271) (A) 13. (1768) (B) 14. (0856) (D)二、填空题 ( 共21题 47分 )15. (0740) (1) 2-3BrO + 10Cl - + 12H +5Cl 2 + Br 2 + 6H 2O (2) a :正向, b :平衡, c :逆向.(3) (-)Pt, Cl 2( p )│Cl -(1mol ·dm -3)‖-3BrO (1mol ·dm -3), H +(1mol ·dm -3)│Br 2, Pt(+) 16. (1703) La 3+,Ce 4+,Yb 2+,Lu 3+ O ,O ,14,14 Gd 3+,La 3+和Lu 3+17. (0470) 92.5 J ·K -1·mol -1;59.0℃;28.5 kPa18. (0827) (A) m =d d p t (B) m =-k 230. (C) m =-E R a 230. (D) m =R H 30.2m r ∆- 19. (7699) SO 2 ,HCl ,无水FeCl 3 20. (4387) Na 2SeO 3 21. (2055) 2P ,2S ,1S22. (7634) (1) 紫色;(2) 浅黄色;(3) 浅紫色;(4) 蓝色。

23. (2227) 丁硼烷(10)、戊硼烷(9)、1,2-二碳代-十二硼烷(12)24. (7659) SiO 4,Mo 3O 1025. (0610) Fe 3+,H +,SO 3,BF 3; Cl -,Ac -;26. (0819)化学反应条件的改变对E ,k ,K 的影响 活化能E a 速率常数k 平衡常数K 升高温度基本不变 增大 变化 加正催化剂 降低 增大 不变27. (1920) (3) 28. (0449) (1)、(2) 不变,(3) 增加,(4) 减少。

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综合2007年考研试题

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综合2007年考研试题
2
对者打“ ,错者打“ )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对者打“√” 错者打“×” 判断题( 1.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 ) ) 2.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熵变起了主要作用的结果.( ) 3.G 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的依据。 ( ( ) ) 4.在 AgCl 溶液中加入 NaCl 固体,体系中存在着同离子效应,同时也存在着盐效应。 5.正离子以极化作用为主,负离子以变形作用为主。 (
NH4Cl 部分分解,平衡总压为 104.6kPa。如换以 NH4I,在同样情况下的平衡总压 为 18.8kPa。如果把 NH4Cl 和 NH4I 放在一起,613K 时的平衡总压是多少?假设气 体为理想气体。
六、英译汉(10 分) 英译汉(
The earliest applications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chemistry were made by quantum theorists, who were trying to find accurate methods of calculat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olecules. Both the internal electronic energy of molecul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 charge in a molecule are obtained by
Of course, molecular structure can be determined by many experimental methods as well, for example, by X-ray diffraction, molecular spectroscop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n each of these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availability of computer-based methods of analyzing data has made possible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s for more complex than could have been done 20 years ago. For example, the complet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f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molecules such as myoglobin (肌血球素), an oxygen-carrying protein that is similar to hemoglobin (血色素) and contain more than one hundred atoms, has been completely worked out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computer reduction of dat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工业大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A]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I )科目代码 421 共 页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注:所有试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 选择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 系统变化时满足∆S =0的过程是 。

(A ) 绝热过程 (B )节流膨胀过程 (C ) 绝热可逆过程 (D )等温过程2. 某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1,说明该气体比同条件下的理想气体 。

(A )容易压缩 (B ) 难于压缩 (C )压缩性相同 (D )无法确定3. 理想气体从状态Ⅰ经自由膨胀到达状态Ⅱ,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A )△H (B )△G (C )△S (D )△U4. 在25℃下,浓度为0.02 mol·dm 3的CuCl 2与浓度为0.02 mol·dm 3的CuSO 4的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强度I =( )。

5. 一封闭钟罩中放一杯纯水A 和一杯糖水B ,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发现( )(A)A 杯水减少,B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B)A 杯变成空杯,B 杯水满后溢出(C)B 杯水减少,A 杯水满后不再变化;(D)B 杯水减少至空杯,A 杯水满后溢出6.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C(s)+O 2 (g) = CO 2(g)、C(s)+(1/2)O 2 (g) = CO(g)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反应CO(g)+ (1/2)O 2 (g) = CO 2(g)的平衡常数为 。

(A )12K K - (B ) 12K K ⋅ (C ) 12K K + (D ) 12/K K7. 在恒温恒压下,由d-樟脑和l-樟脑混合形成溶液时,mix H ∆应 。

(A ) 大于0 (B ) 等于0 (C ) 小于0 (D ) 不一定8. 将10mol N 2和1mol O 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的气相反应: N 2 +O 2 =2 NO ,则此反应系统的独立分数和自由度分别是( )(A)C =1,F =2;(B) C =2,F =3;(C) C =3,F =4;(D) C =1,F =19. 设阳极和阴极的超电势均为0.7 V,还原电位均为1.20 V,则阳极电位等于__________ ,阴极电位等于__________ 。

10. 用金属铂(Pt)作电极,电解H2SO4水溶液或NaOH水溶液,都可以得到H2 (g)和O2 (g)。

这二者的理论分解电压的关系是(填:相等,前者大于后者,或后者大于前者)。

二、简答题(共20分,每题4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 利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可以计算纯液体的摩尔汽化焓,请写出此公式的定积分表达并说明其在应用上的限制条件。

2. 电池充电时,充电电压比平衡电动势高、低还是相等?为什么?3. 已知在273.15K时,用活性炭吸附气体B,其饱和吸附量为93.8dm3·kg-1。

若B的平衡分压为13.375kPa,其平衡吸附量为82.5dm3·kg-1,求:(a) 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中的b(吸附系数)值;(b) 在273.15K下,若B的平衡吸附量要达到73.58dm3·kg-1时,则B气体的分压力要多大?4. 在25cm3的0.02mol·dm-3的Ba(NO3)2溶液中,滴加0.02 mol·dm-3的Na2SO4 30 m3,制备出BaSO4溶胶,试写出所制的溶胶的胶团结构式(即胶核、胶粒、胶团)?将此溶胶进行电泳实验时,胶粒朝何极运动。

如想将上述溶胶聚沉,NaCl、CuCl2、AlCl3、CuSO4、Na3PO4这些电解质中何种聚沉值最小。

5. 扼要说明下列各概念330.7510J 353KH T '∆⨯= (1) Tyndall 效应;(2) 电泳和电渗;(3) 表面活性物质的临界胶束浓度;(4) 乳状液及其两种基本类型三、(20分)在298.2K 时,将1molO 2(视为理想气体)从101325Pa 用6⨯101325Pa 的外压等温压缩到6⨯101325Pa ,求此过程的Q ,W ,∆U ,∆H ,∆F (∆A ),∆G ,∆S ,∆S 隔离。

四、(18分)苯在正常沸点353 K 时摩尔汽化焓为30.75 kJ·mol -1。

今将353 K ,101.325 kPa下的1 mol 液态苯向真空等温蒸发变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

(1)求此过程的Q ,W ,∆U ,∆H ,∆S ,∆F (∆A )和∆G ;(2)应用有关原理,判断此过程是否为不可逆过程。

解:(1) 定温可逆相变与向真空蒸发(不可逆相变)的终态相同,故两种变化途径的状态函数变化相等,即:∆G = ∆G ’ = 0 ∆H = ∆H ’ = 1mol ×30.75 kJ·mol = 30.75 kJ∆S = 87.11 J·K -1 ∆U = ∆U ’ = ∆H ’-p ∆V = ∆H ’-nRT = 30.75 kJ -1 mol ×8.314 J·K -1·mol -1×353 K= 27.82 kJ∆A = ∆U -T ∆S = 27.82 kJ -353 K ×87.11×10-3 kJ·K -1 =-2.93 kJ向真空蒸发,p ex = 0,故W = 0因 ∆U = Q + W 所以 Q = ∆U = 27.82 kJ(2)由(1)的计算结果可知,∆Ar < W ,故过程不可逆。

五、(12分)在330.3 K ,丙酮(A)和甲醇的液态混合物在101325 Pa 下平衡,平衡组成为液相x A = 0.400,气相y A = 0.519。

已知330.3 K 纯组分的蒸气压力p *A = 104791 Pa ,p *B = 73460 Pa 。

试说明该液态混合物是否为理想液态混合物,为什么?若不是理想液态混合物,计算各组分的活度和活度因子(系数)。

(均以纯液态为标准态。

)解:py A = (101325 Pa ×0.519) = 52588 Pap A *x A = 104791 Pa ×0.400 = 41916 Pa py A ≠ p A *x A 因此不是理想液态混合物502.0104791Pa0.519101325Pa *A A *A A A =⨯===p py p p a f A = a A / x A = 0.502 / 0.400 =1.255663.073460Pa0.481101325Pa *B B *B B B =⨯===p py p p a f B = a B / x B = 0.663 / 0.600 = 1.105六、(14分)CO 2的固态和液态的蒸气压分别由以下两个方程给出:lg (p s /p a)=11.986–1360 K/Tlg (p l /p a)=9.729–874 K/T计算: (1) 二氧化碳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2) 二氧化碳在三相点的熔化热和熔化熵。

七、(18分) 已知反应A 2(g)→2A(g)的K $与T 的关系为2059ln 4.814/K T K=-+$,在298K, 101.325kPa 条件下(1)求此反应的K $、r m r m r mH G S ∆∆∆、和$$$?(2)若反应开始时体系中只有A 2(g) ,求A 2(g)的平衡转化率α为多少?(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八、(16分)电池Zn(s) | ZnCl 2(0.05 mol ·kg -1) | AgCl(s) | Ag(S) 其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 MF /V=1.015-4.92×10-2(T /K -298)。

(1)写出上述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298K 下,电池反应的∆r G m ,∆r S m ,∆r H m ,Q r 。

九、(12分)某有机化合物A, 在酸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 在323 K, pH =5 的溶液中进行时, 其半衰期为69.3 min, 在pH =4 的溶液中进行时, 其半衰期为6.93 min, 且知在两个pH 值的各自条件下, t 1/2均与A 的初始浓度无关, 设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A]/d t =k [A]α[H +]β试计算: (1) α, β 的值;(2) 在323 K 时,反应速率常数k ;(3) 在323 K 时, 在pH =3 的水溶液中, A 水解80%需多少时间?解:(1)负极:Zn (s )→Zn 2++2e -正极:2 AgCl (s )+2e -→2 Ag (s )+2Cl -电池反应:Zn (s )+2 AgCl (s )→2 Ag (s )+ZnCl 2(aq )pT E ⎪⎭⎫⎝⎛∂∂MF ∆r S m = zF =96485×2×(-4.92×10-4)J·K -1·mol -1 =-94.94 J·K -1·mol -1∆r H m =∆r G m +T ∆r S m =-224.24 kJ·mol -1(2)∆r G m =-zFE MF=-2×96485×[1.015-4.92×10-4(298-298)] J·mol -1=-195.9 kJ·mol -1Q r = T ∆r S m =(-298.15×94.94)J·mol -1=-28.306 kJ·mo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