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练习:唐宋诗1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训练卷(一)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训练卷(一)

2019-2020学年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训练卷语 文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近代以来,西风东渐。

“五四”以后,西风狂飙。

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

时至今日,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说起“礼仪”,人们却并不反感。

②“礼仪”源自典籍《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礼教”,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

然而,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时的尴尬。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自现代以来,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

③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是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

④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子规》。

高三语文选修 唐宋诗词鉴赏(语文版)

高三语文选修 唐宋诗词鉴赏(语文版)
高三语文选修 唐宋诗词鉴赏(语 文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一单元 03. 第三单元 05. 第五单元
02. 第二单元 04. 第四单元 06. 第六单元
01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 胜色 第二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 军旅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感谢聆听
第五课 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 抒怀 第六课 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 写真
04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 感慨 第八课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 别绪
05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第九课 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 相悦 第十课 水远山长看不足——风物 景色
06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第十一课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 志咏怀 第十二课 物是人非事事休——感 时伤事
F
生查 子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鹧鸪天
扩展阅读
菩萨蛮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 日夜记梦
鉴赏知识 词律
破阵子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 前——山水胜色
06
水龙吟 登 建康赏心亭
01
望海潮
05
满江红 写 怀
02
扩展阅读
04
定风波
03
鉴赏知识 词的章法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A
鉴赏知识 意象
D
关山 月
B
石壕 吏
E
扩展 阅读
C
卖炭 翁
F
鉴赏知识 意境

(新)高中语文-第1课-长恨歌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高中语文-第1课-长恨歌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课长恨歌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凝睇./孝悌.绰.约/泥淖.哽咽./咽.喉B.玉扃./迥.异萦.纡/楹.联翘.首/翘.起C.旋.风/旋.转旌.旗/菁.华殷.勤/殷.红D.花钿./佃.户憧.憬/瞳.孔摇曳./赝.品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妩媚绰约娇弱信马由缰B.殷勤光采沾衣回眸一笑C.翡翠渺茫人寰揽衣推枕D.蓬莱精诚玲珑踌躇不前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

B.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色思倾国”,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C.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

D.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内规格最高的首届中华设计大赛的开启,旨在汇聚全国的优秀设计人才,确立与时代追求相一致的一种新设计理念。

B.北京地铁新版手机客户端将更新上线,新版手机客户端将为乘客提供线路换乘及票价查询、周边地标查询、运营故障信息推送等功能。

C.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的形象,为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违法犯罪的道路。

D.晓庄师范学院一直坚持把学雷锋活动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大爱奉献”。

5.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B.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C.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6.下列对联可以分别与园林、宅第、寺庙、桥梁对应,对应最恰当的一项( )①春来堂里琴书润花满阶前几席香②莲座涌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③式廓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蔚成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④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嘉木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A.①园林②桥梁③寺庙④宅第 B.①园林②寺庙③桥梁④宅第C.①宅第②园林③寺庙④园林 D.①宅第②寺庙③桥梁④园林7.请仿照例句续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所选诗句为白居易《长恨歌》中名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课 长恨歌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课时作业:第1课 长恨歌

课后课时作业一、练基础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始是新承.恩泽时承:承受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寂静的,无声的B.到此踌躇不能去.去:前往尽日君王看不足..不足:不厌,不够C.上穷.碧落下黄泉穷:穷尽,走到尽头天生丽质难自弃..自弃:自我埋没D.含情凝睇谢.君王谢:道歉遂叫方土殷勤..觅殷勤:尽心尽力答案 C解析A.悄然:忧愁的样子。

B.去:离开。

D.谢:感谢。

2.下列各项,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B.春风楼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C.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答案 D解析D.使用了顶真,其他三项使用了对仗。

3.名句默写。

(1)描写返京后玄宗从春到秋时时睹物思人的两句是:,。

(2)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方士替玄宗上天入地苦苦寻觅杨玉环的两句是:,。

(3)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杨玉环凄美寂寞哀怨情态的两句是:,。

(4)表现李、杨誓言此情不移的四句是:,。

,。

答案(1)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2)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练模拟4.(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答案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1课长恨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张继在夜半钟声的扣鸣中,对愁难眠,用清醒抒发了客旅的愁怀;柳宗元在飘风扬雪的寒江上,孤舟蓑笠,用独钓反映了内心的寂寞;李白在汪伦踏歌的节拍下,依依惜别,用“桃花潭水”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战鼓,利剑,呐喊声,钩戟长铩找不回昨日长安;黄埃,血泪,卿离去,花钿委地泪沾衣君王掩面。

万般情思缥缈在雨雾里,何处寻觅长生殿?黄叶,残月,断肠雨,难食烟火的思念洒遍黄泉,挑尽孤灯未成眠,衣带渐宽,研墨,提笔,铺宣纸,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倾.国(qīnɡ)回眸.(móu)霓.裳(ní)粉黛.(dài)B.鼙.鼓(pí)千乘.(shènɡ)萦纡.(yú)姊.妹(zǐ)C.驭.气(yù)仙袂.(mèi)凝睇.(dì)花钿.(diàn)D.人寰.(huán)参差.(cī)临邛.(qiónɡ)踌.踖(chóu)解析:B项,“纡”读yū。

答案:B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钟鼓初长夜..光彩生门户 B.迟迟C.遂教方士殷勤..多仙子..觅 D.其中绰约解析:A项,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可怜。

B项,古义,缓慢悠长;今义,表示时间长或时间拖得很晚。

C项,古义,反复多次;今义,热情而周到。

D项,古今相同,都是“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轻盈的样子”。

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遂.令天下父母心遂:于是B.为.感君王辗转思为:为了C.犹.似霓裳羽衣舞犹:还D.云鬓半偏新.睡觉新:刚刚解析:B项中的“为”意为“因为”。

答案:B4.名句默写。

(1)姊妹弟兄皆烈士,。

,六宫粉黛无颜色。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一单元 1 赏析示例 长恨歌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一单元 1 赏析示例 长恨歌

(建议用时:30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皇帝的宫殿B.温泉水滑洗凝脂..凝脂:白嫩而润滑的皮肤C.椒房阿监青娥..老青娥:青春的美好容颜D.夕殿萤飞思悄然..悄然:忧愁的样子解析:选A。

御宇: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千乘万骑西南行B.春宵苦短日高起C.云鬓花颜金步摇D.梨花一枝春带雨解析:选D。

A项,“西南”是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B项,“苦”是意动用法,以……为苦。

C项,“云”“花”都是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花一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②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光..④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⑤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彩生门户⑥为感君王辗转..⑧..思,遂教方士殷勤觅⑦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⑦C.③④⑥⑧D.①②⑥⑦解析:选D。

排除③⑤⑧即可。

③颜色:古义指美丽的容颜;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⑤可怜:古义指可爱,可羡;今义指值得怜悯。

⑧睡觉:古义指睡醒;今义指进入睡眠状态。

①奈何:古今意义都是怎么办。

②踌躇:古今意义都是徘徊不前的样子。

④萧索:古今意义都是凄凉、萧条。

⑥辗转:古今意义都是翻来覆去。

⑦渺茫:古今意义都是辽远而模糊不清。

故正确选项为D。

4.某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下面三首诗词之间添加串联词。

(每处不超过60字)第一首诗《木兰诗》朗诵完毕。

串联词(1):下面请欣赏高二(3)班选手朗诵白居易的《长恨歌》。

串联词(2):下面请欣赏高二(3)班选手朗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首先要了解三首诗主要表达的内容,从内容相关的角度思考如何使串联词表达得自然流畅,然后组织答案即可。

语文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全册教学案

语文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全册教学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全册教学案目录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第二课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第三课天若有情天亦老——咏史怀古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第六课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写真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第八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第九课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相悦第十课水远山长看不足——风物景色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附录:古诗词鉴赏多功能答题模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对应学生用书P1]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资料助读]◎释标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题点明的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

桐庐江为浙江流经桐庐县境一段的别称,又名桐江。

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

旧游,老朋友。

◎知作者孟浩然(689-740),以字行,名不详,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唐代著名诗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

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后为张九龄荆州长史府从事,患疽卒。

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

与李白、王昌龄等也都有交往唱酬。

其诗清淡幽远,长于描写山水行旅及田园隐逸生活。

有《孟浩然集》四卷。

《全唐诗》录存其诗267首。

◎明背景本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

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为了排遣苦闷,出游吴越,本诗即作者在游浙江桐庐时所写。

[精要赏析]◎赏形象1.前四句中“山暝”“猿愁”“沧江”“风鸣”“孤舟”这些意象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提示:把握意象共同点。

参考答案:这些带有凄迷孤寂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

◎析技巧2.试分析本诗在情景结合方面的特点。

提示:了解情景结合方式。

参考答案:本诗融情于景。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即景生情,情随景至。

诗人将内心的孤寂清冷融入凄凉的自然景物中。

◎悟意旨3.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从题目、意象特点及最后两联切入分析。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人恰当地运用字词表达情感的方法。

2、体会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吟咏,品味写景诗的韵致,体味诗人寄寓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情。

2、了解古代诗歌的平仄规律,感受格律诗的形式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通过具体的诗篇,解读古代诗歌的特点。

3、学习诗人运用不同的角度,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方法,体会写景诗的层次美、意境美以及诗人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山水风光是诗歌永不衰竭的题材。

诗人自由地漫游山川,寄傲林泉,在秀丽的山水风光中,以敏锐的感觉,体察自然的光色韵味,表现高逸冲淡的情趣,向外发现了山水的天然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热爱自然的兴趣;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审美和鉴赏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2、了解诗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设想:1、此课为第一讲,要先介绍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让学生对唐宋两代诗词有所了解。

2、在朗读中领悟诗作的思想情感,在点评中让学生挖掘诗歌特有的魅力。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桂冠上的两颗明珠。

唐诗展现了唐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人开阔爽朗的胸襟和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

她那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对丑陋与邪恶的蔑视和抨击,以饱满的情感和悠远的神韵,千百年来不知扣响多少读者的心弦。

而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

唐诗宋词中包孕着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情感资源,对生命、生活、亲人以及祖国、故乡的深切热爱和赤诚关怀,是极好的情感教育读本,涵咏吟诵,能使我们认识历史,开阔眼界,感悟人生,丰富情感,抚慰心灵,帮助我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在浮华喧嚣中返归宁静和淳朴;使我们心中有“爱”——热爱生命,关爱众生。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综合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

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

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

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

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的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习题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习题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学科练习命题人:第一题(4小题,共12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 桐庐江,在今浙江省。

诗中“建德”是县名,是桐庐江的流境。

“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古称“维扬”。

(1)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这首诗的前两联主要写什么内容?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答。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请对历来受到好评的第二联作简要赏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特点?请简答。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第二题(3小题,共10分)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一课+长恨歌+复习限时练+Word版缺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一课+长恨歌+复习限时练+Word版缺答案

《长恨歌》复习练习题时间:45分钟共80分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第Ⅰ部分1、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0分)_________________,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_________________。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_________________,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_________________。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_________________,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_________________。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_________________,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_________________,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_________________,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_________________。

行宫见月伤心色,_________________。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_________________,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选修_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3篇

高中语文选修_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3篇

高中语文选修_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3篇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是必修内容,通过诗词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3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①。

谢公②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③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①剡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县南,即曹娥江上游。

②谢公屐:谢公,南朝诗人谢灵运。

③訇(音哄)然:形容大声。

我想根据传说梦游一趟天姥山,梦中我一夜就飞渡了月下的镜湖。

湖上是我月光下的身影,一直陪伴我到剡溪。

诗人谢灵运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在,溪流清澈,猿猴高歌。

穿上谢公游山时穿的那种木屐,我开始攀登直入云霄的山路。

在半山腰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啼鸣。

曲曲折折的路没有一定的方向,观赏这奇花异景,不觉已经天黑。

山泉的响声如熊在怒吼、龙在叫唤,幽静的树林也为之战栗,层层山岩也为之震惊。

黑云沉沉快要下雨,水波荡漾升起烟雾。

突然闪电迅雷,山峦都要崩裂,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的天空蔚蓝无际,日月共同照耀着金碧辉煌的宫殿。

神仙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他们用彩虹做衣,把清风当做马;老虎弹琴,鸾鸟驾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如麻。

【梦游之美】这首诗重点描写了李白的梦境:他早就听说天姥山被云雾遮绕,偶尔才能看见,于是久思成梦,梦见自己到天姥山会神仙去了。

节选的这一段,就是他看到众神时的情景。

外面是电闪雷鸣,里面却是其乐融融的仙境,仙人们衣食住行都不同于常人,就连乐师都是禽兽。

读者也似乎和李白一同梦游了一番。

梦醒之后,李白感叹人生短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写作指导】生活中有种种现实的约束,但是作文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约束的。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课 长恨歌 Word版缺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课 长恨歌 Word版缺答案

创作诗歌,功夫在诗外;欣赏诗歌,功夫同样在诗外。

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基本方法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一、以意逆志以意逆志以“己意”去“逆”作品之“志”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泥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1.以意逆志,要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

由于历史的积淀,一些词语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形成一种能够承载诗人某种情感的特定意象。

比如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忄蚤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是一首月下怀人的情诗,它对我国以月喻美人、以月来表达相思之情的诗歌传统具有开创意义。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其他如以“折柳”表惜别,以“松菊”喻坚贞高洁等,不一而足。

2.要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诗歌欣赏过程中,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1)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诗,有助于领会作品中的生活情趣。

比如赏析李白的《蜀道难》,如果我们没有游历险绝山路的体验,是断然体会不出“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蜀道之难的。

(2)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过程中,有时还可超越原诗,获得新的旨趣。

比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出了诗人在北固山下的所见所感,残夜未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涌现,江南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春天的根芽仿佛从旧年年底就已埋伏下来。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 赏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87页 0152页 0169页 0189页 0275页 0343页 0502页 0542页 0544页 0609页 0677页 0679页 0744页 0809页 0989页 1091页
第一单元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鉴赏知识 诗律(一) 平仄 塞上听吹笛 古从军行 鉴赏知识 诗律(二) 对仗 第三课天若有情天亦老——咏史怀古诗 金铜仙人辞汉歌 扩展阅读 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扩展阅读 第三单元 房兵曹胡马 海棠 鉴赏知识 意象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汉江临眺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 山水胜色
Hale Waihona Puke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山冥听猿愁戴高帽隐忍苟活迫不急待B.沧江急夜流出洋相如火如荼平心而论C.金阕前开二峰长霓虹灯百无聊赖自行其是D.先期汗漫九垓上缔造者宽宏大量人情事故解析:选B。

A项,“冥”应为“暝”,“急”应为“及”;C项,“阕”应为“阙”;D 项,“事”应为“世”。

2.下列各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浦:水边,这里指水面B.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秀出:美好特出C.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嶂:屏障D.先期汗漫..九垓上汗漫:不可知的意思,这里指代不可知之神解析:选C。

嶂:像屏风一样的山。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银河倒挂三石梁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徘徊于斗牛之间D.求人可使报秦者解析:选D。

A、B、C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定语后置句。

4.下列对三首诗歌的欣赏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

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

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

B.《汉江临眺》中诗人泛舟汉江,以浓墨重彩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C.《汉江临眺》这首诗笔法飘逸,错落有致,优美素雅,意境壮阔,就像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风物景色画。

D.《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一首咏物怀古诗,通过对自我形象的描绘和庐山景物的生动刻画,表现了诗人晚年流放归来、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解析:选A。

B项,“以浓墨重彩的笔墨”错误;C项,应为“水墨山水画”;D项,“咏物怀古诗”应改为“记游抒怀诗”。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阙题刘眘虚【注】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

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者多山僧道侣。

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英年早逝。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C.“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解析:选A。

B项,“淡淡的忧伤”错。

C项,“孤寂”应改为“宁静”。

D项,“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

6.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答:答案:“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

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不但赋予水春的气息与活力,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达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酌酒与裴迪①王维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②,朱门先达笑弹冠③。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注】①裴迪:唐代诗人,是王维的好友。

②按剑:发怒时准备拔剑的动作。

③弹冠:弹去帽子的灰尘,准备做官。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酌酒与君君自宽”一句照应了诗歌的题目。

“宽”一字,既是宽人也是宽己。

B.“朱门”一词用了借代手法,借指富贵。

这句是说仕途得意的人们在相互庆祝。

C.颈联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作者的心情,对情感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此诗是王维为劝慰裴迪而作的七言律诗,文中多处使用典故,意蕴丰富。

解析:选B。

B.原诗是说先做官的人去嘲笑那些后做官的人,表现官场的相互排挤。

8.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①作者为友人倒酒,进行劝慰,其实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

②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

③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寻雍尊师①隐居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②卧,松高白鹤③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①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

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②青牛:传说老子乘青牛西游,过函谷关,赴流沙而不返。

③白鹤:传说汉代桂阳人苏耽成仙,有白鹤来迎。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起势不凡。

“峭”状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

“逍遥”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

B.颔联紧扣诗题,着意写“寻”,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

上句从视觉着笔,下句则从听觉落墨,着重表现寻找过程的艰难。

C.“语来”句虚实结合,虽未交代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但从“江色暮”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

D.“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解析:选B。

B项,颔联除了写寻找过程的艰难之外,更主要的是表现寻找过程中的乐趣。

10.这首诗是怎样刻画“雍尊师”这一形象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刻画形象:①“逍遥不记年”直接表现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②“古道”“流泉”“花暖”“松高”描绘居处环境的清幽、静谧,侧面烘托人物的淡雅高洁;③运用青牛、白鹤的典故,表现人物洒脱自由的道家情怀。

思想感情:①对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的仰慕;②对恬淡自然的隐居生活的向往;③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的怅惘之情。

三、语言表达11.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西部地区必须获得“生态补偿”的三点原因。

(每点不超过10个字)日前,权威部门发布了《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报告。

该报告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

西部地区许多地方被列入国家限制和禁止开发的名单。

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很难走东部地区那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西部地区以牺牲传统意义的经济发展为代价,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必须获得补偿。

答:答案:生态文明“东强西弱”;牺牲传统的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12.根据下列对自然景观描述的排比句式,以人文景观为内容,也写同样的四个句子,要符合句式特点。

不超过50个字。

例句: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广阔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答:答案:①我们有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有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气势恢宏的紫禁城。

②我们有脚踏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有雄伟壮丽的故宫博物院,有风景秀丽的北京颐和园,有精巧绝伦的赵州桥。

(任选一个即可)我们为什么会喜爱李白盛晓白我们不是为读诗而读诗,更不是为附庸风雅而读诗。

我们读诗,且乐此而不疲,是因为从诗中可以读出自我。

我们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经历,读出自己的心声,读出自己的向往和梦想。

李白的诗,是自我的礼赞、自我的释放、自我的升华。

从那儿,我们可以对自我加深一层认识,理清那些说不清也道不明的缕缕思绪,体验到一份美感、一份忧伤、一份惆怅。

我们喜爱李白,其实就是喜爱我们自己。

我们喜爱李白的诗,是因为从那些天籁之音中,可以辨认出来自内心深处的一声声呼唤。

从灵魂深处来说,每个人天生就是一个李白:蔑视权贵、渴望自由。

我们总是深陷于某种制度或环境之中。

一方面,我们必须迎合之、顺从之,甚至主动地去配合,否则难以生存下去,更难以获得各种宝贵的资源。

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愿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总希望挣脱其束缚,如天马行空、笑傲江湖。

很多情况下,二者难以兼得,这就是人的两面性,这就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矛盾心理状态。

于是,我们高诵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都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总希望一逞壮志,实现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改造世界,且不管这种理想的具体内容是些什么。

李白的诗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然而,我们的理想常常会碰壁。

失意时,李白的诗读了令人鼓舞、昂扬向上,我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增强了在逆境中奋斗的勇气,或者得到一种宣泄,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读到这儿,你难道不觉得心中的烦恼已经消散,它们混入到大气之中,很快便无影无踪?我们也喜爱李白的率真、李白的童稚之心。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保留着一处圣洁的地方,那儿藏着我们儿时的欢乐,升起我们童年的梦想。

我们有着浓浓的乡愁,不论走到哪里,都要频频地回头张望,想要拾起那些失落的记忆。

我们总希望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像儿时的伙伴那样纯真,我们总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像儿时那样单纯,我们总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躺在母亲的怀抱里静静地进入梦乡。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品味这样的诗句,你的心灵能够不为之颤动吗?翻开李白的诗篇,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幅幅壮丽的画卷,知道人们为何而笑、为何而哭,我们因此大开眼界,有着深刻的历史感悟而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李白的诗篇中,映射出人的共性:对亲人的眷恋,对朋友的友情,对自由的渴望,对家乡的热爱,对壮丽山河的陶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只是我们无法像他那样,将这些感情表达得如此美好,如此出神入化。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诗与读者没有距离,既没有空间距离,也没有时间距离,谁都能看得懂,但很少有人能道得出。

相隔1 000多年,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李白的存在。

打开李白的诗篇,有如打开一瓶千年的老酒,因时间的久远而格外芳香扑鼻,令人久久沉醉。

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人,其实都有着一个共同标志:他们的诗歌得到最广泛的共鸣,有着最广大的读者群。

今天,居然有诗人说,“写诗永远是少数人的事业”,岂非误读了历史?如果读了李白的诗不受感动,你不妨反思一下:你的棱角是否已经让时光磨平?你是否已经失去了自我,有如浮萍随波逐流?你是否已经没有激情,不再流泪,也不再有梦境出现?【赏评】作者透过李白的优美诗篇,一下子抓到了最为本质的东西:我们喜欢李白,就是因为在他身上我们读出了自我。

李白“蔑视权贵、渴望自由”;李白壮怀激烈,总想实现理想和抱负;李白“率真”,有着一颗童稚的心;李白诗篇中映射出人的诸多共性,这些都是我们喜欢读李白诗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