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晚期的实干家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状元实业家张謇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
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謇兴办实业:背景:《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激发了民间兴办实业的热潮口号:实业救国目的:维护中国利益,发展中国工商业,获得利益状况:创办了大生纱厂结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吞并。
意义:成了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张謇: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工业: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
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
2.发展不均衡;(后天畸形)(1)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交通方便,洋务企业多集中于此。
)(2)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a.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投资;b.资金周转慢,产出时间长,不愿投资;c.更重要的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矿产,无法投资。
)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
(在近代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体)4.前途:深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发展艰难。
(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夹缝中艰难发展)5.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的特征和表现:1、特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嘉庆帝清朝末代有为之君主
嘉庆帝清朝末代有为之君主嘉庆帝,清朝末代有为之君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嘉庆帝则是清朝的末代皇帝。
他的统治时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时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嘉庆帝在清朝末期的执政风格、政治改革以及对国家的影响。
一、执政风格嘉庆帝继位于1796年,当时清朝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尽管他年轻且富有才华,但他很快面临了统治的挑战。
为了稳定朝政,嘉庆帝通过严格的法纪来巩固皇权。
他认为要想维护封建皇权,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对付滥权和冗官。
因此,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治理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
除了加强法制建设,嘉庆帝还注重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
他推出了一系列减税措施,缓解了社会上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他还重视农田水利和教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嘉庆帝的这些举措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方面,嘉庆帝也进行了一些努力。
他试图减少权臣的干预,恢复皇帝的权威。
他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任命有能力的官员、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等。
尽管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清朝内外诸多问题的复杂性,这些改革的效果有限。
另外,嘉庆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
他提高了军队的军事素质,并对军队进行了重组。
这些改革使得清朝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事实力,但仍无法解决清朝面临的外敌入侵和百姓的民变问题。
三、对国家的影响在嘉庆帝的统治时期,清朝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尽管他试图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复杂性和阻力,这些改革的效果有限。
嘉庆帝的统治仍然无法改变清朝走向衰落的命运。
然而,嘉庆帝在位期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尽管效果不够明显,但为晚清时期的改革开辟了道路。
他的努力为后来的改革者提供了经验教训,为中国近代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总的来说,嘉庆帝是清朝末代有为之君主,尽管他试图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在清朝混乱的政治局势和内外压力下,这些改革的效果十分有限。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主要事迹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主要事迹张謇,清朝嘉庆年间状元实业家,性善学、好实业,在当时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将家产风流才俊,一衣带水乡渔金求,经营实业,创造财富。
主要的事迹如下:
一是张謇先后经营从海鲜、染坊、床垫、医药到嗑药、教育等等多类行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同时,他还是巴比伦和太古帝国的最初原型。
二是他在此期间,改革实行先进的实业发展模式,注重服务于客户,强调行业规范和效率,以培养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能力,进行企业家精神改造,为清朝时期企业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他被公认为“状元实业家”,被誉为“大学者、大实业家”,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
他改革了社会结构,推动了清朝企业家文化的发展,在推动清朝时期大规模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的一生可以用“尽忠、敬业、勤奋、拼搏”来形容。
大清王朝晚期的实干家
大清王朝晚期的实干家------李鸿章摘要: 1.生不逢时的军事家2.身处弱国的外交家3.兴办洋务,救亡图存4.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关键词:洋务运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正文:梁启超先生在《李文忠公事略》一文中起先便讲“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
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纵看古今,横览中外。
古之曹操、霍光,外国的拿破仑、俾斯麦,皆是如此。
李鸿章之功绩名声或许不及上文提及的几位,但考虑到他身处晚晴积贫积弱之中国,仍使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延续几十年,故应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比之曾国藩,其多了几分变通;比之左宗棠,眼界高了几分;比之张之洞,实干精神不相上下,成效却高下立判。
如此来谈论几个逝去不过百年、被历史铭记的人颇有不妥,仅为对比并无褒贬之意(1)李鸿章,安徽合肥人。
“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讲李鸿章的军旅生涯就不能避开曾国藩。
李鸿章的一生经历与曾国藩是分不开的,起先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奏折办理文案,曾称其“才大心细”后因意见不合离开湘军,两年后曾国藩遇到难处写信给他,又立即回到曾国藩大营,后来还跟曾国藩形成师徒父子关系。
在回归湘军不就,他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任命.由于当时作为贸易和赋税中心的上海受到太平军的威胁,清庭敦促曾国藩采取行动保卫上海.但此时曾国藩的兵力紧张,于是叫李鸿章去他的故乡庐州征募士兵.李征募了大约3500人,加上李手中的两千湘军,组成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淮军雏形.开赴上海.从此,李鸿章开始了与太平天国的正面交手.到了上海,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化军队。
而建立这只军队的原因是他在上海看到一只号称”常胜军“的外国雇佣兵部队,这只部队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屡屡立功。
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他萌生了建立自己的部队的念头。
这样的见识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以下是一组数据:1862年6月,李鸿章只有一支有100来支来福枪的洋枪队,9月,淮军的来福枪已超过1000支,1863年5月,淮军发展到4万人,装备有一万支以上来福枪和数百门使用26磅炮弹的大炮. 这支部队在抗击太平军的过程中屡战屡胜牵制住了太平军的精锐,为成功镇压太平军立下不可忽略的功劳。
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改革家与现代化奠基人
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改革家与现代化奠基人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改革家与现代化奠基人晚清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巨大挑战。
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和现代化奠基人崭露头角,他就是张之洞。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张之洞的个人背景、改革思想和实践、对现代化的贡献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个人背景张之洞于1820年出生在山东省,他出身于一个被誉为“教育世家”的家庭。
他父亲张彝海是清朝的一位大臣,对张之洞的思想和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年少时的张之洞聪明好学,他从小就显示出出众的才华和改革的意愿。
二、改革思想与实践张之洞是一位早期改革家,他对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方案。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变法以治国,提倡注重人才选拔、机构改革、法制建设等。
他力主增设新官职,引入西方行政管理理念,致力于推动政府机构的现代化。
在经济方面,张之洞提出了“育人强国”、“富国强军”的主张。
他主张改革财政制度,提高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并对中国的农业、商业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
他积极引进西方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技术,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在教育方面,张之洞力图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提倡以新学为主导,加强对西方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学习。
他积极推动中西合璧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三、对现代化的贡献张之洞的改革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方案,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他的改革思想将中国引入了现代化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政治方面,张之洞的改革方案促进了政府机构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政府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张之洞的改革方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
他通过引进西方的工业和商业技术,促进了中国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朝的历史名人
清朝的历史名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历史名人众多,为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清朝的历史名人,展示他们的事迹和影响。
1. 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达61年,为清朝治理和巩固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康熙皇帝重视民生,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科技的发展。
他还出版了《康熙字典》,对汉字的研究和整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康熙皇帝的治世被誉为“康乾盛世”,对清朝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雍正皇帝(1678年-1735年)雍正皇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他继承了康熙皇帝的统治,继续进行改革和整顿。
雍正皇帝实行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措施,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加强了官员的廉洁行政。
他还修订了法律、减少了税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雍正皇帝注重教育,提倡读书学习,兴办了多所学校,为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
3. 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达60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皇帝重视农业发展和改革,提倡水利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利建设,有效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产量。
他还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致力于收集和整理古代文献,成立了文献馆,为研究和保护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文徵明是明代末年和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也被尊称为“文徵明先生”。
他擅长绘画和诗词创作,作品以山水画和花鸟画最为著名。
文徵明的画作独具风格,自成一派,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气韵和神韵。
他的山水画多以泼墨勾勒山石,加之淡雅渲染山水,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他的艺术影响深远,开创了明清画派的新局面。
5.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成吉思汗,即铁木真,他是蒙古帝国的建立者和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他的领导下,蒙古帝国迅速壮大,征服了亚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创造了世界历史上少有的辽阔国土。
成吉思汗注重法制建设和民族团结,实行宽容政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和风俗习惯。
四大名臣清朝改革的领导者
四大名臣清朝改革的领导者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上留下了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然而,四大名臣被公认为在清朝期间主导和推动改革的领导者。
本文将介绍并探讨这四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者——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和左宗棠。
奕䜣,字鹤立,是乾隆皇帝的孝顺儿子兼清朝的第十三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改革才能,领导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首先,奕䜣致力于加强中央政权的集权化。
他限制了地方僧团的权力,削减了地方官员的职权,并重新组织了吏治机构。
其次,奕䜣推行了一系列减租减税政策,以减轻农民负担并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此外,他还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令,以促进对外贸易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李鸿章是清朝末年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接触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人物之一。
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工业制造。
他建议清朝政府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和海军,并引进西方的轮船和火炮。
此外,他还推动了洋务运动,鼓励商业和工业发展,投资修建铁路和电报线路。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之一。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最具影响力的改革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文化家。
他提倡“以文治国”,主张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倡导儒家思想的复兴。
曾国藩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兴办学堂,培养人才。
他还组织编纂了《曾氏家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曾国藩还致力于改革军制和治理边疆。
他主张组织有纪律的军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
曾国藩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开辟了道路。
左宗棠是清末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也是著名的军事统帅。
左宗棠在军事上表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
他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地方治安和军队建设。
左宗棠还倡导农田水利的发展和耕地改良,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他还着力改革官僚体制,限制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并试图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控和管理。
晚清地主阶级实干家周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晚清地主阶级实干家周馥姓名:赵春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郭大松2003.4.29晚清地主阶级实干家周馥(中文摘要)周馥是近代中国不可多得的地主阶级实干家之一。
作为李鸿章最重要的亲信幕僚,周馥对他忠心耿耿,任事勤勤恳恳,深受李鸿章的器重。
为官前期,周馥的官职不大:李鸿章死后,他才闻名全国。
近年来,史学界虽对周馥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大都局限于治河方面,对其它主要活动则缺乏足够的、系统的探讨。
本文试图从各个方面对周馥进行详细具体的研究,进而认识他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在封建社会,治水历来被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要政。
近代中国连绵不断的水患,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的动荡。
从1871至1904年,周馥曾多次对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滹沱河等直隶河道及黄河、运河、小清河进行勘察和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他还潜心研究前人治水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自己的治水实践,撰写了《治水述要》十卷,阐述了自己的治水思想。
所以,周馥被公认为近代不可多得的治水专家。
作为亲信幕僚,周馥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长达三十多年,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策划者和执行者、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周馥历年跟随李鸿章筹办军务、洋务、海防、外交,中西各政无不兼综,力顾大局,劳怨不辞。
他在创立海军、建设海防、修筑铁路、发展电讯事业、创办军事工业和军事教育事业、办理外交等方面都曾有过重要的贡献,这是中国的近代化中不应被忽视的一部分。
后人曾这样评价周馥在洋务时期的贡献:凡中国自强之本,与夫今日能立自强之道,莫不由周故督与文忠公开其端、植其基。
在民族危难形势的逼迫下,清政府于1901年颁布了推行新政的变法诏令,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
作为新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力奉行者之一,周馥积极贯彻清政府的各项改革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方面采取种种得力措施,使这些地区的新政得以较好的推行,为中国的近代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 老照片] 这么多牛人在,大清还是倒了!
[ 老照片] 这么多牛人在,大清还是倒了!2016年6月4日罕见老照片总第368期老照片是历史永恒的凝固张之洞(1837-1909),河北南皮人。
清末洋务派领袖和中国近代工业创始人之一。
图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写字养性。
清朝将军与其随从在广东官邸。
M. Miller/摄,照片大约拍于1860-1864年之间。
北京,总理衙门三满族大臣,从左依次为成林、宝、文祥。
照片大约拍于1871-1872年之间。
成林当时还不到45岁,是当时总理衙门最年轻的官员。
宝,字佩蘅,满洲镶白旗人,当时任总管内务府大臣,65岁。
文祥,字博川,号文山,盛京正红旗人,1861年任总理衙门大臣,后升为协办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职。
北京,大清官员董恂,时任户部尚书。
照片大约拍于1871-1872年之间。
1886年,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道光帝七子,光绪帝之父,慈禧的妹夫。
北京,皇宫的太监总管。
梁时泰/摄,照片大约拍于1886-1900之间。
奕劻,清宗室。
1901年,他受命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劻让出首相职位改任弼德院总裁。
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1917年病死,时年79岁。
恭亲王奕忻,道光帝之子,咸丰皇帝之六弟,人称“鬼子六”。
在同治、光绪两朝时,总理国家大政及外交事务,为清代后期重要历史人物。
1896年,李鸿章、李翰章两兄弟家族合影。
戈鲲化,字砚畇,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浙江宁波。
照片大约拍于1880年代。
1879年,由他的美国学生杜德维推荐,与哈佛大学签订赴美任教合同。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教师,讲授中国文化。
此事立即成为美国各大报纸争相刊登的新闻。
两广总督叶名琛,湖北汉阳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进犯广州,广州次日失陷,叶名琛忠于职守“不走不降”,最终被俘。
1858年,被英军押至印度加尔各塔,在监狱中叶名琛不吃英军之粟,吃完自带粮食后,绝食饿死。
乾隆皇帝盛世之主清朝的最后一位伟大君主
乾隆皇帝盛世之主清朝的最后一位伟大君主乾隆皇帝盛世之主:清朝的最后一位伟大君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朝代,而乾隆皇帝则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
乾隆皇帝在位多年,执政期间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清朝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以乾隆皇帝为中心,探讨他在位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贡献。
一、政治乾隆皇帝登基后,秉承“永继祚考君之道”的理念,充分利用皇权对国家进行了全面的治理。
他实行了清朝历史上最长的统治时间,为稳定国家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乾隆皇帝重视官员选拔,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并进行一系列的考试和选拔,以确保政府官员的能力和廉洁。
他还恢复了历代皇帝与军队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军队的管理和军事力量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边防安全。
此外,乾隆皇帝还十分注重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的建设。
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各级法院进行了改革,实行公正审判,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他还对地方自治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社会稳定。
二、经济在经济方面,乾隆皇帝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工业的发展。
他推行了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并制定了农业税收政策,为农民减轻了负担。
此外,乾隆皇帝还鼓励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他鼓励手工业发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并积极促进商人的活动,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工业方面,乾隆皇帝重视实业兴国,鼓励技术创新和工业生产。
他支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了石油、煤矿、铁矿等行业,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乾隆皇帝是一位文化爱好者,并且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
他鼓励文人墨客的创作和发展,主持编纂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工程,如《四库全书》等,为文化事业的繁荣贡献了力量。
乾隆皇帝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学校建设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他修建了许多学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鼓励人们接受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和技能。
清朝_世界首富_伍秉鉴
清朝“世界首富”伍秉鉴
伍秉鉴是清末人, 西方学者当时称他为天下第一 大富翁。 之所以成为富翁, 伍秉鉴靠的是十三行拥有的外 贸专营权。当时,清政府只允许位于广州的 13 家商 行和外商做生意, 政治限制形成了经济垄断。伍秉鉴 的崛起, 就是这一历史的特定产物。 广州十三行首领 1686 年春, 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 告, 宣布凡是 “身家殷实” 之人, 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 白银, 就可作为 “官商” 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 到的是, 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出 一位世界首富。 17 世纪后期, 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 来 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于是, 广东地方政 府于 1686 年招募了 13 家较有实力的行商, 指定他们 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从此, 近 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广州十三行” 诞生了。在以后 的发展中, 这些行商因办事效率高、 应变能力强和诚 实守信而深受外商欢迎。 1757 年(乾隆二十二年), 清朝下令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 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这一重大 历史事件, 直接促使广州十三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 法的 “外贸特区” 从而给行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 在此后的 100 年中, 广东十三行竞向清朝政府提供了 40%的关税收入。 所谓的 “十三行” 实际只是一个统称, 并非只有 13 家, 多时达几十家, 少时则只有 4 家。由于享有垄断 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 凡是外商购买茶叶、 丝绸等国 货或销售洋货进入内地,都必须经过这一特殊的组 织, 广东十三行逐渐成为与两淮的盐商、 山西的晋商 并立的行商集团。在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 广东十 三行中涌现出了一批豪商巨富, 如潘振承、 潘有度、 卢 文锦、 伍秉鉴、 叶上林等, 以至于当时就流传有 “洋船 争出是官商, 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 银 钱堆满十三行” 的说法。 在广东十三行中, 以同文行、 广利行、 怡和行、 义
历史趣谈清朝走向灭亡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走向灭亡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导语:走向灭亡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失去藩属国朝鲜。
洋务派李鸿章建立的北洋舰队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强运动
走向灭亡
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失去藩属国朝鲜。
洋务派李鸿章建立的北洋舰队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强运动最终失败。
随后,由光绪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而软禁了光绪帝,变法因此失败,因为只有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1901年清朝同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清朝于八国联军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分成立宪派与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
1901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立宪运动,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希望让光绪帝成为立宪君主。
而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
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宪、建立清朝新军、废除科举、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改革。
而革命派对清廷的改革失望,他们主张推翻清朝,建立共和。
1894年孙文于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4年黄兴于长沙成立的华兴会、1904年蔡元培于上海成立光复会,此外还有其他革命团体。
1905年孙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
革命派联合旧有反清势力如三合会、洪门等,在华南地区发起十次起事,并将势力渗入华中、华南的清朝新军。
当时立宪派与革命派为改革方式发生争执,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末世界首富伍秉鉴生平简介
清末世界首富伍秉鉴生平简介伍秉鉴,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末世界首富伍秉鉴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伍秉鉴简介伍秉鉴——二十世纪时期的中国首富,在清朝这个动荡的朝代里,作为首富,不知道他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清朝后期的时候朝廷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封锁了所有的对外通商,当时有设立“十三行”用以对外通商。
正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反而成全了伍秉鉴。
祖籍是福建的伍家在康熙年间就举家迁徙,定居在了广东,并且开始经商。
伍家在伍秉鉴的父亲手里时,成立了商行并且已经加入对外贸易。
等到伍秉鉴三十二岁接管家族企业后,伍家的商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
在经商方面极具天赋的他以自己超前的理念跟欧美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与国外商人的广泛交易,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其中还包括在东印度公司周转不灵的时候向其放贷,成为了该公司最大的债权人。
中国的茶叶在国外一直是热销产品,但是欧洲人对质量是严格把关的,在所有的外销茶叶中,伍家的茶叶被英国商业认为是质量最上乘的,从而获得了最高价的待遇。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伍秉鉴长远的目光。
当然伍秉鉴的商业发展并不只是局限于茶叶经营,他在国内还有地产、店铺等,在国外则投资铁路的修建,同时还进行证券交易以及保险业务等,其伍家的怡和行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而他则被一些学者称之为“天下第一大富翁”。
伍秉鉴把财产转移到哪儿去了都说伍秉鉴是二十世纪时期的中国首富,但是他究竟有多少钱你是否说的清楚?在他死后,这些钱又去了哪里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说明吧,相信看了之后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能成为榜首了吧!首先我们应该知道那个时候一两白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百块钱,而伍秉鉴的身价换算下来就是现在的四十亿;另外你知道清政府一年的税收是多少吗?身为两广总督的林则徐,那么大的官他一年的俸禄又是多少?当时清政府一年税收是四千万两,林则徐则一年赚两万两,而伍秉鉴他的身价就是当时朝廷的半年收入,需要林则徐不吃不喝赚一千年的!想必现在大家都知道他多有钱了吧,那么这些钱又都去了哪里呢?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者签订了很多的条约,其中都有写到割地赔款给西方列强,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呢?据记载,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下令商行出资三百万银元用以偿还债务,其中伍秉鉴一个人就出资一百万银元。
洋务派与顽固派代表人物
洋务派与顽固派代表人物
洋务派代表角色
1.爱新觉罗·奕欣。
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
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
是清政府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
2.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
存,号湘上农人。
湖南湘阴人。
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3.曾国藩。
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
顽固派代表角色
1.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
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2.乌齐格里·倭仁(1804年——1871年),字艮峰,又字艮斋,蒙古正红旗
人,晚清大臣、理学家。
多次上奏皇帝,并且语言颇为严厉,上书内容大致为:“儒家自古都是传统文学,让子民能够读圣贤的书籍,学习尧舜的道理才是根本,而西方思想颇为开放大胆,实则是误入歧途,害人害己”。
初二上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中文名:林则徐别名:林元抚国籍:中国出生地:福建省侯官出生日期:1785年8月30日逝世日期:1850年11月22日职业:湖广总督主要成就: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代表作品:《试帖诗稿》、《使滇吟草》、《拜石山房诗草》、《黑头公集》等人物简介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
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
林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今海口镇岑兜村),国(清)初再徙省治(福州)。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他严禁鸦片,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
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
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
少年时代贫苦童年林宾日、陈帙夫妇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长子林鸣鹤(早夭)、次子林则徐、三子林霈霖及八名女儿。
清末丙午官制改革时期的瞿鸿禨
清末丙午官制改革时期的瞿鸿禨瞿鸿禨(1841-1917),字模德,江苏省武进人。
清朝末年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思想家,民主派代表人物之一,因其在官制改革方面的贡献而备受瞩目。
瞿鸿禨出身名门,自幼聪颖好学,酷爱读书,深受周密、黄宗羲等思想家的影响,为人正直,热心公益,一生致力于改革和教育事业。
在清朝丙午官制改革时期,瞿鸿禨积极参与了官制改革,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政治理论和改革方案,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清末丙午官制改革时期,是清朝政治体制遭遇巨大挑战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力衰竭、社会动荡等问题,需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来寻求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瞿鸿禨深谙国家大政,热心国家兴亡大业,因此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主要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瞿鸿禨对清朝官制提出了一些新的政治理论。
他主张要“总揽权谋,推行权术”,认为要解决国家问题,就需要全面总揽各项权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行权术。
他还主张要“主眼政务咨议”,即政务要由有能力的人咨议决策,以此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智慧。
这些新的政治理论为当时的官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理论指导,对于改革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瞿鸿禨在清朝丙午官制改革时期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官制改革方案。
他主张要进行官制的全面调整和优化,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
他认为清朝的官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官职繁杂、官员职责不明确、官员选拔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国家的政治发展和进步。
瞿鸿禨提出要对官制进行全面调整,厘清官员的职责和权利,建立科学合理的官员选拔和晋升机制,以此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公正性。
这些官制改革方案体现了瞿鸿禨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成为当时官制改革的重要思想资源。
瞿鸿禨在清朝丙午官制改革时期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改革方案。
他认识到教育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必须进行教育的全面改革。
他主张要改革儒学经典教育,推行新的科学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此促进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清末丙午官制改革时期的瞿鸿禨
清末丙午官制改革时期的瞿鸿禨清末丙午官制改革是清政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一系列官制变革,其中瞿鸿禨是当时官制改革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瞿鸿禨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改革者,他在清末丙午官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瞿鸿禨,字子希,号润生,江苏苏州人,清朝政治家,官至内阁大学士、尚书、军机大臣等职。
他在官制改革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推行官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实施者,二是在实际操作中保持稳健、持重的作风。
瞿鸿禨作为清朝政治家,对于清末丙午官制改革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
他深知时局的严峻,明白清政府的内部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他积极倡导官制改革,并亲自参与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他提出要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培养有识之士,力图改革清朝的坚固基础。
在官制改革的推行过程中,瞿鸿禨主持修订了《清文维新编》《事例编》等一系列法规,为官制改革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依据。
除了在制定方案上的作用,瞿鸿禨在实际操作中也表现出了稳健、持重的作风。
他深知改革之路艰难险阻,因此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力图稳妥而有序地进行。
他主张稳步前进,鼓励实干,反对急躁冒进,认为只有稳健地进行改革,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这种稳健的作风不仅体现了瞿鸿禨的政治智慧,更为清朝官制改革注入了一股稳定、理性的力量。
瞿鸿禨作为清朝政治家和官制改革的领导者,其执政之道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他明白了改革的必要性,能够对时局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他在实际操作中体现了稳健、持重的作风,这种作风无疑使得官制改革更具有成功的可能性。
他在推行改革时注重制度的建设,不仅关注细节,更致力于制度的完善和细致的规划,这种态度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清末丙午官制改革时期的瞿鸿禨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者,他在官制改革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他对于清朝政治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改革思想和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魏源的主要事迹
魏源的主要事迹魏源(1795年-1857年),字父慈,号半山,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被誉为“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奠基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奠基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国近代文化大革命的先锋”等。
魏源生于浙江余姚,家境贫寒。
早年在私塾读书,后考中秀才。
他勤奋好学,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深受群众爱戴。
他曾担任过著名书院“东湖书院”的讲师,传授经史子集,培养了一大批学生。
他还组织了“半山社”,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运动。
魏源在政治上主张变法,主张实行宪政,提倡民主自由。
他认为,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主要是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存在。
他主张废除科举制度,改革官僚制度,建立起一个民主的政治制度。
他还主张实行平等的土地制度,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魏源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代表作品有《海国图志》、《海阔山遥》、《黄老乡书》、《梦梁录》等。
他的文学风格清新明快,富有感染力,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对中国近代文化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源在教育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主张改革教育制度,提倡普及教育,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他曾创办过“半山书院”和“天一书院”,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他还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魏源在革命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曾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和太平天国后期的反清斗争。
他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提出了“四不”原则(不杀不抢、不分贫富、不分男女、不分官民),以期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魏源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和行动,为中国近代文化大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思想和精神,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事迹和成就,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清代有那些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官员
清代有那些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官员
1、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2、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3、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
湖南湘阴人。
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4、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5、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清王朝晚期的实干家------李鸿章摘要: 1.生不逢时的军事家2.身处弱国的外交家3.兴办洋务,救亡图存4.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关键词:洋务运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正文:梁启超先生在《李文忠公事略》一文中起先便讲“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
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纵看古今,横览中外。
古之曹操、霍光,外国的拿破仑、俾斯麦,皆是如此。
李鸿章之功绩名声或许不及上文提及的几位,但考虑到他身处晚晴积贫积弱之中国,仍使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延续几十年,故应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比之曾国藩,其多了几分变通;比之左宗棠,眼界高了几分;比之张之洞,实干精神不相上下,成效却高下立判。
如此来谈论几个逝去不过百年、被历史铭记的人颇有不妥,仅为对比并无褒贬之意(1)李鸿章,安徽合肥人。
“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讲李鸿章的军旅生涯就不能避开曾国藩。
李鸿章的一生经历与曾国藩是分不开的,起先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奏折办理文案,曾称其“才大心细”后因意见不合离开湘军,两年后曾国藩遇到难处写信给他,又立即回到曾国藩大营,后来还跟曾国藩形成师徒父子关系。
在回归湘军不就,他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任命.由于当时作为贸易和赋税中心的上海受到太平军的威胁,清庭敦促曾国藩采取行动保卫上海.但此时曾国藩的兵力紧张,于是叫李鸿章去他的故乡庐州征募士兵.李征募了大约3500人,加上李手中的两千湘军,组成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淮军雏形.开赴上海.从此,李鸿章开始了与太平天国的正面交手.到了上海,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化军队。
而建立这只军队的原因是他在上海看到一只号称”常胜军“的外国雇佣兵部队,这只部队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屡屡立功。
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他萌生了建立自己的部队的念头。
这样的见识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以下是一组数据:1862年6月,李鸿章只有一支有100来支来福枪的洋枪队,9月,淮军的来福枪已超过1000支,1863年5月,淮军发展到4万人,装备有一万支以上来福枪和数百门使用26磅炮弹的大炮. 这支部队在抗击太平军的过程中屡战屡胜牵制住了太平军的精锐,为成功镇压太平军立下不可忽略的功劳。
对淮军的西华是李鸿章一生致力洋务的序曲。
看到外国人的强大,李鸿章选择的是接近他们赶上他们甚至最后制约住他们,这种想法与做法在今天看来很对,但在当时亦不乏坚持自以为是以天朝大国自居的人。
谈李鸿章的军事生涯,避不开的是他一手打造的北洋水师和那场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甲午海战以及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强吗?强。
主舰25艘辅舰50艘,曾为东亚第一,世界第九,后慢慢落后于日本。
至于打这场战争,李鸿章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清帝认为打得过。
但事实是没有打过。
在我看来,李鸿章有进谏不力之责,却没有治军不力之责,没有指挥不当。
再者,李鸿章并非直接指挥官,这样说虽有开脱罪责的嫌疑但在后人眼中看来这是说得过去的。
这种情况下的海战完完全全是国力的碰撞。
古往今来有不少以少胜多的案例,突出一个“巧”字,而在这里,何以用巧。
名称火炮/门鱼雷发射管/架总排水量/吨总兵力/人平均航速/节北洋水师195 556 32100 2126 10.2 日本联合舰队268 568 40840 3916 14.5甲午战败之后,很多人要求处死李鸿章。
当是时,有两种观点,一是说他战败有过,当死;另一种以另一个封疆大吏陈宝箴为首的认为他进谏不力,当死,理由是他知道打不过,却不说,或者说没有大声说、坚持说。
前者纯属市井之论,后者对于李鸿章也未免显得太不公平了。
(2)外交之最终目的我认为是在于使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以此,我们来讨论李鸿章之外交官生涯。
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始于1870年,时年47岁。
纵观其外交事业,处理“教案”之类的事不下十数起,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当时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是非常严重的。
他出使过欧洲、到过美国、俄国,出使日本后忍辱签下《马关条约》。
出使欧洲各国以及美国时,他受到很高的礼遇尤其是在德国。
而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他作为战败国代表出使日本,签下《马关条约》,那一段历史。
1895年,甲午战败,李鸿章赴日本谈战后赔偿问题。
日本开出的条件是割让辽东、台湾,接近3亿两白银,经李鸿章与日本交涉,把割地两块变为割一块,赔偿金额压到2亿。
在这期间李鸿章遇刺,子弹从左脸打入,然幸而未伤及生命,他让随从的人把血衣留下,作为谈判的筹码。
半个月后继续再谈。
此情此景,思之亦令人心痛。
痛当时中华之孱弱,痛当时政府之退缩,亦痛李文忠公为国鞠躬尽瘁。
这等魄力、胆识、谋略、无私,在当时无人能及。
然,奈何民众之愚之所至,竟到达难以看清事实的地步。
汉奸、卖国贼的称号实在太重。
作为战败国,确实是难有话语权。
只能依靠当时其他国家对于被刺一事的谴责,来换取一定的利益。
这无疑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莫大耻辱。
然,李文忠公在谈判桌上的据理力争、为他所效忠的政府减少损失时,其行其德早已跨越国界,穿越时空,在历史上留下不可抹去的一笔。
有语云弱国无外交,而李鸿章竟以一人之力在万难之中为国争利。
又看之后的《辛丑条约》,当时的皇帝一干人等早已逃走,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再次承当起屈辱而沉重的使命。
传闻在李鸿章死前一小时仍还有外国官员在他病榻之侧让他签字。
就在接受签署《辛丑条约》的任命两月之后,这位清王朝的续命之人,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卫道者,为清政府背了无数锅的老人,终于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人们知道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下两亿两白银、一个半岛,在《辛丑条约》签下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和、划出东郊民巷。
却不知道李鸿章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尽力减少损失将将日本三亿两、两个半岛的要求几乎谈少一半,将八国联军十亿两的赔偿要求减少一半多。
更不去想是什么让中国战败,当时的政府又在做什么。
当我看到慈禧太后将北洋水师的军费用去庆生,我就认为甲午战败没有什么好说的。
十数年不更新装备,不补充弹药,反观日本,每年都补充一两艘战舰。
战败不奇怪,能胜才奇怪。
试想将六亿五千万两白银用做军费,将不至于此。
故李鸿章之责实在于生不逢时。
他若生于其他的时代,必定是了不起的外交家。
(3)谈实业救国,必要讲到两个人,李鸿章和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和汉阳铁厂这两个典例早就在教科书里被讲了几十年。
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官办铁厂,被誉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而今天我要讲的是张之洞不如李鸿章。
办企业的目的在于赚钱,这毫无疑问,从这一点来说张之洞无疑是失败的。
因为汉阳钢铁厂投入很多而一直在亏钱,而轮船招商局则发展得很好,绵延至今,在1992年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
在轮船招商局发展过程中的一干产物到今天也还益处良多,比如上海交大、开平矿务局、通商银行等等。
而李鸿章所开创的不只这些。
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同治二年正月。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四年八月。
设机器局于天津。
同治九年十月。
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
同治九年闰十二月。
请开煤铁矿。
同治十一年五月。
设轮船招商局。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
设开平矿物局。
光绪七年四月。
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
同年六月。
··········其中不乏诸多开创性的做法。
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后四个字“中体西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洋务运动的开展,目的在于缩小当时中国与列强的差距,以求在世界潮流中自保和政权得以延续。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有一批人,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已经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差距有多大。
而大部分人甚至到1900年前后还未有看到这个问题。
所以说,洋务运动是当时的一批觉醒的人为救亡图存而开展的,其功在于使先进技术尽早的进入中国,创办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学校和现代化军队;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局限于当时的政治条件,或者说统治者未有足够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也表明封建统治机具局限性的一方面。
(4)任公先生在书中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观李鸿章的一生,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生扶摇。
他总结自己的经历“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毛泽东评价他:舟大而水浅也。
同时代的日本首相依藤博文说其: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如果没有这样的有能之士,大清国早已被列强蚕食殆尽。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总体来说是褒多于贬的。
作为国家公务员,他扫平邪教,镇压反政府武装,组织经济生产,同时和负责对外交涉、组织军队。
放到今天,他是什么,武装部长,集团军总司令,发改委主任兼经济蓝图设计师,外交部部长兼发言人,组织部长、地方省长、无数国企的董事长其功在于使摇摇欲坠的晚清政府继续苟延残息了几十年;尽其力使中国在被列强侵略过程中损失降到最低;尽力保持国土不被侵占;使积贫积弱之中国靠近现代文明。
其过在于签署了三十多项丧权辱国的条约,近一百年最大的背锅侠;也有人讲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杀人太多,这个放在今天来看确实当受谴责。
其他的过呢?没有了罢。
开辟天地,建立基业的功臣历史都记住了他。
从韩信、张良到赵普、刘基。
那么政权末期的能臣难道就该受百年的唾弃吗?或许他没有那种开疆扩土的功劳,但在一个千疮百孔的政权中苦苦维持也是伟大的至少是该被同时代的人、后人所尊敬的。
而不是去责难他为什么没有做得足够好,要是他做的足够好,好到扭转乾坤、改换风水,那么你过的将是另一种“美好生活”,也就是说你并不满意当下生活。
当然,以上言辞臆想成分颇多。
而我只是想说,他站在那个时代的至高点,视野是开阔的;他接受过当时最好的教育,考取过功名,无论如何智慧是过人的;他的所作所为局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他所忠的政权,而不在于他本身。
试想倘若你身处那个时代,你可以达到他的高度吗?也许答案是否定的罢。
当时的民众数亿,官员成千上万,而致力洋务而见成效的只有一个;办好实事的只有一个;敢于担责背历史的黑锅的只有一个------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