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及护理

中医用药及护理
中医用药及护理

第三篇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第十四章中医用药及护理

【重点难点】

第一节中药的性能与用法

一、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五味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如麻黄、木香、红花、麝香、藿香等辛味药。

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常用于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如党参、熟地、甘草等甘味药。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遗尿、出血等证,如五味子、乌梅等酸味药。

苦味:有泻和燥的功效。泻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常用于里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咳喘等证,如桅子、大黄等。苦能燥湿,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等;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羊、黄连等苦味药。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常用于瘰疠、痞块、燥热便秘等证,如昆布、芒硝等。

此外,淡味有渗湿、利尿的功效,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涩味药与酸味药功能相类似。

(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三)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归纳,使其系统化,这样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四)有毒与无毒

认识药物有无毒性以及毒性的强弱,在治疗中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二、中药的用法

中药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等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和确保用药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配伍

1.相须即两种以上的功效类似的药物同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2.相使即在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药为主,余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功效。

3.相畏与相杀当两药同用时,一药的毒性能被另一药减低或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就前者来说是相畏关系,就后者来说是相杀关系。

4.相恶即两药同用,一药能抑制另一药的性能,使其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1.相反即两药合用后,能产生毒性或剧烈的副作用。

(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狠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2.妊娠禁忌禁用巴豆、牵牛子、大戟、斑螫、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水通等。

3.服药禁忌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三)剂量

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剂量

2.根据配伍、剂型确定剂量

3.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确定剂量

第二节方剂的组成与剂型

一、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有严格的原则性。这种原则前人总结为"君、臣、佐、使"现代又称"主、辅、佐、使"。

君药(主药);即针对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臣药(辅药):含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兼证或次要病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含义有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方中某些药物的毒性,或能制约方中某些药物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含义有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协调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三是矫味药,即矫正药物味道,便于服用的药物。

二、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剂型,是指方药的制剂形式,即根据病情需要或药物特点,将药物配伍组成方剂后,将其制成一定的制剂形式。中医临床常用的剂型有:(一)汤剂

(二)散剂

(三)丸剂.

(四)丹剂

(五)膏剂

(六)酒剂

(七)糖浆剂

(八)片剂

(九)冲剂

(十)针剂

第三节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中医用药“八法”通常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一、汗法及护理

汗法,亦称解表法,是一种疏散表邪,促使人体微微出汗,将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治法。

护理方法:

1.应用汗法时,应避风寒或增加衣被,以遍身滋滋微汗为最佳,不易过汗,2.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药宜武火快煎,服药时温度适宜;药后可加饮热稀粥、热水、热饮料等,以助药力;服药后卧床加盖衣被,促其发汗。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粘滑、酸性和生冷食物。

4.药后加强病情观察,重点观察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出汗部位和汗量等。

5.汗出时及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干,汗止后及时更换衣被,并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

6.病位在表,药后无汗者,可针刺大椎、曲池穴,以透邪发汗,不可予冷饮和冷敷,避免“闭门留寇”,使邪无出路,热反更甚。

7.服发汗解表药时,应禁用或慎用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等,防止汗出太过。

二、吐法及护理

吐法亦称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护理方法:

1.涌吐药作用迅速凶猛,宜伤胃气,应中病即止。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脏病、高血压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2.服药期间应暂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再给少量流质饮食或易消化食物以养胃气。

3.服药应小量渐增,采取二次分服法,以防涌吐太过或中毒。一服便吐者,需通知医生,决定是否继续二服。

4.服药后不吐者,可用压舌板刺激上腭咽喉部,助其呕吐。

5.吐后给温开水漱口,及时清除呕吐物。

6.吐而不止者,可服少许姜汁或服用冷粥、冷开水解之。若仍不止者,可根据给药的种类分别处理。

7.严重呕吐者应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呕吐物的量、气味、性质、性状并记录。

三、下法及护理

下法,亦称泻下法。是通过运用泻下药,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以治里实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护理方法:

1.泻下剂以攻伐为主,过则易伤正气,用时应中病即止,对年老体虚,孕妇及产后津亏引起的便秘更应慎用。

2.服药期间忌食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

3.药后注意观察排泄物的性状、量、色及次数,若泻下太过而致虚脱,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配合救治。

4.寒下药适用于里实热证,表里无实热者及孕妇忌用;忌同时服用辛燥、滋补药;服药期间应暂禁食,待燥屎泻下后再给以米汤、面条等养胃气之品。

5.温下药适用于因寒成结之里实证,药宜取连续轻泻,于饭前温服。

6.润下药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之证,药宜早、晚空腹服用。在服药期间应配合食疗以润肠通便,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7.逐水药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此类药有毒而峻猛,易伤正气,所以体虚、孕妇忌用,有恶寒表证者不可服用。

四、和法及护理

和法,亦称和解法。是采用和调的方法,以和解少阳寒热,协调脏腑功能的一种治法。

护理方法:

1.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及辛辣之品。

2.服和解少阳药后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象、以及出汗情况。

3.服调和肝脾药应配合情志护理,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以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4.服调和肠胃药时应注意观察腹胀及呕吐情况,并注意观察排便的性质和

量。

5.小柴胡汤以柴胡为主药,服药时忌同时服用碳酸钙、维丁胶性钙、硫酸镁、硫酸亚铁等西药,以免相互作用产生毒副反应。

五、温法及护理

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采用温里祛寒药以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温通经脉,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

护理方法:

1、使用温里剂,须辨证准确,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且中病即止,以免助火。

2.生活起居、饮食、服药等护理均以“温”法护之,忌生冷寒凉。

3.服温中祛寒药,如理中丸时,应在服药后饮热粥少许,有微汗时避免揭衣被。

4.服温经散寒药时,服药后应注意保暖。

5.服回阳救逆药时,昏迷患者可给鼻饲法用药;服药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体温、血压、脉象及四肢回温的病情变化。

六、清法与护理

清法,亦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使邪热外泄,以清除里热的一种方法。清法的运用范围较广,尤其治疗温热病中更为常用。

护理方法: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室温、衣被、饮食、服药等均宜偏凉。

2.饮食上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多食蔬菜水果类及维生素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西瓜汁、梨汁等生津止渴之品。

3.汤剂宜取汁凉服或微温服。

4.服药后需观察病情变化

5.苦寒滋阴药久服易伤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添加温胃、和胃药;年老体弱、脾胃虚寒者慎用,或减量服用;孕妇忌用。

七、消法及护理

消法,亦称消导法。即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以使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治法。

护理方法:

1.消导之剂,要根据其方药的气味清淡、重厚之别,采用不同的煎药法。如药味清淡,临床取其气者,煎药时间宜短;如药味重厚,取其质者,煎药时间宜延长。

2.服药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勿过饱,婴幼儿应注意减少乳食量,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喂乳。

3.汤剂宜在饭后服用,与西药同服时,应注意配伍禁忌,如山楂丸味酸,忌与胃舒平、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同服,以免酸碱中和,降低药效。

4.应用消食导滞剂,应观察患者大便的性状、次数、质、量、气味、腹胀、腹痛及呕吐情况等。

5.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年老、体弱者慎用;脾胃虚弱、或无食积者及孕妇禁用。

八、补法及护理

补法,亦称补益法。是通过补益药以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

护理方法:

1.由于阳虚多寒,阴虚多热,病室的温度、湿度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调整,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2.补益药大多质重味厚,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阿胶需烊化,贵重药品应另煎或冲服,宜空腹或饭前服下。

3.饮食上应对证进补

4.虚证患者大多处在大病初愈或久病不愈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5.若遇外感,应停服补药以防“闭门留寇”。

第四节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根据解表药药性的不同,本节药物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

(一)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性多辛温,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一般发汗作用较强。常用的药物有麻黄、桂枝、防风、荆芥、羌活、细辛、柴胡、薄荷、葛根、菊花、桑叶、白芷、紫苏、苍耳子、辛夷、生姜等。

(二)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凉,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发汗力一般较弱。常用的药物有薄荷、葛根、菊花、桑叶、柴胡、升麻、蔓荆子等。

二、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辛甘苦寒,清热泻火是其主要功效,常用的药物有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竹叶、夏枯草、鸭跖草、青葙子等。

(二)清热燥湿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能清热,燥湿。常用的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等。

(三)清热凉血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苦甘咸寒,能清解营分、血分热邪。常用的药物有犀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等

(四)清热解毒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苦甘寒,能清热解毒。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大青叶、半边莲、垂盆草、鱼腥草、马齿苋、红藤、白花蛇舌草、绿豆等。

(五)清退虚热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苦甘寒,能清虚热,退骨蒸。常用的药物有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等。

三、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使大便排出的药物,称泻下药。

(一)攻下药

本类药物性味大多苦寒,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主要适用于实热积滞、燥屎坚结、大便秘结等病证。常用的药物有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

(二)峻下药

本类药物性味大多苦寒,均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的腹泻,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及痰饮喘满等病证。常用的药物有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等。

(三)润下药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或种仁,富含油脂,性味大多甘平,能润燥滑肠,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产后所引起的阴虚、血虚等便秘病证。常用的药物有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

四、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常用的药物有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桑寄生、五加皮、白花蛇等。

五、芳香化湿药

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常用的药物有苍术、藿香、厚朴、佩兰、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等。

六、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淡,有通利小便,渗利水湿的功效。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滑石、茵陈蒿、木通、车前子、通草、海金沙等。

七、温里药

以温里祛寒,消除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或叫祛寒药。常用的药物有肉桂、附子、干姜、川乌、草乌、吴茱萸、丁香、小茴香等。

八、理气药

凡能调理气分,疏畅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常用的药物有橘皮、枳实、陈皮、青皮、木香、香附、延胡索、乌药、川楝子、佛手等。

九、止血药

止血药是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仙鹤草、白芨、侧柏叶、大蓟、小蓟、地榆、白茅根、槐花、三七、茜草等。

十、活血化瘀药

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其中活血祛瘀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常用药物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穿山甲、乳香、益母草、郁金、莪术、丹参、益母草、鸡血藤、五灵脂等。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凡以缓和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具有温化寒痰功效。常用的药物有:半夏、天南星、白前等。

(二)清化热痰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甘寒,具有清热化痰功效。常用的药物有桔梗、贝母、前胡、瓜蒌、枇杷叶等。

(三)止咳平喘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甘温,具有宣肺祛痰、润肺止咳、下气平喘功效。常用的药物有杏仁、款冬花、紫菀、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等。

十二、平肝息风药

凡具有平息肝风或潜阳镇静作用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常用的药物有羚羊角、天麻、钩藤、全蝎、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白蒺藜、地龙、白僵蚕等。

十三、补益药

(一)补气药

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白术、扁豆、山药、甘草、饴糖、大枣等。

(二)补阳药

常用的药物有鹿茸、补骨脂、杜仲、肉苁蓉、仙茅、续断、狗脊、骨碎补、益智仁、补骨脂、冬虫夏草、蛤蚧、紫河车、菟丝子、锁阳等

(三)补血药

常用的药物当归、阿胶、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龙眼肉等。

(四)补阴药

常用的药物有:沙参、麦门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葚、墨旱莲、女贞子、龟板、鳖甲等。

第五节常用方剂

一、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常用有麻黄汤、桂技汤、加味羌活汤、加味香苏散、小青龙汤等。(二)辛凉解表剂

常用有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升麻葛根汤等。

(三)扶正解表剂

常用有人参败毒散、荆防败毒散、参苏饮、再造散、葱白七味饮等。

二、泻下剂

(一)寒下剂

常用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

(二)温下剂

常用有温脾汤、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等。

(三)润下剂

常用有麻子仁丸、润肠丸、济川煎等。

(四)逐水剂

常用有十枣汤、舟车丸、疏凿饮子。

三、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剂

常用有小柴胡汤、柴胡达原饮、蒿芩清胆汤等。

(二)调和肝脾剂

常用有逍遥散、四逆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

(三)调和肠胃剂

常用有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等。

四、清热剂

(一)清气分热盛剂

常用有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

(二)清营凉血剂

常用有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三)清热解毒剂

常用有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等。

(四)清脏腑热剂

常用有龙胆泻肝汤、白头翁汤、导赤散、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等。

(五)清虚热剂

常用有青蒿鳖甲汤、秦艽鳖甲散、清骨散等。

五、温里剂

(一)温中祛寒剂

常用有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

(二)回阳救逆剂

常用有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

(三)温经散寒剂

常用有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六、补益剂

(一)补气剂

常用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生脉散等。

(二)补血剂

常用有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

(三)气血双补剂

常用有八珍汤、炙甘草汤、十全大补汤等。

(四)补阳剂

常用有肾气丸、右归丸。

(五)补阴剂

常用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虎潜丸、一贯煎等。

七、理气剂

(一)行气剂

常用有半夏厚朴汤、越鞠丸、橘核丸、枳实薤白桂枝汤。

(二)降气剂

常用有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四磨汤、旋复代赭汤等。

八、理血剂

(一)活血祛瘀剂

常用有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七厘散、补阳还五汤、丹参饮、生化汤、桂枝茯苓丸。

(二)止血剂

常用有十灰散、槐花散、小蓟饮子、黄土汤等。

九、治风剂

(一)疏散外风剂

常用有川芍茶调散、大秦艽汤、牵正散、小活络丹等。

(二)平熄内风剂

常用有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地黄饮子、羚角钩藤汤等。

十、治燥剂

(一)轻宣润燥剂

常用有杏苏散、桑杏汤、沙参麦冬汤等。

(二)滋阴润操剂

常用有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增液汤、玉液汤等。

十一、祛湿剂

(一)燥湿和胃剂

常用有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二)利水渗湿剂

常用有五苓散、猪苓汤、五皮散、四苓散等。

(三)清热祛湿剂

常用有八正散、二妙散、茵陈蒿汤、三仁汤等。

(四)温化水湿剂

常用有实脾饮、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

(五)祛风胜湿剂

常用有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鸡鸣散等。

十二、祛痰剂

(一)燥湿化痰剂

常用有二陈汤、茯苓丸、温胆汤等。

(二)温化寒痰剂

常用有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等。

(三)清热化痰剂

常用有清气化痰九、小陷胸汤等。

(四)祛风化痰剂

常用有半夏白术天麻汤、止嗽散等。

第六节给药护理

一、中药汤剂煎煮法

(一)容器

通常以带盖的陶瓷砂锅、瓦罐为佳。搪瓷类、玻璃器皿也可用于煎药。煎煮中药禁用铁、锡、铜、铝、不锈钢容器等。

(二)用水

1.水质现在煎药,除特殊规定外,一般以水质纯净,矿物质少为佳。

2.水量第一煎加水至漫过药面3-4cm;第二煎加水至漫过药面2cm。约30g药用水200~300ml为宜。

(三)泡药

复方汤剂浸泡30~60分钟;以根、茎、果实、种子类为主的,浸泡60分钟;以花、叶、草类为主的,浸泡20~30分钟。

(四)煎药

1.火候一般先用大火(武火),待水沸后再改用小火(文火),防止水分迅速蒸发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1.时间

(1)一般药物:头煎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20~30分钟;二煎用文火,煎10~15分钟。

(2)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武火快煎,以防药性挥发,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

(3)滋补调理药:煮沸后,文火缓煎,头煎40~60分钟,二煎30分钟。

(4)有毒性的药:文火久煎60~90分钟。

(五)取药

用纱布将药液过滤或绞渣取汁。每剂药各煎的总取汁量为250ml左右,儿童减半。

(六)特殊药物煎法

1.先煎

(1)矿物类、介壳类:应打碎后先煎30分钟,再下其它药。如牡蛎、石膏、石决明等。

(2)毒性较强的药物:应先煎60分钟,再下其它药同煎。如附子、乌头等。

(3)泥沙多的药物、质轻量大的药物:应先煎取汁澄清,以其药汁代水煎其它药。如玉米须、灶心土等。

2.后下气味芳香类药物为防其有效成分挥发,在药物即将煎好前4~5分钟放入与其它药同煎。如薄荷、砂仁、藿香等。

3.包煎绒毛类、粉末类药物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混浊,对消化道、咽喉产生不良刺激,应先用纱布包好,再加入同煎。如滑石粉、旋覆花等。

4.另煎贵重药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尽量减少被同煎药物的吸收,可将药切成小片,单味煎煮2~3小时,煎好后,单独服用或兑入汤药中同服。如人参、羚羊角等。

5.烊化胶质类或粘性大且易溶的药物为防止同煎粘锅煮糊,或粘附于其它药而影响药效,需单独加温溶化,趁热服下。如阿胶、鹿角胶等。

6.冲服某些贵重药、细料药、量少的药和汁液性药物,不需煎煮,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即可,如三七粉、牛黄、沉香等。

7.泡服某些挥发性强、易出味的药,不宜煎煮,泡服即可。如蕃泻叶、胖大海等。

二、服药方法与护理

(一)给药时间

一般中药宜在进食前、后2小时服用,一日2~3次。

(二)服药温度

1.温服一般汤剂均宜温服。

2.热服寒证宜热药热服,属“寒者热之”。真热假寒证宜寒药热服。回阳补益药、发汗解表药、活血化瘀药、透疹药等宜热服。

3.冷服冷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热证宜寒药冷服。真寒假热证宜热药冷服,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等汤剂宜冷服。

(三)服药剂量

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1剂,早晚2次或早中晚3次分服,约200~250毫升。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发汗药、泻下药应中病即止,以得汗、得下为度。呕吐患者服药宜小量频服。

(四)服药护理

1.服发汗药后,应多饮热开水、热汤或稀粥,以助药力、助汗。

2.服用滋补药一般宜在饭前空腹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和纤维素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萝卜、莱菔子、茶叶等。

3.服泻下药,应中病即止,邪去为度,不宜过剂。

4.服驱虫药后,要告知患者药后可能出现轻度腹痛,注意观察大便有无寄生虫排出。并记录排虫的时间、数量及种类。

5.危重患者服药后,应严密观察其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四肢寒温及唇面颜色变化。

6.服排石药后,应嘱患者做跳跃运动,要注意患者大小便中有无结石排出。

7.服用药酒时,切勿过量,以免引起头昏头痛、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

8.服催吐药后,要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质地、气味,服药后仍不能呕吐者,可用手指或羽毛搽扫咽喉,以助呕吐。但呕吐不可太过,要“中病即止”。

9.婴幼儿服药时,可加少量糖类,便于吞服。并注意防止药物吸入气管。

10.气味芳香,富含挥发油的芳香化湿药,入汤剂时不宜久煎,以免影响药效。

11.闭证患者,可用鼻饲法服药。

12.服药后出现异常情况,如腹痛、气短、面色苍白、大汗出、脉沉细等,应及时处理。

三、中草药中毒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一)常见有毒中草药

1.生物碱类雷公藤、蔓陀罗、藜芦、乌头、天南星、马兜铃、阿片、毒芹

2.甙类万年青、夹竹桃、半夏、商陆、芫花、鸦胆子、乌桑、木薯、八角枫

3.毒蛋白类相思子、苍耳子、巴豆、蓖麻子、大麻仁、望江南

4.毒蕈类红茴香、白果、藤黄、狼毒、细辛

5.动物类蟾酥、斑蝥、鱼胆、蜈蚣

6.矿物类砒霜、辰砂、雄黄、轻粉、白降丹、红升丹、密陀僧、硫磺

(二)中草药中毒的解救方法与护理

1.立即终止接触及服用有毒药物

2.迅速清除毒物

(1)催吐:适用于口服有毒药物2~3小时以内,清醒、能合作的患者。

(2)洗胃:应尽早进行,是清除胃中残留毒物最有效的方法。

(3)导泻:毒物在肠道内未完全吸收前,可口服通下药,使毒物从大便排出。

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

(1)利尿

(2)透析

(3)解毒剂的应用

4.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5.对症护理

6.一般护理

7.加强卫生宣教,预防中草药中毒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怒则气上:

2、汗法

3、吐法

二、单项选择题:

1.升浮药的作用包括(ABCE )

A、发汗

B、涌吐

C、开窍

D、清热

E、解表

2.中药的性能内容(BCDE)

A、形色

B、性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

3.下列配伍关系中,不属协同作用的配伍有(BCDE )

A、相须相使

B、相畏相杀

C、相使相恶

D、相畏相使

E、以上都不是

4.毒性较强的药物,煎煮时应(A )

A、先煎

B、久煎

C、后下

D、与它药同煎

E、包煎

5.入汤剂宜另煎的药物是(B)

A、苦参

B、羚羊角

C、党参

D、沙参

E、太子参

6.下列需要后下的药物是(A )

A、薄荷

B、附子

C、乌头

D、牡蛎

E、石决明

7.中药的性能是指(C)

A、中药的功效

B、中药的性状

C、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D、中药的基本作用

E、中药的四气五味

8.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包括(ABCE)

A、中药的四气

B、中药的五味

C、中药的升降浮沉

D、中药的疏密

E、中药的归经

9.以下服药方法中,错误的是(D)

A 辛温解表药应当温服

B 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

C 泻下药以得下为度

D 消食药宜饭前服

E 对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10.下列服药护理措施错误的是(D)

A、服发汗药后,应多饮热开水

B、滋补药宜在空腹服用

C、服泻下药应注意中病即止

D、服排石药后应卧床休息

E、婴幼儿服药可加少量糖

三、判断题:

1.解表药宜武火急煎。(√)

2.药物的有毒和无毒具有相对性。(√)

3.中药煎煮前宜用冷水浸泡。(√)

4.服用人参时不宜喝茶和吃萝卜。(√)

四、填空题

1、中医用药“八法”通常是指汗、吐、下、、温、、消、补等八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清)

五、简答题:

1、何谓“治未病”

2、简述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3、举例说明服药饮食宜忌。

4、什么是消法?试论述消法的护理方法。

5、简述解表药的主要功效和常用药物。

中医八法补法

中医八法6-补法 补法 什么是补法: 补法:是指人体内阴阳气血出现亏损的虚浮时,用可以补益的药物来滋养亏损的气血的方法。 虚证 虚证:是指人体内生理功能比较低下。 造成原因: 1、人体先天禀赋不足。 2、缺乏后天适当的调养。 3、疾病的耗损。 虚证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这些虚像又大多体现于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 虚证的分类: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具体表现: 1、气虚和阳虚都属于阳气不足的病证,两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容易出现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区别,气虚体质虚弱无寒象,阳虚体质虚弱有寒象。(怕冷、畏寒) 2、血虚与阴虚都属于阴血不足的病证,两者的临床表现类似,具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肤萎黄等症状。区别,血虚者热象较少,阴虚者通常会发热。 三、补法 1、适用范围:凡是人体出现虚证的情况时,都可使用补法来治疗。 虚证造成原因:1、先天禀赋不足。2、后天失养。3、疾病不断损耗等。 补法的具体方法:补法包括,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四个方面,(从

阴阳五行),从藏象学说来讲补法包括补肝、补心、补脾、补肺、补肾五个方面。在使用补法时,应将补法分为不同的层次,才能根据病人不同的层次,达到满意的疗效。 3、补气与补血 补气是指人体出现了气虚的症状(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可用补气药如人参、白术、茯苓来治疗。 补血药是用在患者出现血虚的症状(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肤萎黄等),常用药物:当归、川芎、鸡血藤、阿胶等。 阳虚与补阳 阳虚:具有气虚的一切症状(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同时兼有怕冷、畏寒、四肢冰冷、容易腹泻等。常用药物巴戟天、杜仲、续断等。 5、阴液亏虚:具有血液亏虚的症状(心悸失眠、皮夫萎黄),同时伴有脸上潮红的潮热、手脚心流汗、口干舌燥、心悸失眠等症状。通常使用白芍、麦门冬、熟地等补阴药来治疗。 6、补血药比较温燥,容易造成口干舌燥产生虚火;补阴药比较寒凉滋润,容易造成体质偏寒。 7、补气药的温热程度比不上补阳药来得迅猛。单纯气虚,可以使用人参、白术、党参等药物来治疗。如果出现了阳虚(虚寒体质),必须使用补阳药物如巴戟天、杜仲、附子、干姜等。补阳药温热程度补气药大,补阴药的寒凉程度比补血药大。 8、气虚的治疗:气虚在五脏中,出现气虚的脏腑有脾、肺、肾、心。即(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心气虚)治疗时可根据上述四脏进行补益。 9、血虚的治疗:血虚通常属于肝血虚和心血虚,治疗时可以针对肝、心二

中医治病八法

中医治病八法 中医临症上最基本的条件,就就是要巧妙运用「理、法、方、药」四点: 理-就就是透过八纲四诊的辨认,找出病因与病理变化,以及处理的理由; 法-就是根据诊断立出治病法则; 方-就是依照治疗法则,制定或选用适当、合宜的方剂; 药-就是选择对症的药物,巧妙地运用在方剂中。 所以辨证、立法、制方、用药,就是中医临症的步骤,但就是,疾病千变万化,所以先要去掌握治病的方法。古人针对八纲制定出了治疗的八法,并随着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相互地配合。 何谓八法? 所谓的八法,就是指汗、吐、下、与、温、清、消、补八种。只要能够妥善运用,即使病情复杂,也能够从容应付了。 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明白地掌握病情的正常与反常、轻重缓急,除了要了解八法外,还要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八法,以及八法的配合,才能确切地治愈疾病,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汗法 汗法-逐邪出表 汗法就就是使病人发汗的意思。凡使用发汗的药方,使病人服后出汗将病邪逐出体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就就是汗法。此法一般用于外感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时。由于表症有表寒与表热,因而汗法也就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两方法,必须依病人病邪入的不用来运用,才能收到效果。 辛温发汗法 这就是利用具有发散风寒作用辛温解表药,以治疗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口不渴、舌苔白薄、脉浮紧等风寒表症的治疗方法。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等药物,以及麻黄汤、春苏饮等方剂都就是属于辛温发汗的最住药方。 辛凉发汗法 这就是利用具有发散风热作用的辛凉解表药,以治愈恶寒轻、发热重、头痛、口渴、舌苔黄薄,脉浮数等风热表症。药物中的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方剂中的桑菊饮、银翘散等,均就是此法的药方。辛温与辛凉发汗法就是应用时的基本原则,在临症的应用上,就不会如此单纯了。必须再考虑病人的体质、新病与旧病的兼夹、表症与里症并见复杂的情况,巧妙地运用其它方法配合,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又有助阳发汗、滋阴发汗、化饮发汗、表里双解等方法来加以配合。 助阳发汗 病人体质若属阳虚,又不慎感受外邪时,虽然病属表邪,应该要使之发汗,然而阳虚的人,就不可以单紽纯地发汗而已。因为阳虚人,卫气多不固,很容易造成亡阳汗多的危险境,所以在发汗时,必须要兼顾病人的阳气。此时,最好以参苏饮之类的方剂来治疗。 假使病人体质属于阴虚,感染外邪时,也不能贸然用发汗去发汗。因为阴分亏的人,多半津液不足,如果出太多汗,反而会造成津液耗损的病变。所以,在发汗时,必须顾及阴液。所以,萎蕤汤一类的方剂最适宜此体质的人 化饮发汗 病人常有痰饮喘咳,感受风寒外邪时,导致形寒怯冷,痰嗽气喘发作或加重。此时不可一味使用汗法,必须一面温阳化饮,一面开表发汗,才能使风寒外解,痰饮内化。可以使用仲景小青龙汤方剂。 表里双解 病邪若在表,应该用汗法;病邪在里,则要用下法。假使既有表症,又有里症时,就应该先用药解表,再治里。然而始末内外壅实,表里俱急的情况下,就无法先表后里。此时只有双管齐下,汗下兼用的表里双解法了。方剂中的防风通圣散、凉膈散即就是此法的佳方。 由此可以得知,汗法的配合运用就是很灵活的。不过,必须牢记的一点就是,惟有表症又需要发汗时,才就是汗法的适应症,否则就不能使用汗法。所谓的须要发汗,又有两种情况: 有头痛、恶寒、发热等现象,但就是郄没有汗时,就必须要发汗。

中医八法2--下法

中医八法2---下法 一、什么是下法? 1、定义:下法是泻下法和攻下法,对于许多中医来说,主要用于治疗便秘。除此外,还可用于治疗人体内湿热停滞的病证。 2、适应证、功效: 适应证:下法是引导气机从肛门而下的最好方法。使气机下降,达到行气活血的效果。 (1)瘀证、代谢很差。(2)大便不通。 (3)肝胆指数过高。(4)固定性的痛证(配合其它药物)。 功效: (1)泻下。(2)加快人体代谢,增加吸收。(3)中医八法中,下法功效最强,疗效快。 二、如何掌握运用下法? 1、下法主要用于治疗里实证。 2、实证:指人体遭受致病因素的侵袭所引起的病证。人体的生理功能并不低下,具有足够的正气与致病的因素相互斗争,称实证。 3、实证常见症状: (1)发热、胸痛、胸闷、烦躁不安、呼吸气粗、痰涎壅盛。 (2)脘腹胀痛拒按、神昏谵语、小便淋漓涩痛、便秘或腹泻。(3)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4、里症:除肌表的病证外,人体内脏腑发生的病变引起的疾病称里症。

里症的特点: (1)里症病邪所犯的部位比较深,在人体内部,气血、脏腑等器官。(2)里症的病情通常比较复杂 (3)里症常见症状: A、壮热、畏寒肢冷、身体微微发热、潮热、口渴躁。 B、疲乏困倦、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腹泻、小便短赤或清长、便血等。 5、热证便秘: (1)产生:风寒邪气→表证(未痊愈)→侵入人体→胃热→食物停滞→形成便秘→热性便秘。 (2)饮食原因: 经常食用辛辣、油腻、难也消化的食物,容易停滞在胃肠中,导致水湿痰饮的停滞,最终形成热性便秘。 (3)寒性体质服用热性药物过重过量,也会引起热证便秘。 6、寒证便秘: (1)长期大量食用生、冷食物,使脾胃变得比较寒凉,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食物不能完全消化而停滞于肠道中,最终形成寒性便秘。 (2)吃得过少,导致摄取的食物营养不均衡,长期这样,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导致虚寒内盛的现象,吃进的食物因体质过度虚寒而停滞,恶性循环,最终出现寒证便秘。 7、气虚、津液亏虚便秘:老年人、重病人、体质比较虚弱的人,由

中医特效治疗肩颈腰腿痛治疗八法.doc

中医特效治疗肩颈腰腿痛治疗八法 有不少年青女性患肩周炎,晚上疼得睡不著觉。是因为 经常在夏天穿吊带衫(裙),加上上班是空调,下班回家也 离不开空凋,肩一直露在外面,夏天时就有一点点酸疼,没 在意,天渐渐冷了,肩膀就会越来越疼。现在患有各种 颈、肩、腰、腿痛的人非常多,可同样的病症,为什么夏天 时不发作或症状相对缓解,而冬天时就表现得厉害呢?那是 因为夏天气温高,血管相对扩张,血液循环通畅,“通则不痛”。 而到了冬天,天寒地冻,气温下降,「热胀冷缩」,就容易使 原本经络不太通畅的部位出现淤阻,所以出现了「不通则痛」 的现象。寒凉是导致颈、肩、腰、腿痛的重要诱因,祛除寒 凉、加温保暖是冶疗此类疾病较为有效的方法:1、花 椒酒 +艾条燻:花椒酒(取花椒 1 两,花椒要买质量好 一些的,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状后,放入55 度的白酒中浸 泡,泡 1~2 天即可)。用花椒酒擦在疼痛的部位,上下来回 搓,搓热后再捂上热水袋,注意不要烫伤。疼痛严重时先捂 一会儿,再用酒搓,搓热后再敷,可以反复地做,对治疗腰 痛、膝关节肿痛、肩周炎等都有效果。如果再在此处用艾条 燻上 30 分钟,边燻边擦,效果更好。治疗方法:找到 肩部最疼处,涂上花椒酒,再用艾条燻,边燻边拍打,半小 时后,抬肩;再在痛点涂上酒,加燻30 分钟。由于肩部不

断抬高,痛区会不断变化,所以治疗的时间要稍长一些。两 小时后,肩膀就能活动自如、不再疼痛。用此法再治疗几次, 以巩固疗效,同时切几片生姜泡水喝,坚持一段时间,并少 吃寒凉之物。提醒大家,不管天气多热,都要穿覆肩的 衣服,睡觉时也一定要穿上覆肩的衣服,睡觉时也一定要穿 上带肩的汗衫,并经常活动肩膀部位的经络,这样,肩周炎 就会远离我们。2、自制生姜汁包:在夏季取棉花 放在生姜挤榨成的汁中浸泡,泡透了,稍稍挤压一下,不要 拧,直接到太阳下晾晒,晒干为止。然后用布将棉花包好, 缝成小棉垫,哪个部位疼痛,就对应著这个部位将小棉垫缝 在贴身衣服里面,一直贴在身上,一般使用半个月后,再换 一个新的。到了冬天也一样可以照上面的方法做,而且只要 有空,在这个棉花垫的外面再捂上热水袋,效果就更好了。 生姜性温,有温经散寒、温胃止呕等作用。这种方法除了能 治疗颈、肩、腰、腿痛,还可以治疗老年人冬季最易犯的支 气管炎、哮喘。1、按摩找到腰腿疼痛部位,先在疼痛 的部位用 5 根清艾条熏20 分钟,一边熏一边拍打;2、走罐:涂上润滑油,上大号火罐,在疼痛部位上下走100 下。手法一定要快,越快越不疼(起下罐以后,会看到黑的、紫 的疙瘩,这个部位积聚的湿毒),能将局部淤堵的痧出透。 轻者一次洽癒,重者两三次后都能彻底打通。3、如果 是腰痛:先用艾条熏上20 ~ 30 分钟,再涂上润滑油,先在

中医八法简介

中医八法简介 发表时间:2009-07-13 发表者:高永华(访问人次:899) 北京316 医院 确定病证后,紧接着的便是选择治疗方法。治法分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清凉、温热、消导和滋补等,简称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在临证时灵活运用,还能产生更多的法则。 1.汗法 以疏散风寒为目的,常用于外邪侵犯肌表,即《内经》所说“在皮者汗而发之”,故亦称解表、解肌、疏解。比如外感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痛,得汗后便热退身凉,诸症消失。 发汗能祛散外邪,也能劫津耗液,血虚或心脏衰弱以及有溃疡一类的患者,用时谨慎,以免发生痉厥等病变。一般发汗太过,汗出不止,也能引起虚脱的危险。 2.吐法 常用于咽喉、胸膈痰食堵塞。如喉证中的缠喉证、锁喉证皆为风痰郁火壅塞,胀闭难忍;又如积食停滞,胸膈饱满疼痛,只要上涌倾出,便可松快,故亦称涌吐,也即《内经》所说的“其高者因而越之”。 吐法多用在胃上部有形的实邪,一般多是一吐为快,不需反复使用。某些病人先有呕吐的,不但不可再吐,还要防其伤胃,给予和中方法。其他,凡病体虚弱或新产后,严重的脚气以及四肢厥冷的,均不宜用吐。

一般多指通大便,用来排除肠内宿粪积滞,故也称攻下、泻下,也即《内经》所说的“其下者引而竭之”。 攻下剂分为两类,一种是峻下,用猛烈泻下药,大多用于实热证有津涸阴亡的趋势时,即所谓“急下以存阴”时用之。一种是缓下,又分两类,一类是用较为缓和的泻药,一类是用油润之剂帮助下达。但不论峻下或缓下,都宜于里实证,这是一致的。 使用下法,须考虑病人体质,并要懂得禁忌。大致有表证而没有里证的不可用,病虽在里而不是实证的不可用,病后和产后津液不足而便秘的不可用。 4.和法 和是和解的意思,病邪在表可汗,在里可下,倘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病情又正在发展,就需要一种较为和缓的方法来驱除病邪,故和解法在外感证方面,其主要目的仍在驱邪外出。 5.清法 凡用清凉剂来治疗温热病证,都称清法,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意思。亦称清解法。 温热证候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气分热、血分热,用清凉剂时必须分辨热的性质及在哪一部分。比如里热中虚证采用甘寒,实证采用苦寒。在气分清气,在血分清血。 清法里包括镇静和解毒,例如肝阳或肝火上扰,头晕头胀,用清肝方剂能熄风镇痛;还有温毒证用清热凉营,具有解毒作用。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中医用药1法是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归类总结而得来,法'通常是扌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每一种治法都是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明证候、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中医护理人员掌握用药法有助于辨证施护顺利进行。 、汗法及护理 汗法,亦称解表法。 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将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意为身体发热如同焚烧的炭火,汗出之后,热随汗外散。 又如《素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如《素问热论篇第三寒,而未入藏 者,故可?汗而已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阳经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未及于三阴,仍在肌表,故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而未满三日,则指病程较短,邪气仍在肌表,亦可以用汗法治疗。但汗法不是以使人出汗为目的,主要是汗出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者皆可以用汗法治疗。如:外感风寒、风热;疹未透法或疹发不畅的外邪束表;头面部及上肢浮肿的水肿兼表证;疮疡初期兼有表证的红、肿、热、痛;风湿痹痛等。 医用药V法及护理 杨艳艳 阳经络皆受其

汗法及护理 护理方法: 1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忌粘滑、肉面、五辛、酒酪、 酸性和生冷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敛汗作用,而 生冷食物不易散寒。 护理方法: 3、药宜武火快煎,麻黄煎煮去上浮沫,芳香 药宜后下;服药时温度适宜;服药后卧床加盖 衣被,保暖以助发汗,并且在短时间内大口喝 下热稀粥约0毫升或给予幵水、热饮料、热 豆浆等,以助药力,促其发汗;若与麻黄、葛 根同用时,则一般不需啜热粥。因药细需助, 药重不需助,以防出汗过度。 护理方法: 6、病位在表者服药后仍无出汗,纵然热不 退, 也不可给予冷饮和冷敷,避免门留寇 使邪无出路,而入里化热成变证,热反更甚; 可以针刺大椎、曲池穴位达到透邪发汗目的。 护理方法: 7、对表证兼有风湿者,须用数次微汗,以达 祛风除湿之功效。由于风湿互结,湿性重浊, 粘滞不爽,要使其遍身微似汗出,缓缓蒸发, 则营卫畅通,风湿才能俱去。忌大汗,因风为 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 濡滞,难以速去,若大汗而出,则风气随去而 湿邪仍在,不仅病不能愈,还使卫阳耗伤。 汗法及护理 汗法及护理 护理方法: 4观察出汗特点;有汗、无汗、出汗时间、 .... ............. ....... 遍身出汗还是局部出汗等。在一般情况下,汗干,忌用冷毛巾擦拭,以防毛孔郁闭,不利病 出热退即停药,以遍身微微汗出最佳、忌大汗。邪外达;大汗淋漓者,暂时不要给予更衣,可 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需继续用药;而汗在胸前、背后铺上干毛巾,汗止时再更换衣 出过多,会伤津耗液、损伤正气,可给予患者 被,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 口服糖盐水或输液;若大汗不止,易导致伤阴 亡阳,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采取措施。 护理方法: 5、汗出热退时,应及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 汗法及护理 汗法及护理 汗法及护理

中医治疗八法

中医治疗八法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中医治疗八法,供大家阅读!中医治疗八法:下法下法是通过大便或小便的排出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所采用的药物主要有润下、泻下、攻逐的作用,使积聚于肠内的宿食、瘀结、瘀血、实热和水饮等得以排出。 人们一般把下法和消法配合使用,因为二者所运用的原理比较相似,配合使用又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八法:吐法吐法是通过患者的呕吐使积聚在胃脘、胸膈、咽喉等部位的毒物和痰等物质得以排出。 一般采用给病人服用催吐药或者使用刺激让病人呕吐。 吐法并不是一种使用特别广泛的方法,因为它毕竟对胃有一定的损伤,所以用时要慎重。 中医治疗八法:温法温法是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方法,主要作用是祛寒邪,使阳气恢复。 经常使用的是一些温热药物。 温法根据寒病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分为三种,即温经散寒、温中祛寒和回阳救逆。 中医治疗八法:清法清法主要是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方法,它所用的是寒凉的药物,一般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清法根据里热证不同的种类而产生很多治疗方法,比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等,这些方法在治疗温热病时的效果

最佳。 清法经常和生津、益气的药物配用,因为里热病容易伤津耗液、伤气;清法还经常和滋阴等方法并用,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补法以补虚为主,还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经常采用的补法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气血双补和阴阳双补等。 中医治疗八法:汗法汗法是通过身体的排汗而把外感六淫之邪排出体外,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麻疹初起、疹点隐隐不透、疮疡初起、水肿等病症。 汗法经常和一些别的方法一起使用,因为汗法有辛温和辛凉的区分,而疾病和病人的体质也有所不同。 中医治疗八法:和法和法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方法,通过运用和解或调和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和解主要是治疗一些处于半表半里的疾病,而调和是指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机能,所以能够治疗的疾病种类比较多,比如肝脾不和、气血阴阳不和、肠胃不和、营卫不和等。 中医治疗八法:消法消法主要是治疗体内气、血、食、水、疾、虫等聚集而成的瘀结,并通过提高人体的消化能力来治疗这些病症。 由于消法主要治疗处于经络、脏腑、肌肉之间的积块,而这些疾病的来势比较缓慢,所以用消法治疗疾病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中医治疗八法相关文章:1.中药是如何制成的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

第六章中药用药护理测试题.

2016年五月份内科护士中医药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包煎 2、补法 3、后下 4、吐法 5、先煎 6、烊化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味药应先煎: A.附子B.藿香 C.鹿茸D.阿胶 E.犀角 2.以根、茎、种子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 10~15 分钟B.15~20 分钟 C.20~30 分钟 D.30-45 分钟E.60 分钟

3.催吐药宜何时服用: A.睡前 B.饭后C.午后D.清晨E.不拘时间服用 4.出现舌唇、肢端及全身发麻等早期中毒的表现见于: A.半夏B. 乌头C. 白果D. 蔓陀罗E.巴豆 5.妊娠慎用药为: A.川芎B.三棱C.桃仁D.益母草E.甘草 6.有大毒的药物是: A. 洋金花 B.细辛 C. 白果 D. 鸦胆子 E. 白花蛇 7.下列哪味药应溶化后再服: A.生石膏B.青黛C.犀角D.鹿角胶E.琥珀 8.以花、叶、草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 5~10 分钟B.10~15 分钟C.15~20 分钟 D.20~30 分钟E.30~45 分钟 9.半夏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碳酸氢钠 D.生理盐水E醋酸 10.驱虫药宜何时服用: A.晚上睡前B.饭后C.饭前 D.不拘时间服用 E.早、中、晚各服一次11.寒下药适用于: A. 表实热证 B.里实热证 C.表里无 实热者 D.虚热证 E.湿热证 12.下列哪味药应包煎: A.附子B.藿香 C.鹿茸D.滑石E.砂仁13. 病在胸膈以上者,服用时间宜: A.睡前 B.饭后 C.午后D.清晨E.空腹

14.芒硝的煎煮方法为: A.先煎B. 后下 C. 烊化 D.冲服E.包煎 15.薄型的膏药,宜于勤换,多适用于: A.溃疡B.肿疡C.坏死D.疔E.疖 16.真热假寒证服药时,宜: A.热药热服 B. 热药冷服 C. 寒药热服 D. 寒药冷服 E.热药温服 17.煎药时间从水沸时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一煎需要 20~30 分钟,二煎需: A. 10~20 分钟 B. 20~30 分钟 C. 5~10 分钟 D. 25~30 分钟 E. 20~45 分钟 18.下列哪种药不应热服: A. 理气 B. 活血 C. 止血 D. 化瘀 E. 补益 19.膏滋又称为:

中医治病八法

中医治病八法 中医临症上最基本得条件,就就是要巧妙运用「理、法、方、药」四点: 理-就就是透过八纲四诊得辨认,找出病因与病理变化,以及处理得理由; 法-就是根据诊断立出治病法则; 方-就是依照治疗法则,制定或选用适当、合宜得方剂; 药-就是选择对症得药物,巧妙地运用在方剂中。 所以辨证、立法、制方、用药,就是中医临症得步骤,但就是,疾病千变万化,所以先要去掌握治病得方法。古人针对八纲制定出了治疗得八法,并随着表里寒热虚实得变化,相互地配合。 xx八法? 所谓得八法,就是指汗、吐、下、与、温、清、消、补八种。只要能够妥善运用,即使病情复杂,也能够从容应付了。 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明白地掌握病情得正常与反常、轻重缓急,除了要了解八法外,还要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八法,以及八法得配合,才能确切地治愈疾病,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汗法 汗法-逐邪出表 汗法就就是使病人发汗得意思。凡使用发汗得药方,使病人服后出汗将病邪逐出体表,从而达到治疗目得,就就是汗法。此法一般用于外感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时。由于表症有表寒与表热,因而汗法也就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两方法,必须依病人病邪入得不用来运用,才能收到效果。 辛温发汗法

这就是利用具有发散风寒作用辛温解表药,以治疗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口不渴、舌苔白薄、脉浮紧等风寒表症得治疗方法。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等药物,以及麻黄汤、春苏饮等方剂都就是属于辛温发汗得最住药方。 xx发汗法 这就是利用具有发散风热作用得辛凉解表药,以治愈恶寒轻、发热重、头痛、口渴、舌苔黄薄,脉浮数等风热表症。药物中得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方剂中得桑菊饮、银翘散等,均就是此法得药方。辛温与辛凉发汗法就是应用时得基本原则,在临症得应用上,就不会如此单纯了。必须再考虑病人得体质、新病与旧病得兼夹、表症与里症并见复杂得情况,巧妙地运用其它方法配合,才会有很好得效果。因此,又有助阳发汗、滋阴发汗、化饮发汗、表里双解等方法来加以配合。 助阳发汗 病人体质若属阳虚,又不慎感受外邪时,虽然病属表邪,应该要使之发汗,然而阳虚得人,就不可以单紽纯地发汗而已。因为阳虚人,卫气多不固,很容易造成亡阳汗多得危险境,所以在发汗时,必须要兼顾病人得阳气。此时,最好以参苏饮之类得方剂来治疗。 假使病人体质属于阴虚,感染外邪时,也不能贸然用发汗去发汗。因为阴分亏得人,多半津液不足,如果出太多汗,反而会造成津液耗损得病变。所以,在发汗时,必须顾及阴液。所以,萎蕤汤一类得方剂最适宜此体质得人 化饮发汗 病人常有痰饮喘咳,感受风寒外邪时,导致形寒怯冷,痰嗽气喘发作或加重。此时不可一味使用汗法,必须一面温阳化饮,一面开表发汗,才能使风寒外解,痰饮内化。可以使用仲景小青龙汤方剂。 表里双解 病邪若在表,应该用汗法;病邪在里,则要用下法。假使既有表症,又有里症时,就应该先用药解表,再治里。然而始末内外壅实,表里俱急得情况

中医外治八法及护理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中医用药“八法”是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归类总结而得来,“八法”通常是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每一种治法都是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明证候、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中医护理人员掌握用药“八法”有助于辨证施护顺利进行。 一、汗法及护理 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将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意为身体发热如同焚烧的炭火,汗出之后,热随汗外散。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再如《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三阳经络皆受其寒,而未入藏者,故可汗而已……,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因阳经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未及于三阴,仍在肌表,故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而未满三日,则指病程较短,邪气仍在肌表,亦可以用汗法治疗。这些都是汗法的理论依据。但汗法不是以使人出汗为目的,主要是汗出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者皆可以用汗法治疗。如:外感风寒、风热;疹未透法或疹发不畅的外邪束表;头面部及上肢浮肿的水肿兼表证;疮疡初期兼有表证的红、肿、热、痛;风湿痹痛等。护理方法: 1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忌粘滑、肉面、五辛、酒酪、酸性和生冷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敛汗作用,而生冷食物不易散寒。 3、药宜武火快煎,麻黄煎煮去上浮沫,芳香药宜后下;服药时温度适宜;服药后卧床加盖衣被,保暖以助发汗,并且在短时间内大口喝下热稀粥约200毫升或给予开水、热饮料、热豆浆等,以助药力,促其发汗;若与麻黄、葛根同用时,则一般不需啜热粥。因药细需助,药重不需助,以防出汗过度。 4、观察出汗特点;有汗、无汗、出汗时间、遍身出汗还是局部出汗等。在一般情况下,汗出热退即停药,以遍身微微汗出最佳、忌大汗。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需继续用药;而汗出过多,会伤津耗液、损伤正气,可给予患者口服糖盐水或输液;若大汗不止,易导致伤阴亡阳,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采取措施。 5、汗出热退时,应及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干,忌用冷毛巾擦拭,以防毛孔郁闭,不利病邪外达;大汗淋漓者,暂时不要给予更衣,可在胸前、背后铺上干毛巾,汗止时再更换衣被,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 6、病位在表者服药后仍无出汗,纵然热不退,也不可给予冷饮和冷敷,避免“闭门留寇”使邪无出路,而入里化热成变证,热反更甚;可以针刺大椎、曲池穴位达到透邪发汗目的。 7、对表证兼有风湿者,须用数次微汗,以达祛风除湿之功效。由于风湿互结,湿性重浊,粘滞不爽,要使其遍身微似汗出,缓缓蒸发,则营卫畅通,风湿才能俱去。忌大汗,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若大汗而出,则风气随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不能愈,还使卫阳耗伤。 8、发汗要因人因时而宜,如暑天炎热,汗之宜轻;冬令寒冷,汗之宜重;体虚者,汗之宜缓;体实者,汗之宜峻等。 9、服发汗解表药时,禁用或慎用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比理通等,防止汗出太过。 10、服用含有麻黄的药物后,要注意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 11、注意不可妄汗:凡淋家、疮家、亡血家和剧烈吐下之后均禁用汗法。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也不宜应用汗法。 二、吐法及护理 吐法亦称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为例,阐明审因论治,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由于吐法可以引邪上越,宣壅塞而导正气,所以在吐出有形实邪的同时,往往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病邪随之而解。常用于中风、痰涎壅盛、癫狂、宿食、食厥、气厥、胃中残留毒物、及霍乱吐泻不得等。护理方法: 1.病室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无异味。 2、服药应小量渐增,以防中毒或涌吐太过。药物采取二次分服,一服便吐者,需通知医生,决定是否继续二

揭秘中医治病的八法秘诀

揭秘中医治病的八法秘诀 中医说“用药如用兵”,中医治病有确定的战术,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怎么运用这八个方法来去除疾病。 一、汗法切忌关门打狗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宣发肺气,以促进排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主要是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汗法具有发散透邪、解毒作用,可用于风疹、湿疹、癣类等一些皮肤疾患。汗法还具有祛风散湿和宣肺利水等作用,可用于风湿在表和水肿实证兼有表证者。 汗法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像治疗病毒性感冒等都要用到汗法。病邪在皮表的要发汗,所以治疗外感病和皮疹、过敏、花粉症等都可以用发汗法,还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也可以用发汗的方法。 用排汗治疗外感发烧,驱邪外出是最关键的,如果外邪没有深入人体,哪怕只有一点表证,也不能用一派寒凉之品,以免闭门留寇,冰缚邪气。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引邪深入,使病情加重。 二、吐法适用于急症 吐法是通过宣壅开郁和涌吐的作用,以祛除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肠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的一种治疗方法。 吐法在古代很常用,现在基本不用了。比较高的部位,比如咽喉、胃、胸膈等病症可以采用吐法治疗,像食物中毒及积食不消化等。 三、下法见效快 下法是通过泻下通便,使积聚体内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水饮等有形实邪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 主要为里实证而设立,因为病邪有积滞、水饮、瘀血的不同,病性有寒、热,人体有强、弱,病势有急、缓等差别,所以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痰、逐水、逐瘀以及攻补兼施的区别。 下法是现在很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用于通便。中医有一句古话叫“实证易泻,虚证难补”,实证用下法效果明显,大便不通用泻药马上就能见效;上火了,用清火药,很快火就会下去。但如果一个人一旦身体虚,想补起来,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见效的。 四、和法就是找一个平衡点

中医八法1--汗法

中医用药的方法------中医八法介绍 第一章汗法 1.汗法:又称为解表法或者是发汗法。 2.主治:感冒、外邪侵入肌肤表面,称为表证。发汗法用来治疗表证,使肌肤表面的邪气在病人的出汗过程中随着汗液的流出而溢出体外。 3.表里的相对概念: (1)体表的部位属于表,内脏的部位属于里。 (2)经络的部位属于表,脏腑的部位属于里。 (3)腑的部位属于表,脏的部位属于里。 (4)外感的病证属于表,脏腑的病证属于里。 凡是病情比较轻浅的属于表证,病情比较深重的通常属于里证。 4、表证的特点: (1)引起原因:外邪(风、寒、暑、湿、燥、火)侵犯人体的肌表引起。 (2)病情比较急促,病程比较短,症候相对比较轻缓。 (3)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等症状。) 5、感冒服用的药物: (1)解表剂(辛温解表剂、辛热解表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桑菊饮、银翘散等。 (2)只用桂枝汤发汗,不调理脏腑气血起不到应有的疗效。 (3)a西药治感冒容易产生副作用,损伤肝肾;b病情不是特别严

重不要使用西药治感冒;c感冒的症状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同体质有关;d治疗感冒要对症下药。 6、感冒的类型: (1)体质偏热-------口干舌燥、喉咙肿痛。 (2)体质偏寒-------腹泻、全身肢体酸痛。 (3)气血虚弱体质-------食欲不振、全身倦怠无力。 (4)体质偏实-----------频繁吐痰、呕吐恶心。 症状:指人体生病后出现的各种病理现象。如:发热、头痛、咽痛.......舌胎薄白、脉浮等等。 症候:根据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归纳为不同的疾病类型,称病症,不同的病症具有的症状特征,称症候。 7、古方治疗现代人感冒的作用 (1)由于现代人体质复杂(不少人先用西药治不好后才用中药)单纯的古方(桂枝汤、麻黄汤等)仅仅40%左右的现代人有效。 (2)治疗感冒要找准病症、症状。 (3)参考处方:(小儿用方) 症状:小儿5-6岁,在前3-4年中经常感冒,每年换季时经常感冒好几次每次都要打吊针7天以上才好。 治法:从小儿背后的穴位进行拔罐和针灸;同时服用中药汤剂。 参考处方生石膏30克、连翘3克、牡丹皮3克、黄芩5克、丹参15克、柴胡5克、桔梗5克、麻黄10克、桂枝5克、北沙参15克、白芍10克、麦门冬15克、甘草5克、茯苓15克。

中医八法4--温法.

中医八法4--温法 一、什么是温法: 1、温法:是用温热性的药物来治疗寒症的一种方法。 2、寒症分为表寒症和里寒症。 (1)表寒症:人体受自然界的寒邪侵袭,寒邪停滞在人体的肌表引起的寒症证侯。 (2)里寒症:由于人体内疾病的耗损,劳累过度,先天体质虚弱引起的寒邪,寒邪停滞于人体的体内而引起的寒证证侯。 (3)寒证:凡是疾病的症状具有“寒”的属性的病证,统称寒证。特点:a:生理机能低下,b:体内的热量不足。 (4)寒证常见症状: A:恶寒喜暖,面色苍白,手脚冰冷。 B:舌淡苔白,脉迟或紧。 C: 口淡不渴,痰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5)寒证分为实寒证和虚寒证。 A:实寒证:指外在的寒邪侵入人体肌表或是侵入体内所引起的寒,包含过食生冷食物引起的寒证。实的概念:“实”是指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中由各种疾病形成了多余的病理产物“寒邪”。包含自然界的寒邪以及人体饮食而入的冰凉食物产生的寒邪。 B:虚寒证:“虚”的概念:虚是指人体内出现了虚损亏虚不足的证候。(就是身体虚弱)。虚寒证是指人体内阳气的亏损,导致人体内的阴气比较亢盛所产生的一种形态的寒邪,所形成的寒证。它同实寒证

有所区别。 二、温法与补法的适应证: 1、温法:温法适用于体内有寒邪的证候,畏寒肢冷、全身怕冷、大便溏泻等证状。 2、补法:补法适用于体内有虚证的证候,阴阳气血亏损等证状。 3、温法与补法的区别: (1)温法药物,桂枝、羌活、独活等药液清淡。 (2)补法药物,人参、当归、巴戟天等等。 (3)温法药物:去除体内寒邪,药液清淡,味道比较香,药性比较快速竣猛。 (4)补法药物:增加人体阴阳气血,药液色泽比较浑浊,味道比较重,作用通常比较和缓。 三、实寒证与虚寒证的区别 1、实寒证与虚寒证都会出现大便溏泻,畏寒肢冷,舌苔白的现象。 2、形成实寒证所经历的时间比较短,形成虚寒证所经历的时间通常比较长。 3、实寒证患者脉象比较有力,而虚寒证患者脉象沉弱无力。 4、实寒证患者不一定会出现神疲乏力的现象,多数会出现脘腹胀满冷痛,食欲不振,也会出现头痛、咳嗽、鼻塞、流鼻涕等类似于外感风寒的症状。 5、虚寒证患者主要表现是患者体质特别虚弱,脸色十分苍白。甚至会出现阳痿、遗精,性功能障碍等疾病。但是基本上无外感风寒的症

方药及用药护理

方药及用药护理 方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中药的用药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必须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掌握中药的给药途径、用法、剂量、时间、服药禁忌等内容,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护理。 一、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的性质和作用,简称药性。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 (一)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五位,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机能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三)归经 归经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四)毒性 有毒与五毒关于毒的含义,在医籍中,常指药物的偏性而言。所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其中“毒药”一词,就是药物的总称。 二、中药的用法 中药的用法包括药物配伍、用药禁忌、剂量等。 (一)配伍 1、配伍禁忌 (1)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

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陀僧,巴豆畏牵扯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芒硝畏三棱,官桂胃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妊娠禁忌凡易对母体、胎儿产生损害的药物,均为妊娠用药的禁忌。妊娠禁忌药分为慎用药与禁用药两大类。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大辛大热之品中的部分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积实、附子、干姜、肉桂、天南星等。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以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物,如巴豆、牵牛、斑蝥、麝香、虻虫、水蛭、三棱、芫花、大戟、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砒霜等。 3、服药禁忌 凡禁用药一般都不能使用,慎用药应根据孕妇病情,斟酌使用。如孕妇患病非用不可,应掌握安全、有效的原则,把握好剂量、炮制和配伍等环节,尽量减轻药物对胎儿及孕妇的危害。 三、用药护理 1、容器通常选择以带盖的陶瓷沙锅、瓦罐为佳。 2、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洁净澄清,无异味,含矿物质及杂质少。 3、泡药煎药前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可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夏季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变质。 4、煎药 (1)火候: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芳香性药物

中医知识: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

中医知识: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 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是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是考试常见内容,今天中公卫生人才网就脉腧穴的定位和主治给大家进行简单梳理。 方剂和治法,皆为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方剂是在治法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的药物有序组合;治法则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只有治法与病证相符,方剂的功用与治法相同,才能使邪去正复,药到病除。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常用方剂】 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之“八法”,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 是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麻黄汤、麻黄加术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桂枝汤,均属汗法范畴。 2.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病邪在上,通过呕吐以排除病邪。“其高者,引而越之。” 吐法用之不当,易伤正气,目前中医临床上用吐法的不多,瓜蒂散属吐法。 3.下法 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在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病邪结在里之实证,宜用下法。“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一般实热相结证,用寒下,如大承气汤。停痰留饮,瘀血内蓄等证,须去旧生新,如下瘀血汤、大黄?虫丸之类。 4.和法 邪在半表半里或证属寒热错杂,宜用和法。和法包含着和解和调和两种治法。 常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为代表。 5.清法 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多用于热证。“热者寒之”,“治热以寒”。 白虎加人参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白头翁汤均属清法。 6.温法 通过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另外,痰饮为阴邪,易阳气,而阳能运化,寒饮自除,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大乌头煎、通脉四逆汤均为温法。 7.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消法多用于邪结在里而未尽实者。“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鳖甲煎丸、枳术汤亦是消法。 8.补法 是通过补养的方法,恢复人体正气,以治疗各种虚证的一类治法。“虚则补之。”

中医八法

中医治疗八法 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 09:14 中医治法分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清凉、温热、消导和滋补等,简称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在临证时灵活运用,还能产生更多的法则。 1.汗法 以疏散风寒为目的,常用于外邪侵犯肌表,即《内经》所说“在皮者汗而发之”,故亦称解表、解肌、疏解。比如外感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痛,得汗后便热退身凉,诸症消失。 发汗能祛散外邪,也能劫津耗液,血虚或心脏衰弱以及有溃疡一类的患者,用时谨慎,以免发生痉厥等病变。一般发汗太过,汗出不止,也能引起虚脱的危险。 2.吐法 常用于咽喉、胸膈痰食堵塞。如喉证中的缠喉证、锁喉证皆为风痰郁火壅塞,胀闭难忍;又如积食停滞,胸膈饱满疼痛,只要上涌倾出,便可松快,故亦称涌吐,也即《内经》所说的“其高者因而越之”。 吐法多用在胃上部有形的实邪,一般多是一吐为快,不需反复使用。某些病人先有呕吐的,不但不可再吐,还要防其伤胃,给予和中方法。其他,凡病体虚弱或新产后,严重的脚气以及四肢厥冷的,均不宜用吐。 3.下法 一般多指通大便,用来排除肠内宿粪积滞,故也称攻下、泻下,也即《内经》所说的“其下者引而竭之”。 攻下剂分为两类,一种是峻下,用猛烈泻下药,大多用于实热证有津涸阴亡的趋势时,即所谓“急下以存阴”时用之。一种是缓下,又分两类,一类是用较为缓和的泻药,一类是用油润之剂帮助下达。但不论峻下或缓下,都宜于里实证,这是一致的。 使用下法,须考虑病人体质,并要懂得禁忌。大致有表证而没有里证的不可用,病虽在里而不是实证的不可用,病后和产后津液不足而便秘的不可用。 4.和法 和是和解的意思,病邪在表可汗,在里可下,倘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病情又正在发展,就需要一种较为和缓的方法来驱除病邪,故和解法在外感证方面,其主要目的仍在驱邪外出。 5.清法 凡用清凉剂来治疗温热病证,都称清法,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意思。亦称清解法。 温热证候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气分热、血分热,用清凉剂时必须分辨热的性质及在哪一部分。比如里热中虚证采用甘寒,实证采用苦寒。在气分清气,在血分清血。 清法里包括镇静和解毒,例如肝阳或肝火上扰,头晕头胀,用清肝方剂能熄风镇痛;还有温毒证用清热凉营,具有解毒作用。 6.温法 常用于寒性病,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 寒性病有表寒、里寒等区别,但从温法来说,一般都指里寒,故以温中为主要治法。例如呕吐清水,大便溏薄泄泻,腹痛喜按,手足厥冷,脉象沉伏迟微,均为温法的对象。 温法包括兴奋作用,有些因阳虚而自汗形寒,消化不好,气短声微,肢软体怠,小便不禁,性欲衰退等症,都需要温法调养。 7.消法 主要是消导,用来消除肠胃壅滞,例如食积内阻,脘腹胀满,治以消化导下。其次是消坚,多用于凝结成形的病证,如癥瘕积聚和瘰疬等。再次是消痰。利水亦在消法之内。水湿以走小便为顺,如果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或走大便而成泄泻,应予利导,使之从小便排出,一般称为利尿,亦叫淡渗。 8.补法

中医八法及护理

第十三章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医治病的八种治法 2、掌握用药“八法”及相关护理 中医用药“八法”是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归类总结而得来,“八法”通常是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每一种治法都是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明证候、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中医护理人员掌握用药“八法”有助于辨证施护顺利进行。 一、汗法及护理 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将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意为身体发热如同焚烧的炭火,汗出之后,热随汗外散。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再如《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三阳经络皆受其寒,而未入藏者,故可汗而已……,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因阳经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未及于三阴,仍在肌表,故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而未满三日,则指病程较短,邪气仍在肌表,亦可以用汗法治疗。这些都是汗法的理论依据。但汗法不是以使人出汗为目的,主要是汗出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者皆可以用汗法治疗。如:外感风寒、风热;疹未透法或疹发不畅的外邪束表;头面部及上肢浮肿的水肿兼表证;疮疡初期兼有表证的红、肿、热、痛;风湿痹痛等。 护理方法: 1.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忌粘滑、肉面、五辛、酒酪、酸性和生冷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敛汗作用,而生冷食物不易散寒。 3.药宜武火快煎,麻黄煎煮去上浮沫,芳香药宜后下;服药时温度适宜;服药后卧床加盖衣被,保暖以助发汗,并且在短时间内大口喝下热稀粥约200毫升或给予开水、热饮料、热豆浆等,以助药力,促其发汗;若与麻黄、葛根同用时,则一般不需啜热粥。因药细需助,药重不需助,以防出汗过度。 4.观察出汗特点;有汗、无汗、出汗时间、遍身出汗还是局部出汗等。在一般情况下,汗出热退即停药,以遍身微微汗出最佳、忌大汗。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需继续用药;而汗出过多,会伤津耗液、损伤正气,可给予患者口服糖盐水或输液;若大汗不止,易导致伤阴亡阳,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采取措施。 5.汗出热退时,应及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干,忌用冷毛巾擦拭,以防毛孔郁闭,不利病邪外达;大汗淋漓者,暂时不要给予更衣,可在胸前、背后铺上干毛巾,汗止时再更换衣被,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 6.病位在表者服药后仍无出汗,纵然热不退,也不可给予冷饮和冷敷,避免“闭门留寇”使邪无出路,而入里化热成变证,热反更甚;可以针刺大椎、曲池穴位达到透邪发汗目的。 7.对表证兼有风湿者,须用数次微汗,以达祛风除湿之功效。由于风湿互结,湿性重浊,粘滞不爽,要使其遍身微似汗出,缓缓蒸发,则营卫畅通,风湿才能俱去。忌大汗,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若大汗而出,则风气随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不能愈,还使卫阳耗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