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C15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C15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39daf2c8d376eeaeaa311e.png)
省道三零七03标〔2014〕 17号
关于蚌埠市S307一级公路改建工程03标
C15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报告
蚌埠市S307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第二驻地办:
我项目部已完成C15砼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编号为2014内-配合比 -10006,主要使用部位为雨水工程、桥梁工程、人行道及附属构筑物工程,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其中原材料型号及厂家、产地如下: 1、 水:饮用水;
2、 水泥:凤阳珍珠P.C32.5;
3、 砂:滁州明光砂厂,Ⅲ区;
4、 碎石:凤阳武店碎石厂,5-25mm 。
该试验结果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现特向贵单位申请,请予以批复!
附件: C1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二O一四年十一月七日
主题词: 03标试验室 C15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蚌埠市S307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部 2014年11月7 日印发打字:王茂校对:顾群签发:袁良超印数:4。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f548b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3.png)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1.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2.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测试和评估:2.1.混凝土配合比采样2.2.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室试验取得的混凝土样品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我们首先进行了外观检验,评估混凝土的颜色、杂质等情况。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骨料试验,包括骨料密度、骨料含水率等参数的测定。
然后,我们进行了水泥试验,包括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等参数的测定。
最后,我们进行了混凝土强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参数的测定。
3.检测结果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指标数据:3.1.外观检验混凝土外观呈均匀浅灰色,无明显杂质和麻面现象。
3.2.骨料试验骨料密度为XXXXX kg/m3,骨料含水率为XX%。
3.3.水泥试验水泥标准稠度为XX.X mm,凝结时间为XX小时。
3.4.强度试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XXXXXMPa,抗折强度为XXXXXMPa。
4.检测结论根据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4.1.外观检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外观均匀,没有明显的杂质和麻面现象。
4.2.骨料密度和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骨料的质量和含水率对混凝土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4.3.水泥的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符合设计要求,表明水泥的质量和凝结特性符合要求。
4.4.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该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满足工程需求的性能指标。
5.建议基于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和评估结果,我们建议在施工过程中,继续使用当前的配合比,并在施工前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的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样例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样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db34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6.png)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样例一、实验目的1.掌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研究不同材料的配合比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确定适合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以提高路面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二、实验原理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根据所用材料的特性和路面使用要求,在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要求下,合理配置矿料、沥青和其他材料的比例;2.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主要包括矿料筛分试验、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和骨料沥青拌和试验。
三、实验步骤1.矿料筛分试验:(1)按照要求取样,将试样放入试验筛,进行筛分;(2)记录通过每个筛孔和在每个筛孔上未通过的试料质量,计算矿料通过率。
2.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1)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料试样;(2)在温度为60℃±1℃下,加入一定质量的煮沥青,并充分混合;(3)将试样铺平,用空气干燥至质量恒定;(4)称取试样质量,计算混合料沥青含量。
3.骨料沥青拌和试验:(1)根据配合比确定骨料种类及其不同粒径的用量;(2)将骨料和沥青进行拌和,使其均匀混合;(3)冲击试验块的制作:将拌和均匀的料放入冲击试验模具中,进行冲击压实,并制作试样;(4)试样养护:将试样放置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养护;(5)试样强度测试:使用压力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强度测试,并记录结果。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各项指标,并进行分析。
具体数据如下:1.矿料筛分试验结果:(1)筛孔直径(mm):5, 10, 20, 40, 60;(2)通过率(%):95.3,87.2,72.5,62.8,42.12.混合料沥青含量试验结果:(1)混合料质量(g):600;(2)煮沥青质量(g):200;(3)试样质量(g):320;(4)混合料沥青含量(%):62.53.骨料沥青拌和试验结果:(1)骨料种类:石子、砂子;(2)石子质量(g):800;(3)砂子质量(g):400;(4)沥青质量(g):300;(5)试样强度(MPa):2.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矿料筛分试验可以得出沥青混凝土中不同粒径矿料的通过率,以及骨料沥青拌和试验可以确定不同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eb4e5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3.png)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本文是一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为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的设计强度为C15,设计坍落度为180mm。
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试验执行标准包括55-/T-J146-90、GB-2011等。
配合比为1∶2.53∶3.77∶0.65∶2.0,胶凝材料为品种规格P.O42.5的合水泥,水胶比为0.65.实测坍落度为190mm,配材料包括石子、砂子、II级粉煤灰等。
试验结果显示,3天后的抗压强度为6.3MPa,7天后的抗压强度为9.5MPa,28天后的抗压强度为17.4MPa。
试验人员在砂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的情况下进行了试配。
本次试验结果可为工程提供参考。
另外,文章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同时,最后一段内容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广瑞晟商品混凝土试验编号:2013-SP-003试验日期:2013年3月1日试验温湿度:22℃50%设计强度:C25设计坍落度:180 mm配合比(质量比):1∶2.21∶3.42∶0.58∶2.0胶凝材料:水泥用量250kg/m3,品种规格P.O42.5 水胶比:0.58实测坍落度(mm):190配材料名称:XXX:中砂730kg碎石:10-20 400kg,10-30 730kg掺合料:II级粉煤灰80kg水:190kg外加剂品种、掺量:泵送剂2.0%6.6kg/m3 龄期试件尺寸(mm):100×100100×100100×100抗压强度(MPa):3d 13.27d 21.128d 27.1尺寸折算系数:0.95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3d 12.57d 2028d 25.7养护条件:标准养护试配强度的%:-结论:此配合比是在砂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情况下试配得出。
试验单位(章):2013年3月30日注: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广瑞晟商品混凝土试验编号:2013-SP-004试验日期:2013年3月1日试验温湿度:22℃50%设计强度:C30设计坍落度:180 mm配合比(质量比):-胶凝材料:水泥用量-,品种规格- 水胶比:-实测坍落度(mm):-配材料名称:-外加剂品种、掺量:-龄期试件尺寸(mm):100×100100×100100×100抗压强度(MPa):3d -7d -28d -尺寸折算系数:-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3d -7d -28d -养护条件:-试配强度的%:-结论:-试验单位(章):-注: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本文是一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主要测试了C35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强度等指标。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f18e0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5.png)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1. 简介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是指根据特定的工程要求和性能要求,利用试验及计算方法确定混凝土中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各组分的比例及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 目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工程需求,并保证混凝土所具备的性能达到规定标准。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质量。
3. 实验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实验来确定重要参数:a) 砂石骨料筛分试验:通过筛分试验,确定骨料不同粒径的含量和分布;b) 水泥用量试验: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适宜的水泥用量;c) 抗压强度试验: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确定最佳配合比。
4. 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结果和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a) 水灰比:确定适宜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b) 骨料用量和粒径:确定合适的骨料用量和粒径分布,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c) 粉煤灰掺量:根据需要,适当掺入粉煤灰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5. 配合比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a) 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工程地点、设计单位等基本信息;b)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c) 实验结果:列出各项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d) 配合比设计:给出最终的配合比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原因和依据;e) 施工注意事项:提供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术要求。
附件:1. 砂石骨料筛分试验报告2. 水泥用量试验报告3. 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指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按一定配合比调和而成的人工制品。
2. 配合比: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比例和用量。
土木工程材料——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1bef3727d3240c8447efc4.png)
实验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必修)子项目1水泥实验一. 实验内容四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实验环境室内温度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 __日。
三.实验样品水泥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厂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厂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度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记录与计算1.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水量法、调整水量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记录表表1.1.1实验次数水泥重量C/ g加水量W/ g试锥下沉深度S/ mm标准稠度用水量P/ %12平均P / %2. 凝结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实验记录表表1.1.2加水时间时(h)分(min)实验次数测试时间/h, min沉入深度/ mm距底板距离/ mm1 —2 —3 —4 —初凝时间/ h, min终凝时间/ h, min3. 体积安定性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试饼法、雷氏法);合格性判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胶砂强度⑴ 材料配比:水泥︰标准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型三条40×40×160mm 试件需:水泥___________g ;标准砂_____________g ;水___________g 。
⑵ 抗折强度:试验机型号______________; 最大加荷范围______________;本试验加荷速度______________;水泥抗折强度实验记录表 表1.1.3试件编号实验日期 龄期 /d 试件尺寸/mm 实验结果 备 注(注明剔除及特殊情况) 成 型 试 验 跨度L 宽 b 高 h 破坏荷载 /N 抗折强度 /MPa1 (1) 3个试件强度平均值 MPa (2)试件 强度超平均值±10%,应剔除(3) 抗折强度评定值应按剩余 个试件强度评定2 3抗折强度评定值 / MPa⑶ 抗压强度:试验机型号______________; 最大加荷范围______________;本试验加荷速度______________;水泥抗压强度实验记录表 表1.1.4试件编号 实验日期龄期 /d 受力面积 /mm 2实验结果 备 注(注明剔除及特殊情况)成型 试验 破坏荷载 /N 抗压强度/MPa1(1) 6个试件强度平均值 MPa (2) 试件 强度超平均值±10%,应剔除(3) 抗压强度评定值应按剩余 个试件强度评定2 3 4 5 6抗压强度评定值ce f / MPa⑷ 确定水泥强度等级:根据国标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为________________。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bf3663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b.png)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
本报告旨在对某建筑项目中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1. 强度要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满足特定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流动性要求: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浇筑和充填,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 耐久性要求:混凝土应具备较好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耐久性,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设计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例,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验室试验结果,我们确定了适宜的水灰比。
2. 骨料配比: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我们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试验结果,确定了合适的骨料配比。
3.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例,主要影响着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耐久性。
我们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验室试验结果,确定了合理的水胶比。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措施1. 使用高效减水剂:通过添加减水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优化骨料粒径:合理选择骨料的粒径分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3. 控制配合比的稳定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对材料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确保配合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混凝土配合比的实施效果经过实际施工和试验验证,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方面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性能良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六、结论本报告对某建筑项目中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措施的实施,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提升。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对于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报告对今后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09ca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c.png)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C40是指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表示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0MPa。
在进行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相关材料的性能指标,并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材和调配。
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42.5R。
2.粉煤灰(PFA):选用掺量不超过20%的粉煤灰。
粉煤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收缩变形。
3. 砂:选用细砂,砂的粒径应控制在0.15-5mm之间。
4. 石子:选用骨料。
石子的粒径应控制在5-20mm之间。
5.外加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减水剂或缓凝剂等外加剂。
根据C40的强度等级,我们需要进行细度模数及砂率的控制。
细度模数的要求在2.2-3.1之间,砂率的要求在35%-45%之间。
以下是C40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报告:1.确定用量:- 水泥:按照强度等级,水泥用量为350kg/m³。
- 砂:按砂率40%计算,用量为1200×0.4=480kg/m³。
- 石子:按石子率60%计算,用量为1200×0.6=720kg/m³。
- 粉煤灰:按掺量20%计算,用量为350×0.2=70kg/m³。
- 水:按水灰比0.55计算,用量为350×0.55=192.5kg/m³。
2.水灰比的确定:水泥的实际用水量为192.5kg/m³,水灰比=192.5/350=0.553.各组分的体积含量计算:水泥:350/3.15=111.11L/m³。
砂:480/2.65=181.13L/m³。
石子:720/2.65=271.70L/m³。
粉煤灰:70/2.20=31.82L/m³。
4.每立方混凝土中各材料的质量量计算:水泥:350kg/m³。
砂:181.13/1000×2650=479.45kg/m³。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59fc1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0.png)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本文是一份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委托单位为___,检测编号为2008-HP-40-1,工程部位为东方美郡东区小高层地下车库,抗渗等级/强度等级为C30,砼种类为普通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mm,检测依据为55-2000,送样日期为2008年4月17日,检测日期为2008年5月16日。
材料名称包括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1和掺和料。
其中水泥生产单位为___,品种为PO32.5的普通水泥;砂产地为泰安,品种为黄中砂;碎石产地为济南,规格为5-25mm的洁净碎石;水为饮用水;外加剂1未注明生产单位和产地;掺和料未注明生产单位、产地、品种规格型号等信息。
实测结果显示,水泥含泥量为0.4%,外加剂1含泥量未注明,掺和料未检测。
砂、碎石和水的重量配合比分别为1.50、2.25和0.37,砂率为40%,坍落度为40mm。
外加剂1和外加剂2的7天强度分别为25.9MPa和39.4MPa。
检测说明包括:本试验仅对见证来样负责;本配比为常温干料设计。
见证人为___,封样人为___。
此外,文章中还出现了一份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委托单位为___,检测编号为2007-HP-80,工程部位为东方美郡东区小高层地下车库,抗渗等级/强度等级为C25,砼种类为普通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mm,检测依据为55-2000,送样日期为2007年10月25日,检测日期为2007年10月26日。
材料名称包括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1和掺和料,其中水泥生产单位为___,品种为普通水泥;砂产地为泰安,品种为黄中砂;碎石产地为济南,规格为2/5的洁净碎石;水为饮用水。
实测结果显示,水泥含泥量为0.4%。
以下是格式错误已经删除的段落:无改写后的文章:本文是两份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的实测结果。
第一份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的材料名称为碎石5-25mm/洁净,生产单位和产地不详。
混凝土中含泥量为0.2%,掺和料和外加剂1为空。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9c575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f.png)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的最优混凝土配合比,为实际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原材料1、水泥:选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 26,含泥量小于 20%,表观密度为 2650kg/m³。
3、粗骨料:选用 5-25mm 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小于 10%,表观密度为 2700kg/m³,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 10%。
4、外加剂:选用_____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 20%。
5、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
2、坍落度要求为 160-200mm。
四、配合比计算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公式 fcu,0 = fcu,k +1645σ,其中 fcu,k 为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σ 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 50MPa。
则配制强度 fcu,0 = 30 +1645×5 = 382MPa。
2、计算水胶比根据公式 W/B =αa×fb /(fcu,0 +αa×αb×fb),其中αa、αb 为回归系数,分别取 053 和 020,fb 为胶凝材料 28d 抗压强度。
经计算,水胶比 W/B = 050。
3、确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要求和骨料最大粒径,查相关规范,初步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210kg/m³。
考虑外加剂的减水率,实际用水量为 210×(1 20%)= 168kg/m³。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胶凝材料用量= 168 / 050 = 336kg/m³。
5、确定水泥用量假设粉煤灰掺量为 20%,则水泥用量= 336×(1 20%)=269kg/m³。
6、确定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336 269 = 67kg/m³。
混凝土验证配合比试验报告(模板)
![混凝土验证配合比试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54c33bceff9aef8951e0630.png)
3、掺和料产地名称规格掺量% 取代方式超量系数
4、外加剂产地名称规格掺量%
5、混凝土塌落度mm 表观密度kg/m3拌和方式振捣方法
设
计
配
合
比
名 称
水
水 泥
1.砂
1.石
1.掺合料
1.外加剂
水灰比
抗压强度(MPa)
达到强度标准值%
材料用量(kg/m3)
混凝土验证配合比试验报告共 页 第 页
有见证送检报告编号:
见证人单位
见证人
试验单位
XXXXXXXXXX
有限公司
(印章复印无效)
委托单位
送检日期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
报告日期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抗折等级
试验依据
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材
料
性
能
水泥产地厂名牌号品种、强度等级28天预测强度MPa
1、砂子产地表观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
7d
比 例
28d
备 注
1.表内粗线框内栏目的内容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2.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3.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请于报告日期起15日内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检测结果。
4.原配合比编号:
批准人: 审核人: 主要试验人: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1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1f9e136f90c69ec3d5bb758b.png)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一,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30试验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配制强度:Rp =R+1.645σ=30+1.645σ=38.2MPaσ值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C45C50-C55σ 4.0 5.0 6.0二,原材料水泥:葛洲坝三峡牌粗集料:郧县贯通石场5-16mm:16-31.5mm。
比例按65%:35%粒径37.5 31.5199.5 4.75 2.36级配范围0 0-515-4570-9090-10095-100合成级配0 3.0 44.789.097.899.3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粒径 4.75 2.36 1.180.60.30.15Mx 筛分结果98.896.4 83.463.826.4 6.6 2.20外加剂:江苏特密斯,掺量为1.0%三,试验室配合比试验设计坍落度为160-180mm,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测定28d抗压强度。
四,结果原材料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粉煤灰水外加剂配合比2827101158 89160 3.72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C30普通混凝土合比说明书一,技术要求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30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设计标准:Rp =R+1.645σ=30+1.645σ=38.2MPa二,原材料(1)水泥:中国葛洲坝水泥有限公司,三峡P.O42.5(2)粗骨料:贯通石场,5-16掺65%.16-31.5mm掺35%,5-31.5mmII级配碎石。
细集料: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
(3)水:饮用水(4)外加剂:江苏特密斯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1.0%三,施工范围:白鹤观大桥墩柱,盖梁,桥台台帽,挡块,耳背墙,桥头搭板及涵洞台帽,帽石,盖板,柱系梁四,设计计算(1)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25MPa(2) 计算水胶比:W/B=αa*f ce/(f cu.o+αa*αb*f ce)=0.53*42.5*1.16*0.75/ (38.225+0.53*0.2*42.5*1.16)Kg/m=0.45(3) 选用单位用水量:拌合物坍落度160-180mm,掺入1.0%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后的单位用水量为W=160kg/m³(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o=m wo/W/B=160/0.45=356㎏,粉煤灰掺量24%,粉煤灰用量=356*0.24=85Kg/m,水泥用量m co=m B o-m F o=356-85=271Kg/m(5) 假定砼容重:2400kg,选择砂率:38%,计算砂石用量m so+m go=2400-m co-m wo=2400-356-160=1884kg/m³计算砂用量:(m co+m go)*0.38=716kg/m³计算碎石用量:1884-716=1168kg/m³基准配合比为:m co:m wo:m so:m go:减水剂=271:85:716:1168:160:3.56(6) 按质量法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A组m co:m wo:m so:m go=271:85:716:1168:160:3.56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过试验室结果确定水胶比0.41和0.43和0.47B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96:94:160:703:1147:3.90C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82:89:160:710:1158:3.72D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58:82:160:722:1178:3.40故选定C组水胶比0.43的配合比作为试验7天,28天抗压强度,配合比C 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82:89:160:710:1158:3.72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郧县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程项目经理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C30普通混凝土施工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湖北金恒通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水泥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编号:C-079—□□□—□□□□试验单位四川川桥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程工地试验室合同号HH01试样名称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JGJ 55-2011试样来源室内配比报告日期2010年5月20日使用部位白鹤观大桥墩柱,盖梁,桥台台帽,挡块,耳背墙,桥头搭板及涵洞台帽,帽石,盖板,柱系梁水胶比43%砂率38%强度等级配制强度(MPa)要求稠度拌合及捣实方法C3038.2坍落度160-180mm维勃S拌合机、振动棒使用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报告编号001报告编号001报告编号001名称报告编号含固量(%)品牌三峡牌品种河砂品种碎石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001强度等级P.O42.5细度模数 2.20最大粒径31.5YJ-1水剂配合比选定结果理论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砂浆)用料(Kg)(质量比)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外加剂粉煤灰1:2.52:4.11:0.57:0.01:0.32 2827101158160 3.7289试件强度试件尺寸长×宽×高(mm)龄期(d)实测(MPa)折算(MPa)龄期(d)实测(MPa)折算(MPa) 150*150*150737.52839.8150*150*150742.72840.1150*150*150736.92841.6试验: 复核: 审核:水 泥 砼 抗 压 强 度 试 验 报 告编号:C -082—□□□—□□□□试验单位 四川川桥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程工地试验室合 同 号 HHO1 试样名称 砼试件 试验规程 JTG E30-2005 试样来源 室内配合比试验日期 2012年4月29日试 验 审 核试件编号 外观描述制件 日期 试压 日期 龄期(天)试件尺寸(cm) 破坏 荷载(kN)抗压强度(MPa)换算强度(MPa ) 设计强度等级 单值 平均值 1完好 20124.22 20124.29715*15*15842.97 37.539.0 39.0 C302960.12 42.7 3 829.44 36.9平 均39.0平 均 40.2密 度(g/cm 3)2.403结 论 监 理结论依据JTGF80/1-2004的要求,此组试件强度大于1.15倍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5767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1.png)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找到一种具有最佳性能指标和经济性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以满足工程需求。
二、试验材料
1、水泥:采用当地某品牌的水泥,强度等级为42.5。
2、细骨料:选用当地河流的天然砂,级配为细度模数0.3-0.6。
3、粗骨料:选用当地的天然碎石,粒径范围为5-20毫米。
4、外加剂:采用高效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水:采用当地自来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试验方法
1、按照规定的比例将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和水进行混合。
2、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分别制成不同的试件。
3、将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保持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0%。
4、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试件进行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坍落度等指标。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的配合比方案,我们发现以下配合比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性:
1、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水 = 1:2.5:5:0.01:0.5
2、坍落度:180-200毫米
3、抗压强度:C30强度等级(平均值达到35.6 MPa)
4、抗折强度:平均值达到7.8 MPa
此配合比方案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经济性,适合于该工程的需求。
五、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找到了适合于该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性,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
混凝土配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2a34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b.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3. 提高混凝土材料性能评价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混合,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实验过程中,主要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混凝土实验室拌和:混凝土搅拌机、台秤、量筒、天平、拌铲与拌板等。
2. 坍落度确定:坍落度筒、捣棒、装料漏斗、小铁铲、钢直尺、镘刀。
3. 表观密度测定:容量筒、台秤、振动台。
4. 试件的制作:试模、振动台、振动棒、钢制捣棒、混凝土标准养护室。
5. 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压力试验机、钢尺。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称量,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
2. 坍落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用捣棒捣实,然后取出,测量坍落度。
3. 抗压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立方体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4. 抗折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小梁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5. 表观密度测定: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容量筒,用振动台振动,测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在18cm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0.5MPa,满足设计要求。
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折强度平均值为5.8MPa,满足设计要求。
4. 表观密度测定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380kg/m³,满足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混凝土的配比实验报告(3篇)
![混凝土的配比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cb84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对配合比的影响。
3. 学会根据工程要求,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既经济又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凝土。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依据是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
三、实验材料1. 水泥:北京水泥厂京都P.O 42.5,28天实际强度54.0MPa。
2. 砂:中砂,细度模数2.8。
3. 石子:碎石,粒径5-20mm。
4. 水:自来水。
5. 其他:减水剂、引气剂等。
四、实验仪器1. 混凝土搅拌机2. 天平3. 量筒4. 砼试模5. 压力试验机6. 拌铲、拌板等五、实验步骤1. 原材料性能测定测定水泥的强度、细度模数、安定性等性能;测定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性能;测定石子的粒径、表观密度、含泥量等性能。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如C30、C40等。
(2)计算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泥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W/C)。
(3)计算单位用水量:根据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计算单位用水量(mwo)。
(4)确定砂率: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率(s)。
(5)计算水泥用量:根据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水泥用量(mco)。
(6)计算砂、石用量:根据砂率、水泥用量和单位用水量,计算砂、石用量(mso、mgo)。
3. 混凝土拌合按照计算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4. 混凝土性能测试(1)坍落度测试: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判断混凝土的工作性。
(2)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测定其抗压强度。
(3)抗渗性能测试:制作混凝土抗渗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抗渗试验。
(4)抗冻性能测试:制作混凝土抗冻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抗冻试验。
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ca88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6.png)
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
二、试验原理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合物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不同的结构要求不同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所以需要进行配比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比例。
三、试验材料和设备
1.材料:水泥、砂、骨料、水
2.设备:搅拌机、试验块模具、振动台、压力机
四、试验步骤
1.将水泥、砂、骨料按照所需比例放入搅拌机中,并添加适量的水。
2.打开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时间约为3-5分钟,混合均匀后停止。
3.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试验块模具中,并用振动台进行振动,以排除气泡和保证均匀性。
4.待混凝土凝固后,取出试验块,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力测试,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试验数据统计,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MPa,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六、结论
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并通过压力测试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满足了设计要求。
七、改进措施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同时,可以对振动台的振动时间和压力机的测试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934311a8114431b90dd8ae.png)
C3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设计强度: C30使用部位:承台、墩柱、系梁、肋板、盖梁、扩大基础、耳背墙、台帽、桥头搭板等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270:708:1107:173:70:70:3.7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1:2.62:4.1:4.1:0.64:0.26:0.26: 0.014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使用工程部位C3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承台、墩柱、系梁、肋板、盖梁、墩台、盖梁、扩大基础、耳背墙、台帽、桥头搭板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7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2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20mm~160mm,试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40mm。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3.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
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4.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28天(最终版)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28天(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ad5320a5e9856a5612609c.png)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葛山抬田工程(合同编号:JXXJ/SG-KQ-TJ-GSTT)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审核:校核:编写:试验:中国水电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金滩工地试验室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三日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配合比设计试验依据 (1)2原材料试验 (1)2.1水泥 (2)2.2骨料 (2)2.3外加剂 (5)2.4拌和水 (6)3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试验 (6)3.1骨料级配 (6)3.2混凝土最佳砂率选择试验 (7)3.3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与坍落度关系试验 (8)3.4混凝土水胶比与抗压强度关系试验 (9)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3)4.1混凝土设计指标及使用部位 (13)4.2混凝土配制强度 (14)4.3水胶比选择 (16)4.4混凝土试验配合比设计参数 (17)5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试验 (19)5.1新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 (19)5.2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24)5.3混凝土抗冻和抗渗性能试验 (27)6层间铺筑砂浆试验 (28)7葛山抬田工程施工配合比 (29)8结语 (30)1前言1.1工程概况葛山抬田区位于乌江下游末端左岸,距坝址上游约43km,区内汇水面积155km2,塔里岭东侧为主河槽,西侧为阶地,主河槽汇水面积为148km2,西侧阶地汇水面积6.51km2,主河槽两岸地面高程在45~48.5m,河槽及两岸阶地宽在300m 左右,河槽长度约5.0km,设计排洪流量98.7m3/s。
主河槽上游耕地高程49.2m。
葛山抬田主要工程项目为抬田及其田间工程(道路、沟渠、农门、涵管、桥梁等)和相关的临建工程等1.2配合比设计试验依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 5144-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2006《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 DL/T 5152-2001《混凝土配合比及其性能试验要求》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2原材料试验葛山抬田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所用的原材料由施工方自选后经监理审核批准,初步选定:水泥,高安红狮P.C32.5 、P.O42.5、砂石骨料为邱家石场二级配集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比
试配强度(MPa)
配合比(质量比)
水胶比
实测坍落度(mm)
C35
1∶1.72∶2.90∶0.47∶2.0
0.47
190
材料名称
胶凝材料
砂子
石子
水
水泥
掺合料
碎石
碎石
品种规格
P.O42.5
II级粉煤灰
中砂
10-20
10-30
地下水
用量kg/m3
300
90
670
400
730
185
外加剂品种、掺量
泵送剂2.0%7.8kg/m3
混
试验单位
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编号
2013-SP-001
设计强度
C15
试验日期
2013年3月1日
设计坍落度
180mm
试验温湿度
22℃50%
主要仪器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执行标准
JGJ55-2011、GB/T50080-2002、GB/T50080-2002、GBJ146-90、GB50146-2011
抗
压
强
度
龄期
试件尺寸(mm)
强度代表值(MPa)
尺寸折算系数
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
养护条件
3d
100×100
20.1
0.95
18.6
标养
7d
100×100
25.2
0.95
24
标养
28d
100×100
33.8
0.95
32.1
标养
结
论
试验单位(章):2013年3月30日
备
注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混
试验单位
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编号
2013-SP-005
设计强度
C35
试验日期
2013年3月1日
设计坍落度
180mm
试验温湿度
22℃50%
主要仪器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执行标准
JGJ55-2011、GB/T50080-2002、GB/T50080-2002、GBJ146-90、GB50146-2011
混
试验单位
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编号
2013-SP-004
设计强度
C30
试验日期
2013年3月1日
设计坍落度
180mm
试验温湿度
22℃50%
主要仪器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执行标准
JGJ55-2011、GB/T50080-2002、GB/T50080-2002、GBJ146-90、GB50146-2011
配
合
比
试配强度(MPa)
配合比(质量比)
水胶比
实测坍落度(mm)
C25
1∶2.21∶3.42∶0.58∶2.0
0.58
190
材料名称
胶凝材料
砂子
石子
水
水泥
掺合料
碎石
碎石
品种规格
P.O42.5
II级粉煤灰
中砂
10-20
10-30
用量kg/m3
250
80
730
400
730
190
外加剂品种、掺量
泵送剂2.0%6.6kg/m3
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编号
2013-SP-002
设计强度
C20
试验日期
2013年3月1日
设计坍落度
180mm
试验温湿度
22℃50%
主要仪器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执行标准
JGJ55-2011、GB/T50080-2002、GB/T50080-2002、GBJ146-90、GB50146-2011
混
试验单位
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编号
2013-SP-006
设计强度
C40
试验日期
2013年3月1日
设计坍落度
180mm
试验温湿度
22℃50%
主要仪器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配
合
比
试配强度(MPa)
配合比(质量比)
水胶比
实测坍落度(mm)
C30
1∶1.94∶3.14∶0.53∶2.0
0.53
190
材料名称
胶凝材料
砂子
石子
水
水泥
掺合料
碎石
碎石
品种规格
P.O42.5
II级粉煤灰
中砂
10-20
10-30
地下水
用量kg/m3
270
90
700
400
730
190
外加剂品种、掺量
泵送剂2.0%7.2kg/m3
抗
压
强
度
龄期
试件尺寸(mm)
强度代表值(MPa)
尺寸折算系数
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
养护条件
3d
100×100
22.1
0.95
21.0
标养
7d
100×100
29.7
0.95
28.2
标养
28d
100×100
37.6
0.95
35.7
标养
结
论
试验单位(章):2013年3月30日
备
注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编号
2013-SP-003
设计强度
C25
试验日期
2013年3月1日
设计坍落度
180mm
试验温湿度
22℃50%
主要仪器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执行标准
JGJ55-2011、GB/T50080-2002、GB/T50080-2002、GBJ146-90、GB50146-2011
抗
压
强
度
龄期
试件尺寸(mm)
强度代表值(MPa)
尺寸折算系数
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
养护条件
3d
100×100
6.3
0.95
6
标养
7d
100×100
9.5
0.95
9
标养
28d
100×100
17.4
0.95
16.5
标养
结
论
试验单位(章):2013年3月30日
备
注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混
试验单位
抗
压
强
度
龄期
试件尺寸(mm)
强度代表值(MPa)
尺寸折算系数
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
养护条件
3d
100×100
13.2
0.95
12.5
标养
7d
100×100
21.1
0.95
20
标养
28d
100×100
27.1
0.95
25.7
标养
结
论
试验单位(章):2013年3月30日
备
注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配
合
比
试配强度(MPa)
配合比(质量比)
水胶比
实测坍落度(mm)
C15
1∶2.53∶3.77∶0.65∶2.0
0.65
190
材料名称
胶凝材料
砂子
石子
水
水泥
掺合料
碎石
碎石
品种规格
P.O42.5
II级粉煤灰
中砂
10-20
10-30
地下水
用量kg/m3
150
150
760
400
730
195
外加剂品种、掺量
泵送剂2.0%6.0kg/m3
配
合
比
试配强度(MPa)
配合比(质量比)
水胶比
实测坍落度(mm)
C20
1∶2.53∶3.77∶0.63∶2.0
0.63
190
材料名称
胶凝材料
砂子
石子
水
水泥
掺合料
碎石
碎石
品种规格
P.O42.5
II级粉煤灰
中砂
10-20
10-30
地下水
用量kg/m3
210
90
760
400
730
190
外加剂品种、掺量
泵送剂2.0%6.0kg/m3
抗
压
强
度
龄期
试件尺寸(mm)
强度代表值(MPa)
尺寸折算系数
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
养护条件
3d
100×100
10.5
0.95
10
标养
7d
100×100
14.7
0.95
14
标养
28d
100×100
22.1
0.95
21
标养
结
论
试验单位(章):2013年3月30日
备
注
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
混
试验单位